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查西江的历史多少年

查西江的历史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2-09-19 09:09:36

㈠ 西江千户苗寨在哪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千米,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千米。

(1)查西江的历史多少年扩展阅读

西江千户苗寨历史沿革

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

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

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

㈡ 全球最大苗寨,已经有2000年历史,被称为什么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里住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民族文化也是构成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现在,中国很多地区还有着少数民族的聚集地,而少数民族独特的风情,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

在贵州,就有一个苗族的聚集地,这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苗寨,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这个苗寨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全球现存最久远,最完整的一个苗寨。

这个苗寨也被认为是一部苗族“活历史”,展现着苗族的发展史,对于学者而言,这是一个极富有研究价值的“天然博物馆”,对于游客来说,这里却是一个展现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

㈢ 贵州行之五(西江千户苗寨)

      上文写到,在小七孔紧赶慢赶,是为了当晚赶往千户苗寨,因为要在苗寨的某饭店用晚宴。(此处隐去饭店名字,以免再被锁定)。

      从这天下午开始,贵州就把“天无三日晴”的一面,不留情面地淋漓展现。

      我听说西江千户苗寨的时候,望文生义,以为西江就是珠江的支流西江。后来才知,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再说白水河,黄果树瀑布也在白水河上,但两个白水河毫无关系。黄果树瀑布所处的白水河是珠江之南盘江支流之支流。而穿过千户苗寨的白水河最终注入了洞庭湖,归属了长江。一个南下,一个东去。

      一路鞍马劳顿,晚上八点左右,车抵达千户苗寨小北门。刚刚结束小七孔的行程,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下车时,已是疲惫不堪。等着导游将景区门票买好,感觉好像又过了好久。

      后来听一个朋友说,他 20多年前,无意中来到了苗寨,当时,诺大的寨子,只有一个酒吧,也没啥客栈,他背着一个高高的户外旅行包,还被村民看做“外国人”。但如今的苗寨夜晚,灯火璀璨,与宏村、与西塘、与丽江,已经无大不同,即使店铺卖的东西有差别。

      下了景区公交车,导游一直叮咛收拾好门票,说凭票还可以坐公交、出入观景台3次。(后来,也没用上,就当做支援景区建设了吧)。

      冒着不时飘落的毛毛细雨,终于到了饭店。晚餐是酸汤鱼长桌宴,据说这是苗寨招待贵客的最高礼遇,现在成了标准的团餐。我们的餐标是高配,每人50元,现在想想,50元的标准,还算公道,起码菜很硬,除了酸汤鱼,还有腊肉、白斩鸡、白切猪肉、炸虫子等等(在我们这里50元,难以吃个这个标准)。苗族妹子唱着山歌,过来敬米酒,只敬一杯,用的是一次性餐具,并不是一碗接一碗敬,你喝,就是一碗,不喝,也不劝你。

      长桌宴四人配一小壶米酒,也就是点到为止。同团60岁以上的居多,晚餐都吃不多,我自己也太好意思吃太久。期待中的长桌宴,就这样草草收场。

      餐毕,是赠送的打糍粑体验,挥动几下木榔头,姑且算消化消化食,解解酒罢。

      据说,余秋雨先生来过此地,还留下了带传奇色彩的故事。但,只想早点休息,上高处观景台,赏苗寨夜景,实在再无兴趣。何况,推开住处的窗户,已是“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在断断续续的Ktv歌曲中,入梦了。。。

      现在回想起来西江千户苗寨的行程,有不少遗憾。事后补了补课,据来自贵州人大网的一篇文章记载,苗寨的五号风雨桥,是一座真正的古桥。我的住处正好被安排在此桥附近,遗憾的是,尽管次日起了个大早,也没有去五号风雨桥,静静领略,作感古幽思状。而是,和绝大多数打卡式游客一样,直奔观景台而去。

      风雨桥,江浙闽一带称为廊桥,但一个景区里有七座廊桥,确实也闻所未闻。其实,这七座风雨桥都有着充满意趣的名字,大概是为了游客方便,直接用最简单的名字代替。

      早晨的苗寨,沉淀了晚间的喧嚣,少了些景区的味道,多了些村寨的气息。过了一号风雨桥,再往上,是上坡路,老妈有点吃不消,没有到观景台,和老爸原路返回。

      路上,清幽行人稀少,见到了几个晨跑的外国人(我猜测他们是在这里久住或小住),再就是三五个扛着单反的游客,估计和我一样,都是为了拍苗寨的晨景。

      观景台,并不好找。我沿着路标,还走过了一些。我意识到,公路的去向绝不是山顶,而可能是邻县。果断折返,打听着,终于到了观景台。时间还早,观景台也没有工作人员,随便拍了几张照片,景致比起原来的期望,有点落差,倒是返回客栈时,拍了几张苗寨原住民的生活照,差强人意,聊以自慰。

    苗寨,过了一号风雨桥不多远,沿着白水河,有一条道,道的东面,还有一条道。我在这里,走了岔道。也多亏是走了岔道,看到了挑担子的村民,看到了苗寨的小市场。

    旅途中的美,常常会出现在不经意中,这就是所谓的“美丽的邂逅”?

㈣ 有关西江流域

这个是西江的概况:珠江的干流~西江亦作Si Kiang或Xi Jiang,英语作West River。
中国南方大河珠江的干流。在中国广西东部、广东西部。主流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在黔、桂两省边境与北盘江汇合称红水河,向东南流到象州石龙附近与北岸柳江汇合以后称黔江,在桂平与西南来的郁江汇合后称浔江,到梧州与西北来的桂江汇合后始称西江。全长2,129公里,流域面积345,700平方公里。西江在石龙以上为上游,流经石灰岩地区,河床深切,滩多水急,落差大,又多伏流。北盘江上的黄果树瀑布水头高达70公尺。石龙至梧州为中游,多峡谷和浅滩。梧州以下为下游,河道宽阔。出高要、羚羊峡进入珠江三角洲,在三水同北江相遇。三水以下水流分散,主流经磨刀门入海。
西江是珠江主干流,位于中国广西东部、广东西部。从上源南盘江的发源地——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脉的马雄山,到广东省思贤滘。河长2074.8 千米,流域面积35.5万平方千米。西江从上源到下游各河段另有别称:从河源至望谟县蔗香双江口称南盘江,双江口至象州县石龙三江口称红水河,由三江口至桂平市称黔江,桂平市至梧州市称浔江,梧州市至思贤滘始称西江。从河源到三江口为上游,包括南盘江和红水河两段,长1573千米,河流穿行在高原盆地与峡谷相间的地形中,河道深切,平均比降0.85‰,有急滩跌水。从三江口到梧州市为中游,包括黔江段和浔江段,长294千米。黔江段中有着名的黄茅峡和大藤峡,其中大藤峡长44千米,河中水急,枯水时最深处亦达85米,是西江干流最深处。在浔江段,两岸有低山、丘陵和平地。梧州至思贤滘为下游,长208千米,河宽水深,河道平均比降0.09‰,宽700~2000米,最后由思贤滘进入珠江三角洲河网区。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为2277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上游。西江水系是两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随着西江水系的开发和整治,西江将成为贵州煤炭、西南磷矿外运广东和北方地区的重要通道。

㈤ 西江千户苗寨,为何被誉为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我国虽然民族众多,但是我们十分团结。在这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一个叫做苗族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文化历史不输于我们汉族的文化历史,在贵州省的东南方有一个苗寨,这个苗寨可以说是我们对外国际的一张亮丽名牌的千户苗寨。这个苗寨仅仅只有1285户,确是苗族文化历史中的一个“瑰宝”。从图片来看,苗寨中的每一户人家都是紧紧相拥,层层叠加,还有一些云雾飘散,气势非凡。这个千户苗寨历史久远,而且一直都是自我发展所以苗族文化一直能被保存良好,被称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三、千户苗寨的风景

苗族文化中的住宅都是以“吊脚楼”为主,现在也一直存在着这个文化传统,走进这西江的千户苗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08年后西江共有五座风雨桥,在夜晚的时候,千户苗寨的灯光亮起,会有一种“人间灯火”的感觉,仿佛穿越少年,梦回古代,登观景台,坐观光车,千年苗寨尽在眼前。

㈥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属于贵州哪个县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属于贵州雷山县。

西江镇属于雷山县管辖,雷山县境内有郎德上寨、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等等,其他周边有镇远古镇、下司古镇、荔波大小七孔、剑河温泉、施秉云台山、黎平肇兴侗寨、黄平旧州城等等。

西江千户苗寨座落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山麓,是中国最大、世界无双的天下第一大苗寨。

距雷山县城36公里,距黔东南州州府33公里,距省府贵阳市约280公里,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四面环山,重连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6)查西江的历史多少年扩展阅读:

千户苗寨的历史沿革

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

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

舜帝位,“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

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

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着名的“武陵蛮”。

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

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

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晚于柳氏族。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

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

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春秋战国时期,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

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

清干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

从秦汉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区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

干隆三年(1738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

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

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

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

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

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

㈦ 西江千户苗寨的历史沿革

西江千户苗寨的历史沿革:

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着名的武陵蛮。

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春秋战国时期,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

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

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

清干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

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

从秦汉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区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

雍正七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

干隆三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

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

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

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

(7)查西江的历史多少年扩展阅读:

2018年6月20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共同发布了《西江模式: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十年发展报告(2008-2018)》。

报告指出,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境内,有1400多户,6000多人。

2008年旅游开发前,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经济落后、贫困面广、文化保护乏力的传统村落,虽然坐拥丰富的苗族文化遗产,但富饶的贫困是其典型特征。

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开启了西江千户苗寨全新的乡村发展道路。历经十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

从2008年的78万人次和1亿元,猛增到2017年的606万人次和49.91亿元,分别增长了7倍和49倍。2008年旅游开发前。

西江全村有1500多名村民外出打工,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仅1700元,旅游开发后,外出打工村民纷纷回流,旅游收入已经成为村民主要经济来源。

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村民人均收入达22100元,是2007年的13倍。通过旅游开发,整个西江千户苗寨村寨面貌得到有机更新。

传统生计方式得到升级转型,旅游品牌日益响亮,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乐居乐业乐游的和谐景区已经形成。

与查西江的历史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