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山西砖雕的历史概况是怎么样
20世纪90年代,仿古砖雕获得继承和升华,并作为一种实用装饰艺术重新恢复了生机,陕西砖雕担当且履行了中国风建筑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和庄严承诺,延续了中国的这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实现了进一步的革新。
匠人们在传统砖雕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融入中式文化和雕刻艺术,在达成低成本高效率、文化不丢的目标中设计研发了一系列抗冻融、高耐磨、汽车能碾压、与建筑同寿命的高品质砖雕。——常识艺术篇。
⑵ 八仙贺寿砖雕有哪些历史呢
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亦商亦儒的徽商们家财万贯。建造古典的徽派民居。民居装饰极尽奢华。木雕砖雕石雕峰峰被运用。雪白的粉墙,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门槛和屋脚(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或麻石,有的人们也用水磨青砖平铺,而后用圆头铆钉固定在木质门板的表面。因地域不同,砖雕风格也各部相同,砖雕主要流派有:北京砖雕、天津砖雕、山西砖雕、徽州砖雕、苏派砖雕(苏州砖雕)、广东砖雕、临夏砖雕(河州砖雕)、万堂砖雕(河南砖雕)等地方门类。
砖雕艺术在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建筑装饰史的发展,更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和汗水,在今天砖雕发展中如万堂砖雕等新中式砖雕在秉承传统砖雕艺术的同时,更多后现代手法的工艺融入让老砖雕艺术焕发出新的魅力和色彩。
⑶ 回族文化 回族砖雕是怎样流传至今的
临夏砖雕,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甘肃工艺百花园中的又一朵似锦奇葩,在国内外负有盛名,运用颇广。
砖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制作,留有“厚敛雕墙”的记载。临夏砖雕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至今,这里的寺院庙庵、庭院别墅和民间住宅的山墙影壁、甬道门洞里,到处都能观赏到精美绝伦的砖雕,故临夏又有“砖雕之乡”的盛誉。
⑷ 徽州砖雕的历史沿革
徽州砖雕是徽州文化中的一部分,体现了古徽州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才华,是研究徽州文化、经济、建筑史珍贵的资料,史古徽州地域文化的一朵奇葩,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20世纪80年代,随着歙县古建公司的成立,砖雕作为一种实用装饰艺术重新恢复了生机。
中国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汉代画像砖是墓室预制构件的大型空心砖,它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
北宋时形成砖雕,成为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在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发掘的北宋墓室,三面墙壁均以砖雕贴砌而成。墓室内的砖雕数量、质量以及所选用的题材,都取决于墓室主人的社会地位。常见的题材有墓室主人夫妇对坐、男仆托盘、侍女执壶等,再现了墓室主人生前的生活情景。金代,墓室砖雕的内容更加丰富,技艺也有所提高。建于大安二年(1210)的山西侯马董玘坚墓室,在不足4.7m2的面积上,砖雕布满全室,雕刻有模仿木结构的斗拱、拱眼、藻井、大门、隔扇等,以及屏风、几凳、花卉、鸟禽、人物、演戏场面等图案,其中站立在戏台口的生、旦、净、末、丑等演员运用圆雕技法,形象栩栩如生,是金代砖雕的代表作品。
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砖雕由墓室砖雕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例如,南京明孝陵宫城东西两侧的砖雕八字墙上雕刻大卷草折枝花等浮雕图案,安徽凤阳明代中都城址内须弥座上的折枝花和梅花鹿、云彩、龙等砖雕图案;同时,安徽、江苏等地的民间砖雕也有了发展。清代,北京紫禁城宫廷内墙面夹柱的通气孔也都使用砖雕,镂雕花鸟图案,牢固而美观,且利于空气流通。慈禧太后陵寝隆恩殿及其东西配殿的墙面也用砖雕贴砌而成,有的贴金,辉煌耀目。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的浙江金华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砖上雕刻龙、凤、仙鹤等图案,风格刚劲粗壮。清代民间砖雕除江苏、安徽外,在山西、浙江、福建、广东、北京等地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大多作为官吏、富豪、地主宅院的厅堂、大门、照壁、祠堂、戏台、山墙等建筑的装饰,雕刻精巧,有的陪衬以灰泥雕塑或镶嵌瓷片,争奇斗胜,富贵华丽。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
⑸ 中国古建筑中的"三雕"包括以下哪些项
木雕;石雕;砖雕
石雕:中国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的石雕艺术日趋成熟,出现许多杰出的石雕艺术品。195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商朝的虎纹石磬,刻石磐上虎造型优美,刀法纯熟洗练,线条流畅自然。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从秦汉的纯朴粗犷到精致完美的唐代石雕艺术。诞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顶礼膜拜的石雕精品。雄壮威武的秦陵兵马俑、精致完美的菩萨立像、高大雄健的昭陵六骏、出神入化的赵州桥浮雕双龙献珠……均闻名世界,被誉为人类历史宝库中的明珠。石雕多用于牌坊、碑刻、墓葬、勾栏、踏步、柱磉、门框、抱鼓、石狮。
砖雕:早在东周时期就开始有了砖雕。砖雕主要用于门楼、门罩、花窗、照壁装饰。后来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到北宋时期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适用的范围也开始逐渐越来越广泛。明尚古朴,以浮雕、单层次为主。清趋向多层次透雕,技艺精细。早期的砖雕是用空心砖和画像砖发展而来,是在湿的泥坯上用印模捺印各种图像,砖雕成品之所以能经受数百年的日晒雨林,是因为它是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首先根据图案,做出对应的模具,其次将泥料制成胚胎,放入窑中烧上几天,冷却后就可以出窑了。虽然砖雕基本上做成了,但这只是一般的初加工,若要是细加工,还要进行做旧处理,主要对雕刻部位进行磨光打细,使其更加具有艺术价值。雅俗共赏是砖雕的一大特色。在古代,由于砖雕对整座建筑起着“点题”作用,突显户主的身份和意趣爱好,因此,砖雕艺术以其精美的鬼斧神工传承于世。砖雕主题有花卉、人物、鸟禽以及演戏场面等,其创意主要源自古代民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美好祝愿。用料多为水磨青砖。
木雕:我国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不少初具雏形的工艺品,至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拍板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椁板的阴刻,发展到产生立体圆雕工艺。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精致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现,标志着古代木雕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和辽宁新乐出土的木雕鸟。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雕鱼,呈“T”字形,象手杖柄,柄上刻有横线、斜线和直线。另一件木雕鱼长11厘米、高3.5厘米,很像一条活泼的游鱼,是一件纯供欣赏的艺术品。秦汉时期的木雕工艺,在承袭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工艺发展的基础上,又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如漆木鹿的造型既生动逼真,又简括凝练,各个部位与整体和谐,刀法爽洁、明快,确为难得的战国时期木雕工艺中立体圆雕的佳品。经唐宋至明清我国木雕作品日趋完美。木雕在古建筑雕刻、从表现形式来分,有镂空雕刻、浮雕、浅雕、立体圆雕、镂空贴花等。木雕一般采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木材,如楠木、紫檀、樟木、黄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为材料。
⑹ 苏州砖雕的历史
吴县洞庭东西山,明代民居,都有砖雕装饰。据调查,在明朝嘉靖年间,已具有一定水平。苏州北郊陆墓镇以西,明代设有御窑,烧造方砖。清代称“金砖”。因砖料质坚而重,所以又叫“坚砖”。苏州砖雕在明清时期,尤其在康熙以后,生产较多,雕厂较粗糙。到乾、嘉时期,砖雕技术有进一步发展,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雕技复杂拈政。到嘉庆后期,逐渐衰落。
⑺ 八仙贺寿砖雕有哪些历史呢
砖雕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是使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砖雕是模仿石雕而来,但比石雕更经济,省工,因而也较多被采用,特别是在民间建筑中应用较为普遍。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在民居建筑中,砖雕多用于大门门楼,山墙墀头、照壁、墙面等处,表现风格力求生动,活泼。砖雕的工艺过程制砖:
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刻划轮廓,如同绘画中的勾勒)、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阴线刻划形象轮廓,并在形象轮廓以外的空地凿低铲平)等。砖雕的历史沿革砖雕可追溯到东周,经历朝历代发展,到明清达到顶峰,雕刻精巧,有的陪衬以灰泥雕塑或镶嵌瓷片,争奇斗胜,富贵华丽。清代后期,砖雕趋向繁缛细巧,具有绘画的艺术趣味,充分表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
⑻ 砖雕的技法是什么
砖雕 北京砖雕 北京砖雕具有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和浓厚的民族风格。在建筑上应用很广,通常多用在大门、廊子、花墙、迎壁、花窗等处。题材以花卉为主,动物、人物比较少。技法有浮雕、透雕和线刻。风格朴实、健康、稳重。图案构成严紧饱满。
砖雕 苏派砖雕
苏派砖雕
苏派砖雕是南方地区砖雕艺术典型代表之一,明代较典型、朴素,清朝特别是康熙、干隆以后有很大发展和提高,形成了自己精细典雅的装饰风格,被誉为“南方之秀”。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的砖雕门楼字碑大都是名人题字,精美的书法和典雅的砖雕往往相得益彰,使苏州砖雕更添了几分浓厚书卷气。苏州曾经拥有二百余明清时代的砖雕门楼,可惜大部分都被湮灭。随着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对古老艺术的回归,门楼砖雕重又为人们所钟爱,许多现代建筑和居民宅第也喜欢饰以门楼嵌以砖雕。
砖雕 天津砖雕
天津砖雕
天津古代建筑的砖雕题材丰富,刻工精良,以蓟县和天津的市区的寺塔、府第、会馆、民居为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津早期的砖雕,是先在砖坯上雕塑,制模后入窑烧成雕砖,然后稍做加工,即可用于建筑的贴面装饰。现在的蓟县白塔等三座辽代时期的古塔,就是采用了这种工艺装饰。由于工艺复杂,成品率低,后来逐步由窑作制件,转变为在成品砖上的雕刻。清初,天津由卫改州升府,地方经济获得以迅速发展。一些家财显赫的盐商、粮商、运商纷纷兴园林、造别墅。嘉庆、道光年间,天津“八大家”陆续建成豪华的宅院,但是因为受当时清廷对民居建筑等级、规格的限制,不能像北京皇宫、王府那样红墙绿瓦、金壁辉煌;又不愿意学江南文人园林的清幽淡雅。为了活跃建筑的气氛和显示自己的富有,大都采用精美的砖雕对住宅进行装饰,因此促进了天津砖雕业的发展。
天津的砖雕的内容大至可分为:吉祥图案、亭台楼阁、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世俗生活、花鸟走兽、博古、婴戏、古典小说、文字与图案共十大类。砖雕的题材内容是根据安放的部位不同而变化的。如门楼和影壁上多刻“三星高照”、 “韦驮进财”。而屋脊上则常用“平出三级”等图案。
天津砖雕以完整美观、庄重大方的艺术风格着称,往往在一件砖雕作品中使用了浮雕、透雕、浅刻等多种高难度的雕刻技法。在在天津的古建筑中,现存砖雕部分保存较好的有清真大寺、广东会馆、城里和杨柳青民居。其中的杨柳青民居的砖雕被誉为很有特色,如:八角凸雕--八卦图案为天津砖雕仅见。
天津砖雕,清代咸丰以后大兴。“八大家”住宅的影壁、抟风头、木门窗外廓、门楣,都有精美砖雕。为点缀山墙、后檐墙的大平面,有时也装饰着砖雕小品,极尽华美。在技术上,天津马顺清、马少清还发明了“贴砖法”,增加砖的厚度,雕刻后加强景深与层切。天津砖雕的特色鲜明,除传统吉祥纹样外,还有些属本地风光,如城楼、鼓楼、桥梁及亭台等。
砖雕 山西砖雕
山西砖雕
山西砖雕砖雕的特点:一是土质特好,经久耐用;二是花样繁多,套路颇大;三是画工精细,刀工别致;四是谱系名确,传承有序。
隋朝、唐朝、宋朝、元朝以来,从山西境内诸多寺庙砖瓦中,均可看到雕刻痕迹。特别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两百余年中,随着晋商的崛起,境内各村各社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一颗印”式的“四合院”到处林立,一条条用砖瓦建筑的大街再肆出现。脊领、影壁、花墙门楼等砖雕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量、很大。这就客观地促进了山西砖雕技艺的发展。民间相传,到清代中后期。境内平均四个村庄中便有一座小砖窑,而且每座砖窑均可烧出“花货(即砖雕)”。当时,境内窑王堡、小王村、大常村、东木庄的砖雕花样繁多,产量颇丰,销路也很远。
砖雕 徽州砖雕
徽州砖雕
安徽徽州(今安徽歙县)的砖雕,主要用在门楼、门罩、飞檐和柱础等上面。古代砖雕多以浮雕为主,少数也有线刻的。徽州建筑多用青灰色的屋脊和屋顶,雪白的粉墙,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门槛和屋脚(升高地面一、二尺)皆用青石或麻石,有的人们也用水磨青砖平铺,而后用圆头铆钉固定在木质门板的表面。象这样的整体建筑,砖雕装嵌其中,十分和谐协调。徽州砖雕的图案,有花鸟、人物、戏出、生活场景和吉祥纹饰等。工艺精细,雕刻工整,运线流畅,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安徽省博物馆藏有《郭子仪上寿》、《百子图》等,都是徽州砖雕的代表作,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徽州砖雕历史源于宋代,至明清而达极盛。明代雕刻粗矿、古朴,一般只有平雕和浅浮雕,借助于线条造型,而缺乏透视变化,但强调对称,富于装饰趣味。清代雕刻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亭台楼谢, 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集于同一画面
砖雕 广东砖雕
广东砖雕
广东砖雕按技法分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按规模分组合砖雕(先单个注模,然后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和单块砖雕。组合砖雕一般用于墙头、柱头、照壁等大面积的装饰,大者需数百块砖雕组成。单块砖雕则常镶嵌于神龛边框或相饰、座饰等处。广东选用上等青砖砖雕根据图案所需逐块雕琢,然后按部位拼接,镶嵌于墙上而成的。广东砖雕是建筑的一部分,又是室内外的装饰品。在广东珠江流域的民居上,到处可以见到砖雕作品,在山墙上壁、大门两侧壁面、门楼、门檐等处,或独立存在,或与彩绘、灰塑、陶塑等装饰一处。手法有高低浮雕、透雕和线刻等。内容有花卉、人物和动物等。
较之北方砖雕的粗扩、浑厚,广东砖雕显出纤巧、玲拢的特点,采用精制水磨青砖为材料,往往雕镂得精细如丝.习惯称之为“挂线砖雕”。雕刻手法多以阴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穿插进行,精细者可达七八层,造成景致深远的效果,雕成的花卉枝叶繁茂,形如锦绣。戏曲人物衣甲清晰。在不同时辰日光照射之下,还能呈现出黑、白、青灰等不同色泽,高光部更烟烟生辉,画面富于起伏变化。
砖雕 临夏砖雕
临夏砖雕
临夏砖雕,是甘肃临夏的传统民间艺术,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又吸收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与建筑紧密结合的民间艺术,更加完善精美。临夏砖雕的工艺分“捏活”和“刻活”两种。“捏活”是先用加工配制的粘土泥巴,用手工模具捏制成龙、凤、狮及各种花卉鸟虫等图案,然后焙烧而成。
临夏砖雕是临夏县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雕刻。甘肃临夏境内出土的金代大定十五年进义校尉王吉砖室墓中的砖雕饰物,是以土窑青砖为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临夏砖雕实源于秦汉,是当时民间木雕技艺的延伸。
据考古发掘,在宋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相当成熟,到元明时代,砖雕技术已广泛使用于各种建筑之中。明、清两代是临夏砖雕的兴盛时期,建于明末清初的八坊清真北寺门前的《龙凤呈祥》影壁,堪称河州现有砖雕的精品。临夏砖雕近代又吸收了绘画、木刻诸长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它广泛应用于寺庙、园林和民居建筑中,装饰部位有影壁、障壁、门楼、券门、墀头、墙垣、脊饰和山花等处。砖雕体裁广泛,多以美好祝愿为内容,有苍松、翠柏、梅兰竹菊、奇草艳花;有松鹤、喜鹊、百鸟、松鼠、柏鹿;更多的是仿木斗拱、雀替、檩椽以及卷草、花纹图案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的气魄雄伟,有的素雅大方,画中有意。
砖雕成品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中的深宅大院,一般用于天井、山墙、影壁、廊心壁、丹墀、台阶、下槛、墀头、须弥座、屋脊等处,雕刻题材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在发展过程中,临夏砖雕吸收了木雕、石雕、玉雕等雕刻艺术的手法,同时注意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起来,形成多元性的艺术特征,既保留着特有材料所呈现的质朴和简约,又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征。
临夏砖雕从制作工艺上讲,有捏活和刻活之分。所谓捏活,先是把精心调和、配制而成的粘土泥巴,用手和模具捏成各种造型,而后入窑焙烧而成。这种作品大多独立成形,如龙、凤、麒麟等,多用于屋脊之上,俗称“脊兽”。所谓刻活,即在精选烧好的青砖上用刻刀刻制成各种图案,其工艺要比捏活复杂得多,一个图案往往由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青砖拼接在一起,刻雕在土窑绵砖上用刀雕刻,建筑物中的墙饰、台阶等多用此法。刻雕的工艺包括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修饰等八道程序,制作工具有折尺、锯子、刨子、铲、錾、刻刀等,其中铲、錾和刻刀又随工艺要求分轻重、大小、长短、刃口宽窄薄厚数种。
⑼ 砖雕的知识有哪些
人物砖雕图案:童戏图、和合二仙、关云长疸读春秋、武松打虎、红楼梦《大观园惜春作画》,西游记《比丘国救婴儿》、刘海戏金蟾、郭子仪作寿、老寿星、八仙、福禄寿、二十四孝、麻姑拜寿等还有八宝、博古、几何形体、文字形、静物画似的摆设,在砖雕图案中也占有一定位置,钟鼎古。琴棋书画被组织在花纹环绕的或底衬的饰地中。琳琅满目,妙趣横生。图案寓意:以如意·柿子万字组成:寓意为万事如意,以牡丹·白头翁组成:寓意为富贵白头以葫芦·蔓藤组成:寓意为子孙万代。以蝙蝠·石榴组成:寓意为多子多福,以花瓶·月季花组成:寓意为四季平安,以鹌鹑·菊花·枫叶组成:寓意为安居乐业,以牡丹·海棠组成:寓意为富贵满堂,以松树·仙鹤组成:寓意为松鹤延年。
⑽ 东乡族的砖雕文化有什么特色
在临夏红园广场北端,有一组长80米,高8米,面积600多平方米的砖雕长廊,采用刻活技艺,整个作品由数十块高约2米,长约4米的大型砖雕拼接而成。是由孔德良,陈龙两先生绘图,绽学仁,穆永录等雕刻创作完成的大型群雕艺术巨作。以孔德良设计的《大河之州》为主题,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河州全貌,湖光山色,石林峻峰。该画面两侧以河州“新八景”为内容,艺术地表现了临夏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生产建设的巨大成就。整个群作和谐壮观,恢弘大气。
艺术特色:明代的苏州砖雕较为古拙朴素,以东山明善堂、瑞霭堂及天官坊梵门桥弄陆宅的门楼照壁为典型代表;清代康、乾以后,风格渐趋于精致华美、秾丽繁复,注重情节内容和构图。临夏砖雕是明清时期信仰伊斯兰教的撒拉族、回族、东乡族等在汉族传统砖雕的基础上,吸收伊斯兰文化,将中国山水画与阿拉伯文字图案结合一体。近代又汲取了木雕、泥雕等的工艺特色,采用高浮雕技法,达到了内容,形式,风格的统一和谐,发展出以临夏地区为主的特有民族艺术。
砖雕通常用来装饰建筑物的券门、照壁、山墙、影壁、五宫墙、圆旋门、基座、捶头、花脊、兽头、墀头等。表现题材丰富多样,赋有诗意又深具生活气息。照壁与嵌墙的题材则多为代表长寿之意的松、鹤、鹿图案和代表高洁之意的梅、兰、竹、菊,表现这类传统文人乐于表现的题材也与临夏所祈盼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望有关。
现代临夏砖雕以富丽堂皇的居多,清幽朴素的少,虽然有些砖雕已从浮雕式进入了镂空式,里外有三层装饰之多,但已缺少了过去那种线条简略、风姿摇曳的情趣。此外,在艺术思考上,遵守伊斯兰教教律,反对偶像崇拜,砖雕中不见人物饰样,这也是它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临夏砖雕,作为一种历史的民间工艺,始终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着各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组成的伊斯兰人民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理想、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显示着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