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顺治皇帝究竟是咋死的呢
清初的悬案非常多,包括孝庄太后下嫁多尔衮、雍正被刺身亡、干隆偷龙换凤等等,其中顺治死因也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但是顺治仍然不断利用佛法来寻找精神安慰,顺治18年正月初二,自己没办法出家,他便安排自己宠信的太监吴良辅代替他出家,顺治观看了整个剃度过程。
五天之后,正月初七,顺治变驾崩了,这当中的有何联系?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到底剃度的是吴良辅还是顺治自己,史书里面的记载是不是用吴良辅在掩盖顺治?为什么顺治驾崩后吴良辅便被斩首?这些问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而且现在还给顺治出家提供了新的证据,主要来源于顺治出家的绯闻寺庙——白云寺。
Ⅱ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史书记载顺治是感染天花病逝的。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顺治性格刚愎自用,并且叛逆。因心爱的妃子去世对他的打击很大,曾剃度出家,后来在禅师的开导下放弃去家。
他的去世就是在一次外出观看出家仪式的时侯染上了天花,药石无医,与世长辞臼。
Ⅲ 顺治帝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因为得了天花去世的。
据清史稿记载顺治帝是在1661年因为得了天花医治不好驾崩的,在顺治帝驾崩了以后,他的棺椁停放在了景山的寿皇殿。
到1661年四月十七号由高僧行森进行火化,火化以后灵柩安放在清东陵的孝陵庙号清世祖,谥号为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3)历史上顺治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关于顺治皇帝的死因还有一个无从考证的说法是说顺治皇帝出家为僧。相传,顺治皇帝迷恋上一位江南名妓董小宛,而顺治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对此极为不满,设计害死了董小宛。
当时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吴梅村,写下了一首《清凉山赞佛诗》。诗中写道: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
当时顺治皇帝与董小宛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人们不免猜想,吴梅村在诗中所写的陛下,就是顺治皇帝。
清宫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记载,顺治皇帝14岁那年,在遵化打猎时,认识了一位在山洞内静修的法师。从这以后,顺治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顺治十四年,在太监的精心安排下,20岁的顺治在京师海会寺同高僧憨璞聪见面。憨璞聪对佛法的阐释深深触动了顺治。从此,顺治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顺治崇佛已久,而且早有出家之意,董鄂妃死后,他曾经一度伤心欲绝,无心朝政,病逝于养心殿也许仅仅是个对外托词,顺治并没有死,而是遁入空门,削发为僧了。
Ⅳ 顺治是怎么死的
顺治是染上天花,染疾而死。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勒吉入养心殿,口授遗诏。
王熙、麻勒吉二人退至乾清门下西围屏内,以初七一天的时间撰拟。一共三次进给皇上预览,皇帝三次亲自斟酌,刚到晚上才决定。 当夜,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与世长辞了。
福临晏驾后,麻勒吉及侍卫贾卜嘉二人手捧遗诏去奏知皇太后,马上向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侍卫等人宣布。遗诏立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为皇太子,继帝位,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遗诏实为罪己诏,共罗列十四条罪过,主要是未能遵守祖制渐染汉俗,重用汉官致使满臣无心任事,几乎完全否定了他自己一生中最有光彩的政绩。
《顺治遗诏》:实为顺治帝的“罪己诏”,主要起草者是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共罗列了十四条自己的罪过,主要是未能遵守祖制,渐染汉俗,宠汉抑满等。
至于这是否福临本意,即这十四条是否福临过目批准的已无从知晓。但却留给了后世之疑:遗诏公布前先奏知皇太后;遗诏的主要起草者王熙事后对此守口如瓶。因此,人们有理由说遗诏本出太后授意,确实是母亲责备儿子的话。
福临崩后,梓宫放在了景山寿皇殿。四月十七日,由再次进京的茆溪行森执行火化仪式。火化后宝宫(骨灰罐)安葬于遵化马兰峪,是为孝陵。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后世累有尊谥,至干隆元年(1736年)尊谥加为二十二字: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顺治之死是清史四大疑案之一。《清实录》留下的记录很简单,只说顺治十八年的正月丁巳(初七)日夜子刻,“上崩于养心殿”。他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十一个月。
最早对顺治之死有怀疑的是着名文学家吴伟业,他写了一首《清凉山赞佛诗》,中间露出了很多弦外之音,隐隐约约好像是在说顺治皇帝并未归天,而是另有归属,所谓“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的。
吴伟业想说的是,顺治没死,他出家了。顺治皇帝生前有一段时间与佛教几位高僧都有亲密的交往,随他们参禅学佛。大约在顺治16年底至17年春间,他曾向高僧木陈忞表示有过出家之念。他说的原话是这样的:“朕想前身的确是僧,今每当到寺,见僧家明窗几净,辄低回不能去。”他还说过更加直白的话:“若非皇太后一人挂念,便可随老和尚出家去。”
但还有人说顺治皇帝并没有出家,而是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叫天花。而这一说法,历史上也有记录,记录顺治皇帝死亡的时间和地点,然而并没有顺治皇帝死亡的原因。在清朝那个年代,天花被人们称为瘟疫,不但传染较高,而且得了这种病更是九死一生了,死去的人浑身溃烂,人死后还非常的恐怖。
这些都证明,顺治皇帝是病死的,而不是顺治皇帝出家了。后来为什么会说顺治皇帝出家?那是因为顺治皇帝信佛法,再者是因为顺治皇帝这么年轻的就死掉了,引起了朝廷的变化,朝廷故意散发他出家的消息。后来出现了文学和戏曲,所以这一说法才在民间得到了广为的流传。
(4)历史上顺治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顺治,中国清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通常也代指清世祖。顺治年间,属清朝早期,清朝对汉民族的统治矛盾比较尖锐,发生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重大历史事件。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
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顺治十年(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Ⅳ 清朝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1626年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
据悉,在正史的史料中记载,皇太极是“端坐无疾而终”。因此,在史学界更怀疑是脑溢血。
除了出家五台山,顺治早逝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被史学家甚至称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染病后死亡率高。
雍正皇帝追求长生不老,服用药物造成慢性中毒。事实上在古代丹药中常常加入许多重金属,比如朱砂(硫化汞)。
最幸福的莫过于干隆皇帝了,在位63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最长寿的皇帝。回顾他的生平,平定叛乱,文武兼修,热衷狩猎,十分注重养身。
据悉干隆一直活到88岁,他崇尚武功,环境优越,性格开朗,身体健壮,一生几乎没有生过什么病。所谓自然死亡,就是人年事已高,身体器官自然衰竭而死亡,属于寿终正寝,没有受过什么病痛折磨,而有的人可能睡上一觉就再没有醒来。
康乾盛世,让嘉庆当皇帝的时候,国库充盈,物产丰富。可能就是因此,患上冠心病的吧。
道光在位期间清朝日渐衰落,在其所撰《养正书屋全集》的〈赐香雪梨恭记〉这篇文章里证实,道光皇帝在即位之前吸食鸦片。
咸丰皇帝是个苦命的皇帝,圆明园被烧,被迫外逃,其素有咯血的顽疾,逃亡热河后却不注意休养,最终气绝身亡,年仅31岁。史学上比较公认的是咸丰皇帝患有痨病,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肺结核。
Ⅵ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子时,忽然传召王熙,到养心殿,到了养心殿之后,顺治说,说朕患痘,势将不起,病势很重。朕患痘,势将不起,尔听朕言,速草诏书。王熙就到了乾清门西侧围屏内,就起草诏书,起草一条就上奏一条,批回来改,再起草再上奏,三次上奏,得到钦定,就是它了。傍晚的时候,初七,傍晚的时候遗诏撰写和修改刚完,顺治死了。
溪森和尚死了之后,他的弟子给他整理一本书,在书里头记载就是顺治死之前,就说遵照祖制,实行火浴。朕身后要森溪速回京城为他火浴,顺治的遗体移到了景山寿王殿,四月溪森赶到了北京,在景山寿王殿前举行法会,溪森将顺治皇帝火浴,这是给顺治火化的和尚溪森的记载,再加上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的亲自记载,顺治临危的时候,面授遗诏的时候,以及参考其他的文献和档案的记载,可以证明顺治是病死的,不是出家了,顺治死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