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日本面条多久历史

日本面条多久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11 09:17:51

‘壹’ 日本拉面四大品牌是什么

札幌拉面、博多拉面、喜多方拉面并列为日本三大面食。

1、札幌拉面

位于札幌市中心的薄野,其实只是一条数十米的小巷,却有17家拉面店,根本没有其他店铺。它存在已有30年历史,从原本的7、8家拉面店以及数间酒家发展起来,后来逐渐变成拉面店聚集的专门街。

札幌拉面以味噌口味为代表,在浓郁的味噌汤上还添加了大量猪油和蒜,还有炒过的蔬菜,大部分拉面店还会用肉末代替叉烧。

油质丰富,口味比其他地方都要咸。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常说的地狱拉面其实是用辣味噌制成,也是札幌拉面的一种。鲜辣咸香,让人忍不住越辣越想吃。

2、博多拉面

博多拉面来自九州福冈县,多少人吃博多拉面只为那一口浓醇的豚骨汤!汤头汇聚了百分百豚骨的精华显得格外粘稠,这份极致的香浓有人为之疯狂,也有肠胃不好的人觉得太油腻吃不消。

故多数人吃博多拉面比较喜欢配搭红姜跟该拉面的配菜灵魂:辛子高菜,既去腻又丰富了拉面的味道。吃量大的人通常在吃完拉面后会多叫一份面(替玉),把剩余的汤汁伴随拉面一滴不剩地消灭。

3、喜多方拉面

日本福岛县喜多方市周边地区出名的日本拉面。汤底分别以猪骨和小杂鱼干混合制成。面条使用大条的扁平卷曲面条,使其有独特的食感。在福岛县,白河拉面也同样的有名。

日本拉面的起源:

早期最普遍的是加上叉烧肉、笋子的酱油口味,但如今拉面的口味也越来越多样化。

日本拉面源自中国。日本最早关于中国面条的记载是明朝遗臣朱舜水流亡到日本后,用面条来款待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国。

“ラーメン”(日语罗马字:ramen)的名称的来源有多种说法。被最多人认同的说法是来自汉语的“拉面”,所以汉字写做“拉面”。另外的说法包括:捞面、卤面。

在明治时代早期,拉面是横滨中华街常见的食品。1900年代,来自上海和广东的中国人在日本卖切面,配以简单的汤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间,拉面在日本开始流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来自美国的廉价面粉和从中国战场回来的士兵使得中国风味的面条大行其道。1958年,华裔日本人(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市)安藤百福(中文名:吴百福)发明的方便面(方便面)叫“拉面”,创立日清食品公司。

拉面成为流行的方便食品。由此“拉面”这个词的使用也超过了其他的名称的使用。1980年代,日本拉面成了日本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日本各地都有人研发出别具地方风味的拉面。

近年来,由于对疯牛病的恐惧,日本人对和拉面的顾客层相同之另一快餐食品“牛肉盖浇饭”的消费明显下降,拉面成了上班族的第一午餐选择。

‘贰’ 面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大神们帮帮忙

对于面条的起源,世人有多种传说,均具有神秘色彩。一说,面条起源于中国,汉代以前就已出现“汤饼”。“汤饼”实际是一种“片儿汤”,制作时一手托面团,一手往汤锅里撕片;到北魏时(公元486—534年),汤饼不再用手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将面团擀薄后再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到唐代(公元618—907年),人们又把切好的面条挂起来晾干,便于保存和随时食用。于是最早的挂面便诞生了。唐代时,中国和日本的往来很频繁,面条和挂面的制作技术很快就传入了日本。也有马可·波罗把面条从中国带到意大利的传说;一说面条最早还是由意大利人发明的,不过不是意大利那不勒斯人发明的,马盖罗尼就是发明人的名字,而是西西里岛人。早在1154年,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巴勒莫城已经开始制作面条了,当时只能利用阳光自然晒…

‘叁’ 面条的来历

面条起源于中国,面条起初被称为“汤饼”。

四千多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毁了中国西北部的一个村庄,紧随其后的洪水又将其封冻。四千多年后,准确说是在2005年,考古学家们在被称为“中国庞贝”的青海省喇家村里,发现了裸露在岩层中长约50厘米、宽约3毫米的面条。不过在那时它的名字很有可能还不叫“面条”。

在中国,最早的面条被叫做“饼”或“汤饼”。1400年前的《齐民要术》首次记载了制作面条的“水引馎饦法”——“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着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简单来说,“水引面”是将拉成筷子粗细的面条,掐成一尺状,水浸之后,在沸锅的蒸汽上用手快速捏成扁条状下锅,煮熟出锅淋上鸡汤。馎饦的做法与水引面相似,只是形状更似扁平的面揪皮,但口感上都“滑美殊常”,这是中原地区最早的汤面。

(3)日本面条多久历史扩展阅读

特色面条:各地特色面食有武汉的热干面、内蒙古的焖面、山西的刀削面、栲栳栳,北京的炸酱面、兰州拉面、重庆的重庆小面、上海的阳春面、高邮的酱油面(又称高邮阳春面)襄阳牛肉面、扬州阳春面、扬州炒面、东北的冷面、保定的大慈阁素面、陕西油泼面。

河南的烩面、捞面、麻鸭面、饸烙面、广东的云吞面、福建的沙县拌面、漳州卤面、莆田卤面、厦门沙茶面、四川的担担面、铺盖面,岐山和新野的臊子面,贵阳的肠旺面,阜阳格拉条,涡阳干扣面,等等。

‘肆’ 稻庭面是什么

稻庭面是用好的面粉,由面食手工艺人采用熟练的手工技术制成,味道清淡、韧性很强、非常爽口、是享誉全国的食品。

关于“日本三大乌冬”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赞岐乌冬、稻庭乌冬和五岛乌冬,所以我们下文也将着重聊聊稻庭乌冬和五岛乌冬。其他说法包括赞岐乌冬、稻庭乌冬、冰见乌冬,或赞岐乌冬、稻庭乌冬、水泽乌冬(群马县,手打乌冬)。

面条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应该放入锅中大火开锅以后再下面,并且用筷子不停的搅拌,以免面条粘在一起。然后用旺火煮开,否则会由于水温不够而导致面条表面的面糊不易形成一层黏膜,而且也会融化在水里,面汤也会变得特别的浑浊的,吃起来就觉得特别的不劲道。要用旺火煮,锅开两次以后点些凉水就可以。


如果水沸腾后再下干切面、挂面,面条在沸开的锅中上下翻滚,互相摩擦,很容易出现面汤糊化的情况,而且增加了粘度,浓度也增加了,煮出来的面条会有硬心,吃起来口感也不会很好哦。其实面条的口感一方面是制作的工艺上面,另一方面就看如何煮了,所以如何煮面条也是一种技术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面条

‘伍’ 日式拉面的起源

拉面最早进入日本,是于19世纪末的明治时代诞生于横滨和神户的中华街。拉面在日本的初期普及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中国菜在日本经过本土化诠释后的“中华料理”在日本全国大红大紫,面类美食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二是上世纪在深夜出摊的流动拉面摊,成为日本人加班后回家路上吃夜宵的首选。因此拉面在当地的平民美食中榜上有名。
上世纪60年代,日本北海道的札幌拉面创出了招牌,为促进当地的观光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札幌拉面的连锁店,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遍布全国各地。此后,日本各地开始注重推出自己的特色拉面,形成了“东京拉面”、“博多拉面”等各具特色的“地方品牌”。与此同时,随着电视、杂志等媒体的大力宣传,在全日本形成了一股“拉面文化”的热潮。
一碗鲜汤,筋道的面条,几片熏制的叉烧肉,几块腌制的竹笋,再撒上一把香葱,就是一碗地道的日本拉面了。当然,这只是个基础,根据个人口味和拉面种类的不同,还可以加上鸡蛋、海苔、青菜、红姜等配菜。从汤底来讲,日本拉面分为“料汤拉面”和“汤汁拉面”。所谓“料汤拉面”,指的是调味料制作的汤底。那么就有“酱油拉面”和“盐汤拉面”之分,东京拉面的主流就是“酱油拉面”。还有一种“料汤拉面”的汤底使用一种日本独特的大酱“味噌”制作的,北海道的札幌拉面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味噌拉面”之一。另外,还有“汤汁拉面”,它的汤底主要是“猪骨浓汤”和“鱼汤”,其特点是色如白玉,鲜而不腻。“猪骨汤拉面”的代表是九州地区的博多拉面和熊本拉面。除此之外,日本拉面根据配菜的不同还有“叉烧面”、“馄饨面”、“排骨面”等很多种叫法。

‘陆’ 日本拉面的发展

日本拉面这种食物,其实当年是由中国流传到日本去的,事实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乌冬面,拉面,荞麦面)中,只有荞麦面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而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现今日本拉面的原身。在日本对拉面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一七零四年,一位名叫安积觉的历史学者在“舜水朱式谈绮”书中提到中华面,以及水户黄门曾经吃过类似乌龙面的面食。
就一般的认定,拉面的技术是在一九一二年时由日本人自中国引进到横滨。由于明治五年时日本和满清签订了“日清友好条约”,使得大批华侨迁徙定居在三大港口─横滨、神户和长崎,因此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便有了“中华街”的形成,而拉面的技术也就是从这些地区流传出去的。
当然,在一九一二年时还没有拉面这名词,当时的日本人称拉面为“龙面”,也就是指龙吃的面(龙的传人及中国人)。而且当时的日本拉面店,店主人和店员都是穿着中国式的服装作为制服。
拉面一词的语源由来有很多种说法,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认为因为拉面是不用刀切,只由厨师用手拉扯而成的面条,所以称之为拉面,如果从语音来推测的话,这种说法有几分可信,不过也有人说老面、柳面才是拉面的语源。
日本拉面住在横演中华街的华侨,大都来自广东或福建,因为南方人习惯以盐调味,所以中华拉面以盐调味、而以鸡骨或猪骨熬汤的汤面为主流。但是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有些拉面后来改以酱油调味,因此才有日本拉面的诞生。所以,所谓的日本拉面就是日本采取中国面食的精华,加以研究制作出来的日本式中国拉面。
之后,传统的拉面经过日本人不断地研究改良与创造,成为了现今所见,日本独有风味的一种面食,拉面不但被日本人发扬光大,其影响力更扩展到全世界。许多日本以外国家的人,都认为拉面是从日本发源的食物,甚至有许多中国人也有同样的误解。
日本拉面同样为中国人聚居点的最早的拉面店,是明治四十三年在东京浅草开张的“来来轩”,来来轩把日本的传统汤头─柴鱼、昆布高汤,混入猪骨或鸡骨熬制成的高汤中,而东京风味的酱油拉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现在的日本面食专卖店,一般都以自家独特的酱汁加入高汤稀释。这种店家也几乎都以酱油调味为多,少数以味噌或盐调味的只是为求变化,不会是店家的秘传招牌面。
不论是日式拉面或中华拉面,都是品尝其面条和汤汁,中华拉面保留了中国正统的汤面形式,以配料来展现其独特的味道,而日式拉面配料较少改变,一般都是以玉米、叉烧、海苔、笋干、蛋、豆芽、海鲜等为基础再做变化,不过拉面本身并不会因为这些配料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为汤头及面条的融合才是绝佳拉面的重头戏。
明治末期开业的元祖级拉面店“来来轩”,由其标榜着中国料理便可知中国料理在日本受欢迎的程度。
由于拉面在日本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期间,为适应不同地区居民的口味,因此产生了各种变化,拉面的烹调技术及风味也分成多种流派。不过基本来说是分成了北、中、南三大区域。初期大部份的业者都是使用手推车,以流动摊贩的方式来经营;现今在上野、横滨等地区仍然可以找到这种挂有“拉面”片假名招牌布的流动拖车式的拉面摊。
在二次大战期间,日本的经济严重萧条,在生活物资异常缺乏,身上没有多少钱,但是又想吃美食的心态下,拉面和可乐饼这类简单、节省、好经营又美味的食物,渐渐的成为大家最常吃的料理,也理所当然的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料理。在日本闹区,一条街上往往同时有数家拉面店在做激烈的竞争,也因此使得拉面的口味日趋讲究,制作过程也渐渐的越来越精致繁复,再加上一些如电视冠军之类的热门电视节目推波助澜之下,吃拉面在日本几乎已成为了全民运动,目前全日本大概有二十万家以上的拉面店,在日本的横滨甚至还有以拉面为展览主题的博物馆(横滨市港北区横滨2-14-21),这所博物馆是拉面迷必去的朝圣地点。

‘柒’ 面条的由来

面条由来于东汉时期的中国。

中国、阿拉伯及意大利都声称是面条的发源地,但可考的关于面条的最早文字记录是东汉时期的中国。

但是在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叶茂林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约4000年前被地震掩埋)中发现了距今有4000多年历史的面条,长约50厘米、宽0.3厘米,由粟制成,有最早的文字和实物佐证,很明显面条是起源于中国。


(7)日本面条多久历史扩展阅读:

面条的价值

1、面条中含有铜元素,虽然说铜元素在朋友们的身体中的需求量不是非常的大的,但铜元素是作为朋友们的身体微量元素也是不可以缺少的,而面条中正好就含有铜元素,铜元素对于朋友们头发的发质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朋友们适量的吃一些面条还可以起到养发的作用。

2、面条对于帮助朋友们养胃是起到了很好的功效的,因此对于胃部消化不良的朋友们在食用主食的时候可以将面条穿插到其中来食用,由于面条比较好吸收,而且汤面还能帮助朋友们暖暖胃,胃部不好的朋友们可以多食用面条来养胃。

3、面条含热量低,面条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条煮熟后变成400克。

4、面条有抑制食欲的特点,因为面条在胃中的消化比较慢,使人长时间有饱胀感,不易饥饿。

‘捌’ 面条是哪国人发明的谁最早发明了方便面

对于面条这种食物来说,其实最早发明的地方就是我们中国。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美食的国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其实如今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美食,大多数都和中国息息相关,但是方便面这种食物并不是中国人发明,而是日本的一名老者发明。

而很多人为了方便,所以也选择吃方便面。最近几年方便面销量有所下滑,也是很多人认识到方便面,不太有利于健康。但是面条这个东西对我们的身体非常好,可以说在所有组织当中面类是最养胃的一种,所以有胃部疾病的朋友,平时可以多吃面条。

阅读全文

与日本面条多久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