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人在没有文字之前是使用什么方法来记事的
古代人在没有文字之前使用实物、结绳和契刻来记事的。
实物记事,是借用实物作为符号来帮助记忆或者表情达意。
简单的实物记事,主要用于计数或计时,有些少数民族在文化不发达的时期数字观念比较差,他们常用的计数工具有玉米粒、小石子、小树枝等。
复杂的实物记事,即以物表物,如用牛角表示牛,用鸡毛表示鸡等。以物表物是以实物象征某种意义,如以槟榔、草菸、茶叶、盐表示友好,以火药、子弹、辣椒表示敌对,以砍断的牛肋骨表示关系破裂,以鸡毛、火炭、竹箭表示事情急迫等。
结绳之法曾盛行于亚、非、拉美、澳洲许多国家,在我国也有古老的渊源。最长的记事绳长达二百五十米,各地都有专门使用和讲解记事绳的人员,称作“魁普”。
简单的结绳用于备忘或计数,解放前独龙族与亲朋约会时,会以结绳的方式来备忘和计数着相约的日子,等到绳结解完了,便在相约处相会。
复杂结绳根据绳大小、部位、颜色不同,如云南佤族的一根记债结绳的有八个结,每个结各表示不同意思。南美洲秘鲁古印度人将结绳染成七种颜色,黑色结表示死亡,白结表示银子或和平,红结表示战争等等;没有染色的表示数目,单结是十,双结是百,三结是千。
刻契是古人在结绳记事后又一种帮助记忆的实物记事法,多作契约用,即用刀在竹木骨角等材料上契刻以记事。契刻可以剖开成一式两份,由当事双方各执一份,不像结绳那样容易更改和作为,所以广泛地用于各种契约。
(1)文字没出现之前怎么记载历史扩展阅读
人类四大文明古国及其远古的地域,可以追溯为最早的文字起源地,在远古时代,世界上还没有语言,人类便靠着一些简单的声音、手势、图形,或其他方法来表达传递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记载事物的图形发展成了写起来较容易的图画式象形文字,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和文字,基本上有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和中国的甲骨文等象形文字。
中国的甲骨文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逐渐又发展出金文、大篆、小篆,逐渐发展成汉语的现代文字,汉字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汉字的演变过程,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象、数、理五个阶段。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象形文字发展出了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发展出了元音辅音相结合的字母文字。现代的英语字母就是从古埃及文字发展而来,可以简略归纳为五个阶段:声、形、音节、辅音、元音五个阶段。
文字的发展也是从低级到高级,文字形式从形象到抽象,发音也是从原始的发音到有标音的符号,其指示的意思也逐渐多元,从自身的含义到扩展和引升出其他含义,这样,现代文字体系也就逐步的形成。
随着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英语逐渐形成了有独立的发音音素、词素、音节等,汉语逐渐形成了偏旁部首,等现代的文字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进一步组合,就形成了具体的英语词汇,汉语文字。单词或汉字的进一步组合就形成了合成词,词组等。
这样,文字的意思就进一步丰富,从基本意思到延展意思,到引升含义,都是从文字本身的深度、宽度、强度上深化和扩展了文字本身的意义。这样的变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变化发展当中,文字除了本身的含义,也不断演化出新的意思。
西方文字的发展不像汉字那样较为直接融合,它是多个民族合力开发的文字产物,而且文字模式的形成直接受到语言本身的引导。
从人类最早的文字到希腊字母的发展过程,西方文字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在另一方面,汉字在产生后也传播到其它的亚洲地区,启发当地民族发展出仿汉字的方块字或直接使用汉字表记本民族语言。汉文字是中华各民族融合过程中共同开发的文字产物。
⑵ 华夏早期没有文字,那之前的历史是如何被记载流传的
题主的说法不对,华夏早期其实是有文字的,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很多的象形文字,只是这些文字的制作特别粗糙,写起来也非常不易,流通也就并不广泛,但是借助现代的一些技术,这些文字我们是能够破译出来的,而且因为大多数是象形,凭借臆想,我们也能够猜出大概文字记载的内容!
现代汉字最早的形态就是仓颉所创造的文字,这些文字虽然大多数比较简单,而且书写起来不方便,但是正是因为这些文字的存在,才能够让我们现代人类研究原始社会的文明!所以,题主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在华夏早期,是存在文字的,对于那些超前一些的文明,倒确实没有文字,史学家研究这些历史靠的就是文物遗迹!
⑶ 在遥远的古代汉字没有产生之前人们又是使用什么方法记录当时发生的事情
打结记事是一种。另外还有“图案”。所以历来有“图案是文字的助产婆”的说法。很多古代悠久的民族,都有岩画等。如早期的文字,看着就像画的画
⑷ 没有文字的时候古代人怎么记事的
结绳记事: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在一些部落里,用不同粗细的绳子,在上面结成不同距离的结,结又有大有小,每种结法、距离大小以及绳子粗细表示不同的意思。
奇普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
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方法已经失传,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了解其全部含义。
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结则是他们用来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
刻木记事:
1949年前,基诺族无文字,在日常生活中以削竹、刻木记事。木刻用厚实、坚硬的竹片做成。
值勤木刻是所有木刻是最长最宽的一副。共刻有四个缺口,由村寨值勤人员使用。交班时要同时交换木刻。
若村社有事需与外村社联系,值勤人员带着木刻为证明,前去送信联系。
(4)文字没出现之前怎么记载历史扩展阅读:
典故:
据说波斯王大流士给他的指挥官们一根打了60个结的绳子。
对他们说:“爱奥尼亚的男子汉们,从你们看见我出征塞西亚人那天起,每天解开绳子上的一个结,到解完最后一个结那天,要是我不回来,就收拾你们的东西,自己开船回去。”
普米族除了用绳结表示天数及联系点外,还常在结绳上拴两块小木板,中间夹着鸡毛、辣椒、木炭与骨头,分别表示迅速、激烈、炽热及坚硬。
此外,秘鲁印第安人的结绳记事也很有意思,他们用数条不同颜色的绳子,并列地系在一条主要的绳子上,依据所打结或环在绳上的位置和结、环的数目,来记录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口数。
这种记录形式曾经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史前阶段,是当时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
⑸ 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文字的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人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造纸术,此后,造纸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推广。那么在纸出现之前,世界纪录单词是怎样的?在造纸术发明和传播之前,世界各地是如何记录书写的?
蔡伦画像
造纸图表
由于造纸术的发明,我们几千年灿烂的文明得以传承。例如,在印度,在树叶上写字基本上很难流传下来。
⑹ 在没有发明汉字前,人们是怎样记事的(回答要详细点!)
在没有发明文字的时代,只能靠口传心记,人们也发明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即大 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⑺ 在文字未形成之前,我国劳动人民靠什么记事的
在远古时候,文字还没有产生,人们只能依靠语言来表达思想,传达消息。但是
声音不能传得很远,也不能保存和记录下来。人们需要交流思想,需要积累和传播
知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只有靠口传记忆了,可是,时间长了,事情多了,就
会忘记,就会记错,那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为了补救这个缺陷,曾经
创造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实物来唤起记忆,这
就流行了“结绳记事”、“刻木记事”和“堆石记事”等等各种方法。
“结绳记事”,就是在绳子上打结,用结子的大小、多少和位置来表
示不同的意义。现在,这种记事方法在汉族中已绝迹了,可是在我国兄
弟民族中,如云南的僳僳族、哈尼族,台湾的高山族,都还有这种结绳
记事的习惯。
除了结绳,刻木记事也非常流行,就是在木头上刻上许多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不
同的事物。
这种结绳和刻木是帮助回忆记事的符号,是书的前身,但还不算文字,如果要
说“文字”,就是以后发展起来的“图画文字”。我们的祖先把从事生产劳动,与
周围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画在他们所居住的洞穴壁上。在我国周口店山顶洞以
及法国、西班牙的深山古洞中,都发现和留存着旧石器时代人所绘的画,这些画画
得很逼真,使人一见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就慢慢地只用几根线条来组成一个
大概形似的轮廓,把原来复杂细致精确的图画,简化为一定形式的图案符号,使人
们看到这个符号,就能知道代表什么事物,这么一来,这些简化的原始文字符号就
和语言有了意象关系。以后就逐渐地用它来代替语言表达思想,进而交流经验、传
播知识,这样,便出现了原始的图画文字。
这种图画文字,起初是很不统一的。有繁有简,后来就有人进行整理、统一、
简化,也使书写方便了。当时,整理创造文字的人很多,这里要说的就是传说的仓
颉造字。我国古代曾有这样的记载,说仓颉长有4只眼睛,非常聪明,生下来就会
字。他上观日月星辰,下看山川鸟兽,仓颉就根据它们的形象,创造出文字来。但
是话又说回来,历史上是否真有仓颉这个人呢,这就很难说了,这都是根据传说和
古书的记载流传下来的。不过,说它长有4只眼睛,文字是他一人创造,这是不符
合事实的。因为文字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社会生活共同创造的,仓颉只不过对文
字进行搜集和整理罢了。
⑻ 黄帝时期到夏朝都没文字,是怎样记载历史的
你这个问题,首先,确切的说,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但并不代表没有更早的文字。因为甲骨文使用的单字已达数千个,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在此之前很可能有更为简单的文字存在,只是暂时没有发现而已。
另外,那个时期的历史,主要是靠口传。代代相传的故事。 岩画虽然找到很多,但都只能作为旁证。
所以,那时候的记载,主要靠故事,代代相传。 由于我国的文化是连续的,所以,一直流传到后来能以文字记载下来。《论衡·对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等,这些都是根据故事相传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