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学专业每年多少人

历史学专业每年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08-03 21:24:24

⑴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每年招多少人,很难考么

历史系很多专业,你如果想考,自己先选好方向。历史系就算招200个人,你的专业就招10个也没有什么回答的意义。

⑵ 河南大学历史专业在辽宁招的研究生一般有多少人啊

30

⑶ 中国每年平均有多少历史学博士毕业

以前有统计过,大概几百人,现在应该也没超过一千人

⑷ 985名校历史学方向毕业对于就业是一种什么体验

历史硕士现在进不了大学教书(个别学院有招录历史硕士做老师的,对大部分人参考价值不大),只有历史学博士才可以进入高校教书或进科研机构研究。如果想做学术研究,就需要一直读到博士。甚至要博士后,或者出国留学的经历。而目前历史学博士每年招录2000人,还是不少的。
哪些博士在进入大学时具有优势呢?(1)名校毕业的博士特别是本硕博三阶段都是名校(211学校尤其是985学校)毕业的博士。
(2)能在核心杂志上发几篇、十几篇论文甚至是出专着的博士,这直接说明他们的创新能力强。(3)具有博士后经历的博士或者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者在国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博士的就业,首先,一个主要的基调告诉你,历史学的博士,就业都不怎么样。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单说北京,有历史系的高校、研究机构就那么点,北、清、人、师,再加上社科院和首师大。但在04年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大规模扩招后,高校的师资得到迅速补充。各个位置早已人满,好好算一下帐,很多高校5-10年内都不需要历史博士教书了。(4)家庭背景硬的人。那些在党政部门有较强背景的人、与用人单位领导关系好或者有牛老师推荐工作的人在进入高校中占有很大优势。在高校用人中关系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若有心读博,考生要在这些方面努力。学业和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如果能吃得了读研、读博乃至博士工作后的数年清苦,就去读研读博吧。在中国,通过求学仍然是无背景的人往上走的通道,尽管这几年和未来几年这个通道比以前窄很多。农村出身的朋友想继续考研但由于家庭负担重想进中学早点就业问题。“你这种想法,我当年也有,所以我当年研都没考,就去了一所私立中学。我同样是来自农村,父母也已年近六十。但我想告诉你的是,中学的生活比你想象的要苦、累,虽然每个人都经历过中学时代,但一个学生的感受和老师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当年身为学生的我们,不仅年龄尚轻,而且心中怀揣着一个大学梦,有梦想的激励,自然可以忍受苦累,更重要的在于自己清楚的知道,这种苦累的生活只有三年,三年之后便是另一片天地,不会倦怠。但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每天都面对着同样简单重复而毫无新意的工作,面对着同事间的勾心斗角(中学在职称评聘、奖金分配等方面的利益自然造成这种现象),面对着领导不留情面的训斥(确实是训斥而不是批评,在中学,领导不会把你视为一个人格对等的人),你除了学会忍受,就是要学会逢迎拍马,尔虞我诈。这样的生活,对于甘于平庸,甘于忍受的人,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心中还有一点理想主义的东西的人,一时或许可以忍受,但终究会爆发,而一旦爆发,你将失去一切。在中国这种环境下,虽然我们对大学有种种不满,但大学无疑却还是最适合生存的理想国。优雅的环境,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相对和谐,课堂言论的自由。即使功利一点说,大学里有更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有更多可以利用的资源,不论是虚拟的,还是实在的。而在中学,虽然目前素质教育的口号震天响,但无疑都是作秀。身在山东,我对那些所谓的名校有更多深刻的感受。从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到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从河北的衡水中学,到江西的临川一中,这些所谓建立了一种模式的“名校”,都是打着改革幌子,进行赤裸裸的应试教育。而且,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说的好听点叫管理规范,有一套近乎变态的严格模式,任何人都不得跳出这套模式有自己的个性,对学生的培养成为了真正标准化的工业品生产,老师则成为了流水线上的机器。你的课讲的再好,只要不符合所谓模式,就是无效课堂,当月奖金就会被克扣。你的课讲的再烂,再没有主见,只是严格照着模式进行,那么这就是优秀课堂,就将成为全校学习的典型。从本质上来讲,这些所谓成功的典型,都是成功的在单位时间里,将更多的东西塞进了学生的头脑,最终导向更高的分数。而在这种模式的背后,是教师负担空前沉重,因为你需要精心思考怎样在单位时间里往学生头脑里塞更多的东西,而且要准备导学案给学生导学。所以,对中学来说,所谓名校就是这样打造出来的。这种名校老师的压力往往比普通学校更大。如果你要做一个”合格“的中学老师 ,首先要做的便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思想迟钝,而善于执行的机器。
至于你所提到的家庭负担,我想说的是,大学都已经读完,最大的一笔花费都已经付出。剩下的硕士和博士阶段的生活所需,除了学校的奖助之外,课余做点家教,辛苦一点,应该不是大问题。另外,你想要早点工作以回报父母的想法基本是不现实的,大多数人,即使工作十几年,在经济上基本都还不会太宽裕,而父母们也鲜有肯接受子女在经济上的帮助的。现代社会,60多岁虽然年龄大了,但如果身体健康,多少种点粮食,种点菜,生活自给还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就只有更加努力,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至于行孝,更多的是一种孝心,给父母多打打电话,不让他们担心,就是最好的孝心。房车这些东西,只能慢慢来,想要一些东西,就必须放弃另外一些,不可能得而兼之。而且,大学教师工资虽低,但时间自由,业余时间完全可以开一个小店,补充一下收入,远比在中学被禁锢在学校里,没有任何其他收入要强得多。
作为出身社会底层而又不甘苟活的我们,承受压力或许也正是化茧成蝶所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中学教师
历史硕士主要面向中学当老师,但在就业平台上比本科生广,因为很多地方的公立中学或者事业单位在招录中对硕士不限制生源地,本科生在事业单位(包括公立中学)招考中基本被生源限制住了,只能报考本市区县的招考。想考研、读研的人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喜欢当中学老师,最关键的一点是:自己的讲课水平能不能过关?如果觉得讲课还可以,那就考研、读研吧。
在应聘中学老师中,到底哪个历史专业好就业?我觉得,专业区分度不大,中国史、世界史、专门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什么的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当然,历史文献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另论。现在硕士进市区中学还是有些难度的,基本不存在特招了,都是经过笔试、面试的激烈竞争考进去的。由于缺少实际的教学锻炼,硕士生在应聘老师中被说课、讲课卡掉的人不少。本科生要在应聘老师的竞争中取胜,主要靠面试。中学宁愿要讲课水平好的本科生,也不要讲课生硬、说话不流畅的硕士,哪怕是名校毕业的硕士。目前有些县中学对硕士进行照顾,让硕士直接进面试,或者对硕士笔试加分,这对硕士就业也有一定用处。还有些地区,比如山东潍坊市、淄博市下面的有的县城(县级市)中学老师已经满员,近两年新招录的老师全部或者大部分分到乡镇中学,幸好,这些县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不错的,交通便捷,县城中学老师和乡镇中学老师工资收入持平。此外,私立中学也会招录不少老师,无论怎样,毕业生的讲课水平是录取与否的最重要评判标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学校之外的事业单位招录历史专业很少,主要是党史办、史志办、革命纪念馆、文秘等等。革命纪念馆招录中有些限定为党史专业,有些限定为党史和历史学专业,还有些把历史专业限定为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国内社科院系统也会招录历史研究生,据我了解的信息,云南社科院在过去的几年中每年招录一名历史研究生(侧重中国民族史方向、云南地方史方向,或者民俗学、历史文献学等专业),硕士可以报名,过去的两年都有博士去报名的,但博士或者没去参加面试,或者在面试中被优秀的硕士卡掉。此外广东省社科院2011年也招录硕士,但不是历史专业的,我没注意到其他省社科院有招录硕士的。此外,历史专业能报考的就是不限制专业、本科(专科)及以上就能报名的职位,这种职位竞争在市属、省属事业单位招录很容易达到上百比一甚至几百比一,能考上的希望很小。国家体制内的编制少,而很多毕业生想进,竞争之激烈可以想见。每年的国考公务员职位中都有面向历史专业的,比如2011年国考中,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招录中国近代史专业的研究生(包括博士),中央某些部委招录历史研究生。但有的有限制条件:中共党员、两年工作经验、国考中那些规定本科报名的职位研究生是不允许报名的。2011年国考中,不是党员的历史专业考生能报考的职位二十个左右(有些要求两年工作经验),是党员的历史专业考生能报考职位大概翻倍甚至更多。在省考公务员(参公)职位中也能零零散散能见到历史专业能报名的,比如市区县的方志办、党史办、档案馆等等。目前,省考也有越来越多的职位要求两年工作经验,应届生能报考的职位更为有限了。大学辅导员辅导员一般要求是中共党员,有在学校当学生干部的经历;很多大学喜欢招本校毕业的学生,因为他们熟悉本校的情况,并且已经在各自的学院办公室以助手的方式办理过不少事情了。外校毕业生考入其他学校辅导员的大都经历三五十人比1的激烈竞争。两手准备两手准备:继续往上求学与找工作。除非你对做学问有非常大的兴趣,我还是建议你两手抓,两手准备。一边准备考研,一边准备找工作,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我们那一届的两个同学,一个考上北大,,一个考上南开,同时分别考上公务员和省属事业编,最后都放弃了读研,选择了工作。只要你有毅力,两者兼顾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考教师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实力固然重要,但运气也占了很大比例,多试一次就多一次希望。说来有意思,我们班最有水平,现在所做的工作和学问最沾边的一个同学并没有读研。(中华书局古籍编辑,这个职位很多硕士、博士都未必做的了)……在国家公务员和事业编制面前,一切都是浮云,而且我也相信他们俩的选择是对的。面试的时候,他pk掉了北大的硕士进去的。即使是北大,毕业了不还得找工作吗,(你要想读博另说)该考公务员还得考,坊间传言的北大找工作多容易绝对是虚夸。现在除了少数地方有人才引进政策,可以不参加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只参加小范围考试即可入编之外,大部分地方在公务员考试上北大的和其他学校没有多大区别。这种人才引进基本不会考虑把一个学历史的当人才引进,基本以法学、经济、建筑之类居多。没有考上研究生的人,若家庭负担重,还是以找工作为重吧。将来有条件了读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也可,毕竟学术研究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奢侈的。
历史专业其他就业途径:各类辅导机构、记者、文秘、人事管理、出版社编辑、网络编辑、文案策划、图书策划、旅游等,还有些进会计公司、证券公司(需要通过相关考试)、自谋职业等等。

⑸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招收多少人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招生为55人

其中

中国史(060200) 招收37人

世界史(060300) 招收18人

说明:

一、招生人数根据上一年度招生计划初定,含推免生(推免生一般不超过总招生人数的70%)但不含各种专项计划。实际招生人数在复试前公布,可能有调整。
二、点击初试范围、复试范围和专业简介可以查看相关内容。
三、我校部分专业学位类别2017年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仅招收非全日制的专业招生人数为非全日制招生人数,其他专业的招生人数为全日制招生人数,非全制专业的招生人数在当年度招生简章另行说明。

⑹ 大学历史专业一个班级多少人

30人左右,不过学校不同,招生人数不同,情况也不一样,我们学校是这样

⑺ 历史学今年大概有多少人报

去年66个,今年的你是查不到的,10届本科历史学只有十五人,我认为今年邢台学院历史过线就差不多了

⑻ 人大历史学每年有多少人毕业

历史也就只能在国内做学术方面的事

或者去一些中学教书

在国外屁用都没有

而且历史这种东西都受到各朝代官府的影响

写在书里的东西谁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⑼ 浙江大学学科历史每年召几个人

每年不一样,可以去官网查询
浙江大学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7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家直属附属医院。

阅读全文

与历史学专业每年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