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人是如何评价狄仁杰的
杜甫: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诗作《狄明府》)
赵匡胤: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杀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
范仲淹:天地闭,孰将辟焉?日月蚀,孰将廓焉?大厦仆,孰将起焉?神器坠,孰将举焉?岩岩乎克当其任者,唯梁公之伟欤!……商有三仁,弗救其灭;汉有四皓,正于未夺。呜呼!武暴如火,李寒如灰,何心不随,何力可回!我公哀伤,拯天之亡,逆长风而孤鶱,诉大川以独航。金可革,公不可革,孰为乎刚!地可动,公不可动,孰为乎方!一朝感通,群阴披攘。天子既臣而皇,天下既周而唐,七世发灵,万年垂光。噫!非天下之至诚其孰能当!(《唐狄梁公碑》)
苏轼:如汉汲黯、萧望之、李固,吴张昭,唐魏郑公、狄仁杰,皆以身徇义,招之不来,麾之不去。正色而立于朝,则豺狼狐狸,自相吞噬,故能消祸于未形,救危于将亡。
㈡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怎样的一个人
清光绪年间曾有人写过一部《武则天四大奇案》(又名《狄梁公四大奇案》),是延续古代公案侠义小说的模式,集中讲述了唐人狄仁杰在任昌平令尹时的断案传奇,其中充满了不少迷信和封建说教成分。狄仁杰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一位清正廉洁、大公无私、为国为民、断案如神的“超级大神探”,深受人们推崇。
公元700年,70岁的狄仁杰病死,朝野哀恸,连武则天也哭道:“朝堂空也!”他死后赠文昌右承,谥号“文惠”,唐中宗李显追赠“司空”,唐睿宗李旦又追封为“梁国公”。终其一生,狄仁杰不愧为封建社会时代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上承唐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特殊时段,为唐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狄仁杰生于武则天时期,上有武则天为帝,下有武氏家族势力正盛,能举措不失其正,百折不挠地达到目标,非有大智慧不可。林语堂在《武则天正传》中评价狄仁杰“足智多谋,善于自处”,说他的才智不在武则天之下,是武则天的克星 。林语堂的评论是公允的。狄仁杰在后世武侠小说以及当下的一些影视剧中被神化,虽未免夸大,但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的确是不争的历史真实。
㈢ 狄仁杰的人物评价是什么
狄仁杰是武则天称帝时期的着名宰相,我国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智慧过人,才华出众,为官刚正,遇事果断,敢作敢为,且多谋划,出计为民,建策为国。他献策能服智慧聪颖、权谋超群的武则天,堪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㈣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到底怎样
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到底怎样?
历史上真实的狄大人,是不近女色的书痴神童,是大理寺的福尔摩斯,是擅长针灸的神医,还是武则天的蓝颜知己,他的一句话,曾改变武则天立储的选择,让李唐王朝多延续了200年。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出身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着称。
吕温在《狄梁公立卢陵王传赞序》中的总结较好:梁公以武氏篡盗,国命如缀,翊安宗社,非我而谁,是用蒙大耻,履大险,耸节振美,以持世心,闲高祖天下于方寸之地。盗力虽盛,莫之敢窥,唐复为唐,唯公是赖。后代昧者,颇归功于五臣,殊不知五臣之功,公所授也。
㈤ 当代史学家怎么评价狄仁杰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政治家。
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历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以不畏权贵着称。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但不久就被来俊臣诬陷下狱,平反后贬为彭泽县令,契丹之乱时被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狄仁杰再次拜相,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纳言、右肃政台御史大夫。他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续。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进封内史,并于同年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后又追赠司空、梁国公。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出任汴州判佐,后在阎立本的推荐下,担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后来,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一年之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一时名声大振。
尽忠职守
676年(仪凤元年),左威卫
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柏树,唐高宗要处死他们,狄仁杰却认为他们不应判死罪。唐高宗怒道:“他们是让我作不孝之子,必须要杀他们。”狄仁杰道:“汉朝时有人盗取高庙玉环,汉文帝想要灭其族,张释之直谏道:‘假如盗取了长陵一把土,将如何按律加其罪?’于是罪只杀一人。陛下的法律悬挂在宫外阙门上,法律规定本来就有差别等次的,罪不至于死而让他们去死,这是什么缘故呢?现在误砍一株柏树,就杀掉二位大臣,后世之人将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高宗于是免去了二人的死罪。几日后,狄仁杰被授予为侍御史。
679年(调露元年),司农卿韦机督建完成宿羽、高山、上阳等宫,狄仁杰以宫室太过壮丽为由上表弹劾,韦机因此被免官。不久,狄仁杰又弹劾左司郎中王本立恃宠跋扈,请求交付法司审理。高宗下诏宽宥,狄仁杰道:“朝廷虽然缺乏人才,但是却不缺王本立这种人。陛下为什么要爱惜此人,而亏损王法呢!如果一定要宽赦王本立,就请把臣贬到没人的地方,给将来忠贞的人作为警戒!”王本立因此被治罪。
不久,狄仁杰加朝散大夫,又改任度支郎中,并在高宗前往汾阳宫(在今山西静乐县)时,充任知顿使。
治理地方
686年(垂拱二年),狄仁杰出任宁州刺史,在任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深受拥戴,宁州百姓还为他立碑颂扬。当时,右台监察御史郭翰巡察陇右诸州县,弹劾了大批官员。到达宁州后,见颂扬刺史美德的人不绝于路,郭翰对人说:“一到州境内,就知道治理的如何了。”于是向朝廷推荐狄仁杰。不久,狄仁杰被征拜为冬官侍郎。
688年(垂拱四年),狄仁杰充任江南巡抚使。当时,江南之地有很多民间自行设立的祠庙,狄仁杰奏请焚毁1700余所,只留下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不久,狄仁杰改任文昌右丞,又出为豫州刺史。
当时,越王李贞在豫州起兵反抗武则天失败,六七百人受到株连,五千余人没入官籍。司刑使逼狄仁杰行刑,狄仁杰认为判决有误,请求延缓行刑,然后秘奏武则天道:“我本想正大光明的上奏,但似乎有谋逆的人说清之嫌;但是如果我明白什么是对的又不说的话,恐怕违背了陛下您怜悯天下百姓之心。这些人做出谋逆之事并非他们自愿,希望您怜悯他们的不得已。”武则天就下旨赦免了她们的死罪,改为发配到丰州。囚犯们被押至宁州时,宁州父老到郊外迎接,并道:“是我们的狄使君救了你们的命吧?”于是囚犯们相互搀扶着到百姓为狄仁杰立的石碑旁哭成一片,斋戒三日,这才离开宁州。囚犯们到丰州后,又为狄仁杰立碑,以颂恩德。
当时,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李贞之乱,部下将士自恃功劳,大肆勒索,狄仁杰一概不予听从。张光辅怒道:“你这州官是要怠慢元帅吗?”狄仁杰说:“祸乱河南的只是一个李贞而已。现在一个李贞死了,而千万个李贞又生了。”张光辅不解其意,狄仁杰道:“您率领三十万军队平定叛乱,但是不能约束士兵,纵容他们的暴行,那些无辜百姓死亡惨重,不忍目睹,这不是一个越王死了而千万个越王又生了吗?况且,那些遭胁迫跟随越王的人,他们势必不愿坚守,等到朝廷军队突然攻来之后,放弃城池归顺朝廷的不可胜数,那些归顺的人顺着绳子从城墙上滑下,城池四周踏出一条条的小路,你为什么纵容那些贪求战功的人,去追杀这些准备归顺投降的人呢?只恐怕冤声沸腾直冲九霄云天!我如能请来尚方斩马剑,就杀了你这罪人,到时我再向朝廷请罪,即使我死了,我的功德也将永远铭记在百姓的心中。”张光辅无言以对,但是却怀恨在心,回朝后便弹劾狄仁杰出言不逊。狄仁杰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后出任洛州司马。
被诬谋反
691年(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升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的时候,有很多好的政绩,你想知道是谁中伤你的么?”狄仁杰回答道:“如果陛下认为我错了,我就改过;如果陛下明白我并无过错,这是我的幸运。我不想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并把他当做我的朋友,我情愿不知道。”武则天叹服。
692年(长寿元年),来俊臣诬陷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法律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狄仁杰下狱后,认罪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满意的口供,将狄仁杰等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写冤屈情况,塞在棉衣里,让人送回家去。看守的王德寿丝毫没有怀疑。
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得到帛书后,持信上告。武则天看了帛书,质问来俊臣。来俊臣道:“狄仁杰等入狱后,我并未用刑,假如没有事实,怎么肯承认谋反!”武则天便命人前往查看,来俊臣伪造狄仁杰等的谢死罪表,让使者上奏武则天。
武则天召见狄仁杰,问道:“你为什么承认造反?”狄仁杰道:“我如果不承认造反,已经死于酷刑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作谢死表?”狄仁杰道:“我没有写过。”武则天令人拿出谢死表,才知道是伪造的,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贬为彭泽令。此后,武承嗣多次奏请诛杀狄仁杰,都被武则天拒绝。
再次拜相
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契丹作乱,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一时间河北震动。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魏州(今河北大名)刺史。狄仁杰到职后,改变了前任刺史尽趋百姓入城,缮修守具的作法,让百姓返田耕作。契丹人听闻后,退兵而去。不久,狄仁杰改任幽州都督,获赐紫袍、龟带。武则天还在紫袍上书写了十二个金字,以表彰狄仁杰的忠诚。
697年(神功元年),狄仁杰升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当时,朝廷征发百姓戍守安西四镇,以致怨声载道。狄仁杰为此上表劝谏,又建议废除安东都护府、重立高氏为君主,暂停江南粮草运输、抚慰河北。朝廷虽未采纳,但有识之士都认为他的意见正确。不久,狄仁杰代理纳言,兼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请立太子
698年(圣历元年),武则天欲立梁王武三思为皇太子,询问宰相们的意见。狄仁杰道:“我看天下人都还思念唐朝,若立太子,非庐陵王不可。”武则天大怒。后来,武则天对狄仁杰道:“我梦见下了好几盘双陆都没有赢,这是什么原因?”狄仁杰回答道:“双陆不胜,是因为无子,这是天意在警示陛下。太子是天下根本,根本一动,天下就危险了。姑侄与母子谁更亲?您立庐陵王,那您千秋万岁后可以配享宗庙。若立三思,从没听说有将姑姑配享宗庙的?”武则天醒悟,当天便派人到房州迎接庐陵王李显。
不久,李显到达洛阳。武则天把李显藏在帐后,召见狄仁杰。说起庐陵王之事,狄仁杰恳请意切,哭泣不止。武则天让李显出来,对狄仁杰道:“把皇太子还给你。”狄仁杰跪拜叩头,又道:“太子回来了,还没人知道,人言纷纷,怎么才能让人相信呢?”武则天便让李显住在龙门,按礼节迎接回宫,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十分高兴。当初,吉顼、李昭德多次请求太子回宫,武则天都不肯答应。只有狄仁杰以母子天性为说词,最终感动了武则天,恢复了唐朝的嗣统。
同年秋天,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前往征讨,并让他便宜行事。突厥杀尽所掠掳的男女达万余人,由五回道退回漠北,狄仁杰追之不及,后改任河北安抚大使。当时,百姓大都被突厥胁从,突厥兵离开后,因害怕被杀就纷纷逃跑或隐藏。狄仁杰上奏皇帝后,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使他们回乡生产。
晚年生活ˇ
700年(久视元年),狄仁杰进封内史。不久,武则天到三阳宫避暑。当时,有个胡僧请武则天去参观埋葬佛舍利,武则天应允。狄仁杰跪在马前,劝道:“佛是戎狄的神,不值得让皇帝屈尊驾临。那胡僧诡计多端,是想借此迷惑百姓。况且,沿途山路艰险狭窄,容纳不下多少侍卫,不是皇帝所应当去的地方。”武则天便在中途返回,道:“我是为了成全狄公的正气。”
武则天对狄仁杰非常敬重,常尊称他为国老,从不直呼其名,对他的退休请求不予批准,还不让他行跪拜之礼,道:“每当看到您跪拜的时候,朕的身体都会感到痛楚。”武则天还免除狄仁杰晚上在宫中值班的义务,并告诫官员道:“如果没有十分重要的军国大事,就不要去打扰狄公了。”
同年九月,狄仁杰病逝,终年七十一岁。武则天闻听后,哭道:“朝堂空了。”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并废朝三日。此后,每当有朝廷大事不能决断时,武则天都叹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早夺走我的国老。”
705年(神龙元年),李显复位,是为唐中宗,追赠狄仁杰为司空。唐睿宗继位后,又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狄仁杰被吏诬告,阎立本受理讯问,他不仅弄清了事情的真相,而且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谓之“河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推荐狄仁杰作了并州都督府法曹。
㈥ 历史上的狄仁杰,是怎样一个人
清光绪年间曾有人写过一部《武则天四大奇案》(又名《狄梁公四大奇案》),是延续古代公案侠义小说的模式,集中讲述了唐人狄仁杰在任昌平令尹时的断案传奇,其中充满了不少迷信和封建说教成分。狄仁杰在小说中被塑造成一位清正廉洁、大公无私、为国为民、断案如神的“超级大神探”,深受人们推崇。
公元700年,70岁的狄仁杰病死,朝野哀恸,连武则天也哭道:“朝堂空也!”他死后赠文昌右承,谥号“文惠”,唐中宗李显追赠“司空”,唐睿宗李旦又追封为“梁国公”。终其一生,狄仁杰不愧为封建社会时代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上承唐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特殊时段,为唐朝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狄仁杰生于武则天时期,上有武则天为帝,下有武氏家族势力正盛,能举措不失其正,百折不挠地达到目标,非有大智慧不可。林语堂在《武则天正传》中评价狄仁杰“足智多谋,善于自处”,说他的才智不在武则天之下,是武则天的克星 。林语堂的评论是公允的。狄仁杰在后世武侠小说以及当下的一些影视剧中被神化,虽未免夸大,但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的确是不争的历史真实。
㈦ 家喻户晓的狄仁杰,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他的结局如何
提起狄仁杰,大家都知道,嗬,侦探!你知道吗?
你知道他的故事的真相吗?嘿嘿,伙计们,不知道也没关系,我不在这里说了。
侦探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狄仁杰他是个宰相,他不仅能破案,他们还有政治能力。先生们,不要为狄仁杰高兴,武则天有73个宰相呢!他们都是有能力的。和韩国总统一样,武则天的这个宰相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那他的结局好吗?
狄仁杰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受到历代的赞誉。除了他非凡的智慧和神圣的判断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对下层百姓的同情。在人命关天的吴国前期,他是为数不多的能真正坚持法律原则、体恤民情的官员之一。
688年,狄仁杰与宰相张光甫一起抗击越王李振的叛乱。叛乱发生后,朝廷任命狄仁杰为豫州刺史。张光甫进入豫州后,大肆屠杀群众,并强迫狄仁杰以财物犒赏武将,被狄仁杰严词拒绝。张光甫与无辜百姓争功,狄仁杰对张光甫的行为极为愤慨。曾与张广福对峙:"你放纵百姓邀功,屠杀百姓,如果还有方才斩马刀,就取你的头!"
史上有功勋者不少有,但是能让帝王信任的太少。古代有功勋者太多都死于功高震主。
㈧ 后人对于狄仁杰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
狄仁杰为相后的政绩和所作所为表明,他对武则天称帝和执行的政策是拥护的,因此对她也是忠心的。但作为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却看到了武则天之后的问题。这一点他要比武则天头脑更清醒。他知道,在封建社会女人当皇帝是大逆不道的,只能是偶然现象。武则天之后谁来当皇帝是个关系国家命运的大问题。狄仁杰出于忧国忧民和正统思想,认定只有让李氏后代来继任,国家才能安定。而这个想法他又无法与武则天直说,因为武则天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始终是犹豫不定的。因此,他只能以自己高超的谋略加以实现。历史证明,他的谋算和努力是成功的,李唐的恢复和唐之中兴,狄仁杰是有大功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