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三国时期的蜀国是被哪国所灭的
三国时期的蜀国是曹魏所灭。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
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司马家族掌控的曹魏所灭。
蜀国的礼制:
刘备诸葛亮治国是礼法并施,威、德并行,强调“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客观原则;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以商鞅之法,却不迷信其权威主义,取其理法,结合儒家教化,把行法与教化合而为一。
经过这样的“法治革新”运动,蜀汉政权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逐渐清明。而蜀汉后期,执政者费祎 多次施行大赦,大司农孟光引诸葛亮、刘备故事对费祎进行了强烈的斥责。
⑵ 蜀国是怎么灭亡的
1、蜀后主刘婵宠信宦官黄浩,群臣人人只求自保,大将军姜维屯田沓中避祸,蜀国防御上下不能同心一致,被邓艾偷袭成功。
2、姜维与钟会相持于剑阁,、邓艾的一支部队偷过阴平,攻打江油,但是蜀后主懦弱无能,朝廷臣子懦弱不能统一御敌,没什么抵抗投降了。
3、根本原因在于,蜀国地处偏远,人口不足,战争潜力不够,再加上蜀国人才后期凋零,政治腐败无能,失败是必然的。
4、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不能审时度势,贸然出击导致全军覆没,成都门户绵竹失守。
蜀汉(221年5月15日[1]—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亦称“刘蜀”、“季汉”。
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占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为魏所灭。共历二帝,四十三年。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
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2)真实历史蜀国怎么被灭扩展阅读:
蜀国范围
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云、贵,西达缅甸东部。略有今云南全省,四川、贵州二省的大部,陕西,甘肃南部、广西西北部及缅甸东北部、越南西北部。
蜀下大力量平定了越巂、益州(今四川境内)、牂牁(今贵州境内)、永昌(今云南境内)四郡之变乱。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
三国时期疆域大致稳定:魏与吴、蜀间的界线是长江与淮河之间、今大别山、湖北汉川至兴山一线、大巴山、秦岭,而吴、蜀之间以今湖北的西界、贵州务川至台江一线、广西西界和中越边界为界。
⑶ 历史上的蜀国到底是怎么亡的
历史上蜀国是被魏国打到了家门口,最后刘禅干脆选择了投降,蜀国已经是强弩之末,因此宣告彻底灭亡。
⑷ 蜀汉灭亡的过程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无能为力。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但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蜀汉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
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调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姜维、邓艾、钟会全部被杀,自此,蜀汉彻底灭亡。
(4)真实历史蜀国怎么被灭扩展阅读
蜀汉兴亡
188年,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刘焉死,子刘璋继任。刘焉、刘璋相继镇压了当地豪强的反抗。207年,刘备邀诸葛亮为辅佐,提出“隆中对”战略思想。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蜀,使击保据汉中的张鲁。
214年,刘备占据益州;219年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次年,留守荆州的关羽被孙权军袭杀。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为大汉皇帝,国号汉,建元章武。
汉置益州,自秦岭至于南中。有户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兵十万余。刘备为争夺已失的荆州三郡,于次年东征孙权,在夷陵被东吴陆逊击败退入蜀,病死白帝,刘禅继位。
诸葛亮辅刘禅,处境困难:西南夷接连叛乱;益州郡豪强雍闿执太守,求附于吴;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响应雍闿,南中地区动乱扩大。225年,诸葛亮南征,此时孟获已代雍闿据郡。当年秋天,诸葛亮败孟获,南中平定。诸葛亮把夷人渠帅移置成都为官,把南中青羌编为军队。
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曹魏。以后三年,诸葛亮又屡次北伐,都由于军粮不济,没有成果。234年第五次北伐。病死于五丈原,汉军撤回,北伐停顿。诸葛亮死后,蒋碗、费祎等人相继为相,因循守成而已。
258年以后,宦官黄皓等人擅权,政治腐败。姜维北伐,因受到朝廷和宦官掣肘,致使劳而无功。263年,魏攻灭蜀汉,刘禅投降,姜维假投降欲复兴汉室,然而失败被杀,死于剑阁。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蜀汉亡。蜀汉历二帝,共四十三年。
⑸ 历史上蜀国被谁灭的
摘要 三国时期,蜀国是在公元263年被司马昭所灭。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魏军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⑹ 蜀汉是怎么灭亡的
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鼎立格局初步奠定。刘备图蜀成功,并据有汉中。221年,刘备昭告天下,即位于成都,建国汉,史称蜀汉,疆土辖有汉中、巴、蜀。纵观蜀汉历史,它是一段刘氏政权忙于征伐,忙于开拓的历史。
蜀汉统治者孜孜不倦地征伐天下,开辟疆土,把蜀汉疆域拓展到北入后来的甘肃境内,南达后来的云南边境,东边维持在后来的奉节一带,西边伸入到后来的缅甸境内。
公元222年,刘备率军征伐孙权,为陆逊败于彝陵,不久病逝。他托孤于诸葛亮,辅佐长子刘禅即位。期间诸葛亮曾七出祁山,但是胜少负多;大将姜维九伐中原,却是次次失败。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死后,内廷逐渐为宦官黄皓把持,使得前方战事不为刘禅所知。
263年,魏军三路攻蜀,同年冬,魏国大将邓艾攻入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蜀汉历二帝,共计43年。
⑺ 蜀国是怎么样灭亡的
01领导层无作为
蜀国灭国的第一个原因就是领导层的无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决定一个国家的政策方向,更何况在封建社会,君主的具有绝对权力,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么我们再来看当时蜀国的领导人。
第一位领导人——刘备,刘备虽然不算完人,但是好在背后有诸葛亮这位军师在,自己处事也冷静。但可惜的在于“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刘备临时托孤,这时迎来了蜀国的第二代领导人——刘禅,这位我们其实也很熟悉,像“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描述的都是刘禅。
刘禅本就是毫无政治头脑的人物,加上后期诸葛亮身死,整个蜀国竟然仿若群龙无首。
刘禅
02宠信奸臣,祸乱朝廷
一个毫无政治头脑的皇帝加上祸乱朝廷的宠臣,一个国家的后果可想而知,只能是灭国一途。诸葛亮曾写过令人动容的《出师表》,其中除了表明自己的忠心,更多的其实是教刘禅为帝之道,可惜的是在诸葛亮走后,刘禅却是辜负了他的一番苦心,荒淫无度,宠信宦官。
诸葛亮死后,继承他遗愿北伐的重要将领名为姜维。公元263年,钟会带领魏军袭击蜀汉,姜维上表刘禅派兵。当时被刘禅宠信的宦官名为黄浩,正是黄皓的阻拦,促使刘禅未能及时派兵,最后姜维投降,魏军直逼汉中。
姜维
03地理位置不佳,后期消耗大
仔细观察三国时期的地图就可以发现,虽然政权处于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上,蜀国明显是有所劣势。在军事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或许是好事,但是如果将它当作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地区来看,地处偏远,人口不足,各类经济作物难以高产,经济条件一边很难与本就是大家族的孙吴比较,另一方面很难与原是皇家都城的曹操比较。
三国地图
再说姜维北伐,虽然是继承诸葛亮遗志,但是他的军事天赋明显步入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姜维北伐未有实际进展,并且消耗了蜀国大量财力、物力和军力。
⑻ 蜀国被谁灭了
⑼ 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主要有这几个。
第一个原因,诸葛亮长期掌权,刘禅昏庸无能,自己没有治国经验,慢慢开始只想享乐。蜀国土地很小,不管人民多富有,钱粮也超不过曹魏和孙吴。蜀国缺少将领,许多大将慢慢死去,渐渐可用的将领很少。才被魏所灭。
第二个原因,根本原因是国力差距,早晚要败。人口都不是一个量级。古代打仗打的就是人口。蜀国连年征战人口减少,国家越打越穷。魏国以逸待劳国力蒸蒸日上,结局肯定是被打败。
第五个原因,蜀汉内部存在的集团多,而曹魏少。蜀汉的地域小,量产不足,这样经济实力小,集团利益分配不足,整体的矛盾加剧,抵御能力受限导致蜀汉羸弱。
第六个原因,其实也没有其他的,就是弱,人也少,古代人口是个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那时候多数人口都还在中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