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宣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宣城历史上的名人有诗人梅尧臣、数学家梅文鼎、红顶商人胡雪岩、新文化运动旗手胡适、徽墨名家胡开文、学者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书画家吴作人等。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临浙江省杭州、湖州,南倚黄山,西和西北与池州市、芜湖市毗邻,北和东北与马鞍山及江苏省南京、常州、无锡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敬亭山、柏枧山、水西山、龙须山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
宣城地处江南,楚头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说。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国家园林城市、南吴尾,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鱼米之乡。
宣城文化底蕴深厚,自西汉时起就一直是江东大郡,晋永嘉年间,首开文化昌盛之风,历经六朝, 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文化发展,其文脉源远流长,中国鳄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一翼。
B. 安徽民国将领
安徽籍国民党上将(网址栏内输入人名+安徽,人名+县市名,人名+安徽+安徽+县市名即可查 因地名更改:巢湖也可输入巢县查 宿州用宿县查 亳州用亳县 滁州用滁县查 寿县用寿春、寿州查 宣城用宣州查等)
冯玉祥上将(一级):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巢湖
罗本立上将(一级):参谋总长 肥东
刘和谦上将(海军一级): 参谋总长 肥东
卫立煌上将: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 东北剿总总司令。合肥
张治中上将:“和平将军” 西北军政长官 军委会政治部部长 巢湖
孙立人上将:“从林之孤”“东方隆美尔” 陆军总司令 总统府参军长 庐江
方振武上将:第九方面军总司令 第四军团总指挥 同盟军总司令。寿县。
刘和鼎上将:驻闽绥靖司令官 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合肥。
汤尧上将 :陆军副总司令 副参谋总长。合肥
于豪章上将: 陆军总司令 凤阳
许历农上将: 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黄埔军校第十二任校长 贵池
朱致远上将: 黄埔军校第十三任校长 阜阳
丁之发上将: 国防部督察部主任 联勤总司令 合肥
张国英上将:陆军代总司令 国防部代理部长 阜阳
郭汝霖上将(空军): 空军总司令 总统府参军长 界首
郭寄峤上将: 国防部长 合肥
郑为元上将: 国防部长 合肥
陈镇湘上将:陆军总司令 国防大学校长 芜湖
程邦治上将: 副参谋总长.三军大学校长。 巢湖
-------------------------------------------------------------------------
贾德耀:追赠陆军上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合肥
吴旸谷:追赠陆军上将。同盟会江淮支部主盟。长江7省经略。长丰 (广州革命政府追赠)
倪映典:追赠陆军上将。岳王会主持人,广州起义新军总司令。长丰 (广州革命政府追赠)
范鸿仙: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三民报”创办人。铁血军总司令。 合肥
吴光新:追赠陆军二级上将。北洋政府陆军总长。陆军训练总监。曾任湖南督军。长江上游总司令。合肥
施从云:追赠陆军二级上将“北方革命军政府”总司令。桐城。
-----------------------------------------------------------------
另附:
汪道渊:台国防部长(文职出身 无军衔)大陆时期:重庆卫戍总部军法处处长,北平警备总部办公室主任.台湾时期:国防部常务次长。司法行政部长.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歙县
杨友柏少将:涡阳人。 整编第155旅旅长。
过家芳少将:蒙城人。 第132师师长。
葛开祥少将:蒙城人。第81师师长。
慕幼声少将:蒙城人。绥远东桃达治安司令。
李亚东少将:颖上人。黄埔军校十期毕业。第5军暂编二兵团独立总队总队长。
杨健民少将:宿州人。中央训练团监察官训练班毕业。闽南师管区监察官、副司令,第九十六军参谋长。
蒋嘉宾少将:砀山人。苏鲁豫皖边区第18纵队司令。
孙天放少将:怀远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江苏保安副司令。
辛少亭少将:安徽凤台人。第5绥靖区绥靖第3旅旅长、第128军军长。
廖运周少将: 凤台人。黄埔军校五期毕业. 第110师师长。
廖运升少将: 凤台人。 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第110师师长。
王逸常少将: 六安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副主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附。
李世绩少将: 凤阳人。 华北剿总荣誉军人管理处督导。
吴继光少将:明光(原嘉山)人。黄埔军校二期毕业,抗日战争时任陆军第五十八师一七四旅旅长。在上海战役中牺牲。
张本禹少将:巢湖人。黄埔三期毕业。第十三军四师十二旅副旅长。抗日战争中在北平南店口作战牺牲。
张文衷少将: 巢湖人。黄埔3期毕业。13军4师12旅旅长。1937年牺牲于北平南口。
张文心少将:巢湖人。第8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 。
李棠少将:桐城人。东北讲武堂毕业。第140师师长。37军副军长。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徐州绥靖公署参谋长。“国防部”部员。
刘昶少将: 宣城人 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参议。
吕德元海军少将:休宁人。江南武备学堂五期毕业。国民政府海军部军学司司长。
刘一平少将: 安徽人 。第267师师长 。
李东辅少将:安徽人。第327师参谋长。
方先觉中将:萧县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黄埔军校抗日名将。新10军军长。“铁血将军”。后历任第十绥靖区的副司令官。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22兵团副司令官、第1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高参。第一军团副司令官、联合勤务总司令部研究督察委员会主任。
王仲廉中将 :萧县人。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第4兵团司令官。第十九、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黄胪初中将:亳州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北平陆军大学校第四期毕业。历任炮兵学校教育长、副军长代军长、太原防空司令、山西省防空司令及最高军事委员会参谋。
石寅生中将:寿县人。日本法政大学毕业.暂编第六军军长。军事参议院参议。
王诣典中将:寿县人。台湾陆军官校第57期(1968年班)、三军大学第64期(1975年班)、战争学院1986年班毕业。台“陆军”六军团司令。
徐庭瑶中将:无为人。保定军校三期毕业。军训部机械兵监。新编第11军军长。第38集团军总司令。后专任机械兵监。陆军总司令部装甲兵司令。
戴安澜中将(追赠):无为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抗日名将。200师师长。在缅甸殉国。“域外死忠第一人”。“抗日之英、民族之雄”。
严武中将:庐江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在台任国防部大学战役系主任。
廖运泽中将:凤台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96军军长。20集团军副总司令。积极支持并和廖运升共同策划第二个一一○师在浙江义乌起义。
王东原中将:全椒人。保定军校八期毕业。历任第七十三军军长。东南军政副长官。湖北省政府主席。湖南省政府主席。总统府顾问。
陈金城中将:全椒人。中央军校(黄埔军校)第二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历任36军副军长、9军军长、29军军长、4方面军高参、96军军长、整编第45师师长、整编第96军军长兼45师师长。
黄光华中将:凤阳人。保定军校毕业。三十三军一三九师师长。
余心清中将:合肥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号称红色牧师。抗战初期任第三集团军政训处长。46年奉冯玉祥、李济深之命携100万巨款到北方策动国民党将领起义,任保定绥靖公署设计委员会中将副主任等职。1947年,因联络美国领事馆,策动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起义,遭到国民党逮捕。1949年获释。
蔡炳炎中将(追赠):合肥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第110旅少将旅长。淞沪会战壮烈殉国。
吴新田中将:合肥人。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军事参议院参议。
史文桂中将:合肥人。保定军校八期毕业。任黔桂边区防守司令部副司令。台湾炮兵司令。炮校教育长等。
张义纯中将:肥东人. 保定军校三期毕业。桂系第二十一集团军军长。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
李铣中将:合肥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陆军总司令部附员.
阚维雍中将(追赠):安徽合肥人。广西陆军讲武堂工兵科毕业。历任第十九师副师长,第三十一军参谋长,第一三一师少将师长。于桂林陷落之时为实践其"人在城在,城亡人亡"之誓言而举枪自饮。
施中诚中将:安徽桐城人。字朴如。保定军校第九期、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四期毕业。74军副军长,第100军长。
沈方祥海军中将:怀宁人。海军官校53年班毕业。台“海军副总司令”。
施佐京中将:怀宁人。政战学校45年班毕业.台“国防部”总政战副主任执行官。
徐权中将:宣城人。保定军校毕业.湖南省保安处处长。
杨虎中将:宁国人。先后攻读于清军武弁学堂和两江讲武学堂。历任江苏军总司令、广州非常大总统府参军、淞沪警备司令及中国国民党4~6届中央监察委员。
戴戟中将:旌德人。保定军校三期毕业.淞沪警备司令。东南补给区司令。
叶元龙中将:歙县人。重庆行营第二厅厅长。
刘尚志中将:歙县人。黄埔军校二期毕业.三十九军军长。
陈维沂中将(追赠):安徽人。安徽省保安处长 。
上将内有一些是在台湾授的上将军衔 在大陆期间是中将或少将
没找到王姓少将旅长
C. 中国第一将军镇是哪十六位将军
“中国第一将军镇”是指安徽省六安市独山镇,十六位将军是指独山镇出了十六位开国将军:王德贵、齐勇、张宜爱、张震东、何柱成、吴宗先、杨中行、杨以山、赵俊、李世安、杜彪、吕仁礼、余品轩、涂学忠、高先贵、黄仁廷。
1、张震东
张震东(1907年-1984年),六安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张震东遭诬陷迫害。1954年,调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仍兢兢业业为党工作。
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文化大革命”中,张震东积极参加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他襟怀坦白、顾全大局,无论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还是在个人受到委屈的时候,从不动摇革命信念,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坚强的党性。
1980年,张震东恢复正军职待遇:1981年,组织上对其在“三反”运动中蒙受不白之冤予以平反;1983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张震东享受正兵团级待遇。1984年4月15日,张震东因病在南京逝世。
2、何柱成
何柱成(1911—1974)安徽省六安市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校长,金川省委书记,金川军区独立第一师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部保卫局红军工作部部长,第九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二纵队新编第一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十七旅政治委员,皖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皖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3、张宜爱
张宜爱(1912─2002),安徽省六安县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文革”中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参与了上海未遂暴乱。198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认定犯有反革命罪。
4、吴宗先
吴宗先(1916年-1994年6月),安徽省六安市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空军系。是中共九大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历任空军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4年6月病逝于济南,享年78岁。
5、杨中行
杨中行(1910年-1988年10月26日),安徽六安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少共川陕省委秘书长、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秘书长、红四方面军独立1师2团政委。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10月26日在沈阳逝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独山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杨中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吴宗先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何柱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震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张宜爱
D. 来自于安徽省淮南市籍的东吴将领,都有哪样的事迹
如今的安徽省淮南市,在汉末三国时期属于扬州的淮南郡,有六位将领效力于东吴集团。其中,三位来自淮南市下辖的寿县,三位来自凤台县。
第六位:周承。周承是周泰的幼子,东吴集团中的将领,凤台县人。周邵病逝时膝下无子,因此,东吴朝廷诏命其胞弟周承袭爵统兵,主要事迹不详。
E. 东吴除了周瑜、鲁肃、吕蒙等人外,还有哪些了不起的将军呢
一、程普
程普在《三国演义》中的出场不多,仅在讨伐黄巾、诛杀董卓、营救孙策,以及三国两大战役,即赤壁之战、荆州之战的时候露过面,是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色,没有多少战绩和战功。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历史上真实的程普,在东吴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某些方面受到的尊敬程度,甚至要远远高于周瑜、鲁肃等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详细介绍完程普后,相信大家就会知道了。
周泰不怕牺牲,曾经救了孙权一命。有一次,孙权策划讨伐六个县的山贼,当时他住在宣城,身边的卫士不到一千人。孙权轻敌大意,没有建立好防御工事,没想到数千山贼突然闯到宣城。孙权仓促应战,骑上了马,而山贼向他砍去,砍到了他的马鞍。
孙权危险了,差点被乱军砍死。
可就在这时,周泰贴身保护着孙权,身被十二创,才击败了山贼。可以说,那天要是没有周泰,孙权恐怕就在劫难逃了。
那么,孙权有多感激周泰呢?
据《三国志·周泰传》裴松之注引《吴书》,事后,孙权握着周泰的手臂,流泪满面,对他说:幼平呀,你们兄弟二人,南征北战多年,真是不惧牺牲。现在你又为了救了,受了这么重的伤,让我如何不痛彻心脾!
后来,周泰又在讨伐黄祖之战、赤壁之战、南郡之战中,都立有战功。
东吴除了以上五位将领外,还有很多将领,比如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他宅心仁厚,热于助人,是孙策和孙权手下的一员猛将,多有战功。再比如,甘宁,字兴霸,巴郡临(今重庆忠县)人,自幼膂力过人,善于骑射,好行侠仗义。
此外,还有董袭、凌统、潘璋、丁奉,等等。东吴的将领,真可谓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在隆中献策时才会说:“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结语【历史上的东吴,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没有多少文臣武将。东吴的人才,要远远多于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