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市同济医院的介绍
上海市同济医院建立于1991年,隶属铁道部,1冠名为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第一冠名上海市同济医院,第二冠名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院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是普陀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62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国家临床药理试验机构、上海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医院设施完备、设备先进、学科齐全、人才荟萃,一贯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提高医疗质量与培育医疗特色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正向着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的目标迈进。
‘贰’ 太原同济医院的发展史
1998年 太原同济医院成立
1999年 山西同济医院口腔溃疡研究所成立
1999年 太原同济医院腰椎间盘研究中心成立
2000年 太原同济医院口腔溃疡研究中心成立
2001年 栀子解毒胶囊问世开启了彻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白塞氏综合症的里程碑
2002年 颈腰椎研究中心研发的二虫止痛胶囊问世
2005年 华北首家引进德国腰椎全智能复位床
2006年 成立耳鼻喉平价科室
2006年 北京军区医院耳鼻喉科室主任杨留所入主太原同济医院
2007年 独家研发PN注射液打破了耳鸣耳聋无法治愈的格局
2008年 荣获“社会公认信誉单位”
2009年 获得耳鼻喉专科限价治疗,以最低价格服务百姓
2010年 太原同济医院开展了“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树立行业标准,推动产业进程
2011年 社区指定体检医院
‘叁’ 全国各地的同济医院和同济大学有什么关系
同济医院由德国医生宝隆1900年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现附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简称同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中国着名高等学府,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收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是“2011计划”、“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中美“10+10”计划入选高校;是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联盟、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同济—伯克利工程联盟成员,为中管副部级院校。
‘肆’ 武汉同济医院的介绍
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现附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是同济(医)品牌和商标的唯一所有者,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伍’ 武汉同济医院在哪里
武汉同济医院在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1955年迁至武汉。
医院现有主院区、光谷院区、中法新城院区,设6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0个(全国第二),妇产科被评选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北省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康复科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研究和培训中心。
(5)同济医院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经过120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居国内医院前列。
陈孝平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丁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名,特聘37名院士为同济医院兼职教授,317名教授曾获得博士导师资格,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5名。
‘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历史沿革
1891年,德国海军随舰医生埃里希·宝隆来到上海,他看到上海流行霍乱、伤寒、疟疾等疾病,并且缺医少药,就决定离开海军来上海开设诊所。1900年前后,由埃里希·宝隆创办的“同济医院”正式挂牌,这所医院就是后来武汉同济医院的前身。医院的医师大多是德医公会成员,他们白天忙于经营自己的诊所,只有傍晚到医院看门诊、动手术。埃里希·宝隆医生看到医院里的医疗力量不足,计划在院内设立一所德文医学堂,招收中国学生,以培养施诊医生。这个计划得到德国驻沪总领事以及德国政府高等教育司的支持。
1906年,他们设立了一个支持医学堂开办的基金会,得到了德国“促进德国与外国思想交流的科佩尔基金会”的协助,筹集到一批医科书刊及新式的外科手术电动器械等物品。
1907年6月医学堂开学前,德国驻沪总领事克纳佩在上海不仅号召德国商人捐款,而且要求德国洋行向中国商人募捐。同时,费舍尔还要求中国官方的资助和支持,克纳佩利用在中德两国募来的捐款,成立了“为中国人办的德国医学堂基金会”。当时规定,捐款金额较多者可成为医学堂董事会董事。
医学堂建立时定名为上海德文医学堂,并成立了董事会负责学校的管理。董事会由18人组成,主要成员有:三个德医公会元老:宝隆、福沙伯(第二任校长)、福尔克尔;三名德国商人:莱姆克、米歇劳和赖纳;两名中国绅商:朱葆三(沪军都督府财政部长及上海商务会会长,大买办)、虞洽卿(荷兰银行买办);总领事馆的副领事弗赖海尔·冯·吕特等。埃里希·宝隆医生被正式推选为董事会总监督(董事长)兼学堂首任总理(校长),负责学堂的管理。 上海德文医学堂 1907年10月1日,医学堂举行了开学典礼。医学堂的校址设在同济医院对面的白克路(即上海凤阳路)。 同济德文医学堂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1909年,宝隆博士因病于3月5日在上海逝世。上海德医公会元老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 同济医工学堂 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由校董事会筹措办学经费,由福沙伯全面领导学堂。当年,医正科三级学生张近枢、何理中、江逢治3人,按照德国大学医科考试规则参加学堂的第一次毕业考试,均顺利通过,如期毕业。他们是同济历史上的第一届毕业生。 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17年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不久对德宣战。3月17日,上海法租界以同济医工学堂是德国的产业,为防止德国人利用该校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办学,直属教育部领导。同年12月,更名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同济医工大学 1922年,学校正式迁往吴淞镇。根据《宝山县志》记载:1917年同济德文医学堂由华董接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1918年,在教育部次长袁希涛主持下,由教育部拨款,在吴淞购地150亩筹建校舍。1921年竣工后陆续迁入新校舍。
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因此,5月20日被定为校庆日。 国立同济大学 1927年8月,同济医工大学由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接管,命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原医、工两科分别更名为医学院、工学院。
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等学院,从而成为了一所多学科的综合大学。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效仿美国的大学制度,以在每个省设立一所综合国立大学为目标。国立同济大学是民国建设国立大学期间最早建立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27年),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的一批综合性大学(含医学院),国立同济大学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名牌大学之一。
1937年8月,淞沪会战,抗战爆发,美丽的同济校园在侵略者的轰炸中仅剩断壁残垣。为求“一张平静的书桌”,学校师生同舟共济,由上海西迁入大后方,经过三年流离、六次搬迁,先后辗转浙、赣、桂、滇等地,直至1940年落脚四川宜宾的李庄古镇。师生们教学不辍,坚持文化抗战。
1946年7月,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回上海。同济大学发展成为以理、工、医、文、法五大学院着称的海内外着名综合性大学。 中南同济医学院 从1949年开始,为配合新中国教育资源统筹布局,同济大学历经多次院系调整,由一所文理医工法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变成一所以土木、建筑类专长的单科性学校。
1950年2月,为了支援湘鄂粤桂豫赣六省(中南区)医疗卫生事业,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湖北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4年10月,由武汉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与汉口协和医院合并的武大、协和合作医院,成为中南同济医学院教学医院。后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为武汉协和医院)。
1955年5月,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正式迁入武汉,并更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现为武汉同济医院)。 武汉医学院 1955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同年,山东医学院卫生系学生及部分教师调整来汉与该院公共卫生学馆师生合并,建立了卫生系。
1956年,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
1962年,经卫生部批准,武汉医学院在全国医学院校中第一批改为六年制。同年,在医学系增设了德语医学班,并在部分年级开设了德语普通班。
从1966年开始,“文化大革命”导致十年动乱,学校连续5年未招收学生。
1972年,增设药学系。
1978年,学校在卫生系基础上增设环境医学专业。从此,全院各学科恢复招收研究生。
1980年,医学系恢复德语医学班,学制为六年。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建立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并开设三年制卫生管理专修课。 同济医科大学 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
1986年,成立法医系。
1987年2月,在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社会科学部。
1991年,成立妇幼卫生系,并被批准建立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2年10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挂牌学校。
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挂牌学校。同年成立预防医学系、环境医学系、卫生管理系、教育技术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2000年5月26日,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实行四部一省共建的办学体制。
2000年6月16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立并挂牌;建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委员会。
2006年9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华中科技大学医科管理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兼任委员会主任。同济医学院从此虚体化,华中科技大学校方整合同济医学院告一段落。
2007年5月20日,同济医学院举行100周年院庆活动。
2010年,成为首批10所教育部、卫生部共建高等学校医学院(部,中心)之一。
‘柒’ 南昌同济医院建立多少年了
南昌同济昌北医院还不错。
南昌同济医院一般指南昌同济整形美容医院。
南昌同济整形美容医院创建于2001年,是江西省首家专业整形美容机构,医院位于南昌市洪城路63号,医院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
‘捌’ 同济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同济”二字最早源于德国籍医生埃里希·宝隆创办于1900年在上海创办的“同济医院”(该“同济医院”不同于前文所述的同济医院),1907年又在“同济医院”的基础上创办了“上海德文医学堂”,并先后3次更名,分别是1908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1927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1950年至1951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同济医院整体迁往湖北省武汉市,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随后于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武汉医学院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为华中科技大学后,成立同济医学院并设附属同济医院。
‘玖’ 杭州同济医院有多久的历史了
有20年了
‘拾’ 上海市同济医院的历史沿革
上海市同济医院建立于1991年,隶属铁道部,冠名为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
1995年获评上海第一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同年与铁道学院合并医院更名为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
2000年,并入同济大学,更名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2010年属地,划归上海市地方政府,隶属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由申康中心和同济大学共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