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初中历史哪个试卷

初中历史哪个试卷

发布时间:2022-08-08 01:36:00

‘壹’ 初中历史题

初中历史合集网络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历史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万门)合集。适合各阶段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贰’ 历史什么试卷好

如果是初中的话,可以用黑白卷,
高中的话,可以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高一高二可以用基础题,高三的直接做十年高考真题

‘叁’ 初中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期末测试题

七 年 级 历 史 试 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历史判断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灌阳县红旗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复习(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汶口 D、浙江河姆渡
2、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的国家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种水稻的国家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的国家
3、以下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有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半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毛泽东曾写了一篇文章,赞扬我国的一位古史传说人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请问这位古史传说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舜
5、“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
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 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
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 D、《禹刑》极为残忍
6、有一天,小李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着他。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中的文字可能是
A、隶书或小篆 B、甲骨文或金文 C、大篆或小篆 D、隶书或大篆
7、俗话说:狼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诚信”。下列国王因失“诚信”而失天下的是
A、桀 B、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8、我国美丽的城市青岛,在春秋时期属齐国管辖。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主要是因为重用了一位贤相,他就是
A、管仲 B、李斯 C、魏征 D、寇准
9、在城濮大战中,“退避三舍”的是
A、楚军 B、晋军 C、齐军 D、秦军
10、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A、扁鹊 B、李时珍 C、华佗 D、张仲景
11、历史活动课上,李明同学在扮演孔子时所说的台词应该是
A、“人们互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12、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哪件事不可能发生
A、你作战有功,被赏赐很多良田 B、你耕种土地,喜获丰收,得到了ZF的奖励
C、你看病时,医生会切你的脉搏 D、你看到了屈原用隶书写的《离骚》
13、“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扫六合”完成于
A、公元前476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前206年
14、董必武《谒昭君墓》诗碑中有“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其“胡”是指
A、越族 B、匈奴 C、西域各族 D、东胡
15、某人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考古,他会先后经过
A、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
C、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
16、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17、下列哪项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着名战役 ③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其目的都是争夺统治权 ④结果都是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中国的许多成语都源于历史。下列成语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A、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B、卧薪尝胆 C、围魏救赵 D、四面楚歌
19、有一次,华佗给一个病人动手术,可病人因疼痛而无法配合,华佗该怎么办
A、打晕他 B、给他喝麻沸散 C、给他打麻醉针 D、强行动手术
20、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取得了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进展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请回答:(1)、这句话引自《史记》中谁说的话?(2分)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分)

(3)、它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结果如何?(4分)

22、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1)、材料中的“皇帝”指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2)、除材料中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4分)

(3)、这次改革后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4分)

三、历史探究题:(共20分)
2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农业的发展与否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重大发展,其原因是什么?(2分)

(2)、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待农业生产的措施与秦朝相比有什么不同?(2分)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有什么表现?(2分)

(4)、综合上述问题,你认为怎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2分)

2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器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列举我国自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5项科学技术成就,并逐项概括其历史地位。
例: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10分)

(2)、你认为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群星璀璨说明了什么?(2分)

灌阳县红旗中学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复习(一)
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历史判断题(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A B B D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B B A A B A B C

二、材料解析题

21、(1)、商鞅。(2)、治理国家不一定只有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3)、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旧势力进行斗争的坚决态度。结果受到秦孝公的坚决支持而进行了变法。

22、(1)、北魏孝文帝。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迁都洛阳;改穿汉服;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3)、观点1:促进了民族融合,也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观点2:他的改革使鲜卑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了北魏的衰弱和鲜卑族的消亡。

三、历史探究题:

23、(1)、铁农具、牛耕的发明和推广。(2)、不同:秦朝赋税和徭役沉重,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西汉初年,统治者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主张发展农业生产。(3)、表现:以种植水稻为主,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小麦的种植得到推广。(任答2点即可)(4)、措施:改进生产工具,重视农业发展,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持社会安定等。(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24、(1)、①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②东汉成书的《九章算术》,其中某些内容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③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④东汉华佗创制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⑤东汉张仲景编写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⑥南朝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答出其中5项即可,如答其他科技成就及历史地位,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同样正确)
(2)、中国古代传统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人民聪明勤奋、善于创新;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肆’ 桂林市十六中学初中历史考试一般考哪种试卷

与桂林市其他公立初中的试卷一样。
每学期末,桂林市公立初中安排统一考试,试卷一样。
桂林第十六中学成立于1982年,现有初中三个年级共24个班,在校学生约有1200人。学校有在职教职工92人,其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级教师36人,初级教师25人,教辅人员10人;有2名学科带头人,4名园丁工程C类人才。

‘伍’ 北京那些区的初中历史卷子好

海淀、西城、朝阳、丰台、顺义、东城等。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它对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并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历史是延伸的,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也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陆’ 江西中考历史试卷哪个好

中考一卷通。
中考一卷通内含基础过关篇,两年真题,专题集训,真题重组,名校模拟篇,原创精品篇。
价格大约38元。

‘柒’ 人教版初中历史综合复习题册哪本好

《赢在燕赵》《尖子生》《试题研究》都还不错

‘捌’ 历史有哪些比较好用的试卷或其它教辅资料推

这不是哪个好的问题,而是你应该了解教辅的分类和自己所处的阶段。因为“好用”是针对你目前的需求来的,而其他阶段好用不一定就适用于现阶段
市面上的教辅其实是分为不同功能类别的,像讲解类VS练习类,同步类VS总复习类,还有专题类、题型类、试卷类等等,从而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目标及要。所以相应的,以高中三年为例(初中应该差不多,就是初三不像高三一年都在复习),像高一高二,这时候学新知识,肯定得选同步的,你看那些所谓的排行榜,一来就是本总复习的在第一名,你用也用不上呀。而到了高三,则开始进行高考总复习,而这种复习一般又分成三轮,每一轮的要求不同,第一轮拉网,是要讲全,第二轮规范,规范答题,查漏补缺,第三轮练,高考练兵。你想一本教辅用三轮,也不现实。
而说到教学辅导书,说来说去总不是那几位所谓的“考神”,像什么王后雄呀之类的,就以“王后雄学案”为例,其实王后雄学案都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大的教辅系列,我知道的就有:
一、同步类(和各地不同版本的教材课程一一对应的)
《教材完全解读》(讲练比7比3)、《教材完全学案》(练习册,可以看成是与《教材完全解读》配套的作业本)、《课堂完全解读》(讲练比5比5)
二、总复习类
高中:《高考完全解读》(衡中一轮复习指定用书)、《高考1对1》、《高考12卷》,分别对应高三的一二三轮复习。
三、其他
《600分专题》(专题类学习训练)、《600分解题大全》(高中各年级的,以解题方法为主)、《考试必记》(知识点汇编的小册子,初高中都有)等。
举出以上这些书只是用来说明不同时间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书,因为这些书就是针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要求的。像高一高二学新课阶段,肯定是同步类的,像《教材完全解读》这些,对每一课进行详解详析,帮助日常学习,打好基础;像《教材完全学案》就是刷题用的习题集,也是一课一课的,上完一课做一课。然后学到一定程度,要查漏补漏,就是专题类的或练习类的;你到了高三,三轮复习,又是各有侧重的。
因为网络知道里不能说网址贴链接,要不可以让你看看电子书,你看里面的版块、内容设置什么的就明白了。你只能自己去搜一下,或去实体书店看看书,选择自己年级、阶段适用的比较好。

‘玖’ 找初中历史试卷

.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3.“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出自: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4.下面这首诗称颂的唐朝全盛时期是指: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隋朝时,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是:
A.僧一行 B.郭守敬 C.鲁班 D.李春
7.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A.龙门石窟的佛像 B.云冈石窟的佛像
C.莫高窟的壁画与塑像 D.乐山大佛
8.960年,赵匡胤废掉后周小皇帝,建立北宋政权。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靖康之难 D.杯酒释兵权
9.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
A.范仲淹 B.王安石 C.司马光 D.欧阳修
10.你认为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A.东京的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B.东京城内的店铺不仅白天营业,还有夜市和晓市。
C.东京城内还出现了娱乐场所,叫做“瓦肆”。
D.北宋都城东京商业发展程度比不上唐都长安。
11.被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杰出的人物”的是:
A.沈括 B.郭守敬 C.王祯 D.宋慈
12.下列着名的文学作品不属于明代三大奇书的是:
A.汤显祖的《牡丹亭》 B.施耐庵的《水浒传》
C.吴承恩的《西游记》 D.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关于《资治通鉴》,不正确的是
A.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
B.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C.按年月日顺序叙述原始社会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D.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14.宋朝人的书中记载说;昔汴都(即北宋都城东京)数百万家, 尽仰(依靠)石炭(古时称煤为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者。该材料与下列内容对应的是:
A、丝织业 B.制瓷业 C.冶铁业 D.采煤业
15.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6.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爱珲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7.在平定准噶尔贵族的叛乱中,有位皇帝御驾亲征,他就是
A.干隆帝 B.康熙帝 C.顺治帝 D.雍正帝
18.李世民和朱元璋相同之处是
A.曾生活在社会下层 B.参加过农民起义
C.是开国君主 D.在位时调整统治政策,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19.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沈阳故宫 B.北京故宫 C.万里长城 D.避暑山庄
20.中国历代长城中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是
A.秦长城 B.汉长城 C.赵长城 D.明长城
二.知识擂台(每空1分,共5分)
21.古语说“成由勤俭败由奢”。隋朝时,倡导节俭 和穷奢极欲的 两代皇帝的统治,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22.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为周。
23.南宋抗战派大臣 坚持抗元,他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表达了他始终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
24.松江的农家妇女 ,推广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对棉纺织业发展有很大贡献。

三.识图题:(10分,每空1分,26题第2问3分)
25.填出两种货币的朝代和使用名称:

①朝代: 名称:
②朝代: 名称:
26.⑴右图名为 作者是 ,它是一幅 。
⑵从这幅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五.历史评论:
27.你能讲出关于岳飞和文天祥的故事吗?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评说岳飞和文天祥? (10分)
六.追根溯源:(10分)
28.上海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上,各国首脑身着色彩斑斓的“唐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看看现实,想一想历史,各国为什么会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七.材料解析:(每题5分,共15分)
29.《醒世恒言》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幽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机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⑵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⑶出现这种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八.问答题:(10分)
30.亲爱的同学,我们已经学完了中国古代史,你怎样看待祖国的过去?请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答案:
1A2.D3.B4.C5.C6.D7.C8.B9.A10.D11.B12.A13.C14.D15.D16.B17.A18.D19.B20.D21.隋文帝 隋炀帝22.武则天 23.文天祥 24.黄道婆 25.①唐;开元通宝;②北宋;交子26.⑴《清明上河图》,张择端,风俗画 ⑵看到任务、街市、村野、车船,一幅繁忙的都市生活图,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北宋都城繁荣,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各种货物运到这里销售,客商往来不绝,人们生活井然有序,反映出富裕文明的生活景象。由此我们看到了北宋社会安定,都市繁荣,经济发达这样一种社会景象。27.故事略。他们的行为是爱国行为。28.因为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积极同各国往来,尤其是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唐朝看成中国的象征,把中国人称唐人29.⑴“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⑵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之间的关系⑶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30. 略。
1、在江西省洋下村的一堵旧墙上还保留1949年人民解放军的宣传标语,你认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标语的内容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D、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
2、小明问:“伯伯,您今年几岁?”伯伯说:“我与共和国同岁。”小明的伯伯今年几岁?
A、50岁 B、55岁 C、58岁 D、60岁
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保家卫国 B、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C、维护世界和平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4、改变了毛泽东所说“我们能造桌子椅子……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局面是在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后
5、像图1中的粮票等购物票证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怎样的社会现状?
图1
A、物资丰富,购物不要钱 B、物资缺乏,凭票购物

C、计划经济,计划消费 D、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6、“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跨掉,请提示,是拆还是烧?”歌谣采用谐音方式,含四个姓,它可能出现在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7、根据下列片断猜测:
⑴他毕生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⑵他培育的种子被称为“东方魔稻”,他就是
A、侯德榜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8、下面能反映图2史实的是( )
A、我国将成为世界核大国
B、战略导弹越小越好
C、展现“第二炮兵”的风采
D、中国随时准备打一场核战争
图2人民解放军战略
导弹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广场

9、今年是邓小平逝世十周年,小王探究有关中国对外开放的课题,请你帮小王找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正确选项: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
10、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学了近现代史,请你选出以下对应正确的一项
A、康有为——走美国的路 B、孙中山——走苏联的路
C、毛泽东——走欧美的路 D、邓小平——走中国特色的路
11、小林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名外交官,于是爷爷给他出了一个题目,他该怎么选:最早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不包括
A、中国 B、印度 C、缅甸 D、日本
12、旅美华侨王先生到香港旅行,走在香港的街上,让他心中充满着民族自豪感的原因是
A、香港回归彻底结束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雪洗了中华民族耻辱
B、香港回归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C、 香港回归有利于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D、香港回归实现祖国统一
13、歌手韩红的《天路》所赞美的正是图3中2006年7月青藏铁路建成通车,下列哪一选项更能说明中国民族政策的持续性?
A、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B、对少数民族的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图3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14、图4是2000年9月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领导人的合影,下列哪一选项最能体现这幅图的内涵
A、他们亲切地在一起握手
图4
B、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C、中国与美国实现国际间的合作
图4
D、中国与世界大国共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15、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诗中写道:“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
A、盼望祖国统一 B、希望和家人团聚
C、希望台湾独立 D、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16、 从图5和图6两幅图的比较中你认为世界形势呈现的特点是
A、 世界从此太平
B、 战争频繁,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C、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图5 图6
17、小王是漳州某企业的职工,根据漳州市政府的要求交纳各项社会保障基金,他60岁退休后,可以领取
A、养老保险金 B、医疗保险金
C、失业保险金 D、最低生活保障金
18、2006年11月15日至26日,胡锦涛主席出访越南等亚洲四国并参加APEC会议。这里的“APEC”指的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贸组织
C、欧盟 D、海峡经贸会
19、2007年2月3日,我国发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中国航天技术又迈出一步。下列选项标志新中国航天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事件是
A、原子弹研制成功 B、导弹研制成功
C、氢弹研制成功 D、“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20、改革开放后,新生事物不断涌现,新鲜词语也层出不穷,以下词语中不属于此类的是
A、西学 B、伊妹儿 C、下岗 D、博客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只错一处,找出错误1分,改正1分)
2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22、被毛泽东称为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措施是整顿经济秩序。( )
错误: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明把家里珍藏的图7这枚1967发行的毛主席像章,拿到班级让同学们欣赏,王强判断这枚像章是大跃进时期的,你认为他的判断正确吗?( )
错误: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中共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在中国揭开序幕。( ) 图7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
25、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被赞为“绿色丰碑”,焦裕禄在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民族利益出发,提出用“和平统一”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的伟大构想。(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初二(1)班同学们在模拟“洪塘村村委会选举”活动中,小明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选举权的村民可以民主选举出本村的村长。”你赞同吗?(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期末考后,假如你要到德国、法国和比利时3个欧盟成员国旅行,为了方便购物和出行,你所带的货币最好是法郎。(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
29、图8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至今已使用整整十周年。(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
30、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是合作与交流。( )
错误:_________________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31题10分,32题 6分,33题10分,共26分) 图8
31、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摘自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图9

图10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请回答有关农业问题: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土地改革时期的哪部法律文件《 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从图9可看出这份材料出现在_______世纪_______年代。(2分)
(3)从图10提供的信息看,农民家庭收入变化的原因是由于 的推行。(2分)
(4)以上关于三个时期农业问题的材料,你认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32、材料一: 图11为2001年7月13日,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中国人的奥运梦成为现实。
材料二:图12为2007年4月26日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及火炬在中华世纪坛的发布会。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图11

请回答:(1)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第______届夏季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分)
(2)中国为什么能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2分)

图12

(3)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临近,假如你获得一张奥运会的门票,你将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东道主?(2分)

33、
请回答:图13 图14 图15
(1)图13是周恩来参加___________会议时的发言。(2分)
(2)图14中国代表为何开怀大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图15这份公告的出现,标志着中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之前,美国总统__________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分)
(4)这三张中国外交史上的经典图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4分)

四、历史探究(本题共14分)
34、请你参加初二(1)班同学们的历史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1)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建国以来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小明同学提问:这次会议完成自建国以来哪一重大的历史性转折?(2分)你的正确答案是: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加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说:“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张红思考的问题是:除了深圳和珠海,党中央和国务院还决定把哪里开放为第一批经济特区?(2分)创设经济特区有何重要作用?(4分)你的正确答案是:

(3)王强带来一张图片(图16):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他介绍说90年代初,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上海的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对外开放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小明提问:图片是上海的_______地区。(1分)它的开放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2分)你的正确答案是:

图16
(4)图17中国于________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21世纪的中国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1分)
(5)经过以上的探究活动,你得出哪些结论?(2分)

图17

漳州市2006—200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卷(华师大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A B C C C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B A C A A D A

二、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只错一处,找出错误1分,改正1分)
21、(×)错误: “一化三改” 改正:“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或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正:过渡时期
22、(√)
23、(×) 错误:大跃进时期 改正:文化大革命时期
24、(×)错误:十二大 改正:十一届三中全会
25、(√)
26、(×) 错误:“和平统一” 改正:“一国两制”
27、(√)
28、(×)错误:法郎 改正:欧元
29、(×) 错误:澳门 改正:香港
30、(×) 错误:合作与交流 改正:和平与发展
三、材料解析题(31题10分,32题 6分,33题10分,共26分)
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
(2)20世纪50年代(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
(4)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有正确持续的对农政策和方针;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工业要及时反哺农业;要重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评分说明:能答对其中两点,可得4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2、(1)第23届(2分)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中国政府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体育强国。(2分)
(3)答案提示:讲文明礼貌,当文明观众,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等正确世界观,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分)
33、(1)万隆(2分)
(2)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分)
(相类似的表述,但不能表述为中国加入联合国)
(3)尼克松(2分)
(4)参考一: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外交取得的巨大成就;(4分)参考二:民族独立和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新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前提。(4分)
参考三: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弱国无外交等(4分)(开放性题型,答出一个要点并表述完整得2分,本题不超过4分)
四、历史探究(本题共14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折。(2分)
(2)汕头、厦门;(2分)经济特区的创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生产、扩大出口、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重大的作用,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评分标准:学生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
(3)上海浦东;(1分)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着成就的重要标志。(2分)
(4)2001年(1分)
(5)答案参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建国以来历史的重要转折,只有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才能前进;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答对1点,即可得2分)

‘拾’ 初中历史刷题哪本最好

摘要 你好,我是吴老师,你的问题我已经收到,请你放心哦,一定给满意的回答

阅读全文

与初中历史哪个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