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理解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如何理解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

发布时间:2022-09-20 05:09:22

①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到第八单元的知识点

第一个单元,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花”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主流思想的基石期

(1)形成和发展的儒家...... />的形成:孔子原始的模仿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的理想状态,辩证思维。

:庄子。理念:一切,在这个问题上不是持久的。

(3)背景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铁器牛耕的发展的经济生产力,管理方式的变化,小规模农民经济开始出现。的的

政治:没落的贵族分封系统破坏,新社会阶层的新兴士阶层的扩大明示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

思想和文化:学术,学习是正式打破垄断。

:各种倡导的儒家和道家在战国时期,除了法家思想中需要注意和随后建立国家统一和集中式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汉代儒家的正统,建立状态

背景:汉初黄老的学校解决不了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电力需求。

:一个董仲舒发展的儒家思想:春季和秋季团结;与自然之间的人(在有限的限制君权的学说)和天堂理论(阴阳学说);三纲学说的五个常任理事国; /> B推翻百支配,

作用的儒家声称汉武帝反应: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民族团结,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新儒学 - 儒家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道教传播儒学危机,唐代调和的“三教合一”的热潮弥漫性领域。丰富的儒学,佛教的影响,必须回答佛教,道教和关于宇宙,自然备受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深层次的思考,更新,而且也与传统的儒家链接。其核心理念的合理公正。

(2):新儒学:程颢,程颐,朱熹的代表。命题:A,世界观的原因。 (世界 - 原始的社会 - 儒家伦理,个人 - 人性)

乙的方法:查询,研究的东西详尽的事情。 (外遇是没有科学知识,但伦理和道德的)

影响:宋明理学,朱熹的“四书章句注释元,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确定的智力优势

陆王阳明:强调积极作用,激励人们追求开拓。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久远的命题:A,世界观的心,是原产地的一切事物(“心的原因还“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是宇宙

B,方法:发明良心订单管理内反射和

王守仁命题:A,对世界的看法:外物质的心脏,心脏外不合理的。(心外的佛,即心是佛)

B,方法:回复良心,良心只要克服欲望,可以成为圣贤;学以致用。行动良心一次性的。

(3 )的影响:一个新学校的主流,影响深远

B,三纲五个常任理事国,以维持威权主义 - 负

重点将集中在主观上强调自我的诚信和道德克制,强调责任的使命 - 积极

4,明清时期的思想家

(1)郦氏的想法:背景:明代后期,社会矛盾激化

影响的商品经济中,公共部门的兴起,主张追求个性,经济发展

C:A的鞭鞑子道学儒家伦理与腐败。

黎氏主张反对绝对的权力(对孔子所有年龄段的理论思考,而不是经典标准的思考。)

B,所有的人都拥有个人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食品和服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物理

(2)反对绝对君主制经世致用

背景:明清文人寻求改革社会福利计划,学术研究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经纱

代表的实用主义:顾炎武,西安。 />主张:A,经世致用B,工商C,绝对君主制的批评。

(谷:黄: 的影响:A,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打开清代研究的学术氛围。立足于现实,并运用自己的知识观念也为子孙后代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的影响,B,绝对君主制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1,原产地 - 希腊的智者和苏格拉底

(1)聪明的学校

背景:高度发达的希腊城市国家的民主政治,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学者开始关注。

2,主张:人(普罗塔哥拉格拉斯哥:男性了解社会倡导嫌疑人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的决定性作用?是衡量一切事物)构成的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文化公私兼顾的好公民

评价:强调人体的重要意义,否定上帝和命运的作用,促进人的尊严。 (强调主体的作用,忽视了道德的人类知识

一个命题:一个有思想的人是衡量一切事物乙,强调知识的作用,道德和知识应当CO)

( 2)苏格拉底 - 哲学的美德知识。C,教育人们认识到的好处 B,影响的理念,真正成为一个科学

(3)亚里士多德 - 逻辑学

他说:我爱的爱,我爱的真相。

:一个网络全书式的学者,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掌握现代科学学科的基础,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C + +开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的巅峰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

背景:A,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的千年生活在缺乏理性的人,人文精神的无知乙,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生命的乐趣D,成熟的系统,只有与古希腊教会视为异端邪说,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的思想E 14世纪中叶黑病的传播,促使人们对生活的反映,是在宗教束缚等于亡。成就:文学的复兴:前三个英雄

代表 - 前三个周杰伦: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重点薄伽丘

薄伽丘的“十日谈”,鼓吹人文主义的批评教会的推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赞扬,肯定人的价值,崇尚天生的平等,反对封建等级。

艺术的复兴 - 后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美丽的芬奇:A性能和赞美人的思想和感情的良好意愿解剖,透视和阴影的绘画之间的传输方法使用。揭示了人性的好用写实的手法和邪恶的。“蒙娜丽莎”<BR

乙的代表作“米开朗基罗”最后的晚餐“p>拉斐尔:良好的麦当娜”西斯廷圣母“画,以优雅,和谐,完美的高度众所周知,被视为模型的古典艺术精神。华盛的

戏剧复兴 - 莎士比亚

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哈姆雷特”是最杰出的作品

(2)宗教改革

背景:文艺复兴时期的唤醒睡着的人,比信仰的理性的人文主义者的宗教观开始蓬勃发展乙,教皇的权威受到挑战。C,树绝对权威的教皇,罗马教会所宣扬的结果的行正当的理由。D,1517年,教皇销售的宽容。

认为:“因信称义”,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自主性,鲜明的颜色的人文精神的自由和灵魂,这种想法。 />代表作:“90大纲”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人为本

B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形成的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BR /> 3,

核心:A,理性主义启蒙

背景:17世纪和18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统治和教会的特权。 :促进合理的判断事物的事实,尊重科学,反对偶像的和教条式的,直指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思想的敬畏。

B,继承的人文主义精神,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受人尊敬的,普遍的和必然的真理。

表示:

A,孟德斯鸠:代表提出的“法律精神”的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原则。

B,伏尔泰:一个否定的天主教教会乙,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主张自然权利,倡导平等,在法律面前

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张“天赋人权”,“主权”的人“,有利于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代表作”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奠定了理论基础

e推翻封建统治,康德:人非工具的人是所有发展过程中的理性批判哲学的最终价值取向的最终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的

:历史的欧洲第一中学思想解放运动。

B,人的精神内涵,推进反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C,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的,而不是只能做舆论准备的资产阶级革命,但人类社会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四大发明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纸:在西汉时期发明的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被称为“才厚纸”,以促进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最早的印刷品“金刚经”,北宋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必胜有一个泥活字印刷术的木型,金属型人类文明的过程中,显着的影响。

C,13世纪传到朝鲜,后蔓延,从西欧的

火药的:起源于炼金术乙战争晚唐,五代,宋,广泛用于

D,14世纪阿拉伯人传递到欧洲,西方社会一个巨大的冲击。

罗盘:历史最古老的四大发明,战国 - 新浪B,北宋 - 人造磁铁指南针,导航13世纪传记茹瓯

(2)促进在古代天文学,数学,医学,农业和科学成绩

天文地理大发现:战国美国“甘和施”我们最早的天文着作,包括“世星表”记录的120多明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明星在表B,日历:郭守敬准备“授予时的日历”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总结了秦朝和汉朝的数学成就;标记的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种工具来计算芯片,计算数学与10位系统的形式农学:齐民要术:北部和南部顾氏谢,中国现有的第一个完整的农业书籍,北方的生产经验

NongzhengQuanshu:徐光启总结古代农业,手工业的经验,吸收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创造。称为“现代中国和西方科学先驱。

医学:黄帝:编译在战国时期,成为西汉。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乙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书面临床的经典之作,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C,,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的书,药理学杰作。

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 />(1)中国古代绘画和书法

A,书法的过程:(1)秦汉:秦转韩立审美,但多个实用

(2)魏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意识的书法艺术

(3)隋,唐:张淮徐苏擅长草书,欧洲,颜,柳成熟

功能侧重于规范的证词,书法理论:通过线路的变化,艺术,绘画和写作一起,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学者,追求自我理性和个性化。绘画史:汉代以前

新石器时期:战国:来源:丝绸画的艺术画刷画绢画汉丰富多彩的,宏伟的,浪漫又朴素的

魏晋 - 士人群体的追求也体现在文学和艺术作品,彰显个性的文人画 BR />代表: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绘画理论是中国古代创建为重点的“以形写神。在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画家作品的考验。

在隋,唐的政治团结,经济繁荣,文化全面辉煌创建的证词,反映唐气象。(邬刀锱)宋,明学者

山水画山水画,写意画,风俗画背景:文人专注于不断增长的法理上升文人内在修养,文人山水画的兴起,作为一个独立的衬景画种,侧重于写实主义情绪上,成为关注的焦点。文人山水画的特点:注重内心情感的表现,诗歌,书法,绘画,和印度的总和。

风俗画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公共部门的兴起,表演艺术

杰作: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场景在清明节”

写意画(略):专注于个人感情的表现。

(2)中国古代文学

A,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保存从西方诗歌分为三个部分风,优雅,涌(他

风,雅,颂)

B,楚辞:战国周朝至春秋,共发放了305。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本质状态的楚方言诗,以创建一个新的机构。的代表作“离骚”

C,韩长赋: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精心打造的宫殿的游行蓬勃发展。出现复杂的修辞,含韵散文的文学天赋和华丽的 - 赋的表现手法,吸收书的乐曲和歌曲的南

D,唐代诗歌

背景:A,唐代的繁荣,多元文化,乙,科举制度促进

代表:(1)李白:盛她嗯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2)杜甫安史之乱后的痛苦经历国破家细胞凋亡(3)白:唐关心的命运战争平息盛世并没有带来老城区白关注的人的痛苦,并置于政治上的野心

E,宋

背景:也被称为“长短句”宋代的城市生活,娱乐的需要有很多的歌词,文人字,他们在民间。

代表:辛弃疾,李清照,苏轼刘涌

F,元散曲:关汉卿,马致远
> G,明,清小说背景:崛起的新兴工业和商业城市,市民阶层的兴起,

四大奇书:“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西部大开发“,”红楼梦“,”金瓶梅“

(3)中国古代戏剧

一台戏,元代

B,歌剧

原因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艺术家聚集概况:春,干隆皇帝,三清山四喜,春台统治的四个徽班北京

形成的京剧,同治,光绪 BR />背景的世界科学和技术

科学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

第四单元,在当今时代: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基督教中心的地球说占主导地位思想进步的传统解释的不满

哥白尼的波兰人,太阳的中心。以太阳为中心的改变对宇宙的认识,简单地动摇神学的基础。

伽利略:发现木星四颗卫星的太阳为中心的证据。(意大利),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和逻辑系统的基础上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奠定了基础,牛顿的经典力学

17世纪的经典力学<BR / (1)牛顿的经典力学(英国)

A,发现了重力法和牛顿三大定律,力学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机械系统实现物理的第一个大的飞跃。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系统的宇宙运动的人解释可预见的物理现象,以统一的决定性意义。D,海王星的发现是一个久经考验的例子

意义: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标志着人类科学的时代,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C,也是法国启蒙运动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19世纪的理论进化

(1)背景:19世纪之前,神创论占主导地位,神创造了人,被拘留的人,认为天经地义,成为教条的教会。

(2)贡献:1859年, “物种起源”,建立基于自然选择的进化论。即自然选择,优胜劣汰。发布进一步证明了人类从古猿进化出了

(3)影响:一个在生物世界,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理解的生物圈和位置的B,牛顿生物学

3,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和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电气技术<BR / (1):

背景:工业革命后,传统的畜力,风力发电,水是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发展的生产力要求新的动力。

乙:改进过程的纽科门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重要的发明电电

A:法拉第的电磁感应技术的应用,爱迪生发明的提高灯泡,电话,电报,电影

乙影响:电气技术提供了方便和廉价的电力,掀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资本主义建立优势在全球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4,20世纪物理学的突破

(1)背景:在19世纪的经典力学,光学,电磁学等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理解人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新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经典物理学的限制。

(2)新的突破: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理论。

一个相对论 />建议:在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成为继牛顿最伟大的科学家。

基本原则: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的原则。(读)的意义:物理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可以作广义解释,不同的运动状态的物质,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领域的突破提供了辩证的方法世界经典物理学绝对心态。

乙微观世界的量子理论的

提出:于1900年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的辐射,像物质一样,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单位,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量子理论,量子力学的建立

作用:20世纪,最深刻,最成功的科学理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3)意义: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之处。描绘了新的宏观和微观的世界,改变角度和人看世界的方式。

的5,20世纪现代IT生产发展和人类 BR />计算机和网络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美国。发展方向:A,量的存储容量,运行速度更快;

乙体积更小,重量轻,实用。

1969年,互联网的出现,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和网络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存储的信息 - 生产办公 - 家庭使用 - 网络世界第五单元,现代化的思想解放潮流

学习 - 学习技术系统中的文物夷为平地,教师学习技术,学习技能以制夷

(1)背景:之前和之后的鸦片战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加剧,中国与西方的联系,以保持弹性

1)扩大对西方的了解,抵抗侵略,一些国家的最先进的,突破思想障碍,并在一个新的视野看世界的中国人爱国,务实( 2)代表:B,-A,近代中国,林则徐“睁只眼的世界”的第一人。设立翻译馆,有序的翻译滑达尔国家规程“,编制洲志”,介绍了地理,历史回顾,爱国的研究,学习西方先例

魏源 - 根据“四海驰”编撰的“海国图志提出的”学习技能的野蛮人。

(3)的影响:A,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的知识,“睁只眼的世界和社会的思想。

B,抵御外来侵略,追求独立富强,学习西方,成为现代思想的主流。

2)学习的技能,自我

(1)背景:在19世纪60-90年代,广为传播,西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身体,无论是既有西方文化中,一个严峻的任务。

(2)的倡导者和实践: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导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固有的系统的实际维修和纲常的儒家思想前提,技术的发展,做法:洋务运动的西化和顽固派。

(3)评价:A,B,密闭的物质和文化的影响“外夷以完善自我,追求财富。辩论“的保守思想,对西方文明的传播创造舆论环境。

2,系统的学校 - 改革求生存新民主主义革命

1)维新变法

早期的改革者:A西方化的支持者,冯,王涛,郑概念代表。

乙主张:商业,工业,商战的经济发展,文化学校,学习西方的科学,政治,提高政治和君主立宪制。<BR /维新变法思想:

A,背景:在19世纪90年代,最初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B,代表人物:康有为----一组000个木制茅草山寨,轩Zhuanwei新的理论。的“孔子改制考”B,“新学伪经测试,由学校大衣和孔子的灵魂”借否定专制的思想基础。恢复提供了基础,在与传统文化的价值理论

梁启超----一个促进民权思想,阐述的进化理论的君主立宪制的必然性B,无菌人才,开放办学,改变科举

C冲击:维新思想传播开来,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中国的文化。

2)新民主主义革命(略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人)

文化学习 -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

(1)背景:A,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袁世凯尊孔复古

B,在第一次世界战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民主的政治启蒙运动传入,激进民主派认为,一个真正的民主,不仅是政治革命,必须在思想革命。

(2)标志:1915年,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核心)。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指导思想:西方的公民权利,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核心和基础:“新青年”,北京大学。

(4),其核心内容:“民主和种族先生(口号)----不仅指的是主权在民,权力的平衡和民主的政治共和,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的概念。科学----不仅指的科学技术和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对迷信,宣传达尔文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崇尚科学融入主流社会。

对旧道德打倒孔家店

代表人:陈,李大钊

B,原因是:认为儒家思想是灵魂的专制政治 C,在实质:执政党的数千多年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扬弃

D,角色:元解放思想和文化创造了条件。

文学革命: BR />鲁迅,要注意----日记“狂人日记”关键的吃人的儒家

胡适----文学创新的讨论和推广白话的形式和内容,对经典。

陈独秀----“文学革命”,不仅提倡白话文,还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的思想内容。

(5),意思是:一个延续的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C,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专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抖动。D,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爆发的五四运动创造条件

救恩学校 - 中国

(1),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在谁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的新文化运动,李在1918年出版,法国和俄罗斯的革命性的概念比较“胜利”寻常百姓家“,是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之一。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2)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9年,“新青年”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同时,研究机构开始出现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开始,中国共产党成立。

(3)影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

第六单元,自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思想和理论结果

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理论结果的三民主义人民

(1)背景:鸦片战争后,各种政治改革救国的主张失败。不是要推翻封建王朝的反动统治,唯一的改善,这是不可能拯救危机。
(2),提出:在1905年,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同盟会。建议计划“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②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3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过程: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发电机不断完善,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

2、影响:

(1)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2)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3)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4)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5)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过程:

(1)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2)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评价):

(1)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2)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全面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3)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和采购扩大市场。

(4)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

(5)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2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

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

(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 方法 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

(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

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背景:

(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 文化 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 自然科学知识 ;

c.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

a.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

b.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c.撰写《孔子改制考》一书,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4、实践:1898年,在维新思想的推动下,光绪帝实行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

5、影响:尽管变法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3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

1、诞生的背景: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2)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3)窃取大总统职位的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4)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

2、过程:

(1)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着名 教育 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

(3)《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这样,《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二、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 口号 。

(3)它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 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 文章 “须言之有物”,“不作无病之呻吟”;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晦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写出《狂人 日记 》《孔乙己》等小说,深刻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2、影响和评价: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运动中出现一概否定的偏激思绪。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2、五四运动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020

★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2020

★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梳理小结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汇总,基础解读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③ 高一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必修三历史知识 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必修三历史知识总结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的思想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 文化 人文主义的本质。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了解但丁、薄伽丘的主要作品

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

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千千万万的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欧洲启蒙运动

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及其代表作

孟德斯鸠: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A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主张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伏尔泰: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A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号召人们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B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度。

C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D 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卢梭: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

A提倡“社会契约论”

B 倡导“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C 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是德意志着名的哲学家,着有《纯粹理性批判》等着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A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B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C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

D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探讨启蒙运动的重要影响

A 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用理性取代专制和愚昧,建立自由和平等的理想社会;要求获得人的彻底解放,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

B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C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

D 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E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一必修三历史知识总结2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发展

了解新中国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A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中国十分重视和平利用核能,掌握了核技术后,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B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 1970年,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顺利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着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顺利升空。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着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顺利升空,翟志刚完成了出舱行走。)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973年,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他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锇问题。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①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②提出:1956年4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他还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了解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

①文学作品: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②艺术作品:1959年被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优秀电影有《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等。

3、“国运兴衰,系于 教育 ”

了解建国后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

①人民教育的建立: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 经验 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②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③两种教育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史实

“三个面向”:1983年,在视察北京景山中学时提出“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义务教育法》:1986年,制定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科教兴国”: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同时,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高一必修三历史知识总结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 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林则徐、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 方法 和目的,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宣传社会进化论思想。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康有为:着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认识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 新文化运动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为了反对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尊孔复古逆流,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B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

C《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②主要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B“新道德”,指的是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旧道德”,指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C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形式上的革命),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随后,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翻旧文学,建设新文学(内容上的革命)。鲁迅发表《狂人 日记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孔乙己》等,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A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B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 文章 ,主张学习俄国(十月革命),改造中国。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A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刊登一批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文章。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如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湖南的“俄罗斯研究会”等。

C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并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D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组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劳动界》《劳动者》和《劳动音》,深受工人欢迎。

1921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高一必修三历史知识总结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明的贡献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着。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弱,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2、中国古代文学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初唐的着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

B盛唐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着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南宋)等。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以《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鄂)四部长篇小说最为着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3、汉字与中国书画

了解汉字的演变

起源: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商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演变:A演变过程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B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

了解古代中国着名的书法家

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主要书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 草书 等。

楷书:具有实用价值。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草书: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张旭、怀素等。

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征明等。王羲之(“书圣”)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为“天下第二行书”。

3、中国的戏剧艺术

了解京剧的产生

A形成:清朝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

B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着名艺人。

C传播:民国以来,京剧又逐渐走向世界。

高一必修三历史知识总结5

中国 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1、 春秋战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孔子:

①孔子的主要成就:春秋晚期鲁国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首创私人讲学,晚年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称为“六经”。

②孔子的主要观点:

A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D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A主张实行“仁政”。B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主张“性善论”。

荀子:

A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B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

C提出“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经过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改造,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汉代儒学

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提出:汉武帝时,儒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目的是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着有《春秋繁露》一书。

②实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③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太学: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中央兴办太学。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3、宋明理学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①宋明理学的形成:北宋时,儒学家们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②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

程颢、程颐(北宋):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着作《四书章句集注》。

A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③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着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李贽:明朝后期思想家,着有《焚书》《藏书》。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黄宗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着有《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着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A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B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C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④ 高中历史必修三怎么学。

只要上课认真听,做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和记住知识点,就能学得很好。
一、孔子与老子(一)孔子1、生平着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2、学说: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 B。“为政以德”C.“礼”(“克己复礼”)【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政治思想中保守一面)】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二)老子:1、生平着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补充:1.孔子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执政者应该以民为本,制定政策要人性化,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当时的礼法秩序;社会变革,各国争霸,急需大量人才,出现了对各种问题持不同见解的各种学派,史称“百家争鸣”。(二)儒家:孟子和荀子1、孟子(1)思想:①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重民) ②性善说(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③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重义轻利);(2)影响:①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②《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③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2、荀子(1)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性恶论 ③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2)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①被视作儒家异端 ②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三)墨家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2、墨家思想:(1)主张“兼爱”、“非攻”(政治思想) (2)主张“尚贤”“尚同”(3)承认上天,鬼神的存在——哲学思想 (4)提倡“尚力”、“节用”、“节葬”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1)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2)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四)道家1、庄子与道家2、庄子的思想:(1)“齐物”(2)逍遥的人生态度(“无所恃”)(3)天与人“不相胜”(五)法家1、韩非与《韩非子》2、思想:(1)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是古非今”。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1)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2)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注意: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出现的社会背景: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经济残败,百业待兴,黄老之学适应了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2、主要内容:(1)无为而治(2)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待时而动”、“因时制宜”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1)王国问题、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2)汉武帝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的需要;(3)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这一需要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有利于君主专制);人君须仿效天道,行仁政。3、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4、新儒学内容:① 天人感应 ② 君权神授 ③ 三纲五常 ④ 大一统 ⑤施政以德为主,刑为辅5、新儒学的影响:(1)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2)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 (3)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4)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6、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四、宋明理学(一)背景①魏晋南北朝以来佛、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② “三教合一”的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③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新儒学体系(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1)内容: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②把握“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2)历史地位:①宋朝被斥为“伪学”。 ②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2、陆王心学(1)内容:①心即理也 ②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陆九渊) ③致良知 ④知行合一(王阳明)(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3、宋明理学的评价:(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4、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同: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异:一是世界的本原不同,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而陆王心学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二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认为把握“理”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而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 五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背景:【政治】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文化】程朱理学导致思想界因循守旧(一)异端思想家李贽主张:(1)批判理学,否定孔孟学说和“四书五经” (2)批判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3)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从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倡导经世致用(顾炎武)(1)背景:①明王朝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②士大夫主张以史为鉴,学术与现实相结合(2)主张:①学术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 ②《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工商皆本(3)评价:①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 ②为后世提供重要思想源泉2、对君主专制的批判(黄宗羲)主张:①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 ②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3.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王夫之)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②他们的思想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六、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1、天文学
时间发明者成就世界地位殷商时代 日食、彗星(1000)、哈雷慧星(670)和太阳黑子(800)记录领先世界世界最早战国甘德、石申《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着 东汉 张衡 水运浑象仪比欧洲早1000多年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地球是圆的′唐朝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实测子午线的长度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元代郭守敬简仪比欧洲同类发明早(300)多年
2、数学:
时 间发明者成 就世 界 地 位春秋战国′九九乘法口决、度量衡、筹算计算法 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位比世界领先1000多年
3、农学:
时 间作 者成 就世 界 地 位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书元朝王祯《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博采古今,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4、医学:
时间发明者成就世界地位西汉′《黄帝内经》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 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神农本草经》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分类法,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5、四大发明:
时间发 明 者成 就世 界 地 位西汉蔡伦(东汉)造纸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唐朝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记载的印刷品北宋毕升活字印刷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唐宋 火药在14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的震动北宋 指南针北宋时运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1.汉字① 起源——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② 成熟——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 ③ 统一——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后出现“隶书”书法:① 魏晋以前:秦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 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② 魏晋南北朝: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特点:起笔之藏露、运笔之迟速、转折之方园、收笔之锐钝,都能曲尽其妙。代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兰亭序》是“天下第一行书”篆刻:① 时代——秦汉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 ②价值——与书法并称为姊妹艺术③特点——秦印雍容大度,精制不苟;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以小篆为基础又融合了隶书风格。
朝代时代风貌书法名家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文具改进王羲之虚玄灵动隋 唐盛世气象张旭、怀素狂放不羁颜真卿、柳公权注重规范法度宋 代社会生活丰富多样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追求个性、有意无法明 代社会平民化、世俗化祝枝山、文征明强调个性化
2. 概述中国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①起源:时间——新石器时代; 特点——自然、生动、粗犷、浪漫(彩陶画是杰出代表);②战国时期的发展:代表作——《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地位——从萌芽走向成熟,构图精到,主次分明,墨线细若蚕丝,画面动静对照。③秦汉:特色——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体现出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特色代表作——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夫妇宴饮图》④ 魏晋南北朝:绘画理论——“以形写神” 代表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⑤ 隋唐(雍容华贵)代表作——初唐,阎立本《步辇图》(人物故事画) 盛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用圆润丰腴、粗细变化的线条,将晕染法的立体效果融入传统线描法,颇有动感)⑥ 从宋代到明清:【文人画的发展】宋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山水画兴起并成为独立画种,更加注重意境明清: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民俗画的发展】宋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兴起、文化普及 题材——市井生活特点——写实 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张择端明清:题材——故事插图、年画、壁画、剪纸、布贴画4.《诗经》① 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② 风(国风)——各诸侯国的民歌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③ 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5.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特点:句式灵活 代表:屈原——《离骚》6.汉赋背景: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赋应运而生特点:专重描述、文采华丽,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是一种带韵散文 代表:西汉司马相如7.唐诗原因:①统一、强盛 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制度的确立
代表人物时代特点作品风格流派李白(诗仙)盛唐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浪漫主义杜甫(诗圣)由盛转衰诗风浑厚深沉,语言凝重精练(诗史)现实主义白居易晚唐讽喻诗:平实浅近、针砭时弊;叙事诗:韵味绵长
8.宋词原因 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②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代表:【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9.元曲:兴起于宋代民间的散曲,到元代进入创作的繁荣阶段,因而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背景:①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② 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10.明清小说背景:① 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② 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③ 印刷术完善,书坊书肆发展④ 资本主义萌芽,商人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⑤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成就:①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②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通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③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11.中国古代戏曲傩(萌芽)——宋代南戏(形成)——元杂剧(成熟)——京剧(繁盛)“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王实甫。京剧: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地位:它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也放着奇光异彩。

⑤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基础解读】
一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
(2)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社会上形成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这些学者和思想流派,被称为“诸子百家”。
(3)学派之间的互相诘难、批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评价: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是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至圣”。
2、早期儒学:
(1)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着名论断。
(3)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他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2)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2、法家: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基础解读】

一、 从“无为”到“有为”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减轻田租、赦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4)结果: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社会繁荣,国力日盛。
(5)汉初面临的社会问题:
内: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割据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为患,边关危机,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6)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的发展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其人:
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在位期间,董仲舒曾三次参加对策,阐发他的儒学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⑥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创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脑海中。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二历史 必修三部分知识点 总结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1

一、内外服制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青铜时代

1、商朝的青铜器

(1)商朝处于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性质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2)青铜器上还铸有浅 浮雕 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的青铜器。

2、甲骨文

(1)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刻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2)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象形文字。

(3)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2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

(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3)发展: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他的交响乐作品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2)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还有奥地利的约翰o施特劳斯。他被誉为“圆舞曲”,作品旋律优美,节奏轻快,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着名。

3、歌剧的辉煌成就:

(1)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他的作品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

(2)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4、民族乐派的兴起:

(1)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弘扬本民族特性的民族乐派。

(2)19世纪中后期,俄国的民族乐派音乐兴起。柴可夫斯基的 芭蕾舞 剧《天鹅湖》等是世界闻名的杰作。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

(1)时间: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爵士乐,在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2)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3)发展: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代表作品:

(1)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3)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3、影响: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

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②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③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 故事 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2、成熟:

(1)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2)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3)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3、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2)发展:

①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③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④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普及运用:二次大战后,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4、影响: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3

1、理学兴起的背景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②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③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

2、主要内容:

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主宰万物;

②“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④当人的私欲与天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的心学: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①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

②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展了“仁”的思想,强调自我修养和奋发立志。

3、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篇三】高二历史必修三文学知识点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二历史必修三部分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总结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归纳

★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⑦ 高中历史必修三多少个单元. 八个单元么. 最后一节课是第24课

岳麓版的是六个单元,共30课。

必修三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和老子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第4课 宋明理学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第8课 笔墨丹青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第10课 梨园春秋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第14课 理性之光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第16课 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第30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⑧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每一位学习历史的人都喜欢引用这句话,通过阅读历史上的治乱兴衰,沧海桑田,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 总结 历史的 经验 教训,从而让人知所进退,清醒头脑,所以学好历史对于认识历史趋势非常重要。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1

中国 传统 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 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 教学 方法 。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 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着《明夷待访录》)、顾炎武(着《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总之,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 国画 的分类: 人物画 、 山水画 、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着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四、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干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剧与汉调融合,形成京剧。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着,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

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4)鲁迅:写出《狂人 日记 》《孔乙己》,把反封建与白话文结合起来。

(5)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言论:陈独秀—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2、新文化运动影响: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马克思主义传播。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前: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五四后: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宣传;与胡适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思想解放,工人运动,中共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旧三民主义

(1)基本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核心)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通过政治革命,推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社会革命,核定地价,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地价归国家所有,国民共享。

(2)历史作用:指导了辛亥革命的进行,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2、新三民主义

(1)“新”的表现(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明确提出反帝目标;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等。

(2)历史作用: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北伐战争的胜利。

二、毛泽东思想

1、-的论着及思想主张

(1)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论着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论着有:《新民主主义论》

(3)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论着有:《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利于民主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取得了独立,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内容:

方法一:按重大活动的顺序来掌握,它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十二大的内容、南方谈话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方法二: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核心问题来掌握。

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判断实践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

2、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意与毛泽东思想的意义相比较;理论的意义包括两方面:实践活动及活动效果)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5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

(1)主要成就: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苏英法);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我国成为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俄美法日)。

(2)获“两弹一星功勋”的有:邓稼先、钱学森。

2、载人航天: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载着费俊龙、聂海胜升上太空。

3、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增产做出重大贡献。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6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普罗塔戈拉: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了人的价值。

2、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强调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你自己。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人曲”),彼特拉克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着《歌集》。

2、马丁·路德的核心主张: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

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肯定人的价值,追求人的本性,等。

三、启蒙运动

1、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1)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核心是权力的制衡)。

(2)伏尔泰:代表作《哲学通信》,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卢梭:代表作《社会契约论》,反对专制,提倡天赋人权,主张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4)康德:倡导思想自由。

[附]重要言论:孟德斯鸠—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民众有权以暴力推翻暴政。康德—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维护人的权利。

3、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国的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一、经典力学

1、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的建立所作的贡献

(1)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形成。

2、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科学摆脱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进入全面繁荣时代。

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主要观点: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的,进化的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意义:促进了生物学的发展;打击了神创说,促进了思想解放;“适者生存”成为殖民扩张的借口,也推动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开展。

三、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机的发明: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富尔顿汽船、史蒂芬孙火车)。

(2)电气技术的应用: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发明了许多家用电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②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③社会生活(如:衣食住行娱)发生变化,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四、相对论与量子论(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运动)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其意义

(1)内容: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与空间随着物质运动的速度变化而变化;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

(2)意义:提示了时间与空间的本质,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是物理学的一场革命。

2、量子论的提出与发展

(1)提出:德国普朗克。

(2)发展:爱因斯坦用量子论解释光电效应;后来量子力学建立。

五、现代信息技术

1、电子计算机与 网络技术 的发明和发展

(1)电子计算机: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2)网络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互联网(因特网),90年代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引起了人类生产、生活和学习的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但易于引发垃圾信息泛滥,网络犯罪出现,青少年沉迷网络等不利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的主要成就

1、19世纪的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代表作有: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

(2)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有: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社会 网络 全书),列夫·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20世纪文学

(1)西方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托夫》,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等。

(2)苏联文学:“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所着的《母亲》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1)浪漫主义: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反映了1830年法国的七月革命。

(2)现实主义: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主义: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是“现代绘画之父”,绘有《向日葵》。

(4)现代主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格尔尼卡》反映了法西斯德国对西班牙的侵略。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的出现: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

2、电视的发明与发展:20世纪20年代电视在英国出现;后来出现彩色电视机和卫星传播节目。

3、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 高中历史必修三会考全部知识点(2)

★ 高中会考历史必修三总结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高中政治必修三重要知识点总结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 必修三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⑨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归纳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 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

(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改良,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

(3)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瓜分危机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2、三民主义的创立:

(1)1895年,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

(3)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不久,又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2)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活动

(1)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

(2)1912年,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1)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援助。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

(2)孙中山本身的与时俱进的精神。

(3)当时革命斗争形式的需要。

2、过程: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有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则指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4、影响及评价: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这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此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但是,新三民主义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2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1、背景:

(1)“---”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2)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中国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转折: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形成

(1)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1992年,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党的十四大,会议提出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6)意义:除了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主义的论述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重要思想

1、背景:

(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2)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 文化 的发展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1)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2)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3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1、时代背景:

(1)国际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2)国内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

(3)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2、重大成果:

(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打破美苏和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3)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5)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复杂的航天工程。

(6)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二、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过程:

(1)1964年,袁隆平偶然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水稻,优势非常明显,这给了他很大启发。

(2)1973年,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3)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对人类的贡献: 袁隆平是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三、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1)1946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

(3)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一I号”。

2、生物技术的发展: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2)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做出了贡献。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020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高考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第二单元)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知识总结(完整版)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三)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2020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阅读全文

与如何理解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