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我国什么时候

历史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我国什么时候

发布时间:2022-08-12 11:55:07

Ⅰ 历史上什么公元前公元后还有公元之类的时间段怎么分

公元纪年就是西方的纪年方法,是以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元年,公元元年之前的年份,标注为公元前。公元元年在我国属于汉朝时期,这样汉朝之前的历史,就统一标称为公元前了。(例如秦始皇统一全国为公元前221年,意思是距离汉朝公元元年之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全国)。

Ⅱ 公元前,公元后,公元是多少年到多少年

所谓公元,就是西方国家的历法比如今年是2019年,也可以称公元2019年。中国历史上的历法都是以皇帝的年号来统计,比如民国元年就是公元1912年。

Ⅲ 公元前和公元后是从那个朝代开始的

公元前和公元后是从西汉开始的。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史称西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汉武帝继位后,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盐铁官营等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独尊儒术统一思想。对外则开拓了东并朝鲜、南据越南、西逾葱岭、北达阴山的辽阔疆域,奠定汉地基本范围;又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沟通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拓展对外交往,并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

(3)历史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我国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从黄帝纪年开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至今(2018)是中国传统历法开元4715年。

Ⅳ 公元前后在哪个时期划分的

西汉。

我国历史上西汉的存在时间是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跨越了公元前后两个时间点。公元前206年八月,楚汉之争开始,因楚义帝为项羽所弑,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大军行至氾水之北时,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诸侯王联合上书,请求刘邦称帝,经过几次谦让后刘邦才答应。二月初三刘邦在汜水之北的定陶称帝,建国号为汉,定都洛阳,史称西汉。

公元8年,刘姓皇统在社会上、包括一部分官僚地主中,已经失去威望。外戚世家出身的王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崛起,王莽不受新野田而上书颂其功德者竟达48700人,王莽就在地主官僚的拥护下,在公元八年十二月,自立为皇帝,西汉灭亡。

(4)历史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我国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公元纪年,也称公历纪年,或基督纪年。它以相传的耶稣基督诞生年即公元元年作为历史算起,在中国这一年正好是西汉平帝元始元年。

以这一年为界,在此以前的时间称公元前多少年,在此以后的时间公元多少年,或直接称XX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XX年)。这就是纪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法、纪年采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西元纪年,但仍然并用我国传统农历,这是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协商决定的。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应采用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公用的纪年制度,即用西元为新中国的纪年。

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四项决议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西元”。现在的教材实际上也是把各种纪年方法换算成公元纪年来表达历史时间的,因此,公元纪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纪年方法。

世界各国关于纪年的方法有很多,还有干支纪年法、道教历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天文纪年法、历史纪年法等。另外,还有佛教纪年、伊斯兰教纪年、犹太教纪年、日本纪年、希腊纪年等。

Ⅳ 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分界是哪个朝代

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分界是汉朝的西汉。西汉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12月,所以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分界是我国的西汉时期。

其中公元分界线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刘衎(公元前9年-公元6年2月4日),即汉平帝(公元前1年―公元6年在位)。原名刘箕子,汉元帝刘奭之孙,中山孝王刘兴之子,母卫姬,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5)历史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我国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我国首次使用公元纪年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

新中国正式确定公元纪年为我国法定纪年是在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Ⅵ 公元前后在哪个时期划分的

公元元年是中国汉平帝元始元年,属西汉。

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元年的纪年法,此前一年则称为公元前一年,公元无零年。

每十年被称作一个年代,例如2X年为二十年代,9X年为九十年代等等。但每百年的前二十年一般不称“年代”,而称某世纪初。

每百年被称作一个世纪,但一世纪和公元前一世纪为99年,即公元元年~99年为一世纪,100年~199年为二世纪,公元前99年~前1年为公元前一世纪等等。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使用公元纪年法,我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开始采用公元纪年。

(6)历史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我国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起源

现行西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西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公元”产生于公元6世纪。

当时,为了扩大教会的统治势力,僧侣们几乎把任何事情都附会在基督教上。公元525年,一个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为了预先推算七年后(公元532年)“复活节”的日期,提出了耶稣出生于古罗马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284年的说法。

主张以耶稣出生之年作为起算点的纪年方法,这个主张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公元532年,教会把狄奥克列颠纪年之前的284年作为公元元年,并将此纪年法在教会中使用。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于1912年开始在中国正式采用,取代传统使用的中国历法农历(即时宪历),而中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西历在中文中又称阳历、西历、新历。

虽然格里历改革是以宗教原因为出发点,但改革的重头贡献是给文明社会提供了一个准确又可靠的公务与民用的日历系统。

格里历改革虽然早在1582年就已制定,但还是经过了之后的几百年才被所有国家慢慢采用 – 德国在1700年开始正式采用, 而俄国一直到了红色革命后的1918年才从儒略历改到格里历。

Ⅶ 中国五千年历史,公元前多少年,公元后多少年

中国五千年历史,是始于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至今为五千年。
其中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专家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进行了梗概式描述。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一、中国五千年历史是由“夏商周断代工程”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共同证源的。
1、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中国的一项文化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

1996年启动,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该工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相结合,设置9个课题44个专题,组织来自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学、天文学和测年技术学等领域的170名科学家进行联合攻关,旨在研究和排定中国夏商周时期的确切年代,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条件。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的年代学的科学研究项目,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的系统工程。该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九五计划”中的一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该工程正式启动于1996年5月16日,2000年9月15日结题。
2、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
该项目首先进行了为期三年(2001—2003年)的预研究。在预研究的基础上,2004年夏季,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
该项目发布最新成果: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二、研究成果:
多年来,探源工程专家聚焦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以田野考古工作为中心,并将实验室“搬”到了考古工地,擦亮已经沉睡数千年的文明“星斗”,也为实证5000年中华文明提供重要证据。
在浙江良渚遗址,发现了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更大规模的外城。为了防止古城遭到洪水的侵害,在古城以北的山前地带,良渚人堆砌起巨型水坝,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时期的建筑中首屈一指。

在山西陶寺遗址和陕西石峁遗址,分别发现了面积在280万乃至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这些城址内社会分化严重,高等级建筑周围有高高的围墙围绕。这一时期,墓葬中反映的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小墓一无所有,或者仅有一两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随葬品可达到上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级身份。

“像这样的社会,显然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部落联盟,应该已经进入到国家阶段。”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说,“所以我们觉得,中原地区在这个时期已经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基于90年来中国田野考古学成果的科学总结,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还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和强制性权力等方面,提出了中国进入文明社会的突出特征。(7)历史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我国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中华文明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却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在此之前,中国的历史只能是传说和半信史,时间脉络十分模糊。
但由于夏商周断代工程缺乏有力的考古实证,公布《夏商周年表》以后,引发了不少商榷批评的声音。为了弥补这个缺憾,2001年开始启动旨在揭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经过十几年之后,5月28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当“上下五千年”不再成为“传说”,国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的消息,在朋友圈呈刷屏之势。

“上下五千年”不再成为“传说”,是回归历史的真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的历史,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进展,我们已经可以成功实现对这段历史进行描述,从而填补了历史上这一关键时段的空白。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也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这还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上下五千年”不再成为“传说”,是对“西方中心论”的有力驳斥。西方中心论,是随着中华文明近代的落伍、西方文艺复兴后产生工业革命殖民全球的产物。西方中心论是一种从西方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一个隐含的信念,自觉或下意识感觉到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是对文明文化和历史的误解。
认为西方文化优于、高于非西方文化;或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围绕西方文化展开;或者认为西方文化特征、价值或理想带有某种普遍性,从而代表非西方未来发展方向……这些都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色彩。

对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中的历史地位进行正确的定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原动力,进而关系到人类文明的根本走向这样的大问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丰富的证据和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中华文明独立起源的客观事实,使“中华文明西来说”等谬论不攻自破。

“上下五千年”不再成为“传说”,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的价值与魅力就在于其和现实之间的密切关联。
经过几十年高速发展之后的中国,深感于精神家园建设之迫切与重要。任何个人或民族,都不可能与过去割裂。从民族的历史和文明源头汲取营养,无疑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和最佳选择。

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这既揭示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秘密,更对于坚定文化自信、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Ⅷ 公元前后是什么时间

公元前与公元后的划分界限是耶稣诞生的日期,耶稣诞生前称为公元前,耶稣诞生后称为公元后,在中国,公元是从中国汉朝开始的,公元元年也就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帝汉平帝在位的时候。

1、公元来历:

基督纪年诞生之前,罗马帝国的纪年方式主要以罗马纪年、执政官纪年、罗马占领纪年和戴克里先纪年为主。罗马纪年是以罗马城的建成时间为元年进行纪年,应用面并不广泛,主要用以记录历史。执政官纪年是以历任罗马执政官的姓名和在位时间进行纪年,因为有政权力量的加持,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使用起来较为麻烦,需要翻查执政官年表。其实无论是这四种纪年方法中的哪一种,都是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基础上的。罗马帝国灭亡后,这些纪年方法也就乱了套,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公元,即公历纪元,原称基督纪年,又称西历或西元,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在儒略历与格里高利历中,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称为公元后,耶稣诞生之前的日期,称为公元前。

在王莽的运作下,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说除了封爵之事全权托付给王莽,王莽权力比拟皇帝。西汉据《周礼》设置羲和官,官秩为二千石申屠刚反对王莽专权被罢官。六月二十日,封周公旦后人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封孔子后人孔均为褒成侯,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王政君诏令天下已定罪的女徒都释放归家,每月出钱三百,雇人代役。九月,大赦天下,所有囚徒释放。佛教传入中国。

综上所述,公元纪年并非古来有之,如果不是因为基督教在欧洲盛行,欧洲早前的那些和中国古代类似的罗马纪年等纪年方法会持续发展,就不会出现基督纪年和公元纪年。正因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力,所以基督纪年一经出现,就能够迅速推广开来。

每十年被称作一个“年代”,如2x年为二十年代,9x年为九十年代等等,但每百年的前二十年一般不称“年代”,而称某世纪初。每百年被称作一个“世纪”,但一世纪和公元前一世纪为99年,即公元元年~99年为一世纪,100年~199年为二世纪,公元前99年~前1年为公元前一世纪等等。

Ⅸ 中国什么时候分的公元前后

中国于1949年采用公元纪年法来划分公元,是以汉平帝元始元年那一年为界,在此之前为公元前,之后为公元后。而公元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西方社会以耶稣出生那一年为公元纪年为界划分前后。

中国分公元前后的时间
我国在1949年国家建立之后开始采用公元纪年法来划分公元前后,是以中国汉平帝元始元年那一年为界,作为公元元年来划分前后,所以在汉平帝元始元年之前为公元前,而之后为公元后。

公元其实是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是由欧洲兴起的基督教创立,而耶稣出生的那一年被定为公元纪年,也叫做基督纪元。经过意大利哲学家AloysiusLilius加以改革后,在1582年正式颁布公元前与公元后以公元为准。

严格来说,中国是历史上最早使用年号来纪年的国家,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年号为建元,在此之前的王朝只有年数,没有年号。后来年号纪年的方法传播到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的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我国什么时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