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方如何看待中国的夏朝
5000年的深厚底蕴,并一直不断伴随传承到今天,事实上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充满了磕磕绊绊,尤其是在中西方文明的交流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对方接受,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虽然也有人说,我们自己的东西不需要别人认可,但在国际化社会的今天,这样的思维并不可取。
不过实际上也能看出,对于未肯定的事物,教科书在描述上用了十分严谨的词汇,他们形容夏朝为传说中的,当然这里的传说中并不是指不存在,而是一个社会从技术向文明转变的特殊时期,而且在表述历史的同时,态度也十分可观,并没有十分极端的刻薄的否认,实际上这样的态度,才是一个研究史学最严谨的态度。
❷ 在外国历史教科书中是怎样描述中国历史的
德国:
中国历史最早是出现在小学课本上,重点写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所以德国的孩子们,从小便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神秘国家。
俄罗斯:
对于中国的历史,俄罗斯的教科书都记录的非常详细。但是到了满清的时候,俄国的笔墨开始加重了。特别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还有被割让的土地,这一方面被着重描写了。
日本:
《世界历史》是日本国中的必修课程。这本书对中国古代的贡献也有详细的记载,如四大发明、科举制度等。并着重叙述了唐代对日本的影响。但是到了清朝就开始有批判的色彩了,用大量笔墨写到满清皇帝的昏庸无能,到了民国时期,特别是侵华战争,则是一带而过,对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只字不提。
韩国:
韩国在教科书里频繁篡改历史。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全世界都知道是我国拥有的四大发明,韩国人说这是我们与中国的共同努力才发明出来的,而且之前也说端午节是发源于韩国。
(2)世界怎么看中国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❸ 中国历史在世界,主要是欧美的讨论热度到底如何
一般般吧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比以前多很多欧美的专家开始研究中国历史。
.
由于文化的差异,他们的研究经常出一些非常可笑的笑话。
但是,同样由于没有成见,他们能够挖掘出很多中国历史学家无法挖掘出来的东西。
举个例子,众所周知,中国是人类延续最久的文明,有据可查的就长达3200-3500年。以前中国自己人一直没有搞清楚原因,有的说中国位置封闭(尽管世界三大匪帮都在中国附近成长起来),有的说儒家文化伟大,有的说中国人聪明,有的说中国人人多生育率高。
反倒是美国的历史学家,研究出来了一个中国人从来没有想到的原因:中国人的民族性坚韧不拔。
由于儒家的愚化,中国人自己都认为中国的民族性是懦弱而非坚韧。
但美国的历史学家却认为,民族性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而中国古代的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影响极大。
比如世界各个古老文明都有洪水的传说,其他文明都依赖神明的怜悯和平息愤怒让人类得以延续,只有中国的传说是中国凡人自己挖沟把水排出去的;
再比如很多古老文明都有十日凌空的传说,其他古老文明都依赖神明的伟力让天地回复秩序,只有中国的神话传说是凡人用弓箭把太阳射下来;
山挡住我家的路,就把山挖了;
大海淹死我,就去填海;
脑袋被砍掉了,就用肚脐眼呐喊,用双乳做眼睛继续战斗。
这些神话传说虽然不是经典,但却影响绝大部分中国人的思想。以至于华夏文明在几次面对文明倾覆的危机时,都奋起战斗,不畏惧所谓大势,战斗到底。
大多数成功了,有两次失败了。但是哪怕失败的两次,崖山日落和南明哀亡,华夏民族都奋战到最后一只能战的军队被消灭,最后一个皇族死亡才停止战斗。
美国历史学家认为,这种死战到底的民族性,让中国顶过了几次文明倾覆的危机。即使失败的两次,也因为顽强疯狂的抵抗,让异族征服者不得不主动被华夏文明同化,以避免激起更强烈的反抗。
正是这种民族性,让中国成为世界唯一能够延续迄今的古老文明。
.
上面,是美国部分历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一个评价。
.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研究也对欧美对华政策有一定影响。
举个例子,实际上美国从来没有打算真的分裂肢解中国,因为美国人研究中国历史发现,中国人特别喜欢记仇报仇。
远的齐襄公报九世之仇
然后是汉武帝报汉高祖白登被围、吕后受辱之仇
再后面还有唐太宗唐高宗父子报中华子弟之仇(灭高句丽)
尽管儒家两千年来一直试图改变中国人的这个民族性,高呼以德报怨、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中国人记仇报仇的民族性一直没有被改掉------事实上,儒家始祖孔子就是个讲究报仇的人。只是他后世的传人故意忽略他的态度,试图让中国人放弃报仇的民族性。
.
而中国哪怕国势最衰微的民国时期,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也从未放弃过大一统思想。哪怕军阀混战,也没有任何汉族为主体的省份有任何独立出中国的一丁点意图。
且国势如此衰微的民国时中国民众,也坚决反对外蒙、西藏、新疆的分裂。
所以,理所当然的。美国人可以推断出,哪怕美国成功压迫中国,分裂肢解中国,也只能分裂、肢解那些少民地区。而分裂、肢解那些地区根本无损于中国的国力。
而以中国人记仇的尿性,必然将此当作奇耻大辱,用几十年、上百年都会想方设法报仇。
对于美国而言,为了那些不毛之地,惹上这么一个记仇的顽强民族太不合算。
❹ 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什么联系
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但封建社会中国闭关锁国,中国历史基本是独立的,一直到郑和下西洋,丝绸之路开始逐步有关系,近代从清朝被入侵关系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就更大了!
❺ 世界怎么看中国
中国位于东亚,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中华文化为基础,以汉族为主要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中国人一般称呼自己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或中华民族。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成国家和朝代,后历经多次演变和朝代更迭。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中国疆域辽阔,从夏商周时期黄河地域,逐步扩展到现今大陆法定领土内,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
中国人口和民族众多,先秦时期的华夏人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同周边各个民族进行交流,魏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中国各民族进一步融合,逐步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人口也不断攀升,北宋时期中国人口突破一亿,清朝时期人口突破四亿,而到2013年中国人口达到十三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圈的主体,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有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形式有诗词、戏曲、书法和国画等,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与中国临近国皆有春节等习惯。
❻ 世界各国历史课本如何论述中国历史
美国
《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这么一描述我国古代发明的历史:
唐宋的机械钟表与今天的石英表;古人用硫磺、硝酸钠和木炭混合制成火药至今被用于制造武器和烟花;天花疫苗引发免疫学的产生,活版印刷发展到今天的电脑印刷。
这本书还注重国家间的横向对比,通过一些表格和图形,让学生对同一时期各国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先进、落后一目了然。
书中提到中国的孔子和印度的释迦牟尼、希腊的苏格拉底几乎是同一时代的。通过这一横向对比,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到当时的世界思想家辈出,在不同文明中闪光。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或许是不同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对于中西文化和贸易的交流,教科书也大书特书。从“丝绸之路”的产生到葡萄、无花果、黄瓜、核桃从西亚传入中国,从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1271年来到中国再到郑和下西洋从非洲带回长颈鹿,书中颇下笔墨。书中摘录了《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忽必烈皇宫的描写:“宫殿屋顶很高,大厅都由金银镶嵌,墙壁上雕刻着龙、鸟、牧马人和各种野兽以及战斗的场面。天花板上也是如此,满眼都是黄金和图画。厅很宽很长,可以容纳6000人的宴席。”
书中还格外重视妇女在各个时期的社会地位,几乎各个章节都有特别提到。其中说,考古发现证明商朝时期的贵族妇女社会地位很高,有土地,还领导自己的军队;汉代贵族妇女穿着漂亮的丝绸长袍;唐代,中国出现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她召贤纳才,对诗人骆宾王不计前嫌;在唐宋初期,妇女地位较高,她们主持家务,负责理财和管理佣人;在“五四运动”中,妇女参加了示威游行,她们反对包办婚姻、裹脚,呼吁提高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过,书中也有中国女婴被遗弃的描述。
与此同时,美国历史教科书还关注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它称公元前500年左右。编辑成册的《诗经》是当时最伟大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书上翻译了《诗经》的第100首(丈夫外出打仗)、122首、124首和127首(士兵思乡)。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时代,书中翻译了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静夜思》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中的一段。
课本还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评论历史事件的同时也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以唐明皇的“开元盛世”为参照,让学生思考究竟是“英雄造时世”,还是“时世造英雄”的辩证问题。再比如说,书中讲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教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同时又向学生提问 “你认为今天的老师应不应该教这些,为什么?”
❼ 怎样评价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是世界上延续最长最为完整的,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值得骄傲的,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在鸦片战争以前,一直是领先世界,是当时的超级大帝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于古代中国抗衡,从秦朝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开始,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了清朝中后期,但从明清开始,中国封建君主实行闭关锁国,不能与世界交流,作拥自大,逐步落后于世界,导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揭开了中国近代一百多年屈辱历史的序幕,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评价中国历史,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医学、对外交流等,中国的政治制度在封建时代是较为完善的,在唐朝可以说是很发达的,只是到了清代这种封建政治体系走进了死胡同,不能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比,经济上,在鸦片战争前,也就是清朝中后期,中国经济仍占据世界30%左右,一直处于出超地位,正是因为这,英国才蓄谋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文化上,在唐宋时期,是非常繁荣的,明清时,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文化就有些凋敝了,军事上,秦、汉、唐、元、明、清前期时代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像汉、元的骑兵在当时世界上是所向披靡的,根本没有敌手,清后期,政治腐败,军纪涣散,加上鸦片的毒害,清军战斗力就很低了,古代科技一直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四大发明更是改变了世界,医学上,中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留下了大量医书典籍,对后世影响深远,从秦汉时,中国就与外国进行友好交流,特别是唐宋时期,极度繁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对外交往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历史太庞杂,评价中国历史不是几百几千字就能完成的,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方面,中国历史需要我们不断研究,从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还原最真实的中国历史,更要热爱中国历史。
❽ 世界其他人对中国的历史怎么看
Who
care?
美国相当一部分人都不晓得中国在地球的哪一边!就像我们压根儿不关心北欧强盗的神话故事一样,普通外国人不与你打交道,也就根本不关心!
❾ 世界怎么看“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在过去5000年中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一度也是世界的中心,只可惜由于狂妄无知,使得我们最终落后,历经备受屈辱的百年多,才最终崛起,而在这漫长的中国历史,西方是如何看待的中国发展的,实际上由于过去民族尊严性,加上西方百多年来的政策,使得我们认为,西方总是对我们充满歧视。
一种就是实际控制区域,而另外一部分是属于影响范围,毫无疑问,影响范围要比本身疆域大得多,另外到了明清时期以后,基本上就属于近代史部分,因此地图画的也十分相近,和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情况差不多,只是略微在细节上有差异,基本上美国的历史教科书,在评价中国历史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