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战时的日本人口是多少
二战时期,日军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日本全国总人口大约有7800万人,比当时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都要多的多。
二战轴心国阵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匈牙利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罗马尼亚王国、斯洛伐克(傀儡政府)、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府)。
二战的背景: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市崩盘,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收盘时转手的股票达到1300万股,创历史最高纪录。
随之而来的是股票市场的崩溃和银行的挤兑风潮,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继而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1922年10月,意大利王国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王国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王国开始建立。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一大党。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二战
② 日本侵华前有多少人囗,中国人口有多少
侵华前日本人口为7193万人,中国人口为4.4亿。
1912年到1949年,中国的人口是5.45亿。三年的国共内战又损失了1000万。再减去1945年到1949年增长的人口。比较合理的数字是1945年我国有5亿人。
在战争中,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中国在战争中所承受的损失极大,按1945年货币折算,约为6500亿美金
十四至十六世纪侵扰劫掠中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通称倭寇。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日本也扮演主要角色。
1894年7月—1895年10月 中日甲午战争从中国掠夺大量书籍、文物、白银等战略资源,为进一步强大和发动侵华战争做铺垫。1931年,日军在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起开始侵华战争,霸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则是掀开了日军全国侵华的序幕,直到1945年8月15日,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议,自此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前后共计十四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制造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暴行,比如在占领区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南京大屠杀;用中国人进行“活体解剖”细菌试验;制造平顶山惨案等;日军杀害中国平民数千万,并造成千万中国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军人数最多时有近200万,协助日军的中国伪军最多时超过100万(整个抗战期间伪军总人数约为210万)。据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后统计,日军在华战争中死亡的人数约为44万人。(不包括印缅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和美协同歼灭的约16万日军。)
抗日战争中,中国国民政府军兵力最高时达500万人。中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与日军共有22次大型会战、1117次大型战斗、小型战斗28931次。国民政府军陆死亡、受伤、失踪321万1914人,空军阵亡4321人、损失战机2468架,海军几全灭。
加上因病减员等非战场损失,国军总损失400多万人。不过,亦于大小会战中,让日军损失48万3708人,而伤者更达193万4820人。中国平民则约有900万死于战火,另有800万平民死于其他因素,9500万人成为难民。
③ 一个偏远小国,日本战国时代的总人口是多少
日本战国时代的总人口最初超过 700万, 战国后期约有1200万。
数据显示, 在15世纪末英格伦混乱前后, 日本总人口约为 700万, 到17世纪初战争开始时, 日本人口超过1200万。
因为在战国时期的100多年里, 由于沼泽、农业和灌溉技术的改善, 以及战国的艰苦治理, 使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粮食生产的增加肯定导致了人口的稳定增长。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
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
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
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3)历史上日本的人口是多少扩展阅读:
在这个时代,以幕府将军(也称作征夷大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
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
另外,此时日本与欧洲人之间的贸易交流正式展开,基督教和铁炮(火枪)的引进改变了社会和战争型态。到了战国中、后期,过往封建制度下的农奴地主关系也逐渐遭到破坏。
“战国三大枭雄”:斋藤道三、北条早云、松永久秀,其实毛利元就、北条氏康、伊达政宗、岛津义久、长宗我部元亲皆可算是一雄。
以织田信长为首的各国大名逐渐摆脱以往的兵农合一制度,改采以现金雇用职业军人(武士)为其作战。同时,早期各诸侯的国人土豪联合体制也逐渐转型成集权独裁的军国政体。
于是大规模的会战成为常态,统一的新幕府也自战火中历练诞生。
④ 二战时日本的总人口有多少
二战时日本总人口仅7800万人,为何敢挑战世界三大强国?
日本,一个地处东亚的国家,一直以来都被人看作是一个小国家。但这实际上是我们对日本形成的刻板印象,确实它在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是比不上很多国家的。但是我们评价一个国家是强国还是弱国,是大国还是小国,所依据的标准并不是这些,而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接下来我们从各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日本的“小”和“大”。刚刚说过,从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上来说,日本是一个“小国”。它的国土面积只有37万多平方公里,它处在中国的东南方向,是一个狭长的形状,南北跨度仅一千九百多公里。
从地图上来看,人们常常把它看作是一只爬在中国这只雄鸡面前的一条小虫子。正是因为和土地面积广阔的中国一对比,它就显得越发的小。再看其人口数量。据统计,在二战时期,日本人口达到了7800万,虽然远超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但是和当时的美国、中国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二战时期,美国人口约为1.3亿,接近日本的两倍;中国人口更是高达4亿,差不多是日本的五倍多。从以上两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这个国家在地理资源和人口上是很不占优势的。
那么二战时日本总人口仅7800万人,为何敢挑战中美苏三大国?其实这个渺小的国家,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这从它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得以窥见一斑。日本是一个岛国,极为有限的资源限制着它的发展和扩大,因此它有一股不断地向外扩张的力量,整个国家的人为了国家的发展都十分的努力。它先是占领了朝鲜,到了1931年更是将其算盘打到了中国来,夺去了中国的东北地区,随即国力暴涨,一举能够与美、苏、英、德抗衡。而且,在他们占领中国的东北期间,东北的GDP一直远超他们国内的GDP。
这也就是他们为何要花如此大的代价经营伪满洲国的原因,除此之外,日本的军事实力更是不一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亚洲地区,是第一个有着自主研发飞机能力的国家。他们发明了零式战机,用于攻打美国,美国军队曾经因这种飞机而大受创伤。除了有技术,他们的生产效率也十分高。光是三菱重工一个企业就为日本造了四千六百辆坦克和一万八千架飞机。刚刚说的还只是空军,其实日本的海军也十分勇猛,作战技术一流,而且设备也特别丰富。二战期间其战舰有六百多艘,航母也有二十多艘,在太平洋战争之前根本不比美国差多少。
我们一直以来小看日本的观点是片面的。它确实很小,但这个“小”仅仅是在国土资源和人口数量上,我们应该看到它在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方面的“大”和“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们必须摸清它的状况,看清它寻求扩张的野心,这样才能在它想要发动侵害之际予以有力的打击。
⑤ 1937年日本、中国各有多少人
1940年日本统计数据是七千一百九十三万三千人,回推1937年不会相差10万人以上,中国人口四亿,比较明确
(5)历史上日本的人口是多少扩展阅读: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是一定数量个人的综合,强调规模。
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
人口按居住地可以划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还可以按年龄、性别、职业、部门等构成划分为不同的群体。
人口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由于社会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发展过程不同,人们对人口现象的认识和反映也不同,所以在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人口思想和理论。
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
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人口普查登记具有个别直接性。从调查方法上来看,原则上个人的数据应当由当事人直接申报。但在实际调查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行申报,比如婴幼儿或正值到外地出差、旅游、当时不在家的人就不能自行申报,应由每户指定一位熟悉情况的人如实代为申报。
由于出生、死亡、迁移等原因,人口数是在随时变化的,所以人口普查必须以一个特定时点为标准,全国同时进行调查。不论普查员实际入户登记时间在哪一天,都应该以标准时间为准,好比用照相机把当时的人口状况拍摄下来一样,以免重登或漏登。
此外,人口普查组织还具有一些其他特点,如具有高度集中性,人口普查必须由国家统一组织进行;具有严格统一性,全国有统一的普查方案,统一的工作步骤和进度等;具有定期性,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已规定,每隔五年或十年举行一次人口普查。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该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该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该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泰国20世纪上半叶时期推行的是提倡与鼓励生育,到60年代中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2%;由于人口剧增,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应紧张,于7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家庭生育计划”,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3%下降到1.5%。
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国家为了提高出生率,缓解老龄化程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多生育。
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aging of population)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个时期内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或过程。国际上,一般以60岁或65岁为老年人的年龄起点,老人比重占5—10%称为成年型人口,10%以上为老年型人口。
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的转化以及在老年型人口内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都是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将增加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还给社会公共福利、医疗卫生等方面带来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口
⑥ 日本战国时代的总人口是多少
日本战国时代的总人口最初超过 700万, 战国后期约有1200万。数据显示, 在15世纪末英格伦混乱前后, 日本总人口约为 700万, 到17世纪初战争开始时, 日本人口超过1200万。
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或1615年),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的这段历史。
(6)历史上日本的人口是多少扩展阅读:
日本战国时代最早出自甲斐国(今山梨县)大名武田信玄(1521年-1573年)所制《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条,其开篇即写道“天下战国之上”。但酷爱中国兵法的武田信玄实际上是把中国的战国名称直接套用在日本,借此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应仁之乱后,日本各地大名纷纷崛起。16世纪中叶,地域武士中实力最强的织田信长崛起,永禄三年(1560年),在桶狭间以两千人马击败今川义元四万大军,名声大振。尔后逐步统一尾张、近畿。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变爆发,信长身亡。织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后击败明智光秀及柴田胜家,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地位。此后经过四国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战,逐步统一日本。后被天皇赐姓“丰臣”,并受封“关白”一职。丰臣秀吉的时代被称为“桃山时代”。
庆长三年(1598年),丰臣秀吉病逝后,丰臣家裂分为近江(西军)和尾张(东军)两派。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于庆长五年(1600年)发动关原合战,打败西军。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1614和1615年在两次大阪之阵中逐步消灭丰臣氏,战国时代结束。
⑦ 日本人口面积是多少
日本人口面积是377,835 平方千米。
据2019年统计,日本人口数量124776364人。人口密度,347.8人/平方公里日本人的男妇比例大约为0.95。男性人口:61458505(占比48.7%),女性人口:64729958(占比51.3%)。
近年日本人口的变化:
从年龄段人口分布来看,0岁至14岁的低龄人口占比降至12.30%。15岁至64岁年龄人口占比降至59.29%,两项占比均呈持续下降趋势。65岁以上高龄人口占比则上升至28.41%,由于人口高龄化趋势加剧。日本未来面临的社会保障压力将持续加大了。同时要想维持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和企业不得不考虑继续延长退休年龄,创造条件让老年人参与工作。
⑧ 日本战国时期到底全日本有多少人口
日本战国时代的总人口最初超过 700万, 战国后期约有1200万。
在战国时期的100多年里,由于沼泽、农业和灌溉技术的改善,以及战国的艰苦治理,使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粮食生产的增加肯定导致了人口的稳定增长。
严格说来,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在这个时代,以幕府将军(也称作征夷大将军)和幕府分封在各地的守护职威信下滑,原本辅佐守护的守护代、各地土豪、甚至平民崛起成为大名。各地大名进而称霸一方,甚至于成为掌控天下的“天下人”,都成为可能。
(8)历史上日本的人口是多少扩展阅读
应仁之乱后历经半个世纪,守护大名相继没落,一些守护代、守护家臣及地方国人代之而起,形成新的大名—一战国大名,确立起在各国的统治,继续承认庄园制的守护大名领国制为根本否定庄园制的战国大名领国制所代替。
这种历史性的政治变动是整个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结果。室盯前期农耕已经逐渐精耕化,施肥日益重要。所用肥料除厩肥、人粪尿和灰肥外,还有需要量日益增大的压绿肥。这种肥料投量甚大,每反大约投入300贯,所用的青草、嫩芽只需从山野索取,但由于庄园制的存在,广阔山野的青草和嫩芽得不到充分利用。
日本农业向以水稻种植为主,它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大规模的水利灌溉体系,然而在规模小、权力分散的庄园体制下,这种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打破庄园体制而确立一国范围内强有力的一元统制体制;同时,农业同手工业分工的扩大,在一国范围内商品流通的发生与发展,也是这种需要的产生因素。
⑨ 日本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时达到多少
日本人口最多是在2008年,当时统计的人口总数为1亿2806.3万,占当年世界人口总数的1.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