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白马寺有多久的历史

白马寺有多久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2-01-17 22:42:58

㈠ 白马寺的开发历史

相传
唐朝事情
玄奘法师,得到天竺经书
皇帝李世民下令建造而成,
经过1200多年了
非常有意义

㈡ 白马寺的历史传说

关于白马寺的传说有二:
一、白马禅寺位于白马寺山上,白马寺山又名司马山,相传魏司马懿封长平侯曾登临此山而得名。后山顶建寺,因寺而更名为白马寺山。总面积约1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10米。山上森林茂密、灌木丛生、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登山俯瞰,晋城市区一览无余,令人赏心悦目。
二、相传唐僧去西天取经,回来的路上经书掉落水中,唐僧曾在此山晾晒经书而建寺。关于白马又有白马拖缰的美丽传说。白马拖缰:折马寺山上有一种卵礓石,外坚中空,摇之有响声,人称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机智而又善良。他每天为财主上山打柴,风雨无阻。尽管如此,却依然常因柴打少了而遭受财主的毒打。一日,他打柴回来,路遇一老者向他索柴取暖。他看到老人受冻的样子,不顾柴少挨打的危险,慨然施柴于老人。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匹纸马,送于少年,告诉他,这是一匹神马,是当年唐僧取经时骑过的小白龙,如有所求,只须找到千年谷草让它吃下,立刻就能显灵。少年回家后,突然狂风大作,下了一夜的暴风雪。第二天,财主不顾风雪,威逼着少年进山打柴。少年想起了藏在怀中的纸马,但千年谷草又去啊里找呢?突然,他想到山上的白马寺里有一尊千年古佛像毁坏了,他清楚地记得佛佝的骨架是用谷草扎成的。于是他立刻来到寺院,从佛像里取出一支谷草。怀中的纸马一下就张口吞了下去,摇头摆尾,突然就成了一匹雪白的骏马,进山为少年驮炭而归。财主得知后,就想将神马占为已有,于是同家丁合谋半夜前去盗马,结果被白马踢翻在地。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腾空而去,马铃被财主扯落,散了一地,变成了摇之即响的马铃石,白马缰绳拖过的一条山梁至今寸草不生。这就是马铃石的来历及晋城四大名胜之一白马拖缰的故事。

㈢ 白马寺历史

白马寺 马寺位于洛阳城东12公里处,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享有独特的地位。 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着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现存白马寺坐北朝南,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占地约4万平方米。寺大门之外,厂—场南有近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是优秀的石刻艺术品。白马寺的山门为明代所重建,为一并排三座拱门,代表三解脱门,佛教称之为涅之门。部分门洞券面上刻有工匠姓名,皆为东汉遗物。寺内现存五层大殿,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两旁偏殿则互相对称。天王殿,正中置木雕佛龛,龛顶和四周有50多条姿态各异的贴金雕龙。龛内供置弥勒佛,即“欢喜佛”。他笑口大开,赤脚打坐,形象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殿内两侧,坐着威风凛凛的四大王,是佛门的守护神。弥勒佛像之后是韦驮天将,佛教的护法神,昂然伫立,显示着佛法的威严。 白马寺山门东走约30多米,有一座十三层的齐云塔,直插云霄。齐云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原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时烧毁。金朝大定年间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1961年国务院将白马寺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又成立了白马寺文物保管所。现在,白马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旅游点。 白马寺有中国佛寺“祖庭”之称,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因汉明帝“感梦求法”,遣使天竺僧人回洛阳后而创建。历代屡有修葺增缮,唐代前期达到最盛,武则天曾派亲信薛怀义任住持,安史之乱后即有残损,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后,始成今日之规模布局。寺址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现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典及毗卢阁等建筑,殿堂共达百余间。山门外有东汉来华的天竺僧报摩腾、竺法兰之墓,青石砌包。寺内还有唐代经幢。元代华严大师文才撰言语收写的《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碑》及原存石刻弥勒菩萨像已被盗往美国。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药师及阿弥陀佛,东西分置十八罗汉,均为元代以来干漆工艺制成。寺后部有清凉台,台上建有毗卢阁,西侧配殿中置摄摩腾和竺法兰之像。白马寺有金大定十五年(1175)所造齐云塔,塔为四方形密檐式,高25米,塔身挺秀丽
求采纳

㈣ 白马寺创建于哪个朝代,哪一年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公元68年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着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㈤ 白马寺的历史

民间传说,扶沟白马寺的建造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相传,隋唐时期,这里有条大河,被一道土岗所阻,转折东南,河水因此变得湍急汹涌,风高浪大,十分险恶,水中有一只号称“水大王”的老鳖精,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行人。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巡视天下,乘船经过此处,本来晴空万里,此时突然狂风大作,地动船摇。“水大王”老鳖精又发威了,唐太宗李世民见此大怒,下令射杀水怪,万箭齐发,都被巨浪打落,眼看就要船毁人亡,在这紧要关头,唐太宗李世民的白色骏马,化作一条白龙,腾空而起,与“水大王”进行拼杀,白龙潜入水底,一把抓住老鳖精,把它狠狠摔死在冈陵上,风平了,浪静了,从此,过往船只平安了。为了表彰临危救驾的白骏马,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在这里修建白马寺。
大殿的山墙,青砖白缝,相传是用糯米熬粥加生蛋清拌石灰和成的浆,灌缝而成。

㈥ 给我介绍一下白马寺的历史

出洛阳东行十二公里,有一座佛教名刹,在郁郁葱葱的长林古木丛中,隐隐透出峥嵘的殿阁和高耸的宝塔,给人以无限庄严、肃穆、神圣之感。这就是我国佛教的发祥地,被称作“中国第一古刹”的洛阳白马寺。

它背依雄伟苍劲的北邙山,面眺历史上卓有名气、孕育了古代洛阳文明的洛河。在它的东面三华里处,蒿榛丛莽的古城垣依然断断继继地残存在地面上,清晰地勾勒出一座昔日大国京都的宏伟轮廓,使人依稀想见东汉洛阳城的豪华风姿。

一千九百多年来,这里时常红烛高照,青烟缭绕,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在殿前礼拜、诵经,在钟磐木鱼声中,送去了人世间的寒暑春秋。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鼎相肩随,是人们所公认的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尤以佛教历史最悠久,在中国的流布最广,影响也最深。正像世界佛教起源于印度一样,中国佛教则始传于洛阳。而洛阳白马寺又是佛教在辽阔的中华大地赖以发荣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

白马寺之于中国,正如竹林精舍、只园精舍之于印度。尽管在后世的长时期里,中国佛教派系繁多,刹庙林立,但佛门弟子们一向公尊洛阳白马寺为“祖庭”和“释源”。“祖庭”者,祖师之庭院也。“释源”者,释教(即佛教——为释迦牟尼所创)之发源地也。

直到今天,白马寺保存下来的古代碑刻和供器上,都还留有“祖庭”和“释源”字样。这就使洛阳白马寺和其他任何一座佛寺都有所区别,从而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一种独特的地位。

佛教虽起源于印度,但发展却在中国。汉魏之后,中国佛法日隆。由河洛至江汉,由繁华京师至偏乡僻壤,九州起庙,五岳树塔,“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此皆始于汉明帝之创建白马寺!

佛教不但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还经由中国逐步传播到越南、朝鲜和日本(以后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宗教)等国。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其他一些因素,以及随着一些中国人、日本人的进入欧美,佛教在欧美也有所流传。

所以,实际上对于诸如越、朝、日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佛教来说,白马寺也是其“祖庭”和“释源”。

(6)白马寺有多久的历史扩展阅读:

两汉之际,古印度的佛教文明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其在中国传播和弘扬的第一站便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永平年间,汉明帝降旨于洛阳创建白马寺,是为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国佛教界尊称为“释源”“祖庭”。

《洛阳伽蓝记》有云:“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事物纪原》亦云:“汉明帝时,自西域以白马驮经来,初止鸿胪寺,遂取寺名,置白马寺,即僧寺之始也。”

关于白马寺的创建有一传说流传甚广。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人身长丈六,项有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所梦为佛,遂遣使臣蔡愔、秦景等前往天竺(古印度)寻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大月氏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于是邀请二位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热情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专门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马寺”。

㈦ 洛阳白马寺的来历

为纪念白马驮经,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


(7)白马寺有多久的历史扩展阅读:

建筑格局

白马寺整个寺庙坐北朝南,为一长形院落,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接引殿、毗卢阁等,均列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整个寺庙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寺大门之外,广场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桥,其左右两侧为绿地。左右相对有两匹石马,大小和真马相当,形象温和驯良,这是两匹宋代的石雕马,身高1.75米,长2.20米,作低头负重状。

山门东侧有一座《洛京白马寺祖庭记》石碑,这是元太祖忽必烈两次下诏修建白马寺,由当时白马寺文才和尚撰写,至顺四年(1333)着名书法家赵孟頫刻碑,立于寺内的,人称“赵碑”。

白马寺山门采用牌坊式的一门三洞的石砌弧券门。“山门”是中国佛寺的正门,一般由三个门组成,象征佛教“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的“三解脱门”。由于中国古代许多寺院建在山村里,故又有“山门”之称。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红色的门楣上嵌着“白马寺”的青石题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凉台的桥洞拱形石上的字迹一样,是东汉遗物,为白马寺最早的古迹。

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

㈧ 洛阳白马寺建于多久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阅读全文

与白马寺有多久的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9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5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6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