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的利结构是什么关系

历史的利结构是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2-09-05 07:48:37

❶ 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是什么关系

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一对形式上相对立、实质上相
一致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论。利己主义是把个人利
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理论,其基本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
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把
追求个人利益和满足私欲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把个人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规范和道德基础。利己主
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随着私有制的发展有其不
同的表现形式,如集团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绝对平
均利己主义等。在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时,利己主义者
鼓吹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幸福、个人自由和人权,在确立
现实人的权利和尊严、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和封建特权方
面曾起过进步作用。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资产阶
级的道德原则,利己主义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实际上
成了损人利己的理论工具。利他主义最早由法国学者孔
德提出,英国学者斯宾塞等人采用并予以发挥,它是以利
己为目的、以利他为手段的道德原则。在理论上,它把复
杂的社会关系简单看作是孤立的个人与人个之间的关
系,认为人在本质上都有利己心,因而产生了利益上的根
本对立,为了消除对立,必须提倡利他,爱人如己,从而消
除个人利益的冲突,求得自我完善。利他主义的具体表现
形式主要有仁爱利他主义和利己利他主义。仁爱利他主
义认为,利他人的仁爱心或仁慈情感是人的本性,其作为
道德的基础和标准,要求人无私地去利他人和促进人类
的共同福利,它带有明显的宗教和超阶级的色彩;利己利
他主义则认为,人在本性上是利己的,同时又有同情心,
有与其他社会成员结为一体的情感和为他人的社会本
能。这两种形式的利他主义都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
矛盾,掩盖道德的阶级本质,实质上是对广大劳动群众的
欺骗,名为利他,实际利己,至多不过是为缓和资本主义
社会的矛盾表示一下私人的仁慈而已。它与利己主义道
德原则殊道同归,而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所提倡
的互助友爱、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扬集体
主义精神等在本质上是根本不同的。

❷ 什么叫利益关系

利益关系是指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格局或利益结构。表现为纵横两个层面。

纵向利益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关系,不同阶层群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横向利益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同一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等。

利益是个人自身的利益,同时又是社会的产物,当两个以上的人作为利益主体存在时,所结成的利益关系就会成为每个人的各自行为,即利益主体之间的互动性,构成利益关系得以发生的条件。其次,就群体利益而言,一个群体一旦形成,就成为独特的利益主体,该群体的利益就是自我利益,如山头主义、地方主义、宗派主义等。

(2)历史的利结构是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新时期利益关系呈现出一些新的重要特点。

首先,利益主体趋于多样化。

原有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群体内部发生了变化,新的利益阶层不断涌现,如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人员和创业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利益主体的分化,导致利益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其次利益差距有所扩大。

随着利益主体的不断分化,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差距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扩大,城乡收入、区域、行业收入差距明显。目前矛盾对抗程度有所增强。随着利益主体分化、利益差距扩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日渐凸显。

上述特点一方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自身利益的更进一步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使得协调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增大。

❸ 什么是利益结构

一般地说,所谓利益结构就是社会成员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一定模式。这种利益关系的一定模式是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

❹ 所谓的义和利的关系

古人云:义与利,人之所良友也.人字的结构就好像义与利相互支撑一样.正义,在个人层面其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在社会层面,其建立公正公平道义的制度.谋利,即谋取利益.做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人性光辉所在,后者是生命延续所据.我方认为,正其利当谋其义,就是以义率利,义利兼得.这一立场,可以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和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两方面得到证明.首先,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来看,第一,义利关系是辩证的,利是义的存在基础,义是利的价值导向.正义而谋利就是强调,即没空洞的义,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二,义利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谋利,促使人们既谋生存之利,更谋发展之利,既谋个人之利,更谋天下公利.正义,推动人们谋利有道,取舍有至,利已利人,共谋发展.无义之利,就会危害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无利之义,必然是空洞的悬谈,从正其义不谋其利到正其义当谋利的认识飞跃,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从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来看.第一,正义而谋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人类一直以谋利为生存奠基,以治恶成为历史动力.另一方面,人类一直以正义战胜邪恶,使得谋利的效率的追求被正义的道德规则所规定,所推动.从传统到现代,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封闭社会到开放世界,谋利的个人财富积累与社会总财富增加总是处于正义追求的总目标之下的.现代化史就是正义而谋利史.第二,正义而谋利,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大方向,中国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不适应物质文化的需求,中国发展的关键,是为全国民众提供一个公正公平道义基础上,共谋发展的局面.前者,要求谋利,后者,推动正义,前者,是实际目标,后者,是远大目的,不正义的谋利,短视短浅,不容于法律与道义,正义而谋利,长远长期,是中国希望之所在,对此,我方认为,正其义当谋其利.在讨论两个层面的时候,对于个人层面来说,应该是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就是这里的正其义.

❺ 中国历史发展兴衰的利和弊端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们首先看一下汉朝,汉朝这个伟大的朝代的兴衰应该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的。汉朝之所以兴盛,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最大的一个是统治者的勤政。之所以衰败,是逃不过一些宦官之类的(东汉尤其严重)误国。但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前车之鉴,所以可以说,无论是兴还是衰,留下的都是“利”。如果一定要说弊端的话,那么可以以清朝为例子,它的衰败导致的是中华近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毁坏或遗失。 不求采纳,但求解问就好。

❻ 历史的合力和历史的规律是什么关系

历史的合力和历史的规律是补充的关系。
历史的规律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简称为历史基本原理)的补充.历史基本原理反应映的是片段历史过程中的社会生产力、上层建筑力等各种作用力的相互关系,没有反映出这些作用关系的标准要求,没有反映出这些作用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关系、根本动力、最终决定力量等情况,没有反映出这些作用关系运动形成的历史合力基本规律、历史过程基本规律、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利益基本规律等连贯历史过程.历史基本规律对这些问题作了补充,使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进一步完善.如果没有历史基本规律的补充,历史基本原理很难正确地解释社会现象,指导社会实践。

历史的合力,是指在一个国家的社会范围内,社会生产力、上层建筑力等各种力,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生产力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历史过程中,社会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的性质.在社会生产力即时软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历史过程中,上层建筑规定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的性质;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存在状况和发展要求。

❼ 如何看待生产关系在整个社会历史结构中的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又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形式。所有制、分配方式的差异体现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以所有制、分配方式体现的基本生产关系,又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实现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表现为具体的经济体制层面,它与实际的经济运行紧密联系。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经济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经济体制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经济体制既受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其他因素如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管理水平等的影响。

1、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定生产关系产生和形成的社会前提和条件,它决定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了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的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从而也决定了人们在交换和分配过程中的关系。

2、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一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决定了社会各个阶级的划分和它们的不同物质利益。恩格斯说: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第443页)。

3、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改变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

❽ 一个历史知识点有些什么方面,比如背景,内容,影响,还有什么

您说的是历史事件的知识点吧?包括的内容一般是:
1、 历史背景
(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
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6.经过、结果、影响、意义、作用,与比较、特点等

阅读全文

与历史的利结构是什么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8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0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8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0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