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中国,律师性质的工作源自何时其发展变迁是怎样的
律师古称状师,是一个悠久的职业。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演变为律师。
㈡ 我国历史上第一批律师,是什么时期出现的呢
今天中国社会的律师及律师制度,是西方舶来品。实际上,中国古代社会只有讼师并无律师的。那么,这一职业是如何传入我国的?在我国的成长与演变过程中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个简单的爬梳。
北洋法政学堂毕业生合照
当然,律师与讼师由于业务上的相同之处与职业上的相似性,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两种职业。这两种职业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形成了近代中国律法史上独有特色的社会景观。
㈢ 律师职业的历史变迁
律师这个职业在西方很早就有,在古罗马时代就出现了,直到中世纪时段过一些时候。在古代中国没有律师这个职业的,直到清朝末年出现了状师, 状师就是所谓的律师的前身,真正的律师是在清朝末年沈家本变法后才出现的。
㈣ 中国律师的生涯有多长
摘要 曾有人对中国律师生涯进行概括:
㈤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律师这一职业的
你好,就你描述的问题,律师答复如下:
中国律师职业仅32年。
祝福!
㈥ 律师协会的发展历史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1980年颁布),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成立于1986年7月,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全国性的律师行业自律性组织,依法对律师实行行业管理。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均为本会会员,地方律师协会为本会团体会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现有团体会员31个(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个人会员近14万人。中国律师协会具有很大程度的政治色彩和政府管控性质,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的自律性组织。右图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徽。
㈦ 北洋政府于1912年公布什么标志着中国律师制度的产生和起步
《律师暂行章程》。
2012年是中国建立律师制度100周年。100年前,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北洋政府于1912年9月16日公布了《律师暂行章程》,这标志着律师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
伴随着对共和制度的向往,律师制度的出现废除了封建法律工作由官员担任的传统体制,迈出了社会追求司法独立和公平的重要步伐。
回顾和总结中国律师制度的百年发展历史,对于加强我国律师制度和社会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拟在2012年适当时间举办高峰论坛,以纪念中国律师制度建立100周年。
(7)中国律师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近现代律师制度和律师业在中国的出现的背景:
近现代律师制度和律师业在中国的出现,包含了一场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地用西方现代意义的“律师”重塑和更新中国本土“讼师”意涵的变革活动。传统中国虽然也曾使用“律师”一词,而且在功能上也有职业形态相似的“讼师”,但是它们之间的含义毕竟有根本的不同。
近现代意义上的“律师”,是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之一,它以保障人权、体现司法民主和法治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
而在传统中国社会,“讼师”又被贬称为“师爷”、“讼棍”、“刀笔吏”等,是不敬“道德文章”、专长于“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辩”的道义小人,在法律文化上缺乏价值正当性。
㈧ 律师的起源
现代律师制度至少应可追溯至古罗马时代甚至古希腊。古罗马人发展了复杂的成文法典以及诉讼制度,包括辩护律师制度,都为近代西方法体系所继承。由于城邦社会重视法治及程序保障的缘故,古罗马时代的律师享有相当崇高的地位,常代表当事人与对造或政府进行诉讼,并且讲求来自希腊地区一脉相承的修辞学及雄辩术训练,许多元老院议员都曾操此业,其中最着名者当推古罗马名政治家西塞罗(Cicero)。
律师起源于古罗马。共和制罗马(公元前510或509~前30)的诉讼,必须根据执政官或法务官的告示,按法定的手续进行。由于法律和告示不断增多,日趋复杂,当事人在诉讼中,特别是在法庭进行辩论时,需要熟悉法律的人协助,因此,从共和制末期到帝国制初期(公元前1世纪后半期),辩护人应运而生。
至公元5世纪末,充当辩护的人,须在主要城市学过法律,取得资格。他们逐渐形成行业,组成自己的职业团体,成为专职律师。
封建制时期,多数国家废除了古代辩论式诉讼,改用纠问式,使律师失去作用。有的国家,如中古初期的法国,虽保留律师制度,但主要只适用于宗教法院,而且律师的职务由僧侣充任。世俗法院有时也允许辩护,但也只有僧侣才能执行这一职能。
公元12世纪以后,法国禁止僧侣在世俗法院充当辩护人,代之以受过封建法律教育,经过律师宣誓、登记入册的职业律师,但其权限受到很大限制,甚至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