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屯区的历史
南屯早期原名猫雾拺,为巴布萨平埔族聚落,其聚落旧址位于今南屯街区西南的春社里,即岭东学院附近一带。
清治时期,由于猫雾拺居民无力缴交番饷,当时福建副将兼定海总兵张国因曾来台担任过北路营参将,看上南屯一带的肥沃平野,遂在康熙49年(1710)以代缴赋税为条件,向居民取得土地开垦权,开垦包括南屯街区一带的荒野,是今南屯街区垦辟的开始,其后并由台湾总兵蓝廷珍续垦,南屯街区逐渐繁荣。
道光年间原地主猫雾拺社迁至埔里,加上现街区位于半线(今彰化市)到葫芦墩(今丰原)路途之中点,使该地区渐成为南屯一带的中心,因当时此地原有许多制造农具的打铁店,其中又以犁头最为出名,因而地名遂改为犁头店,称为犁头店街。大正9年(1920)行政区划改制,本区改为南屯庄,战后改为南屯乡,1947年并入台中市改为南屯区迄今。
② 栾城县于底村的历史和由来
千年古镇于底位于石家庄市西北部,解放前,它就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镇容镇貌、繁荣的商业贸易和众多的文物古迹,驰名冀晋。
近年来,随着植物园路的修建通车,这个古老的村镇再次焕发了生机。目前,村里又在谋划开建“古镇一条街”,为于底村重振商业古镇的繁荣景象。
■缘起:淤泥上建起的“淤堤”村
于底村的历史至少有一千多年了。村口牌坊上“古镇于底”的牌匾,也在证明老村不凡的过去。
“古太平河每年雨季时冲下的泥沙在这里长期淤积,形成三角洲,唐末五代之后,人们在这淤积的土堤上建立了家园,并起名‘淤堤’。”在于底村里,有几位热心的村民经过半年的努力,广泛搜集资料、走访老人,于1999年写出了村里首部《于底村志》。71岁的李万林是这部《村志》的主要整理者,也是土生土长的于底村人。
在李万林的记忆里,村里的老人讲起于底的来历,还有另一个版本。“老人们都说以前我们村的地形是中间高、两边低,因此庄户们大多把家建在古太平河漫散处淤泥堤上,并且高出水台的淤堤形状犹如一条头西尾东的大鱼,村里的人们也称之为‘鱼堤’,后谐音称‘于堤’和‘于底’。”
有据可查的是,上京村毗卢寺内的几个石碑上,明朝碑文中就是“于堤”和“于底”并用,而至清代和以后的碑文中,就只有“于底”这一名称了。
说法不同,但都与该村在淤积地有关。如今,行走在村内,整齐的街道、村南宽敞的楼房、宽阔的马路,已经将当年形状如鱼的淤堤深深覆盖,但关于于底村的故事却俯拾皆是,值得一提的是于底和栾城县“小于底村”的故事。
今年82岁的老党员卞富春说,以前在于底村南有个小庄叫“南庄”,住着几户杨姓、娄姓的人家。明朝嘉靖年间的一次洪水淹没了这个小庄,幸存的杨、娄姓人家扶老携幼弃家东迁,搬到如今栾城县西邻暂住谋生。每年秋收后返家维修旧舍以期返回故乡,但几年后和当地人民结下深厚感情,便在那里新建家园。随着家兴人旺,也称新家为于底村。后人称于底前街或“小于底”。
由于两个于底的渊源,几百年来,这两个村子仍有割不断的亲情。“直到今天,于底的剧团、龙灯还曾多次到小于底演出;而小于底的花会节目,也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于底庙会期间,前来表演助兴,两地的村民均互相热情接待。”于底村党委书记陈生彦说,为此,他们村还流传了着这样一首诗:“树高千丈不忘根,石栾于底骨肉亲。烟花龙灯相辉映,同心同德向前进。”
■成长:集市商街烘热千年古镇
凡是称作“镇”的村子,都和它的集市有关,于底也不例外。据明朝嘉靖版本《获鹿县志》记载,于底早在明代中期已为获鹿县八大集镇之一。
“我小的时候总爱跟着大人赶集,于底每逢三八集日,摊点按六列摆在东西长达二华里的大街上。永安桥东、三房庙戏楼前均是宽阔的广场,棉花布匹、粮食油料、牲畜猪禽、干鲜果品、花木家具等等都有专门的市场。”75岁的于底村民李英太说,每到那时,赶集的人从四面八方潮水般汇集而来,行人摩肩接踵。商贩的叫卖声,赶集人的喧闹声汇成一片,好不热闹。
曾任村书记的李英太老人说,恰逢庙会时,集市上就更加热闹了,而且晚上掌灯以后还有一段夜市。在他的记忆里,于底不仅在集日当天商务昌盛,就在平日,大街上行人车辆也络绎不绝,商店门铺照常营业,推车挑担的货郎走街串巷叫卖,一片繁荣景象。
兴盛于于底的老字号可以说满街全是,最有代表的还是“连升号”的药店和糕点铺,过去曾有“连升号的糕点,誉满直隶”之说。连升号糕点铺和药店始建于明代,连升号的药店比北京的同仁堂还要早,可以和北京的西鹤年堂相提并论,几百年间,这里坐堂的中医还和北京的西鹤年堂、同仁堂有着医药学的交流和药材往来的关系。可惜连升号于解放初期停业了。
现在,从于底村的东村口进去,正对着的就是以前的集市大街,至今这条街仍旧是于底的集市。行走在于底村集市的大街上,看着街道两旁的商铺、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可以感觉到这里昔日的繁华。
于底村党总支书记陈生彦说,关于于底古镇的镇容镇貌,于底的先人们曾立有严格的村规民约,记载在关王庙一石碑上,主要内容是:凡大街旁住的人家,所盖院落必须是瓦房,临街房舍必须设有店铺门面,而且全部盖有宽敞的抱厦,并绘有精美的彩绘,门面及大门前置上马石,道路两旁必栽种槐树。
千百年来,一代一代于底人都严格遵守着这些村规民约,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所以就形成了宽15米的车马大道,店铺前是两米多宽的人行道,砌着整齐的条石,道路两旁是两排粗壮的槐树,每逢夏日,槐花飘香,浓荫蔽日,蜂蝶成群,成为古镇的一大景观。
而如今,于底人在新农村的建设中,逐渐远离了遵守千百年的村规民约,昔时槐香满街,瓦房抱厦和一排排的上马石,也逐渐被整齐的民宅所替代了。但商街集市的传统,仍然延续至今。
■定格:永安古桥守望村镇变迁
从东村口进去,沿着于底村大街一路往西,一直走,不远就会看见一座古石桥。由于年代久远,屡经风霜的桥身有些破败。
“传说重胜寺高僧立德,看到太平河南北相隔,便身背点燃之香,走一村,拜一村,过一店,拜一店,从于底古镇到北京,七八百里路程,感动了当朝皇后,赐纹银百两,以还立德高僧修桥夙愿。”82岁的卞富春老人说,听于底村的老人们讲,过去太平河是穿村而过,每年夏季,洪水汹涌,南北隔绝,淤泥冲积,常常淹没村落田野,人们为了使太平河水驯服而过,不再泛滥,世世代代永保平安,故将此桥命名为永安桥。
而民国年间重修《获鹿县志》记载:“永安桥,在县东十五里于底村”。据考证,永安桥为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所建,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走近永安桥,我们会发现,整个石桥设计别致,造型美观,具有鲜明的特色。大桥全部用青石条砌券而成,为单孔斗拱桥,桥面长20米,宽4.5米,拱长11米,深9米,石券孔洞的直径为11米左右。桥东西两侧的桥面上,各有石望柱八根,柱头上有石雕的狮、桃等物;石柱之间有栏板,两侧各有栏板七块,栏板上浮雕着各种人物、传说、故事、或花卉图案;桥孔顶处东西两侧各嵌有一头雄狮浮雕头像,虽历经风雨,仍然气势雄伟、栩栩如生。
流经永安桥的太平河水早已干涸,曾经的河道已经变成平坦的水泥路,汽车和行人不时穿过。“永安桥虽然失去了始建时的作用,但作为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仍不失其艺术价值。”石家庄市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说,现在该桥已被列为石家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展:西北部居民休闲新亮点
从和平路一直往西走,到植物园路北行,马路东侧就是一排排整齐的楼房,这就是于底村的住宅区了。
解放以前,于底村就以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镇容镇貌、繁荣的商业贸易和众多的文物古迹,驰名冀晋。近年来,植物园路的修建通车,再次给这个古老的村镇,带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目前,村里正在谋划开展“古镇一条街”的建设项目。这无疑又将为于底村重振商业古镇的繁荣景象,增添新的亮色。
“于底村处在植物园路周围,便利的交通给这个村镇带了机遇。但如何依托现有的环境进行开发、改造,成了我们最关注的问题。”于底村党总支书记陈生彦说。
新华区有关负责人说,省会西北部有植物园、南水北调、西北水利防洪生态工程,新华区已经对该区域的区位、环境、交通、生态等做了详细论证,并邀请省市规划、设计、水利、文化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共同参与研讨,制定出了这一区域的总体开发策略,即“一路”、“一街”及“三区”。而这其中的“一街”,就是指于底古镇商业步行街。
“于底古镇有上千年的历史,古建筑随处可见,既有汉代的石桥,又有属我省佛教活动重要场所的虚云禅寺。”这位负责人说,于底古镇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建设,将为这个千年古镇重振商业繁荣景象,拉开序幕。
按照于底村的计划,商业街建设将发挥于底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优势,恢复古建筑商业街的历史面貌,以此提升千百年来形成的商业文化品位。陈生彦说,按照规划,沿街两侧要建成由三、四、五层仿古建筑构成的商业楼,主要以明清时期建筑风格为主,将设各地特色小吃、古玩字画、工艺品、戏院、茶楼、购物场所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域。
随着这个计划的逐步实施,不久,于底这座千年古镇将重现明清时期的繁华,省会也将增添一个旅游、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③ 谁介绍一下石家庄栾城!
栾城县
地理位置
栾城县位于冀中平原西部,河北省西南部,省会石家庄东南方,为石家庄近郊县。总面积346平方公里。县境东邻藁城市,南接赵县,西靠元氏县、鹿泉市,北接石家庄市、正定县。县城距省会石家庄25公里,北距首都北京320公里。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107国道、308国道纵贯县境,规划建设中的南三环路横穿县境北部,省级、县级和乡村公路四通八达,连接成网,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栾城被纳入石家庄市“五区加四县”(即主城区五区加正定、栾城、鹿泉、平山)组团式城市发展框架,列为省会4个卫星城之一。
人口民族
[人口] 2004年,全县共有87925户,其中农业户55180户,非农业户32745户;总人口319222人,比上年增长102人。其中农业人口244208人,非农业人口75014人。共有从业人员162832人,年内出生4398人,出生率为13.78‰;年内死亡327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1‰。
[民族] 栾城县为汉族聚居区,全县汉族人口数量占全县总人口的99.92%,另外还有满族、回族、壮族、苗族、蒙古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僳僳族、土族、羌族、普米族、珞巴族、基诺族等18个少数民族。
[宗教]栾城县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2003年共有教徒6540人,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122个村庄,活动场所21个。其中天主教4900人,百人以上的村有油通、东客、北赵台、南赵村、孟董庄、北十里铺、南屯、徐家营、西宫一村、东营、段家庄、大孙村、榆林。设有油通、北赵台、南赵村、孟董庄、东客、榆林、东营、段家庄、大孙村等9个堂口;基督教徒1050人,设有榆林道、宋北、南郄马、段干、霍家屯、东羊市、白佛赵村、端固庄、沿村等9个堂点;佛教徒160人,活动场所设在北郄马万安寺;另有道教徒220人,设有端固庄、高家庄两个场所,伊斯兰教徒110人。
行政区划
栾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脉东麓,西北与省会石家庄相邻,全县总面积379平方公里,总人口36.1万,辖8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2个工业区、194个行政区。
自然资源
栾城县历史悠久,为春秋时晋大夫、中军元帅栾书封邑。西汉置关县。东汉改名栾城县 。自古被称为“形胜之地”,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具有地势平坦,土沃水丰,便于发展种植、养殖业。栾城区位优势,交通十分便利。具石家庄市区20公里,具石家庄机场30公里,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308国道贯穿全县。
经济概况
栾城县农业发达,是全国闻名的粮食高产县,主要生产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万吨以上。人均贡献商品粮20年在全省占据第一。本县以生态农业、观赏农业为特色,建成了总面积1。3万亩全国最大的草皮生产基地。植树369万株,苗、花卉种植达到2万亩。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稳步提高,1999年,全县国有及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12亿元。各类市场40个,总成交额20亿元。1999年底三资企业8家,当年外商直接投资937万美圆。截止2000年上半年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万户,私营企业发展到500家。 通信先进,能源充足。拥有30000门国际国内程控电话网络。有3。5万伏和11万伏变电站10座,年售电量3亿千瓦时。 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财政收入1。6亿元,农村人均收入3175元。城建工作正向“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型”城市目标迅速发展。
历史文化
春秋时,晋中军元帅、正卿栾书封于此,置栾邑,是为栾城之肇始;西汉,置关县,治所在今北十里铺;东汉,改置栾城县;三国魏时,并入平棘县;北魏时复置栾城县;北齐时废栾城县;隋设栾州,复置栾城县;唐末改栾城为栾氏县,五代时又改称栾城县;1958年并入藁城,旋即恢复栾城建制。
栾城名宿代不乏人,春秋有晋国正卿、中军元帅栾书,汉代有棘蒲侯柴武,唐代有初唐“文章四友”之一的宰相、文学家苏味道,元代有着名数学家李冶、红巾军起义领袖韩山童、韩林儿,现代有水电部副部长王英先、河北省副省长王力、山西省副省长吴俊洲、解放军总后勤部副部长左建昌、历史学家乔明顺、全国政协委员、地质学家李廷栋等。
围绕“三苏”祖籍栾城,乃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苏味道之后这一资源,栾城开展了旅游资源宣传研究,进行了苏味道、“三苏”与栾城考察万里行,召开了第十二届苏轼学术研讨会,筹建了苏东坡祖籍纪念馆。
特色产业
医药工业规模宏大,发展前景良好。专业交易市场日益活跃如:北方摩托车商城、方村木材市场等。草皮、苗木、花卉、观赏农业的发展初具规模
乡镇简介
栾城镇(Luancheng Zhen) 西邻窦妪镇,北接冶河镇,东邻柳林屯乡,南接西营乡。面积40.00平方千米,人口43117人。镇政府驻龙威街,邮编051430。〔区划〕 辖47个行政村。〔沿革〕 1947年解放后成为县政府所在地。1961年设城关公社,1984年改城关镇,1996年将原马家庄乡、聂家庄乡划归栾城镇,成为现在建制。
楼底镇(Loudi Zhen) 东邻郄马镇,南接冶河镇、窦妪镇,西邻鹿泉市,北邻石家庄市裕华区。面积24.38平方千米,人口33924人。镇政府驻楼底村,邮编051430。〔区划〕 辖16个行政村。〔沿革〕 1950年6月由获鹿划归栾城。1961年置楼底公社,1984年改称乡,1985年改称镇,1996年并入方村镇,2002年从方村镇分出并将冶河镇的段同、段家营两村并为现在的楼底镇。
窦妪镇(Douyu Zhen) 北邻楼底镇,东邻栾城镇,东南与西营乡相连,西北与鹿泉市为邻,西南与元氏县相接。面积57.91平方千米,人口48168人。镇政府驻窦妪村,邮编051430。〔区划〕 辖16个行政村。〔沿革〕 1961年4月置窦妪公社,1984年1月改称窦妪乡,1985年4月又改为窦妪镇,1996年将原陈村乡8个村划归窦妪镇。
冶河镇(Yehe Zhen) 东接柳林屯乡,南至栾城镇,北邻郄马'楼底镇,西与窦妪为邻。面积43.29平方千米,人口41105人。镇政府驻冶河村,邮编051430。〔区划〕 辖16个行政村。〔沿革〕 解放后设乡,1961年成立冶河公社,1985年改为冶河镇,1996年原苏邱乡并入。
郄马镇(Qiema Zhen) 东邻藁城市,南邻冶河镇,西接楼底镇,北与石家庄市裕华区为邻。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4000人。镇政府驻南郄马村,邮编051430。〔区划〕 辖9个行政村。〔沿革〕 1950年6月以前属获鹿县,1961年设栾城县郄马公社,1984年改为郄马乡,1985年4月成为现在的郄马镇。
南高乡(Nangao Xiang) 东南与赵县相接,西与西营乡为邻,北接栾城镇。面积37.66平方千米,人口25540人。乡政府驻南高村,邮编051430。〔区划〕 辖22个村。〔沿革〕 1961年成立南高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1996年原西安庄乡并入。
柳林屯乡(Liulintun Xiang) 东至藁城市南邻南高乡,西接栾城镇,北与冶河镇相接。面积57.40平方千米,人口38259人。乡政府驻柳林屯村,邮编051430。〔区划〕 辖23个行政村。〔沿革〕 1961年成立城郎人民公社,1979年政府所在地移至柳林屯,改称柳林屯公社,1984年改称乡,1986年将原孟董庄乡并入柳林屯乡。
西营乡(Xiying Xiang) 东接南高乡,南邻赵县,西接元氏县,北与栾城镇为邻。面积57.40平方千米,人口42843人。乡政府驻西营村,邮编051430。〔区划〕 辖33个行政村。〔沿革〕 1961年置西营公社,1984年1月改称西营乡,1996年原小梅乡并入西营乡。
编辑词条
④ 南屯煤矿的历史
* 1966年开始兴建
* 1973年开始商业生产.
* 原设计年产量为150万吨,1993年,完成改建后,增加至240万吨。
1980年3月,兖矿集团第一套综合机械化设备在南屯矿8307工作面割下了第一刀煤。当年,南屯矿综采队生产原煤60万吨!1986年,综采二队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年产百万吨;1987 年产量达到190 万吨。1995年,南屯煤矿综采二队突破315万吨。1997年,南屯矿煤炭综采单产在全国率先突破350万吨大关,全员效率达到每工10吨,连续7年零8个月无死亡事故,打破了全国同类矿井安全生产最高纪录。
⑤ 赵县,宁晋县,元氏县,栾城县,过庙会的日期,有这本书吗
摘要 宁晋县庙会日期庙会日期庙会日期庙会日期浊南正月初六长路初四毕家庄廿四小河庄廿四尧台初七固下初八唐邱廿五漳北七月初七柏房初八侯口初十铺头廿八中孟十三内章初九东汪、河渠、崔官庄十五东陈廿九河渠九月十二中近、东陈、乔家寨十二小马十六西及桥、张家庄四月初一换马店二十马庄、西沙良十五刘丰头、北河庄十九榆树庄初七东陈廿四北陈、东庞庄、鱼滩头十六荆里庄、侯家庄十九小刘村、柏房、赵村初八四芝兰廿五西南汪、孙家庄十八薛家营廿五白侯、鱼滩头初十县城、小刘村十月初三油房、贾家口十九城北廿八孟家庄、塔底、秦邱十五长路、苏家庄初四大召二十北官庄、大北苏、尧台三月初三东汪、大曹庄十八榆树庄初七素邱、孙家庄廿五西村、小河口三月初三南苏、北河庄立夏北河庄十五贾家口、东南汪廿五大南里三月初六大杨庄、贾家口立夏大北苏十六翟村、中曹廿六侯口、南鱼台初十北河庄五月初五大陆村十七唐邱廿七艾辛庄十一秦邱十三黄儿营廿四北董二月初一宋家庄十二孟家庄六月初一北鱼十一月十五高庄初二褚家庄、周家庄、邱头十五小南里十五
⑥ 石家庄至今有多少年历史了
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活动于此地
⑦ 求栾城县庙会具体时间
正月初八东羊市、西羊市,正月十三前小梅,正月十九石板桥,正月二十南魏,正月二十五于底,正月二十七南粟,二月初一东尹村,二月初乏马、陈朝宇、夏户庄,二月初五小代梅,二月初十南赵村,辛李庄,二月十五西营、北赵村、龙门、范台,二月十七日安庄,二月十九彭家庄、永安、西羊市、南客、贾村、西许营、赵卜村,二月二十五日“四屯”(王家屯、霍家屯、攀家屯、吴家屯),二月二十八赵庄,三月初三娄底、西荆壁、夏凉、栾城,三月十五月家营、大任家庄、柳林屯、南焦村、宿晾、栾城,三月十八沿村、三月二十大营、三月二十八段干,四月初一段家营,四月初二西营,四月初四白佛赵村、吕村、宋北,四月初八东柴村、王代梅、南赵台,四月十五贾村,四月十八东羊市、西羊市、东荆壁、西荆壁,四月二十八贾村,五月初一北关,五月二十四孟家园、南五里铺,六月初一南郄马、北郄马、温家庄、前牛村、后牛村、城郎、东尹村,六月初六南粟村,六月二十西安庄、西郭,七月初七南屯,七月十八王村,八月十五日栾城,八月二十一南关,九月初五贾村,九月初九北高,九月十三梅家村,九月十五北留营、贾村、南高、九月十七南王马、北贾村、窦妪,九月二十五陈村,十月初八王代梅,十月十三西宫,十月十五韩家庄、宋村、汪家庄,十月二十五邵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