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两晋十六国怎么记

历史两晋十六国怎么记

发布时间:2022-08-09 13:43:21

‘壹’ 两晋十六国的概念综述

两晋十六国简介【词目】 两晋十六国 【英文名称】 W. & E.Jin &16 countries 【拼音】 liǎng jìn shí liù guó 【主要民族】 汉族、匈奴、鲜卑族、羯、氐、羌族 【开场标志】 司马炎称帝 【时代旋律】 中原逐鹿 ,南北对峙,坞壁落箨 ,民族融合 【高潮剧目】 衣冠南渡、中流击楫、绝地反击、淝水之战 【后续历史】南北朝 【谢幕标志】刘寄奴篡晋 【五德历运】 火汉;火蜀汉、土曹魏、土孙吴;金晋;水前赵、水后赵;木前秦、木前燕;火后秦、火后燕;土北魏 【时代特色】 胡汉分治、北府军制、侨置制度、土断政策、九品中正制 将“两晋十六国”拆成“两晋”和“十六国”二词。“两晋”即晋代,东晋、西晋之泛称,所以“两晋”时期是265年~420年。这种说法道理很容易理解。
“十六国”的时间由来
《十六国春秋》是北魏崔鸿所撰的一部记述成汉、大夏、二赵、三秦、四燕、五凉16个国家兴亡历史的(断代史)书,其记载的时间换算成公历的话,应该是304年~439年。若依照“春秋”指代《春秋》一书所记载的那个历史时期的惯例,我们也可用“十六国春秋”指代《十六国春秋》一书所记载的那个时期,即“十六国春秋”特指304年~439年这个时期。
本篇的“十六国”是“十六国春秋”的简称。根据上面,换言之,“十六国”指代304年~439年这个特定时期。这样便有了“十六国”的具体时间段了。 另外依据“三国”说法——用书中所记载的几个国家来指代某段特定时期——亦可佐证该说。这两段时期内,对于某国的人物表述也雷同,如三国时期蜀国人(文学家)、十六国时期前燕人(军事家)。
外界、学术界对这个时期也有诸多称法,诸如“五胡十六国”(内迁之五胡,十六国)时期、“五胡乱华”时期等,不一而足亦不置可否。细思之下,应该说“十六国春秋”时期一说较之相对客观点,不易产生歧义。
“两晋十六国”的假设
“两晋”时期是265年-420年,“十六国”时期是304年~439年,那么“两晋十六国”时期怎么算呢?
我们想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南北朝”这两个时期,“魏晋南北朝”(220-589)包括“曹魏”时期(220-265)、“两晋”时期(265-420)以及“南北朝”时期(420-589),联系所讨论的“两晋十六国”,我们是否可以用“两晋十六国”替代“两晋”呢?如果把“两晋十六国”替代“两晋”,即把“两晋十六国”时期等同于“两晋”时期,这样一来“两晋十六国”一说就能与“曹魏”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在时间上形成无缝连接,成为“魏晋南北朝”新的内涵(包括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肯定,尤其是“五胡”政权的肯定)。有人会问把“两晋”概念偷换成“两晋十六国”意义何在呢,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不然,“两晋十六国”比“两晋”更好。
其一,“两晋”是一个颇具政治色彩的国家主体或时间段。以“谢安”和“王猛”为例,你可以说“谢安”是“东晋”人或“晋代”人,而“王猛”的朝代归类就困难了,虽和“谢安”同一时期,但无法归在“晋代”里,你可以说是“十六国时期前秦”人或“前秦”人,但是这样说不具有普遍性,不熟悉历史的人根本不知道“王猛”原来是和“谢安”同时代的人。那么“两晋十六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试将其模糊说成“两晋十六国”时期人或“两晋十六国时期前秦”人,这样一般人就知道“王猛”所处的时间了。其二,“两晋十六国”一说与“南北朝”的说法如出一辙,都是很笼统的,将南北政权相对独立存在的时期混为一说,可谓有例可循。其三,“两晋十六国”一说是今人对封建历史观的批判、重新审视,是对我国古代华夏大家庭的充分肯定,这符合马克思历史观。以前将其割裂为“两晋”和“十六国”是狭隘的民族本位主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肯定南北双方的功过是非,不要觉得司马晋的做法都是对的,他毕竟代表封建家族的利益。其四,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还能理清历史的脉络,便于研究“坞壁林立”广泛的现象。其五,即政治为我所用,历史观反映政治,北魏驳斥十六国诸政权,那么以今之民族政策、今之华族,当一以待之,一碗水端正。其六,”两晋“置前,以晋为主脑,暗示该时期仍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司马氏建立的“两晋”为主体和主要研究对象。缺点:笼统、缺乏针对性以及概念本身的复杂化,过于淡化朝代与国的观念。
通过上面的论述表明“两晋十六国”相比“两晋”有一定借鉴意义、意涵深远,可作为两晋意义的衍展。其次,所假定的“两晋十六国”和“两晋”时间的(265年-420年)一致性也成立。回到一开始的话题,但“十六国”时期是公元304年~公元439年,既不包含于“两晋十六国”,也不包含它,化解该矛盾可借鉴既有之经验。“南北朝”和“隋朝”在时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但不妨碍南北朝包含“隋朝”的初期(即未统一的隋国政权),由此用“两晋十六国”来统称“两晋”和“十六国”2段时期便有据可循了,特指“十六国”中前期。【注:将“十六国春秋”末期政权(421-439)归南北朝的研究对象】
概念的含义
“两晋十六国”(时期)是晋国政权的“两晋”时期、非晋国政权的“十六国春秋”中前期(止于420年)的合谓,时间是265年~420年,凡156年的历史。主要讲述了西晋的建立与统一、汉人南渡、五胡的崛起与衰亡、“坞壁林立”以及东晋的取代。 晋国方面:灭蜀之后,272年,晋武帝依羊祜之建议,任王濬为益州刺史,命其在巴蜀大量建造战船,一年乃成;二王当政,反对伐吴者占主流,其中王衍以清谈自居,无尺寸建功之心,如大臣山涛所言:“自古以来如果不是圣人,外宁必有内忧。现在放过吴国留作外患,不也很好吗?”唯有杜预、羊祜、张华与晋武帝灭吴的想法一致。公元272年9月,东吴西陵督步阐降晋,晋廷兵分三路接应步阐,陆抗沉着应对,于江陵退敌继而收复西陵重地。西陵战后晋朝羊祜采用约期而战、处之以礼的攻心战,而陆抗以礼相还识破计谋,此事一时成为美谈。276年,羊祜上书伐吴,因朝臣反对而无果。278年,羊祜病危,举荐杜预,继任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事。279年,杜预不断的上表伐吴,在前两道奏本没有批复之后,杜预第三次上表曰:“羊祜与朝臣多不同,不先博画而密与陛下共施此计,故益令多异……其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直是计不出已,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故守之也。”写到这里,史书上提供了一个戏剧性的场景,载“时帝与中书令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枰敛手曰:“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于是,晋武帝终于采纳决心伐吴。也许,杜预这道上疏的言外之意是,提醒司马炎要给自己身边一向阻挠伐吴的重臣也分些好处。于是,正如我们所看到,伐吴最大的反对派贾充,反被授予符节、黄钺和大都督的职务,率领中军驻扎在襄阳,在名义上负责各路伐吴军队的总调度。灭吴后王濬因在未得到王浑授意下抢先攻入城内接受招降事宜,于是冒功的王浑参劾王濬谋反罪名等,幸好宽容大度的司马炎(擅打太极拳),在二王争功的问题上,他既绝不追究王濬,也不指责王浑诬陷,大家一概升官,避免作邓艾第二。同时,晋武帝下诏,吴国州牧、郡守以下的地方官员,一概不予更换,吴地素有名望的人士,都根据才能安排官职。将吏随孙皓渡江者,免除十年赋役,百姓则免除二十年。
唐代张说(yuè)过王濬墓作诗云: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有策擒吴嚭(pí),无言让范宣。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旧迹灰尘散,枯坟故老传。百代逢明主,何辞死道边。
吴国方面:吴国孙皓性情暴戾,自264年登基后,奸佞邀宠,肆意残杀忠良祸及子孙,动辄剜目剥皮、凌迟焚骨,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军民涣散。军事上,公元272年,王濬在巴蜀造战船,大量碎木顺流而下,建平太守吾彦见后,知晋将发兵顺流而下,请求增强建平守备。陆抗于274年弥留之际上疏指出:“西陵、建平,国之蕃表”、“如其有虞,当倾国争之”,陈述加强建平、西陵防守的重要性。而孙皓自恃长江天堑屏障,置之不理。此时,吴国国力早已衰退,镇守西境的名将这些年来又大多谢世,接任少年人的能力与威信都难以御敌。
渡江灭吴战(晋灭吴之战)
279年11月,采用羊祜生前拟制的计划,发兵20万人,分6路进攻吴国:1.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伷自下邳向涂中方向进军;2.安东将军王浑自扬州,向江西,出横江渡口进军;3.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向武昌方向进军;4.平南将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方向进军;5.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陵方向进军,尔后南下长江、湘水以南,直抵京广;6.龙骧将军王濬,广武将军、巴东监军唐彬自巴蜀顺江东下,直趋建业。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副,率中军驻襄阳,节度诸军;中书令张华为度支尚书,总筹粮运。
总的作战意图是:以司马伷、王浑两军直逼建业,牵制吴军主力,使其不能增援上游;以王戎、胡奋、杜预三军夺取夏口以西各战略要点,以策应王濬所率的7万水陆大军顺江而下;然后由王濬、司马伷、王浑军南下东进,夺取建业。这样的部署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因为吴国尚有兵力20万人,就兵力对比而言,晋军南下的兵力并不占多大优势,只是吴军兵力分散于沿江和江南各地,晋军要分路予以各个击破,才能迅速灭吴。
280年2月,晋军攻克武昌;吴国丞相张悌中诈降计,与沈莹、孙震共三人战殁殉国。5月,王濬水军继续沿江东下驶抵建业,孙皓大惧,衔璧舆榇(chèn)降晋。至此,晋军连克东吴4州43郡,降服吴军23万,孙吴灭亡,三国长期分裂的局面也随之结束。
灭吴君臣:羊祜、杜预、王濬、张华及司马炎 1、汉民族的“两晋”政权势力
存在时间:265年西晋建立—420年东晋灭亡。
“两晋”势力包括西晋时的司马氏政权势力和南渡后的东晋势力。西晋(265年—316年),由晋武帝司马炎于265年建立,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东晋(316年-420年),是由西晋皇室后裔琅琊王司马睿在南方建立,统治范围因为中原陆沉,形成特殊的统治形式。由于均代表司马氏政权,于是把西晋、东晋这两个时期合称为“两晋”或统称为晋代。
2、16国为主的政权势力
存在时间:304年李雄称成都王(或刘渊称汉王)—439年北凉灭亡。
◆以383年淝水之战为界,十六国时期可分为前后二期:前期的政权有:①成汉、②(汉)前赵、③后赵、④前燕、⑤前秦、⑥前凉。拓跋部的代国和冉魏不在十六国内。后期的政权有:⑦后燕、⑧后秦、⑨西秦、⑩后凉、⑾南凉、⑿南燕、⒀西凉、⒁北凉、⒂大夏、⒃北燕。西燕、北魏、翟魏和谯蜀也不在十六国之列。
【成汉、夏、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
◆◆十六国史也可分三大阶段:一、刘汉、前赵和后赵的交替(304-352);二、前秦、前燕的对立,及前秦统一北方(352-383);三、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瓦解,北魏的崛起(383-439)。
3、游离的坞壁组织势力
存在时间:实际上贯穿整个两晋十六国时期,并继续向后推移。
坞壁组织独立自治,有时又接受以上胡夏势力的监管、册封。
4、新生代力量的势力拓跋部鲜卑建立的代国和强力崛起的早期(土德)北魏政权,志在结束北方大国间的战乱,雄霸北方、入主中原。

‘贰’ 历史朝代顺序表口诀

1、简单版

夏商周,春秋战

秦朝以后是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夏辽

金元明清二十朝

2、人教版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3、苏教版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4、网络版

黄帝尧舜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至民国

夏商周秦与两汉, 三国归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后十国, 北宋南宋元明清。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5、香港版本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2)历史两晋十六国怎么记扩展阅读: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朝代歌

‘叁’ 如何记历史中的朝代顺序

首先强调一下,编口诀(或背朝代歌)是最佳的方法,但是也要多记。网络上的朝代歌有很多版本,让人无所适从。这里不妨简化为二十个,五个五个为一组。当然历史本身的真伪这里不作讨论,比如,有的史学家认为夏朝不存在,或者元朝也不存在,等等。我把二十个主要朝代,简记为:夏商周周秦,汉新汉三晋,晋南隋唐五,宋宋元明清。即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记忆口诀:夏天受伤咒咒秦国,撼动新朝接着撼动三晋,陈近南在隋唐是王老五,最后歌颂歌颂一下元明清

‘肆’ 两晋十六国的历史脉络

曹魏后期,249年司马懿父子三人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大将军曹爽一伙,至此司马家族掌控魏国大权,掌兵西北、东南,烜赫一时。260年,司马昭弑曹髦,司马昭不臣之心昭然若揭,直至司马昭逝世,265年其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司马炎践坛称帝,改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时期,内迁五胡居于西晋北方、西方的边陲地区,对晋王朝呈现半包围局面,他们逐渐成为汉人管辖下的编户,需要纳税且遭受官僚欺压或受民族歧视,心生不满。270年,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与匈奴刘猛率众内侵,直至九年后始平。280年吞并孙吴实现统一,整个社会转而弥漫浮华奢侈、贪污腐败风气。晋惠帝司马衷昏庸无能、贾南风擅政跋扈,引得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外加十年(282-292)天灾,搅得国家混乱民不聊生,294年,匈奴郝散叛,不久平定。296年,刘度元以齐万年为首,联合西北马兰羌、卢水胡举兵,建威将军周处阵亡,直至299年方平。301年巴氐族领袖李特在蜀地领导西北流民最先起事,304年,李雄继立后击败罗尚并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大成”。304年刘渊在左国城起兵,308年刘渊正式称帝(都平阳,国号汉)。永嘉五年(311年),前汉刘聪攻陷洛阳、掳走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北方士族及皇族衣冠南渡。公元313年,晋元帝同意祖逖私下募兵北伐。316年(建兴四年)刘曜长围长安,12月11日晋愍帝出降,西晋亡,退出中原势力。317年,司马睿仰赖着江东士族的支持以称帝,定都建康,位于洛阳以东,史称东晋。347年,桓温灭汉收复蜀地;356年,桓温北伐前燕,攻陷洛阳及司兖青豫四州,旋而复失四州;369年桓温二次北伐,枋头之战为慕容垂击败。383年,淝水之战中晋军里应外合大败前秦大军,前秦随之大分裂。384年东晋发动北伐,攻下山东河南一带。399年孙恩起兵反晋至402年败亡,余众由其妹夫卢循领导,世称“孙恩卢循之乱”。404年元月,桓玄袭江陵、攻建康,篡位称帝,改国号楚(至此司马东晋已经名存实亡);刘裕起兵反桓,在覆舟山等地连败桓玄,5月桓楚军败于峥嵘洲,桓玄被斩杀。405年谯纵据蜀建立谯蜀,刘裕派朱龄石陷成都亡谯蜀。409年刘裕北伐陷广固灭南燕;416年后秦幼主初立,刘裕二次北伐,晋军连克许昌、洛阳;417年破长安灭秦亡;同年刘裕杀晋安帝而立司马德文为晋恭帝。420年(北魏泰常五年),刘裕废而自立,改国号为宋,东晋灭亡。北方除大夏、北凉、西秦、北燕和柔然外,皆为北魏所占。
自胡人叛独起,北方的黄河流域便成为各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被刘裕篡取,期间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含大月氐、小月氐、巴氐、仇池氐)为主的五胡及汉民族之间陆续攻伐与仇杀、称臣又叛独,在北方(及蜀地)地区裂土称帝。短短的一百多年,先后建立了16个大小不一、国祚较长、影响力较大的政权。若以淝水战为界,前期的6国:成汉、汉和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前凉;后期的10国: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北凉、夏、北燕。(加黑的5国均是亡于公元420年后或南北朝前期)此外同时期的割据还有吐谷浑yù鲜卑部、前仇池qiú、代国、冉魏、西燕、后仇池、翟魏、谯蜀等,实际上应在二十国以上。该时期,以北魏(前期以土德承后燕之火德、十六国之延续)为线索,338年(东晋咸康四年),什翼犍称代王,于乎城一带建立代国。386年(太元十一年)拓跋珪于牛川重建代国,同年迁都盛乐,改国号魏。395年拓跋珪率军昼夜奔袭,与后燕军决战于参合陂并歼敌四五万。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称帝。402年,拓跋珪于柴壁大败后秦军,歼敌3万余。

‘伍’ 历史朝代顺序的完整口诀

1、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之最常用版:

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2、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之大陆人教版小学历史教材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3、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之香港版本一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嬴政称始皇。
楚汉鸿沟界,最后属刘邦,西汉孕新莽,东汉迁洛阳。
末年黄巾出,三国各称王,西晋变东晋,迁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国,南朝宋齐梁,

南陈被隋灭,杨广输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后则天皇,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华歆分十国,北宋火南唐,
金国俘二帝,南宋到苏杭,蒙主称大汗,最后被明亡,
明到崇帧帝,大顺立闯王,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九传至光绪,维新有康梁,换位至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4、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之大陆苏教版历史教材、香港版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5、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之香港版本三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隋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国。

(5)历史两晋十六国怎么记扩展阅读: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陆’ 两晋十六国是什么意思

两晋是指西晋与东晋,十六国是指魏晋之后,五胡十六国。
十六国是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柒’ 历史中两晋十六国,是哪十六国

1前赵、2后赵、3前燕、4前凉、5前秦、6后秦、7后燕、8西秦、9后凉、10南凉、11西凉、12北凉、13南燕、15北燕、16夏、17成汉,总称十六国。

‘捌’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名称记忆口诀

1、第一种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朝代至此完。

2、第二种

战国秦朝和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宁夏金元明清;

统一王朝共九个,余为分裂各政权。

(8)历史两晋十六国怎么记扩展阅读:

中国历史朝代歌,就是一首将中国历史上各朝代都串起来所形成的歌曲。这是现代人为了巧妙地记忆中国历史各朝代顺序而创造出来的,种类多,而且凸显历史特色。

第一种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忧,

南北隋唐五代尽,宋元明清帝统休。

‘玖’ 两晋十六国的介绍

两晋十六国(时期)是晋国政权的“两晋”时期、非晋国政权的“十六国春秋”中前期(止于420年)的合谓,时间是265~420年。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两晋十六国怎么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