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宁化建县有多少历史了

宁化建县有多少历史了

发布时间:2022-09-14 22:37:08

Ⅰ 历史上曾经由汀州管辖,但是建县比汀州建州更早,今属于三明市管辖的县是

宁化古称黄连峒,唐乾封二年(667年)设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建汀州 。

Ⅱ 宁化的地名来历

宁化古称黄连峒,唐乾封二年(667年)设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黄连县,天宝元年(742年)取“宁靖归化”之意更名为宁化县。

唐乾封二年(667年)以黄连峒置黄连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宁化县,历属建州、汀州府(临汀郡)、汀漳道。

Ⅲ 宁化县志的宁化县志概述

宁化,古称黄连峒,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唐乾封二年(667年)置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县。天宝元年(742年)更为今名。历属福建省汀州、临汀郡、汀州府、永安、龙岩、三明专区(地区),现为三明市辖县。面积2368平方公里,人口30余万人,有12个民族,汉族占99.4%,其次是畲族。全县现设2镇14乡,共207个行政村和12个居民委员会。县治翠江镇。
宁化位于武夷山东麓,福建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广昌等县相邻,边界长达百余公里。在地史近期,全境属于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境总面积的96%。海拔千米以上山峰25座,主要分布在边境上的武夷山主脉和两条斜贯县境的支脉上,县城海拔320米。
境内溪河纵横分注四方,流入闽、赣、韩三江,素有“宁化饮的自家水”之谚。主要河道东溪、西溪会合于县城东郊,称翠江。本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18.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长达四个月,无霜期214~248天,年均降水量1700~1800毫米,年均日照1757小时,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地质结构复杂,侵入岩较发育,地层出露约三分之二,地下矿藏丰富,有钨、石灰石、锡、煤、铁、稀土、大理石等28种,钨矿储量、质量闻名中外,石灰石储量超过4亿吨,稀土、锡储量在省内也处优势地位。
全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庄”,山地270万亩,有林地占80%以上,森林覆盖率63%,现有林木蓄积量765万立方米。植物品种共214科1853种(药用植物1005种),列为国家保护的珍贵植物15种,宁化唇柱苣苔为国内首家发现,霍山石斛、重唇石斛和蜈蚣兰为省内新发现。杉木大材早在隋末便运销长江下游各地,驰名省内外和东南亚。猕猴桃产量居全省第二位。林副产品土纸、香菇、红菇也享有盛誉。野生动物品种有105科291种,属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有16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华南虎、云豹、黑麂、苏门羚、金钱豹等5种。有耕地44万亩,占全省耕地的2.3%,占三明市耕地的17.4%,居全市首位。盛产大米、烤烟、油菜籽、莲子、辣椒干、薏米、魔芋等,牛角椒驰名国内外,远销东南亚各地。宁化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大米以产量多、质量好着称,“河龙米”有“贡米”之誉。
宁化是客家摇篮。自东汉开始,已有中原汉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南下,当时由中原迁居到鄱阳湖附近等地的客户,为避战乱,又向赣、闽、粤三省的结合部迁移,并大多数进入宁化,而且主要聚居在石碧(古称石壁)。后来他们以宁化为据点,向外从事拓殖。特别是由于宋室南迁,战争不断,盗寇四起,灾祸频仍,且兼石碧幅员有限,聚居过密等原因,他们或全家族或一部分陆续迁往长汀、上杭、广东嘉应州(现梅州市)一带,甚至侨居到世界五大洲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居住海外的总人口就达五千万以上。台湾学者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今日各地客家人的祖先,大部分都曾经在石壁村住过”(台湾联亚出版社1980年版第8~9页)。1912年英国教士艮贝尔氏在《客家源流与迁移》一书中也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黄遵楷所撰的《先兄公度事实述略》则说:“嘉应一属,所自来者,皆出于汀州之宁化石壁,征诸各姓,如出一辙。”客家先民进入宁化定居繁衍的最盛期,正是客家民系形成时期(即唐末至北宋),自宁化迁播各地的客家被称为正宗客家。因此,石碧被称为“客家摇篮”、“客家的第二祖地”以及“客家祖地”。
客家人的流迁,把中原文化带进宁化,从根本上改变黄连峒的旧貌,使之逐渐兴盛起来。宁化名人辈出,自唐至清考中举人152名、进士50名、状元1名。民国时期大学毕业的有90余人,出国留学的有10人。解放后1000余人考上大学,8人正在外国留学,获高级技术职称的有65人,获硕士以上学位的有7人。宋至清140余位宁化人着书立说300余部,其中郑文宝的《江表志》、罗登标的《易学阐微》、雷鋐的《读书偶记》等着作被收入《四库全书》。唐代伍正己为汀州的第一位进士。宋代郑文宝,登太平兴国进士,潜力诗、史,擅长篆书,其篆刻《峄山石刻》被誉为后学楷模。明代张显宗,洪武间中状元,治学严谨。明末清初李世熊着述丰富,志节高尚,其《物感》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伊索式的寓言集,所纂的《宁化县志》被誉为天下名志。清代画家黄慎,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三绝”称誉。理学家雷鋐主张穷理致知,躬行实践,被赞为“天下第一流人物”。书法家伊秉绶其隶书别开生面,名重于时,与邓石如共称“南伊北邓”。他们都是我国的一代名流,建树卓越,享有盛誉。
宁化人民富有斗争精神。宋绍定二年(1229年),盐商晏头陀揭竿起义,队伍达数万之众,席卷泰宁、将乐、清流、长汀以及江西省石城诸县,斗争持续四年之久。之后,还发生过元至正年间曹坊曹柳顺为首的农民起义、明末清初的黄通农民起义和民国初年的西乡农民暴动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县之一。民国17年(1928年)在长汀省立第七中学读书的徐赤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被派回宁化开展革命工作,建立农会和党团组织。民国19年初,毛泽东、朱德分别率领红四军经过宁化,前往江西广昌,他们在宁化宣传革命道理,播下革命火种,毛泽东当时还写下《如梦令·元旦》一词,展望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势。6月,由徐赤生为首的宁化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曹坊、淮土、禾口、城关、李七坑五乡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暴动胜利后,于6月27日成立宁化县革命委员会。7月1日召开党员代表会,成立中共宁化特区委。民国20年成立中共宁化中心县委(辖宁化、清流、明溪三县),之后在宁化境内相继成立宁化、澎湃、泉上三县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以及区、乡党组织和人民政权。民国2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由建宁迁到宁化安远,而后又迁到宁化县城。同年10月工农红军出发长征,国民党重占宁化,宁化苏维埃党政机关人员和地方武装转为游击活动,坚持斗争到民国24年5月遭敌人围困而全部损失。在苏区时期,宁化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不但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而且在扩大红军运动中,淮土、禾口还双获“我们模范区”的光荣称号。全县参加工农红军的共有13777人,革命烈士3000余人,他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出宝贵的生命。抗日战争时期,宁化人民为抗日救国捐献大量金钱财物,有4900余名青年应征入伍。
解放战争时期,宁化人民为争取早日解放,作了不懈努力。民国37年3月,中共闽浙赣区委(省委),派共产党员到宁化开展革命活动,翌年在禾口、淮土地区组建游击队。宁化在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的形势下,经过多方面进步力量的努力,于1949年10月实现和平解放。
宁化自建镇至解放长达一千余年,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一直处于单一的自然农业经济状态。所以民国《宁化县志》叹息宁化人“囿于旧闻,鲜克变通”。到民国38年(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2045万元,人均150元,农业总产值占98.57%。
解放后,宁化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近四十年来,历经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中,1956年比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8%,年均递增8.6%,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8.1倍,农业总产值增长59%。1956年的农、轻、重比例为85∶11∶4。在1957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长10%,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214%。但因“大跃进”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出现工业大上、农业大落、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的局面,农业总产值下降26%,粮食总产下降37%。1960年后,通过整风整社、国民经济调整,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国民经济于1964年恢复到1956年水平,1965年开始发展,工农业总产值比1956年增长22%,其中工业增长81%,农业增长11%。1965年冬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6年“社教”还未结束,又开始“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开始发展的势头又受挫折。1966年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农、轻、重比例为77∶11∶12。1967年起,“造反派”停产造反,党政机关瘫痪。两年中,工农业总产值下降2%。1968年冬,宁化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逐步恢复党、政领导及职能部门的作用。1970年后大力开展水利建设,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粮食生产取得大幅度的增产,同时工业也扩大了生产领域。总计1966~1976年的十年中,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很大损失,但仍然取得进展,工农业总产值1976年比1965年增长101%,年均递增6.5%,农、轻、重比例为68∶8∶24。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国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1978年后的九年,年均递增9.5%,为宁化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时期,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2.3倍,农业总产值增长77%,农、轻、重比例为53∶17∶30。1987年社会总产值达27662万元,比1950年增长10.8倍,年均递增6.9%;工农业总产值比1950年增长9.47倍,年均递增6.6%;国民(国内)生产总值16001万元,比1950年增长7.65倍,年均递增6%。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1950年为86.2∶12。1987年为54∶25∶21。1987年国民收入达14312万元,比1950年增长7.46倍,年均递增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亿余元,比1952年增长30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0.5亿余元,比1953年增长52倍,财政收入0.14亿元,比1950年增42倍。
宁化是农业县,直至解放时,生产水平都很低,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5万吨,亩产只80公斤,亩均农业产值39元。解放后,实行土地改革,大大解放农业生产力,突破数百年徘徊不前的局面,1957年粮食总产达7.68万吨,比1949年增长70%。1970年后,改革耕作制度,扩大复种面积,引进水稻良种,粮食生产又有重大突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农业经济体制和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生产得到全面发展,至1987年农业总产值达1.2亿元,粮食总产达19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5倍和3.2倍,平均亩产430公斤,亩均农业产值278元,粮食商品率占1/3强。同时改变粮食生产的单一结构,农业种植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1949年为77.3%,1957年为75.6%,1980年为64.8%,1987年为57.6%。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产值在农业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2%上升到1987年的19%。在农业内部的各业中,副业发展最快,产值由1949年的107万元,提高到1987年的2033.7万元,增长19倍,由占农业产值的6.9%上升到16.6%,其次是牧业和林业。经济作物中传统的油菜籽生产基本稳定,每年约种植4万亩,亩产增加1倍左右;大豆生产由田埂豆替代秋大豆;传统的辣椒生产由于价值规律的影响而趋于下降。80年代后,烤烟、莲子和柑桔生产有了开拓性的大发展。1987年烤烟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总产达3989吨,成为经济作物的“龙头”,宁化成为全省的烤烟基地县之一;莲子种植面积349亩,总产138吨;柑桔种植面积13650亩,产量1490吨;茶叶种植面积2.4万亩,总产量363吨。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1980年企业数为447个,从业人员8743人,总收入1476万元;1987年企业数增加到7060个,从业人员22185人,总收入7716万元,比1980年增加4倍多。乡镇工业突破种种束缚,创办一批初具规模的工厂,1987年乡、村工业企业数3951个,总产值4555万元,比1979年增加16.6倍和10.6倍。随着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农业多种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1949年农民人均年收入27元,1987年达413元。农业经济的变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出现劳力过剩的新矛盾,虽然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力逐渐增多,但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村改革仍须继续深化。
宁化很早就有手工业。据考古发现,在商周时期,已有相当水平的制陶业和建材业,采矿、冶炼、造纸、纺织也都发展较早。但是,在漫长的旧社会,其发展十分缓慢,直到民国17年,宁化才有第一台动力机械,至1949年也仅有一家工厂,全县工业总产值仅58万元。解放后,人民政府首先着手电力和交通建设,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突破工业“三就地”的束缚,向多渠道多方位的方向发展。至1987年,全县已拥有矿冶、电力、机械、建材、森 林、化学、造纸、印刷、食品、纺织、电子等工业企业161个,固定资产原值7252万元,职工6000余名,工业总产值1.1亿元,其中重工业占63%,全民所有制企业占33.8%。松香、松节油、云母电容器等产品获得部优、省优称号,钨酸质量达国际标准,有些商品已打入国际市场。总之,宁化虽已建立一些基础工业,但还很薄弱,尤其是能源工业。解放后,宁化的交通、邮电等事业也有较大发展。解放前,只有一条宁化至连城的公路,宁化境内的通车里程仅37公里,1987年通车里程达774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32.7公里,基本实现乡乡、村村通公路。邮路及投递线路总长达2012公里,各自形成网络。
解放前,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很低,1949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仅17.7%,青壮年文盲达半数以上。解放后,教育迅速普及,1987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85%,基本实现无文盲县。1987年有小学455所、中学11所,在校学生50891人,每千人在校中学生从解放前的2人增加到49.3人。文化、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城乡建立的文娱活动场所可一次性容纳两万人以上,影院座位1.5万个,收录电器纷纷进入家庭。全县设有医疗保健机构87个、病床842张,医疗技术、设备不断更新,疟疾、天花、霍乱等传染病已经消灭,新法接生率保持在95%以上,人均寿命由民国36年的33岁延长到1984年的66.11岁,198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6‰。
宁化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唐朝末年以后,中原汉人大批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使宁化兴盛一时。但终因长期封建经济和地处山区的环境影响,宁化在文化和经济等方面发展缓慢,直至解放时,仍然十分落后贫困。解放后,宁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短短的数十年间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历史上的数千年,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要实现现代化,要发达和富裕起来,任务仍十分艰巨、繁重,需要不懈的努力。宁化党、政领导,宁化人民已经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气,正以务实创新、开拓前进的精神,充分发挥耕地居三明市首位的优势,有效利用“有色金属聚宝盆”和丰富的山林资源,努力克服交通劣势,充分利用沟通闽赣两省边缘县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走向繁荣昌盛,走向现代化的明天!

Ⅳ 古代宁化叫什么

福建省宁化县。宁化古称黄连峒,唐乾封二年(667年)设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县(黄连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黄连县为宁化县。

宁化是举世闻名的客家祖地。客家民系是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经过大约从东晋到南宋的900左右年的时间而孕育成熟的。位于宁化西部的石壁村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地域。自东汉开始,已有中原汉人入境定居。唐朝末年,当时由中原迁居到鄱阳湖附近等地的客家先民,为避战乱,又向赣、闽、粤三省的结合部迁移,并大多数进入宁化,且主要聚居在石壁。

唐乾封二年(667年)以黄连峒置黄连镇,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宁化县,历属建州、汀州府(临汀郡)、汀漳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境内分设宁化、彭湃、泉上苏区县。1949年10月21日和平解放,历属永安专区、龙岩专区、三明专区(地区)、三明市。1950年3月成立宁化县人民政府。1959年2月至1961年6月曾与清流县并为清宁县。1961年又分为清流、宁化两县,1968年11月成立宁化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12月恢复宁化县人民政府,现属三明市管辖。

Ⅳ 福建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近1100年吗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福建省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截至2018年底,福建省下辖9个省辖市,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其中,就德化县来说,人口超30万,为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另外两大瓷都分别为江西景德镇和湖南醴陵。在历史上,德化县于五代十国时期建县,距今已有接近1100年的历史了。


最后,后晋开运二年、闽天德三年(945年),德化县隶属闽国东都(今福州)。宋朝时期,德化县属泉州。元朝这一历史阶段,改为泉州路,德化县属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德化县属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泉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后,德化县属福建省泉州府。到了1914年,德化县属厦门道。1928年,德化县直属于福建省。1971年,德化县属晋江地区。1985年,德化县属泉州市。截至2018年底,德化县总面积达223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34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

Ⅵ 宁化县的经济

宁化系山区农业县,历来以农业资源丰富着称,苏区时期享有“乌克兰”之称。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所产大米质地优良,尤其是河龙米(简称“河米”)品质特佳,历史上享有“贡米”之誉。农业经济历来是宁化国民经济的主体。据1949年统计,农业人口为全县总人口的94.55%,农业总产值(含林牧副渔)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8.57%。直至1987年,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89.56%,农业总产值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2.63%。解放前长期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产品结构单调,单位产量甚低。至1949年,全县粮食总产44818吨,亩产73.5公斤。解放后,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经营体制的改革,大力开展农业基本建设,推广应用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但由于“左”倾错误影响,发展中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误,1950~1957年发展是直线形的。1958~1969年,历经1959、1960两年大落之后,有所恢复,但仍徘徊不前,直至1969年农业总产值略超1957年,但粮食总产仍未达到1957年水平。1970~1978年,抓“以粮为纲”而忽视全面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农业整体经济发展很不平衡。1979年后,经过农业体制改革,农业经济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迄198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2234万元,比1949年增长5倍多,年均递增4.9%。粮食总产量190226吨,比1949年增长3倍多,年均递增3.9%。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79%下降为57%。种植业总产值中,经济作物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2%上升为54%。
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3.69亿元,增长6.3%。实施国家立项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省商品粮基地、烟基工程、土地整理、老区扶建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441个,总投入2亿元,比增33.3%,完成7.8万亩农田改造、9座水库除险加固、10.8万亩水土流失治理、27个村人饮工程建设,11个村通过省市“家园清洁行动”验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收购烟叶35.4万担,烟农售烟收入近3亿元,比上年增收7000万元;林竹、食用菌、茶叶、畜牧等特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增农业加工企业11家,新注册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11个。发展农村户用沼气1500口,投资7884.6万元完成水利“六千”工程项目35个,“年万里”农村路网建设顺利推进。 宁化物产资源丰饶,木材、陶瓷、土纸等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解放前,宁化工业长期停留在以“小五匠”为特征的手工业状态,发展缓慢。民国《宁化县志》载:“宁化无实业(工业),非宁人皆坐以待毙也,囿于旧闻,鲜克通变。利蕴于土而不知取,货弃于地而不知收,因陋就简,苟安旦夕。”至民国17年(1928年),才购进宁化第一台木炭内燃机带动的碾米机,但因维修不善,一年后报废。迄1949年,除一家私营碾米厂(全年产值18.6万元)外,其余均为陶瓷、铁、竹、木、棕以及造纸等手工业,从业者约2000余人,其中近一半是农民。
解放后,随着电力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工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增加门类。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通过对私营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7年全县小型工业企业发展到75个,工业总产值60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5%。1958年号召“全民大办工业”,全县工业企业猛增至133个,产值达1378万元。由于忽视办工业的客观条件,盲目发展,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0年起一些企业被迫陆续下马,至1962年仅剩71个企业,产值443万元。经过调整,1965年工业产值增至876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0%。“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生产由前16年的平均递增18%降为10.1%。尤其是1967、1968两年,经济管理体系瘫痪,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被视为“管、卡、压”被废除,停产闹“革命”,产值连年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业经过“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指导思想上摆脱自然经济以及“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用人、就地销售)方针的束缚,增强商品经济和经济效益观念;在管理上进行改革,1984年起,政府主管部门转变职能,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逐步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承包责任制;在经营上扩大视野,跨出本县,走向全国,走上国际,特别是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有突破性发展;在所有制方面,在国营企业主渠道的指导下,大力发展集体企业、个体企业及联营、合营企业,形成多渠道、多方位的竞争机制。据1985年工业普查统计,工业安装设备拥有值3452.3万元(其中进口设备649万元),行业25个,生产门类72个。1987年工业企业发展到161个,职工人数6792人,固定资产原值7253万元,工业总产值1101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7.37%,9年间工业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4%。
200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0.73亿元,实现两年翻番,比增49.6%,增速连续6年居全市前列,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0%,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达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华侨经济开发区完成工业产值7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4%,实现税收3086万元,占全县工业经济税收的60%,园区工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
工业园区 城南工业园 宁化县城南工业园区是福建省政府于1999年批准成立的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县城东南部的城南乡境内。园区总体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集工业、仓储、居住、商业服务于一体,是城区发展规划“一中心四组团”板块之一。项目建设用地将在完成“五通一平”的基础上,根据投资额度等情况,按每亩0.1~3万元的价格出让,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逐步把该园区建成实施招商兴工战略、加速工业发展的强磁场和新平台。园区一期工程规划占地1.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4亿元人民币,现完成入园大桥建设、开发面积1300亩、建成工业厂房30000平方米、员工周转房10000平方米。园区出台特惠招商政策,欢迎社会投资参与园区开发,致力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培育和孵化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引进林竹(含林化、林药)产业,特色食品产业,纺织、服装、箱包相关产业,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金属加工、机械电子产业,以及现代绿色、高新技术产业,现已入驻企业15家。 翠江生物工业园(规划中) 距城区2.5公里,毗连东线省级干道,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正策划申报国家级生态工业园。“留青山绿水,建工业新城”,园区规划为绿色产品加工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综合利用加工区、保鲜仓储物流区、工业化种植示范区、物流商贸生活区。 宁化现代农业园(规划中) 位于省道沿线的城郊区带,旨在承接和引进台湾现代农业,推动宁化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科技化推动,规划控制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距城区2公里、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扩展区沿线布设、控制面积3平方公里。

Ⅶ 宁化古城的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宁化的建城史可追溯到隋开皇年间。初建时叫隋阳宫,也称汾阳宫,是隋炀帝为巡猎避暑之便而设立的行宫,而后在此基础上建宫城,称汾阳宫。具体位置在今宁武县宁化乡宁化村南。清代《宁武府志》记载:隋汾阳宫,在县西南六十里,世传隋炀帝避暑处。《山西通志》称隋汾阳宫城六里四十一步。《宁化志》称旧城六里二百九十七步。炀帝奢靡无度好大喜功,因起官而设郡。其与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在宁武天池所建的汾阳宫(俗称天池汾阳宫)并称上下行宫。从唐代以后,因宁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始由宫城向军事防御性城堡发展,朝廷不时驻重兵于此。清《宁武府志》记载,宁化城,因隋汾阳宫城之旧城廓而筑之。曾称牛角城,为卧牛城(今山西忻州)的犄角之一。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设立宁化军口并置宁化县。明代又在宋城的基础上加筑城墙,周方二里余,城墙高三丈一尺,东南北设壕,西南北置门,共建城楼9座,更铺13座,以及瓮城建筑等。
古宁化城,在宁武县城西南50公里处的汾河之滨。城顺山势走向而建,居河畔一台地缓坡之上,周长约2.5公里,依山傍水,风景独秀。 宁化的建城史可追溯到隋开皇年间。初建时叫隋阳宫,也称汾阳宫,记载:隋汾阳宫,在县西南六十里,世传隋炀帝避暑处。《山西通志》称隋汾阳宫城六里四十一步。《宁化志》称旧城六里二百九十七步。炀帝奢靡无度好大喜功,因起官而设郡。其与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在宁武天池所建的汾阳宫(俗称天池汾阳宫)并称上下行宫。从唐代以后,因宁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始由宫城向军事防御性城堡发展,朝廷不时驻重兵于此。清《宁武府志》记载,宁化城,因隋汾阳宫城之旧城廓而筑之。曾称牛角城,为卧牛城(今山西忻州)的犄角之一。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设立宁化军口并置宁化县。明代又在宋城的基础上加筑城墙,周方二里余,城墙高三丈一尺,东南北设壕,西南北置门,共建城楼9座,更铺13座,以及瓮城建筑等。 宁化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除隋汾阳宫城遗址外,还有宋城旧址、明清砖砌城墙、关帝庙、万佛洞等,保存均比较完整,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武宁化古城——全国最小的宋城 古宁化城,在 宁武 县城西南50公里处的 汾河 之滨。城顺山势走向而建,居河畔一台地缓坡之上,周长约2.5公里,依山傍水,风景独秀。 据史料记载,宁化的建城史可追溯到 隋 开皇 年间。初建时叫“隋阳宫”,也称“汾阳宫”,是隋炀帝为巡猎避暑之便而设立的行宫,而后在此基础上建宫城,称汾阳宫。具体位置在今宁武县宁化乡宁化村南。清代《宁武府志》记载:“隋汾阳宫,在县西南六十里,世传隋炀帝避暑处。”《山西通志》称隋汾阳宫城六里四十一步。《宁化志》称旧城六里二百九十七步。炀帝奢靡无度好大喜功,因起官而设郡。其与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在宁武“天池”所建的“汾阳宫”(俗称“天池汾阳宫”)并称“上下行宫”。从唐代以后,因宁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始由宫城向军事防御性城堡发展,朝廷不时驻重兵于此。清《宁武府志》记载,“宁化城,因隋汾阳宫城之旧城廓而筑之”。曾称“牛角城”,为“卧牛城”(今山西忻州)的犄角之一。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设立“宁化军口”并置宁化县。明代又在宋城的基础上加筑城墙,周方二里余,城墙高三丈一尺,东南北设壕,西南北置门,共建城楼9座,更铺13座,以及瓮城建筑等。 宁化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除隋“汾阳宫城”遗址外,还有宋城”旧址、明清砖砌城墙、关帝庙、万佛洞等,保存均比较完整,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化城最早创建据传是在秦汉年间。隋代将城拓展到六里四十一步。宋嘉佑6年,因西夏人侵扰隘口,设立宁化军,宁化宋城的称谓即源于此。金大宗22年设宁化州,又升为刺史州,之后城池又改建、重建,在清代曾驻旗军3000多名。 过吊桥,到汾河对岸,来到宋城,能见到残破的城门、瓮城、城墙、衙门、官道、关帝庙、教场、汾阳宫遗址和明代砖窑等古迹。 与宋城隔河相望的万佛洞,建在宁城山的半山腰。拾级而上,逐渐看清宁城山巨大峭严流水冲刷的痕迹,门楣上刻着“万佛洞”三个大字,洞口两侧的石柱上刻着石联,两边的大石碣上,分别刻有题诗,记载了当年开凿的过程。 明万历19年,建过不少驰名建筑的妙峰法师偕同一舟法师,云游毗卢佛道场芦芽山,途经宁城山,见到石壁峻峭,遂决定凿洞立佛,当年开工,历经5年完成。 清同治10年,法号广空的祯秀法师,积资重建佛洞,历经10年,凿成以万佛洞为主的佛洞群。 万佛洞里正中的塑像是佛祖释迦牟尼,左边是弟子阿难。相对而立的石柱上,彩绘着盛气凌人的站殿将,柱顶和四壁,原有密密麻麻的小佛,可惜已毁。 回到宁化,向西进入管涔山谷,大约一小时车程,就到芦芽山了。芦芽山海拔2754米,早在唐代就是毗卢佛道场,古代文人、僧侣都尊称为芦芽帝山,山顶一带曾有众多寺庙,因此叫“佛顶”。 山顶曾有众多寺庙 从山脚到佛顶,先是一段台阶路,随即渐渐走进原始森林。金黄的针叶铺成“地毡”,踩上去轻盈松软,每走一步都是好感觉。秋天的气候带着凉意,正好省去大汗淋漓的狼狈。 佛顶上3座石峰并肩而立,从第一座石峰到第二座石峰,必经束身峡,往下一看才知,两座石峰从山脚到峰尖相邻而不相连,只有侧身撑住岩壁,小心翼翼地脚踩两根松木搭的桥,才能从黑幽幽的石缝中“绝外逢生”。 小巧玲珑的太子殿,建在第三座石峰舍身崖的裂石上,位置十分险要,从“九桄梯”到太子殿,周围可驻足的空间很小,脚下是令人目眩的天涧,相传古人求雨,铜锣从这里掉下去,次年再来时,才听到落地之声。 虽说得夸张,但极言其深!隔涧看,佛顶四周是小芦芽、山卧虎坪、石猴崖、紫峰崖、凤凰岭和看花台等十几座山峰,越过一片漫山的松涛,再看来时的公路,在林海之中细得像游丝…… 从芦芽山下来,大约半个小时车程,就到了荷叶坪。荷叶坪海拔2874米,是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一览无垠,还有池水荡漾,一个绝好的天然牧场,带着浓浓的野趣。 宁化古城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宋代建筑风格,从残存的城墙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岁月的痕迹。核心为隋代石料砌成,中间是宋代城砖,最外层包裹着明代的城砖。 《宁武府志》中的宁化城 宁化城:宋嘉佑六年(1061年),以河西西夏人往来隘口,乃立宁化军,因隋汾阳宫城之旧址,廓而筑之,金、元因之。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宁化巡检司,山西都指挥使常守道帅官军来屯,将旧城六里二百七十步、南边关厢裁去,于城东山坡上,随地形势筑城二里一百九十七步,未完调去。五年(1372年),延安侯唐宗胜、千户唐成继成其功,城高三丈一尺,壕深一丈,城楼六座。十一年(1378年),改巡检为宁化守御千户所,隶山西都司。嘉靖中,改隶宁武。至万(历)十四年(1586年),甃土城以砖,当改宁化所,时设掌印千户、巡捕、城操吏目各一。中有静乐仓,今仍为宁化巡检司。

Ⅷ 建宁县的历史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置绥安县。晋义熙元年(405)改绥城县。唐开元十三年(725)析置今宁化县后于乾元二年(759)又分绥城为归化(今泰宁)、黄连二镇,黄连即今建宁。乾符五年(878)为义宁军,后改永宁镇。五代南唐保大四年(946)改为永安镇,寻改永安场,宋建隆元年(960)升建宁县,历属建州、邵武军、邵武路、邵武府、建安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央苏区县,1933年闽赣省苏维埃政府驻此。1950年2月11日解放,历属南平专区、三明地区、三明市。

阅读全文

与宁化建县有多少历史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