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高晓松讲什么定律历史

高晓松讲什么定律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04 04:08:04

⑴ 高晓松曾经讲过哪些让你求知欲爆升的历史故事

《万寿寺》“人生首先要活得长,因为活得长才见自己,然后再长可能见众生。我还没到那一步。但我活过45岁的那年,我特别的高兴,因为我活得比王小波长了。”高晓松说:“王小波是我一直非常热爱的白话文作家。……这次(指上月的世界读书日)他们说你就开四本书的书单吧,这四本书就包括王小波的《万寿寺》,还有《百年孤独》、《麦田里的守望者》、《枪炮细菌与钢铁》。如果仅仅有四本书的话,我觉得这四本书是一定要看的。”原因是这些书可以了解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保安三问)。

⑵ 高晓松常说的地理决定论是什么,为何司马迁等大

矮大紧又火了一把,故意误导网友,让大家以为自己真的是哈佛大学研究员。关于矮大紧,除了与人对谈时聒噪得生厌,最深的印象居然是他的地理决定论。

反倒是高晓松,真如他所说,是非常坚定而老派的地理决定论者。高晓松常说的地理决定论,有两个例子,一是东西好吃、姑娘好看的地方,经济往往不太好,东西不好吃、姑娘也不好看的地方,往往经济发达;二是日本地狭人稠,又多灾多难,所以日本人容易幻灭,有很强的厌世情绪。

似乎有道理,不过各位不妨判断一下,这两个结论在哪个年头就过时了。

⑶ 高晓松讲的历史观,在专业历史观眼里有哪些重大逻辑错误

高晓松所讲的历史观,有些东西添加了一些自己主观的思想儿,不符合完全的历史过程。

⑷ 谁知道《晓松奇谈》说的是什么

《晓松奇谈》为一档周播文化类脱口秀节目,互联网脱口秀第一人高晓松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每集节目30分钟左右。
由主讲人高晓松开谈天文地理,海外见闻,中西野史,并在节目中设置幽默动画版块以及网友互动环节,高晓松将在每期节目的末尾,回答网友的犀利提问。
从2012年开始,作为音乐人、电影人、作家的高晓松,开启了自己又一全新形象——互联网脱口秀主讲人。
时间走到了2014年,高晓松带着自己的清谈节目重现升级出发,携手爱奇艺打造重磅互联网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
从2014年6月6日起,每周五早八点,在爱奇艺上线播出。每集节目30分钟左右。
节目信息:折叠编辑本段
中文名:晓松奇谈
类型:脱口秀
出品时间:2014年6月开始
上映时间:2014年6月6日起每周五
出品公司:爱奇艺
时长:30分钟(每集)
制片地区:中国大陆,美国等
制片人 :鲁浪
节目内容折叠编辑本段
2014年,爱奇艺将为高晓松量身打造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看高晓松畅谈古今,嬉笑怒骂指点江山。工作室战略是爱奇艺首开行业先河,探索网络视频(精选)时代内容生产模式的大胆创新,旨在将内容生产 行业最顶尖的人才嫁接到爱奇艺的平台上,在保持其创作自由度的同时,为爱奇艺平台源源不断的提供最优质、多元化的内容。
高晓松说,《晓松奇谈》将以聊天的方式都跟大家分享。高晓松还称自己的工作室将在未来十年内都可能扎根于爱奇艺,把他所有的想法、读过的书、行过的路,通过《晓松奇谈》传递,“这样的事情要一直做下去”。此外,高晓松笑称“爱奇艺解放了我”,让他不用再做其他节目。为此,高晓松还表下决心,“无论在互联网还是电视台,基本不会再接触脱口秀,全心全意做好《晓松奇谈》”。
节目特色折叠编辑本段
头发长可不一定见识短,四十载中西练达,谈天说地,无门无类,不偏不邪,笑对千金裘马,亦侃雪月风花。
在《晓松奇谈》中,高晓松无拘无束的谈天说地,并加入与网友的互动,真正本着互联网精神,与网友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
主创团队折叠编辑本段
主讲人:高晓松
制片人:鲁浪
出品公司:爱奇艺
相关新闻折叠编辑本段
《晓松奇谈》探秘世界杯32强 高晓松最爱希腊美女
互动网首档脱口秀节目更名为《晓松奇谈》,由爱奇艺旗下的高晓松工作室打造,每周五早上八点上线。近日,高晓松将节目演播室安在了本届世界杯举办地巴西,探秘世界杯32强,率先从各国国旗侃起。本周高晓松看世界的目光放在了拉丁美洲,阿根廷与乌拉圭国旗相似的由来,两大英雄玻利瓦尔与圣马丁的征战岁月、巨头会谈背后的秘辛等故事,通过高晓松的一张口娓娓道来,极为引人入胜。高晓松还在节目中曝出自己的审美观,他坦言,“希腊雅典的姑娘最好看”。
《晓松奇谈》打着世界杯的旗号侃世界,高晓松也率先从各国的国旗侃起。位于南美大陆北边的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国旗均为为红蓝黄三色,而南美洲南部的阿根廷、乌拉圭则都是蓝白条,有趣的是这几个国家也都双双进入了世界杯。而南北两地诞生的两大“国父”玻利瓦尔、圣马丁率领军队打败欧洲列强,一路解放拉丁美洲的伟大事迹,在博闻强识的高晓松口中说来更是荡气回肠,两大巨头神秘会谈背后的秘辛也让人兴趣盎然。高晓松将国旗历史、名人八卦、战争奇闻熔于一炉,轻松易懂,令网友大涨姿势。
节目惯例最后由高晓松回答网友提问。有网友想知道在高晓松所去过的城市中,哪里的美女最漂亮,高晓松坦言依照自己喜欢西方人身材、东方人皮肤与黑头发的审美观,认为希腊雅典的姑娘长得最漂亮,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还有叙利亚的妹子也很好看。
播出状况折叠编辑本段
第一期:“旗”妙物语世界杯一 欧罗巴余晖
第二期:“旗”妙物语世界杯二 黑非洲殖民泪
第三期:世界杯之西班牙折戟拉美
第四期:世界杯之拉美自相残杀
第五期:世界杯之夜闯巴西贫民窟
第六期:世界杯之挥霍天赋的巴西人
第七期:金砖老二 巴西
第八期:南明悲歌(一) 臭知识分子亡国
第九期:南明悲歌(二) 爱国与卖国
第十期:南明悲歌(三) 江南大屠杀
第十一期:南明悲歌(四)名妓与名士
第十二期:南明悲歌(五)真假太子案
第十三期:南明悲歌(六)南明大结局
第十四期:澳大利亚(上)
第十五期:澳大利亚(下)
第十六期:一战1913(上)敢爱故事之伟大时代
第十七期:一战1913(下) 敢爱故事之文艺时代
第十八期:梦露之死与共济会(上)
第十九期:梦露之死与共济会(中)
第二十期:梦露之死与共济会(下)
第二十一期:致白衣飘飘的年代
第二十二期:台湾观感(上)

⑸ 从《晓说》开办以来,高晓松是如何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

有团队,自己也有知识

很多人能做到甚至超过高晓松这种程度,这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的,没有那么难。高老师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美国政治,美国民族,青楼、镖局、科举,军事,世界各大洲主要风土人情,中国地缘政治,电影


再次,多做事,做不同领域的事,增长见识。就像松哥又写歌又拍电影又开公司。
再次,可以多参加沙龙、讲座、读书会等活动。
最后,要有一颗爱聊天的心。通过说来锻炼自己的表达,梳理自己的知识,通过听来寻找自己常识的盲点,增加自己的见闻。评论中有网友求各领域入门级书单。

书单网上其实多得很,一搜一大堆。看多了,你会发现所有书单都推荐的就那么一些,比如《枪炮细菌和钢铁》《娱乐至死》《乡土中国》《万历十五年》之类的。你可以找个书单,然后选点自己喜欢的,哪怕只能读一本也是好事。
中国社科领域最牛的书单,是《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但这个不是入门级的,基本要么是大部头,要么语言艰涩,但都是好东西。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领域,可以买几本看看。
另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过一套《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或称“十五讲”系列,都是我国各学科比较顶尖的大学教授写的,每本书由15个讲座组成。对于一些跟自己生活、工作关系不大的学科,看看这个也就够了。最后讲个八卦。
韩寒刚出名那阵说过一句很狂的话,大意是,“这世上写文章李敖第一我第二”。
结果,后来李敖的儿子李戡说:“韩寒算老几”。李敖在接受采访时,也批评了韩寒,大意是说韩寒没知识。
所以,学无止境。韩寒当初会说那样的话,是因为他的视域有限,才会觉得到李敖这种程度就到顶了,现在的韩寒肯定不会这样想了。
高晓松的价值在于,他给中国很多不读书的大众提供了一个展开视域的好机会。我们这些或许知识还不如高晓松的人,也可以在他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X说》,不是放在优酷上,而是放在生活中。

⑹ 高晓松的历史观,科学与艺术交替解释这个世界,你的呢

科学和艺术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世界就夹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这边是科学,那边是艺术,这个世界就像中间的火车。但是这两条平行线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看历史能够感觉到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有的时候科学发展很快,艺术在后面追赶,有的时候艺术很快,在前面解释了很多东西,但是科学在后面停滞不前。
最开始是,艺术先解释整个世界,因为那个时候科学很慢很慢,一千多年也没什么发展。那个时候把太阳解释为阿波罗或者说是后羿射日,把月亮解释为嫦娥居住的地方。后来科学追上来,说太阳是核聚变,是由无数个核聚变形成的,月亮其实是一颗卫星,是因为反射太阳光的原因才会有阴晴圆缺,并不是艺术所解释的那样。远方其实也并没有,因为你走着走着就会走回来。科学进入一个爆发期,基本上破除了以前艺术所解释的整个世界。人类进入一个昂扬向上的时代。但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大家发现虽然科学那么繁荣,但是制造出来的惨状,远远超过历史上所有战争死亡的人数。这个时候发现科学有问题,艺术开始蓬勃的发展。一战以后艺术进入一个巨大的蓬勃发展期,从文学到绘画,到哲学各个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主义来解释人类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现在呢,又处在一个科学超越了艺术的时代。艺术把那些都解释完了之后,发现科学不光是工业时代的那些东西。现在处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把一切都打破了,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各种新东西,各种发明,科技发明一日千里,几乎能做所有的事情。又到了科学在前面领跑,艺术停滞不前的时期。总的来说,当科学前进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当艺术前进的时候,是在引领人们的精神。通常人们的感受是,当没有人来引领自己的精神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平庸的年代,为什么没有大师出来重新塑造我们的理想,重新给我们信仰,让我们前进。在这个时候,知识分子更应该出来,做一些科学之外的努力……

⑺ 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

文史哲中,我历史读得最多。就像我在之前一篇文章里提到如何学唐诗一样,业余读历史的方法也简单,先从整体上通读,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时代或者专题。我在大学里断断续续的通读了白寿彝版的《中国通史》,这一套书很厚,基本上算我读历史的底子,不过后来我接触到吕思勉后,感觉白寿彝版水平要低很多。

昨天在围炉小读的读者群里,有一位朋友问我怎么评价袁腾飞和高晓松,我说都很差。袁腾飞是水平不够,高晓松则完全是素质差,缺乏最基本的学术修养,满嘴跑火车,惨不忍睹。他的观点往往没有任何史实支撑,完全是主观臆断,然后由于缺乏基本学术素养,对自己不能肯定的事用肯定的语气讲出来。甚至直接是谬误。只能讲给不了解历史的人听。如对历史感兴趣,还应该从吕思勉之类的读起。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读历史有什么用?

先讲我的一段经历。

有一段时间我对佛学很感兴趣,就找一些入门的书来看。那么我首先找的第一本是什么呢,是《佛教史》。如果你想从整体上了解某个事物,那么读它的历史是最有用的。包括佛教产生的背景、早期理论、理论演变、派系演变、佛教的传播、在各地区的发展和演变等等。通过这本书,你能了解到佛教的前世今身,也能接触到它的一些基础理论和它的发展。可以说,读完这本书,你对佛教就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整体了解的前提下,再按经律论或者什么类别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那么历史是什么?

简单地说,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

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出个太平洋来,碎片飘到宇宙,因为引力又聚起来,变成月球,这也是过去发生的事,但不算历史学

所以历史学需要引入一个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从形成到今日,必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化的。

而历史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变革、探寻规律、找出因果关系的一门学问。

核心是什么?是探寻规律,找出因果关系,如同牛顿发现三大运动定律。

所以历史学本质上是逻辑的科学。

那么我们读历史有什么用?

有人说,发现规律,断定既往,预测未来。以史为鉴,吸取经验教训。其实这话是扯淡,哪来的以史为鉴?世上本无同一条河流,你想改革了,能找出一百个改革的成功案例来。你想萧规曹随了,也能找出一百个改革失败的案例来。往往你以为相同的事,实际上细微处的不同导致完全不是一码事,那么用以前的经验就不那么灵光了。退一步讲,即使真有一模一样的事,你按以前的经验做,实行起来也不一定和以前做法完全想同。总之,以史为鉴本身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姑且说说我为什么读历史。

一是听故事的乐趣。中国历史几千年,能被记下来的大多是一些不平凡的人和事。有聪明的、有忠义的、有阴险狡诈的,各色都有,故事剧情精彩的也举不胜举。如读五胡十六国史,英雄人物辈出,各色人物轮番登场,甚是有趣。

二是求知的乐趣。历史不只是年代和历史事件。除了政治史,文化史、政治史、军事史、民族史都很重要。读历史,接触到的知识很多,服饰的演变、建筑的演变、兵制的演变、民族的演变等等。如有一颗求知心的,历史学科是非常适合休闲娱乐求知的。

三是探寻规律的乐趣。史实纷繁芜杂,间有谬误,从中抽茧剥丝,找出一条线的,就尤为显得有趣。历史是规律的科学,是逻辑的科学,用逻辑思考,是读历史书最重要的事情。

四是文史哲不分家,自然会接触到。读文学和哲学都是绕不开历史的。拿文学来说吧。文学一般分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史本身就是一个大类。而哲学可以说,本身就是是哲学史。当我们面对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哲学思想,我们都很难把它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割裂开来,很难把它与文学、哲学的发展洪流割裂开来。

⑻ 高晓松凭什么说明朝是“三无朝代”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高晓松,一个三观不正的歪嘴,倡议大家不看他的书。

我觉得高晓松就是松大嘴巴,很多事不了解就乱说一气,请你摸着你的良心问一下自己,你了解明朝吗? 明朝是真正意义上做到不割地,不和亲,不赔款。只有一个字打。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名将:常玉春,蓝玉,徐达,戚继光,李如松,袁纯焕等。 名士:刘基,王守仁,徐阶等。 松大嘴巴,你嘴中的唐伯虎只是一个遇到挫折就逛妓院的人。可见你也就那样了。松大嘴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多看点历史,哗众取辱,有意思吗。还是你有张居正的能力,还是有王守仁创立学派的气魄,还是有常玉春,蓝玉统帅千军对我能力。最讨厌你这种人。

其实每个人对于历史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士,做历史类的节目应该更公正更熟悉,高晓松所说的明史,只能说他对于明史只是草草的阅读,并没有去深入的研究,更多的信息来源应该是从一些小说演义得来,这对于一个需要解说历史的公知来说,是相当不负责任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提倡实事求是,他更应该注明他的观点的出处,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他的知识储备的来源,如果只是小说野史,那就没什么公信力了。

⑼ 奇葩说 高晓松 说历史到底有没有自己的倾向

高晓松的说,历史肯定有自己的个人倾向的。每个人在演讲的时候都会加入自己的个人色彩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⑽ 高晓松说明朝是“三无朝代”,三无是哪三样东西

高晓松说的“三无”是指: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高晓松的原话是:“明朝是个什么朝代,大家各有说法。我个人认为,明朝是古代这十几个朝代以来,我最不好意思说的一个朝代,最臊眉耷眼。我把明朝总结成一个‘三无’朝代:无明君,无名将,无名士。”

三、无名士。高晓松认为明朝没有特别出名的文人,像唐朝出了很多的大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等等,宋朝也有很多出名的文人,留下了很多着名的诗词,但明朝却没有什么艺术。但其实明朝也有很多优秀的文人,比如江南四大才子,王阳明等等,而且明朝的小说也有很多流传至今。

阅读全文

与高晓松讲什么定律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