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考研历史名词解释怎么答论述题和简答有什么区别
准备考研的时间一般在3月份以后,大约八个月的时间,如果时间太长,很难坚持到最后;平时的复习时间一定要保证,很多学生现在还有课,建议能逃课的就逃吧,还是考研要紧。
‘贰’ 怎样背名词解释
理解记忆,就是先把名词解释看熟悉,然后记住名词解释里面的重要词语。
‘叁’ 历史学的名词解释答题技巧,要注意哪些,答到哪些点
首先我声明一点:我的回答具有权威性。因为我是历史学专业毕业的。而且在名词解释方面曾经做了很多探索。要点如下。
1、答出性质和地位。比如说“鸦片战争”第一句话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答出特点和内容。比如说“鸦片战争”第二句话应该答出来它的爆发时间,爆发根本原因和主要结果。
3、答出影响。比如说“鸦片战争”第三句话应该答出来它的影响。
总结一下就是是什么(性质)为什么(原因)怎么样(特点和影响)
QQ904171241
‘肆’ 历史学基础的《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
本书编写特点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 一书,是专门指导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词解释的辅导书。自2007年历史学实行全国统考以来,名词解释成为必考题型,而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数据,名词解释又是历年考生得分率最低的题型。本书是作者在研究19所重点高校近二十年历史学考研真题和2007-2010年历史学统考真题的基础上,以“三段论”格式编写而成。本书严格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编写,同时根据名词解释的自身特点做了一些调整。与一般辅导资料相比,本书具有以下显着特点:
一、实用性强
本书在编写时以考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首先,本书为考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答名词解释的高分技巧与模式,即“三段论”法,是考生复习名词解释时必须掌握的技巧。其次,为考生提供了历史学基础科目1156条名词解释的简明答案。
更为重要的是,本书为考生提供了一种简单而便捷的复习方法。历史学实行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考试大纲并未指定参考教材,考生常常在复习十余本教材时,抓不住重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本书在编排体例上将名词分为基础类名词和提高型名词,其中基础类名词700个,是依照考试大纲内容而编排的,均为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为了突出重点,便于考生复习,本书将基础类名词置于本书的前半部分。在使用时,考生可以将基础类名词与教材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借以抓住书中重点。在掌握基础类名词之后,考生复习教材时就会对书中的重点知识了如指掌。提高型名词涵盖了教材中所有非基础类名词。人物类名词、史学史与历史地理学名词均放在了这一部分。提高型名词是供考生在掌握基础类名词的前提下,在冲刺阶段继续学习使用的。
二、重视真题
本书精选近二十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9所重点高校历史学考研真题中的名词解释445条,供考生参考。该部分名词占本书所有名词的比例近五分之二。值得考生注意的现象是,统考名词多出现于重点高校已考真题中。如2008年统考名词“德雷福斯事件”,曾在2006年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的世界近现代史科目考研真题中出现;2010年统考名词“筹办夷务始末”,曾在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厦门大学2000年专门史等科目考研真题中出现。
三、选词全面
本书共收录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等方向名词1156条,内容上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战争、文化、宗教、人物及着作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所选名词还包含了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名词118条、历史地理学与史学理论名词26条。
四、释义简明扼要
与市场上其他辅导资料对名词进行大段论述不同,本书追求简明而准确的释义,因而本书名词的释义内容可以直接作为应试答案。在结构上,本书所有名词全部按照“三段论”的高分模式编写,较为接近真题参考答案;在字数上,平均每个名词的字数为160字,要点全面、释义清楚;同时本书在语言上较为注重词语的使用,以阐释基本史实为主,力求简明扼要,不做过多评述。
五、仿真模拟试题
本书第三部分是精编的十二套名词解释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该模拟试题是模仿统考真题名词解释题型而编写,难度偏大,与2008年、2010年统考真题难度相似,可供考生平时练习时使用。为提醒大家在考场上注意答题时间,每套名词解释模拟题都规定必须在45分钟内一次做完。因考试是限时答题,只有合理分配时间才能取得最佳成绩。
考生在使用本书时需注意:
1.基础类名词章节与考试大纲相比有所变更,具体为:中国古代史的前三节“中国历史的开端”、“夏商西周”、“春秋战国”部分合为“先秦”;中国近现代史第十一节至十五节内容合为共和国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的第一节“史前人类”未录。
2.历年已考名词,皆注明出处:统考试题名词注明“××年历史学统考真题”,非统考试题名词注明“××大学××年××(专业)真题” 。如“提洛同盟”, 2010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国民参政会”,南京大学2003年中国近现代史考研真题。
3.对于中国历史上考生所熟知的如曹操、岳飞、孙中山等政治、军事人物,本书未录,考生使用时须留意。
4.世界近现代史中出现的人物类名词,皆注有该人物的英文名与生卒时间,如“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此类名词共64条。
5.文中出现的年代,凡公元元年以前皆注明“公元前××年”;公元元年以后,除公元1世纪的时间注明“公元××年”外,其余年代一般不注“公元”。
6.文中部分名词,在释义时需要说明但又不宜在正文中出现的内容,均采用脚注注明。
7.鉴于本书仅是历史学基础科目名词解释题型的考研辅导书,考生应结合教材使用此书。如此,考生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限于水平,本书难免存在许多不当之处,诚盼各位读者在使用时及时赐教与指正。
目 录
本书编写特点
历史学基础·名词解释考研高分技巧
词条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类名词解释
第一章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二、秦汉
三、魏晋南北朝
四、隋唐五代
五、宋辽西夏金元
六、明清(前期)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史
一、列强的对华侵略
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三、晚清政局
四、晚清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
五、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六、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七、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苏维埃革命的兴起
八、抗日战争
九、国共和平谈判与全面内战
十、民国时期的科学与思想文化
十一、共和国史第三章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第三章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一、古代西亚诸文明
二、古代埃及文明
三、古代印度文明
四、古代希腊文明
五、古代罗马文明
六、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
七、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八、欧洲基督教文明
九、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
十、古代美洲文明
第四章 世界近现代史
一、16世纪的欧洲
二、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
三、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四、亚非拉民族主义运动
五、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
六、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七、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八、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十、第二次世界大战
十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十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十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第二部分 提高型名词解释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史
第三章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第四章世界近现代史
第五章史学史与历史文献学
第六章历史地理学与史学理论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模拟题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1)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2)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3)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4)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5)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6)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7)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8)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9)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10)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11)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12)
名词解释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附录 历年统考真题
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
参考答案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
参考答案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
参考答案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试题
参考答案
词条拼音索引
参考书目
后记
‘伍’ 如何有效地记忆各种“名词解释”
1、交替记忆法。
又叫分布记忆法式重视头尾记忆法。这是把不同性质的识记材料按时间分配、交替进行记忆的方法。长时间单纯识记一门学科知识的效果不好,因为具有相同性质的材料对脑神经的刺激过于单调,时间一长,大脑的相应区域负担过重,容易疲劳,将会由兴奋状态转为保护性抑制状态,表现为头晕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这就不利于记忆。
2、自测记忆法。
这是通过自己测验自己来增强记忆的方法。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切了解自己的“底数。”通过经常性的自测,我们就能知道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好,没记住,哪些地方易混淆,有误差,也就能马上核实校正,避免一误再误。其次,它可以培养我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考试中,考题往往变换了角度,与原来学习时大不一样;在工作中,也常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棘手的问题。如果经常运用自测记忆法,对所学知识从多方面理解消化,那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临阵不慌,即使遇到出乎意料的问题,由于平时训练有素,也会得到很好的处理。
3、系统记忆法
系统记忆法,就是按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把知识顺理成章,编织成网,这样记住的就是一串。零散的珠子,我们一手抓不了几粒,如果用一根线把珠子穿起来,提出线头就可以带起一大串。记忆也是这样,分散的、片断的知识记得不多,也不能长久保持。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痕迹。例如:记忆圆形、扇形、弓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这样记忆:首先抓住这三种形状的关系:扇形是圆形的一部分,弓形又是扇形的一部分,然后再把几种图形面积的公式串起来。这样记忆起来,就不困难了。
把知识系统化,往往还可以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记忆是智慧的仓库,但这个仓库里不能杂乱无章,应该把各种知识分门别类地放在应放的位置上,这样记得清楚,提取也方便。在列表的过程中,也可以培养比较和归纳的能力。往往是一张表整理出来了,知识在脑子里也就清晰了,不需要专门去背,也能记得很牢。
4、争论记忆法。
这是通过与别人对识记材料进行争论探讨以强化记忆的方法。
在进行争论的时候,争论双方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方面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同时分析其中的正误;一方面积极思维,评论对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下,信息输入大脑容易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争论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记忆的准确性。通过争论,错误的暴露出来,得以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记忆。而记忆正确的知识也得到了检验和应用,并得到巩固和强化。
争论还可以使争论双方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互相受到启发。在争论中,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无论是听到一个新观点,还是发现一个新论据;无论是自己被驳得体无完肤,还是被对方佩服得五体投地,都是一种强刺激,都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5、理解记忆法
心理学认为,理解是通过利用现有的知识在事物与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逻辑联系。在阅读比较容易的文章时,理解仅表现为感知,也就是说一下子想到从前所掌握的知识,或者马上能够从现有的知识里抓住所需要的东西并把它同新的印象结合在一起。但是,在阅读学习不熟悉的和不易理解的知识时,就要利用知识建立新的逻辑联系。理解记忆是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前提的。这种理解,并非指一般的弄懂了,而主要是指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特别是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它与以前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
理解记忆法,理解是关键,是记忆的基础。要理解,就应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掌握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层次关系,抓住表现内容实质的关键处(或重点词语,重点句、段,重点步骤等)。这样,也就在理解中识记了。
6、尝试回忆法
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独立地再现出来的过程叫回忆。尝试回忆法就是在背记过程中,不断地自己考自己。考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采用自己复述、自己默写等方式。例如,在记忆外语单词时,可以背着默写,也可以看着英文默写中文,或者看中文口读英文。背诵课文时,可以不断地尝试着自己背。背得不对时,再看,再记。对学习过的识记的知识,及时进行尝试回忆,效果好。
7、比较记忆法。
这是对相似而又不同的识记材料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以进行记忆的方法。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不经过比较,我们就难以辨明事物的特性、事物的本质,难以弄清事物的相互关系及异同。
‘陆’ 考研313历史学基础,如何整理笔记
【19】2021年考研历史学313
链接:https://pan..com/s/1JKuGZ6TPk5ymib2jnuAdlw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柒’ 怎样才能把名词解释背熟
分段记忆,要先理解,在把它分段,当故事一样记下来``
挑出关键词,按照自己的理解写成自己的话,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关键词省略了。
不能着急,别等到老师催了才背
平常时间充足的时候也要集中精力
如果你不想在考试之前还要重新背的话,平常2.3个星期随口背背就可以了
‘捌’ 怎样快速背名词解释
首先:要理解.不理解是很难的.
其次:要记住关键字与连接词.
再次:最少要在心里默背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