㈠ 想读中国历史,可是不知道从那里开始,读什么书籍,希望好心人士能够给于答案,万分感谢
从头开始呀,就从上古及夏、商、周的历史开始。
书籍建议读《二十五史故事》、《史记》。像《明朝那些事》,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历史的记录书,像《新唐书》、《汉书》、《后汉》、《魏书》、《梁书》、《南齐书》、《三国志》、《晋书》、《南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明史》、《清史稿》如果要细学就都看看,如果想快速真实的了解可以看讲座,像《百家讲坛》《文化中国 今波》就讲的很全面、生动、幽默。
㈡ 哪里可以免费阅读初中教材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全部课本
哪里可以免费阅读初中教材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全部课本?app就没有,你是想看初一到初三的吗,只有在新华书店,和旧书市场了。
㈢ 怎样读中国历史
王学泰:我读过他的《中国人史纲》,还有这个《通鉴纪事本末》等着作。首先是文笔,柏杨不单纯是把文言文翻成了白话文,而是把一个枯燥的,我们现代人很难读懂的文学作品翻译成非常流畅的白话文,每一篇都像是短篇小说似的,读起来非常有兴趣。
刘苏里: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使这么大劲用于中国历史,我想直接原因跟他九年的牢狱之灾有直接的关系,就是说,每一个人对历史的感受,很难想象仅仅是通过读这种文字就能够获得那么切身的感受。我个人其实也是这样一个了解历史、读历史、喜欢历史,包括对柏杨东西的喜欢,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生命本身的展开跟历史当中某一段感受能契合,你是门外看戏也好,还是感同身受,这种感受会油然而生。
柏杨先生用力于历史是与他想挖掘中国文化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今天读历史,做历史写作,还有多少人能够像柏杨先生当年那样对历史发奋。这个作品当中所蕴含着柏杨先生几近生死的体验和对中国文化几近生死的体验。我们喜欢历史,读历史,从历史当中想得到什么东西,柏杨先生是能够给我们启发的。
《丑陋的中国人》和《纪事本末》之间的关系,恰好在两点上可以有对应的参考。一方面就是说,《纪事本末》展开了丑陋中国人更加细致的那一面,整个《纪事本末》当中我读到的故事,差不多全是尔虞我诈的故事,勾心斗角的故事,互相杀戮的故事,强占地盘,合纵连横,这一拨取代另一拨,这种丑陋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是这样,西方历史上大体也是如此。
还有一个启发就是说,我们祖先的历史尽管是血淋淋的,但是你可以看到历史发展脉络,发展到今天,人这个物种在进步,包括中国人也在进步,以至今天,我们可以在传媒上面讨论自由问题,民主问题,自由宪政问题等等。
我想柏杨先生是不是有这样的意图,让我们从血腥的历史当中看到,我们人类,我们中国人曾经就是那样一个德行,同时又不能灰心,我们经过一千几百年,因为柏杨先生这本书写到一千年,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性使我们从征伐恶斗当中走过来,建立一种比较清明的制度,这就是我读这两本书的一些感受。
雷颐:我记得最开始知道柏杨还是20多年前他的《丑陋中国人》,那么火,好几个出版社都出了,完了之后社会反响很大,也引起了很大的政治性的压力,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很难想象。
前两年有一个出版商让我推荐几本书,我说柏杨的《中国人史纲》很好,但是出了好久了,不一定畅销,他们就让我写了序,结果没想到就畅销了。柏杨的书实际上是想挖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面负面的东西,叫劣根性也好,酱缸文化也好, 80年代我们对传统文化反对是很激烈的,甚至比他还激烈,但是为什么没有他那么大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他的历史积淀厚。
柏杨先生读历史是在监狱里用生命读出来的,有过生死的考验,这个地方读出来的历史和纯学者读出来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我觉得某种程度上他对历史的体验体悟和看法更加深刻,要超过学者,学者写出来往往是一堆的术语,而他是浓缩了生命的体验。
柏杨先生的书不是学术着作,但是并不是说学术着作才有深刻的见解,有很多小说,甚至对历史的见解透彻超过学术着作,柏杨先生作品就属于这一类,用自己生命体验写的历史着作。
㈣ 中国古代历史应该从哪里看起
我觉得应先从春秋战国开始看起,因从春秋时开始的中国历史对一般想看历史的人会有兴趣的,并且中国了事业是从春秋时代开始的历史资料是很详细的,之前的不是不详细,就是有断裂,远古的都是传说,就没有资料,而且从春秋战国后的历史也是越来越精彩。等自己对历史的兴趣越来越强烈,再往前看。
㈤ 如果想详细了解中国古代史,应该读什么书
1、《上下五千年》
《上下五千年》是外文出版社出版图书,为现代着名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林汉达所着,讲述了中国的实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国发展史、重大历史事件及名人简介为一身的优秀历史读物。
作者选择重要和着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现代语言写出来,通俗易懂。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所以"上下五千年"也就代指整个中国历史。
2、《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以丰富的视听手段再现自中华文明起源到1911年时期的浩瀚历史图景,较全面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及规律。
3、《国史大纲》
《国史大纲》是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钱穆。本书主旨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事变作根据之借鉴。
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纳,删其琐节。
4、《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是200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倬云。
将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作中国文化圈不断扩张的过程,分为中原的中国,中国的中国,东亚的中国,亚洲多元体系的中国,世界的中国以及中国近百年现代化浪潮的蹒跚历程。
5、《中国文明的起源》
《中国文明的起源》是 第1版 (2009年9月1日) 中国出版集团,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夏鼐。
叙述了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山顶洞人的演进过程,勾画了中华大地早期人类进化的轮廓。中华文明遍布各地,呈现了多元发展、互相渗透、融聚一体的特点。炎、黄作为传说人物成了炎黄子孙的人文始祖,反映这一时代的巨大进步。
㈥ 读中国历史应该从哪里开始
应从近现代人的通史着作开始。一是近现代历史研究运用了西方科学方法,系统性强,逻辑性完整。二是现代汉语没有阅读障碍。(推荐陈致平《中华通史》,体例上有传统史书痕迹)
二十五史的体例都是纪传体,偏重史料呈现,缺乏一贯脉络,如果不是出于专业需要,除《史记》外没必要通读。可作为“资料库”看待。
先对基本历史进程有所了解,再尝试看近代名家的史论着作,推荐民国时期名家的着作(譬如钱穆《历代政治得失》)。到此应该可以确定自己的感兴趣的方向(通史、断代史、历史学、制度史、历史地理、考据、史论……),自主组织阅读。
另外,初期推荐读一二本通俗世界史(文明史),横向比较以便理解中国历史特点;中期推荐读部分历史“研究方法”的着作。前期不建议读1949年后成书的大陆出版的历史着作。
㈦ 读中国历史从哪开始读
先读正史,比如史记,二十四史,中国通史,对整个历史有了一定了解,再读古代人写的小说,散文,诗歌。注意:不要读野史,野史会误导你,野史通常是吸引人眼球的噱头。
根据我的经验,读古人所作小说,诗歌,散文是最真切了解实际的最佳选择。
以杜甫为例:看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再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是唐盛世时期人物,却是这番惨景,可想而知当时是什么状况了。
类似的捕蛇者说,卖碳翁等等作品也反映草根生活。
红楼梦,水浒传也有很强的历史现实意义。
文艺作品往往是当时历史状况最一针见血的描述载体。其它作品推荐看三言二拍,笑林广记等等。在看文艺作品时一定把作者的生活背景拿来看一遍,与正史结合着看,你就能推论出历史的真正仑廓了。
㈧ 《中国史》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中国通史》(吕思勉)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Fgm64KmT350pYy4PiGPqgg
书名:中国通史
作者:吕思勉
豆瓣评分:9.1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2-1
页数:524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通史》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吕思勉先生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按时序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仅用了三十八万字。先生主张通史内容大体不离“理乱兴亡”与“典章制度”两大板块,于是上册以“文化现象”为题目;下册“乃依时代加以联结”,以“革命途中的中国”结尾,总计54章。
该版本为2016群言出版社出版,为更易于阅读,编者在章节内部加入小标题以间融提示。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 - 1957),中国近代着名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人。曾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1923年出版《白话本国史》四册,是较早的一部有系统的中国通史,对当时史学界很有影响,后又着成《吕着中国通史》两册。晚年从事断代史研究,先后出版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着作,还着有《中国民族史》、《史通评》等书。
吕思勉先生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他曾把二十四史通读数遍,同时参考其他史书以及经、子、集部文献,将辑录的史料加以排比考订、综合分析,一生所写札记总数达100多万字,是史学界公认旧籍读得最多的 一位学者。他特别推崇顾炎武的《日知录》、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着作,不为考证而考证,专关心“古今风会之递变”。自先秦至近代,独撰断代史数种、通史多部,一通到底,绝世罕见。爱好下棋,自言所收围棋谱“只缺三种”,曾为“棋王”谢侠逊作《象棋秘诀序》 。
㈨ 想了解最客观真实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哪里可以看
建议你到书店买一些台湾的或者外国作家写的近代史方面的书 书中的真实性我保证不了 但一定会让你看到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