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万树园赐宴图在历史书哪里

万树园赐宴图在历史书哪里

发布时间:2022-09-12 15:29:43

Ⅰ 郎士宁是什么

郎世宁,1688年生,1766年逝世,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年轻时在欧洲学习绘画,曾为教堂绘制圣像。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到京后约于雍正元年(1723)进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画家。他很好地融合了中西绘画技法,既讲究西方绘画中的立体效果,注意透视和明暗,重视写实和结构准确的合理性。由于他能画并精通建筑学,曾参与增修圆明园建筑工事。擅画肖像、走兽、花果、翎毛尤善画马。所作大多以西画法入绢纸,略参中法,以写实为工,专注形似。他将欧洲的绘画品种和方法传授给中国的宫廷画家,为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颇得皇家青睐。去世后葬于北京阜城门外。存世作品有《百骏图》、《弘历观马戏图》、《嵩献英芝图》等。《松鹤图》,纵223厘米,横142厘米。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此图为绢本设色,郎世宁画松鹤,唐岱补巨石。巨石挺立于苍松之后,郎世宁参照西洋绘法,皴擦不明显,但有较好的立体感。一对羽毛绚丽丰润的仙鹤统松而追逐,神态生动逼真。地面画有各种花草,各具其态。古松苍劲挺拔,干枝弯曲,松根裸露而且盘根错节。全图洋溢着祥和气氛。此画其用笔、用墨、敷色等与传统中国绘画有较大的差别。这与作者是西洋人有着密切关系。画面上钤“干隆御览之宝”方印;右下署款“臣唐岱恭画石”、“臣郎世宁恭画松鹤”。又钤有“臣世宁”、“臣岱”朱文方印各一。
《孔雀开屏图》简介 郎世宁 大轴 绢本 设色 纵328厘米 横28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表现了繁花盛开的庭院内,一只雄孔雀正展开美丽的尾羽,向另一只雄孔雀炫耀。这是一幅充分表现中西绘画技法融为一体的作品。山石采用中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法,并细加点苔,树木枝干以及孔雀的身体又采用欧洲的明暗画法,已突出立体感和细部的结构变化。牡丹花采用中国传统工笔画法,而玉兰和海棠却又采用西方绘画的明暗变化,叶片上有彩影的折射,质感突出。地面也以色彩全部铺满,不似传统技法中的留白,空间上透视感强。
参考资料:http://www.21shrc.com/lidai/disp.asp?id=225

Ⅱ 失落与追寻是在什么时期呢

1.对传统宫廷画的继承

明初恢复了宫廷画院,从宣德到成化、弘治的一段时期内宫廷画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当时严格的思想控制下,文化艺术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当时着名的宫廷画家有边景昭、戴进、商喜、林良、吕纪、吴伟等。

戴进(1388~1462年),字文进。宣德年间被荐入宫,后因别人的谗言而被免职赶出画院,流落民间。他在钱塘一带声望很高。戴进的绘画技艺比较全面,他继承古人传统,又自创新意,风格以挺健苍劲为主,传世作品有《风雨同舟图》。受戴进的影响并继之而起的是浙派盟主吴伟,他的传世作品有《溪山鱼艇图》、《松风高士图》等。

2.文人画开创新境界

①风流才子——唐寅

到明中期,吴门画派在画坛上崛起并逐步取代了浙派在画坛上的霸主地位。因这一派的画家都是苏州人,苏州别名“吴门”,故称“吴门画派”。吴门画派属文人画体系,沈周、文征明是吴门画派开派大家,而唐寅、仇英是吴派支系。“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吴县人。唐寅的绘画创作以山水画为主,作品有《山路松声图》、《荷净纳凉图》等,唐寅的仕女画多取材于高人韵事、神仙故事以及官伎、歌伎等,作品有《东方朔偷桃图》,《孟蜀官妓图》、《秋风纨扇图》、《李端端图》等。在作品内容上多流露出作者对出身卑贱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对名教礼法的反叛。他笔下的女子多是两手纤细、弱不禁风的美人,这也反映了他的美学趣味和当时的审美时尚。

②八大山人和石涛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1626~1705年),江西南昌人,为明宗室后裔,明亡后出家向道。他精神抑郁,神态癫狂。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绘画创作的基本方向。八大山人山水画数量不多,但极富个性,现存的《荷花水鸟图》、《牡丹孔雀图》、《安晚帖》等是他的代表作品。

石涛(1642~1707年),广西梧州人,明宗室后代,后出家为僧。石涛的山水画笔墨构图多变,元气淋漓,代表了清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他师法自然,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创造出前无古人的皴法。至今尚存的有《黄山图》、《听泉图》、《细雨虬松图》、《淮扬看山图》等。

自石涛以后,山水画在“扬州八怪”那里达到了新的境界。

③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清代雍正至干隆年间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是金农、郑燮、黄慎、李、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因为他们大胆突破了“正统”派摹古、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人们称之为“扬州八怪”。他们的绘画主要是写意花鸟,其次是人物,山水较少。

“扬州八怪”大都是失意的官吏和隐居的文人。在艺术上主张师造化、重创作。他们都有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在他们中间,郑燮是一个特别出色的人物。

郑燮(1693~1765年),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曾任12年七品知县,后辞官卖画为生。郑板桥一生坎坷,这形成他孤高倔强、不落时俗的性格,并在他的文、诗、画中流露出来。郑燮在艺术上主张革新,师法自然。他善画兰、竹、石。他画竹石几十年,作画时有“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的气势。

郑板桥善于将诗、书、画融为完整的艺术整体,画兰竹用行草笔法,多而不乱,少而不疏,秀劲潇爽,生气勃勃。题款也特立独行,成为作品构图布局的一部分。现存《兰竹图》多幅,笔墨简劲疏朗,构图变化多端,题款更多奇趣。

李《1686~1762年)的绘画则有“水墨融成奇趣”的特色,如《芭蕉萱石图》、《芍药图》等。其他的几位画家也都自创一门,给清代画坛带来了清新和生气勃勃的画风。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如清末的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等人都在扬州画派的影响下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3.民间绘画的兴起

民间绘画在明清时期比较活跃。民间绘画包括各种风俗画、神像,道释画,历史故事画、水陆画、壁画、年画、书籍插画等,其中民间的版画艺术最能体现明清时期民间艺术的水平。

①明清时期的木刻插图

中国木刻版画早在隋唐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到两宋时随着印刷技术的改革,版画到了一个繁荣时期,从单纯的佛经插图发展到了多种书籍的版画插图。元代的市民文学的兴起使版画走入更广泛的领域,戏曲文学、小说、话本为版画的全面发展打开了局面。明清时期,版画已进入到刻本书籍的各个门类之中,而且其艺术性之高已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如被称为“金陵派”的富春堂和世德堂刻本已由上图下文扩为整幅图画,人物形象古朴天真,画风渐趋精细工丽。着名作品有《南西厢》、《古烈女传》、《月亭记》等。

安徽新安(徽州)的版画享有盛名。此地有很多技艺精湛的雕版能手,他们制作的版画插图,销往全国各地,影响广泛。如黄子立雕版的陈洪绶的《水浒》、《西厢记》,黄一楷的《北西厢》、《琵琶记》等等,可谓穷工极巧,精细无比,具有工整秀丽、缜密妩媚的情调。虽属单色,却使人感到古韵盎然,呼之欲出。徽州木刻代表着明代版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清代版画不如明代发达。但也有一些文学名着的插图刻本,如《秦楼月》、《三国志》、《红楼梦》等。

②明清时期的木版年画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品种,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宋代的手绘或木刻的节令画应当是年画的雏形。自元明以来,年画正式成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牛郎织女版画年画在明代流传不广,保留下来的不多,到清代才逐渐繁盛起来。清代的年画题材广泛,从古到今,从城到乡,从戏剧舞台人物到家庭巷里、人情世态,动物花鸟,可谓形形色色,应有尽有。如《牛朗织女》、《耕织图》、《春牛图》、《武松打虎》、《法人求和》,以及《财神》、《灶王》、《招财进宝》等。年画的体裁形式有单幅、条屏、扇面、灯画、图片等等。在制作方法上一般是套色印刷,也有印绘结合。

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北方年画的代表,它创始于明末,清初逐渐发展开来。在它的兴盛期,当地居民不分男女老少,大都以印制年画为生。杨柳青年画吸取了宋、元、明在绘画上的工整纤巧和写意的传统,雕绘结合,笔法匀整,设色鲜明,形成一种独特的格调。

中国南方的年画以苏州桃花坞为中心。它的绝大部分作品是采用敷色和彩色套印制成的。

19世纪后,由于钢版、石版印刷技术的采用,尤其是近代“月份牌”年画的流行,手工生产的木版画竞争不力,日趋衰落。

4.海外来风——西洋绘画的传入

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来华,他带有几张五色斑斓的手绘圣像。在1595年利玛窦上表神宗,并献天主像、天母像各一幅。清初,传人的西洋画渐多,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意大利人郎世宁来北京,以其别具一格的中西并用画法而闻名清朝画坛。同时,服务于清廷的西洋画家还有王致诚、艾启蒙、安德义等。

郎世宁的代表作有《干隆平定准噶尔回部战图》、《万树园赐宴图》,他传世的惟一的一幅油画是《太师少师图》。郎世宁的作品将焦点透视、色彩空间等西方画技与中国画用线用墨的传统结合,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郎世宁在宫内还向中国画家传授油画技法,一些宫廷画家如陈枚、冷枚、唐岱等都受其影响。

明清之际西洋美术的输入,对于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明暗画法与焦点透视,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手法,后来的中国画不同程度地吸收了西洋画的某些因素。但因其仅局限于宫廷内府,对中国画坛未能造成广泛影响。

19世纪末叶以后,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学习和介绍西洋画,为近现代中国油画的诞生作出了贡献。

Ⅲ 明清皇帝御用的宫廷画师有哪些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百废待举,凡事以朴实节俭为准,禁奢侈华靡。京城金陵的三殿、六宫建成,亦不施图画。然而,出于政治教育、树碑立传、宫殿装饰等需要,他也征召天下善画之士,入内廷供奉,绘制历代孝行图、开国创业事迹、御容、功臣像等。有的长期供事于内府,如沈希远、赵原、王仲玉、盛着、周位、陈遇、陈远等人;有的临时召入,事毕遣回,如相礼、孙文宗;也有少数画家因画御容称旨,被授官职,供奉于翰林,如沈希远被授以中书舍人,陈远授予文渊阁待诏。
明成祖朱棣也少谙文墨,然他已开始重视书画艺术的功用。迁都北平后,所营建的宫殿、寺观,需要大量负责装饰布置殿门官壁、室内画屏、窗根楣枋的艺匠,因此曾遍征天下知名画士至北京服务,其中包括画匠、裱工、木工、漆工等技艺之士。为书写诏敕、史册、文翰,也需要大批善书之士。明成祖曾试图仿效宋代翰林书画院体制,建立明代的翰林书画院,后因几次亲驾北征而未能实施。然他对能书善画的入选者也作了安排,外朝华盖、谨身、文华、武英、文渊几处殿阁中,各有因艺事称旨而挂职者,翰林院、工部营缮所和文思院也有隶属者,官衔则有各殿阁待诏、翰林待诏,营缮所丞、文思院使等,如文渊阁待诏陈运、翰林待诏腾用亨、翰林编修朱芾、工部营缮所丞郭纯等人。有的不授官而仅称供事内府、内廷供奉。其时的组织机构和职称升迁还不很完善,仍属初创阶段。
明宣宗宣德年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画坛也十分活跃。宣宗朱瞻基雅好诗文书画,尤擅绘事,经常将御作书画赏赐臣下。皇帝的爱好与倡导,使明代院画日趋昌盛。宣宗以恢复两宋画院盛况为目标,除永乐时入的供奉的画家边文进、谢环、郭纯等人继续留任外,还从江浙一带广泛征召民间高手如周文靖、李在、马轼、倪端、商喜、孙隆、石锐等人,一时名家云集。供奉内廷画家除少数安排原机构外,大多隶属于仁智殿和武英殿。所授职衔也有所提高,尤其授以锦衣卫武官名衔,领薪俸而不司军职,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镇抚等级别,官位都较高。
嗣后的成化朝朱见深、弘治朝朱祐樘,均擅长绘画,“宪庙、孝庙御笔,皆神像,上识以年月及宝”。当时画院内名家也很多,主要有林良、吕纪、吕文英、殷善、郭诩、王谔等人。隶属和授职治袭宣宗,院画创作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并形成明“院体”的时代特色,宫廷绘画遂达到鼎盛时期。
明武宗正德以后,随着朝廷的日趋腐败,以及画坛上“吴派”文人画的崛起,宫廷绘画日见衰败,至明中期后即销声匿迹。画院机构虽存,但各家寥落,大多属于滥以充数者。由于明代画院主要靠荐举选召人才,无严格考试制度,前期荐举循规蹈矩,若徇情滥举便加惩罚,如宣德元年边景昭受贿荐举了陆悦、刘生两人,结果,边景昭被罢为民,陆、刘二人交刑部治罪。由于宫廷画家升迁无定制,多凭君王及主管宦官的好恶授官,自宪宗朝始,出现了命中官传旨而得官的“传奉官”,“一传旨,姓名至百十人,谓之传奉官,文武僧道滥恩者以千数。”以后数罢数复,正德后即不可收拾。太监刘瑾专权时,文华殿书办张骏,骤擢至礼部尚书,连装潢匠役,亦授官秩滥以充数和滥授官职,使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耻与为伍,画院杰才日稀。所知稍有名气者惟正德朝朱端、万历朝吴彬、崇祯朝文震亨,但他们的取材和画风都已游离于“院体”,个人面貌也殊少新意,在画坛几乎不起影响。
明代虽未正式建立类似宋代翰林书画院的机构,但确有不少画家入内廷供奉,并安置在有关机构;虽在考核、升迁、授职等方面无衡定制度,但也有专门的挂职机构。因此,应该承认明代有画院组织。据史籍记载,明初已有“画院”称谓出现,永乐至弘治年间的丘濬(1418—1495年)在一首题林良《画鹰图》的诗中即曰:“仁智殿前开画院,岁费鹅溪干匹绢。”同时期的徐有贞(1407—1472年)在“题肖节之所藏张子俊山图”诗中亦说:“先皇(明成祖朱棣)在御求名画,画院人人起声价。”尔后的画史更屡次提及画院,如朱谋至《画史会要》记:“周元素,太仓人,高庙取入画院。”钱肃乐《太仓州志》记:“范暹,字启东,画翎毛花竹。永乐中入画院。”诚然,明代的画院在机构、制度、授职等方面均不同于宋代,也不及宋代正规和完备,故画院也不如宋代兴盛。对此,前人亦已明察,明于慎行在《谷城山馆文集》中即曰:“宋徽宗立书画学,书学即今文华殿直殿中书,画学即今武英殿待诏诸臣。然彼时以此立学,有考校,今只以中官颂之,不关艺院。”
清代在宫廷中供职的画家,绝大部分为来自民间的职业画家,另外还有若干欧洲来华的传教士画家。画家无专门职称,康熙、雍正时称为“南匠”,干隆时改称“画画人”。画家分派在各宫殿作画,称为“某某宫画画人”,见于记载的有“慈宁宫画画人”、“南薰殿画画人”、“启祥宫画画人”、“如意馆画画人”、“咸安宫画画人”“礼器馆画画人”“春雨舒和画画人”等。较着名的宫廷画家,顺治时有孟永光、张笃行、王国材、黄应谌等;康熙时有王崇节、顾铭、顾见龙、孙阜、王敬铭、叶洮、刘九穗、邹元斗、文永丰等;康熙至雍正时有王云、焦秉贞、冷枚、沈嵛、徐玖、金永熙、佘熙璋、顾天骏、邹文玉、徐名世、李、班达里沙、孙威凤等。雍正至干隆时有金昆、贺铨、唐岱、郎世宁、陈善、陈枚、吴璋、丁观鹏、丁观鹤、张为邦、王幼学、戴正、福隆安、沈源、戴恒等;干隆时有陈士俊、王岑、王致诚、程志道、孙、余省、余、周鲲、唐岱、张宗苍、卢湛、吴、金廷标、艾启蒙、张雨森、姚文瀚、张廷彦、贾全、程梁、沈映辉、陆授诗、陆遵书、方琮、袁锳、徐扬、王炳、杨大章、黄增、谢遂、李秉德、罗福、杜元枝、贺清泰、安德义、潘廷章、缪炳泰、陆灿等;干隆至嘉庆时有冯宁、沈焕、沈庆兰、庄豫德等;道光至光绪时有沈振麟、沈贞、沈全、沈士杰、沈士儒、焦和贵、陈兆凤、张恺、屈兆麟、缪嘉蕙等。
明代没有正式的翰林图画院,但组织了大批的画家为宫廷服务。洪武初 期,画家临时奉诏入宫,随意授以职衔。如沈希远为朱元璋画像称旨,授中 书舍人。陈远同样为朱元璋画像称旨,则授以文渊阁待诏。当时主要任务是 为皇帝画肖像(有沈希远、陈远、孙文宗、陈■等)和为皇宫及皇室寺院画 壁画(如周位、盛着、卓迪、上官伯达等)。画家大部分来自江浙地区,画 风各随原来面貌。由于朱元璋的个性猜忌,赵原和盛着竟以画“不称旨”被 处死,周位则“以谗死”,使明代的宫廷画家们,不敢大胆地放手创造,影 响了宫廷画的发展。宣德至弘治(1426—1505 年)时期,由于宣宗朱瞻基、 宪宗朱见琛、孝宗朱佑樘均好绘画,其本身也能作画,遂使宫廷画盛极一时, 出现了一批有成就的宫廷画师。这时画家多安置在仁智殿、武英殿、华盖殿 等处,准备随时奉诏,并授以锦衣卫镇抚、百户、千户、指挥、都指挥等武 职官衔。锦衣卫本为皇帝的禁卫仪仗,后成为特务组织,声名狼藉。画家授 以锦衣卫各级职衔,是为了便于领取俸禄(锦衣卫无常员,可以随意安置) 和接近皇帝,随时听召。嘉靖以后,随着明帝国的衰落,宫廷绘画也跟着衰 落了。
明代宫廷人物画多继承南宋宫廷历史故事画风,内容大都与王朝的政治 需要有关。现存的宫廷人物画中,题材多称颂前代圣主贤臣,以及描写宫中 行乐等。重要的画家有:倪端,字仲正,宣德时召入宫中,作品有《聘庞图》, 描写三国时刘表延请庞德公故事。商喜,字惟吉,宣德中授锦衣卫指挥,作 品有《关羽擒将图》,描绘三国时关羽水淹七军活捉庞德故事。刘俊,字廷 伟,官锦衣都指挥,作品有《雪夜访普图》,画宋太祖赵匡胤私访赵普故事, 宣传半部《论语》治天下。谢环,字廷循,宣德时为锦衣卫指挥,作品有《杏 园雅集图》,描绘当时在朝官吏杨一清等人的一次集会,是一幅群体肖像画。 宫廷山水画主要继承南宋马远、夏圭的风格,并参以北宋郭熙等技法。 重要画家有:李在,字以政,宣德时与谢环、石锐、倪端同时被皇帝恩宠, 待诏仁智殿,作品有《阔渚晴峰图》等。王谔,字廷直,弘治时供事仁智殿, 曾被孝宗朱佑樘誉为“今之马远”,可见其画风与马远十分接近,但较之马 远平稳、完整而细腻,作品有《江阁远眺图》等。朱端,字克正,正德间以画士直仁智殿,后授锦衣指挥,画风学郭熙,作品有《烟江远眺图》等。
清代没有画院的设置,只在内务府造办处中有画画处和如意馆,负责组 织画家为宫廷服务。画家地位低下,或称“南匠”,因画家多系南方人之故, 或称“画画人”。画家来源或为原在宫中服务的画家子弟,或大臣推荐,或 画家毛遂自荐,均经考核再录用。其中也有大臣如王原祁、蒋廷锡等,虽也 创作绘画为宫廷所用,则不在此中。
顺治初见于记载的宫廷画家只有黄应谌一人。康熙时有唐岱、焦秉贞、 冷枚等。唐岱山水得王原祁指授,画风亦相近。焦秉贞善山水人物,用透视 法,受西方的影响,冷枚为焦秉贞的学生,以人物仕女见长。其后至干隆时 期,画家有丁观鹏、姚文瀚、金廷标、余省、张宗苍、徐扬、陈枚等。他们 的作品艺术成就远不及宋代和明代。最具有清代宫廷绘画特色并创造出了艺 术成就的是宫廷中的一批来自西方的传教士画家,他们中有意大利人郎世 宁、安德义、潘廷章,法国人贺清泰、王致诚,波希米亚人艾启蒙等。他们 根据官廷的需要与爱好,用中国的作画工具,综中、西不同的观察和表现方 法,如人物用西法,背景则为中法,或背景用中国画家来画;面部塑造采用 正面光,减轻明暗对比度,以适合中国传统欣赏习惯等等,因而创造出一种 新的风格。这批画家中,以郎世宁成就最高。
郎世宁(1688—1766 年),原名朱塞佩•迦斯底里奥内,意大利米兰人。
1715 年来中国广州。康熙末年被荐入宫充当宫廷画师。他在近五十年中,为 宫廷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深受皇帝特别是干隆弘历的宠爱。1747 年曾奉命参 加长春园内欧式建筑的设计。70 岁时,皇帝为之举行庆寿仪式,死后赏三品 顶戴、恩给侍郎衔。在清代宫廷画师当中,郎世宁受到的荣宠是最突出的。 郎世宁为雍正、干隆两帝及其后妃、子女画了不少肖像画,这些作品真实生 动,融合中西技法,丰富了中国肖像画创作手法。每逢宫中有重大事件;皇 帝则命他为之作图纪实,如《哈萨克贡马图》、《干隆帝阅马术图》、《乾 隆帝万树园赐宴图》、《塞宴四事图》、《木兰哨鹿图》、《阿玉锡持矛荡 寇图》等。这些作品虽然为歌颂皇帝及其武功之作,但它真实地记录了当时 历史事件,弥足珍贵。他还画了大量的花鸟走兽画,如《十骏图》、《白鹰 图》、《郊原牧马图》、《海西知时草图》、《羚羊图》等,画法细腻逼真, 但限于技法束缚,某些地方缺乏生气。此外,也有少量的油画作品和铜版画 作品。最有名的《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十幅,是由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 安德义共同创稿后,送到法国刻版印制的。郎世宁在宫内还培训了一批学生, 有丁观鹏、王幼学、王儒学等。在促进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和架设友谊桥 梁上,郎世宁等宫内西方画家,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Ⅳ 万树园的历史事件

干隆十九年(1754年)干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接见了杜尔伯特部台吉“三策凌”。杜尔伯特部是漠西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1745年噶尔丹策凌死后,准部贵族为争夺汗位相互残杀,杜尔伯特部也被迫参加了这场混战。干隆十八年(1753年),达瓦齐夺取汗位后,回过头来又勾结哈萨克骑兵攻打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人民受尽了准噶尔部达瓦齐的欺凌,再也不愿意为其卖命,于是三策凌毅然率属下三千余户,离开长期游牧的额尔齐斯河,历经艰辛,于1753年11月25日,回到内地。干隆对三策凌的首次归来十分重视,下令在热河朝见。1754年5月13日,三策凌等在避暑山庄的万树园受到了干隆皇帝的隆重接见,干隆封策凌为亲王、策凌乌巴什为郡王、策凌孟克为贝勒,同时在澹泊敬诚殿召见三策凌,又连续五天在万树园赐宴款待,晚上举行野宴,燃放烟火,观火、马技等节目。清宫廷画师郎世宁的《马术图》,即再现了当年在万树园为三策凌归来举行马术表演的动人场面。
干隆三十六年(1771年),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突破沙俄的重重羁绊,回归祖国,干隆皇帝曾在万树园赐宴,并依照夜宴三策凌的先例,设灯宴,观火戏等,进行招待安抚。
干隆五十八年(1793年),在避暑山庄接见首次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戈尔尼一行,这是中英通过外交途径第一次接触,是清前期中英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政治活动。
干隆五十八年9月14日,干隆皇帝在万树园的御幄内隆重接 见了英使马戈尔尼一行。马戈尔尼单腿跪地,叩见干隆,并呈递了英王的信件及礼品,干隆皇帝也馈赠玉如意以示感谢。觐见礼仪完毕后,在御幄内设宴,整个仪式是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的。次日,马戈尔尼在干隆的允许下,由和珅陪伴游览了避暑山庄, 9月17日晚在万树园观看了盛大焰火晚会、杂技、民间歌舞等。

Ⅳ 清代宫廷绘画的绘画作品

宫廷绘画大致可分为纪实绘画、装饰绘画、历史题材绘画和宗教绘画 4类。纪实绘画包括皇帝后妃及文武大臣的肖像、皇帝日常生活的图景和记录当时重大事件的画幅如《康熙皇帝朝服像》《康熙南巡图》《雍正皇帝祭先农坛图》、《雍正皇帝临雍图》、《干隆皇帝岁朝图》、《干隆孝贤皇后朝服像》、《塞宴四事图》、《木兰图》、《哨鹿图》、《紫光阁赐宴图》、《马术图》《万树园赐宴图》《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干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道光皇帝行乐图》等均为代表作。装饰绘画包括大量粘贴于宫殿墙壁和案头观赏的山水、花鸟画。历史题材绘画创作不多。宗教绘画,佛道题材均有其中一部分受西藏嘛教艺术的影响,颇具特色。帝后肖像画上作者不署名款,其余作品署款有固定格式,须用工楷字体书写,画家姓名前必冠以“臣”字,如“臣丁观鹏奉恭绘”、“臣郎世宁恭画”。纪实绘画中人物肖像、服饰、武备、仪仗、阵式、舟车等的描绘具体写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部分山水、花鸟画往往描绘塞外景物,在题材上有新的开拓。欧洲传教士画家带来的西方绘画技法,中西合璧的画风,在传统画风之外,别具风格。清代宫廷绘画作品与过去各代画院绘画作品一样,宫廷富贵气息浓厚,用笔细密繁琐,色彩浮华艳丽,格式严整少有变化,这些均是它的弱点。

Ⅵ 清代宫廷画家的精品画

宫廷绘画大致可分为纪实绘画、装饰绘画、历史题材绘画和宗教绘画4类。纪实绘画包括皇帝后妃及文武大臣的肖像、皇帝日常生活的图景和记录当时重大事件的画幅如《康熙皇帝朝服像》《康熙南巡图》《雍正皇帝祭先农坛图》、《雍正皇帝临雍图》、《干隆皇帝岁朝图》、《干隆孝贤皇后朝服像》、《塞宴四事图》、《木兰图》、《哨鹿图》、《紫光阁赐宴图》、《马术图》《万树园赐宴图》《阿玉锡持矛荡寇图》、《干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道光皇帝行乐图》等均为代表作。装饰绘画包括大量粘贴于宫殿墙壁和案头观赏的山水、花鸟画。历史题材绘画创作不多。宗教绘画,佛道题材均有其中一部分受西藏嘛教艺术的影响,颇具特色。帝后肖像画上作者不署名款,其余作品署款有固定格式,须用工楷字体书写,画家姓名前必冠以“臣”字,如“臣丁观鹏奉恭绘”、“臣郎世宁恭画”。纪实绘画中人物肖像、服饰、武备、仪仗、阵式、舟车等的描绘具体写实,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部分山水、花鸟画往往描绘塞外景物,在题材上有新的开拓。欧洲传教士画家带来的西方绘画技法,中西合璧的画风,在传统画风之外,别具风格。清代宫廷绘画作品与过去各代画院绘画作品一样,宫廷富贵气息浓厚,用笔细密繁琐,色彩浮华艳丽,格式严整少有变化,这些均是它的弱点。

Ⅶ 谁能找到君临天下这样的图

万树园赐宴图,描绘干隆在承德避暑山庄会见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并赐宴的情景。
地址1:http://sail.hnist.cn/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308(局部)(麻烦你自己找一下)
2:http://www.obj.or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6/20066822501.jpg(局部)
干隆观马术图
地址:http://www.obj.org.cn/article/uploadfiles/2006-6/20066822501290.jpg

康熙、雍正、干隆三朝的百余年间,清朝中央政权与西北蒙古族各部和维吾尔族回部争战频繁,终于在干隆中期平定了蒙古族厄鲁特部和回部的叛乱,使得西北的边境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为此干隆皇帝在宫廷画家中挑选了以郎世宁为首的中外画家,创作了一系列史诗般的画幅。干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厄鲁特蒙古族的杜尔伯特部首领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孟克(合称为三车凌)以及厄鲁特蒙古族的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相继归顺清朝,干隆皇帝特地在承德的热河行宫避暑山庄举行盛大仪式表示庆贺。时年66岁的郎世宁和另外两位欧洲传教士画家王致诚、艾启蒙等一起,赶赴承德,画了一批蒙古族归顺首领的油画人物半身肖像。后来又根据此行搜集的素材,郎世宁和其他中外画家共同完成了两幅大型的历史画:《干隆万树园赐宴图》横幅(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和《干隆观马术图》横幅(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这两幅画完成之后,张贴在避暑山庄内“卷阿胜境”殿的东西墙上。

万法归一图,绘于1771年,反映的是干隆帝在承德普陀宗乘之庙的“万法归一”殿,接见跋涉几万余里自俄罗斯归来的蒙古族土尔扈部首领渥巴锡的场面。
地址:http://sail.hnist.cn/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308(麻烦你自己找一下)

Ⅷ 历史上的着名古董有哪些

秦始皇 虎符 国宝档案:大云寺佛舍利套函 国宝档案:晋祠圣母殿
国宝档案:干隆粉彩六方套瓶 国宝档案:洛阳唐三彩
国宝档案:晋祠唐碑 国宝档案:蓝釉灯
国宝档案:汉光武帝陵 国宝档案:三希宝帖
国宝档案:徐悲鸿与《八十七神仙图》 国宝档案:卢舍那大佛
国宝档案:十咏图 国宝档案:玫瑰紫釉葵花花盆
国宝档案:郑成功弈棋图 国宝档案:洛阳安菩墓
国宝档案:洛阳明堂 国宝档案:山陕甘会馆
国宝档案:天子驾六车马坑 国宝档案:鹊华秋色图
国宝档案:卜千秋壁画墓 国宝档案:关林
国宝档案:茹茹公主墓 国宝档案:清定东陵
国宝档案:清裕陵妃园寝 国宝档案:清昭西陵
国宝档案:铜雀台 国宝档案:清东陵
国宝档案:青铜马 国宝档案:北朝墓群之兰陵王墓
国宝档案:娲皇宫 国宝档案:桥头题诗枕
国宝档案:鸭形盉 国宝档案:永乐大钟
国宝档案:禾大人面纹方鼎 国宝档案:定窑孩儿枕
腊梅山禽图 匽侯盂
通天神树 玉大带
苕溪诗卷 王建石像
颐和园长廊 开宝寺琉璃塔
人物御龙帛画 千里江山图
颐和园大戏楼 毛公鼎
颐和园铜牛 虎噬鹿器座
春节特别节目《国宝盛宴》 万树园赐宴图
北海铁影壁 渎山大玉海
北海九龙壁 大禹治水 玉山
铜仙承露盘 四羊方尊
皇后之玺 司母戊鼎
雪景寒林图 曾侯乙编钟
溪山行旅图 散氏盘
维摩诘所说经 殷墟甲骨片
莲鹤方壶 汉白玉彩绘武士浮雕像
合卺杯 铜奔马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大克鼎
石鼓 大盂鼎
清明上河图 芙蓉锦鸡图
何尊 法门寺
青铜立人像 朝袍
繁塔 富春山居图

Ⅸ 郎世宁是谁

郎世宁原系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于为皇帝作竟没有机会传教。他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今日全球各大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陈列。

1688年郎世宁生于意大利米兰市,19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派他前往中国。

郎世宁教士1715年七月抵中国,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当时康熙61岁,酷爱艺术与科学,虽然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作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康熙对他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思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他又表示诧异道:“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是各得其时的。”旋即派郎世宁为宫廷画师,不给他传教的机会。

宫廷画师每日清晨从北京东华门附近的寓所步行进宫,七时向宫门禁卫报到。

在一所座落于庭院与御花园之间的画室内作画,直到下午五时为止。这间屋子夏天炎热,冬天严寒,画师必须把一缸缸颜料放在小炭炉上烘着以免凝结。除绘画外他们还得修习汉文与满文。

康熙不喜欢油画,因为年代久了就会变得黑乎乎的,模糊不清。于是郎世宁与其他欧籍画师学习使用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的艰难技巧。一笔下去就不能再加第二笔,也不容修改润饰。笔触偶有踌躇,或下笔太重,那幅画就毁了。

宫廷画家都依照宋人郭熙定的原则作画:“山水画中,画山盈丈,树木盈尺,马盈寸,人物盈十分之一寸。”平行线条就是不折不扣地平行下去。在郎世宁看来,中国绘画的远近配合观念彻底错误。他向康熙建议设立一所绘画学校,不获采纳。后来他出版了一本《视学》。

不过,在许多中国人看来,用几何学的透视原理来处理空间问题,是虚伪的,非艺术化的。中国画中对物的视点不止一个而是几个,视线的角度不是固定的,所以画家在同一幅画中能对山水或庭园表现不同的视点与角度。郎世宁的作画题材由皇帝指定。人像必须画平板板的正面,不能画阴影,人们以为像上的阴影“好似脸上的斑点瑕疵”。

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传教士皆逢厄运,唯有在宫廷服务的教士受到特殊礼遇。

雍正在位13年,由干隆继承大统。干隆登基时年24岁,每日必去画室看郎世宁作画。这时郎世宁已47岁,谙习内廷事务,于是教会高级人士令他向皇帝呈递奏折,此举很危险。某日干隆照常来看他作画,郎世宁匍匐跪下,说了几句有关“我们的神圣教律”遭受谴责之类的话后,就从怀中掏出一卷用黄绸包裹的耶稣会奏折呈上。当时内廷太监看见郎世宁的大胆举动,都吓得心惊胆战,干隆却温和地说:“朕并没谴责你们的宗教,朕只是禁止臣民皈依罢了。”从此以后,郎世宁每晨入宫必受搜查,以保证他的确没有怀带什么奏折。

郎世宁还不死心,又试了一次。1746年有5名本笃会传教士判处死刑。一日干隆命郎世宁呈一幅新画的画稿时,他又跪下说:“求陛下对我们忧伤戚戚的宗教开恩。”干隆面有愠色,不置答复,皇帝的决定是不能更改的。

不过郎世宁在宫中也有轻松的时刻。某日干隆见妃嫔环绕左右时郎世宁颇感局促不安,就问他:“卿看她们之中谁最美?”郎世宁答道:“天子的妃嫔个个都美。”干隆又追问:“昨天那几个妃嫔中,卿最欣赏谁?”微臣没看她们,当时正在数宫殿上的瓷瓦。“瓷瓦有多少块?”郎世宁回答:“30块。”皇上命太监去数,果然不错。

此后郎氏就没再受作弄。不过他还是奉命描绘一幅帝后及11名妃嫔在一起的图像,画题是:“心写治平”。这是郎世宁所绘二百幅人物中最着名的一幅。干隆仅在该画完竣、七十万寿及让位时看过此画三次。随即将画密封于盒内,旨谕有谁窃视此画,必凌迟处死。

郎世宁身为宫廷画师,将干隆一生中的大事都一一入画——战争的场面,壮观的狩猎,喜庆宴会等。他最好的作品之一为“哈萨克贡马图”与“玛,整个绢卷轴中笔触挥洒自如,景色生动逼真。

干隆要修建圆明圆为夏宫,郎世宁又秉旨设计图则。干隆命郎世宁起草建筑图样进说:“就采用欧夷的样式吧。”从那幅带有巍峨壮丽巴洛克风格的蓝图中,可以见到建筑上的主要旨趣,大理石圆柱以及意大利式豪华富丽的螺旋形柱头装饰。

不过,屋顶上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和用兽形装饰的飞檐,却是中国传统式样。这项工程于1747年至1759年间进行。

郎世宁于1766年去世,年78岁,丧礼备极哀荣,葬于城外数公里御赐的一块土地上,干隆还亲撰墓志铭,以示对这位高年教士永远怀念。

阅读全文

与万树园赐宴图在历史书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