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国历史上的鼠疫如何治

中国历史上的鼠疫如何治

发布时间:2022-08-11 04:19:09

❶ 晚清时期当时用了什么方法,使肆虐的鼠疫仅用4个月搞定

在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场疾病的恐怖程度能与发生在十四世纪4、50年代的欧洲中世纪黑死病相比。在短短六年时间里(1347年至1353年),黑死病夺走了约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我们现代人都知道,黑死病也就是医学上所称的鼠疫,这是一种名叫鼠疫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和其他啮齿类动物。

image.png
鼠疫曾给中世纪欧洲带来极沉重的打击,然而鼠疫的梦魇却并不仅仅发生在当时。事实上,在人类历史的许多时期,都发生过大小不一的鼠疫疫情。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最惨痛的鼠疫经历发生在1910年到1911年的东北。这场被称为“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流行性鼠疫”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夺走了6万多人的生命,一时间整个东北地区都可谓是谈“鼠”色变。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场疫情的来龙去脉。

image.png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发现第一例感染鼠疫的患者。在随后两个月时间里,疫情沿着当时的中东铁路肆意蔓延,从海拉尔、齐齐哈尔到哈尔滨、长春、奉天(今沈阳)。感染鼠疫的患者成批死亡,整个东北地区都笼罩在鼠疫的阴影之中。

1910年12月,清政府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赶赴东北处理疫情。由于鼠疫是非常烈性的传染病,再加上当时医疗条件比较差,因此伍连德究竟能不能打赢这场与鼠疫的较量其实在许多人心中都存在疑惑。然而令大家都没想到的是,伍连德和他的团队仅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控制住了疫情。截止1911年3月1日,鼠疫死亡人数下降到了0。一件看似不可能发生的奇迹却被伍连德实现了。那么问题来了,伍连德当时究竟是用了什么方法战胜疫情的呢?

image.png
首先,伍连德通过对患者尸体解剖确定了这次疫情是鼠疫中的肺鼠疫。这种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和飞沫的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有效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伍连德派1000多名士兵对中东铁路中方管理沿线进行交通管制,所有途径旅客都要观察5天后才能放行。当时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沙俄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进行管制。如此一来就有效阻止了患病人员在旅途中扩散病情。

image.png
当时还处于清朝晚期,绝大多数老百姓都没什么知识,也不相信科学。家里有人去世后,往往要想方设法将尸体偷偷运到城外土葬,以求得入土为安。可是患鼠疫去世死者的尸体本身就是高危传染源,无论是在送葬过程中还是在土葬之后都存在极强传染性。因此伍连德排除重重阻力,派士兵挨家挨户进行搜查登记,发现病人立即送到定点医院,发现尸体则必须进行焚烧掩埋。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初一,2200多具尸体在哈尔滨城北的公共墓地进行集体焚烧,其中有不少尸体还是从已下葬的坟墓中挖掘出来的。通过这种近乎铁腕的方式,伍连德团队终于控制住了传染源。

❷ 在清朝末年爆发了大鼠疫,究竟是怎么把疫情控制住的

1910年10月,随着满洲里死亡了第一例鼠疫病人开始,疫病在很短的时间里,便蔓延到东北的边边角角。甚至河北和山东等地,也发现了鼠疫病人。那么,这场瘟疫是如何引发的?最终又是怎么消失的呢?

(伍连德旧照)

伍连德虽然一直在国外求学,但是他也知道中国人一向讲究“入土为安”,所以他也不敢擅作决定。于是他只能上书清政府,将东北尸横遍地的悲惨情形向清政府做了详细的汇报。并明确地告诉清政府,那些尸体里活跃的病菌将会导致更多人死于疫病。

清政府不敢马虎,为了早日控制疫情,他们特意以皇帝的名义下发了一份批准火葬的圣旨。

这份圣旨对东三省的百姓,果然起了很大的效果。很快,许多疫病死亡的尸体都被堆积在了公共墓地上,一些已经掩埋的尸体也被挖出来放到一起。

这一天,正是大年初一,举国上下都沉浸在春节的祥和气氛中。但哈尔滨郊外的公共墓地上,却有大大小小100多口棺材累叠在一起,看上去极为悲凉。

在东北官员的组织下,200多名防疫人员挖了一处极深的深坑,随后,大家把这些装满尸体的棺材堆放在深坑里,由于棺材不够,许多尸体又被堆放在棺材上面。

随后,防疫人员浇上煤油,点上火。

在熊熊烈火中,2000多具尸体很快就化成了灰烬。

伍连德深知死者的家属们不能接受这种丧葬模式,为了安慰那些活着的人们,他下发了传单,鼓励大家放鞭炮冲走晦气。

众人也希望疫情早日过去,于是城乡处处鞭炮震天。

意想不到的是,当这一切忙碌告一段落后,不光死亡的人数开始下降,疫情也慢慢得到控制。

原来,鞭炮中的火药在爆炸后,能起到消毒防疫的作用,这无形中又为防治疫情,起到了良性的作用。再加上伍连德不光阻断了感染源,并积极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猖獗了两月之久的疫病,终于得到了控制。随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直至死亡人数为零,为闹得人心惶惶的鼠疫,画上了个完美的句号。

伍连德不仅战胜了鼠疫,同时还有效地阻止了日俄侵略东北的行径,因此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甚至,诺贝尔基金会还把他列为诺贝尔候选人名单中。

❸ 鼠疫作为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是如何被消灭的

鼠疫在历史上出现了不止一次大流行,而鼠疫的的每次大流行都会带走无数人的生命,可是因为鼠疫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源这些特殊原因,鼠疫还没有办法完全预防,也就没有“消灭”之说”。

鼠疫曾经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的东罗马。当时的大规模传播几乎毁了整个君士坦丁堡,死了二十多万人,在疫情高峰期的时候,每天要有两千多人去世,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又有大大小小的几次传播,这次大规模疫情被称为“查士丁尼鼠疫”,统共带走了一亿人的生命。

鼠疫是国际公认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现病例便要及时隔离,历史的多次惨痛教训也让我们深深的知道了鼠疫的可怕,所以虽然近几年仍偶有鼠疫病例,但是并未造成大流行,鼠疫并没有被消灭,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降低它带来的伤害。

❹ 中国古代有哪些疫情的历史呢老祖宗们是如何抗疫的吗

明末鼠疫,又称明末华北鼠疫、京师大瘟疫、明末大鼠疫、疙瘩瘟,是指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中国北方出现的大鼠疫。

明代中期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空前少雨的年代,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首先在山西爆发。

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

解决方法:10月初的北京,一座恐怖的绝望之城,来了一个担任后补县佐虚职的福建人,他发现了鼠疫的治疗办法。他使用刺血法给病人治病,每天来看病排队的患者多达万人。到崇祯16年的冬季,大雪纷扬,北京的老鼠差不多死光了,人口也死的差不多了,导致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再加上这位福建人的治疗。北京的鼠疫病情逐步得到扭转。但彼时的北京城里,人鬼掺处,薄暮人屏不行。时人称因北京死人太多,鬼魂白天就在城中游荡,夜里更是群鬼夜号,处处鬼影。

❺ 黑死病怎么治疗

黑死病怎么治疗?

黑死病就是鼠疫,确诊或者怀疑鼠疫的情况下,要组织严密的隔离、就地治疗。

治疗要对症支持治疗。

病情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保持热量供应,补充足够的液体。针对高烧的患者,用物理降温的药物。如果出现烦躁不安或者明显的疼痛,可以用镇定剂。症状很重的患者,可以短期用糖皮质激素,但是治疗期间,必须用有效的抗生素同时治疗。如果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要进行呼吸机治疗。另外鼠疫杆菌可以采用链霉素和多西环素等抗菌药物治疗。

黑死病该怎么治疗?

第一: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肺部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呼吸器官,一旦受到疾病的侵害。治疗不及时的话,那么就会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肺炎的症状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传染的,只有感染了具有传染性的病毒后,产生的肺炎症状才会传染。

第二:这些具有传染性的肺炎症状,要比其他普通的肺炎症状厉害很多。治疗的时间上也要比其他的肺炎多一些。所以如果病人的肺炎症状没有及时的好转。那么就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看是不是这些病毒造成的。

第三:肺炎的症状一般采用抗病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就可以了,一种药物不行,就用两种一的药物一起治疗。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一般在半个月的时间内,肺炎症状就能有好转的迹象。

❻ 历史上的鼠疫有多可怕,各朝各代都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上的鼠疫可怕到能够使一个王朝陨落,因为鼠疫本身就是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疾病,而各朝各代针对鼠疫的措施有:掩盖病死的尸体、寺庙 祈祷和开放宫廷诊所。

三、各朝各代针对鼠疫的措施。

据历史记载当时针对鼠疫的措施就是掩埋病死的尸体,因为尸体也可以作为鼠疫的传染媒介,还有就是朝廷拨款建立寺庙或去寺庙祈祷,因为当时的人们觉得鼠疫属于天灾。在明朝时期朝廷还开放了宫廷诊所,让官医出去看诊,为民间服务。

❼ 古代医学,有没有治疗鼠疫的办法

❽ 肺结核、鼠疫这些传染病在中国古代是如何治好的

这两种传染病在古代并没有很好的治愈方法,也就是说在古代的话,如果人被传染上了这两种传染病的话,那么可以说与绝症没有什么区别了,历史上治疗鼠疫的最佳方法就是消毒和隔离,直到定军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为止,感染到鼠疫的人也大部分都去世了。肺结核在古代也属于绝症,古代人管肺结核叫肺痨,得了这种疾病的人,基本上就被人看作离去世不远了,只能通过相对来讲还算有效的中药来维持生命,而且对于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来说,大多数都采取隔离的方法,大家也都会尽量远离这种病人,可以说非常凄惨。不过在中国古代,对于传染病的研究和抵抗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最明显的进步有以下几点:

3、原始疫苗接种

在我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疫苗的接种,比如说天花这种疾病,在我国古代就被提出过,利用牛豆的方式接种到人的身上,然而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确实有用,只不过当时还没有太成熟,所以效果可能不太明显,成功率也比较低。

❾ 中国历史上瘟疫都发生在什么时候有哪些防治经验

瘟疫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时不时地暴发。它是各种急性传染病的总称,种类非常多,天花、伤寒、鼠疫、黑死病等,是我们熟知的瘟疫。瘟疫的传播性强度不一,危害性大,令人猝不及防,大家不免谈疫色变。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疫灾的记载。殷墟甲骨文中有关于“疾年”的记载,表达出当时人对瘟疫的初步认识。秦汉以来,有关于瘟疫的记载较为丰富,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上的瘟疫有很好的帮助。总体上看,中国的疫灾频度总体上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


汉代发生的瘟疫明确记载的有42次,主要发生在三类地区:一是南方和东部等气候温暖湿润地区,二是人口众多的京师洛阳,三是行军打仗中。东汉时,南方多次发生大规模的疫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荆州、九江、庐江、会稽诸郡;首都洛阳共有5次疫病发生,这显然与京师人口众多,疫病容易流行有关。疫灾与自然灾害的关系也很紧密,数据显示,水、旱、饥荒与疫灾的关系最为紧密。

一、暴发时间一般较长,短暂几个月,长则数年。这对疫区的民众来说杀伤力大,死亡率较高。如果是在王朝的后期大规模暴发,容易动摇政府的统治。东汉、明代的末年都是瘟疫流行。清末也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瘟疫,特别是东三省的鼠疫,对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是重大打击。


二、范围较广,每次疫灾可能涉及多省,每个时期涉及多地。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重灾区,都城是重灾地,这与人口密集有很大关系。


三、从季节来看,春夏季较多,秋冬季较少。我们不能期望瘟疫在天气转暖后自然消失。


在与瘟疫长期斗争中,中国人民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一是通过祈福、求神实施禳灾,二是政府积极指导救治。历代政府一方面派遣使者、太医等到疫区调查,治疗,送药,另一方面会组织患者隔离。唐政府曾屡次命令地方各州誊抄药方、方剂,控制疫病传播,抵制巫医误诊,玄宗时下令抄写南朝时期陶弘景撰写的《神农百草经》,不久又组织编撰颁布《广济方》。可以看出中医应对瘟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经验。


瘟疫传染性强,及时处理尸体也是阻止瘟疫蔓延的必要措施,历代政府和慈善组织、个人都有出资掩埋尸体的措施。

实际上,很多瘟疫的消亡我们并不清楚原因。2003年的SARS病毒当时究竟是如何消失,我们其实长时期也不清楚。中外历史上,瘟疫横行曾多次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难以避免,成为大自然与人类相处的方式之一,人类虽然不欢迎它们,但要有接受它们的心态。


大灾大难时,肯定会造成大规模的损失,瘟疫首先会造成大量的人口死亡,其次会带来大量的次生灾害,短期内肯定会带来经济的衰落,但多难兴邦,一般都会走出来,迎来下一阶段的繁荣,社会还会焕发新机。黑死病在第一次大流行时持续了7年(1347-1353),欧洲有1/3以上的人死亡,但却因为对死亡的恐惧,开始了身体解剖和思想的启蒙,诞生了欧洲文艺复兴。瘟疫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促进了社会的新陈代谢。


瘟疫暴发,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会折射世间万象,特殊时期,也更考验人性,出现各种平时无法想到的状况。对于处于困境时期的人类来说,如何生存下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防护物资紧缺,生活、生产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提醒我们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互相支持,尽量节省物资,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要随意浪费!


我们所烦恼的事,可能有九成都不会发生,但未雨绸缪,还是非常必要的。大家利用身边的条件多保护自己,关爱他人,病毒早晚都会消失,不要过于惊慌,实际上,恐慌用来对付病毒这样看不见的敌人是没有用的。大家熬过这次疫情,各国经济会逐步恢复,当然,有些国家恢复得快,有些稍微慢一些。很多产业布局、组织形式,甚至人们的思维方式,因为这次疫情会发生改变。

❿ 110年前,东北爆发了大规模鼠疫,当时中国人是如何防治的

1910年10月,坐落在东北中俄交界处的东北三省,突然爆发极为罕见的肺鼠疫瘟疫,此次瘟疫不仅遍布东北三省全境以及国内大部分地区,其持续时间更是长达半年之久,至少6万多人死于这场鼠疫。这场爆发于110年前的东北鼠疫,正值中国经济落后、列强欺凌的悲惨时代,医疗卫生条件也十分落后,那么,当时的中国人是如何防治这场鼠疫的呢?

设立的隔离医院

第三:积极向老百姓普及和宣传防鼠疫知识,通过掌握防疫知识规避鼠疫的无限传播。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医疗手段极为有限,加上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卫生观念不强,所以许多百姓根本不懂任何防疫常识。为了给老百姓普及鼠疫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鼠疫,清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百姓进行防疫宣传。

民间的一些报刊杂志,在此次防疫宣传中也担当着重要作用,当时赫赫有名的《申报》、《大公报》等诸多期刊杂志,一直坚持追踪报道疫情,披露真相,报纸上更是开辟了专栏刊登防疫知识。为了让底层百姓能够更加快速的理解并掌握防疫知识,有些民间组织编写了一些通俗易懂的《防疫歌》,使基本的防疫知识能够在底层人民之间传播开来。通过多方力量的支持,中国最终打赢了这场东北鼠疫战。在此,笔者也相信,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绝对有有信心,有力量彻底解决“新冠肺炎”。

阅读全文

与中国历史上的鼠疫如何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