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历史有哪些教训值得记取
太平天国起义的失败充分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的胜利。要完成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必须需要符合历史潮流的革命思想以及理论指导,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要反资本主义列强,只有反封建,反对资本主义列强,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才能完成救国救民的任务。太平天国运动以及以后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㈡ 平天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留给了人们哪些深刻的启示
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刚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农民阶级虽是最革命的阶级,但是由于农民自身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和落后性,他们不能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建都南京以后,他们把原来的兄弟关系变成了依附性的君臣关系,使原来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拜上帝会,产生了排斥力和离心力。这是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历史一再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才能承担起这个历史重任。因为无产阶级是先进先进力的代表,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最赋有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由这个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织的先锋队——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她以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各族人民的高度信赖,从而在共产党周围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实现了强有力的政治团结,经过艰苦的武装斗争,终于打败了中外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经过40多年的努力奋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是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为了在新形势下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当前尤其要重视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继续保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清除党内的腐败现象,下大气力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净化党的队伍,密切党群关系,不断提高和强化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永远保持我们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变。只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一定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强壮地腾飞起来。
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四化大业的建设者们确立稳定的精神支柱,这是我们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中所得到的启示之二。
任何一种社会力量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都需要它的所有成员确立相对统一的精神支柱作趋动力。
为了发动太平天国革命,洪秀全曾进行过精心的筹划和准备,一方面他与冯云山广召民众建立拜上帝会,为发动农民参加革命作组织准备;一方面他还进行理论创作,先后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三篇着作,奠定了太平天国革命的理论基础。无论从组织形式还是从理论基础看,洪秀全在当初是有意借用神秘化的宗教外衣来武装农民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在宗教外衣的掩饰下,他们塑造了一个代表被压迫被剥削者利益的皇上帝,并赋予皇上帝以“独一真神”的地位,使皇上帝更加神乎其神,目的在于借其神力把各地反抗封建统治的革命力量组织起来。可见这对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惜可叹的是,这件神秘化的宗教外衣被披上以后,洪秀全等人并没能随着形势的发展将其抛掉,他们总是企图借助“天”的威力来充实自己。当这些农民革命领袖被神化以后,他们的宗教信仰就偏离了早期借用的意图,将皇上帝当成互相欺骗和争权夺利的王牌或护身符。洪秀全为达到天王独尊、天下尽归天王的目的,就利用这张王牌削弱和限制以前曾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天国功臣,直到1856年洪、杨、韦、石发生火并,依靠宗教作为精神支柱所建造的太平天国大厦终于倾斜了。
应该承认,以宗教作为农民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这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宗教毕竟是一种违反科学的意识形态,是麻醉人们思想的精神鸦片,所以宗教不会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光明前途。
由于农民阶级没有确立科学的政治信仰,认识不到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因此也就寻找不到解决中国问题的钥匙,他们所提出的纲领无论写得如何完美,到头来至多是一朵“无果之花”,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㈢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1.沉迷腐化享乐,丧失进取精神,是进步发展的大敌,失败的开始。 2.内部的团结至关重要。政权未稳,内讧即起,猜忌不断。历往朝代的灭亡都是在于内部腐朽,离心离德而力量分化所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较之中共根据地不是异常强大么?然则中共何以夹缝求生有发展强大最终大败蒋氏政权,不就是注意内部团结稳定而齐心合力,善于利用蒋氏政权内部矛盾龌龊么? 3.统战政策很重要。太平天国打着人有其田的口号,起初争取了大量民心,然而后来初步成功后即追求享受腐化,承若多为空谈不得落实;其理念政策几乎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虽团结了贫困百姓,却彻底与中小地主势力决裂,引起极力反弹(其大敌湘军、淮军的成分就是地主民团武装),力量相对薄弱。中共发展史的也证明政策纲领的巨大作用:红军时期起初的打土豪、分田地,讲究无产阶级纯洁性,限制农民加入,力量单薄;后来调整农民政策,吸收农民力量,但仍然绝对了阶级对抗,力量有限;抗战时期调整为“三三制”,减租减息,团结进步士绅,弱化对抗,合力增强。 4.轻率的力量分散不可为。北伐、西征,虽取得一定影响,却因孤军深入、势弱无援终致失败,削弱了总体力量。石达开的负气出走,虽事出有因,也是一大弊憾。
㈣ 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启示:没有一部科学的革命纲领指导,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没有推翻封建主义制度,任何改革和革命都是不成功的.
㈤ 太平天国运动给你留下什么历史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发
生的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反封建斗争,它
给封建统治以沉
重的打击,同时,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武装
干涉也作了坚决的回击。太平天国使旧式
的农民起义发展到的最高峰。它的光辉业绩
,永远鼓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太平天国运动的兴亡与农民支持与否有着密切联系。而要得到农民的支持,就必须照顾农民的利益,尤其是土地问题,调动其积极性。太平天国之所以初期很强就是它做到了这一点,后期失败了,就是它忽略了这些,体现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重视农民的利益,重视农业发展,调动农民积极性。
㈥ 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失败原因
丧失斗志和指挥失误
过早建都丧失锐气。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杨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决定建都于南京,并改南京为天京。在太平军攻占武昌时,就存在着去向问题,北进河南则威胁清京,东下金陵则有可能形成割据局面。如今太平军已顺利攻占南京,同样又存在着去向问题。如果以南京为根据地,然后向北发兵,把战略重点放在推翻清王朝上,这样的话,太平军就应集中精锐部队及最有权威的将领进入河南、河北、山东,兵锋直指清廷,这当是太平军攻占南京的战略抉择之一。如果过早在南京建都,太平军必然以保卫天京的安全为目的来部署一切兵力,革命的进攻阶段就会停顿下来,锐气就会减退。因此,在南京建都实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而这却是出自洪秀全、杨秀清的意愿。太平军离开广西之后,便有“取金陵为本”之议。杨秀清认为只要占领了南京,即使成不了事,也可占领黄河以南。洪秀全则多次称南京为“小天堂”,把“小天堂”作为奋斗的目标。在建都问题上,洪、杨都有偏安和及早享受的思想。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战争中,尤其是在革命战争中,在没有获得任何决定性的胜利之前,迅速行动是一个基本规则。”占领南京当然不是决定性的胜利。洪秀全、杨秀清们理应略作休整之后,迅速行动起来,率主力部队越过长江,乘清军已如惊弓之鸟之际,向江北推进。时值三月,天气转暖,士兵生活容易适应,加上皖北、山东饥民甚多,太平军一到,饥民相率加入太平军,形势当会有重大发展。建都天京之所以是失策的,是因清政府还未推翻,革命的历程正急速地向前发展之时,突然停止了脚步,这就给清廷留下极大的喘息机会。清军在惊魂稍定之后重整旗鼓,很快在南京城外扎下了江南大营,使太平军的作战部署不得不以护卫天京安全作为主要任务。太平军战略上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太平天国的领袖们,由于贪图安逸而逐渐丧失了革命锐志。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有先天局限。太平天国起义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性、守旧性,以及眼光短浅等毛病,在太平军中都有突出表现。许多太平军将士参加革命都是出于生活所迫,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地位。用太平天国名将李秀成的话说,当时太平军将领号召“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可以“同家食饭”。这和旧式农民起义者的动机是一致的。许多太平军将士在参加革命队伍时,就是抱着当将军、当丞相、当夫人的目的来的。太平军将领也用这些来鼓动士兵英勇作战。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围时,号召“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同杀妖”,因为这样做了,就能“脱尽凡情顶高天,金砖金屋光焕焕,高天享福极威风,最小最卑尽绸缎,男着龙袍女插花”。这样的许愿在杨秀清发布的布告中也出现过。为了达到这些不太清晰的目标,他们作战非常勇敢,作出很大的牺牲。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但最终总是归于失败,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的局限。
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再高明的农民领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国家的轨道行事。洪秀全本来是要建立一个新朝代新国家,但在永安封王时连一个合适的名称也找不到,只好“姑从凡间歪例”,把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都封王,称为王爷,并相应地制订《太平礼制》来规定各级官员的尊卑和特权。洪秀全还在《天父诗》中公开宣扬封建道德中的三纲五常,说什么“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臣错无主错”。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政权形式一经沿着封建政权的轨道走下去,性质就变了,领导人的思想就变了,对革命事业就失去了支撑的力量。
神权左右皇权导致核心矛盾。历代农民起义常有披着宗教外衣,即以神的意志和形式来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如张角以太平道为号召,朱元璋信奉白莲教等等。但当这些宗教组织演化成农民起义,特别是建立了农民政权,或农民起义领袖称王称帝之后,一般都放弃宗教组织,专心进行夺取政权或发展革命势力的斗争,如朱元璋称帝之后,立即取缔白莲教,禁止其活动。而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
洪秀全既是拜上帝教的教主,又是太平天国的天王。作为教主,他虽然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他却失去替天父、天兄传言的权利。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认。杨秀清作为天父的代言人,可以随时制约洪秀全。洪秀全作为天王,却没有实际权力。这就使杨秀清的权力过大,造成洪秀全权力不能集中的局面。其实,洪秀全并不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机会。假若在金田起义或永安封王时就取消拜上帝教,一切按新建立的组织行使职能,杨秀清代天父传言的资格就自然消失了,洪秀全作为天王的权力就能集中。由于王权和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又高于王权,而神权又落在大臣杨秀清手中,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而这两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
天京事变后,由于原先的天兄代言人萧朝贵在长沙牺牲,天父代言人杨秀清又在事变中被韦昌辉所杀。所谓天父、天兄人格化本来就是个骗局,杨秀清被杀更是骗局的暴露,太平天国出现了空前的信仰危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宗教的第一句话就是谎话;宗教一开头向我们说明某种人的事物的时候,不就把这种事物说成某种超人的、神的事物吗?”洪秀全向教徒灌输的上帝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而今天父代言人被人家袭杀时并没有显示出这些权能,人们自然不会和先前一样,虔诚地去信所谓的皇上帝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导致分散主义滋生,使太平天国一步一步走向低谷,难有回天之力。
腐败严重
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根基。太平天国的腐败是和建都天京同时产生的。尽管洪秀全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以强凌弱、尔虞我诈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男人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姊妹的平等思想,但他这些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捡来的货色,在洪秀全思想中没有深化,也没有消化。洪秀全很难把这些平等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即《太平礼制》所规定的等级来规定自己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和特权。
洪秀全、杨秀清占据南京以后,便以为可以立国,把享受和特权放在首要地位。洪秀全改两江总督府为天王府,尽其奢华营造天王府。天王府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东王府也是穷极工巧,骋心悦目。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时,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就大造王府,广选后妃,洪秀全的后妃竟达88人之多。洪秀全、杨秀清住进王宫,作为农民领袖本是司空见惯的通病。问题是天王府不是当作指挥革命战争的中心,而是行使特权的神圣无比的宫殿。朝天门外大书曰:“大小众臣工,到此止行,有诏方准进,否则雪中云。”而在木牌楼上则书有“天子万年”、“太平一统”。一个“止行”诏,洪秀全就把自己和众位大臣隔开了。当年同生死共患难的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都不能随意出入天王府。昔日的兄弟今日的丞相们,临朝时,也只好站在朝门外列队,对洪秀全不能仰视,否则就有杀身之祸。洪秀全俨然已成为“一人垂拱于上,万民咸归于下”的封建皇帝。
杨秀清是农民起义领袖有眼光的,不论是指挥战争,还是组织政府,他都有许多建树,为太平天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但是建都南京后,杨秀清的封建特权恶性膨胀。一到南京,他就建起了高大的王府,三年多的时间,从不出南京城一步,但在城里则为统治一切的全权主宰。所有军国大事仅与东殿尚书侯谦芳、李寿春等一二人计议,严重脱离群众,加之作风极度张扬,每次出门都盛陈仪仗,不知自忌,甚至用代“天父下凡”来惩罚洪秀全,最后更是发展到“逼封万岁”。为了显示特权,杨秀清还设立各种酷刑,如鞭打、枷杖、斩首、五马分尸等,连韦昌辉、秦日纲、黄玉昆等一些高级将领都被他杖责过。杨秀清的骄横,造成他和诸多朝臣的积怨,也导致洪秀全的不满,终于酿成了一场灾难——天京事变:杨秀清及其家属、部下和太平军精兵两万多人被韦昌辉滥杀。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回到天京,受到天京军民的热烈欢迎,满朝同举石达开提理政务。可洪秀全却对石达开大生疑忌,重用自己的兄弟安福二王,以牵制“翼王”,并有“阴图戕害之意”。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率20万精兵远离天京。经过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虽经陈玉成、李秀成等后期太平天国名将的努力,军事上稍有起色,但终究缺乏回天之力,最后一步一步走向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㈦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失败给我们哪些启示和教训
《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发展到了最高峰。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有演进过程,有着不同的历史功能和利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是落后的、倒退的、反动的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打破封建不动产对农民的束缚方面。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太平天国起义也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㈧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 有什么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社会的中国,农民具有味道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对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2)一宗教来发动 组织群众,不仅不能正妻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3)太平天国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4)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从形式上看,清王朝的统治还延续了近半个世纪,但在这半个世纪中,中国人民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终于爆发了辛亥革命。
㈨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太平天国革命从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金田起义开端到1864年天京沦陷告终。革命固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今天我们留念它,就是由于它能鼓励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坚决社会主义必胜的自信心,有着重要的理想意义。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大多迫于生计,希望改变贫穷的经济地位;在定都天京以后,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贪图享乐,结果断送了革命前程。
2、农民阶级不是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3、战略上的失误。从客观方面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徘徊在紫荆山周围,缺乏进取。
起义之后,没有尽一切可能争取知识分子,不能把反孔和争取知识分子统一起来;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犯了兵家大忌。 北伐西征,形同流寇;后期作战,屡失良机。战略上存在重大失误。
4、《天朝田亩制度》的共产化。像分配时的有田同耕,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原则只适用于下层的农民、商户、士兵。
对于上层领导人,每天是用几人共用的钱,吃几人共吃的东西,穿的、住的都比下层人民好许多。体制的不均等性也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历史是一面公正的镜子,当我们留念太平天国革命140周年时,应以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这幕悲壮的历史,以便从中得到启示。
坚持共产党的指导,增强党的建立,亲密党群关系,加强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指导中心作用。这是我们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中所得到的启示之一。
在中国由封建社会刚刚开端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农民阶级虽是最革命的阶级,但是由于农民本身固有的历史局限性和落后性,他们不能树立起新的社会制度替代封建制度。太平天国指导集团在建都南京以后,他们把原来的兄弟关系变成了依附性的君臣关系,使原来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拜上帝会,产生了排挤力和向心力。这是招致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中国,历史一再证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指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只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才干承当起这个历史重担。由于无产阶级是先进先进力的代表,与最先进的经济方式相联络,最赋有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决性。由这个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织的先锋队——共产党,以一心一意为人民效劳为目标。她以本人的行动博得了各族人民的高度信任,从而在共产党四周结成了普遍的统一阵线,完成了强有力的政治团结,经过艰辛的武装斗争,终于打败了中外革命派,树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经过40多年的努力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立都获得了举世注目的巨大成就。
理论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要共产党才是指导我们停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的中心力气。为了在新形势下完成历史所赋予的崇高任务,中国共产党必需进一步增强本身建立,在当前特别要注重各级指导干部的廉政建立,继续坚持理论联络实践,亲密联络大众、批判与自我批判的优秀作风,发扬艰辛斗争的优秀传统,不时肃清党内的糜烂现象,下大气力纠正党内不正之风,净化党的队伍,亲密党群关系,不时进步和强化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永远坚持我们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不变。只需增强党的本身建立,坚持共产党的指导,充沛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中的指导中心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一定能在世界民族之林强壮地起飞起来。
树立科学的政治信仰,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四化大业的建立者们确立稳定的肉体支柱,这是我们从太平天国革命失败中所得到的启示之二。
㈩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从客现上分析,主要由于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时代,它要对付的敌人,不但有掌握全国政权、作为封建势力中心的清朝统治者,而且还有由不少强大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他们大部分都已经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正走向第二次工业革命。踏上了现代化道路的他们实力大大高于太平天国。
从主观上分析,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以农民为主。由于他们自身知识和眼界的局限,无法真正意义上地领导具有革命意义的运动。他们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过于空想化并且带有绝对的平均主义,是无法完全地在当时的中国推行运用的。这样一个不是切实可行的方案无法长期带领农民、甚至更多人们去走向胜利。另外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一些将领拥兵自重,沉迷于奢靡之风的现象,不仅大大削弱了经济实力,而且还违背了“平均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等运动早期的基调,使内部产生了不和谐的音调,加快了矛盾的爆发。
太平天国失败的启示:
1、 想要通过运动取得最后的胜利,宣传的思想和实行的政策就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他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也未能正确的对待儒学,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也缺乏理性的认识。颁布的法案过于空想主义,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在当时的中国实行。
2、 领导者不应该在取得一点成就后便沉迷于奢靡之风,丧失了进取之心。这样不仅增加了经济的负担,也与运动一开始的理论背道而驰,从而丧失民心。
团结统一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必要条件。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高层领导人之间出现了不少矛盾,从而使得下面的士兵也没有统一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的队伍是注定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