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东常安堡村有多少年的历史

东常安堡村有多少年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04 16:10:21

1. 湖北省有多少个市和县

截止到2022年4月,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26个县级市、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

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3个县级市、1个林区,分别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

湖北省省会武汉简介: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约155千米,最东端位于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李冲村。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汉口开端口和洋务运动开启武汉现代化进程,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湖北,网络-武汉

2. 临清有多少年历史

有1600多年差不多有1700年的历史了

临清之名始于后赵(319年-351年),取临近清河之意。 西汉初始建清渊县,先隶巨鹿郡,后属魏郡,三国魏晋属冀州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改清渊置临清县,属司州建兴郡。后废。 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析清渊县西部复置临清县,属司州阳平郡。北齐废。
隋开皇六年(586)复置临清县,属清河郡。 唐大历七年(772)析临清另置永济县,先后属毛州、瀛洲、贝州、清河郡统领。 宋代先后属于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大名府。 金属大名府路恩州。 元属中书省濮州。 明属山东省布政使司东昌府,弘治二年(1489)升为州,辖馆陶、邱县,属东昌府。 清顺治元年(1644)不领县。 干隆四十一年(1776)升为直隶州,隶属山东省,辖武城、夏津、邱县。
春秋时期,临清属卫国。
战国时期,临清改属赵国。
秦行郡县制,属东郡。
汉承秦制,西汉初曾封王建国,郡国并称。至武帝始设州部,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州)。是时,临清属冀州部魏郡。
三国袭汉制,属魏地,临清属司州部阳平郡。
晋朝仍为州、郡、县3级制,临清属司州部阳平郡。
南北朝时期仍承晋制。临清属济州部济北郡。齐周,临清属清河郡。
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临清属贝州清河郡。
唐朝,州郡之上增设道,始分全国为10道,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改为15道。是时,临清属河北道贝州清河郡。
宋初,废道设路,路辖府、州,府、州辖县。是时,临清属河北东路大名府魏郡。
辽、金承宋制,分其所辖治的北方为19个路。临清属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元代,全国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下设路、州、县。是时,临清属濮州,隶山东省。
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废路存府、州,全国分统于15个布政司,亦称15个省。是时,临清属山东布政司东昌府。
清代通称为省,全国初为18个行省,后增至22个行省,省下为府、县两级。是时,境内今属8个县市均隶山东省。临清初属东昌府、后为直隶州。
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80年间,域境建置无大变化。
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为东临道。1928年废道,境内各县直属山东省。1936年,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区设行督察专员公署。鲁西北为第六区,辖聊城、茌平、博平、东阿、阳谷、寿张、范县、莘县、冠县、朝城、观城、堂邑、濮县等13个县;临清、高唐时属第四区。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发生至1938年,除濮县、范县、观城3个县外,均为沦陷区。抗日战争爆发,共产党领导下的县、专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建立。1939年10月,鲁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1940年4月,成立鲁西北行政主任公署,下设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4个专署。是时,聊城、东阿、阳谷、博平、清平、茌平等县属运东专署,冠县、馆陶、临清、邱县、堂邑、莘县、朝城、朝北等县属鲁西北专属,濮县、范县、观城、寿张等县属运西专属。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鲁西行署和冀鲁豫行署合并,成立新的冀鲁豫行署,辖7个专署,原鲁西行署的泰西、运西、鲁西北、运东为第一、二、三、四专署,原冀鲁豫行署的辖区为第五、六、七专署。是时,濮县、范县、寿张等县属第二专署;观城、朝城、莘县、朝北、聊堂、冠县等县属第三专署,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等县属第四专署,馆陶属冀南行署第三专署,临清属冀南行署第四专署,高唐属冀南行属第六专署。同年12月,原属冀鲁豫行署第四专属的张秋、第二专属的寿张和黄河以东的昆山、东平等县组成第八专署。
1942年12月,冀鲁豫行署第一、四专署合并为第一专署,辖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等县。
1943年,原冀鲁豫行署第三专署与冀南行署第七专署合并为冀鲁豫行署第七专署。是时,临清、冠县、卫东、馆陶、宏毅、莘县、堂邑、清平、朝北属之。
1944年5月,冀南行署、冀鲁豫行署合并为新的冀鲁豫行署。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北方局,建立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个中央分局,同时恢复冀鲁豫、冀南两区行署,冀鲁豫行署辖8个专署,冀南行署辖5个专署。是时,筑先、阳谷、东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县属冀鲁豫行署第一专署,后改为第六专署,濮县、范县、寿张、张秋、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二专署;后改为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及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署,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属。
1947-1948年8月,筑先、东阿、聊阳、徐翼、茌平、博平、河西属冀鲁豫行署第六专署,寿张、阳谷、范县、濮县、观城属冀鲁豫行署第九专署,临清、馆陶、冠县、武训、永智、莘县、临清镇属冀南行署第一专属,高唐属冀南行署第二专属。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原省。聊城、阳谷、东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县、莘县、高唐、寿张及聊城城关区(县级)隶属该区,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属平原省濮阳专区,馆陶、临清镇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民国元年(1912)降为县,先属济西道,后改东临道、德临道。 1928年直属省政府。 1936年属山东省第四专置,辖十个区,第一区为城区,二至十区下辖517个村庄。 1945年9月临清解放后,县市分设,隶冀南行署第一专署。1948年5月升为专级市,翌年复降为县级市。
建国后县市分治,属河北省邯郸专署。 1952年11月,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12月改属聊城专署。1956年清平县撤销,将其二区(金郝庄)、三(王集)、四区(康盛庄)、五区(戴湾)划归临清县管辖。 1958年县市合并,置临清市,属聊城专署。 1963年撤市复县。 1965年3月将临清县卫运河西的尖冢、童村、下堡寺、吕寨、老官寨五个区划归河北省邢台专区,建临西县。同时将馆陶县的潘庄、八岔路两个区划归临清县。 1983撤销临清县,设立临清市(国务院1983年8月30日批准)。
1996年8月12日,撤销大辛庄乡、老赵庄乡,设立大辛庄镇、老赵庄镇(鲁政函民字[1996]41号)。
1999年12月6日,撤销八岔路乡,设立八岔路镇(鲁政函民字[1999]35号)。
2000年6月13日,撤销唐园乡,设立唐园镇(鲁政函民字[2000]45号)。
2000年,临清市辖3个街道、12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94247人,各乡镇人口: 青年路街道 43948 新华路街道 58767 先锋路街道 26007 临东镇 27834 胡里庄镇 25233 松林镇 33876 老赵庄镇 40412 康庄镇(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家乡) 32010 刘垓子镇 29094 魏湾镇 24344 大辛庄镇 33005 八岔路镇 30384 潘庄镇 31266 烟店镇 36523 唐园镇 36106 石槽乡 28220 金郝庄乡 24905 肖寨乡 25292 康盛庄乡 25197 戴湾乡 26904 尚店乡 29569 朱庄乡 25351
2001年,临清市辖3个街道、10个镇、3个乡:新华路街道、青年路街道、先锋路街道、唐园镇、烟店镇、潘庄镇、八岔路镇、大辛庄镇、刘垓子镇、魏湾镇、康庄镇、老赵庄镇、松林镇、尚店乡、戴湾乡、金郝庄乡。
2001年12月20日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撤销大辛庄镇,设立大辛庄街道办事处。
2010年经省、聊城市、临清市政府批准,撤销尚店乡、金郝庄乡、戴湾乡,设立尚店镇、金郝庄镇、戴湾镇,原所辖区域、镇政府驻地不变。
截至目前,临清市辖4个街道、12个镇。

3. 明朝多少年历史呀

明朝有276年历史。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亡于崇祯皇帝朱由检。

明朝共有16个皇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相关资料介绍:

明代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灭元后,蒙古族各部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逐渐强大起来。其中与明廷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一支称作瓦剌的蒙古部落,已成为明廷最大的边患。明军出征仅一个月,大军回师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军追上,英宗被俘,王振为乱军所怒杀,史称“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明朝

4. 东辛庄有多少年历史

1956年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建镇,1987年改东辛庄满族镇。1996年,面积83.5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辖东辛庄、西辛庄、孙岭、兴隆、周石、井河、南二台子、胡家坟、傅家、东关站、西关站、田庄、陈屯、谷屯、张虎、半拉堡子、韩屯、王宝、西地19个行政村和东辛庄居委会。
2002年,撤销东辛庄满族镇,设立东辛庄镇,人口3.21万人,面积82.29平方千米,辖东辛庄1个社区和东辛庄、西辛庄、孙岭、兴隆、周石、井河、南二台子、胡家坟、傅家、东关站、西关站、田庄、陈屯、谷屯、张虎、半拉堡子、韩屯、王宝、西地19个行政村。[1]

5. 山西太原乔家大院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大院始建于清干隆二十年(公元1756年),距离现在已经超过250年的历史了。
有两次扩建,一次增修。第一次扩建约在清同治年间,由乔致庸主持,第二次扩建为光绪中、晚期,由乔景仪、乔最俨经手;最后一次增修是在民国十年后,由乔映霞、乔映奎分别完成。从始建到最后建成现在的格局,中间经过近两个世纪。虽然时间跨度很大,但后来的扩建和增修都能按原先的构思进行,使整个大院风格一致,浑然一体。

6. 介绍家乡山西阳高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阳高县西汉置高柳县,金改名白登县,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称现名。现辖7镇6乡。2000年总人口26.3万。
阳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与浑源、广灵为界,西与大同县毗邻,东与天镇县、河北阳原接壤,总面积1726平方公里。
阳高县境三面环山,北为云门山,西为采凉山,南为六棱山,中部形成南北两个盆地。最高的六棱山,海拔2420米。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31.7%,川区占36.5%,丘陵区占31.8%,近于三分天下。境内有桑干河、吾其河、白登河、黄水河的黑水河。
阳高县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7.1℃,无霜期约125天,降水量400毫米。
阳高盛产谷子、黍子、豆类、莜麦、山药蛋、高梁、玉米、胡麻、白麻和甜菜。境内多山丘陵,林业资源丰富,有木瓜、玫瑰和枸杞等。王官屯镇的槟沙果、京杏、杏脯和罗文皂镇的元白菜驰名国内外,是全国7大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
地下矿藏探明的有金、铁、铜、煤、石灰石、石英石、铁矿石、钾长石等22种。
“许家窑人”遗址是在1976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北京人”后裔居住的地方,位于古城镇许家窑村,这一发现弥补了从“北京人”到“峙峪人”之间的空白,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在下深井乡、长城乡天桥等处。列入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有云林寺,位于县城西南隔,始建于明代。还有闻名中外的古长城。
[编辑本段]交通

京包铁路以及大同至河北积儿岭的干线公路穿经境内城关;南部有大同至河北阳原的干线公路通过。西南部连接着内蒙古,此外各乡镇交通比较方便,县城通往公路简易多条,各乡镇间通汽车,大多村庄可通行大车。
县城西面的土长城是山西与内蒙古的边界,也是古代留下的历史.
[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境内古迹有位于县城内西隅的云林寺,现存明建的大雄宝殿及雕梁壁画,乃古建艺术之精品。此外,县城东南30公里的古城墓群,为汉代墓群遗址。
[编辑本段]特产
阳高县盛产京杏,历史悠久,主要产区在阳高县王官屯乡西部的都司口、恶石、康窑、花窑、胡窑、唐窑等处,属采凉山一带。
京杏,品种繁多,有成熟季节早的“土杏”,有外青里黄的“青皮杏”,有形状似鸡蛋的“桃接杏”,亦名“鸡蛋杏”,还有色彩红艳的“红杏”,果实肥厚、酸甜可口的“京杏”。“京杏”中,有核仁不苦与苦仁两种,其中,以杏仁不苦的京杏为上品。
王官屯乡产的京杏个儿大均匀,肉厚味甜,核小杏仁甜,颜色黄里透红,以色、味、香、形俱佳出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京杏营养丰富,果肉广为食用,内含蛋白质、脂肪、糖分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甜杏仁可直接食用,亦可配制菜肴中的凉菜上宴席。苦杏仁经泡制后,可制杏仁霜、杏仁茶、杏仁露、杏仁糖、杏仁豆腐、杏仁罐头等。此外,杏仁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止咳、平喘、润肺、止血、散寒、驱风等功效。
阳高杏仁、阳高京杏,已成为名牌产品走入市场。同时,制成杏脯,包装加工后出口销售。阳高杏脯,打入市场,在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香港地区产生影响,人们称之为“中国名贵小食品”。

经济发展
阳高县水多地广草丰,区位优势显着,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怡人,阳和大地呈现着蓬勃的生机,蕴藏着无限的商机。
在地理位置上,阳高县东距首都北京320公里,西去煤都大同52公里,南下省会太原350公里,北距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230公里,距中蒙边界二连浩特市400公里,距大同飞机场45公里。境内有两条铁路{京包、大奏)、一条高速公路(京大)、两条国道(大塘、大张)及一条省道(神丰公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177公里,公路密度68.2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国省道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依托,干支结合、衔接顺畅、保障有力的公路交通网络。
在资源上,矿产资源亟待开发境内主要有石灰石、石英石、金、铁、煤、镁等十四种矿产资源。煤炭现探明井田面积13.5平方公里,有工业地质储量4073万吨,可开采储量2851.1万吨。铁矿石现探明储量300万吨,从地质构造、赋矿地层来看,估算储量近2000万吨,目测品位在20—65之间。花岗岩储量585万立方米,石灰岩储量270亿吨,石英石400万吨,白云岩5000万吨,磷矿1775万吨(未利用)。
阳高县土地资源地广价廉,全县国地总面积250.2万亩,其中农用地160万亩,建设用地为11.7万亩,未利用地为78.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1%)。“十一五”期间,全县计划新增建设用地11.9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8%。按照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阳高县土地等级为14等,每平方米出让价格为84元。在大同市七县四区中属最低类别,我县土地基准价格为每公顷84万元。
阳高县还有前景广阔的地热温泉资源,全县地热田面积2.3平方公里,热能为5.742MW。水温25—32℃,热水资源量为2200m3/山水温43℃,热水资源量为1200m3/d。地热水水质以重碳酸钙型水为主,水质位居全省前列,锂、锶、硒等28种微量元素含量居华北地区之首。矿泉水水质优良,1994年被地矿部评定为锂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天然优质矿泉水,并获得省级证书。地热温泉是洗浴疗养的理想水源,开发前景广阔。
阳高县电力通讯保障有力,境内共有220KV变电站一座,110KV变电站2座,35KV变电站7座,电力总容量37450KVA。有110KV线路3.3公里,35KV线路109.74公里,10KV线路904公里,完全能够满足各类企业的用电需求。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发展迅速,已建成现代化的移动、联通通信和数据通信网络。教育、商业现代服务业等基础设施齐全,功能齐备。
阳高县文化积淀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全县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5个,其中国家级3个(人类发祥地之一的许家窑人遗址、规模空前的古汉墓群、气势恢宏的明代建筑云林寺),省级文物1个(距今2000多年我国现存最早的古长城)。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有50年代毛泽东主席亲笔批示的大泉山水土保持典型,北岳恒山最高峰一六棱山主峰黄羊尖脚下的汉白玉石林、罗文皂怪坡、夏季滴水成冰的秋林冰洞、春季杏花绽放的雪海长廊等奇异美景举不胜举,民间艺术“二人台”唱晌京城,声名远扬,2007首届“二人台”艺术节成功举办;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滑银山鼓乐队、200多年历史的李满山道乐享誉国外;民间工艺绚丽璀灿,精美的皮革制品、刺绣、剪纸、泥塑、布艺等地方特色产品在周边地区晓有知名度。
阳高县人力资源丰富充足,阳高县人力资源丰富,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10.8万人,富余劳动力3.5万人,本地劳动力月工资水平在1000元左右。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99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55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5998人。
阳高工业园区腾飞在即,2002年以来,阳高县规划建设了龙泉工业园区,现为山西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该园区紧傍京包铁路和大张公路,距大同市区36公里。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3.5万亩),区内地势平坦开阔,地下水资源丰富。投资1亿多元,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六通一平”,水、电、路、油、通讯等综合服务均已配套。目前,园区正在兴建和已经达成投资意向的大型骨干项目达20多个,总投资额近200亿元。总投资1.57亿元的绿苑饮品10万吨杏仁露生产线项目已经建成,总投资11亿元的中亚合资3万吨氯丁橡胶项目、总投资5.89亿元的2X50MW热电联产项目、总投资2.75亿元山西龙腾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500~d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恒泰制药项目、投资7000~元的利德纤维10吨碳纤维高科技项目等一批高新工业项目2008年年底将陆续建成投产。另外,总投资170多亿元的大同云冈啤酒集团、大同星宇人纤公司、大同市煤气化总公司、同煤集团300万吨钢铁技改四个整体搬迁项目也将逐步入驻工业园区。通过3—5年的不断发展,园区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上缴税金超伯亿元的目标。
阳高县拥有高效便捷的招商平台
1、政策优势
阳高县享受国家扶贫开发和山西省“两区”开发有关优惠政策。另外,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大同市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大同市阳高县等6县(区)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山西省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省份、生态省建设试点和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份,为上项目、搞建设、促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县政府决定,在我县境内新办外商投资企业免收县级规费。
2、政府服务
项目审批实行”一条龙”服务。受投资者委托,县政府负责为投资者办理一切审批事项。在各种申请材料齐备完善的情况下,审批权在本县的,3个工作日办妥所有上报手续,并由县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在省市公布的办结时限内协助办妥上级审批手续。 对重点企业进行挂牌保护,实行“封闭式”管理。按照同一部门之间相互合并、不同部门之间相互联合、上下级部门之间相互同步的原则,实行联合执法。企业有权拒绝未经县政府批准的随意检查收费。
纯朴友善、诚实守信、热情好客、开拓进取的阳高人民,竭诚欢迎中外客商和有实之士来这里投资创业,大展宏图,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西汉置高柳县,属代郡,为西部都尉治。东汉末代郡来治,县遂废。晋复置,仍称高柳。北魏永熙年于县置高柳郡,北齐时郡县俱废。辽置长青县,属大同府。金大定七年(1167)改名白登县,以白登河流贯其间,故名。
元至元二年(1265)废白登县为镇,入大同县。寻复置县,属大同路。明洪武初县废。故治在阳高县南二十五里白登村。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阳和卫,属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宣德元年(1426)徙高山卫来此同治,属大同府。嘉靖二十六年(1547)设大同东路。清初改阳和卫为阳高卫,属大同府。顺治六年(1649)大同府来治(八年复还故治)。雍正三年(1725)改为阳高县,属大同府。抗日战争时期在本县南部山区建立了阳高县抗日民主政府,属晋察冀边区,1948年全县解放。
1993年7月,阳高县属大同市。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阳高县辖8个镇、5个乡:龙泉镇、罗文皂镇、大白登镇、王官屯镇、古城镇、东小村镇、友宰镇、狮子屯镇、长城乡、北徐屯乡、下深井乡、马家皂乡、鳌石乡。
龙泉镇
辖:西北街村、西南街村、东南街村、东关村、南关村、八里台村、青顺堡村、义合村、颜家沟村、胡窑村、花窑村、张小村、龙泉寺村、富贵村、景家庙村、兴隆巷村、李官屯村、旧孙仁堡村、谢家屯村、燕家堡村、新孙仁堡村、太师庄村、守口堡村、鹿角沟村、小龙王庙村、砖楼村、乳头山村、虎头山村等。
罗文皂镇
辖:罗文皂村、吴家堡村、莫家堡村、杨家堡村、柳林村、孤山村、平山村、许家园村、镇门堡村、管家堡村、陈家堡村、五墩村、大元沟村、小元沟村、马道沟村、角菜坪村、榆树沟村、太平堡村、席家湾村、十九墩村、三墩村、七墩村、谢庄村、二墩村等。
大白登镇
辖:大白登村、曹庄村、石庄村、王家堡村、小白登村、高官屯村、大泉山村、南杨官屯村、四百户村、陈官屯村、高山屯村、周官屯村、普家梁村、四姓庄村、张园村、潘寺村、腰庄村、赵家寨村、张连庄村、上富家寨村、下富家寨村、贺塔村、赏家庄村、闫家屯村、田家屯村、刘指挥庄村、杏园村、田家寨村、吴家屯村等。
王官屯镇
辖:王官屯村、南沙岭村、杨庄村、大安滩村、北沙岭村、张庄村、小安滩村、十里台村、杨官屯村、北唐窑村、南唐窑村、刘窑村、芦窑村、樊窑村、许窑村、康窑村、恶石村、都司口村、重兴镇村、闫家坊村、邢家堡村、朱家窑头村、半坡村、东常安堡村、西常安堡村、河儿屯村、马官屯村、上泉村、钱家堡村、闫家台村、随士营村、高墙框村、鹅峰涧村、正峰涧村、东李家皂村、西李家皂村、两家营村、柳沟村等。
古城镇
辖:古城村、许家窑村、赵家村、鲁家湾村、单家窑村、东靳家洼村、西靳家洼村、下娘城村、西要泉村、寺塔村、昝娘城村、上娘城村、水泉洼村、下神峪村、碾儿屯村、靳家窑村、东雷庄村、西雷庄村、上神峪村、彭家窑村、南仁窑村、麦早村、赵石庄村、箭插村、靳娘城村、下辛庄村、郝家窑村、上辛庄村、东山庄村、西山庄村等。
东小村镇
辖:东小村、西小村、峪家窑村、韩家梁村、东营村、西营村、神泉寺村、讲理村、尉家小堡村、神泉堡村、孙启庄村、下马涧村、上马涧村、永安堡村、第十其村、大咀窑村、神泉窑村、黄庄村等。
友宰镇
辖:友宰村、西团堡村、东团堡村、大峪口村、坊城村、秋林村、东册田村、大辛庄村、前贵仁村、后贵仁村、王官掌村、屈家窑村、黄土坡村、桃儿沟村、小北沟村等。
狮子屯乡
辖:狮子屯村、东双寨村、西双寨村、汪家屯村、下梁源村、上梁源村、潘家屯村、吴家河村、罗家屯村、任家窑村、苏家窑村、高家窑村、山口头村、水泉窑村、后营村、上吾其村、下吾其村、前营村、新杨塔村、杨塔村、青介山村、董家屯村、鞍马沟村、侯官屯村、燕窝村等。
长城乡
辖:二十六村、镇边堡村、银要沟村、善友沟村、黄彦沟村、九对沟村、小二对营村、大二对营村、天桥村、郭家坡村、范家窑村、斗林村、闫家窑村、庞家窑村、罗岭村、胡成岭村、牛马河村、宋家沟村、十九梁村、三墩村、六墩村、砖墩洼村、十墩村、堡子湾村、镇宏堡村等。
北徐屯乡
辖:北徐屯村、南徐屯村、纪家庄村、夏家场村、马家庄村、沙河台村、姚家庄村、王家庄村、柳家泉村、乔家坊村等。
下深井乡
辖:中家沟村、新团堡村、下堡村、贾庄村、观上村、丰稔山村、小堡村、砖井村、西坨村、上堡村、西中佃村、深井洼村、上佃村、东中佃村、东坨村、东水头村、上深井村、孙家港村、贾峰村、下佃村、张官屯村、金家庄村、官庄村、桥头村、董家庄村、滴滴水村、王千户岭村等。
马家皂乡
辖:马家皂村、安家皂村、定安营村、龙池堡村、兴隆堡村、强家营村、东要泉村、袁家皂村、西一柳营村、东一柳营村、张家窑村、同庆窑村、右所窑村等。
鳌石乡
辖:鳌石村、南徐村、东马营村、西马营村、南曹庄村、梁营村、乱石村、龙堡村、榆林村等。

7. 阳高姓曾哪个村

王官屯镇东常安堡村,这个村子姓曾的多

8. 明朝有多少年清朝呢

明朝276年,清朝276年。

1、明朝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2、清朝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改革。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朝后期,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迫末帝溥仪逊位,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8)东常安堡村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一、明朝历史大事介绍

1、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与此同时,也在北平周围及城内部署兵力,又以防边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护卫精兵调出塞外戍守,准备削除燕王。

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建文帝起用老将耿炳文统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继续讨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

朱棣适时出击,灵活运用策略,经几次大战消灭南军主力,最后乘胜进军,于建文四年(1402年)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

战争历时四年(1399—1402年)。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于宫中自焚死,或说由地道逃去,隐藏于云、贵一带为僧。 同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2、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土木之祸,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

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行军路线屡变,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

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

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二、清朝历史大事介绍

1、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等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严重危害中国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并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朝

9. 中华民族有着多少年的文明历史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考古学家通过对众多遗址开展的大规模研究,以丰富的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有5000年文明,这些遗址分别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中华民族有着多少年的文明历史

良渚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境内,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为华夏族先民所创造,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存在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属于尧舜时期。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年代约为距今3800至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阅读全文

与东常安堡村有多少年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