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发布时间:2022-08-11 00:27:03

‘壹’ 链接高考 l 历史时空观念养成的几点思考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挥棒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要求,将三者相结合,综合考虑。把握好历史时空观念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衡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等等。例如,针对“时空观念”这项核心素养,在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课的教学目标时,针对长征和遵义会议,不能简单地设计为“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形成时空观念”,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明确红军长征的出发时间、路线和胜利会师的时间和地点”。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的指向性明确,而且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通过课上的学习便可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
二、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基本的历史史事有清晰的了解,这是构建时空观念的基础。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直接来源是历史教材,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重历史教材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要紧扣课本知识,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为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打下基础。
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教授历史知识。历史知识长河的标志就是时间,只有按照严格的时序传授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明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经历,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有时序的历史知识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具体性。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消除及纠正学生在时间观念上产生的错觉。由于现在的教材采用模块形式编制的,时间的连续性不是特别强。比如在讲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中,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宋明时期、明末清初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为保证时序的严谨,教师给学生补充秦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发展状况。
三、讲清楚关于历史时间的名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地提供给学生一些关于时间概念的名词。比如说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某时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具体如下: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2)分期方式: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 年与 20 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又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

‘贰’ 如何培养历史学科的五大素养

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平时的时候多看一点资料,或者说是多去了解一点,或许说还有其他的一些方法,最好就是要培养一些自己的专业,也就是多去看一点东西,多去看一点历史资料,或者说是文献,还有的话,去了解一点纪录片方面的内容也是可以的,毕竟那些都是历史。

‘叁’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历史教学不单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这种穿越时空的开放意识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历史,产生身临其境效果,而且对学生以后理解人与事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意识展开论述。(剩余2320字)

‘肆’ 时空素养与其他素养的关系

时空素养是其他核心素养建立的基石

“时空观念素养”是史事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进行观察、比较 、分析、综合、概括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历史学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时间是发生在特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只有在坚持正确的时空观下,才能进行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途径:

明确历史事件的时空线索: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第一步是让学生明确历史事件的时空线索。经过漫长的历史时间的考验以及研究人员的紧密思考形成了历史教材上严密的历史概念,体现了历史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

想要深入理解并深刻记忆这些历史事件,就需要将前后的时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历史教师可以采用建立时间坐标轴的方法帮助更好地学生学习历史。将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运用到坐标轴上,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空间,整合历史事件的各种基本要素,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过程。

把握历史事件的时空联系:学生在背诵各个时段的历史事件时,往往会出现时间和事件混乱的情况,因此把握历史事件的时空联系显得尤为重要,主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历史要素之间的联系。

采用事件之间的联系的看问题,明确事件的前后发生时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抓住历史发展的主线,从而形成具体的知“时空观念素养”是史事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进行观察、比较 、分析、综合、概括的意识和思维方式 。

历史学是研究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时间是发生在特殊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只有在坚持正确的时空观下,才能进行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伍’ 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历史课堂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科素养,体现历史课堂的价值取向,可以展示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进而实现历史教育的两大重点——健全人格与公民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课堂 实现
2016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发表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梳理了高考命题“一点四面”(一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的改革主题,对我们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命题的侧重点,这就对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成为我们思考的话题。[1]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历史教育,更离不开历史课堂。历史课堂教学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的历史课堂应该是有价值引领的不失魂

‘陆’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之历史价值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认清是非、黑白、正义与非正义,并且能够从前人的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给后世以勉励和启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基于此,有效的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方法不可或缺。
一、绘制历史时间链,强化学生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
所谓历史时空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事件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析意识。初中生通过学习历史这门课程,可以在知晓历史发生的具体事件的同时,有效地将事件与时间、地点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目的。而史料实证,则更加强调的是尊重历史的严格、认真态度,即不轻易相信不具权威性的历史资料,而要结合多方的实践考查和史料之间的相互佐证,来确定该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这在历史研究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历史研究者应当具有的基本品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历史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意识,笔者建议首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所知晓的历史朝代更替顺序,从炎黄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排出一个时间链条,如此可以让初中生知晓自己对历史哪一时期存在识记上的盲区,比如,有的学生对五代十国的时间掌握不好,因为历史书上对于这部分的知识并没有太多的介绍,加之部分学生又没有参考课外书籍的习惯,这种情况便普遍存在了。而知晓知识漏洞后,及时地查漏补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具有明显的帮助。其次,在排出正确的时间链后,再将各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一一填充到对应的时间段,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印证,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二、以历史事件为据,激发学生理解表达与解释分析
历史理解所指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学生在经过一定的学习过程后,首先能够依靠真实的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史实,更好地感悟和理解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事情,掌握因果关系,体现出尊重和理解他人、客观处理身边问题的态度。而历史解释,则是强调学生以史料为基本,以自己对历史的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上所发生的真实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而并非人云亦云,依照自己喜好偏袒某位历史人物。这两种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阶段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
比如,在教学完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这一课后,学生对于本课知识已经具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我们便可以让他们联系本课具体的史实,包括我国的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一些策略,和国外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等,来分析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有的学生站在国内的角度分析,认为当时的中国地广人多,对于西方列强来说如果打开资本主义倾销市场将会对他们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才会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强行发动鸦片战争,借机打开资本倾销市场。而有的学生站在国际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国当时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较为落后,腐
朽落后的清王朝施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限制了世界贸易的流通和发展,尤其是限制了英国人的利益,以此才挑衅发动战争。如此一来,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课堂的分析和讨论气氛异常活跃,对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帮助。
三、汲取经验与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念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宝贵的,对于后人来说,能够起到勉励和借鉴的意义,所以学习历史,其更重要的还能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正确价值判断,促使学生树立趋于完善的情感价值观念,这便是历史核心素养中历史价值观的要求。良好的历史价值观念,能够助力学生在历史学习和将来的历史研究中走得更远,视野更加开阔,人文素养日益提升,从一定角度来看,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体现。
概言之,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为了落实这一教学改革趋势,还需从五大历史核心素养入手,并结合有效的教学尝试,如绘制历史时间链,强化学生的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能力,以历史事件为据,激发学生理解表达与解释分析,汲取经验与教训,树立正确的历史情感价值观念等,让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使素质教育改革落实到位。

‘柒’ 在世界史的学习中,如何培养时空概念

一是教会学生几种历史时间的表达方式。举例告诉学生有三种表达历史时间的方法。第一种是公元纪年法。先画一公元纪年的轴,告知学生:这个轴跟数学里的数轴的概念不一样,没有零年,这是公元年代的个特点。公元后的第二年叫做公元2年,那么公元前的前面年叫做公元前1年。并说明公元纪年法的特点里面还有一个时间的概念,即每100年算作是一个世纪,比如说2000年后就进入了公元21世纪。要引导掌握掌握公元初、世纪初的说法。应该说公元100年即公元1世纪前应为公元初。一个世纪的头十年应为世纪初,如2008年为21世纪初。还要掌握年代的概念:20到29是二十年代,30到39是三十年代。年代的初、中、后期:一般来说,20年代初指的是公元20年、21年、22年;中期为 24年、25年、26年;末期一般是讲28年、29年,或者一十年的最后两年到三年都算末期。没有严格的初、中、后期的划分。告诉学生公元前后和公元元年做起点的年代计算方法:公元前的年代 +公元后的年代-1=所要年代。 要讲明数轴里没有零,所以应这么计算。另外要介绍公元年代的称呼,如1581年:16世纪80年代初。第二种是以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记为某个时期,如抗日战争时期,代表的是1937—1945年。第三种是帝王纪年。帝王纪年里面包括帝王年代和帝王年号,这都是历史时间的表示。比如,唐朝初期,唐太宗统治时称为贞观年间。
二是教会学生掌握历史时间。有五种记忆法。第一种是世纪纪年法,是指把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放在不同的世纪中,归纳出同一世纪的重大事件的前后。如20世纪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国共10年内战,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把这一世纪发生的内容前后顺序安排好,有的同时间的、并列发生的事情要放在同一个时间表里,这样就会掌握得更好。第二种是在历史发生的基本线索中记忆历史。如中国近代史:1840年到1949年。分旧民主主义革命 (进行了7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进行了30年,其中28年共产党领导 )两个阶段。引导看目录找出历史发展的线索。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一 1919年)——第一、二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中国近代史中要注意的四个战争 (中国一步一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战争。弄清中国人民不断的反抗外国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第三种是年代特征记忆。几个重大事件相隔的年代时间相同,就可以组成一组,同时掌握。如下,时间都相隔10年: 1911年:辛亥革命,1921年:中共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年代数字特征相似组成一组同时记忆,如1818年: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第四种是重大事件与历史概念的联系,如利用音韵特征记忆:1898——戊戌变法。
三是教给学生树立历史空间概念的主要方法。(一)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和历史填充图。观察历史地图时,要注意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以及对相对东西南北的相对位置进行确认。特别注意相对位置,然后掌握的空间概念在填充图中重复。(二)根据教材知识的内容,设计示意地域位置和方向的示意图。如长征路线,遵义会议(1935年1月)前后长征的情况,请一一列举主要事件。在地图上进行这种掌握空间的方法,把地图看成是活的,空间与时间概念就结合在一起了。历史发展的进程里有空间也有地域,使历史知识变成一个历史的空间概念。(三)归纳同一地点发生的不同事件,比较同类事件发生的不同地点,以利巩固已形成的空间概念。如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在东北解放区,淮海战役在中原解放区,平津战役在华北解放区。这些事件都有重大的历史画面,把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画面、历史时间和空间结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学习。

‘捌’ 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时空素养

简述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途径
作者:王杏梅
摘要:历史时空观念是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的主要途径有: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讲清楚关于历史时间的名词;利用时间轴、空间轴构建知识体系;利用地图、视频等再现历史时空;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时空。
关键词:时空观念 培养 途径 知识体系 大历史观
历史研究的是人类的过去的经历,历史的连续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时空性,这也是历史学科最为突出的特点。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掌握时空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时间概念,在考虑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能够联系到它所处的宏观时间,只有对时间有了准确的定位只有才能联系其时代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脱离历史。同时历史也在一定的空间发生,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构建历史时空,整合历史信息,把对历史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下面提出在高一新生教学和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一些主要途径。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指挥棒和出发点。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透彻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潜心钻研历史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要求,将三者相结合,综合考虑。把握好历史时空观念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循序渐进地、持之以恒地贯彻下去。衡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要看它是否准确、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等等。例如,针对“时空观念”这项核心素养,在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课的教学目标时,针对长征和遵义会议,不能简单地设计为“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形成时空观念”,应该将其设计为:“能够运用红军长征的路线图,明确红军长征的出发时间、路线和胜利会师的时间和地点”。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不仅时空观念的指向性明确,而且具有操作性和检测性,通过课上的学习便可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
二、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对基本的历史史事有清晰的了解,这是构建时空观念的基础。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直接来源是历史教材,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注重历史教材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要紧扣课本知识,夯实学生的历史基础,为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知识打下基础。
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教授历史知识。历史知识长河的标志就是时间,只有按照严格的时序传授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明白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和历史人物的活动经历,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有时序的历史知识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具体性。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消除及纠正学生在时间观念上产生的错觉。由于现在的教材采用模块形式编制的,时间的连续性不是特别强。比如在讲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中,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宋明时期、明末清初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为保证时序的严谨,教师给学生补充秦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家思想发展状况。
三、讲清楚关于历史时间的名词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地提供给学生一些关于时间概念的名词。比如说世纪、年代、前期、中叶、后期、某时期等关于时间的表达方式。具体如下:
(1)时间表达:时、刻、日、月、纪年(王公、干支、公元、年号、民国)、年代、朝代、世纪、公元前(后)等。
(2)分期方式:史前、古代、近代、现代;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理大发现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战时期、二战时期、战后、冷战时期等。
(3)使用两种以上的时间术语描述某一特定时间(例如,1905 年与 20 世纪初、一次大战前等用语的交替使用;又如,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
以“纪年”为例。所谓“纪年”,指的是历史上计算年代的时间标准。各国、各名族的纪年时间标准不同。古代希腊人则以公元前776年为标准算起的;古罗马以公元前753年为标准算起的……。这些纪年标准也被称为“纪元”。在历史教材中和历史史料中存在不同的纪年。包括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年号纪年、民国纪年等。比如民国纪年,在讲到《辛亥革命》一课,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以中华民国纪元,简称民国纪年。教给学生换算民国某年等于公元某年,需要在民国年代数上加11,公元某年等于民国某年,需要在公元年代数上减去11即可。
四、利用时间轴、空间轴构建知识体系
历史的发展和变化等状况都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中体现出来,对的历史认识也是在具体的时空下进行的。
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要帮助学生按照相应的时间轴、空间轴建立一个个的“时空架构”,以此说明某个或某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或历史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联系时空进行思考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明白特定的事是和特定的时空相联系的;能够运用历史时空的划分叙述过去;能够利用“时空架构”对事实进行合理的解释;能够在认识现实中的社会现象时把该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下进行考察和解释。比如,人民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时间轴,记录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记,构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
五、利用地图、视频等再现历史时空
通过历史地图构建历史时空。比如,用历史地图显示秦统一六国后秦朝的疆域。用历史地图和动态的箭头展示柏拉图游历的路线,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具体的空间位置。如果只用语言描述柏拉图到达什么地点,学生很难形成空间概念。
适当地利用教材中插图。教材中的插图主要有历史人物画像、历史人物活动的画面、文物图、革命遗址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可忽视插图的作用。借助历史插图不仅能再现历史的时空,而且能寓历史的价值观于其中。
利用影视直观再现历史时空。为了增强教学的效果,利用视频等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一些教学活动。例如《大国崛起》、《世纪行》、《世界历史》等记录片,辑录了大量的珍贵史料,能跨越时空,通过声音、画面、色彩等再现历史形象,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具有直观的作用。除此,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现场参观文物考古遗迹,考察革命遗址等。
六、用“大历史观”看待历史时空
“‘大历史观’是把历史演变放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而偶然性事件则相对忽略”。“换言之,大历史观就是长时段、宽范围、多视角地思考历史问题,宏观地看问题”。[2]
运用大历史观建立历史时空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重新梳理知识结构、对历史知识进行迁移,避免学业水平复习中的单纯的机械记忆和重复。因此,教师要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础上,从宏观上,针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变通,通过变换视角、重新组合,紧扣固有的内在联系,通过主题、线索和历史时空设立全方位知识情境,让师生从繁琐的、重复的复习中解脱出来。比如围绕中国古代史构建历史知识的联系,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儒家思想进行整合,相互联系。比如在人民版必修二《“蒸汽 ”的力量》一课中,首先,能够看懂历史地图,明确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及其地理位置。其次,依据时间顺序,梳理出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并能够说明各阶段的特征;在空间的基础上,思考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原因。再次,将时空结合,构建起以工业革命为中心的中外历史的大框架,梳理出共时性的中外大事,在“大历史”的视野下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探究工业革命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另外,教会学生用不同的史观看待历史事件的影响,比如“新航路的开辟”可以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看待,得出不同的认识。从宏观上,站在高处,看待历史时空的变迁。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可以从时间分段、地图、文献史料、视频等资源载体,采取多样的教学模式,细致、具体地进行。历史时空观念是一种素养,也是能力和思维的体现。其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年第9期。
[2] 史智红:《大历史观教学见识大历史——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为例》,《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4年第3期。
[3] 李超:《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福建教育学报》,2016年第1期。
[4] 陈箐:《史学阅读与历史时空观培养》,《新课程(综合版)》,2015年第12期。

[1]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上半月刊)》,2015年第9期。
[2] 史智红:《大历史观教学见识大历史——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为例》,《云南教育》,2014年第3期。

‘玖’ 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途径

对初中的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途径,就是给他们上历史课,让他们多多参观一些相关的展览。

阅读全文

与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