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汕头市下蓬镇有多久历史

汕头市下蓬镇有多久历史

发布时间:2022-02-06 15:39:30

㈠ 汕头市有多少年历史

汕头市有100年历史了。历史变革如下:

汕头市区地处韩江、榕江、练江的出海口,汕头湾把市区分成南北两片。汕头市区古为滨海冲积地。

宋时砂尾(今金砂乡)已形成村落,属潮州揭阳县。南片濠江古为潮阳县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华端口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

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潮州府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因沙脊向海伸延,百姓设栅捕鱼,称沙汕。

汕头清康熙年间潮州府建沙汕头炮台。雍正年间简称汕头。汕头素有“百载商端口”之称,1858年(咸丰八年)4月,已经占领广州的英法联军进逼大沽口,美国驻华公使伙同英、法、俄三国公使联袂到达大沽外,照会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国公使列卫廉与清政府直隶总督谭廷襄开始谈判,讨论了美国所提出的草约。5月19日,因英法联军即将于次日发动进攻,美国应英国的要求,不动声色地中止了正在进行中的谈判。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后,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等人与英、法谈判。虽然清朝官员并不信任美使,但还是一再恳求美使与俄使居中调停。列卫廉以“调停人”的伪善面孔欺骗清政府。6月7日,美使列卫廉恢复了与清朝官员的会谈,并同意就美方所提出的条约草案再度进行谈判。6月18日,美国抢先英、法与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 其中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南为通商口岸。 1858年恩格斯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中指出,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与澄海分治,从此一直称为汕头市。

㈡ 汕头市龙湖区下蓬中心小学怎么样

简介:汕头市龙湖区下蓬中心小学,原是一所农村老校,历史悠久,1949年11月定名为“鸥下小学”,1979年被定为下蓬镇的中心小学,方改名“下蓬中心小学”。在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学校领导、师生员工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取得了显着成绩。1995年7月,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8年、1999年、2001年、2006年7月顺利通过省一级学校复评、抽评。下蓬中心小学,以一流的硬件设施、一流的软件管理,成为了龙湖区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了汕头市一颗闪亮的明珠
注册资本:178万人民币

㈢ 陈厝合的历史沿革

陈厝合早在1400 年前潮汕海陆“唐初滨线”大变迁中就已形成沙洲。北宋末年宣和三年(1121)前,陈厝合属潮州府海阳县延德乡蓬洲都。北宋宣和三年复置揭阳县,蓬洲都改属揭阳县辖。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年)设置澄海县,蓬洲都改属澄海县辖。
1921年,陈厝合属澄海县下蓬区。1932年陈厝合属澄海县第八区(下蓬区)。1937年属澄海县第三区(上蓬、下蓬、鮀浦合并)。1946年陈厝合属官埭乡(辖十八村,俗称官埭十八乡)。1948年属澄海县第三区(上蓬、下蓬合并)。
1949年十月解放后,陈厝合属澄海县第六区(下蓬区)。1951年陈厝合属澄海县下蓬区官三乡(大概范围今新津街道和珠池街道)。1957年1月属澄海县官埭镇级乡(官一乡、官二乡、官三乡和浮陇乡合并)。1957年12月属澄海县下蓬镇级乡(官埭乡、鸥汀乡合并)。1958年9月属汕头市红光人民公社。1959年3月属汕头市下蓬人民公社陈厝合大队(由原陈厝合、东合、妈宫脚、南片埔等自然村组成陈厝合大队)1961年3月陈厝合属汕头市官埭人民公社陈厝合大队。1965年6月陈厝合属澄海县官埭公社。1970年2月16日属澄海县下蓬人民公社(下蓬、官埭两公社合并)。1976年属汕头市郊五.七人民公社陈厝合大队。 1984年汕头市郊珠池区公所。1986年属汕头市龙湖行政管理局珠池街道陈厝合管理区(即陈厝合村委会)。1992年陈厝合属龙湖区新津街道陈厝合村委会。1994年属龙湖区新津街道,经龙湖区人民政府批准,陈厝合撤村设立南碧端口、东新、东和、南和、佳和、金和六个居委会。2002年2月各居委会更名为社区居委会至今。
参考资料:《澄海县志》、《汕头市志》、《龙湖区大事记》、《官埭史略》

㈣ 官埭的历史沿革

官埭早在两千年前潮汕海陆“汉代滨线”大变迁中就形成沙洲。南宋年间,潮州官府为防水患,令当地民众于蓬洲都鸥汀背南面沙洲修筑堤坝,此后便将这片土地称为官埭。注:埭指已土修筑的堤坝,官府修筑的堤坝称为“官埭”。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前属潮州府海阳县延德乡蓬洲都。北宋宣和三年复置揭阳县,蓬洲都改属揭阳县管辖。元朝惠宗至正年间(1341-1368),居住于鸥汀背的纪姓族人,在五世祖纪辛六,字:机学,率领下南迁至官埭聚居,后随人口增多设置“里”一级基层单位,时称官埭里(扶龙乡)。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揭阳县设置鮀浦巡检司作为佐堂(副县衙)。下辖:蓬洲都、鮀江都、鳄浦都(今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澄海区坝头和潮安庵端口交界一带)。明朝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 年)设置澄海县,鮀浦巡检司所辖的蓬洲都、鮀江都、鳄浦都改属澄海县管辖。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王朝施行靖边海禁政策,强迫沿海人民内迁五十里,制造无人区,史称“海界”。整个澄海县被栽撤(废除县制)并入海阳县。清康熙七年初(1668年),广东巡抚王来任何两广总督周有德的上奏下,解除靖边海禁,官埭纪姓人家得以回归故里。清康熙年间,官埭乡已达到一定规模。随着人口不断增多,纪姓人家逐渐向南迁移,搬到官埭外埔、纪厝围、纪厝海土墘(今:龙祥街道、新津街道、珠池街道)等地居住创祖。时以上地方属澄海县蓬洲都官埭乡管辖。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时澄海县属澄海县蓬洲都官埭大图。民国十年(1921年),澄海县废都设区,官埭乡属澄海县下蓬区(新津河东岸为上蓬区,西岸为下蓬区)。民国21年(1932年)官埭乡属澄海县第八区(下蓬区)。民国26年(1937年)属澄海县第三区(上蓬、下蓬、鮀浦合并)。
民国35年(1946年)属澄海县下蓬区官埭乡,辖:洋边、官埭头、官埭尾、新乡、纪厝海墘、虾堀埔、坑田墘、纪厝陇、周厝塭、何高围、陈厝围、吴厝围、分塭、东合、张厝、万合围、黄湖、纪厝围、大围、内坞、纪仔围、东坝仔、十一合州共23村居地名(今龙祥、新津、珠池、新溪)。1948年属澄海县第三区官埭乡(上蓬区、下蓬区合并)。1949年解放后,同年10月官埭乡改属澄海县第六区(下蓬区)。1951年属澄海县下蓬区官一乡,原官埭乡分设为官一乡(今官一)、官二乡(今夏桂埔、周厝塭)、官三乡(今新津、珠池)、浮陇乡(今广厦、东厦、金霞)四个行政镇级乡。1957年1月属澄海县官埭镇级乡(官一乡、官二乡、官三乡和浮陇乡合并)。1957年12月属澄海县下蓬镇级乡(官埭乡、鸥汀乡合并)。1958年9月属汕头市红光人民公社。1959年3月属汕头市下蓬人民公社,时称官埭大队辖官埭头、官埭尾、洋边、新乡四个联队。1961年3月属汕头市官埭人民公社,辖:官一、夏桂端口(1984更名夏桂埔)、周厝塭、陈厝合、辛厝寮、充公、浮陇七个大队(原官埭大队与官埭公社同名,更名为官一大队)。1965年改属澄海县官埭人民公社辖官一、夏桂端口(1984更名夏桂埔)、周厝塭、陈厝合、辛厝寮、内充公、外充公、浮东、浮西九个大队。1970年2月16日属澄海县下蓬人民公社(下蓬公社、官埭公社合并)。1974年11月五日属汕头市郊下蓬人民公社(1975年11月浮西、浮东大队划归金砂公社,12月内充公、外充公、陈厝合、辛厝寮大队划归五、七公社)。1978年改革开放后,1984年1月1日改属汕头市郊下蓬区公所。1987年1月属汕头郊区下蓬镇。1991年11月1日属汕头市龙湖区下蓬镇,1996年11月30日属汕头市龙湖区龙祥街道(官埭乡又称扶龙乡,取以“龙乡”与“龙祥”谐音得名龙祥街道,辖泰龙、如龙、洋滨、新兴、祥和5个居委)。2002年1月属汕头市龙湖区龙祥街道(龙祥街道与龙津街道合并,辖泰龙(官埭头)、如龙(官埭尾)、洋滨(洋边)、新兴(新乡)、祥和(镇政府小区)、夏桂埔(虾堀埔)、周厝塭、衡山等8个社区居委会,包括夏桂埔、坑田墘、李厝塭墘、周厝塭(东元)、纪厝葛南、纪厝葛北(新锋)、辛厝葛(新锋)、合仔寮(新联)、林厝塭(中元)、汫沟、陈厝葛(新元)、海香端口、塘堀墘等15自然村。

㈤ 汕头市龙湖区下蓬镇。女人有没有零工活干

现在那个地方都有零工活可以干,可以到劳务市场去看一看。

㈥ 头蓬镇的历史沿革

头蓬社区原为钱塘江晒盐区。晒盐时刮盐泥、滤泥卤而堆成泥蓬。因这里为新涨的沙地头一个晒盐泥蓬,故又称头蓬。又因本地方言,“义”与“泥”同音,故又称义蓬。现镇域1951年为头蓬、义蓬乡,1956年2乡合并为义蓬乡,1958年为宇宙红公社的一部分,1959年为义蓬公社头蓬管理区和义蓬管理区,1961年两个管理区合并成头蓬公社,1969年2月5日与义盛、新湾公社合并为义蓬公社,1971年3月又各自分开,1985年义蓬乡改为头蓬镇,1992年5月宏伟乡并入头蓬镇,2010年与义盛合并为义蓬街道。
1978~1998年,头蓬集镇从小到大,20年来共建商品、联建房24幢、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集镇区域扩大1.5平方公里。1993年,新建粮食交易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小商品市场,共征用土地25亩,总投资1200万元。1994年,由省天然气开发总公司开发的天然气井6口,安装用户350户和34家企事业单位。1996年,镇有线电视开通,到1998年已普及5个村。1997年,市西水东调工程的自来水开通,至1998年底已有400余户居民安装了自来水;同年,经杭州市人民政府验收为首批“教育强镇”。
头蓬之所以叫头蓬,是因为萧山围海造田第一个帐篷搭建在这个地方。这个不起眼的小镇,当年是整个萧山东围垦的中心。萧山围垦指挥部在这里,当年萧山东片最大的纺织厂曾经在这里,当年东片地区唯一的农机、机械厂曾经在这里。20世纪40年代钱塘江改道以后,最早的堤坝就在头蓬镇边上,这条堤坝曾经是北启海盐南到宁波余姚的环钱塘江大动脉。现在这一段堤坝被称为左十四线。如果有人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地图,会发现没有什么义盛什么河庄,但是一定能找到头蓬,因为当年堤坝公路时代这个地方太关键。
围垦指挥部、纺织厂、农机厂、函闸饭庄以及现在已经搬走的“大医院”,曾经这里是知青涌来的方向,曾经这里是灯火通明的繁荣闹市,曾经这里有无数英豪为围海造田出谋划策。辉煌已经不在,剩下的只有萧条!

㈦ 下蓬中学怎么样

下蓬中学是汕头市一级学校,位于汕头经济特区发祥地龙湖区嵩山北路中段,交通方便,校舍布局合理,环境宜人。前身为蓬鸥书院,始创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校址位于鸥汀文昌祠。抗战时期停办,文祠遭毁。一九四六年复办,校址迁至鸥汀李氏宗词并定名为“私立蓬鸥初级中学”。一九五一年人民政府接管,五三年八月更名为“澄海县第六初级中学”,一九五八年下蓬划归汕头市郊区,易名为“汕头市下蓬中学”并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历史上,因下蓬归属几经更迭,下蓬中学校名几次更换。一九八六年八月,原汕头市郊下蓬中学分拆为下蓬中学和蓬鸥中学。下蓬中学为完全中学,校址设于原下蓬中学新校舍,原下蓬中学的所有档案资料连同学籍印章归下蓬中学管理,下蓬中学为汕头市郊区重点中学;蓬鸥中学为初级中学。一九九二年底,汕头市郊区一分为三,下蓬镇划归龙湖区,又恢复名为“汕头市下蓬中学。”一九九四年被评为区一级学校。一九九七年被评为市一级学校。

长期以来,下蓬中学培养了一批在各自领域建功立业的成功人士,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现任贵州省长林树森,全国着名禽流感专家、博士生导师辛朝安,全国知名古建筑专家纪传英,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岳阳四化部总工程师许炳堂,清华大学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后、电脑雄才林伟……都是蓬中校友。他们和众多蓬中人一起,见证了蓬中的厚重,见证了蓬中的辉煌,撑起了蓬中的品牌。

历任校长“好学力行”,以其人格魅力、学识水平及管理能力使蓬中稳步发展,使办学理念与时俱进,代代传承。杨智庆、黄璧珊、张良之、黄铿、胡平……都是建国后维系蓬中生存,推进蓬中发展的有为校长,学子永远不会忘怀。

暑往春来,物换星移,时光把蓬中带入新世纪。今天的蓬中,校园绿色尽染,生机勃发,风气宜人,已成“容人之短、待人以情、让人参与、激人追求、助人成功”之氛围,是成就事业或圆求学梦的绿色天地。

现任校长张瑞麟----汕头市2007年优秀校长,工作拼搏,开拓进取,执着追求,不断创新。班子求真务实,崇尚理性,追求高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学校员工107人,专任教师95人,达标率100%。其中特级教师1人,名教师1人,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61人,阵容整齐,加工再造能力突出,为业内人士认同。蓬中教师勤于耕耘,勇于探索,甘于奉献,诲人不倦。致力于构建“激趣、精讲、善导、探究、共长”的教学模式,努力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要义带进课堂,把反思带进课堂,力求思维共振,情感共鸣,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益,与学生共进共长。蓬中学子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奋发向上。以改变命运为目标,以振兴家庭为己任,以奉献社会为己责,以学会学习为天职,修身养性,从自己做起,从现实做起,风雨兼程,奋斗不息。

学生合唱队唱出了青春风采,唱出了办学特色,唱出了质性内涵。近年先后3次荣获潮汕三市中学生合唱比赛一、二、三等奖,好评如潮,在社会上赢来了较高声誉和影响。

他们,为蓬中增添了亮色,续写了辉煌,展望了明天。

学校先后被汕头市委、市政府评为“汕头市文明单位”;“汕头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汕头市绿色学校”。被省评为“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雄起,蓬中,向省一级学校迈进,更高!更快!更强!

[编辑本段]下蓬中学历史演变

前身为蓬鸥书院,始创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校址位于鸥汀文昌祠,抗战时期停办,文昌祠遭毁。

一九四六年复办,校址迁至鸥汀李氏宗词并定名为“私立蓬鸥初级中学”。

一九四九年春,原“私立蓬鸥初级中学”改更名为下蓬区“鸥下中学”。秋,该校始办高中部。

一九五一年市人民政府接管,五三年八月更名为“澄海县第六初级中学”(高中部撤消)。

一九五八年5月,在市郊红光人民公社官埭尾村(今如龙居委)兴建新校舍,更名“汕头市下蓬中学”(并重设高中部)。

一九六一年三月汕头市郊以汕幛路为界以北设立下蓬人民公社,以南设立官埭人民公社辖官一、周厝塭、夏桂埔、陈厝合、辛厝寮、充公等6个大队。“汕头市下蓬中学”更名为“汕头市官埭农业中学”简称“官埭农中”

一九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划归澄海县管辖,原官埭、下蓬两公社重新合并为下蓬人民公社,复办“澄海县下蓬中学”。(1974年11月5日重归汕头市郊)

一九八六年八月,原汕头市郊“下蓬中学”分拆为“下蓬中学”和“蓬鸥中学”。“下蓬中学”为完全中学,校址设于下蓬公所官埭尾村(今龙祥街道如龙居委),原下蓬中学的所有档案资料连同学籍印章归下蓬中学管理,“下蓬中学”为汕头市郊区重点中学;蓬鸥中学校址设于下蓬公所鸥汀上村(今鸥汀街道鸥上居委)为汕头市郊区初级中学。

一九八七年一月,汕头市郊区一分为三,下蓬公所更名设立下蓬镇,下蓬镇划归龙湖区,又恢复名为“汕头市下蓬中学。”

一九九四年“下蓬中学”被评为汕头市龙湖区一级学校。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汕头市龙湖区下蓬镇撤镇设街道分为龙祥、龙津(2002年合并为龙祥街道)和鸥汀、渔州(2002年合并为鸥汀街道)4个街道,“下蓬中学”归属龙湖区龙祥街道如龙居委辖地(既嵩山北路中段)。

一九九七年“下蓬中学”被评为广东省汕头市一级学校,至今。

㈧ 汕头历史

源起——潮汕在远古时属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属扬州南部的荒僻地带,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为越族的一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设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阳岭设置戍所。秦末陈胜吴文起兵抗秦,赵佗占据这里,拥兵自立为南越武王,设揭阳令于此,于是这里才有政权建制。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潮汕地区设立揭阳县。从此,正式有了行政区划。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改称义安郡,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始称潮州,“以潮水往复而名”。以后又经过多次变动,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为潮州府,一直沿用到清代。

开端口——汕头市开端口到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这里原是一片波涛滔滔的海湾,因近几百年来韩江所带泥沙的冲积,才逐从朋海底浮聚起来。元代时,在现在的光华端口一带,已初步形成较大的渔村,称为“厦岭”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蓬洲御千户所于此。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韩江口的沙脊已积聚成片,称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这里筑烟墩建炮台,称为“沙仙头”。从雍正(公元1730年)到干隆年间,迁到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鱼、耕田之外,还利用海水晒盐,各地盐贩也常到这里贩盐运销。清政府在此设站征收盐税。简称“汕头”。汕头又有“鱼它 岛”。以后,随着过往商船日趋频繁,干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鸡山(今妈屿岛)设立“常关”,课收南北商运的关税,这是在汕头最早设立的海关。
建国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建制,设立潮汕专区;1953年1月与惠阳、兴梅专区合并为粤东行署;1956年2月与兴格合称汕头专区,1965年兴梅独立设专区,汕头及下辖县称为汕头地区。另经几次变动。但汕头市均为地方或专区党政机关所在地。1981年11月,在汕头市划出一片土地创办汕头经济特区。1983年7月,实行地市合并,建立市领导县的体制,辖澄海、南澳、潮阳、揭阳、揭西、普宁、惠来、饶平8县和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划为省辖市。1991年4月6日,国家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扩大到整个汕头市,面积234平方公里,并定于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务院1991年12月决定,调整潮汕地区的行政区划,设置汕头、潮州、揭阳3个地级市。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潮阳撤县设市(县级);1994年4月,国家辽批准澄海撤县设市(县级);同月,国务院批准潮阳市河清镇划归汕头市,设河浦区(县级)。至此,汕头市辖龙湖、金园、升平、达濠、河浦五个县级区和南澳县,代管潮阳市、澄海市。

阅读全文

与汕头市下蓬镇有多久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2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7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8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9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2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6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2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1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5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