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南雄烟叶的介绍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Ⅱ 关于南雄房价
1850元
45万
具体:南雄市总面积2361.4平方公里,辖17个镇1街道31个居委会208个村委会,人口46万。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30.06亿元,按可比价计,比上年增长11.4%;工农业总产值36.12亿元,增长1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77万元,增长11.2%;农村人均纯收入3583元,增长3.0%。
地理位置优越。南雄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湖南,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粤赣边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南雄南北两面群山连绵,中部丘陵沿浈江伸展,形成一狭长盆地,地质学称之为“南雄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历史悠久。南雄春秋时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属南海郡,两汉为南野县,三国时属吴国南野县卢陵郡。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置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改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庆十二年改为直隶南雄州,民国时改为南雄县,隶属广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袭不变,1996年撤县设市。
名胜古迹众多。梅关古道的梅关称“岭南第一关”。自唐代名相张九龄奉旨开凿驿道后,成为岭南通往中原之要道。梅关古道是游览胜地,冬有梅花可赏,夏有杨梅可尝,古道旁有石碑、来雁亭、挂角寺、六祖庙等景点。梅关属兵家必争之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在此留下佳作《梅岭三章》。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一度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聚居地和众多广府人及海外赤子的发祥地,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对岭南经济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珠玑巷已成为旅游、观瞻、怀旧、思乡、敬祖的圣地。从巷内保留的古楼、古塔、古井、古榕、古建筑遗址,可辩当年古巷风貌。位于市区的三影古塔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宋塔,至今雄姿犹存;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层”,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其中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2005年4月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实施开发、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苍石寨自然风光旅游区,景色怡人。
物产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矿产、森林、水力、陶土、花岗石、药材等,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潜力大。
南雄现有耕地面积3.1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3.4%,活立木蓄积量580万立方米;毛竹面积2.4万公顷,是广东省毛竹的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大豆,主要经济作物有黄烟、银杏、田七。素有“黄烟之乡”、“银杏之乡”之美誉。
南雄有大小河流110条,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8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6.47万千瓦,可开发量近5万千瓦,尚未开发1.2万千瓦。全市库塘水面1467公顷,蓄水量2.1亿立方米,既可发展养殖业,又可发展库区和山涧旅游业。
南雄有丰富的花岗石和红土资源。全市花岗石蕴藏量达2.6亿立方米,品种有17个之多,市内有多家花岗石板材厂。面积达700多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土,是烧制防潮砖、彩釉砖的优质原料。
南雄劳力资源充足,全市有劳力20多万人,其中富余劳力达10万人。
特色产业黄烟。南雄种植黄烟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盆地中部的紫色土地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南雄烟叶品质上乘,历来饮誉中外,曾一度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内销全国23个大中城市。近年来,南雄种植烟叶的农户5万多户,年种植黄烟面积在14万亩左右,烟叶收购量30万担左右,约占全省烟叶总量的一半,黄烟生产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南雄注重实施科技兴烟,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狠抓国际型优质烤烟开发基地和晒黄烟两个基地建设。推广三段式烘烤技术,实行封闭式密码收购,南雄烟叶从科研、生产、收购到加工、销售形成了生产经营体系。经国家局考核,南雄烟叶大田生产和外观质量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南雄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烟之乡。
投资环境日臻完善。近年来,南雄加强了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的改造建设。辖区内已形成以G323线、S342线为骨架,以县、乡道为网络的公路体系,G323线纵贯南北,S342线穿越东西,县乡道联接各镇,公路总里程1300多公里,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55.4公里,通往17个镇1街道的公路已铺就水泥路面,镇到行政村公路硬化率超过70%,市辖公路东连京九铁路,西接京广铁路,北通105国道,南接京珠高速公路。
邮电通信已形成城乡一体化,长途业务可直拨世界各地,移动电话、无线传呼、数据通讯已全面开通;声讯业务、业务信箱、传真存储转发、因特网、邮政快件等通信业务覆盖全市。
供电设施齐备,电力供应充裕,全市有11万伏变电站三座;水源充裕,供水能力逐步增强。目前有日供水2.5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日供水量5万吨的新自来水厂正在筹建中。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共投入市政建设资金7亿多元,市区医院、学校、市场、商场、宾馆、酒家、公园、供水、供电、文化等一批重点服务设施项目已基本完善。市区规模不断扩大,规划达到23.8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8万。城市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是广东省卫生城市。
招商引资已成热潮。南雄民风淳朴、社会稳定、政治清明,是一方投资的热土。南雄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诚招天下客,广纳八方财”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招商引资已成为发展南雄经济的主旋律之一。
国民经济
雄州镇是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粤赣边区最大的商业重镇,至今已有上千年发展历史,为历代县治、州城或府城和商业重镇。古城始建于宋皇佑四年(1050年),城墙周长2286.6米,面积0.2平方公里,称“斗城”;从明成化五年(1469)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经百年努力完成第二次扩建,城池面积达1.13平方公里,城墙周长3770米,设城门11个,命名街巷38条,民国时期城区面积基本无扩大。1985年向南开辟1.18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成金融办公区、邮电大楼、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和儿童乐园、雄州公园等一批新设施,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的景观和气魄。境内主要有G323、S342两条过境公路。2000年修编《南雄市城区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南雄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粤赣边区的商贸流通中心,以资源深加工和外向型加工业及旅游商贸业为主体的生态园林城市、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8.48平方公里,命名的街巷74条,城市总人口8.2万人,集中了全市绝大部分骨干工业企业,近85%的工业产值,近40%的国民生产总值,近80%的商品零售总额,是粤北地区最大规模的城市,也是目前粤湘赣边区最具实力的重镇。
风土人情
南雄的风俗民情植根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浓厚的乡土情绪以及热爱生命、祈盼太平的炽热情感。这种风俗民情既是中原与岭南文化的融合,也是粤赣之间民情的交汇,最重要的是南雄人根据本土风俗而进行的约定和创造。
服饰习俗:男无特殊,妇女劳作时腰系围裙,头扎黑头帕,手戴手套。饮吃习惯:城乡皆吃辣椒,农村尤甚,无菜不辣,春节吃腊味,家家以腊鸭、腊肉、腊肠等腊味和自制的糯米酒款待来访亲朋。婚姻习俗:旧时同姓不通婚。在佳节庆典时候南雄人民喜欢以舞龙舞狮等数十种民间艺术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象香火龙、茶花灯、飘色、龙船歌、推车灯、高脚狮等民间艺术非常有特色。
南雄珠玑镇被评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曲调优美、清新悦耳的采茶戏是南雄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剧。
土特产品
☆ 南雄烟叶
☆ 北山竹笋
☆ 银
杏
☆ 金友香米
☆ 油山香菇
☆ 珠玑板鸭
☆ 高山油茶
☆ 珠玑腐竹
☆ 南亩凉果
Ⅲ 广东南雄市的历史谁知道,有几大旅游景点,主要生产那些特产,珠玑巷目前有多少姓氏祠堂
历史:
南雄春秋时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属南海郡,两汉为南野县,三国时属吴国南野县卢陵郡。唐光宅元年(684年)置浈昌县,南汉乾亨四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改为南雄州。明洪武元年置府,清嘉庆十二年改为直隶南雄州。民国时改为南雄县,隶属广东省。
1996年6月17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46号)撤销南雄县,设立南雄市。
旅游:
南雄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岭南第一关”——梅关,自唐代名相张九龄奉旨开凿驿道后,成为岭南通往中原之要道,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不朽诗篇《梅岭三章》也诞生于此;闻名海内外的珠玑巷一度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聚居地和众多广府人及海外赤子的发祥地,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对岭南经济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位于市区的三影古塔是广东省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宋塔,至今雄姿犹存;面积达 1800 平方公里的“南雄红层”,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标准层之一,其中恐龙等古生物化石极为丰富,对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科学价值;正实施开发、具有丹霞地貌特征的苍石寨自然风光旅游区,景色怡人。
特产:
☆ 南雄烟叶
☆ 北山竹笋
☆ 银 杏
☆ 金友香米
☆ 油山香菇
☆ 板鸭
☆ 高山油茶
☆ 腐竹
☆ 南亩凉果
☆ 梅岭鹅王
目前巷内有20个左右的姓氏祠堂。
Ⅳ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的发展历史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20多年来,致力于烟叶和卷烟的生产经营、多元化经营、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其运作、经营、管理不断规范,体制不断完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从1983年至2008年累计实现税利1081.34亿元,其中1983年至2002年累计实现工商(中央企业)税利452.86亿元,2003年至2008年全省烟草商业系统累计实现税利628.48亿元。尤其是2003年广东烟草实行了工商管理体制分开后,省局(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制定了“建设烟草流通强省”的总体战略目标和“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八年大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大胆创新管理体制,理顺产权关系,完善用人制度,加强内部监管,大力推行卷烟打假“四个转变”,全省烟草商业系统卷烟专卖管理和市场经营取得跨越式的发展,至2008年底全省卷烟年销量超过317万箱、年税利突破185亿元(均不含深圳),各项指标均居全国烟草商业企业前列,广东烟草流通强省和全省烟草企业集团化框架已初步形成。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以来,组建和完善了遍及全省的烟草专卖专营管理机构,对全省烟草专卖专营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全省烟草专卖管理部门长期以来不断加强烟草专卖管理的力度,致力于打击制售假冒商标卷烟的违法活动,维护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据统计,自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颁布实施至2008年底以来,全省共依法查获走私卷烟36.23万箱,捣毁制假烟窝点6102个,缴获制假设备6892台(套),抓获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的卷烟走私和制假犯罪分子2702人,有力地震慑了制售假冒商标卷烟的违法活动。其中2003至2008年全省共依法查获走私卷烟14.99万箱,捣毁制假烟窝点3680个,缴获制假设备2538台(套),抓获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的卷烟走私和制假犯罪分子2438人。1991年至2002年全省共依法查获走私卷烟21.24万箱,捣毁制假烟窝点2422个,缴获制假设备4354台(套),抓获并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的卷烟走私和制假犯罪分子264人。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从1997年开始就着手研究解决广东烟草行业流通体制改革的问题。并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在全省铺开了组建烟草有限公司的工作。目前全省市县都已组建了由省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的烟草有限公司。这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以资产为纽带形成的新型企业关系,在全国烟草行业内是一种体制上的创新,对广东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旨在建设覆盖全省的卷烟销售网络的“系统工程”,通过加大优化品牌结构的力度,加强工商协同,积极推进“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全面提升网络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加快现代物流建设,使全省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向“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现代流通方式转变。
多年来,广东省烟草行业始终重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按照“一基四化”的总体要求,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发展烟叶生产,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调整了烟叶生产布局,引进了优质烟叶品种,大力提高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水平和科技含量,烟叶生产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高,使全省烟叶生产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经过20多年的努力,广东省优质烟叶从无到有,形成了以南雄优质烟叶、五华旱坡地烟叶为特色的烟叶品牌;发展形成了韶关、梅州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得烟叶生产经营的干部职工队伍、科技人员队伍和烟农队伍,保持了烟叶生产良好的发展势头。
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一直以来重视发展烟草国际贸易,不断开拓国际烟草市场,并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烟草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取得了显着成绩。出口产品市场从单一的卷烟发展为现在卷烟、烟丝(含辅料)、烟叶三足鼎立;出口创汇从原来的每年不足50万美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年4000万美元以上。中国烟草广东进出口有限公司也成为了中国进出口额最大的500家企业之一。截止2008年底,广东省烟草行业烟草产品出口累计创汇63225.13万美元,其中2003年至2008年出口创汇23390万美元。
Ⅳ 南雄黄烟的介绍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南雄黄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雄黄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Ⅵ 南雄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雄黄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雄黄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雄黄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干隆嘉年间已成一方特产。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雄黄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银杏
南雄银杏果,壳薄洁白、胚芽细小、肉糯留香、成熟期早。作为传统出口产品,南雄坪田银杏果在港澳和东南亚享有盛誉。
银杏树为落叶乔木,第四纪冰川期后仅存中国大陆的孑遗树种,有活化石之称。树冠挺拔高耸,有很好的观赏和绿化价值。银杏树有很好的观赏和绿化价值。银杏树是珍贵稀有树种,树身端直、围径粗壮,纹理细密、木色灰黄,切面光滑、硬度适中,收缩平稳、耐腐抗蛀,富有弹性,声乐性好。银杏木是雕刻、镶嵌、装饰、器乐的特殊材种,是制匾、木鱼、印章、木模的上好材料。
银杏果是具独特风味的果品,熟食口感软糯,味道甘美,营养丰富。果仁富含淀粉67%、粗蛋白11%、粗脂肪2.6%、粗纤维1.2%、蔗糖5%、还原糖1.1%、核蛋白0.26%、矿物质3%等,是流传民间的高级滋补保健食品。宋代银杏果被列为朝廷贡品,为皇室成员享用。银杏果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食药同源,可治高血压、心脑血管、咳嗽发热、呼吸不畅等病疾。有温肺益气、清热抗菌、舒张血脉、敛肺定喘、涩精止带、解毒杀虫、防老去皱、延年益寿的功效。
银杏叶甘、苦、涩,益心通气,兼活血化淤、通脉舒络的功效。药用价值显着,药用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份的分子结构,与临床常用的红花、肉桂、川芎、当归、生地、赤芍等活血化淤药相似,合苯酚环或其它活性基因,具有消除人体内自由基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银杏叶,是现代医药制剂.生物制药、中成药可供选用的重要植物原料。目前技术可分离出银杏萜内酯和黄酮甙,是最具代表性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两种有效成分.临床证明以萜内酯、黄酮甙为主要有效成分的药剂,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首选植物药。
南雄板鸭
冬至临近,南雄腊鸭大量上市了。在南雄市城乡的农贸市场,每日有数百名的农民肩挑车载自制的腊鸭出售。据清代《南雄州志》记载:“雄鸭,鸭嫩而肥,脆之,渍以茶油,日久鲜红而味美,广城甚贵之。” 南雄腊鸭又称板鸭,具有造型美观、鸭皮白中透黄、油尾丰满、皮薄肉嫩、肉红味鲜、骨脆可嚼、风味独特、质量上乘的特点,是人们馈赠亲友的美味佳肴,每年都有不少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客商前来采购。
南雄板鸭,又以珠玑巷腊巷的出名。腊巷,是珠玑巷中的行业作坊街巷之一,以精制腊味而闻名遐迩。 旧时,腊巷居民以制作腊味为业,尤以腊鸭享有盛名。腊巷的腊鸭又称板鸭,具有造型美观、鸭皮洁白、油尾丰满、皮薄肉嫩、肉红味鲜、骨脆可嚼、风味独特、质量上乘的特点。南返路过珠玑巷的商旅,在此都要品尝或购买腊巷精制的腊鸭,成为他乡宴客上等佳肴。现腊巷年产板鸭200万只,售价每公斤18-30元不等。
Ⅶ 南雄黄烟的素负盛名
南雄黄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Ⅷ 我国烟叶的由来和历史
烟草起源于美洲、大洋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
历史:
1492年10月,哥伦布率领探险队到达美洲,看到当地人在吸烟。1558年航海水手们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随后传遍欧洲。1612年,英国殖民官员约翰·罗尔夫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并开始做烟草贸易。烟草16世纪中叶传入中国,16世纪末叶传入日本。
(8)南雄烟叶有多久历史扩展阅读:
水烟和卷烟的历史:
1、二十一世纪初期,水烟逐渐传到欧美地区,在美国、巴西等国家开始流行。在西方国家的一些餐厅、酒吧、家庭宴会等处,都能看到年轻人在吸水烟或者用水烟袋吸食大麻等毒品。
水烟常被很多商人出于商业目的宣传为无毒、无害,不会上瘾,是香烟的可替代产品,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等显示,水烟的危害可能比香烟更大。
2、卷烟(cigarette)用卷烟纸将烟丝卷制成条状的烟制品。又称纸烟、香烟、烟卷。有滤嘴卷烟和无嘴卷烟,又有淡味和浓味之分。卷烟开始进入中国商品市场是在1890年,设厂制造则始于1893年,产销逐年增加。自1980年起至今中国卷烟产量居世界各国的首位,1989年产量为3195.06万箱(5万支/箱)。
Ⅸ 南雄的自然资源
至2009年底,南雄市发现的主要矿种有铀、钨、铋、钼、铍、磷、普通萤石、冶金用脉石英、制灰用石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花岗岩、辉绿岩、矿泉水、地热水共14种,有矿产地21处。在14种矿产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8种,水气矿产1种。南雄市矿产资源特点是:矿产种类较多,分布范围广,矿产以小型为主。
铀矿:本市矿产资源丰富,是韶关市重要的铀矿矿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百顺、澜河、油山等地。着名的七四三铀矿位于澜河一带。
地热水:产地1处,允许开采量720立方米/日,分布在全安镇,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被地矿部斟评为“珍稀温矿泉水”。
钨矿:有矿产地1处,分布于主田镇棉土窝一带,为南雄市棉土窝钨矿主要矿产,探明资源储量1899吨,规模为小型,平均品位WO3 0.884%。
铋矿:有矿产地1处,为南雄市主田镇棉土窝钨矿的共生矿产,规模为小型,探明资源储量915.6吨,平均品位Bi 0.232%。
钼矿:有矿产地1处,为棉土窝钨矿的共生矿产,规模为小型,探明资源储量764.82吨,平均品位Mo 0.089%。
磷矿:有矿产地1处,分布于梅岭镇,规模小型,探明资源储量23.2吨。
普通萤石矿:有矿产地2处,分布于江头、坪田两镇,规模均为小型,平均品位为CaF 82.24%,共探明资源储量192.02千吨。
冶金用脉石英:有矿产地1处,分布于主田镇,规模小型,平均品位为SiO298%,探明资源储量12.11万吨。
制灰用石灰岩:有矿产地1处,主要分布于梅岭镇,探明总资源储量1232.6千立方米,规模为小型,平均品位为30kg/cm抗压强度。
水泥用灰岩:有矿产地2处,分布于南雄市梅岭、珠玑镇,平均品位为CaO 50.79%,规模均为小型,共探明资源储量657.2万吨。
建筑石料用灰岩:有矿产地2处,分布于梅岭、珠玑镇,均为单一矿产,规模均为小型,共探明资源储量1483.1千立方米,平均品位为30kg/cm抗压强度。
建筑用花岗岩:有矿产地5处,分布于孔江、江头、全安、乌迳、主田镇,矿产组合类型均为单一矿产,规模均为小型,共探明资源储量5641.2千立方米,平均品位均为1000kg/cm磨耗量。
辉绿岩:有矿产地1处,分布于百顺镇,探明资源储量239.5千立方米,矿产组合类型为单一矿产,规模为小型。
矿泉水:矿泉水产地有1处,规模小型,分布于全安镇,探明的允许开采量220m/d。 南雄盆地中部的紫色土壤,富含磷、钾,是发展优质烟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条件。南雄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所产烟叶色泽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素负盛名。南雄有300年的黄烟种植历史,是着名的“中国黄烟之乡”,现被国家烟草公司列为“国际型优质烤烟生产基地”。
南雄有丰富稀土矿产资源,包括比如南雄市主田镇棉土窝的钨、锡、铋、钼矿等以及澜河七四三矿军用铀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