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辽宁名人,辽宁有什么历史名人
翻开 辽宁文化 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辽宁也曾经涌现出不少的名人。这些名人都用自己的行动给辽宁文化增光添彩,他们用毕生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你知道辽宁有哪一些历史名人吗?接下来我们一起在下面的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努尔哈赤(清太祖)
1559~1626,即清太祖。后金汗(1616~1626年在位)。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着名军事家、从政者。满族,爱新觉罗氏。生于建州左卫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赫图阿拉老城)女真贵族家庭。先辈从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始受明朝册封,官至右都督,祖父觉昌安任建州左卫都指挥,父塔克世继任指挥。
努尔哈赤10岁丧母,十五六岁时寄居外祖父、建州首领王杲家。后常到抚顺、清河(今本溪北清河城)等地经商,广交朋友,学会蒙、汉语言文字,喜看《三国演义》及《水浒传》,从中学习韬略兵法,渐知辽东山川形胜与道里险夷。
皇太极(清太宗)
1592~1643即清太宗。后金汗,清朝皇帝(1626~1643年在位)。军事家,从政者。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明万历二十年十月廿五(1592年11月28日)生。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四十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四十三年,授正白旗主旗贝勒。后金天命元年(1616)正月,封和硕贝勒,与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合称“四大贝勒”,共理军机,统兵出征。
曹雪芹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名沾,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曹□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于冲汉
于冲汉(1871-1932年)字云章,辽宁省辽阳县人。甲午中日战争时,东渡日本。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充当日军间谍。1918年任东三省巡阅使署总参议。1920年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伪满建国会议并任伪满-院长,伪满总参议。1932年10月,病死于大连。
张志毅
1912年7月出生于今台安县达牛镇赵荒村的一个贫苦农家。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接受了进步思想。1927年考入东北讲武堂。1931年参加长城抗战。1936年12月12日参与了着名的西安事变。1937年在台儿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贰’ 辽宁凤城在历史上出过多少名人
辽宁省丹东市县级市凤城市,古称凤凰城,隶属于辽宁省丹东市。位于辽东半岛东部,地近黄海北岸,为省辖县级市。凤城市北邻本溪满族自治县,南与丹东市振安区和东港市接壤,东靠宽甸满族自治县。凤城市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凤凰山、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梨树村、东汤圣泉度假村温泉、玉龙湖景区等旅游景点。总面积5513平方千米。
与凤城市有关的古今名人有:
01、辽圣宗耶律隆绪(972-1031):1011年,辽圣宗到龙原城视察,以“其城要害”,撤销龙原府、龙原县,设立开州、开远县,州、县同驻开远城(凤城古城址)。1014年辽圣宗把双州、韩州1000多户迁到开州,撤销开州,设立开封府,开封府辖开远县。辽圣宗耶律隆绪,契丹名耶律文殊奴,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辽朝第六位皇帝(983-1031)。辽景宗耶律贤长子,母承天皇太后萧绰。乾亨四年(982)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统和四年(986)辽军大败宋北伐之师,统和二十二年(1004)亲征,屡败宋军订立“澶渊之盟”。两朝各守旧界。此后一百多年,辽宋未大战。为制扼宋,对党项施以拉拢之策。统和二十七年(1009)正式亲政,在位期间,对内实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任贤去邪,仿唐制,开科取士。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使辽朝达鼎盛。对外实行联合党项抗击宋朝之策,向周邻扩张。他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所作曲达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1031年驾崩,葬庆陵。
02、李文德:1780年李文德考中举人,为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位举子,1853年姜佳·庆文考中进士,为凤城有记载以来第一位进士。
03、陈本植:1876年东边兵备道员陈本植集资在凤城建文庙祭祀孔子推动儒学教育。1877年建启凤书院为地方科举预备场所,接收安东、宽甸等地童生入学。至1895年凤城儒学教育体系趋于完善,有书院一处,私塾馆200处,童生四五千人。1780-1897年凤城地区考中进士3人,举人23人。
04、王奉璋:1951年凤城一中(前身是启凤书院)校长王奉璋因治学和抗美援朝有功,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1962年凤城一中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82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示范性高中。1964年郭沫若为学校题写校匾。这所高中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05、包全杰:东方红小学创办于1908年,以“小学作文循序训练”成果名闻全国。该校校长包全杰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文艺创作佳作不断,有全国着名小说家、诗人、画家、曲艺作家于德才、林和平、王金力、方明贵、孙秀华、孙世伟、陈学良等,满族舞蹈创作、表演多次荣获国家大奖。
06、马龙潭(1857-1940):张作霖结拜大哥,东边镇守使,陆军中将,“九·一八”事变后,坚不就任汉奸职。字腾溪,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少年时风流倜傥、文武通达、才华过人,爱好书法,堪称一代儒将。马龙潭精力过人,60岁仍骑马出巡,日驰千里。他虽戎马在外,却两次对故乡捐款,编修《庆云县志》。乡人尊称为“马大人”。 1907年,按年龄为序,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霖、张作相8人结拜为盟兄弟。1909年春马龙潭升任奉天右路巡防军帮统(相当于副旅长),驻军凤城。
07、鲍化南(1867-1926):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会员。辽宁省凤城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1月下旬鲍化南在凤城组织武装力量,宣布武装起义,率众奔袭凤城县,12月8日在火焰沟与清兵激战。终因弹尽援绝而被迫退至庄河,坚持武装斗争。后来辽宁各地的义军已齐集大连和金复州等地,编成关外民军一军二师四个旅,鲍化南被任命为旅长。二次革命失败后鲍化南被迫流亡,1920年回到家乡。1926年因病逝世。
08、蔡运升(1879-1959):字品山,吉林省双城县(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南的双城市)人。早年毕业于保定法政学堂,后到浙江巡抚衙门任文案委员。清宣统三年(1911)回双城,被推举为中学校长、地方议会议长。不久应黑龙江省都督宋小濂之邀,任黑龙江都督府参事兼筹防处参议。1915年任黑龙江政务厅长。其后先后任吉林省永衡官银号总办兼实业厅长、吉长道尹兼长春交涉员、滨江道尹兼哈尔滨交涉员。1917年任滨江道尹,1928年根据其弟之托,将周恩来由双城站送抵满洲里,使周恩来甩掉警察顺利抵达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1940年后蔡运升被委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议。伪满洲国期间,蔡运升先后担任伪间岛省省长、中央银行副总裁、外务局长官、经济部大臣、参议府参议。东北解放时,他受苏方示意,离开长春赴北平。为北平和平解放做了一定贡献。
09、鲍文越(1890-?):满族,辽宁省凤城县人。17岁入北京陆军小学,后考入在西直门的陆军大学,毕业后回东北,在奉军第二十六旅任中校参谋,被当时的旅长张学良选中,提升为上校参谋。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二十六旅改为三、四方面联合军团军团都,他被提升为少将参谋长,继任中将参谋长。1928年冬东北军被调任东北讲武堂教育长。1930年初调至哈尔滨任东省特别区警察总管理处长,1931年4月辞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张学良退至北平。1933年初任北平军事委员会分会办公厅主任,积极支持东北军抗日。1936年西安事变,他是捉蒋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软禁于南京,他尽力多方营救。1937年7月29日日军攻下北平,他去上海避难。1939年12月9日应邀去南京参加汪精卫伪中央陆军军官训练团开学典礼。1940年3月被任为汪精卫伪中央的军事委员会常委。1942年后历任伪军政部长、总参谋长,河南省长。日伪投降后军统特务将其逮捕,被判处死刑。由傅作义以身家姓命担保,向蒋介石求情。故虽判决而没被执行。1946年秋他仍押在南京陆军监狱,后被押往台湾。
10、邓铁梅(1892-1934):革命烈士,东北民众自卫军司令。生于辽宁省本溪县磨石峪村的一个富裕之家。1917年邓铁梅进入旧警界任职,由下级警士逐步晋升为凤城县公安局长。1931年10月下旬正式创建了辽东三角地区第一支民众抗日武装——东北民众自卫军,邓铁梅任司令。1934年5月30日叛徒沈廷辅带便衣队抓捕了邓铁梅。9月28日被杀害于奉天伪陆军监狱,时年43岁。
11、张海川(1893-1932):名兴,字海川,辽宁宽甸县毛甸子乡洼子沟村人,牺牲时任东北国民救国军第3军团第6支队司令。1931年10月举旗抗日,同年12月,被驻北平的东北民辽宁宽甸县众抗日救国会委任为抗日义勇军第19路军司令。1932年6月,被辽宁民众自卫军总司令唐聚五委任为辽宁民众自卫军第9支队司令。同年12月,在岫岩县(原属凤城县)黄花甸子同日军作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40岁。
12、车鸿志(1894-1932):字凌云。辽宁省凤城县人。1921年考取奉天讲武堂,毕业后到东北军第十八旅部当差遣副官,后任丁超镇守使署副官、中东铁路护路军铁甲车队队长等职。1926年辞去军队职务,应聘到东省特别区立第一中学任体育教员兼军事教官。日本占领哈尔滨后他组织了一支拥有200多名师生参加的抗日义勇军学生大队,在一面坡集合后,开展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他们的武器虽然简陋,但却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后与吉林自卫军总司令李杜将军部汇合,辗转于哈东地区,多次参加与日军作战。后来这支队伍发展到600多人,号称“车团”。一次在勃利山区转移,行至桶子沟时。与日军交火,在战斗中牺牲。
13、黄显声(1896-1949):中共特别党员,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人,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补习班,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参加者,1921年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炮科。1930年春得张学良重用,升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沈阳市公安局长。“九·一八”事变后毅然投身抗日,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黄显声是东北军高级将领中最先接受党的领导者,并于1936年8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国民政府扣押。1949年11月27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于重庆白公馆监狱。
14、刘多荃(1897-1985):曾任张学良卫队司令,“西安事变”任“捉蒋”指挥。字芳波,奉天凤城(今辽宁凤城)人,国民党陆军上将。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1925年任张学良的卫队副队长。由于他忠实可靠、有勇有谋,张学良的卫队扩编成卫队旅后,刘多荃任第一团团长。1929年被提升为师长。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刘多荃参与了此次事变,担任捉蒋行动的总指挥。西安事变后东北军被整编成6个军,刘多荃任第四十九军军长。1941年刘多荃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后兼任热河省政府主席,1943年任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8年底刘多荃举家迁往香港,新中国成立前夕在香港通电起义。1949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刘多荃从香港返回北京,后任政务院参事、辽宁省交通厅厅长、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辽宁省第五届人大副主任、民革第四、五届中央常委和第六届中央常委会顾问、民革辽宁省委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等职。1985年在北京病逝。
15、李春润(1901-1933):革命烈士,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本名滨浦,满族,生于奉天省(今辽宁省)凤城县李家堡子一户满族军事世家,本姓哲克达氏,取汉字姓李。他自幼即受到严格的满族家教。1933年牺牲,时任东北民众抗日义勇军第3军团副总指挥。
16、王锡山(1902-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3军91师副师长。字岳刚,辽宁凤城人。东北陆军讲武堂第8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九·一八”事变时任东北军第25旅中校团副。1932年参加冯占海等人组织的吉林自卫救国军,曾率部奔袭吉林榆树日军司令部,击毙日军支队长大川、副官阿部等数百人,缴获步枪数百支及迫击炮、轻重机枪等,本人在激战中负伤。后随冯占海投奔冯玉祥被改编为第53军91师,参加热河抗战、察哈尔抗战、豫北抗战、山西太行山抗战和豫皖对日游击战。1938年初升任第91师副师长。8月参加武汉会战。日军第11军占领九江后以第9师团、第101师团、第106师团、第27师团等部队在赣北展开攻势。王锡山随部与其作战。在万家岭战役中,先是驰援与日军第27师团激战的黄维第18军等部,随后参加在德安万家岭地区对日军第106师团及101师团一部的围歼战。10月5日王锡山率部在江西柘林以北甘木关阻击日军第27师团增援106师团的战斗中,被日军重兵围攻,中弹牺牲。所部官兵虽牺牲大半,仍完成阻击作战任务,获第9战区嘉奖。
17、卢广伟(1903-1944):抗日战争牺牲的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骑兵第八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字济吾。生于奉天凤凰(今辽宁省凤城县)通远堡乡二道坊村。1923 年秋考入东北讲武堂第五期炮兵科, 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知识。毕业后在东北军炮兵部队服役。他善于领兵打仗,军事技术高超,屡立战功,历任连长、营长、副团长、参谋长等职。1928 年升任为东北炮兵团团长。不久, 又调任陆军第一○五师骑兵团团长。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奉蒋介石不抵抗之命,不战而退,卢广伟随部队撤入关内。1934 年入庐山军官训练团受训。1935 年秋在中央军政学校武汉分校骑兵训练班学习。1940年卢广伟再次请缨重返抗日战场。1941 年升任骑兵第八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4 年春日军为了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而发动了侵华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战——豫湘桂战役。敌军集中了近十五万的兵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向豫中发起进攻。驻扎在安徽蚌端口田家庵的四千多日军,为配合豫中攻势,于4 月中旬沿淮河西进,先后攻陷杨湖镇、正阳关、颍上等地,形势极为危急。当时,陆军骑兵第八师驻防在蒙城,卢广伟奉命率领两个团驰援颍上抗敌。卢将军亲临战场,指挥有方,击退敌人多次进攻,迫使日军的攻势数十日无法进展。恼羞成怒的日寇派出大批飞机对我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5 月5 日上午8 时许,卢广伟在指挥阻击日军时,遭到敌机轰炸,身受多处重伤,壮烈殉国。时年41 岁。1947 年8 月29 日,国民政府对卢广伟将军明令褒扬。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18、刘澜波(1904-1982):原国家电力工业部部长,被誉为“党内开明人士”。 原名刘玉田,生于辽宁凤城县。早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后在北京大学肄业。中国电力工业主要领导者,在主持电力工业的近20年期间,他提出了“水火并举、因地制宜”的方针,正确处理了火电与水电的关系,为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1950年任中央燃料工业部副部长和党组副书记,分管电力工业。1955年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和党组书记。1958年起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书记。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9年任电力工业部部长兼党组书记,并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1981年3月,因年老主动要求退居第二线,后任国务院顾问。
19、苗可秀(1906-1935):中国少年铁血军司令,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人,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是一位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辽南义勇军杰出领导人。1935年6月12日在战斗中负伤被捕,7月25日在凤城南山刑场被杀害,年仅29岁。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着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20、姜书阁(1907-2000):笔名文渊,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3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政治系。历任《北平晨报》主笔,全国学术审议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顾问,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参事,青海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湘潭大学中文系教授。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专着《诗学广论》、《陈亮龙川词笺注》、《说曲》、《汉赋通义》、《中国文学史四十讲》等。《中国文学史研究》获1987年湖南省高等学校六五期间科研成果一等奖,《骈文史论》获湖南省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1、赫崇本(1908-1985):辽宁凤城人,满族,物理海洋学家。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3年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1949年来青,在山东大学任教授、系主任。1950年与童第周、曾呈奎等发起成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并担任领导工作。1956年加入中共。参与领导了全国首次海洋综合调查工作,曾任国家科委海洋组副组长。1959年参加山东海洋学院筹建工作,先后任教务长、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物理海洋研究所所长等职。主持编写《海洋学》、《潮汐学》、《动力气象》等教材。
22、关大成(1909-1988):满族,辽宁省凤城县人。192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法学院政经系。“九·一八”事变初和其老师马启阎一同参加邓铁梅领导的抗日义勇军。在北平加入国民党及青年抗日救国组织。卢沟桥事变后在天津做地下工作。1941年春在津因叛徒出卖被日军捕获受尽酷刑。1942年秋出狱去重庆。后任国民党黑龙江省党部书记长。1943年春赴哈尔滨等地开辟地下工作。抗战胜利后被任命国民党黑龙江省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兴安省党部主委。随徐哉“接收”辽宁时初被安排为抚顺市长,1948年夏改任本溪市长。1948年去南京工作。解放前夕经香港去台湾,1988年4月29日逝世。
23、阎生堂(1910-1936):中国少年铁血军第一路指挥,革命烈士。生于凤城县农民家庭。1924年冬高小毕业务农,组织山林武装与财主作对,“九·一八”事变后奋起反抗,中国少年铁血军第一路军指挥兼行政区长官,后于凤城县沙里寨乡庙台沟被日军包围后自杀殉国。
24、丛德滋(1910-1942):中共特别党员,张学良机要秘书,《解放日报》总编辑。字悦生,生于辽宁省凤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东北大学毕业后到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领导机关国民党政府军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他主编的《西北向导》、《西京民报》等报刊积极宣传抗战和党的政策。先后担任《解放日报》社总编辑、《民众通讯社》社长,并在由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三方代表组成的联合办公厅任宣传委员。1941年由于他的活动被特务察觉,加之叛徒出卖而被捕,投入兰州大沙坪监狱。在狱中丛德滋坚贞不屈,在敌人酷刑折磨下于1942年4月19日惨死于监狱。解放后,人民政府将他的遗骨移入兰州市烈士陵园。
25、包乾(1911-1946):原名包粹英,蒙古族,生于辽宁省凤城县红旗镇包营村一个农民家庭。1931年冬弃笔从戎参加抗日队伍。1937年10月包干在宛平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抗战胜利后包干响应党中央关于东北籍干部回东北工作的号召,由延安回到东北,被派到凤城县任公安局长。1946年牺牲,时年35岁。
26、邵天任(1914-2012):辽宁凤城人,1932年初参加东北义勇军。
27、黄中(1915-1996):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中国足协主席,中国武协主席。原名黄耀中,满族,奉天(今辽宁)凤城县人(今属岫岩)。辅仁大学肄业。1938年去延安抗大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东北救亡总会战地服务团。曾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火线剧社政治指导员。后从事教育工作任抗大二分校三团指导员、政治教员。
28、杨明书(1920-1982):全国着名教育家,创办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奉天安东(今辽宁东沟)人。1942年毕业于奉天农业大学农科。建国后历任东北实验学校教师,辽宁实验中学教导主任、副校长,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省较早开展教育与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研究,编写多种农业教材。后任天津商业大学,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
29、胡真一(1920-2008):女,辽宁凤凰县人,1937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12月调入大兴安岭的游击根据地被服厂工作。1945年随苏军回国收复东北。1945年2月回国后到牡丹江军区任指导员,1948年8月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1952年任重庆市渝中区副区长。1980年3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3年2月经四川省委批准离职休养。金日成称她为“老战友”,并亲手为她戴上特意定制的戒指;金正日为她铸玉座铜胸像,每年春节给她寄来贺卡;2005年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来到中国亲自向她授予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勋章。
30、鲁野(1926-1997):满族,辽宁凤城人。1944年毕业于安东第一国民高等学校。1948年任解放军某部文工团创作员、创作组长。1953年转业任职辽东出版社。历任辽宁人民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室主任,副编审。曾任辽宁省通俗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辽宁省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首届常务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首届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散文集《心心集》(合编)、《耐冬·黄叶》(合编)、《美文经纬·鲁野卷》,中短篇小说集《鲁野康启昌小说选》,散文评论集《散文我见》(合编)。
31、张福裕(1928-1983):辽宁省凤城人。1962年被检举有生活糜烂事,经中央及省委派检查组查处定为腐化堕落分子开除党籍,行政降三级(15级降至18级)。后调桦川县农业局任科员,未几病休。功显而过尤者也。
32、康启昌(1932-):女,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47年肄业于凤城女子中学。1950年任凤凰城车站售票员。1953年先后在铁路中学、铁路教师学校、师范学校任教,高级讲师。曾任辽宁省散文学会秘书长、常务副会长,现任辽宁省散文学会顾问。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散文集《心心集》(合作)、《耐冬·黄叶》(合作)、《黑夜的爱情》、《海棠依旧》、《投影黄昏》、《文学与爱情》、《哭过长夜》,散文评论集《散文我见》(合作)、《理路情深》,中短篇小说集《鲁野康启昌小说选》(合作),长篇小说《迷途少女》等。
33、张桂英(1934-):女,辽宁凤城人。张桂英用她柔弱的肩头担负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以女性特有的坚毅、执着和爱心为十几年来一直卧床不起的儿媳妇支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1996年,她的儿媳甘开才因为怀孕致病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她对病重的儿媳妇精心呵护,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喂到儿媳的口中,为了防止大小便失禁造成感染,她每天都将尿湿的裤子洗晒干净。许多人劝她把儿媳送回娘家,她每次都对别人说:“儿媳妇到我家来时是好好的人,我们有责任照顾她,不能做那种没良心事情”。从此她全家踏上了为儿媳治病的漫漫征途。甘开才卧床初期,为了防止她肌肉萎缩,张大妈从不间断地为儿媳 、热敷、换洗,后来儿媳病情稍有好转,她不顾年老体弱,用弱小的身体每天把儿媳从三楼背下来,然后面对面的搀扶着儿媳的双手,在小区里挪步、锻炼两个小时,从不间断,她们这种婆媳情感动了小区居民,人们纷纷称赞:世上真有这样的好婆婆。在张大妈十几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下,甘开才的病情已得到了较大的好转,从当初的卧床不起到现在扶着墙能走,她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为了家庭,为了儿媳,再苦再累她都心甘情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母爱的真谛。
34、鲍江兮(?):人民好干部。1953年鲍江兮响应党支援东北经济建设的号召,携全家由江苏省来到辽宁省凤城县工作。1983年8月任凤城县农业银行行长兼党委书记。1990年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授予鲍江兮“模范行长”称号。1991年他的事迹被收入中央组织部主编的《人民好干部》一书。
35、周玉玮(1937-):辽宁凤城人。擅长油画。1955年考入东北美专附中学习;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后留校任教,历任该院油画系讲师 、副教授、教授。1980年在中央美院油画系进修。油画《野花》、《宁静的雁窝岛》等被中 国美术馆收藏。油画《鸡冠花》、《出海》、《丁香》等入选亚洲现代画展、中国艺术展、中国绘画展。《我的教师万今声教授》、《雨后的路》在辽宁省首届肖像画展及省写生画展 中获一等奖。出版有《周玉玮画集》、《周玉玮油画集》。
36、于德才(1939-):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64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林学系,同年8月参加林业工作。现任黑龙江省牡丹江林业管理局营林处森林抚育科长,高级工程师,是牡丹江市林学会森林经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学术秘书。
37、杨德衡(1939-):艺名半聪,辽宁凤城人。擅长中国画。1964 年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历任美协辽宁分会创作室、辽宁美术馆、辽宁画院专业画家,辽宁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辽宁中国画研究会副秘书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和出国展览。作品《春归》 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稻香季节》、《春归图》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有《杨德衡画集》。
38、包泉万(1940-):笔名赫明,蒙古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凤城县教育局教研员,《满族文学》部主任。丹东市文联副主席,辽宁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文艺评论家联席会副会长。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评论集《管窥集》,杂文集《生活点子库》,专着《文艺教育学》,《剪之魂——民间剪纸艺术》、《中国民间荷包》等,论文《试论新反面形象》等。散文集《暮的遐思》获1992年云冈杯散文创作优秀着作奖。
39、刘文治(1941-):生于辽宁凤城,毕业于辽宁省戏剧学校表演系,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演员,现为该院院长。中国影视、话剧演员。1977年刘文治参加拍摄长春电影制片厂故事片《熊迹》,由此开始了他的电影表演生涯。此后他在《水晶心》《失去的歌声》《寒夜》《孙中山》等影片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其中因扮演孙中山获1987年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男主角奖 。
40、李恒茂(1941-)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航海系。历任南海舰队司令部航海长,南海舰队政治部文艺创作组专业创作员、组长,丹东铁路分局工会调研员,丹东市文联《满族文学》、副主编,副编审。丹东市作协秘书长。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散文集《我的朋友》,长篇传记文学《刘兆芳传》,另外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100余万字。长篇报告文学《鲍江兮》(合作)获丹东市政府文艺创作一等奖,小说《拔尖子》、散文《西沙情趣》分别获1978年、1980年海军文艺创作奖。
‘叁’ 秦始皇统治辽宁了吗
秦王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发动了对六国的最后一击。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统一,秦始皇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秦时辽东、辽西郡既包含了现今辽宁省的绝大部分,实际秦国已经实现了对辽宁的统治。
‘肆’ 沈阳故宫里住过几个皇帝各是谁
住过三个皇帝。分别是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
努尔哈赤——古代中国皇帝一般都是将自己的公办和居住场所集中在一个皇宫内,就像是北京故宫的“前朝后宫”一样。但这点并不适用于努尔哈赤,因为他只把沈阳的故宫当成办公室。在沈阳时,努尔哈赤真正的住所是罕王宫而非故宫。
皇太极——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登基之后,没有入住努尔哈赤位于城北的罕王宫,而是利用自己的王府修建了皇宫。没有新修皇宫也是担心劳民伤财,而且简单的扩建也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1632年主体建筑才完工。我们古今见到的沈阳故宫,正是皇太极与努尔哈赤两代皇帝建设后的样子。
顺治——顺治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6岁时就即位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崇德3年出生,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作为皇太极的儿子,是在沈阳出生的,自然也住进了沈阳的故宫。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又称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
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沈阳故宫博物院是着名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藏品中包含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品。
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以其多民族风格的宫苑建筑成为着名的旅游胜地,更以其丰富的院藏文物珍宝而享誉中外。其中,尤以明清宫廷文物弥足珍贵,堪称国宝。院藏文物珍宝展是集故宫院藏服饰、珐琅器、书画、雕刻品、漆器、瓷器等门类藏品之精粹。
这些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准和清代宫廷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生产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展览采用世界先进陈形形式,充分运用现代设备和陈列手段,同时又保持皇宫的古朴风貌,使您仿佛步入艺术圣殿。
清代皇宫外国礼品展沈阳故宫收藏和陈列的明清历史文物、艺术珍品及工艺美术品中,有许多中西文化交流工艺品,如钟表、玻璃器可谓独具特色。
自十七世纪以来,西方一些国家把大量的钟表、玻璃器输往广州、由广东海关购置贡进皇宫,海外各国使者也竞相以本国精致的钟表、玻璃器作为贵重礼品赠给大清王朝,用这些巧于构思,精心制作的钟表、玻璃器精美艺术品取悦于皇帝,不仅是帝后怡情赏玩之物,也是宫殿里不可少的一种装饰品。
这些技艺精湛的工艺品,充分显示了外国匠师们的创造智慧与艺术才能,同时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
‘伍’ 辽宁历史有什么名人
1、慕容皝(297年—348年10月25日),即前燕文明帝,字符真,小字万年, 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西晋辽东公慕容廆第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
慕容皝勇武刚毅且多有谋略,崇尚经学,熟悉天文。建武初年拜冠军将军、左贤王、封望平侯。
2、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自《刘宽碑阴》,《三国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孙瓒为刘宽门生,参与了刘宽的葬礼,碑阴为当时人甚至本人签名,故当从碑)其名与字的对应当是取自“圭瓒”一词,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3、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字宣英,鲜卑名贺赖跋 ,昌黎棘城(今辽宁锦州市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开国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咸康七年(341年),东晋册封慕容皝为燕王,以慕容儁为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燕王世子。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后,继袭燕王之位。
4、后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原名慕容霸,字道明(一说字道业、叔仁),鲜卑名阿六敦,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锦州市义县),鲜卑族。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军事家。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母为兰淑仪。
5、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 ,后改名慕容备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
‘陆’ 辽国经历了几代皇帝
辽国历代皇帝 辽朝(公元916年-1125年),始于太祖耶律阿保机,终于天祚帝耶律延禧,共9帝。 第1任 耶律阿保机第2任 耶律德光第3任 耶律兀欲第4任 耶律述律第5任 耶律贤第6任 耶律隆绪第7任 耶律宗真第8任 耶律洪基第9任 耶律延禧 辽朝皇帝谱 太祖阿保机(872-926)916年称帝,在位11年 耶律阿保机,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契丹族。901年为部落头领,916年,建立了契丹奴隶主国家,自称天皇帝。称帝后,不断对外扩张,916年,亲征突厥,党项等部,925年,亲征渤海国,死于926年,时年55岁。 太宗耶律德光(902-947)926年即位,在位21年 太宗,阿保机的第二子。在位期间,石敬瑭(民族败类)为了称帝取得契丹的支持,竟认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德光不知满足,亲自南征,946年,攻入大梁,后晋亡,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德光死于947年,时年46岁。 世宗耶律兀欲(917-951)947年即位,在位4年 耶律兀欲,名阮,阿保机孙,父耶律倍,经过内战争得帝位。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杀,时年35岁。 穆宗耶律述律(931-969)951年即位,在位18年 耶律述律,太宗长子,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死世宗后,耶律述律趁机镇压叛乱,夺取帝位。穆宗朝政局动荡,多次败于后周军,穆宗“好游戏,荒淫”。969年遇弑。时年39岁。 景宗耶律贤(948-982)969年即位,在位13年 耶律贤,世宗次子。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他重用汉官,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但收效有限。死于982年,时年35岁。 圣宗耶律隆绪(971-1031)982年即位,在位49年 耶律隆绪,景宗长子,母萧燕燕,隆绪即位时12岁,由萧太后摄政,进一步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并实行科举制度。其改革成就远远大于景宗,被誉为辽国“盛主”。他不断南侵,迫使宋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死于1031年,时年61岁。 兴宗耶律宗真(1016-1055)1031年即位,在位24年 耶律宗真,圣宗长子,即位后,政治上趋于保守,国内矛盾逐渐尖锐。死于1055年,时年40岁。 道宗耶律洪基(1032-1101)1055年即位,在位46年 耶律洪基,兴宗长子。道宗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在位期间,其叔父耶律重光发动政变,虽被镇压,但,社会矛盾以极为激化。洪基死于1101年,时年70岁。 天祚帝耶律延禧(1075-1126)(1101-1125)年在位,在位24年 耶律延禧,道宗之孙,父耶律浚。天祚帝信谗言,喜女色。1125年,天祚帝被金兵所俘,辽亡,死于1126年,时年52岁。
姓名
在位起止
使用年号 备注 谥号或庙号
耶律大石 (1124年-1143年) 延庆(1132年-1134年) 康国(1134年-1143年) 创立者 德宗
萧塔不烟 (1144年-1150年) 咸清 大石妻 感天皇后
耶律夷列 (1150年-1163年) 绍兴 大石子 仁宗
耶律普速完 (1164年-1178年) 崇福 夷列妹,政变身亡,萧斡里拉监国 承天皇后
耶律直鲁古 (1178年-1211年) 天禧 夷列子,乃蛮王子篡位 末主
屈出律 (1212年-1218年) 天禧(未改元) 乃蛮王子,直鲁古婿,灭于蒙古 缺
‘柒’ 辽宁历史上哪十大名人其中有三兄弟是三个国家的皇帝
辽宁,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行政建置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燕国置辽东、辽西郡开始,辽宁的建置进入了有史可考的时代。尽管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成为绝对主角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
1、慕容儁
慕容儁(319年-360年),一名慕容俊,字宣英,小字贺赖跋,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十六国时期前燕第二位皇帝。慕容儁即位时名义上仍为东晋的燕王,然而于352年正式称帝独立。慕容儁在位期间消灭了冉魏,入据原本由后赵所占领的中原地区,并移都邺城,大燕进入鼎盛时期,终与南方的东晋和关中的前秦政权三足鼎立。晚年大举征调军队,准备南下进攻东晋,后因激起了国内人民的反抗,被迫停止出兵。
2、慕容垂
慕容垂(326年—396年),字道明,鲜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鲜卑族人。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前燕时期,慕容垂屡立战功却郁郁不得志。
369年,枋头之战中领导前燕军大败桓温,却反遭受当政的慕容评排挤,无奈携子出奔前秦。在前秦,前秦天王苻坚对其极为赏识,亲授冠军将军。383年,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他护驾北返。384年,自称燕王,建立后燕。394年,在台壁之战中取胜,吞并了同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395年,后燕、北魏参合陂之战,太子慕容宝率领的后燕军惨败。随后慕容垂率军再攻北魏,在此期间发病加重,在退军时去世。
3、慕容德
慕容德(336年-405年),字玄明,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孙氏,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太和四年,在枋头之战中,跟随兄慕容垂打败东晋的军队。太元九年,慕容垂建立后燕,任命慕容德为车骑大将军,复封范阳王,居镇护卫,参决政事。慕容宝继位后,任慕容德为使持节、都督冀兖青徐荆豫六州诸军事、特进、车骑大将军、冀州牧、南蛮校尉,镇守邺城,专统南境。隆安二年,率众自邺城迁至滑台,自称燕王,史称南燕。隆安四年,慕容德正式称帝。
4、安禄山
安禄山(703年—757年),营州(今辽宁朝阳)人,本姓康,名轧荦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族巫婆。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安思顺等约为兄弟,从此即冒姓安氏,名禄山。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并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因其宠爱幼子,二子安庆绪见安禄山对自己不加宠幸,心中怨愤,命令安禄山宠幸的宦官李猪儿在替他穿衣时,以刀刺其腹而死。
5、史思明
史思明(703年—761年),宁夷州突厥人,居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与安禄山为同乡里。天宝初年,累功至将军,知平卢军事。从安禄山讨契丹,表任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反,他略定河北,被安禄山任为范阳节度使,占有十三郡,有兵八万人。及安庆绪杀禄山自立为帝,他为唐师所败,退保邺城,降唐,封归义王,范阳长史、河北节度使。肃宗恐其再反,计谋杀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称大圣燕王,年号应天。后进兵解安庆绪邺城之围,杀庆绪,还范阳,称帝,更国号大燕,建元顺天。上元二年,史思明被史朝义与部将谋杀。
6、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天宝十五年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参与镇压浙东袁晁领导的农民军。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素与李光弼不睦,光弼晚年为宦官所谗。病死徐州,年五十七岁。追赠司空、太保,谥曰武穆。
7、李如松
李如松(1549年—1598年),字子茂,辽东铁岭卫人。祖上是来自朝鲜的内附民,自称祖先是唐末避乱迁入朝鲜的汉人。辽东总兵李成梁长子,明朝名将。李如松骁勇善战,初承父荫授部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因战功迁署都督佥事,为神机营右副将。后升任山西总兵官。曾指挥过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万历二十五年,出任辽东总兵。万历二十六年,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
8、爱新觉罗·皇太极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顺治皇帝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迁都北京。
顺治七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的领土基本得到统一。顺治十八年驾崩,享年二十四岁,庙号世祖。
‘捌’ 辽国有哪些皇帝
辽皇帝
公元916年登基
公元926年去位
太祖(阿保机)
出生:公元872年--去世:公元926年(在位10年)
耶律阿保机,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契丹族。901年为部落头领,916年,建立了契丹奴隶主国家,自称天皇帝。称帝后,不断对外扩张,916年,亲征突厥,党项等部,925年,亲征渤海国,灭渤海国,回军途中病死于扶余(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 死于926年,时年55岁。 契丹灭渤海国,
公元926年登基
公元947年去位
太宗(耶律德光)
出生:公元902年--去世:公元947年(在位21年)
太宗,阿保机的第二子。在位期间,石敬瑭(民族败类)为了称帝取得契丹的支持,竟认比自己小11岁的耶律德光为父,并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辽太宗升幽州(今北京)为南京。德光不知满足,亲自南征,946年,攻入大梁,后晋亡,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德光死于947年,时年46岁。 契丹灭渤海国,
公元947年登基
公元951年去位
世宗(耶律兀欲)
出生:公元917年--去世:公元951年(在位4年)
耶律兀欲,名阮,阿保机孙,父耶律倍,经过内战争得帝位。951年被耶律察割等杀,时年35岁。 暂无.
公元951年登基
公元969年去位
穆宗(耶律述律)
出生:公元931年--去世:公元969年(在位18年)
耶律述律,太宗长子,耶律察割发动政变,杀死世宗后,耶律述律趁机镇压叛乱,夺取帝位。穆宗朝政局动荡,多次败于后周军,穆宗“好游戏,荒淫”。969年遇弑。时年39岁。 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花蕊夫人,
公元969年登基
公元982年去位
景宗(耶律贤)
出生:公元948年--去世:公元982年(在位13年)
耶律贤,世宗次子。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他重用汉官,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但收效有限。死于982年,时年35岁。 暂无.
公元982年登基
公元1031年去位
圣宗(耶律隆绪)
出生:公元971年--去世:公元1031年(在位49年)
耶律隆绪,景宗长子,母萧燕燕,隆绪即位时12岁,由萧太后摄政,进一步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并实行科举制度。在位期间,修订法律,减少契丹人特权;释放奴隶,设置三十四部,户籍属有司;其改革成就远远大于景宗,被誉为辽国“盛主”。他不断南侵,迫使宋真宗签定“澶渊之盟”。他能文能武,箭术精湛,契丹文、汉文兼通,并擅长绘画、作曲。死于1031年,时年61岁。 澶渊之盟,
公元1031年登基
公元1055年去位
兴宗(耶律宗真)
出生:公元1016年--去世:公元1055年(在位24年)
耶律宗真,圣宗长子,即位后,政治上趋于保守,国内矛盾逐渐尖锐。死于1055年,时年40岁。 三川口之战,庆历新政,活字印刷,柳永诗词,
公元1055年登基
公元1101年去位
道宗(耶律洪基)
出生:公元1032年--去世:公元1101年(在位46年)
耶律洪基,兴宗长子。道宗为人昏庸,忠奸莫辨,迷于酒色,在位期间,其叔父耶律重光发动政变,虽被镇压,但,社会矛盾以极为激化。洪基死于1101年,时年70岁。 柳永诗词,王安石变法,苏东坡诗词,
公元1101年登基
公元1125年去位
天祚帝(耶律延禧)
出生:公元1075年--去世:公元1126年(在位24年)
耶律延禧,道宗之孙,父耶律浚。天祚帝信谗言,喜女色。他率军征金,大败而回。六年,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反辽,向金求援,金乘势夺取东京,尽占辽东五十四州之地。1125年,天祚帝被金兵所俘,辽亡,死于1126年,时年52岁。 方腊宋江起义,金联宋灭辽,
此外还有
西辽皇帝世系表 姓名 在位起止 使用年号 备注 谥号或庙号
耶律大石 (1132年-1143年) 延庆(1132年-1134年)
康国(1134年-1143年) 创立者 德宗
萧塔不烟 (1144年-1150年) 咸清 大石妻 感天皇后
耶律夷列 (1150年-1163年) 绍兴 大石子 仁宗
耶律普速碗 (1164年-1178年) 崇福 夷列妹,政变身亡,萧斡里拉监国 承天皇后
耶律直鲁古 (1178年-1211年) 天禧 夷列子,乃蛮王子篡位 末主
屈出律 (1212年-1218年) 天禧(未改元) 乃蛮王子,直鲁古婿,灭于蒙古 缺
东丹
人皇王 耶律倍(耶律突欲)
东丹王妃箫氏
永康王 耶律阮(耶律兀欲)(即辽世宗)
明王 耶律安端
耶律娄国
北辽
宣宗 耶律淳
萧德妃 萧普贤女
梁王 耶律雅里
英宗 耶律术烈
东辽
元统帝 耶律留哥
姚里氏
薛阇
收国奴
古乃
后辽
天威帝 耶律厮不
天佑帝 乞奴
天德帝 金山
统古与
喊舍(统古与同期皇帝)
东丹
人皇王 耶律倍(耶律突欲) (即辽义宗)
东丹王妃箫氏
永康王 耶律阮(耶律兀欲)(即辽世宗)
明王 耶律安端
耶律娄国
‘玖’ 沈阳故宫是哪个皇帝
皇太极。
1625年,努尔哈赤出于战略考虑,定沈阳为都城,并在沈阳旧城的中心,修建了议政之所——大政殿和十王亭,是为营建沈阳故宫之开端。
1626年努尔哈赤辞世,其与孝慈高皇后所生之第四子皇太极继承汗位,续建了由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麟趾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组成的大内宫阙。
就是在这座宫殿里,皇太极将女真改称为满洲,于1636年将国号改称为“清”,并正式确定了宫殿之名。迄皇太极逝世止,盛京宫殿始终是清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9)辽宁省历史上出过哪个皇帝扩展阅读:
皇太极资料: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大汗、蒙古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 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沈阳故宫
‘拾’ 辽历代皇帝列表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九年。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 。
辽末,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 。辽朝宗室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和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 。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 。
辽朝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发展,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