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水的历史沿革
天水市古为“邽县”。
邽县(读作:guī)原本是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公元前221,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时,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县,区划是今天水市区西南。
天水郡称呼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天水”,是当地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在天水,有翡翠镏玉的马跑泉,香美胜乳的甘泉,四季不变、袪病健身的温泉,珠帘垂挂的菩萨泉,寒彻沁人的八卦泉,鱼随泉涌的神鱼泉等,分布面广,知名度高。这些泉水水质甜美,四季不断,久饮能使人皮肤洁白。天水居民皮肤多白嫩,因而有天水白娃娃的说法。
秦州之名最早始于魏文帝元年(220年)。
天水是秦的发祥地,自三国以来,在天水以秦字命名的地方很多,如秦安、秦岭、秦州等。
远在西周以前,如今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峰青水旺,水草丰茂,就是牧马养畜的好地方。居住在这里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养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并赐“嬴”姓。到西周时,伯益之后非子又因替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到孝王赞赏。孝王不仅让他继承了舜时伯益的嬴姓,还封其地为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张川一带)叫秦地。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秦国的开端。
在唐开元盛世,秦州是中国西去长安的一大重镇,被称为千秋聚散地,因而名噪一时。
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载,唐玄奘西去印度拜佛取经,曾途经天水,过秦州,停一宿,至今在天水流传着许多唐僧取经的传说。唐安史之乱后第四年,杜甫为回避动乱,也曾毅然弃官,携带家小,越陇山,奔到秦州。开始居住在秦州城东南50里的东柯谷,即现今天水市北道区街子乡八槐村的柳家河(曾名子美村),后移居秦州城内。杜甫在秦州住了三个月,所写《秦州杂诗二十首》以及由陇入蜀的12首纪行诗,在他一生诗词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成纪”之名,始自西汉,《汉书·地理志》载,天水郡有成纪县,但宋代以前只是在秦安县境内,宋时才改移天水。
龙城得名与“伏羲氏”有关。
因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是龙的故乡,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据有关资料证,现天水市西关伏羲庙,首建年代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庙内南天殿天花板上绘有完整的64卦及河图图形,这在其它地方是少有的。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天水本地人把伏羲庙称为“人宗庙”。 西周21前,秦人先祖在天水河谷繁衍生息,后有功于周王室赐姓,受封“秦地”于此。
天水自汉代设郡,先后为军、为县、为镇,所辖区域及治所曾多次发生过变动。
魏文帝之后,称秦州。唐代时为通往长安的交通要道之一。
宋时,改为成纪县。
1913年,废秦州(今天水)设立了天水县,属渭川道所辖。
1927年国民军进驻陇南,废道,改为天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8月3日,天水解放,设天水分区,1950年设天水专区。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辖天水、甘谷、武山、徽县、两当、通渭、秦安、清水8县。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
1950年2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以城区为其行政区域。5月25日,平凉专区析出庄浪县划归天水专区;撤销岷县专区,所属陇西、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庄浪、陇西、通渭11县,81个区公所,614个乡。
1952年,天水专区辖91个区公所,635个乡。
1953年7月6日,张家川自治区成立(1955年10月改称县)。同年底,天水专区辖1市12县887个乡。
1956年1月,天水专区的陇西县、通渭县划归定西专区,武都专区的礼县、西和、成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的庄浪县划归平凉专区。同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秦安、礼县、西和、成县、徽县、两当、武山、漳县、甘谷、清水、张家川12县,67个区,531个乡,9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
1958年4月4日,撤销两当并入徽县。4月8日,撤销武都专区,所辖宕昌、文县、武都、康县、岷县5县划归天水专区。9月5日,撤销西和县、礼县,合并成立西礼县。撤销徽县、成县,合并成立徽成县。12月16日,天水专区的岷县划归定西专区。12月20日,撤销天水县划归天水市。撤销甘谷县,甘谷、漳县、武山合并成立武山县。撤销张家川县和清水县,合并成立清水回族自治县。同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秦安、清水、武山、西礼、徽成、武都、文县8县。129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
1961年11月15日,恢复武都专区。原划归天水专区的武都、宕昌、康县、成县、文县仍划归武都专区。12月15日,恢复天水、甘谷、漳县、两当、西和、礼县、清水县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漳县划归临洮专区。至年底,天水专区辖天水市及天水、西和、礼县、徽县、两当、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等10个县,60个区,440个人民公社,4个街道办事处。
1963年10月23日,撤销临洮专区,将其所属漳县划归天水专区。天水专区辖1市11县,482个人民公社,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为天水地区,辖1市11县,223个人民公社,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
1980年,天水地区辖1市11县,232公社,5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983年,政社分设,改社为乡。
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原属天水地区的西和、礼县、徽县、两当4县划归新成立的陇南地区,漳县划归定西地区。新设秦城、北道2区。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138个乡,11个镇,11个街道办事处。
1992年5月30日,武山县远鸳鸯乡改为鸳鸯镇。
1998年11月16日,北道区甘泉乡改为甘泉镇。
至2010年底,天水市辖秦城、北道2个市辖区,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县,40个镇,109个乡,11个街道办事处。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5年1月1日起,秦城、北道区更名为秦州区、麦积区。
B. 天水人的历史是什么
现在的天水人和历史上的天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了,地是人非。最早期的天水人都东迁了,因为入主中原,周文王的部落。后来又经历五代,唐,西夏,蒙古的洗礼,很多时候当地几乎是无人区。如同三国时期,淮河下游流域,三百里无人一样,所以今天的人和历史上那里的居民,没有什么关系。
当今的天水人可以说是元明后确立下来的?
C. 天水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天水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命名的,以前那个地方叫上邽,冀(中国最早的县,公元前688年)
D. 甘肃省天水市的由来
天水市古为“邽县”。邽县原本是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
公元前688年秦武公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
公元前221,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时,上邽是陇西郡中一县。
汉武帝时,置天水郡,上邽是其中一县,区划是今市区西南。
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秦州正式设立,今辖大部分由秦州天水郡辖。
民国二年(1913年)2月,撤秦州设天水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为天水地区,1985年7月8日,撤销天水地区,天水市升为地级市。
天水得名,源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一天夜里,雷电交加,大地连续震动,地上裂开一条大缝。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
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4)天水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天水曾名上邽、成纪、秦州,据传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总面积1.4325万平方千米,总人口382.9万。
天水历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发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国在此设立了邽县和冀县,是中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地方。
E. 天水郡的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析陇西郡地置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领平襄、冀县(今甘谷县东)、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 獂道(今陇西县东南)、望垣(今天水市西)、罕开(今天水市北道区南)、绵诸(今清水县西南)、陇县(今张家川县)、街泉(今庄浪县东南)、戎邑道(今清水县北)、略阳道(今秦安县东北)、清水、阿阳(今静宁县西南)、勇士(今榆中县东北)、兰干(今陇西县东北)、奉捷16县。属凉州。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天水郡更名汉阳郡,改治冀县,领11县,原领冀县、干襄、成纪、望垣、陇县、略阳、阿阳、勇士8县,由陇西郡划入西县、上邽2县,新置显亲县(今秦安县西北)。
三国魏复名天水郡,为秦州治。仍治冀县(今甘谷县东),领冀县、显新(显亲县更名)、成纪、西县、上邽、新阳(今天水市北道区西北)6县。
西晋天水郡,移治上邽县,领上邽、始昌(废西县后另置,今礼县东北)、新阳(今天水市北道区西北)、显新(今秦安县西北)、成纪(今秦安县境)、冀县(后废)6县。
十六国前赵天水郡领3县,仍为秦州治所。后赵、前秦,西秦因之。大夏仅领清水一城。
北魏时,天水郡仍治上邽县,领上邽、显新、平泉、当亭四县。仍为秦州治所。西魏因之。北周天水郡领上封、黄瓜2县。
隋开皇三年(583)废入秦州。大业五年,(607年),废州置郡,改秦州为天水郡,治上邽 (今天水市区),领上邽、秦岭(今天水市北道区)、成纪(今秦安县西北)、陇城(今秦安县东北)、清水、冀城(今甘谷县东)6县。
唐武德元年(616),改为秦州,天宝元年复天水郡,并为陇右道治所。天水郡治成纪县(今天水市区),领成纪、上邽(今秦安县西北)、陇城(今秦安县)、清水、伏羌(今甘谷县东)、长道(今礼县东北)6县。
乾元元年(758年),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复存在了。
F. 为什么天水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文化底蕴,但没有一座享誉全国的文化古迹
天水或许有8000年的历史,但却没有8000年的文化,更没有听说有什么底蕴。
G.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的辉煌历史
秦安县在历史朝代中是位处要塞。截至2015年,秦安县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7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即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秦安古称成纪,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县内有大地湾、兴国寺、文庙大成殿等3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发现仰韶、马家窑、齐家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68处,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
(7)天水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秦安的历史名人: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渊 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内链变更战略家;
李世民 祖籍陇西成纪,唐朝第二位皇帝,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李广 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人称飞将军。
H. 天水镇的历史
天水镇古属西犬丘、西县、西晋属始昌县,北魏属黄瓜县,五代设天水县,明清及民国时设天水镇,1993年改为天水乡。2005年以后又更名为天水镇,镇政府设在天水村。
I. 天水的历史文化。
天水在夏、商时期属雍州,周孝王十二年赢非子在秦池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封于秦,号赢秦。秦即后世的秦亭,是天水市辖区见于史籍的最早地名。
秦武公十年,秦灭圭阝戎、冀戎,置圭阝、冀二县,这是中国历史上设置最早的两个县级建置。秦昭王二十八年,设陇西郡。郡县制在今辖区确立。西汉武帝元鼎三年,从陇西、北地二郡析置天水郡。从此有天水的名称。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一度设秦州。因秦邑而得名,从此有“秦州”的名称。西晋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晋武帝泰始五年秦州正式设立,今辖大部分由秦州天水郡辖。南北朝因亡。隋唐时,实行州县二级制,秦州地域缩小,地域和今辖区大体相当。
元代,秦州辖成纪、秦安、清水3县。明代,秦州辖秦安、清水、礼县3县。清雍正七年,秦州升为直隶州,直隶甘肃省,辖秦安、清水、两当、徽县、礼县5县。民国二年,2月,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巩秦阶道改称陇南道。
撤秦州设天水县。民国三年1月,宁远县改称武山县。6月,陇南道改称渭川道,辖14县。民国十六年7月,渭川道改称渭川行政区。不久,撤销行政芪 ,实行纯粹的省县二级制。
民国18年,伏羌县改名甘谷县。民国二十三年,甘肃省政府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次年,改称甘肃省第四行政督察区,辖10县。
(9)天水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天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间,市区平均海拔高度为1100米。最高峰天爷梁,3120米;最低点牛背村,海拔760米。
天水地貌区域分异明显。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
中部小部分地区因受纬向构造带的断裂,形成渭河地堑,经第四纪河流分育和侵蚀堆积,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J. 龙城天水的历史
天水早期名称叫上邽,上邽是由春秋时邽县演变而来的。“天水”是当地历史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最早始于汉武帝三年。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3000年前,天水“山水秀丽,林木密茂”。秦末汉初这里,连年干旱,繁华,富饶的上邽县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传说,一夜红光闪耀,大地震动,天上河水倾泻而下,形成一湖“天水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天水井”。汉武帝得知后设郡“天水郡”。天水别称秦州。秦的来源,是由种植禾(即毛谷)而来的。西周时,孝王“封其地为附庸,邑之秦”给伯益之子非子,始叫“秦地”。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秦国的开端。天水是“秦”的发祥地。唐盛世时,秦州是我国西去长安的一大重镇,被称为“千秋聚散地”。唐玄奘西去取经,曾“过秦州,停一宿”。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弃官,挟家带小,赴秦州避乱。天水另一古称“成纪”。成纪得名与传说中伏羲氏有关。称天水为“龙城”是自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汉书.地理志》也载,天水郡有成纪县,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