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台湾教科书如何描写历史

台湾教科书如何描写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09 09:21:26

‘壹’ 台湾历史教科书对“五胡乱华”的描述是怎样

比较起来,大陆对少数民族较尊重,在教科书中不见(汉人沙文主义〕,课文中找不到到戎、蛮、夷、狄等形容词,也没有五胡"乱"华,"靖康耻"写成"靖康之变",孝文帝"汉化"写成"改革"等,研究大陆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师大历史系教授廖隆盛认为,"比台湾平实许多。"
随着两岸的交流越多,两岸对历史的看法也有些部分建立了共议。王寿南指出,像"五胡乱华",在新的教本里,已不再强调是隋唐的"对外武功"了,

‘贰’ 台湾教科书是怎样描写近代史的

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台北市。至此台湾再次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国民政府将台湾设置为中国的一省,省会定于台北,任命陈仪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行政长官。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公会堂(今中山堂)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军的投降,并正式宣告:“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权之下”。

1949年,国民党内战失利,蒋中正(蒋介石)率部分国民党军政人员退踞台湾,5月19日颁布《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号》,宣布台湾处于战时动员状况,封闭全省,限制出入境国民党迁台后进行大规模党务改造运动,建立起蒋氏父子对国民党的绝对控制权,经济上进行财政整顿,改革币制,稳定物价,实行土地制度改革,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

(2)台湾教科书如何描写历史扩展阅读:

台湾的相关内容:

1、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

2、1982年1月11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于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叁’ 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和大陆一样吗

无论是台湾还是大陆,古代史由于较少牵涉当下,双方的叙述都有一种轻松感,甚至豪迈感。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叙述历史的角度可以揣摩出双方的政治生态。

大陆和台湾在叙述中国史最大的不同可以说是在农民起义的评价上。台湾对于农民起义有种特别的敏感,基本上评价都是负面的,而大陆对此往往高唱凯歌。例如对于陈胜、吴广的起义,台湾版只是简单地用几个字叙述,而大陆版对它非常赞颂,花了较多的篇幅来叙述此事,充分突出农民起义的伟大意义,“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暴虐统治,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1851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台湾的历史书中是这样评价的,“其政治制度为文武合一,极端专制,形成历史上罕见的恐怖统治。”而大陆版对太平天国运动极其推崇,不仅肯定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而且下面还详细分析了它的五点意义。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在台湾叫做“义和团之乱”。台湾版对它的看法较为负面,认为它怪力乱神、经常对外人滋事,故又称为“庚子拳乱”。大陆则没有谈及义和团的局限性,主要篇章描述义和团的勇猛和无助。

对于农民起义的原因,两岸在解读上也存在大分歧,大陆版强调多是官方原因,例如由于官吏摧租逼税、统治残暴等原因造成,而台湾湾则多以流寇、饥民、破坏等负面的词语相称,似乎农民闹事是下层人的自主行为,与统治阶级关系不大。

正因为这个分歧,于是带来了对另一拨人的评价有不同,大陆版对于镇丶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等人给予较多负面的评价,在课文小字中说到曾国藩因受太平军重创,曾三次投水自杀,以及曾国藩的门生李鸿章组织地主武装淮军,在外国侵略者帮助下从安庆运到上海,进攻太平军。而台湾版对曾国藩等则较多正面叙述,“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深受儒家传统的熏陶,为一位讲求义理、崇尚经世济用的学者与官员”。文中还称赞曾国藩镇丶压太平天国后,使汉人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地方督抚的权力也随之增强。

由于国丶民党退据台湾后,采取加强中国历史思想文化,去除日本殖民地影响的教育方针政策,尤其重视历史教育,把它作为形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所以对于古代史,除了在评价上双方稍有点差异外,其余差别不大。但有一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台湾和大陆每讲到一个时代结束时,都会有专门的一章节讲述经济文化发展。台湾更倾向于追寻中国历史的制度演变,而大陆比较多地沉浸于老祖宗哪些技艺又比西方早了多少年。譬如台湾版历史书在讲文化的时候,必定提到一个时期的官制、兵制、赋税、科举的沿袭流变,似乎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某种治国方略。而大陆一般是强调经济繁荣、文化领先,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不太着力。

提起抗战,台湾反而不厚道

想必读者最感兴趣的就是双方对抗战的描述,因为这段历史成了双方力量消长的关键时期。笔者仔仔细细地进行了对比,在“八年抗战”这章中台湾版教科书比较简单地讲述了上海、忻口、徐州、武汉四大会战,但着墨非常少(四大会战在大陆版里分别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

除了这几次重大的战役外,台湾版在提及抗战将领时,除了“伟大的蒋委员长”外,只提到吉星文、佟麟阁、赵登禹、谢晋元,其他将领再无涉及,甚至连台儿庄战役中的李宗仁也只字不提。而大陆不但详细提及,前些年版本的历史书中还放了李宗仁在台儿庄车站的照片。倒是台湾版在抗战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反面典型,在忻口会战中“守军将领韩复榘不战而走。蒋委员长下令拏办,处以极刑,军威大振”。

原本费力气找台湾地区的历史教科书对共丶产党抗战是如何描写的,可看了之后发现对国军抗战描写都如此之少,那更别指望能对共丶产党抗战有什么描写了,没有平型关大捷,没有百团大战,没有游击战,也没有反“扫荡”。书中把共丶产党的敌后抗战完全抹杀,贯穿其教科书的主题是:中丶共扰乱抗战。

有一段比较详细的描述:是“窜往陕北的残共,为求生存,一再向政丶府表示输诚。政丶府为团结抗日,允其所请,将陕北之残共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旋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潜伏江南之残共,编为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表面服从政丶府,暗中扩张势力。羽毛既丰,故态复萌,窃据地盘,袭击国军。”

这个主题延伸到到皖南事变,整个就黑白颠倒了,说是“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军事委员会命令新四军调往江北,不惟不理,反而袭击国军”。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国军大溃败之际,教科书中还特地点了一笔,“我国经此一役,损失至大,造成中丶共得利的机会。”

反观大陆历史教科书,则对抗战这一大事,事实重于感情,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国丶民党的正面战场抗战反而是较多的客观描述。大陆的教科书按照时间顺序,对于抗战正面战场上大部分主要会战都有描述。当然作为中学阶段的历史教科书,毕竟是普及教育为主,所以如果要强求将正面战场的所有会战加以记载和详述,也不太现实。

对于为国捐躯的国丶民党将士,书中有不少详细描写,其笔墨明显多于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描写。书中不仅提到了国丶民党高级将领如马占山、蔡廷锴、冯玉祥、李宗仁、张自忠、池峰城,还有中级军官谢晋元,其中对于张自忠将军为国捐躯有详细描写。

看过台湾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对台湾刻画抗战的功力还存在联想,没想到在教科书这等事上,台湾不太厚道,不仅对自己的抗战不太细处着笔,对共丶产党的敌后战场则全部抹杀或者回避,甚至做反面解读。 各省市的地理都有介绍,例如:从北京到广州要坐什么铁路?还有各省市的农产品,北方产麦、南方产米,哪个省市产甜菜…等等,或是什么省市有什么矿产?风景、特色,主要是以省做为单位来介绍,例如:四川的攀枝花铁矿,贵州的果树瀑布

‘肆’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台湾的课本里,是怎样的一番描述呢

如果问的是中国,则台湾与中国有历史渊源,这点不容否认,但楼主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又不一样了,基本上台湾人民对这个政'权没有什么好感。
两蒋是汉'贼'不'两立,觉得中'共'政'权'是贼,民不聊生。
现在则是当另一个国家在看待,别批我,我实话实说而已,毕竟它真的是一个与台湾无关的政'权。

‘伍’ 台湾如何书写历史

建议看一下连横先生的《台湾通史》。代表了台湾文人的历史观。

连横十三岁时,其父连永昌购买一部余文仪《重修台湾府志》给他说:汝为台湾人,不可不知台湾史。基于先人家教启蒙与台湾为日本所占的双重动机,自1908年至1918年着手撰写《台湾通史》,体裁仿效司马迁《史记》体例而成,起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终于割让(1895年)。分为纪4、志24、传60,共88篇,36卷,约有60万字,另附表目101项。1920年由台湾通史社出版发行,这是台湾人第一次完成的第一部冠以台湾通史名称的着作。不过连横对于台湾民主国的记载,最初以独立纪撰写,后又改为过渡纪以避免争议。

‘陆’ 台湾历史教科书对“五胡乱华”的描述是怎样的呢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

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

五胡乱华的起因
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中国北部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长期以来受到压迫的胡人趁机起兵作乱,整个中原地区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长达130多年的分裂割据、互相混战的动荡时期。

造成的影响
永嘉之乱以后,中国北方长期陷于战乱,晋室政权流亡南方,建立了东晋。原先在中原地区的知识分子、农民、手工业者、商贾等也纷纷逃亡到南方,他们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使江南地区日渐富庶和繁华,最终取代中原而成为全国的重心。迁到南方的中原部族与当地的人民和百越各族相融合,形成了一种包含江南特质的新兴文化;而在北方取得了政权的胡族,在文化上被逐渐汉化,胡族和汉族的隔阂逐渐消融。这一时期,是华夏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作为在中原具有绝对文化统治地位的汉族同样吸取了其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为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注入了文化基因。

‘柒’ 台湾历史课本上是怎样描述张学良的

西安事变举国愤慨
残共窜至陕北,覆减在即。蒋委员长调集大军,作最后之剿灭。其中有张学良之东北军及杨虎城之西北军,亦参加剿共作战。中共承共产国际【一】的指示,实行统战,向东北军宣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官兵意志动摇,张学良亦受其惑,决与杨虎城联合,停止剿共。蒋委员长为稳定军心,不使剿共功亏一篑,亲临西安。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竟遭张、杨劫持,是为西安事变。
事变之日,张、杨领衔发出通电,要求改组政府,停止剿共。此一越轨行动,震惊中外,举国愤慨,一致谴责张、杨叛逆行为。南京中央紧急应变,讨抚并用,一面维护国家纲纪,一面予叛逆以自新之路。张亦深悟中央抗日确有准备,乃亲送蒋委员长回京,愿受国法制裁。
蒋委员长数日来准备抗日,秘密进行,不为国人所谅。今因西安事变而举国精神趋于一致,使日本有所警觉,乃加速其侵略行动,致对日抗战提前爆发。

‘捌’ 台湾的教科书是怎么写近代史的

这个就想当然了,总是以中国某些变态的想法去揣摩所有的正常人,当然会出问题。自己去网上看看台湾的语文,历史,或者说叫国学课本和考试,不说一定比我们的语文历史教育好,但至少还是比较正常的。

‘玖’ 台湾历史教科书

近代史?? 是指清末开始吗??

武昌起义
就鸦片战争
七七事变
国共内战
就连中国的文革都有讲到

大概就这样
其实应该很客观
因为台湾是一纲多本
也就是教育部给出大方向
其余部分内容由各家出版社所订定

而且历史乱写 一堆学者会马上出来炮轰...
是不可能教育什么 统--独 思想的
通常只是描述历史而已

60末70初 那已经是现在25-30岁的人了耶
现在支持统一的实在是很少很少好吗
不然就是高龄老兵...

不过确实 我出生那一年台湾解严
我爸妈生活的环境还是经过洗脑的
不过台湾民主飞快....有些思想开始取决于他们接不接受

不过我们这一代 大概就都是很开放的了...

‘拾’ 台湾的教科书是怎样讲近代史的

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两边的内容并没有多少不同。
有些地方的不同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抗日战争,对自己一方知道的情况多些,就讲得多些。对进入台湾认为是战略撤退......
在大陆的台湾商人、游客那么多,真看不出有什么“可怕”,楼上不要这么紧张好不好?

阅读全文

与台湾教科书如何描写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1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7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4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8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8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1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0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6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