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

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11 18:31:36

Ⅰ 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次巨变是什么,请简单的介绍一下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1、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既有鄂、湘、陕、赣、晋、黔、粟、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孙中山先生于12月回国,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了。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代表,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组成了以周恩来为总理的国务院(当时叫政务院)。

会议还确定了国旗,规定了国歌,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3、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窗口。

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1)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1、辛亥革命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9月30日下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产生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其他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3、改革开放的意义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Ⅱ 中国二十世纪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巨变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1、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2、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3、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的三大巨变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的三大巨变是: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3)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但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归根到底还是没有能够巩固和发展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个相实很快就被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所窃取,初生雪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只存在了几个月即告天折。

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资产阶级共和国蜕变成了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中国不仅没有开通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了。

Ⅳ 中国三次历史巨变是什么

(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2)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Ⅳ 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一、通过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2、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趋势,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 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3、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Ⅵ 简要回答:(1)“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指的是什么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变化:

1,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创造了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处境,但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大门,使反动统治秩序不再稳定。

2,第二次是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人民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

3,第三次是改革开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革命和建设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赋予中华民族新的强大生命力。

这三次历史巨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近代中国的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的庄严选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6)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辛亥革命成功的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1930年双十纪念日中,何应钦对此做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说明,指出“辛亥革命懵懂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算是成功。

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革命的目的不只在推翻满清,不只在获得中华民国的虚名,而在造成一个三民主义自由平等的新中国”,明确了实现三民主义为辛亥革命的最终目标。从此意义上看,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可以自圆其说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Ⅶ 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节选自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Ⅷ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是哪三次转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具体内容如下:

1、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首先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的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的独立国家。其次,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转变。

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中国就进入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要走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在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三年的努力,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指导社会主义改造。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1956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3、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实现了第三次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社会主义经济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三个阶段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战略,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8)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党领导实现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宝贵经验与深刻启示如下: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与三次历史性转变

Ⅸ 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阅读全文

与中国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