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定州市北祝村有多少年历史

定州市北祝村有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12 22:41:54

❶ 祝姓最早来至哪里

祝(Zhù)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裔。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相关书籍《祝姓渊源》
等所载,黄帝之后,周武王封其于祝(故城在今山东省长清东北祝阿故城),后来就有了祝国,子孙以地为氏。 2、出自己姓,祝融之后。据《元和姓纂》所载,祝融之后有以官职命姓者。远古时候有位火神叫祝融,是一位氏族首领。 3、以官职为姓。据《姓谱》、《路史》所载,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孙以官为氏。又远古时,巫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官职很高,称为巫史,或者称为祝史。远古时以官职为姓的习惯,祝史的后代,往往继承官职,并世代姓祝。 4、出自他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北魏叱卢(吐缶)氏之后有祝姓;清朝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等之后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为图腾的麻打息氏族汉姓为祝;今满、瑶、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轩辕。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即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又称有熊氏,因长居姬水,改姓姬。初为轩辕氏部落首领,在坂泉(在河北涿鹿东南)一战,打败炎帝,遂合二为一。经并肩协力,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之野击败九黎族,擒杀蚩尤,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因其子孙在周武王时封于祝,遂产生祝姓,又因祝融之后有祝姓,而祝融亦为黄帝后裔,故祝姓尊黄帝为祝姓始祖。 迁徙分布 祝姓发源于今山东长清,西周、东周两代祝姓除繁衍于其发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渐进入今陕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乱未果而逃奔温邑(今河南温县)。春秋时,郑有大臣祝聃、祝款,卫有大臣祝佗。表明郑(今河南新郑)、卫(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间地)两地已有祝姓人。西汉时有齐(今山东)人祝午,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祝龟,九江(今属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际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东汉时祝姓名人有尚书令祝讽,侍御史祝王晋,九真太守、长沙临湘人祝良,光禄大夫、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这些史实说明,此际之祝姓已成为北方名门着姓之一,并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太原两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故后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此际的社会动荡,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此际出了位妇孺皆知的祝英台,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后,造成今中原一带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陕西越秦岭进入四川。在此际,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人祝钦明入朝为相。是祝姓历史上唯一一位宰相。两宋时期,祝姓在北方趋于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却日炽日昌起来。其中祝谘丘由单州城武(今山东成武)徙居滑州韦城(今河南长垣),祝穆由歙州(今安徽歙县)徙居建宁崇安(今属福建),祝象器由江陵(今属湖北)迁居歙州。此际之祝姓除已落籍福建外,已有定居今广东者。明初,山西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山东、陕西、湖北、湖南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沿海之祝姓赴台谋生。清初,两湖之祝姓伴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四川等省多此姓,两省之祝姓约占全国汉族祝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七。 安微太和县西北部有祝姓村庄48个,系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大槐树下迁来的5兄弟繁衍开来的。

❷ 祝性的发源地在哪里

祝”源出
祝(Zhù)姓源出有四: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裔。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相关书籍《祝姓渊源》等所载,黄帝之后,周武王封其于祝(故城在今山东省长清东北祝阿故城),后来就有了祝国,子孙以地为氏。2、出自己姓,祝融之后。据《元和姓纂》所载,祝融之后有以官职命姓者。远古时候有位火神叫祝融,是一位氏族首领。3、以官职为姓。据《姓谱》、《路史》所载,古有巫史祝祀之官,其子孙以官为氏。4、出自他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北魏叱卢(吐缶)氏之后有祝姓;清朝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等之后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为图腾的麻打息氏族汉姓为祝;今满、瑶、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轩辕。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即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又称有熊氏,因长居姬水,改姓姬。初为轩辕氏部落首领,在坂泉(在河北涿鹿东南)一战,打败炎帝,遂合二为一。经并肩协力,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之野击败九黎族,擒杀蚩尤,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因其子孙在周武王时封于祝,遂产生祝姓,又因祝融之后有祝姓,而祝融亦为黄帝后裔,故祝姓尊黄帝为祝姓始祖。
迁徙分布
祝姓发源于今山东长清,西周、东周两代祝姓除繁衍于其发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渐进入今陕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乱未果而逃奔温邑(今河南温县)。春秋时,郑有大臣祝聃、祝款,卫有大臣祝佗。表明郑(今河南新郑)、卫(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间地)两地已有祝姓人。西汉时有齐(今山东)人祝午,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祝龟,九江(今属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际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东汉时祝姓名人有尚书令祝讽,侍御史祝王晋,九真太守、长沙临湘人祝良,光禄大夫、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这些史实说明,此际之祝姓已成为北方名门着姓之一,并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太原两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故后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此际的社会动荡,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此际出了位妇孺皆知的祝英台,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后,造成今中原一带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陕西越秦岭进入四川。在此际,雍州始平(今陕西兴平)人祝钦明入朝为相。是祝姓历史上唯一一位宰相。两宋时期,祝姓在北方趋于沉寂,而南方之祝姓却日炽日昌起来。其中祝谘丘由单州城武(今山东成武)徙居滑州韦城(今河南长垣),祝穆由歙州(今安徽歙县)徙居建宁崇安(今属福建),祝象器由江陵(今属湖北)迁居歙州。此际之祝姓除已落籍福建外,已有定居今广东者。明初,山西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山东、陕西、湖北、湖南等地。明中叶以后,有沿海之祝姓赴台谋生。清初,两湖之祝姓伴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祝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安徽、四川等省多此姓,两省之祝姓约占全国汉族祝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三。祝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七。安微太和县西北部有祝姓村庄48个,系明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桐县大槐树下迁来的5兄弟繁衍开来的。

❸ 廊坊十月一前被纪检委查处的案子,有结案的吗

北京市
北京市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潘家园派出所民警杨金刚违规接受吃请等问题。2013年3月,杨金刚接受他人请托,通过其他民警干预某案件处理情况,事后接受请托人吃请及衬衫一件(价值人民币600余元)。2014年2月,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给予杨金刚行政警告处分。
2.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东石古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向杰违反财经纪律问题。2012年春,张向杰虚报本村养蜂人数,从镇政府冒领养蜂专项补贴款人民币2400元,后个人决定将该款发放给外村村民高某。2014年3月,门头沟区王平镇党委给予张向杰党内警告处分。
3.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望宝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小龙收受礼金问题。2013年5月,高小龙接受监控器械代理商在营销推广过程中给予的礼金人民币4万元。调查期间,高小龙主动退出违纪款项。2014年3月,昌平区纪委给予高小龙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4.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审判员李书林违反工作纪律问题。2011年7月,因某被告对一审判决不满,李书林约被告之父吃饭并向其解释判决情况,谈话被全程录音。李书林违背司法中立要求,私自以不当方式会见案件关系人并发表不当言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2014年4月,大兴区人民法院给予李书林行政记过处分。
5.北京市密云县溪翁庄镇黑山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炜违反财经纪律问题。2013年6月至10月间,王炜先后收取党员活动经费赞助款和部分树木补偿款共计人民币3万元,个人决定不列入村集体账目,直接用于村委会支出及发放慰问款等。2014年4月,密云县溪翁庄镇党委给予王炜党内警告处分。
6.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金山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福斌违反廉洁自律问题。2011年9月,赵福斌在负责村民占地补偿款发放过程中,未经村两委成员集体研究,违规向亲属郑某等人额外发放补偿款人民币6万元。2014年4月,密云县纪委给予赵福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并将违纪所得予以收缴。(北京市纪委)
天津市
天津市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天津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汽车服务中心司机祁金虎“五一”期间违规使用外租车辆问题。给予司机祁金虎行政记过处分,当天用车费用300元由个人负担,在全系统通报。
2.天津市西青区国土资源分局土地监察所科员谢剑夫违反工作纪律问题。谢剑夫工作时间玩电脑游戏。给予谢剑夫行政警告处分。
3.天津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二审监督处副处级检察员王建宇公车私用问题。给予王建宇行政记过处分。(天津市纪委)
河北省
河北省通报1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李军,唐山市迁西县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兼矿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违规隐瞒截留公款,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收缴违纪资金。
2.申怀平,邯郸市涉县司法局原局长,因贪污、受贿等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已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张书勋,衡水市商务综合执法监督局法人代表,因强令他人履行非法定义务、私设“小金库”、滥用职权等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收缴违纪资金16369.64元。
4.刘永杰,张家口市蔚县城第二中学校长,因学校乱收费问题,受到行政记过处分,并将违规收取的试卷费、补课费予以退还。
5.李国祥,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逸夫实验小学校长,违规组织学生购买点读机和课外阅读图书,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6.谢贺龙,廊坊市固安县渠沟乡南黄垡三村党支部书记;吴景坡,廊坊市固安县渠沟乡南黄垡三村党支部委员;张永新,廊坊市固安县渠沟乡南黄垡三村党支部委员。因虚报冒领粮食直补款,谢贺龙、吴景坡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张永新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所得资金全部予以收缴。
7.张久红,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乡中学校长,为其子大操大办婚宴,违规收取礼金70000元,其中,收取管理对象礼金6000元,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违纪资金予以收缴。
8.韩厚群,邢台市广宗县葫芦中学校长,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发放教师福利,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挪用补助金予以收回并用于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
9.李国强,定州市大鹿庄乡北祝村党支部书记,弄虚作假、骗取国家合作医疗补偿款,私自收取村民办理低保费用,受到留党察看二年处分,违纪所得资金予以收缴退还。
10.田炳强,石家庄市裕华区东风路社区居委会党委副书记、代主任,故意刁难群众,受到行政撤职处分。
11.黄元峰,保定市新市区民政局科员,工作时间上网玩游戏,在单位造成了不良影响,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12.杨存奇,辛集市前营乡沙河村卫生室医生,骗取新农合补偿资金7652.59元,全部用于个人生活开支,调查中其主动退出违纪所得,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河北省纪委)
山西省
山西省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樊有贵,男,山西省展览馆副馆长,公车私用,2014年4月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2.陈家富,男,山西省晋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辉,男,山西省晋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直属一大队大队长。因违规印制宣传台历,2014年4月分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3.刘金宝,男,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友宰镇纪委书记,违反工作纪律,2014年4月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4.刘连柱,男,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示范小学副校长,大办婚丧喜庆,2014年4月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山西省纪委)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通报2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冯涛,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林业局职工,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违反工作纪律,长期不上班,在呼和浩特市承揽校安工程,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2.张树辉,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住建局局长,2013年12月29日和2014年1月2日,张树辉分批次在阿荣旗某饭店和某商务会馆为儿子举办结婚喜宴,违规收受礼金35600元,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收缴违规礼金35600元。(内蒙古自治区纪委)
辽宁省
辽宁省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抚顺市群众艺术馆违规发放福利,馆长朱连义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被免去抚顺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职务。
2.抚顺市群众艺术馆违规发放福利,副馆长赵进受到行政警告处分。
3.鞍山市岫岩县牧牛镇政府妇联主席、计生办主任田淑萍操办乔迁庆典,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违纪款予以收缴,并被免去镇妇联主席、计生办主任职务。(辽宁省纪委)
吉林省
吉林省通报9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扶余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原局长刘廷有公款送礼,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和免职处理。
2.桦甸市第六中学违规收费发放教师加班补助,第六中学校长李守华受到行政记过处分。
3.辽源市龙山区寿山镇永治村主任蒋卫阳违规操办女儿乔迁,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4.图们市月晴镇安山村党支部书记刘相起违规操办女儿婚宴,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5.长春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违规购买处置车辆,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娄俊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6.通榆县住建局规划办副主任杨春富公车私用,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住建局局长刘宝辉被诫勉谈话、住建局规划办主任侯永生被通报批评。
7.辽源市财政局调研员徐杰私自驾驶公务用车到殡仪馆参加葬礼。辽源市纪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给予徐杰党内警告处分。
8.公主岭市卡伦水库灌区管委会党支部书记王玉祥上班时间打麻将。公主岭市水利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给予王玉祥记过处分,免去其卡伦水库灌区管委会党支部书记职务。
9.磐石市宝山林场公益林监管员吴利忠借乔迁之机大操大办。磐石市纪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给予吴利忠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吉林省纪委)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李德方,男,黑龙江省望奎县火箭镇正兰三村村委会副主任,违规核销招待费,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李兴义,男,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3.阎继承,男,黑龙江省伊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违反工作纪律,给予党内警告处分。(黑龙江省纪委)
上海市
上海市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以会务费等名义虚列支出,用于接待和购买购物卡等,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给予局党组书记、局长施海宁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2.2013年11月,上海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违反财经纪律,组织公款旅游并发放现金,给予中心主任范玉林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给予主持党委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曹美琴党内警告、行政警告处分。
3.2014年1月8日,闵行区农委召开培训会议,会后违反规定安排与会人员用餐并发放食品,区农委党委书记刘明、党委副书记沈德驹、纪委书记顾海生被诫勉谈话并承担相关费用。(上海市纪委)
江苏省
江苏省通报4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1.宿迁市泗阳县卫生监督所党支部书记林其胜公款送礼问题。2013年中秋节期间,泗阳县卫生监督所党支部书记林其胜用公款购买价值4000余元礼品送礼。泗阳县纪委给予林其胜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去其党支部书记职务。
2.宿迁市泗阳县国税局个别工作人员向企业乱摊派问题。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宿迁市泗阳县国税局第二分局税源管理二股股长胡勇、稽查局科员庄召正,向企业乱摊派。泗阳县纪委给予胡勇、庄召正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3.宿迁市沭阳县地税局个别工作人员向企业乱摊派问题。2013年4月,宿迁市沭阳县地税局科员钱奎,向企业乱摊派,并收取回扣。沭阳县地税局给予钱奎行政降级处分,并调离原岗位。
4.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副镇长许尔钧工作失职问题。2012年至2013年,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副镇长许尔钧工作失职,造成14户业主入住近一年却无电使用。宿城区纪委给予许尔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江苏省纪委)

还有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❹ 河北保定传统文化元素

1、保定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老生调,从元代时尚小令“河西调”变化而来。保定老调是河北省古老地方剧种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戏曲声腔剧种。早期老调行当以生、净为主,而生、净两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调,故称老调,为区别于河北梆子,故名老调梆子,即老调剧种。

2、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传于保北涿州、定兴等地的“皮影戏”。演出时使用的文场伴奏乐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扬琴、小三弦等,随之就有了伴奏音乐和过门。

武乐还有大镲、大铙等。音乐结构属于板腔、曲牌综合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琴腔、垛板、还魂调、悲调,曲牌有“三赶七”等。行当分生、旦、净、丑,各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腔。

3、满城寸跷

寸跷发源于满城县东于河村,据说由宫庭舞演变而来,已有200余年的历史。20世纪九十年代初,满城县文化馆组织人员深入乡村对该濒临灭绝的古文化遗产进行发掘整理,并将其搬上舞台映屏。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该县编排的寸跷舞《小羊倌》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

4、高洛古乐

涞水县义安镇高洛村古名“高乐”。“高乐”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其中的祭祀音乐相传是华夏音乐始祖伶伦4800年前所创的“黄帝家庙”祭祀音乐的变存。“高洛音乐会”是高洛村民自愿参加、义务排练、义务演出的民间器乐演奏花会。2006年,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雄县赵岗古乐

保定赵岗音乐会始建于清干隆年间,传承的乐曲内涵和谱式可追溯到唐朝晚期。由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组成,表现形式有唱诵和器乐演奏,使用的乐器和传承演奏的方式仍以传统方式进行,吹奏乐有管子、笙、笛子、云锣,打击乐有鼓、铙、钹、铛子。

(4)定州市北祝村有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特色节庆

1、顺平桃花节

保定顺平县桃树面积达14万亩,每年仲春四月,该县浅红、深红的桃花会开放。2000年起,顺平开始举办桃花节,至2014年8月,累计接待游客逾330万人次。顺平桃花节也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节庆中华”协作体首批70家成员单位之一。

2、敬老健身节

保定有“长寿之城”之称,自古以来,居民就有强身健体的习惯,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由于这一特殊原因,其平均寿命明显高于全国,一年一度的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是保定独有的节日,自1991年开始举办。

3、空竹艺术节

保定市自2008年开始举办国际空竹艺术节,节上主要举行空竹技艺展 涿州花灯节 示、空竹论坛、空竹文化长廊展示、空竹艺术节摄影大奖赛、空竹博览会等活动。使空竹这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4、白洋淀荷花节

白洋淀荷花节是保定安新县为塑造白洋淀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白洋淀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1991年开始举办的文化旅游节。

5、涿州花灯节

涿州花灯节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明清,因坐落在涿州南北大街中间的“通会楼”而得名,清末民初时列为涿州八景之一,称作“通会灯市”,是保定市传统文化活动之一,主要在每年正月十五元宵之夜举行。

6、安国国际药材节

安国古称“祁州”,素有“千年药都”之誉,自明朝起,就有“春五秋七”年年举办药王庙会的习俗,改革开放后逐渐沿袭成为每年一届的安国国际药材节和医药保健品交流会。

7、满城红叶柿子节

保定市满城县是“中国磨盘柿之乡”,几万亩柿树森林分布于满城神星柿子沟内的6个村庄周围,从2002年开始,该县每年在“十一”旅游黄金周到来前举办“金秋红叶柿子节”,期间会有民俗文化表演、文人采风、柿子采摘、柿树领养、柿王评比等特色活动。

❺ 我想了解下韩国或者朝鲜半岛的历史。请推荐我这方面的书籍。

朝鲜半岛历史

一、远古时代的朝鲜半岛

1、概述

通古斯族群最初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后来一部分南迁到朝鲜半岛南部,以人数优势同化了当地的原始土着南岛民族,成为朝鲜半岛新土着。现在的朝鲜族是以南部的诸韩土着为主体融合北部的少部分高句丽土着(秽、良夷)形成的。

汉四郡的土地包括半岛的绝大部分,只有东南角名曰HAN的地方部落尚独立。东汉时期,HAN族部落逐渐发展为三个小国----马韩、辰韩、弁韩,史称三韩。HAN是“大”的意思,当时三韩还没有汉字,后来汉字传入朝鲜,“HAN”被写作“韩”字。

后马韩发展为百济,辰韩发展为新罗;弁韩发展为以金官伽耶为主的六伽耶联盟(现朝鲜族还有一种名为伽耶琴的乐器),后并入新罗。

百济王族来源于貊人扶余,而貊人属于东夷,原居住于河北东北至辽河一带,商朝发源地亦在此。

6、魏晋时期

汉朝并不真有力量稳固管理偏远的少数民族,前82年汉朝罢真番郡、前75年又罢临屯郡,同时把玄菟郡从图们江南的旧地移至鸭绿江北、辽东郡东,其治所在浑河上游、辽宁新宾附近,仅领三县(其中高句骊县在今新宾县永陵镇西南,土着居民是高句骊人),从此乐浪郡便成为朝鲜半岛上的主要汉郡。西汉时乐浪郡领县25、东汉时减至18。

汉末,公孙康据有辽东,割乐浪郡之一部分置带方郡,领县再次减少。238年魏国司马懿灭公孙渊,魏国控制朝鲜半岛中北部。自乐浪始置郡,至为高句丽所并,前后凡四百余年(前108~公元313)在这样长的时间内,汉文化大量输入朝鲜。当然同时,朝鲜古文化也输入到了辽东、辽西及幽州各郡。

二、三足鼎立时期的朝鲜半岛

313年,高句丽趁西晋的混乱和衰落,吞并了带方、乐浪,成为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国家。过了三年,西晋灭亡。337年,慕容光在辽宁建立前燕,首都义县,352年灭掉汉族冉魏政权,370年被前秦灭亡。384年,慕容垂在定州建立后燕,398年慕容宝被北魏战败,逃到老家义县,407年,后燕高句丽族大将高云处死慕容熙建立北燕,后来汉族人冯跋成了北燕皇帝,统治着整个辽宁省。就这么一个小政权,高句丽居然怕他,大概是仰慕汉族文化,高句丽对北燕称臣。 439年,鲜卑族的北魏灭掉汉族的北燕,统一中国北方。亡国的北燕皇帝冯弘跑到高句丽居然继续在高句丽国王面前作威作福,被高句丽干掉。

六世纪上半叶,以平壤为中心的高句丽乘北魏内乱,占领中国领土(今辽宁省和河北北部);加上扶余祖籍和韩王族祖籍又都在此,所以现在的韩国人声称“辽宁和河北省都是韩国领土”。

高句丽在东北亚崛起,回纥等善战的游牧民族都已为其所用,就连强大的突厥汗国也已和高句丽结盟,中国河北一带的地方军阀(北齐贵族)勾结高句丽对抗中央;向南,高句丽越来越频繁地进攻新罗、百济,新罗、百济被迫请求中国援助。相对于国家发展仅是雏形、极不稳定的突厥,高句丽威胁更大

隋唐王朝对肆意扩张、不听劝解,进而向辽西拓地的高句丽,多次倾全国之师进行征讨,高句丽国终于在668年被唐与新罗联军所破灭。唐朝在平壤建立安东都护府,朝鲜半岛仅剩下新罗和唐朝势力。

高句骊国亡后,高句骊族随之解体。唐共收69.7万户,为其境内的总户数,其中包括不少非高句骊族,估计其时高句骊族总户数不会超过15万户。去向有四:被迁居中原、归入新罗、散投靺鞨、散投突厥。

迁居中原的户数,645年,唐太宗拔玄菟等10城后,徙辽、盖、岩三州凡7万人入中原。669年,唐高宗移高句骊主干部分3.83万户近20万人于江淮之南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

归人新罗的,分三种情况:一是投奔新罗,668年,高句骊争权内讧,唐应请发兵征讨,贵臣渊净土率民3500多往投。669年,钳牟岑率众叛唐,立安舜为王,唐发兵讨之,舜杀钳牟岑后,率4000余户投新罗。二是在唐与新罗联军攻高句骊时,被新罗俘掠去的,668年新罗文武王班师时,就随带“所虏高句丽人七千入京”。三是居住大同江流域的高句骊人,在国亡后,居地后划归新罗管理。归入新罗的高句骊人,250年后在王建领导下于918年建高丽国,后夺取新罗权柄,又灭后百济,三族融合成为朝鲜族。

投奔靺鞨、投奔突厥的高句骊人,主要是留居安东都护府管辖下那一部分。

672年,唐授原高句骊国王高藏为辽东都督,封之为朝鲜王,放回辽东“以安余民”。藏返回后,暗与靺鞨联络“谋叛”,唐发觉,高藏被召回流放四川省邛崃县,一部分高句骊人被迁往河南、陇右(今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诸州;未被迁走的,散投突厥及靺鞨。投奔靺鞨的,698年前后大多先后聚集到大祚荣的旗帜下,成了渤海国的成员,遂与粟末靺鞨等融合为渤海人。

高句丽一位名叫高士桂的战士,在被唐朝俘虏后参加了唐军。他的儿子高仙芝在唐朝军事上屡建功勋,于8世纪中叶征服了塔什干,并将造成纸技术传给了阿拉伯国家。

百济(Paekche)亦扶余之别种,统治朝鲜半岛西南部。北境先与汉乐浪郡、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 百济原为马韩54个部落之一,来自于扶余王族。公元前1世纪百济部落统一其他马韩部落形成国家,在慰礼(今汉城附近)定都称王。后迁都至汉江南岸的汉山城(京畿道)。196~220年,公孙康置带方郡后,百济王迎公孙康之女为妃,得到公孙氏辽东割据政权的协助,逐渐强盛。古尔王在位期间,初步建成较为完备的国家体制。313年,高句丽占据乐浪郡后,形成半岛上三国对峙的局面。

391年,临津江流域被高句丽攻占。475年,王都汉山城又被高句丽攻陷,被迫迁都熊津(今公州)。百济为图中兴,于538年再迁都到有广阔平原、交通便利的泗批(今扶余),改国号为南扶余,开始重新强盛。 百济于551年收复汉江下游地区,但旋于553年被新罗攻占。百济为夺回失地,又联合高句丽,频繁进攻新罗,取四十馀城,发兵守之。又谋取棠项城,绝贡道。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唐朝乃诏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率海军赴援,舰队从成山(山东荣成)出发,在百济王国熊津江(锦江)江口,强行登陆,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百济战败, 660年首都泅批城陷落,亡国。唐朝乃以其地分置熊津、马韩、东明等五都督府,各统州县,立其酋渠为都督、刺史及县令。苏定方不久率军回国,命右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留大将张仁愿总兵以镇之。苏定方刚走,百济的高僧道琛和百济王的从子福信,就迎接当时在日本的太子扶余丰回国,继承王位,其西部、北部并翻城应之。包围泅批城中国驻屯军。661年,中国大将带方州刺史刘仁轨增援,也在熊津江口登陆,百济军迎战,大败,泅批城之围解除,百济退保周留城(韩国韩山)。刘仁轨所率的兵力不多,不能进攻,只能帮助张仁愿坚守泗批,僵持两年之久。663年,倭国大军入援百济,中国再派大将孙仁师渡海增兵,另一位大将刘仁轨率海军从熊津江进入白江(韩国锦江),准备跟孙仁师会合后进攻周留城。想不到就在白江口,与日本入援的海军舰队相遇,遂行决战,日本舰队全军覆没。这是中国跟日本第一次战争。扶余丰放弃周留城,向北逃往高句丽王国。百济王国立国681年而亡。仁愿、仁轨回国后,百济领土被新罗占领。

百济使用汉字,4世纪时建立儒学教育制度。日本首先由百济传入中国文化:百济学者王仁曾给日本皇太子讲授《论语》。384年,佛教自南朝传入百济。

新罗(Silla)由三韩的辰韩斯卢部公元4世纪所建。斯卢部本是弁韩之苗裔,公元前后,以金城为中心,联合六部组成部落联盟,酋长由朴、昔、金三氏担任。4世纪中叶起,朴、昔二姓不再担任首领,王位由金姓世袭,王权逐渐得到加强。4世纪末新罗经常受倭军侵扰。402年,高句丽驱逐倭军,将新罗置于自己的庇护之下。505年,新罗实行州、郡、县制。520年,始定有尊卑差别的百官服色,朝服尚白。532~562年,新罗先后统一本加耶(今金海地区)和大加耶(今高灵地区)弁韩人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东江流域。唐太宗时期,为与高句丽争雄,新罗与百济结盟。于551年占领汉江上游地区,并于553年又攻占百济的汉江下游地区,遂乘势沿东海岸北上,将其势力一直伸延到今咸镜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罗的扩张招致高句丽和百济的不断进攻。新罗处境危急,吁请唐朝出兵干预。高句丽在北方失地丧师,对南方新罗的侵略只好停止,但百济王国侵略却不停止。66O年,百济与高丽、靺鞨率兵侵其北界,攻陷三十余城,新罗再向中国告急。唐朝在新罗的配合下,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现在,朝鲜半岛3/4的土地入于中国,新罗王国局促在半岛东南角1/4的土地上。不过中国统治的时间只有九年,新罗王国对中国并吞了那么多土地而竟没有分给它一点,深为不满,开始暗中向庞然大物的中国挑战,到处发动民变,促使平壤孤立。676年,中国驻屯军实在不能支持,只好撤退,把设在平壤的安东都护府治迁到辽东(辽宁辽阳)。新罗王国之后并没有继续跟中国对抗,非常明智地采取事奉大国政策,对中国十分恭顺。这个政策获得完美的效果,从此中国和朝鲜之间,再没有战争,为手足般的兄弟之邦。

百济、高句丽灭亡后,新罗新罗王国遂统一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南部,隔着浿水,跟中国为邻,大同江以北直到辽东则归唐朝管辖。自是新罗渐有高丽、百济之地。至此,原三韩部落地域完全统一于新罗,并在北界略有扩展。

300年,日本大和国(倭)建立。百济和中国南朝通好,又和倭结盟。而高句丽与中国北方政权关系密切。369年,倭侵占弁韩(今韩国釜山),建立任那地方,设“日本府”统治之。百济也成为倭的朝贡国。384年,佛教由东晋僧侣传入百济。391年,倭渡海大破百济、新罗。396年高句丽好太王征伐百济,百济臣服。但是,399年,百济又勾结倭,进攻新罗,倭军一时遍布新罗。400年高句丽派兵支援新罗,追至任那和加罗。404年,倭军侵入带方,又被高句丽打败。 420年,南朝宋顺帝为了牵制强大的高句丽,策封百济王和倭王,但新罗与南朝宋没有联系。

479年,倭出兵新罗,虾夷族士兵起义,不战自乱。512年,百济要求倭割让任那四郡,倭被迫答应。562年,任那政权被新罗所灭亡。

600年,倭为恢复在任那的统治,远征新罗,虽然取胜,但没有达到目的。618年,高句丽派使者到倭联络通好。

660年,百济受新罗和唐朝的夹攻,首都陷落,国王被俘,百济遗臣鬼室福信向倭求救,倭乘机出兵朝鲜。663年,新罗和唐朝在白江村(今朝鲜锦江)大败倭军队,灭了百济。

三、统一的古代朝鲜半岛

公元671年,新罗开始自身反抗中国统治,攻下了安东都护府,恢复了全部百济领土。尽管如此,中国军队仍不放弃对原来百济和高句丽领土的要求,直至公元735年,才承认大同江以南的领土属于新罗。于是,新罗成为拥有韩半岛大部领土和原来三国的大部分人民的单一国家。

新罗据有西海岸的仁川湾,便于直航中国。从4世纪末起,新罗先后与中国的前秦、南齐、梁、北齐、陈、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国文化。新罗使用汉字但并不普及,薛聪用方言(朝鲜语)解读九经,并整理了比较混乱的吏读文字(借用汉字标记朝鲜语的一种文字)使之系统化。682年,新罗设立国学,读《论语》、《礼记》等书。

新罗后期,王族间因争夺王位,战乱频繁,民不堪命,纷纷起义。896年,赤裤军曾攻打到王都西部。在这一形势下,新罗王族弓裔、军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义军中,并攫取了领导权。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全州)建后百济,901年,弓裔在松岳(今开城)建后高句丽,又名泰封国,形成后三国分立的局面。

最后一个造反领袖、贵族家庭子弟王建成了弓裔的首席大臣。王建于公元918年以弓裔行为不轨和滥用权力而推翻了后高句丽。公元935年王建接受了后百济的自动投降,翌年,王建又接受新罗景顺王的逊位。 王建建立了王氏朝鲜,把自己王朝的国号定为“高丽KOREA”。

高丽建国后,乘靺鞨族渤海国衰落之机向北扩张,把疆界延伸到鸭绿江下游南岸。高丽自建国后,先后接受过唐、后晋、后周、宋、辽、金、元的册封。后周使员双翼956年到高丽被挽留,任主考官知贡举,以诗赋颂策取进士。

契丹于公元926年征服了渤海国,渤海国的没有被靺鞨族同化的扶余人、秽貊人逃到高丽北部。为争夺鸭绿江以南的渤海国故地,高丽同契丹进行了3次较大规模的战争。993年,辽派东京留守萧恒德进兵伐高丽,次年攻占蓬山郡,高丽请和,将女直国鸭绿江东数百里地割让。1010年,高丽开京留守康肇杀穆宗王诵,擅立诵之从兄王询,辽圣宗亲率大军问罪,康肇被擒,王询弃其西京开城而逃,辽焚开京后还师。1013年,辽派耶律资忠向高丽索兴化、通卅等六城被拒,此后辽连年对高丽用兵但不能使之降服。1018年,辽圣宗派东平郡王萧排押率兵征伐,被高丽大将姜邯赞大败而归。1020年,高丽显宗王询请和,自此直至辽亡未再与高丽发生大战事,高丽岁时向辽遣使修贡。天祚乾统十年,辽国亡。

高丽境内本就有女真先人生活,保持其自有的生活方式、语言及部落组织。完颜部始祖函普原居高丽,女直虽旧属高丽,不复相通者久矣。12世纪初,在辽势微、金建朝前,高丽欲趁势向鸭绿江方向扩张,在现中国东北与邻近的女真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磨擦战争,但最后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辽道宗时女真组成统一的部落联盟,以完颜部制定的法律约束各部。势力扩大到东南乙离骨岭(今朝鲜摩天岭)至东北五国部的广大地区。及金灭辽,高丽以事辽旧礼称臣于金。1116年,高丽国王王楷派使庆贺金军胜利,金太祖以辽侵高丽所置保州(今朝鲜新义州)赐之(其实辽末高丽已复占)。

高丽王朝重文轻武,文武大臣之间矛盾很深,武人备受压抑。至毅宗时斗争激化,1170年终于发生了以郑仲夫为首的武臣之乱,放逐毅宗,杀戮文臣。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少有才能的文人被赶出政治舞台。他们组织起一些文人小团体,诗酒酬唱,发泄不满,作消极反抗,“海左七贤”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他们的作品主要是诗歌,以李仁老、林椿、吴世才最有名。金与高丽关系良好,常互派使臣贺祝,也很少干涉其内政。后来,金宣宗迁汴,辽东道路不通,自是不复通问。

公元1126年,由于仁宗王的岳父纵火焚烧宫廷建筑,王家藏书楼和国家研究院的数万部藏书,全部化为灰烬。高丽损失了这批藏书,而且无法从宋朝获得书藉,用木版印书既费用高昂又十分费时,于是产生了用金属铸字印刷的想法,开始用浇铸铜钱的同样技术来铸铜版。

宋朝用焦炭炼铁的新技术被蒙古人利用来生产武器。蒙古人用这种新武器征服了金,并把死不臣服的辽国难民追赶到高丽境内。在那以后,高丽便接连地遭到蒙古人的入侵。1258年,高丽国王王皞hào降服蒙古,许蒙古置京、府、县达鲁花赤72人监。次年,皞即尽杀达鲁花赤以叛,率王京及诸州县民窜海岛躲避。自定宗二年至宪宗八年,元四次命将征高丽,拔其14城。忽必烈即位后紧张情况改变了,把皇女忽都鲁揭里迷失遣嫁当时尚为高丽嗣王的王愖chén, 高丽完复旧疆。元朝在高丽屡建征东行省(为一种军事性临时机构),设“达鲁花赤”监督国政,以高丽王为丞相,但又仍保留其原有政权机构和制度结构。高丽还是有一定程度独立地位,不同于行省,蒙古对朝鲜人比对汉人要优待一些。而高丽其实也阴奉阳违,曾私立三公官职,设资政院,山呼万岁,后改千秋,追奉先皇。

高丽权臣林衍作乱,擅废禃立其弟安庆公淐。元朝前枢密院经历马希骥建议将高丽分而制之,所以元朝并未全力以赴平乱。高丽都统领崔坦等因为林衍作乱,携西京五十余城入附,元朝接受西京内属,改东宁府,画慈悲岭为界。林衍乱党很快平定,忽必烈乃送禃回国复位。

1274年,元朝强征高丽2.5万人进攻日本,但是失败了。

元顺帝曾娶高丽女子奇氏为皇后,高丽人在华学习、在元做官不少,奇氏之弟老的沙、同乡朴不花均成为元之权臣。高丽未期当权者政治上腐败无能,态度更加亲元而自甘丧失气节,白莲教韩宋起义军攻陷辽阳进入高丽,高丽投降。可是,这批部队军纪败坏,引起高丽痛恨。高丽使用美人计划将其大部分杀死,只剩下万余人辗转脱险,逃回中国,又被等待他们的蒙古人一网打尽。

元末明初,高丽武备废弛、王权式微,恭愍王王颛zhuān为权相李仁人所弑。王颛无子,以宠臣辛肫之子禑xú为子,贡使金义杀明朝使蔡斌,明朝高丽关系已达很危险的地步。1388年,辛禑忽然想起来向中国索取鸭绿江北岸铁岭之南的事,在四世纪末,那是被高句丽王国占领的一片土地,其后曾被渤海、辽、金、元反复占之。他以为中国大乱未定,可趁火打劫了,于是动员全国军队,分道并进。当军队发现是进攻中国时,大为惊恐。左军都统使李成桂反对辛禑和都军相崔莹进攻中国辽东,以粮不继退师,李成桂儿子被杀,李成桂便从鸭绿江口的威化岛回军京师,发动政变,废辛禑,放逐崔莹,控制高丽军政大权,自立为王,1392年向中国上奏章谢罪,请求册封,请更国号。明太祖朱元璋命其国名为古号朝鲜,准其为朝鲜国王,高丽王朝遂亡。

李氏朝鲜尊明朝为永世的父国和天朝,直到甲午战争后朝鲜“独立”为止。

李氏朝鲜首都初在开京(今开城),1394年迁都汉城。汉城(Seoul)始建于公元前18年,称慰礼城。公元11世纪高丽国王建夏宫,后称南京(汉阳府),并筑城。此后,商业渐兴。1392年后称汉城府。

李成桂一方面加强防倭,一方面谋求与倭官方发展关系。倭政府满足了朝鲜的要求,命令禁绝贼船。1401年,倭派使者到朝鲜,但是倭寇没有得到根治。于是朝鲜决定以武力解决倭寇问题,1419年,朝鲜发动已亥东征,大举进攻日本的对马,清剿倭寇。倭国朝野震动,但朝倭关系仍然保持友好,1433年倭接见朝鲜使者。1481年,倭向朝鲜求《大藏经》。

朝鲜王朝的第四位国王世宗于1418-1450在位。他创立了韩文字母,韩文字母由1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具有几何图形美、简单、科学精确的特点,但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就象拉丁文在欧洲那样。在对外关系上,世宗对女真部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东北边疆地区的领土被收复。

1592年,丰臣秀吉派军入侵朝鲜,史称“壬辰倭乱”。倭陆军节节进逼。1592年,倭将小西行长攻陷朝鲜京城。但是倭水军却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明朝应朝鲜的要求,派出援朝军。1596年,倭军战败。1597年,丰臣秀吉再度入侵朝鲜,史称“丁酉倭乱”。中朝两军并肩作战,倭军全无斗志,1598年丰臣秀吉死后,倭很快失败了,退出朝鲜。 后来朝鲜和倭都模仿中国,实行闭关守国政策。

四、半殖民地时期的朝鲜半岛

1871年,美国占领朝鲜江华岛,率先打开朝鲜门户,1876年《江华条约》签定。美国以后,英法等国势力相继渗透到朝鲜半岛,其中英国的势力一度最强大,但是俄罗斯和日本,才是朝鲜历史上的最大灾难。

1860年,俄罗斯从中国取得乌苏里江以东土地后,成为朝鲜的邻居,势力逐步渗入朝鲜,和世界霸主英国矛盾加剧。而日本在1868年就出现了“征韩论”。日本这一计划,得到美国的支持。由于美国在1899年前在亚洲没有任何殖民地,迫切需要日本为它作开路先锋;英国也认为,削弱中国有利于英国。

1882年,日本发动壬午事变,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仁川)条约》,开始侵略了朝鲜的历史。 1894年,朝鲜南部的全罗道爆发农民起义,当朝鲜邀请清朝出兵镇压时,日本乘机也出兵朝鲜。但是很快起义平息。这时清军在牙山,而日军却已驻守在仁川及朝鲜内地,清朝建议同时撤兵,日本却拒绝撤军。清朝只好先撤军。日军冲进中国驻朝鲜使馆,撤下国旗。

1894年7月下旬,日本海军向清朝运输船进攻,甲午战争在黄海爆发。日本陆军随后向在朝鲜的清军进攻,清军不战而败,逃回中国,战火烧到中国境内,日本很快占领辽东,在旅顺屠杀了2万多中国人。同时,由于北洋水师躲在威海卫避战,遭日军袭击,全军覆没。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签定,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并且割地赔款。

俄罗斯认为日本在朝鲜的扩张影响自己的利益,1895年,俄罗斯和朝鲜闵妃集团勾结,策动驱逐亲日分子的政变。日本不甘示弱,唆使日本警察和浪人杀死闵妃,建立亲日内阁,促使朝鲜国王倒向俄罗斯。1896年,国王逃亡俄罗斯使馆,导致亲日内阁垮台。日本决定和英国结盟对付俄国。1897年,独立后的朝鲜成立“大韩帝国”,朝鲜改称韩国。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日俄战争一爆发,日本强迫韩国签定《日韩议定书》,规定韩国必须为日本战争提供各种便利。6月,日本天皇批准对韩国的行动纲领,成为以后吞并韩国的蓝图。8月《日韩保护协定》,将韩国的财政和外交事务置于日本的监督之下。

次年俄罗斯战败。1905年9月俄国承认韩国为日本的“保护国”。1905年11月,《第二次日韩保护协定》日本确立对韩国的保护权,并于1906年设统监府,伊藤博文成为首任韩国统

❻ 太和洪山的历史故事

太和洪山镇祝楼村一带居住着近万祝姓人家,其近世先祖系宋户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祝维岳。其四个儿子全部为进士出身,第四子祝谘后裔祝玢、祝岳于明洪武三年迁徙太和洪山,至今已有540多年历史。
始迁祖源山东成武
1993年太和洪山祝氏与山东成武祝氏联合续修的《祝氏族谱》载:《成武县志》载,宋乡贤祝维岳,显达官户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正一品)。四个儿子也相继中了进士,长子祝谏,屯田员外郎;次子祝诰,官蔡州县令;三子祝许,知并州军事观察推官;四子祝谘,官太常寺少卿,世称“父子五进士”。此父子事迹成武县西北十五里白店有墓碑可考。
目前在山东省成武县伯乐集镇白店村西黄楼村南现存宋熙宁七年(1074)所立惟岳公墓神道碑一座。碑堂内存有清雍正四年(1726)所立维岳公墓碑一座,另有民国十四年(1925)所立谏公、诰公、许公、谘公墓碑。维岳公墓神道碑记载:祝维岳,字同甫,成武县伯乐集镇白店村人,宋景德二年中明法科进士,出任陵州司理参军,后任秦州观察推官,大理寺丞知河中府龙门县,为一代名吏。去世后被皇帝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祝维岳后裔分别居住于山东省成武县、定陶县、曹县、单县、东明县、滕县、鱼台县、微山县,河南省商丘、民权县、兰考县、虞城县、太康县、永城县,江苏省徐州市、丰县、沛县、铜山县、阜宁县,安徽省太和县、界首、宿县、淮北、砀山等地。
成武县以祝维岳为始祖,以下祝谏为长门、祝诰为二门、祝许为三门、祝谘为四门。一、二、三门在本地都有延续,唯四门祝谘之后一直没有联系。一说“祝谘丘由单州城武(今山东成武)徙居滑州韦城(今河南长垣),”一说徙居河南固始等地,一说徙居安徽太和。这里的祝谘丘就是祝谘。从现有资料看祝谘的后代应在南宋时期以后历代迁徙出去的。
自宋帝十八世徽钦时金人南侵,南北混战,国无宁土,祝氏有随黄帝南迁者,有避兵乱逃亡四方者,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江苏丰沛、河南固始、民权,安徽太和、山东省曹县滕州邑县巨多。祝维岳后裔自山东成武乘马车到颍州太邑北七十里祝老家园,聚族而居。生五子,分别为金、银、铜、铁、锡。祝金居界首大桥集祝楼,祝铜居洪山祝楼,祝银、祝铁、祝锡居祝瓦房祝老庄。
居住祝楼的祝先森介绍,1992年9月10日山东省成武县族人祝以佛、祝兆森二人来太和县联络祝氏,经查考世别,翻阅清光绪十八年壬辰太和《祝氏族谱·序》(2010年清光绪《祝氏族谱》失窃),方知太和祝氏这一支系实成武近世始祖祝维岳第四子祝谘之后裔。
山东成武县东十八里苟村集近世一世始祖祝维岳;二世祖祝谏、祝诰、祝许、祝谘,成武县西北乐村白家店故里,庄西里许先祖坟茔在焉,尚有墓碑可考。昔经金元之乱,谱毁于兵燹自三世祖以下失传者八世,至元代只有祝彦昭迁居大双固集世系始可纪。
十一世祖祝彦昭,敕赠奉直大夫;十二世祖祝守贞,敕赠奉直大夫;十三世祖祝语,明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诰封奉直大夫,南城兵马指挥司副指挥。苟村集西里许仍有坟莹墓碑可考。碑文字有:“天顺二年岁次戍寅秋七月,奉旦大夫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祝语”。
十四世祖祝执和祝同,祝执也名祝寿,明深州通判。祝同,明进士迁居定陶城东祝楼。十五世祖祝芹,衢州罕知事;十六世祖祝永孝,庠生入孝子祠;十七世祖祝继先和祝景先,祝继先监生,祝景先儒生诰封中议大夫;十八世祖祝康(官中书舍人)、祝瑞、祝肃;十九世祖祝尚礼、祝尚智(无嗣)、祝尚信。
二十世祖祝方明和祝方元。祝方明生五子,长子祝尔奉,次子祝尔禄,三子祝巽南,四子祝尔公,五子祝尔侯。祝方元六房夫人,大夫人生子祝尔福;二夫人生子三子:祝炽、祝昌、祝寿,三夫人无子嗣(养祝而寿次子祝朋为嗣孙),四夫人生二子:祝尔承,养子祝尔艾(系外甥),五夫人生一子祝尔猷;六夫人生一子祝尔兴。山东成武县祝氏至二十一世至今,世系派别清晰,不再赘述。
太和祝氏宗谱曾于清代修谱,因黄水泛滥,老谱失没,兵荒马乱,祝金、祝银、祝铁、祝锡四门老谱无存,仅有始迁二世祖祝铜一门老谱尚存。1992年由山东祝氏族人联络聚会,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十余县城的族人汇集成武县,于1992年8月至1993年3月完成《祝氏族谱》十一卷修谱任务。
我们由祝氏家谱史料可知,太和始迁祖祝玢、祝岳二兄弟系山东成武县近世一世祖祝维岳第四子祝谘之后裔。祝谘为近世二世始祖,其后裔祝玢、祝岳因家谱失传八世,如按失传八世辈份推算,则约为近世十世祖,也即太和县洪山镇祝楼祝氏的始迁祖。
祝楼始迁祖玢、岳兄弟
明洪武三年(1470年),祝玢,祝岳兄弟二人自山东成武迁至颍州太邑(今太和)北七十里。据祝氏老家谱记载兄弟二人共五子,分别为金、银、铜、铁、锡。后来长子祝金迁界首定居;二子祝银居太和洪山镇油坊庄;三子祝铜居洪山镇祝楼村;四子祝铁,五子祝锡仅知也居洪山镇油坊庄,但老家谱丢失后,后裔世系无法理清。
如今祝玢、祝岳两位始迁祖后人居住分布在太和的祝老庄、祝瓦坊庄、祝油坊、前祝油坊庄、后祝油坊庄、祝坊庄、文铜寺、小祝庄、祝碱场、三里桥、祝计庄、编筐庄、祝楼、祝西楼村、祝庄、北祝庄、原墙镇祝庄,以及界首大桥集祝楼、马提桥口等等。界首有部分族亲寄居河南鹿邑等地。太和祝氏辈分目前可知的为:“尧、九、应、从、立、祖、 先、本、尚、陪、儒、世、心”。洪山祝楼祝氏堂号为“勤贻堂”。
今天的太和县洪山镇油坊行政村祝玢(芬)这一支系目前可考者:十九世祝文明,二十世祝承琏,二十一世,祝凤阁、祝凤台。二十二世祝治德、祝治巳;二十三世祝洁、祝显、祝凯;二十四世祝尧奇、祝尧松、祝尧智、祝尧相、祝尧凤、祝尧太;二十五世祝九朋、祝九增、祝九善、祝九惠、祝司臣;二十六世祝应才、祝应双、祝应运、祝应有、祝应志、祝应绪、祝从冉、祝从富、祝从宪等等。二十七世至今已至三十三世,世系派别谱载基本清晰。但因为是20纪90年代修谱仓促,加之一些过去划定为地主成分的家族人士担心害怕,而没能入谱。
祝楼村75岁的祝立然老人告诉记者,他高祖爷祝应郎,曾祖祝贤武,祖父祝庆址,父亲祝从起。他说,祝氏从明代迁徙至太和后建有有祝楼,非常高大宏伟。
走近祝楼村
8月23日,市直干部祝祖良陪同我一起坐车前往太和洪山镇祝楼村。洪山镇南与倪邱镇接壤,北邻河南郸城,离太和城区七十里。
祝楼村位于黑茨河北岸,太和洪山镇管辖,因古时候有多处楼房院落而得名,全村有300多户人家,均同族同姓。
祝立然老人回忆,楼院始建于明代中期,距今约有500多年的历史。盖祝楼院落用的大青砖都是用秫秸(高梁杆)烧的,砖烧好后几百个人排成队,从一公里外的窑后陈庄南地的窑场传过来的。楼院主人家的祖坟在二里外的倪邱镇文铜寺一带,可知见当时楼院主人的良田之多和富有。
祝楼建筑原先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处院落,东南院、西北院及南牌坊早年毁坏。西南院落于1948年因一场大火而倒塌。东北院落文革时期虽然遭到破坏,部分建筑构件被拆掉,但整体完好。1957年因建洪山大礼堂及祝楼村中学用砖,把三间两层、二进院落,两边各有厢房的祝楼拆除,前客厅因当时有人居住未被拆掉。遗憾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因两家房主人翻盖新房拆除了前客厅,部分砖雕、木雕等建筑构件用在了新建筑上被留存了下来,一块堂匾用在了门板上。现残存墙体一段,为大青砖垒砌,墙厚约六七十公分,缝隙为糯米饭渗草木灰浇灌,中间为松散夹层,应为保温防潮之用。
记者看到,村内青灰色碎砖烂瓦随处可见,明清时代特征明显。几个散落在草丛里的青石鼓不同于常见的扁石鼓,而是石础,即固定在大木柱子下面的石头,也称柱石。一堵青砖残墙掩没在荒草丛中,祝楼村民院中随处散落着各种带有花纹图案的残砖碎瓦块。村内还有早已干涸的两口老古井,遗址还能看到。村里上年纪的老人都说,祝姓是明代从山东迁到这里,原村名为李瓦坊,后盖起了院楼才改名为祝楼。
祝楼村周围的地名也能佐证其历史悠久和楼院的存在,南园顶、南牌坊、西庄户、东西南北寨墙、寨海孜、寨门口、东敌楼等,全村老少人人皆知。祝楼因坐落在黑茨河北岸,古时候交通便利,水土肥沃,人们生活富裕。当时一个村庄有多处楼房院落,在皖北地区也很罕见。据说在明代有万亩良田者,可得到皇帝题字嘉奖,祝楼村现存的“勤贻堂”牌匾出自何人之手,因字迹被毁无从知晓。
市直干部祝祖良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在祝楼生活成长,对于祝楼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感情。尤其是对雕梁画栋、巍峨宏伟的祝楼更是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他说,祝楼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目前散落存在祝楼村周围的各种石雕、砖雕、木雕,以及祝楼古建筑遗址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亟需历史考古界进行挖掘和整理。
祝氏的得姓起源
综合《竹书纪年》、《新唐书》、《姓谱》、《元和姓纂》、《中国姓氏起源》、《中国姓氏辞典》等载,祝氏起源有三:
一是以国为氏。出自有熊氏,为黄帝后裔。西周初,周武王分封先代遗民,把黄帝的后人封于祝地,其地望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建立祝国。春秋时祝国亡于齐国,原祝国人则以国名为姓,成为祝姓。
二是以职官为氏。古时设有专门负责祭祀时致祝祷文辞和传达神意的官职,称作巫史,也叫祝史,故后有祝史氏,《姓谱》载“卫有祝史挥”。祝史官的后裔有的以职官第一字命姓,为祝姓。《元和姓纂》载:“古有巫、史、祝之官,其子孙因以为氏。”又有祝宗、祝丘、祝和氏,皆上古火帝祝融之后裔。祝基,出自子姓,是宋国君戴公之子公子其之后,祝其官大司寇,子孙用祖名命姓为祝其姓。见《路史》、《风俗通》。
三是出自他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北魏叱卢(吐缶)氏之后有祝姓;清朝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等之后均有改姓祝者;傈僳族以竹为图腾的麻打息氏族汉姓为祝;今满、瑶、彝、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太和洪山镇祝楼祝氏尊山东成武县北宋祝维岳为近世一世始祖,宋代以前先祖无考,无法攀附。山东成武县二世祖祝谘后裔祝玢、祝岳二兄弟自明洪武三年迁徙至太和洪山建祝楼,为今天洪山祝楼祝氏的始迁祖。

❼ 什么是鱼头酒

鱼头酒是一种风俗习惯,鱼头所指之人,一定要先喝鱼头酒。

喝鱼头酒一般是两杯,两怀亮底后,就可带头动筷吃鱼了。有的人不能喝酒,却又被鱼头所指,可以用筷夹片菜叶盖上鱼眼,这叫“一概(盖)不论”,随便大伙咋喝吧。

历史传说
鱼头所指之人,一定要先喝鱼头酒,关于这个风俗的来历,传说种种。
第一种说法是:康熙大帝微服私访,由吴士友陪同在一偏僻小镇上吃酒,店小二无意将鱼盘放上,谁知鱼头正对康熙,康熙大怒,认为不吉,因古代箭身酷似鱼的模样,箭头呈三角尖,箭尾又两叉开,箭所指,命难逃……他正欲起身示意随从拿下,吴士友忙按住说:“本人测个‘鱼’字,诸位请看,它是刀字头,田字腰,火字尾。田,泛指种地的百姓,四点火,是打铁的手艺人,这刀嘛,多系领兵打仗的将官。酒桌上凡鱼头所指之人,将来必成大业。小乙(康熙代名)今日被鱼头所指,定是吉相,来来来,先喝三杯,以示祝贺……”
本来一场祸事,让吴士友几句话给破解,既救了店小二的命,又遮掩了康熙大帝的身份。从此,一传十,十传百,鱼头所指之人,多是官相。
鱼头酒还有另一层意思:指长史。其源来于隋朝末年,李渊太子李建成与三弟李元吉串通一气诽谤李世民,满朝文武大臣都想劝李世民除去这两个祸害,可谁也不敢轻易开口,因为他们是同胞兄弟。
程咬金想出一条妙计,派人做了一碗鱼汤,亲自端给李世民,李世民打开一看,只有一个鱼头,一条鱼尾,顿感疑惑,摇头叹气说:“这有什么吃头?”程咬金乘机发话,:“主公好糊涂,不吃掉这一头一尾,你咋能太平?”
李世民猛然一惊,明白意思,于是下了决心。从那以后,故事流传民间,演绎成年龄较长者应喝鱼头酒的民俗。
第三种传说是,商朝第四代帝王太甲即位,大宴群臣,宴中,大臣伊尹为表心意,献上陶制鱼头形佳酿一坛,高声颂道:“鱼头酒,与王共享!”遂将佳酿分饮,举坐皆喜。鱼头酒有荣誉方说。

❽ “平安”是什么意思

此处的“平安”是反语。正解为:1.[safe and sound;without mishap;well]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平安无事
冒了险而未遭受损伤或损失的
经过艰难的历程后平安到家
2.[quiet and stable]∶指心境平静安定
心很平安
【出处】《诗·小雅·鹿鸣之什 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常棣”是一个文学意象,它被赋予了兄弟情义的意义。“常棣”也写作“棠棣”。这首诗表达了兄弟之间应该友爱的理念。后常以常棣代表兄弟。
《诗·小雅·鹿鸣之什 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译文】
棠梨树上花朵朵,
花草灼灼放光华。
试看如今世上人,
无人相亲如兄弟。
死丧到来最可怕,
只有兄弟最关心。
原野堆土埋枯骨,
兄弟坟前寻求苦。
鹊鸿飞落原野上,
兄弟相救急难中。
虽有亲朋和好友,
只会使人长感叹。
兄弟在家要争吵,
遇上外侮共抵抗。
虽有亲朋和好友,
不会前来相帮助。
死丧祸乱平息后,
日子安乐又宁静。
虽有亲兄和亲弟,
相亲反不如朋友。
摆好碗盏和杯盘,
宴饮酒足饭吃饱。
兄弟亲人全团聚,
融洽和乐相亲近。
妻子儿女和睦处,
就像琴瑟声和谐。
兄弟亲人相团聚,
欢快和睦长相守。
你的家庭安排好,
妻子儿女乐陶陶。
仔细考虑认真想,
道理还真是这样。 [编辑本段]【明初名将平安】 平安,滁人,小字保儿。父定,从太祖起兵,官济宁卫指挥佥事。从常遇春下元都 ,战没。安初为太祖养子,骁勇善战,力举数百斤。袭父职,迁密云指挥使,进右军都督佥事。
建文元年,伐燕,安以列将从征。及李景隆代将,用安为先锋。燕王将渡白沟河,安伏万骑河侧邀之。燕王曰:“平安 ,竖子耳。往岁从出塞,识我用兵,今当先破之。”及战,不能挫安。时南军六十万,列阵河上。王帅将士驰入阵,战至暝,互有杀伤。及夜深,乃各敛军。燕王失道,从者仅三骑。下马伏地视河流,辨东西,始知营垒所在。明日再战,安击败燕蒋房宽、陈亨。燕王见事急,亲冒矢石力战。马创矢竭,剑折不可击。走登堤,佯举鞭招后骑以疑敌。会高煦救至,乃得免。当是时,诸将中安战最力,王几为安槊所及。已而败。语详《成祖纪》。
燕兵围济南。安营单家桥,谋出御河夺燕饷舟。又选善水卒五千人渡河,将攻德州。围乃解。安与吴杰进屯定州。明年,燕败盛庸于夹河,回军与安战单家桥。安奋击大破之 ,擒其将薛禄。无何,逸去。再战滹沱河,又破之。安于阵中缚木为楼,高数丈,战酣,辄登楼望,发强弩射燕军,死者甚众。忽大风起,发屋拔树,声如雷。都指挥邓戬、陈鹏等陷敌中,安遂败走真定。燕王与南军数大战,每亲身陷阵,所向皆靡,惟安与庸二军屡挫之。滹沱之战,矢集王旗如�胃毛。王使人送旗北平,谕世子谨藏,以示后世。顾成已先被执在燕,见而泣曰:“臣自少从军,今老矣,多历战阵,未尝见若此也。”
逾月,燕师出大名。安与庸及吴杰等分兵扰其饷道。燕王患之,遣指挥武胜上书于朝,请撤安等息兵,为缓师计。帝不许。燕王亦决计南下。遣李远等潜走沛县 ,焚粮舟,掠彰德,破尾尖寨,谕降林县。时安在真定,度北平空虚,帅万骑直走北平。至平村,去城五十里而军。燕王惧,遣刘江等驰还救。安战不利,引还。时大同守将房昭引兵入紫荆关,据易州西水寨以窥北平,安自真定饷之。八月,燕兵北归。安及燕将李彬战于杨村,败之。四年,燕兵复南下,破萧县。安引军蹑其后,至淝河。燕将白义、王真、刘江迎敌。安转战,斩真。真,骁将。燕王尝曰:“诸将奋勇如王真,何事不成!”至是为安所杀。燕王乃身自迎战,安部将火耳灰挺槊大呼,直前刺王。马忽蹶,被擒。安稍引却。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已,复移军齐眉山,与诸将列阵大战。自午至酉,又败之。燕诸将谋北还,图后举。王不听。寻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而粮运为燕兵所阴,不得达。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 ,分为二。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福单骑走,安及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人皆被执。文臣宦官在军被执者又百五十余人,时四月辛已也。
安久驻真定,屡败燕兵,斩骁将数人,燕将莫敢婴其锋。至是被擒,军中欢呼动地 ,曰:“吾属自此获安矣!”争请杀安。燕王惜其材勇,选锐卒卫送北平,命世子及郭资等善视之。
王即帝位,以安为北平都指挥使。寻进行后府都督佥事。永乐七年三月,帝巡北京。将至,览章奏见安名,谓左右曰:“平保儿尚在耶?”安闻之 ,遂自杀。命以指挥使禄给其子。 [编辑本段]基督教里的“平安” 平安一词是有因果关系的一个词,因是平,果是安。
平安是每一个基督徒的问候语,但我们对平安这个词的真实意义有太多的误解。平安不是自我利益的满足;不是罪中的安舒;更不是悖逆神的罪人的安全保障。从本质上看,在罪中的平安,恰恰是得着基督里真平安的拦阻。
圣经中的平安一词有多重意义:在旧约,平安一词常作祝福问安语,平安也表示并没有战事,也指内心的平安;在新约,平安一词是指身心灵全人安好,但更重要的是指与神和好。我们若身为罪人而不肯悔改,便是与神为仇为敌,何来平安?但我们藉信耶稣基督与神和好,不再是他的仇敌,反成为他的儿女,必有真实的平安。
平安是主留给门徒的礼物,但这平安与世人所说的平安不同。世人的平安,要信赖外在的环境、自我的势力等因素,那是假平安,不会持久。因为,这样的平安要建构在世上没有困苦、愁烦、战争、凶险、风浪等前提上,才能享有,而一旦有任何试炼来到,这种平安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基督的平安却是完全不同,他是属灵的平安。第一,那是与神和好的平安;第二,那是在信徒领受新生命的心灵和思想里的内在平安,因而即使外面有试炼有苦难,这种平安仍然在我们里面;第三,基督的平安是圣灵所结的果子,只要圣灵在我们里面,我们必有这种平安。也只有圣灵住在里面,才有这种平安。
圣经让我们看到:我们的平安在基督里,我们的烦恼是在世界上。但世上的烦恼不能破坏我们内心的平安,因为我们里面是有得胜的主做主。所以耶稣才吩咐门徒,不要在世上寻找平安,而只能在他里面有平安。神许可试炼临到我们,也正是为了这个目的。在以色列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当犹太人屡屡悖逆神、远离神、多行恶事、惹神发怒,神就兴起环境破坏他们的“平安”。但他们不思悔改,不转向真正的保障,却变本加厉地向埃及、亚述、巴比伦寻求人为的虚假的“安全感”,来躲避真正爱他们神的管教。寻求在神以外的平安,是罪人灭亡之路。今天也一样,若我们远离神,我们就没有基督的平安在心中作主。只有真实的在基督里,才有真正的平安,也只有领受了圣灵重生的新生命,才能使我们有真正永久的与神同在的平安。
平安和挂虑是相对的,平安临到挂虑就消失。神所赐的平安是过于我们所能理解的,是出人意料的。按人的理解、按人的眼见,世上的事物总是会让我们充满挂虑,因为挂虑是撒但常常使用的武器。而神所赐的平安必保守人远离各样的挂虑,但这种平安必须是在基督里才能得到。若离开基督,圣灵若不在我们里面,我们就不会有任何的平安。因为我们的旧我所思念的是世上的事,所专注的是自我、肉体、今生。主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在我里面有平安。”
所以基督徒求平安,绝不是用包装的宗教名词来求满足自我罪中之乐的平安;也不是求在神所许可临到的苦难环境中,躲避十字架、不背十字架、不喝苦杯的平安。而是求在基督里的真平安,这平安是舍己跟从主,并靠主胜过苦难环境的真平安。

❾ 历史上姓向的名人有哪些

【向姓历史名人】
向 宠:襄阳宜城人,三国时蜀国将领
向 秀:西晋玄学名士。司马昭时授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竹林七贤之一。
向 拱:怀州河内人,宋代大臣。
向 宝:江西省进贤人,明朝大臣
向 侃:字希颜,明朝巢县人,永乐年间中举,宣德中任靖宁州判官,后升任监察御史,一度又出为知府。他洁己爱民,不避艰苦,办事公正,清约如寒士,名节很好。
向 荣:四川省大宁(今巫溪)人,清代将领
向海明:扶风(今陕西凤翔)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
向敏中:开封(今属河南省)人,北宋大臣。
向子諲:临江军清江人,字伯恭,号芗林居士,宋代大臣、词人。
向子韶:宋朝开封人,字和卿,元符年间进士。子韶不屈而死,谥号忠毅。
向士璧:常州(今属江苏省)人,南宋将领。
向腾蛟:浙江慈溪人,清代将领、画家。
向警予:湖南溆浦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妇女运动先驱1928年在汉口英勇就义。
向忠发:湖北省汉川人,中共第一位工人出身的总书记。
向秀丽:广东广州人,当代女英雄。
向仲华中将
向仲华(1911-1981),原名向崇如,又名向镇华,湖南省溆浦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八军军部秘书,第四师政治部秘书长,第11团政治处主任,红色中华报社社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中华报社社长,解放日报社编辑,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军区第13旅副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20兵团68军政治委员,兵团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广州军区政治委员。是第二、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5月21日因病在广州逝世,终年70岁。
向守志少将
向守志(1917-——),原名向守芝,四川省宜汉县人。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9军第76团副排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副连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太行军区第10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1支队副支队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8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晋冀鲁豫、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26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5军44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第15军44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15军军参谋长、第一副军长、军长。回国后,任炮兵技术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第二炮兵司令员,1977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2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同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向守志上将
向孝书中将
向孝书(1925-2004),山东省荣成县(今市)和镇南卧龙村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胶东军区连政治指导员。参加抗日反“扫荡”、坚守石家庄、胶东保卫战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营长。参加了莱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战役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团参谋长,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金城防御战等战役、战斗。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团长、副师长。1961年军事学院毕业,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师长、副军长,沈阳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旅大警备区副司令员。1985年任旅大警备区司令员。1990年4月退役。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2004年8月16日因病在大连逝世,终年79岁

❿ 中国还有没有姓轩辕的呀

有啊,姓轩辕的主人叫轩辕耀,家住江苏省淮阴市泗洪县。

在《黄帝内经》发现之际,台湾着名史学家、台湾轩辕教会会长王寒生老先生还曾对他女儿预言,国内应有一家姓轩辕的,并应于1994年找到。这一预言还真地被应验了。这家姓轩辕的主人叫轩辕耀,家住江苏省淮阴市泗洪县。1993年中华黄帝陵基金会成立时,他突然感到自己的姓很 "高贵",应该寻根间底弄个清楚,于是他将自己的姓氏情况写信告诉了陕西省黄帝陵办公室。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得到这一情况后很惊奇,因为他们从没听说过有姓轩辕的,经过深入调查,全国姓轩辕的只此一家。王寒生的女儿、台湾轩辕教会总干事王丽霞听到这一消息后,于1994年4月专程来到陕西黄帝陵与轩辕耀会面,并将她父亲着作的有关黄帝姓氏的图书赠给轩辕耀。

阅读全文

与定州市北祝村有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