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18世界历史上,有什么大事件
1,1918年5月15日,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是国内首次发表白话小说。
2,1918年5月20日,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乘船离开广州赴上海。
3,1918年8月,列宁与托洛茨基一起创立苏联红军和苏联红海军,因布勒斯特和约的分歧意见,遭到左派社会革命党暗杀并受伤,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1)历史的11月9日都有什么发生扩展阅读:
1918年曾爆发史上"最杀人"流感上千万人死亡。
1918年杀人流感史称“西班牙流感”。1918年5月,西班牙因流感死亡800万人,杀人流感因此得名。其实,早在1918年初春,杀人流感就在美国堪萨斯州的福特·雷里军营爆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军营里就有1100多人被感染,46人死亡。
不过,由于这种流感最初的死亡率似乎并不高,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士兵渡过大西洋,这种流感开始在欧洲传播。遍布于欧洲西部各地的美国兵营,到处弥漫着杀人流感的阴霾,被杀死的美国士兵的人数,占美军死亡人数的一半。
1918年9月,随着战时物资的航运,杀人流感在美国波士顿登陆,随即传遍全美。这一次,美国人终于看到了杀人流感的狰狞面目。仅仅在10月,美国就被“西班牙流感”杀死了2万人,死亡率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5%;在纽约仅10月23日一天,就有851人死亡。
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在庆祝停战日游行时,人群聚集在一起通宵达旦地狂欢,致使数百万人染病,又有数万人因此丧生。
在几乎整个1918年里,杀人流感沿着贸易路线和海运航线向全球传播,横扫北美洲、欧洲、亚洲、巴西和南太平洋,造成极为严重的伤亡。印度的死亡率特别高,每1000人中就有50人死于杀人流感。
㈡ 德国历史上的11月9日都发生过什么
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
1923年——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发动暴乱。
1938年——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水晶之夜”。
1989年——柏林墙倒塌:东德共产党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东德政府开放与西德边界,人民不需假道第三国就可以申请前往西德旅游或移民”。至此,分隔东西柏林近30年的柏林围墙开放。
1994年——德国科学家发现新的元素鐽。
出生1960年——布雷默,足球运动员,德国三驾马车之一。
逝世 1952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领导人魏兹曼逝世。
㈢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到1956年的大事
1、1949解放战争胜利,蒋介石集团退居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书写崭新篇章。
2、1949和平解放西藏
3、1950-1951抗美援朝
4、1949-1952
土地改革胜利,彻底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相当的提高。
恢复和发展了工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外贸等。
5、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和武汉钢铁公司先后正式开工。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在武汉开始修建,大批量电子管生产工厂在北京正式投产。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建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一大批旧中国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发电设备制造业,冶金和矿山设备制造业,高级合金钢和有色金属冶炼业等,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
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及文化教育等事业得到相应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面貌,有力地增强了国家基础工业的实力。
6、1953-1956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7、1953年周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195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9、1954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亮相世界。
10、1955年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
11、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3)历史的11月9日都有什么发生扩展阅读:
建国之初,由于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动乱与战争,社会矛盾尖锐,经济水平落后,货币贬值,交通运输不畅。建国后,一个全面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共产主义社会便迅速建立起来。
在1950年代早期,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村土地集体化以及社会改革。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到1956年,中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㈣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事变和具体时间
1、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
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2、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3、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4、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5、华北事变
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1933年长城抗战《塘沽协定》签订之后,日本暂时将对中国“武力鲸吞”的露骨侵略方式转变为有序推进的“渐进蚕食”方式,即企图一口一口啃噬掉中国。
㈤ 历史上11月9日发生了什么
1918年,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魏玛共和国成立。1938年,纳粹党和党卫队在德国逮捕了3万多名犹太人,史称水晶之夜。1953年,柬埔寨王国脱离法国统治宣告独立1989年,推倒柏林墙。
㈥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
攻占巴士底监狱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时,代表法国3个等级的三级会议已经有160年没有召开。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攻下王宫三级会议,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 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于是路易十六关闭了国民议会,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决议无效,命令三个等级的代表分别开会。 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意识到这危及了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次日,巴黎教堂响起钟声,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在当天夜里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监狱,释放七名犯人,大多是政治犯,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成为了法国国庆日。 在法国巴黎市区的东部,有一个巴士底狱广场。200年以前,举世闻名的巴士底狱曾经耸立在这里。巴士底狱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它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纪着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当时的目的是防御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城跟前。后来,由于巴黎市区不断扩大,巴士底狱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当时一共只关押七名囚犯)。 巴士底狱高100英尺,围墙很厚,有8个塔楼。上面架着15门大炮,大炮旁边堆放着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它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巴黎,活像一头伏在地上的巨兽。凡是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着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 多少年来,人们像痛恨封建制度一样痛恨这座万恶的巴士底狱。许多人曾经作过推倒巴士底狱的尝试,可惜都没有成功。然而,人们的希望没有落空,他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巴黎的警钟长鸣,工人、手工业者、城市贫民纷纷涌上街头,夺取武器,开始了武装起义。 法国人民早就痛恨国王、僧侣和贵族。僧侣是当时法国封建社会的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其他各种人都归入第三等级。第一、第二两个等级的人数不过2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3%。但是,他们有钱有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法王路易十六就是他们的总头子。他同僧侣贵族狼狈为奸,弄得民不聊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也因为政治上没有权力而受到欺压。 18世纪后期,国王和他的大臣们眼看国库空虚,就用尽一切办法搜刮钱财,好继续吃喝玩乐。为了这些,他还在1789年召集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来筹款。可是,第三等级的代表识破了国王的诡计,他们趁开会的时机,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第二,改变按等级分配表决权的办法,要求三个等级共同开会,按出席人数进行表决。国王路易斯十六听了这些要求,暴跳如雷,认为第三等级大逆不道。他偷偷把效忠王朝的军队调回巴黎,准备逮捕第三等级的代表。消息传出来以后,巴黎人民群情激愤,怒不可遏。于是,酝酿很久的一场大革命就这样爆发了。 1789年7月13日这一天,手执武器的人群攻占了一个又一个的阵地,巴黎市区到处都有起义者的街垒。到了14日的早晨,人民就夺取了整个巴黎。最后只剩下巴士底狱还在国王军队手里。 “到巴士底狱去!”起义队伍中响起了呼喊声。起义者不约而同得从四面八方涌向巴黎的最后一座封建堡垒。 守卫巴士底狱的士兵从房顶上和窗户里向起义者开火,塔楼上的大炮也开始轰击。 冲在前面的起义战士被暴风雨般的火力压住,无法接近巴士底狱,大家就从周围的街垒向巴士底狱还击。他们没有大炮,只有从各处寻来的一些旧炮,甚至几百年前铸造的长满铁锈的古炮也加入了战斗行列。他们没有炮手,只有一些自告奋勇的人出来开炮,一个名叫肖莱的卖酒人居然成了炮手。然而,这些古炮和旧炮在被战斗激发起昂扬情绪的起义者手里,终于发出了轰鸣。一排排炮弹撞击在监狱墙上,打得烟雾弥漫,砖屑纷飞。可是因为围墙太厚,还是无法攻破,而起义者已经有了伤亡。 1个小时过去了,战斗没有什么进展,围攻巴士底狱的人却越来越多。人们十分着急,有的人干脆拿着两个火把,勇敢地冲到拱门前,把要塞的卫兵室和军人食堂点着了火,可是对于要塞和塔楼还是毫无办法。一个假发制造师想用火把点燃要塞的硝石库,但没有成功。有人喊道;“用磷和松脂混在一起,烧敌人的大炮!”但是炮位太高,根本够不着。 这时候,从阵地后面又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我们现在需要真正的大炮和真正的炮手!”于是大家镇静下来,都在等待着,张望着。两个多小时以后,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被拉来了,有经验的炮手也找到了。不一会儿,猛烈的炮火射向巴士底狱。一部分守军终于举起白旗投降了。吊桥徐徐放下,起义群众冒着另一部分拒降的守军射来的弹雨,冲了进去,解放了被关押的七名囚犯。 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的信号。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夺取市政管理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在农村,到处都有农民攻打领主庄园,烧毁地契。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这一年,制宪会议颁布了“废除一切封建义务”的“八月法令”,紧接着又通过了着名的《人权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原则。
君主立宪派的统治
资产阶级代表在起义中夺取巴黎市府政权 ,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国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地位。此时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议会中君主立宪派起主要作用。制宪议会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规定以赎买方式废除封建贡赋。 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国王再次筹划利用雇佣军推翻制宪议会失败后,王室被迫从凡尔赛宫迁到巴黎,制宪议会也随之迁来。巴黎出现一批革命团体,其中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宪议会废除了亲王、世袭贵族、封爵头衔,并且重新划分政区。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制宪议会还没收教会财产,宣布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皇统治而归国家管理,实现政教分离。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9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10月1日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由于路易十六的王后、奥地利皇帝的妹妹玛丽·安东尼特泄露军事机密给联军,使法国军队被打败,联军攻入法国。1792年7月11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急中。以无套裤汉为主体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运动的高潮。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比尔、马拉、丹敦领导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10日攻占国王住宅杜伊勒里宫,拘禁了国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
吉伦特派的统治
8月10日的起义使吉伦特派取得政权,迫使立法会议废除1791年宪法、国王退位、实行普选制。同时,法国军队和各地组织的义勇军在9月20日的瓦尔米战役打败外国联军。 9月21日,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当政以后,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雅各宾派和巴黎无套裤汉。从1792年秋季起,人们不满他们的温和政策,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而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 与此同时,法国军队在1792年10月后已经打到了国外。欧洲各国非常害怕,在1793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然而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巴黎人民于5月31日 - 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
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派专政后,平定了被推翻的吉伦特派在许多地区煽起的武装叛乱。6月3日~7月17日颁布3个土地法令,使大批农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宪法,这是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但是由于战争未能实施。7月,改组并加强作为临时政府机关的救国委员会,并把投机商人处决。10月底,他们把吉伦特派及其支持者斩首,包括布里索、罗兰夫人、科黛,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也被捕入狱。1793年底 - 1794年初将外国干涉军全部被赶出国土,国内的叛乱也基本平息。 1794年3-4月雅各宾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斗争。马拉被暗杀,罗伯斯比尔以搞阴谋的罪名处死了雅各宾派中与他政见不和的丹东、埃贝尔等人,使雅各宾派趋于孤立,人民也开始反对恐怖政策。 7月,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比尔独裁的力量组成热月党,于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比尔并将他斩首。
热月党人的统治
热月党人于10月解散国民公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1796年 ~1797年 ,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许多王党分子当选。督政府为打击王党势力,宣布选举无效。1798年立法机构选举时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大批当选,督政府再次宣布选举无效。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 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借助军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匆匆收场。
结局
1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利后,路易十八在外国军队保护下复辟了波旁王朝。恢复了国王的权利,并且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经过3天战斗,攻下王宫,国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彻底结束。 2揭示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永留于法国的蓝、白、红三色国旗,为法国大革命留给世界的文明遗产。 3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来,法国每年7月14日大革命爆发纪念日都会在巴黎举行大规模的阅兵仪式。
㈦ 历史上十一月份都发生过哪些事件
历史上的十一月
历史上的11月2日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历史上的11月1日:欧洲联盟(欧盟)正式成立 历史上的11月30日:马克 吐温诞生 历史上的11月28日:恩格斯诞生
历史上的11月27日: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 历史上的11月23日:国民党制造了“七君子事件” 历史上的11月21日 钱钟书诞生 历史上的11月20日:“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
历史上的11月17日 苏伊士运河竣工通航 历史上的11月13日 哥伦比亚德鲁伊斯火山喷发 历史上的11月7日:"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创建 历史上的11月3日:京九铁路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历史上的11月1日 欧洲联盟(欧盟)正式成立 历史上的11月30日:马克 吐温诞生 历史上的11月28日 恩格斯诞生 历史上的11月25日:文学巨匠巴金诞生
历史上的11月23日 国民党制造了“七君子事件” 历史上的11月21日 钱钟书诞生 历史上的11月19日 吴健雄被授予普平奖章 历史上的11月18日:欧阳海舍身救列车壮烈牺牲
历史上的11月15日:“铁人”王进喜逝世 历史上的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 历史上的11月6日 中央军委决定发起淮海战役历史上的11月5日:邹韬奋诞生
㈧ 皖南事变的历史评价
皖南事变后,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随即整编为7个师和1个旅,新四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更加发展壮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在3月1日召开的第二届国民参政会上表示“以后再亦决无剿共的军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实际上被打退了。
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动,对中国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事变前,我军虽然也是由党独立自主地指挥,但它仍隶属于国民政府,在全局上受蒋介石的军事委员会节制,遵守国民党的政令军令,发展地域、方向和规模都受到严重限制,我党我军少数领导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一切通过统一战线(即国民政府)”的影响。
事变后,我军尽管损失了部分新四军力量,但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当局的羁绊,我军不再属于国民党哪个战区的序列,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逐渐向独立自主地肩负抗战使命转变。新四军的指导思想和组织领导,也由事变前与中央尚未形成完全的一致,向事变后思想上高度一致和组织上集中统一转变。
我军建设与发展方向,实现了由事变前的游击兵团向事变后主力兵团的转变。政治组织建设更加健全,军事建设更加正规,后勤、经济建设进一步加强。从此,我军建设和抗日根据地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8)历史的11月9日都有什么发生扩展阅读: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
11月9日,朱德、彭德怀、叶挺、项英复电何应钦、白崇禧,据理驳斥了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但为顾全大局,仍答应将皖南新四军部队开赴长江以北。而蒋介石对此不予理睬,仍按原定计划密令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将江南新四军立即“解决”。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遇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
参考资料:人民网-皖南事变真相辨析:蒋介石早有消灭新四军的方略
网络-皖南事变
㈨ 1938年11月中国发生了什么
摘要 在中国发生了文夕大火,指的是1938年11月13日在长沙发生的一场人为毁灭性火灾。由于日寇进犯的加快,国民党当局决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
㈩ 法国比较有名的历史事件
法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事件:
1、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波拿巴夺取政权。
2、1804年12月2日,巴黎圣母院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加冕典礼,拿破仑·波拿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3、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签署退位诏书,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4、1814年5月3日,流亡英国的普罗旺斯伯爵返国即位为法王路易十八。
5、1815年3月,拿破仑杀回巴黎,重建帝国,立百日王朝。
6、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宣布退位。路易十八于7月8日回到巴黎,复辟波旁王朝。
7、1830年7月,法国七月革命爆发,七月王朝建立。
8、1848年2月爆发“法国二月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
9、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翌年12月建立第二帝国。
10、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
11、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戴高乐当选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