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耿德章的生平经历
1961年末,中央组织部、中央卫生部、北京医院要从北京医院选10个人到中南海给中央首长做保健工作,他也被选中了。和大家一样,他没有料到自己能有这样的机会,同事们也纷纷祝贺他一步登天。第一个接受他保健服务的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家副总理陆定一。接到这个任务时,他既感到自豪和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在陆老的面前竟然紧张得说话都连不成句。他除了照顾陆老的生活起居外,还和陆老一起出差。每天仔细观察陆老的身体变化情况,及时对陆老的饮食结构调整和作息时间提出建议,把小事当大事做,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时时刻刻处于精力高度紧张的状态。凭着他对保健工作的热爱和努力,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1962年他被留在中南海,成为中南海最年轻的保健大夫。
回顾给中央领导人做保健医生的历史,可以说,耿老的一生,是与共和国保健共同走过的一生,他用黄金的人格和精湛的医术维护了近10名党和中央领导人的健康。他的心态始终保持平和,身体力行地给心理保健和身体保健做出了经典的诠释。
他先后为胡乔木、李富春、谭震林、蔡畅、杨尚昆、陈云、彭真等领导人做过保健大夫,最后一个接受其保健服务的中央领导人是国家副主席刘少奇(1963年后主要负责刘少奇的保健工作,为期三年)。从最初的陆定一到最后的刘少奇,做保健大夫期间的经历和感触是外人无法知晓的。有一次他梦见天安门广场要召开群众大会,就提前登上天安门城楼检查,正在仔细察看环境、风向、风力、温度、休息室、饮水时,忽然发现一位首长上来了,他赶紧上前去阻止:“首长,还没检查好,您先别上来……”说着、喊着就从梦中惊醒了。当弄清楚是做梦的时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最令他紧张的是其所负责保健的首长病情严重被送往医院的时刻。逢此情况,他就立刻请示组织专家会诊,制定出几个治疗方案。经常几天不睡觉,时刻守在病床边给首长量血压、测心律、量体温、听诊,认真观察病情的发展,心情随着首长健康状况的变化而起伏着,时刻处于战斗状态。同时,还要随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病情的发展,更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即便如此,到了关键的时候,还是需要组织上一锤定音,才能既兼顾首长家属的想法,又不耽误治疗。在这些工作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日子里,首长们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上的操守原则,成为他人生的标杆。
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要好的同学、同志为了自己的利益卷入了帮派之中,说昧心话,做假证词,诬蔑中央领导人,以首长受尽摧残换取自己一时的苟安。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耿德章痛心而冷静地观察着,有的人实话实说,有的人受人指派编造谎言陷害首长,有的人不得不说……如此种种,除了各种各样的隐衷,无非是一个私心,有了私心,就会怕,怕了就会投当权者所好,说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实。最后耿德章决定,那就是“一个不争,一个不怕”。“不争”就是不争功邀宠,“不怕”就是不怕死。不要做历史的罪人,要问心无愧。特别是当他曾经保健过的一些中央首长被抄家、专政时,他镇静地告诫自己,必须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要随意污蔑中央领导人!不恶意中伤!不怕歪风邪气!只要安心为医院为国家工作,什么也不怕了。越是大风大浪来临的时候,越是要坚定做人的基本原则,更要持守人性中那份可贵的本真!
从一个普通的保健医生,到北京医院院长,再到国家卫生部保健局局长也同样遇到了很多事情,对待人际关系和内部不调和的现象,他同样是采取“一个不争,一个不怕”的做法,他常想,何必这样呢?为自己争来争去,只能因小失大,一点都不利于工作。至于院长部长什么的,做到哪里算哪里,只要是出于工作的需要,就一定以做好本职工作为原则,努力去做。这样也符合中医里讲的养生之道。
Ⅱ 中国历史有多少年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大约5000年。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主要是由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升华的果实。
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从产生文字之后算起,之前的时期称之为“史前时代”。史前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黄帝时期:
黄帝(姬轩辕)是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渐渐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北方的蚩尤部落。
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息、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汉族古称)的主干成分。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这就是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的由来。
黄帝是三皇五帝之中的杰出代表,奠定中华魂,是现在中国人70%的祖先。其余30%也大多可以追溯到燧人氏。
Ⅲ 981健康首长工程是真的吗
是。据查询几类管理机构,981健康科技集团传承首长保健体系,经过近十年的市场化运作,已服务3300余名企业家会员,通过现代科技技术达到防大病,因此此工程是真的,是在禅武医疗法的基础上加上981首长保健体系下的高科技医疗技术,充分带动“渐冻人”身体运动神经机能的全方位修复和提升,达到治标治本的良好功效。
Ⅳ 保健品发展历史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消费逐年攀升,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 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中国保健品行业,在短短二十多年时间里,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产业。保健品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其次,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保健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多层次的社会生活需要,为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006年中国保健品企业在规模上基本呈现了金字塔的结构,即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总数的1.55%,5000万元到1亿元的占12.5%,100万元到5000万元的占6.66%,10万元到100万元的企业最多,占41.39%,而1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38%。2006年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达到306.7亿美元,同比增加20.4%。其中,出口额为196.1亿美元,同比增加26.3%;进口额为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 2007年中国医药保健品对外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85.9亿美元,同比增加25.6%,其中,出口245.9亿美元,同比增加25.1%,与全国整体出口增速相当;进口140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全年医药对外贸易顺差达105.9亿美元,但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5个百分点。 2008年1-9月,中国保健品进出口额1.45亿美元,同比上升29.28%,其中出口额6267万美元,同比增长21.32%;进口额8231万美元,同比增长36.08%。 中国保健食品产业尽管10年前规模很小,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壮大。虽然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中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管理更新的推动下,中国保健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发展将呈现消费者群体多元化、保健品销售模式专营化、宣传模式推陈出新以及保健品成日常消费四大趋势。
Ⅳ 中国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多少年
中国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也说公孙轩辕)(公元前2717-前2599年)时期算起,至今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了。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中国历史中有传说“伏羲创造八卦”,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文字”等等,但都无证可考。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5)首长保健在中国有多久的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发现于云南元谋的猿人化石表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近60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
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遍布中国各地。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和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人工栽培的稻谷和粟粒及农耕工具。
Ⅵ 首长保健用的是什么
是假的,忽悠人的!这个人我知道,就是个骗子,你千万别信哈,你也提醒你朋友,千万别信,都是骗子!!!
吼吼!祝您们开心快乐,别上当为好!
Ⅶ 中国传统养生历史在哪朝开始代表人物是谁
具体时间不知道,但是编成的《黄帝内经》是最早最系统的养生介绍,结合了秦汉之前的所有方面,代表人物应该是张景岳、李诞和李时珍,这三位比较出名。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一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着,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康复学着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康复学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从而奠定了我国养生学、康复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必读之书。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以来各医家的论文汇编,其汇编成书的时间约在西汉。然自成编以后,直至唐代,仍有增损。因此,《内经》这部着作,并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各医家的经验总结汇编。所谓黄帝着《内经》,亦仅是托名而已。
《黄帝内经》正确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么”。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角论》里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篇》亦曰:“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认为“天人相应”,养生学、康复学的根本点在于“顺应自然”。《黄帝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界侵袭 如 《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黄帝内经》清楚地阐明了生命的发展规律。对人体生、长、壮、老的生命规律有独到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 《素问?上古天真论》 中,男子8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7岁为一生理阶段的递变规律,《灵枢?天年篇》以1O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黄帝内经》对衰老的认识是正确的。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诸方面若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明清两代,中国的养生文化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传播,当时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因此得以显着提高。仅以《中国医学人名志》中所列医学家的寿命进行统计,其中80岁以上高龄的医学家共107人,而明代就占有86人。概而言之,明清时期的养生文化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显着特征。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明清两代在养生学术理论方面贡献最大的是张景岳。张氏在《类经》的“摄生”类中汇集了《黄帝内经》的论述,并加以阐发。他自己的创见则集中体现在 《治形论》中。 张景岳在《治形论》中首先批判了老子“使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消极人生观,辩证地阐述了形与神、形体与生命的内在联系,提出形是神和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并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张景岳之前的养生家大多重视养神,从未如此响亮地提出过“养形”,可见他的养生理论确实很有创见。
明代重要的养生理论家除了张景岳之外,尚有李诞和李时珍。李诞在他的《保养说》中提出《黄帝内经》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 “精神内守” 是养生正宗,并据此而创立了避风寒、节劳逸、戒色欲、薄滋味、寡言语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则丰富和发展了饮食调养的理论,在养生学领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明清两代,随着中国养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其中唯心成份日益减少,很多养生学家都开始注重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大众化。此时的内丹气功一改以往“奥雅难通”的旧貌,开始变得简洁明了。针对修炼内丹所涉及的人体部位及五脏功能作了明晰的阐述,尤其提出了修炼内丹的重要部位在于三丹田和三关,并指明其要点,使人一看即懂,十分通俗明了。表达通俗化,还突出地表现在明清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养生读物方面。象《医先》、《遵生八笺》、《食色绅言》、《呻吟语》、《类修要诀》、《老老恒言》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包含了自古以来丰富多彩养生文化内容,而又雅俗共赏的优秀养生读物。其中明代王文禄所撰的《医先》,就用人们十分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许多深奥养生理论,如论形神关系:“形譬灯缸盛油,神譬灯油燃火,摇翻灯缸则灯油泻,炙干灯油则灯缸裂,必形与神俱,即魂魄足,营卫调。”胡文焕的《类修要诀》则以警句和格言形式,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方法,如其中的《养心要语》谈及情志调摄的养生作用时写到:“笑一笑,少一少;恼一恼,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让一让,胖一胖。”不仅语言平易,朗朗上口,而且形式也很活泼,极易为大众所接受。养生读物的通俗化,不但促进了养生文化的普及。养生对象偏重老人,中国的养生学,自唐代孙思邈提出“养老大例”之后,研究的重点便开始逐渐转向老年人。但这种观点真正达到普及的程度,则是在明清两代。尤其是明代嘉靖皇帝晚年追求长生之举,清代康熙、雍正、干隆皇帝也曾多次举行千叟宴和敬老活动,最高统治者的上述举动客观上促进了重视老人颐养保健风气的形成。这一时期出现的养生着作,大多数都程度不同地联系到老人的健康和长寿问题。明清两代养生对象重老人,还显着地表现出当时出现的大批老年医学专着中,如《寿世保元》、《老老余编》、《老老恒言》等书,都把颐养老人列为重要的养生内容,其中明代御医龚廷贤还在《世寿保元?衰老论》中,对衰老原因作为专题研究。此外,当时的许多非养生专着中的养生篇章也十分重视老人的保健与长寿问题。养生方法多元并存,较之前代,明清时期的养生方法并无重大改进只是对各种已有的养生之道加以兼收并蓄,从而显示出了一种动静并重、综合调理的多元趋势。这一时期的静态养生方法尤重治理心神。高濂在《遵生八笺》中着重提醒人们,保生须知护养心神,才能却病延年。与静态养生重心神的特点相对应,明清时的动态养生则重视导引法。所谓“导引”,实际上是一种以“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为特点的主动呼吸运动与躯体运动相结合的医疗体育保健法。它起源于战国时代,与气功、按摩共同构成了我国动态养生方法的三大支柱。明代以后,由于《道藏》的刊行和武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导引术的普及与提高,如明代正德年间状元罗洪先所撰的《仙传四十九方》中,就十分详尽地收藏了华佗的“五禽图”,并指出:“凡人身体不安,作此禽兽之戏,汗出,疾即愈矣。”点明了导引方法的保健养生作用。此外,综合调理也是明清两代最主要的养生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