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肥以前叫什么
合肥古称庐州,名字这么好听,为什么要改成合肥?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下,很多地方现在的名字都和古时候不一样了。关于是古名好还是现在的名好,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久。
有几个城市的地名改变是争论最多的,因为改了名后不是那么好听,很多人都认为不应该改名,应该沿用古名。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城市是最常被大家说起的,就是合肥。
不瞒大家说,我小时候听天气预报听到合肥的时候,就感觉这地方是卖肥料的,然后就是觉得这里的人肯定都很胖。在我们传统印象里,一个地名应该是高大上的,“肥”这个字出现在地名里,怎么看怎么觉得胖。
而合肥古称庐州,庐州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
周武王时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来分封,就在现在合肥这个地方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就是现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周武王是什么时候的人?公元前1000年啊。由此可见,“庐”这个字和合肥这个地方,历史有多久远。
庐州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隋朝,这里本来叫合州,隋朝时改名为庐州,因为这块地方的古名就是庐。从隋开始,唐、宋、元、明、清,这块地方一直叫庐州。
庐州是包拯的家乡,许嵩有首歌叫《庐州月》,歌名和歌都很好听。庐州这两个字,光是听上去就觉得很有意境,所以很多人都表示,庐州这么好听的名字,又古老,又儒雅,改成合肥,糟蹋了。
那么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大家错了。庐州并不是改成合肥的,因为合肥不是一个现代名,合肥也是个古名。有多古呢?比庐州还古。刚才说了,庐州这个名字出现于隋朝,而合肥这个名字,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
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有一个叫九江郡。汉武帝时期,九江郡里设立了一个县,叫合肥县,这是合肥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
这说明合肥也是个很古老的地名,不然大家想想,如果合肥是近代才有的名字,曹操和孙权怎么会在合肥大干一场?张辽还怎么威震逍遥津?
其实三国时候合肥就已经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了,曹操命刘馥在合肥大搞城市建设,因为合肥当时就是扬州的首府。只不过,在古代的行政划分里,合肥一直都是县级。
合肥不仅是扬州的首府,从隋朝开始,唐宋元明清,庐州府的治所基本上一直都在合肥县。庐州这个名字被废除是在民国元年,合肥县直属安徽省。1945年抗战胜利后,安徽省的省会从安庆迁往合肥,就这么一直延续下来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合肥这个名字会有个肥字?听起来不好听啊。合肥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有两个说法。郦道元在《水经注》里的说法是这样的:“夏水暴涨,施合于肥,故曰合肥。”
这句话里,施就是指现在的南淝河,肥指现在的东淝河,这个地方一到夏天就涨水,两个淝河就合二为一,所以叫合肥。
淝水之战图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淝水从鸡鸣山流出来后,向北流二十里后,一分为二,一支向东南方向去,流入巢湖,这条就是现在的南淝河;一支向西北方向去,两百里后入淮河,就是东淝河。
中国最早的字典《尔雅》对“肥”字的解释是:“归异出同曰肥”,就是说出处相同而归去的地方不同,就叫做肥。那么这两条河,正好是归异出同,一个源头,一分为二,所以叫合肥。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今字义的差别,现在的肥就是胖的意思,而古时候肥是归异出同的意思。而且按照名字的由来,合肥其实应该写作“合淝”,而且最早合肥确实是写成“合淝”的,只是后来写着写着三点水就去掉了。所以合肥这个名字没有什么不好听,在古代很正常,只是按照今天的新字义来看有点怪。
B. 合肥市以前叫什么
合肥市以前叫庐州。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
合肥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连淮南市,东北靠滁州市,东南靠马鞍山市、芜湖市,西南邻安庆市、铜陵市;介于北纬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间。
(2)合肥在历史上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合肥市境有丘陵岗地、低山残丘、低洼平原三种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江淮分水岭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间,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海拔最高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
合肥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C. 合肥在古代时,叫什么名字,有怎样的意义呢
熟悉合肥的朋友,或许都知道,合肥的古称,叫做:庐州,这个称谓,相信许多人都知道!
甚至,还有一部分朋友说:合肥这个名字太难听了,还不如将名字改为古代的名字:庐州!
那么,合肥在古代,叫什么名字?真的只叫:庐州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咨询了一位“老合肥”,这位老者说:古代的合肥,并非只叫庐州,而且,庐州这个名字,甚至还稍晚一些,才出现的!
近年来,有不少朋友说:合肥,真不如改名庐州!
D. 合肥古代地名
庐州、庐阳、合淝。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是安徽省省会,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
合肥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淮之间,环抱巢湖,总面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4个开发区 ,城市建成区面积428平方公里。
(4)合肥在历史上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 ,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逍遥津、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E. 合肥古代叫什么名字
合肥古称庐州,庐州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时代搞分封,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来分封。就在现在合肥这个地方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就是现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F. 合肥原名是什么
合肥古称庐州。
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
合肥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三角洲西端,江淮之间,安徽省中部,西接六安市,北连淮南市,东北靠滁州市,东南靠马鞍山市、芜湖市,西南邻安庆市、铜陵市;介于北纬 30°57′-32°32′、东经116°41′-117°58′之间。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县,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1949年1月21日,合肥县和平解放,同年2月,合肥设市。
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1965年由寿县、定远、肥东、肥西四县的边缘结合部划并而成长丰县,该县也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市辖县。
2011年8月,地级巢湖市拆分,庐江县与县级巢湖市划归合肥市管辖。
G. 安徽合肥古代叫什么城市
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
合肥,安徽省省会,位于中国中部(北纬32°、东经117°),长江淮河之间、巢湖之滨,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合肥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
1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2 东汉刘秀升合肥为侯国;
3 三国时期,魏吴逐鹿,在合肥纷战32年之久。公元215年,东吴主帅孙权攻打合肥,合肥守将张辽率八百精锐挫败东吴十万大军,孙权策马跃过西津桥,落荒而逃,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67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形象地描写了这场以少胜多的战争。作为三国故地,合肥遗存曹操教练弓弩手的古教弩台、魏将满宠修建的“三国新城”遗址,至今流传着斛兵塘、藏舟浦、筝笛浦等动人传说。
4 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由县设市。
1952年8月25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驻合肥市
合肥自然环境优美,名胜古迹甚多。 市区公园环城走,碧水绕城流,是全国着名的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还是全国双拥模范和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H. 明朝的合肥叫什么,以前叫什么
合肥在明朝叫泸州,合肥在古代也叫合肥。商周时期叫虎方,夷虎,秦汉朝时设置合肥县,隋朝以后叫庐州、庐阳,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合肥古为淮夷地,商朝称虎方,西周称夷虎。
西周时期,周王分巢国为庐、巢两国,其中庐国都于庐邑,位于今天的合肥市区西北。
秦汉之交,合肥正式建立“合肥县”,属九江郡。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合肥几经战乱,最终由曹操控制,并在此设立扬州刺史部,管辖曹操实际控制的扬州江北部分。曹操、孙权以及后来的魏吴两国曾在合肥交战多次,史称“合肥之战”。
西晋属淮南郡。东晋在此安置汝阴(今阜阳市)侨民,因而改名汝阴县。刘宋设立南汝阴郡,治汝阴县。南齐改南汝阴郡为汝阴郡。萧梁设南豫州,治于汝阴,遂改合州。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九江郡为淮南郡,合肥县属淮南郡。
隋初复改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唐代建制基本不变。
北宋庐州建制不变,新设淮南西路管辖包括寿春、合肥在内的淮西各地,并在合肥设立淮南西路转运使司、提举常平广惠仓司和兵马钤辖司。南宋时期,合肥是抗金前沿,设有淮南西路安抚使司和转运使司。
元在此设庐州路管辖合肥、梁(在今肥东县境内)和舒城三县以及和州、无为州、六安州三州,亦设立淮西道宣慰司和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司(后称淮西江北道肃政廉访司)管辖淮西各路。
明为庐州府治。清为江南省庐州府治。
(8)合肥在历史上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合肥两字的出现起源于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有一个叫九江郡。汉武帝时期,九江郡里设立了一个县,叫合肥县,这是合肥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
因为两条河流,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南淝河古代称为“施水”,东淝河古代称为“肥水”,两河都有一个“肥”字,合在一起,简称合肥。
三国时候合肥就已经成为一座繁荣的城市,曹操命刘馥在合肥大搞城市建设,因为合肥当时就是扬州的首府。只不过,在古代的行政划分里,合肥一直都是县级。
合肥不仅是扬州的首府,从隋朝开始,唐宋元明清,庐州府的治所基本上一直都在合肥县。庐州这个名字被废除是在民国元年,合肥县直属安徽省。
辛亥革命后,合肥迎来了新生机,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了庐州府,合肥县直属安徽省,开始以合肥这个名称称呼改区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县,合肥成为安徽省的省会。
民国之所以舍弃了庐州这个名字,而改用合肥,其实还和一场重要的战役有关,就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淝水之战。
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引发了社会大动乱。在南方,晋琅邪王司马睿于公元317年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占据了汉水、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
在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凉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
公元383年,秦主苻坚带兵征讨东晋,在今天的南淝河开展了一次重要的战役,史称淝水之战。 战争的结果是,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这场战役,是汉人政权抵抗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以少胜多战役,多为汉族学者传颂。也是因为这场淝水之战,让南淝河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也增加了民国政府废庐州,提高合肥地位的决心。
1949年1月淮海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合肥县,析合肥县新设肥东、肥西两县,并在合肥设立皖北行政公署。1952年,皖北、皖南两公署合并设立安徽省,正式定省会为合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合肥
I. 合肥古称什么
合肥古称:庐州、庐阳。
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 、又名“庐阳”。庐州这个名字历史非常悠久,周武王时代分封制,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来分封,就在现在合肥这个地方封了一个国叫“庐国”,而庐国又属于子爵,所以称为“庐子国”,都城叫庐邑,就是现在的合肥老城附近。
(9)合肥在历史上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历史人文
地域文化:自古以来,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巢湖文化在合肥大地交融辉映,历数千年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璀璨夺目的地域文化。
巢湖文化:几十万年前,巢县人化石现身;有巢氏,构木为巢起源于此;南巢地,夏朝末君落户;古船塘,上演元明风云;昭忠祠,激扬爱国情怀;瑶岗村,奏响百万雄师过大江号角。巢湖文化在撞击中融合发展,在包容中吸取精华,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个性特征。
历史名人包拯:包拯,字希仁,清正廉明的旷世清官。28岁中进士,先后任天长、端州、扬州、庐州、池州、开封等地知县、知府,官至枢密副使。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誉。身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拯集》和众多断案故事、戏曲传世。
参考资料:网络-合肥
参考资料:合肥市人民政府网-历史人文
J. 合肥以前叫什么名字
合肥以前叫庐州、庐阳。
合肥,简称“庐”或“合”,古称庐州、庐阳、合淝。合肥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中部、江淮之间、环抱巢湖。合肥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双节点城市,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
(10)合肥在历史上叫什么名字扩展阅读:
合肥是一块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1926年11 月,吴山庙起义,打响了安徽党史上武装斗争第一枪。1939年5月,新四军军长叶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等,在庐江组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江北指挥部。
在解放战争期间,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部设立在合肥瑶岗。合肥现有吴山庙武装起义旧址、肥东县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等红色遗址,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共合肥历史陈列馆、蔡永祥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
合肥有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传统。肥西山南小井庄率先实行“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国第一台窗式空调、微型电子计算机、“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世界第一台VCD、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机……先后在这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