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东汉时伏波将军是谁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陕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东汉开国功臣之一。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马援初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归顺光武帝后,为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49年去世。78年,汉章帝派五官中郎将持节追加策封,追谥为忠成侯。
马援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后裔,本姓马服氏,后简化单姓马。
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是西汉武帝时的大臣。马通与其兄长马何罗同宠臣江充关系友好,并参与巫蛊之乱。后来,武帝反思巫蛊之祸,开始对参与制造巫蛊之乱者的惩处。马何罗忧惧不已,于是铤而走险,与马通、马安成合谋,企图刺杀武帝。但其阴谋被金日磾发现并阻止,马何罗兄弟宗族遂被诛杀。
马通虽死,马通之子马实却没有被处死。马实于汉宣帝时“以郎持节,号使君”;马实生马仲,官至玄武司马;马仲生四子,第四子就是马援。
‘贰’ 伏波将军叫做什么名字
伏波将军将军原本不是官名。战国时,各国多以卿、大夫领军,并无将军。秦开始设置将军,掌征伐战斗,往往事讫即罢。汉初承秦制,虽设将军,但不常置。至汉武帝时,将军才成为常设的官职,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中将军,还有名目众多的杂号将军,如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杂号将军中之一号,其命意为降伏波涛。
第一位出任伏波将军的即汉武帝时候的路博德。武帝元鼎五年,南越王相吕嘉叛乱,杀害汉朝使节和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武帝任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率船队十万人会师番禺,次年冬,叛乱荡平,汉朝在南越地区开置交阯九郡。终西汉王朝两百余年,伏波将军仅此一人。
第二位,也是最着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建武十七年,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马援以一万余人以一年时间再次平定交阯叛乱。
第三位荣任伏波将军的是汉末建安时候的陈登。曹操为对付吕布,任陈登为广陵太守。建安三年,吕布被杀,陈登因功加拜伏波将军。
继陈登之后,建安时期还有一位伏波将军,那便是曹魏的夏侯惇。建安九年,曹操扫平河北,夏侯惇以功迁伏波将军,至建安二十四年拜为前将军止,夏侯惇连任伏波将军十五年,比马伏波长一倍。
曹魏立国后,还任命过四位伏波将军:满宠、甄像、孙礼、卢钦。其中甄像是魏明帝曹叡之母甄后的亲侄子。青龙二年,曹叡派他以伏波将军的印信持节监诸将东征孙权,大军方至,而孙权已退,甄像返还复命,仍任射声校尉,前后才两三个月,大概是任期最短的伏波将军。
任期最长的伏波将军是西晋的孙秀。孙秀本是吴主孙权四弟孙匡的嫡孙,时任东吴前将军。孙皓上台后,猜忌宗室,残害忠良。建衡二年,孙皓逃往晋朝。晋以孙秀为骠骑将军,封会稽公。吴国灭亡后,孙秀以亡国支庶,降为伏波将军,空有其名,无军可领。如此以往,竟至二十余年,死而后已。
晋代另外还有伏波将军三人。着名的炼丹术士葛洪,年轻时参与平定石冰之乱,胜了一场小战,便得了个“伏波将军”的封号,不过他竟弃印寻师学炼丹去了,后来着有《抱朴子》等书。另外两位伏波将军,则都是晋军都督陶侃手下的属将,皆无可称述。
南北朝时代似乎什么都乱糟糟的。即于伏波将军的任命也不例外。这段时期中,仅正史所载,有名姓可考的,领受过伏波将军称号的多达四十余人。其中拓跋魏任命最多,不下三十余人。这大概与北魏政权过分崇拜汉族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多则滥矣,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三十余人中,无一有影响者。
最后的伏波将军是南朝陈代的王飞禽。陈太建十四年正月,陈宣帝病故,太子陈叔宝尚未登基,太子次弟始兴王陈叔陵企图取而代之,未能得逞,众追至街巷,太监王飞禽拔刀朝陈叔陵连砍十数刀。事后论功行赏,王飞禽被封为伏波将军……也是最儿戏的。
‘叁’ 伏坡将军的相关历史```
汉伏坡将军是马援,是后来三国时期西凉太守马腾及其子马超的祖先
马援简介:东汉初名将。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后裔。王莽末年,任新城大尹(新莽改汉中为新城,太守为大尹)。王莽败,马援避居凉州,为隗嚣器重,拜绥德将军,参与筹谋。后归刘秀。建武八年(公元32)闰四月,堆米为山谷模型,指划进军路线,坚定刘秀继续亲征隗嚣的决心。十一年,为陇西太守,领兵3000人击破先零羌于临洮(今甘肃岷县),斩数百人,收降8000人,获牲畜万余头。接着,以潜师急进和正面佯攻、侧后突袭的战法大破羌人,斩首千余级。迁徙安置归降羌人,开辟水田,劝其耕牧。十二年,率兵4000讨伐陇西诸羌,至氐道(今武山东南),抢占水草地区,使居于山上的羌人难以坚守,不战自溃,招降万余人。十六年回京,为虎贲中郎将。次年,拜伏波将军,率军南征交趾(今越南北部)。随山开路千余里,连战皆捷。进军途中,修城理渠,方便越人。因功封新息侯。
二十年秋,班师回京。曾铸铜马式(良马模型)。时北边有警,马援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后汉书·马援传》)的豪情自请出征,屯兵于襄国(今河北邢台)。二十一年八月,率3000骑兵巡视北边守备。二十四年七月,自请进击反汉的“五溪蛮”。次年春,率4万余人至临乡(今湖南桃源东),杀伤对方2000余人。三月,率军至壶头山(今沅陵东北),水急,船难溯行;又遇酷暑,士卒多病。马援染疫,死于军中。
‘肆’ 伏波、平难、横野分别代指的是我国历史上那三位将军
伏波将军确实是马援
他也曾经讨伐过交趾也就是现在的越南
也路过平南城
你说的平难
我似乎没听过历史上有啊
至于横野将军,军事职官名称。东汉魏晋南北朝将军名号之一。
东汉建安末,曹操部将徐晃任横野将军。三国魏沿置,位第五品。南北朝沿置,南朝宋为第八品。
隋朝,以横野将军和旷野将军为从九品上散号将军。
司马光《资治通鉴》之《赤壁之战》:“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
另外徐晃似乎也当过平南将军,但是平难。。。就没听过了
‘伍’ 伏波将军是什么玩意儿都有谁
伏波将军是古代将军封号,伏波其命意为降伏波涛,历朝历代中曾出现多位被授予伏波将军的人物,最着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战国时,各国多以卿、大夫领军。秦置将军,掌征伐战斗,往往事讫即罢。
汉初承秦制,虽设将军,但不常置。至汉武帝时,战事频仍,将军广置,名位最高的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其次是前、后、左、右及众多的杂号将军,如强弩将军、拔胡将军、浚稽将军、贰师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将屯将军、护军将军等。伏波将军即是这众多杂号将军中之一。
路博德
第一位出任伏波将军的即汉武帝时候的路博德。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吕嘉发动叛乱,杀害汉朝使节和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
武帝任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率船队十万人会师番禺,次年冬,叛乱荡平,汉朝在南越地区开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等九郡。终西汉王朝两百余年,伏波将军仅此一人。路博德后来因犯事削爵贬官,以强弩都尉终。
‘陆’ 为什么东汉时期的马援能被封为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是古代武将封号之一。东汉名将马援之所以被封为伏波将军,是因为之前西汉有一位伏波将军路博德,曾率兵十万千里远征,成功击灭南越国,使得岭南地区重归中原王朝通知范围之内,为汉朝的发展与强大立下不世奇功。汉光武帝刘秀认为,马援的能力和功劳足以媲美路博德,因此才赐予他这个封号。
二、马援的历史功绩
马援是刘秀手下开国名将,也是东汉武将群体中能力最强的人之一。他先后平定陇西军阀隗嚣、北击乌桓,还数次带兵南下数千里,平定武陵蛮之乱和岭南之乱、交趾之乱,为维护东汉王朝南疆安全留下汗马功劳。刘秀认为,马援的功劳可以和西汉名将路博德媲美,于是授予他伏波将军的称号。
‘柒’ 请问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伏波将军,都叫什么名字
伏波将军路博德
第一位出任伏波将军的即汉武帝时候的路博德。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相吕嘉发动叛乱,杀害汉朝使节和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武帝任命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率船队十万人会师番禺,次年冬,叛乱荡平,汉朝在南越地区开置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等九郡。终西汉王朝两百余年,伏波将军仅此一人。路博德后来因犯事削爵贬官,以强弩都尉终。
编辑本段
伏波将军马援
伏波将军铜像
最着名的伏波将军是东汉光武帝时候的马援。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郡雒将之女徵则、徵贰聚众造反,攻取郡县,九真、日南、合浦等郡群起响应。徵则等占据六十余城自立为王。建武十七年,光武帝拜时任虎贲中郎将的马援为伏波将军,段志为楼船将军,发长沙、桂阳、零陵、苍梧四郡兵一万余人南平交阯。军至合浦,段志即病亡,马援并统其军,经一年多浴血奋战,至十九年春,全歼徵则、徵贰,捷报传京师,朝廷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马援乘胜进击九真,扫除叛军余党残部,岭表肃清。马援每攻取一县一郡,即废止苛政,完缮城郭,兴修水利,抚境安民。建武二十年秋,马援率部凯旋,朝野故旧纷纷前往庆贺,马援了无得意之情,说:“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才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随后又领命挥师出雁门。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反,朝廷先是派武威将军刘尚率万人前往征讨,竟遭全军覆没;次年,朝廷再派谒者李嵩和中山太守马成率军前往,又连吃败仗;于是马援主动请缨。光武帝怜其年老,不许。马援非常激动,像战国时老将廉颇那样,当场披甲上马,一展雄姿。光武帝十分赞赏,令他率兵四万平蛮。不幸出师未捷身先死,终为马革裹尸还。令人叹息不已。
编辑本段
伏波将军陈登
第三位荣任伏波将军的是汉末建安时候的陈登。陈登是广陵一带的豪强,其父亲为东汉名士陈圭。曹操为对付吕布,任陈登为广陵太守。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被杀,陈登因功加拜伏波将军。建安五年夏,孙策以兵围陈登于广陵之匡奇城,属下纷纷请求陈登弃城逃跑,陈登断然拒绝说:“吾受国命来镇此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灭群狄,吾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为邪?”于是闭城设计,发动夜袭,大败孙策军。
编辑本段
曹魏的伏波将军
继陈登之后,建安时期还有一位伏波将军,那便是曹魏的夏侯敦。由于曹操与夏侯家有血缘关系,故夏侯敦在曹军中倍受亲信。建安九年,曹操扫平河北,夏侯敦以功迁伏波将军,并继续担任河南尹(太守)。至建安二十四年拜为前将军止,夏侯敦连任伏波将军十五年,比马伏波长一倍。
曹魏立国后,还任命过四位伏波将军:满宠、甄像、孙礼、卢钦。其中甄像是魏明帝曹睿之母甄后的亲侄子。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曹睿派他以伏波将军的印信持节监诸将东征孙权,大军方至,而孙权已退,甄像返还复命,仍任射声校尉,前后才两三个月,大概是任期最短的伏波将军。
编辑本段
晋代伏波将军
任期最长的伏波将军是西晋的孙秀。孙秀本是吴主孙权四弟孙匡的嫡孙,时任东吴前将军。孙皓上台后,猜忌宗室,残害忠良。孙秀既是宗室至亲,又手握重兵,驻守夏口重镇,孙皓有如芒刺在背。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孙皓让亲信何定率五千人往夏口打猎。孙秀闻讯大惊,连夜携带家小随从逃往晋朝。晋以孙秀为骠骑将军,封会稽公。十年后,一片降幡出石头,孙皓成了晋朝阶下囚,孙秀以亡国支庶,降为伏波将军,虽然将军府衙依旧开,却空有其名,已无军可领。如此以往,竟至二十余年,死而后已。
晋代另外还有伏波将军三人。着名的炼丹术士葛洪,年轻时参与平定石冰之乱,胜了一场小战,便得了个“伏波将军”的封号,才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并不把它当一回事,竟弃印寻师学炼丹去了,后来着有《抱朴子》等书,宣传他的神仙导养之法和炼制金丹之术。另外两位伏波将军,则都是晋军都督陶侃手下的属将,皆无可称述。
编辑本段
南北朝伏波将军
南北朝时代似乎什么都乱糟糟的。即于伏波将军的任命也不例外。这段时期中,仅正史所载,有名姓可考的,领受过伏波将军称号的多达四十余人。其中拓跋魏任命最多,不下三十余人。这大概与北魏政权过分崇拜汉族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然而多则滥矣,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三十余人中,无一有影响者。
最后的伏波将军是南朝陈代的王飞禽。陈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正月,陈宣帝病故,太子陈叔宝尚未登基,太子次弟始兴王陈叔陵于宫中发难,持锉药刀袭杀太子,企图取而代之,未能得逞,于是仓惶逃窜。众追至街巷,将其刺倒在地。太监王飞禽也冲上前,拔刀朝倒地的陈叔陵连砍十数刀。事后论功行赏,王飞禽被封为伏波将军。
编辑本段
纪念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的称号,由于马援以及路博德所建功勋业绩熔铸于其中,数百年间当当作响。历代帝王和朝廷都十分珍重,不肯轻易授人。陈登以太守领郡兵,其后以赏功再加拜伏波将军,用文官兼武职,将军实职成虚衔,即于其称号已存降损之嫌。夏侯敦晚年屡恨伏波名号为汉官,多次请求撤换,后终如所愿,伏波声威又销去了许多。孙秀由骠骑将军降格为伏波将军,加上他亡国支庶的身份和贰臣形象,使伏波名号再度受损。葛洪得之太易,又弃之不顾,使伏波名声损之又损。北魏王朝捡来当宝贝,大封特封,由于太多太滥,于其名号更是糟蹋得不成样子了。至陈代王飞禽以一宦者举一小功而得封,则更为人所不齿,隋唐时所修《陈书》中直书“阉竖王飞禽”,足见人情之所恶。自陈之后,一千三、四百年间,再也找不到“伏波将军”的踪影了。后世提及伏波将军者,唯念马伏波。
‘捌’ 伏波将军的生平有哪些主要功绩
历史上的伏波将军有很多位,如汉代的路博德、马援、陈登,曹魏的夏侯惇,晋代的孙秀,南北朝领受过伏波将军称号的多达40余人,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位?
就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吧。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着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汉书·马援列传》)。及至王莽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四起,马援见刘秀恢宏大度,“才明勇略,无人敌也”,便投奔了刘秀。由于他通晓兵法、谙熟地理,光武帝起用他随军西征,一举荡平了拥兵自重的西州军阀隗嚣。光武帝随即拜他为太中大夫,继而拜陇西太守、虎贲中郎将等职。此后,马援统兵戍边,平定了侵扰西北的西羌等民族。
东汉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两广南部及越南北部、中部一带)女子徵侧、徵贰姐妹率众反叛,徵侧自立为王,朝野为之震动。于是,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平交趾。
当时的交趾,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丛林密布,“下潦上雾,毒气熏蒸”,天上的飞鸢(老鹰)都耐不住毒气的熏蒸而“跕跕堕水中”,而马援带来的将士大多是北方人,水土不服,“军吏瘴疫死者十四五”。马援率部艰苦奋战了3年,终于平定了“二徵”的反叛,至越南河内一带立铜柱为界。马援军队所过之处,都为当地修缮城郭,兴修水利,安抚百姓,交趾上下心悦诚服,自愿向北俯首称臣。为了表彰马援南征的功勋,光武帝封他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朝见位次九卿。一些故旧纷纷前来庆贺或宴请犒劳,马援却拒绝了所有的庆贺和宴请,说:“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并发出了“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豪言壮语。
马援班师回朝一月之后,北方雁门关一带狼烟再起,马援主动请缨,领兵北拒匈奴、乌桓,很快安定了北疆。建武二十三年(48年),湘西武陵五溪蛮叛汉,连败两路征讨大军。马援北伐初还,不顾鞍马劳顿,以62岁高龄,执意请命挂帅出征,终因身染瘴疫,病死军中,以生命的代价兑现了自己的人生誓言。
简单地说,他的生平功绩就是帮助光武帝平定西州军阀隗嚣,平定西北的西羌、湘西的“五溪蛮”等少数民族叛乱,南征交趾,北拒匈奴、乌桓。
‘玖’ “马革裹尸”中涉及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
东汉初的名将马援,英雄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和慰问。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平时以有计谋出名,也向马援说了几句恭维话。不料马援听了,皱着眉头对他说:“我盼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对我说夸奖的话呢?”
孟翼听了很尴尬,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那么多的土地,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我怎么能长久保持下去呢?先生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下去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 在北方不断侵扰,我打算向朝廷请战,提出当个先锋,作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用棺材敛尸,而只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的身边呢?”
孟翼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他说道: “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在洛阳仅呆了一个多月,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侵袭,他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
建武二十四年,武陵的少数民族首领相单程率众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直接找光武帝,说: “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 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矫健的动作不减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 于是,六十二岁的马援又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受阻于壶头山(今湖南沅陵县城壶头山),水急,船难溯行,天炎溽暑,士卒多疫死,援亦病死于军中,应了他当年“马革裹尸”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