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很多同学在答历史材料题的时候,总是没有头绪,不知从哪下手,或者总是答非所问,拿不到完整的分数。
其实除了考查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外,材料题更注重你的答题技巧。
以下,方法君为大家分享做材料题的思路和方法:
Ⅱ 怎样查看微信背景图历史
下载安装电脑版:不清楚网页版是不是可以查看历史图片,不过电脑版是可以的,如果你经常用电脑使用微信的话,个人更推荐电脑版,更加的方便。
查看历史图片这个功能是最近几个版本才有的,所以大家还是要定时的去更新微信电脑版的版本,不要错过了一些非常精彩的新功能。
我们要找历史图片,和手机上一样,你要知道是哪里看到的,比如是这个群聊,比如是和那个人的私聊,然后再进行后面的操作。
发了图片之后,我们需要点击图片左下角有一个预览的按钮,点了这个按钮我们就可以翻查这个群最近发的历史的图片了。
Ⅲ 历史-时势局图解析
首选纠正下是时局图。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图中熊代表俄国,犬代表英国,蛤蟆代表法国,鹰(即鶧)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肠子代表德国。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图中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沙皇俄国;一个是犬,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肠,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一个是蛤蟆,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时局图》,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犬、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的内容:图上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昏聩无能的清政府用文字狱、八股文等手段压迫思想之自由,愚弄、奴化人民。
1900年,沙皇俄国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机,出兵侵占我国东北全境。中俄两国于1902年4月8日在北京签订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国分三期从我国东三省撤军,每期6个月,18个月内撤完。1903年4月8日,为俄军第二期撤军的最后期限,俄国不但不肯撤回一兵一卒,反而向清政府提出7项无理要求,实际上是要独吞东北三省,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为唤起国人对东三省前途问题的关注,1903年12月25日由蔡元培等人主编的《俄事警闻》在上海创刊,《时局图》被刊登在其创刊号上。“因为这一张图,我们中国人知道的虽然不少,还有一大半是不知道的,所以特地登在第一天警闻上头,请我们四万万的中国人都开着眼看看,扪着心想想,恐怕不知不觉要赶紧去想法子了。”这幅图在时局危急面前,再一次形象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在甲午战争后对中国的瓜分态势,尤其是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吞,以唤醒国人。
寓意
今天我们眼前的《时局图》,一方面是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熊、虎、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俄国好似一只大黑熊到极地,张牙伸一脸恶相,脚踏山、陕、辽东兼及直隶,满洲、蒙古都系他跨下之物;若给他吞噬,遍地将被他踏低。法国人伸开臂膀像一只大田鸡:揽住琼州还要两粤东西;怕他呦声来一吠,那时川、广、云南就惹问题。英国好似一只大虫同他抵制:蟠藏两广誓不输亏,全身枕住长江流域;胶州入了德国箍围,故此伸尾搭藏威海卫,预备俄人南下,他就发起雄威;美国饥鹰侧翅插下个面花旗;日本光芒直射,满蒙地区危在旦夕。
另一方面是揭露清政府腐朽不堪。图上有三个清政府代表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
作者
有关谢缵泰绘制《时局图》的最早记载,见于国民党元老冯自由所着的《革命逸史》一书记载:戊戌6月缵泰感慨时事,特绘制“东亚时局形势图”,以警国人。
Ⅳ 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
如果能够以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思路对历史考试题目进行解析,就能够使初中生的解题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篇1
一、时间的分配
中考历史时间是56分钟(约60分钟),因为中考是政史合卷,所以时间分配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二、历史解题 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题干没有关系,不能选。对于没有把握的题目,多读几遍,找到关键的字句去分析,把明显的错误选项排除掉,选择与重点字句相关的选项。
3、有的是反向选择的要注意,即选择不正确的或者不符合题意的,这要特别注意。
4、不要凭 经验 答题,说不准题目跟你做过的题目考察的角度不同。凭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仔细答题。
5、选择题选好以后,如果没有十分把握就不要改动,相信你的第一感觉。
(二)非选择题
▲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1、带着问题读材料2、重视材料出处3、读懂材料,挖掘引申含义
4、善于提取有效信息5、规范做答
如何分析材料?
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从三步入手:
一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
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
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
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
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感觉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
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
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3、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篇2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核心是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而考试形式也相应地出现了变化,。对于备考的初三学生而言,只有了解和掌握好开卷考试的命题特点和解答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方能提高复习实效和考出更好的成绩。
一、 学生在开卷考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历史学科的中考命题,与前几年相比,在考核标准、命题立意,试卷的整体要求及各种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做了许多调整。
现在中考历史科命题的原则主要是探索怎样使试题更加体现开卷考试的特点,怎样通过考试引导广大师生树立起对历史课教与学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引导历史课向素质 教育 的方向发展。从这一原则出发,试题一是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纠正学生“开卷考试就是抄书”的误解,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消化知识;二是从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出发,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考查,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思维空间。
开卷考试,课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但有的同学在使用课本答题时存在一些得不偿失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平时往教材上抄题,考试时从教材中找题。有的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把老师上课所讲的例题,或自己在教辅书中做过的题目和答案不厌其烦地、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本的空白处,甚至把课本的原文字都遮住了。考试时,出于侥幸心理,凭着自己的印象在书中一题一题地找,或照搬照抄,或断“题”取“点”,最后写出来的答案与试题的要求“貌合神离”相距甚远,难以保证答题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2、每道题都翻书。有的同学对开卷考试感到轻松,认为不就是到考试时翻翻书嘛,但真到考试时,若要题题都在书中找答案,恐怕考试时间就不够用了,更何况现在实行历史、政治综合考试。这样,在规定的时间内既要翻政治书,又要翻历史书,翻来翻去,一些同学自己都翻糊涂了。所以,像选择客观性试题,一来题量大,难度较低;二来每题所占的分值较小,有关的知识应尽量消化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考试时应做到不翻书就能解答,如果实在不能确定答案,再翻书查找。
3、不仔细审题,盲目抄书。这主要表现在解答主观性试题上,有的同学在答题时,不是先审题,而是先忙于抄书,看书中哪些段落与试题内容接近,就抄哪些段落,由于审题不清,缺乏对题目的整体理解,也就难以形成一个完整思路,往往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不得要领,最后很容易出现偏离试题要求、答案不完整、思路不清晰、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4、只注重教材,不关心时事政治、社会 热点 。俗话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出现,许多试题都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思想和行为的实际来回答问题,这类试题的答案往往是多元的,具有发散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在书中很难找到现成的答案,如果考试时只翻阅教材,是无法满足这类试题要求的,它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关注社会生活,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
二、开卷考试的命题特点
1.开卷考试命题要求
加强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实际联系的能力。
2.开卷考试的命题特点
①以素质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测试理论和教学过程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 ②以学生使用的教材版本为依据,体现课改精神。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学科相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在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查方面,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知识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③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重新整合,在试题中创设新的情境或场景,降低学生记忆难度,加强对学生体验、感知、理解、积累和运用历史的考查,避免死记硬背。在命题特点上体现知识的广泛性,选材的借鉴性,题量的适当性,试题的开放性,形式的灵活性,设计的新颖性,答案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发散性等。
三、开卷考试基本题型解答技巧例谈
开卷考试试题的设置灵活新颖,有利于学生能力的锻炼、培养和提高,但其题型基本上离不开这样四个题型:单项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综合题)。
1.单项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1)单项选择题是用来考查基础知识的最佳题型,特点是设计灵活、知识覆盖面广、答案惟一。解答的关键是要注意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及相关的限定因素,排除干扰项。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历史学科的生活性
面向学生、关注学生生活实际,是20世纪各国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由科学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是课程理念的一大飞跃。命题加大了对学生身边历史的考查力度,以学生生活和实践中熟悉的人、物、事或可能遇到的新情况为材料,营造有别于教材的新情境,设计新问题进行考查。
2.列举题的解答技巧
列举题就是把符合某种条件的人物、事件等按要求排列出来的题型,分为横向列举题和纵向列举题。答题时要搞清楚试题问的是哪一方面的问题,界定时空范围,确定要答的内容,避免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知识点的张冠李戴、不全面或顺序颠倒。答题要求规范有序,简明扼要,用词准确。
3.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技巧
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学科特色的主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材料层出不穷,提问灵活,增加了解题难度,因而成为复习迎考中的重点和难点。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技巧:①读:粗读题目,包括材料和出处。②想:看清提问,根据材料中有效的信息,联想所记忆的相关知识,对号入座。③答:“问什么答什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精练、表达准确。
如何分析材料?
我们现在的材料大致有三种类型:文字、图片、表格。
1文字型:找层次性的标点符号,如句号或者分号,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句话, 总结 出每一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之间的关系或联系,最后总结每一个材料的中心意思。
2图片型:首先大家对书本上的所有的图片要熟悉,看到图片应该想到跟图片相关的事件的背景、经过,内容、作用、影响等等相关的内容。不能只看图片的本身,要看到跟图片相关的所有历史信息。
3表格型:主要是比较数字的变化,要透过数字看到背后的历史信息。主要是横比和竖比资料的变化。
(5)通常每题的最后一问是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遇到诸如给我们什么启
示或者认识的,一定要回过头看看材料,根据每个材料的中心意思答题,遇到我们中学生怎么做的,通常是从我们怎么想和打算怎么做的角度答题。一定不能脱离材料,同时每题的前言也会对此类题目有提示作用。
(6)问答题是采点给分,所以后面的分值就是给你提示本题有几个答题角度。
(7)如果一小题当中有两小问或更多小问,而你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明确的话,就不要写清楚是哪一小问的答案,直接在那一题的相应位置写上你所有的答案。 (8)因为是计算机阅卷,答题下笔前一定要看清答题的区域,不要超出规定的答题区域范围。字一定要写工整、清晰。
4.问答题的解答技巧
(1)问答题是测试考生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归纳、综合等能力的常见题型。解答时,一要审好题,抓好关键词;二要确定答题范围与内容;三要规范组织答案,做到条理化。
一等(10—12分):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从史出,语言流畅;
二等(6-9分):主题较明确,条理较清晰,史实较清楚,语句通顺
三等(5分及以下):主题不够明确,史实不清,语句不够通顺。
(2)发掘问题的思维空间,体现历史学科的探究性。
重视探究性学习,实现从传统死记硬背型历史学习方式向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历史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转变上的核心问题。命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到有话可说,答案多角度、多层次,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有创新见解的试题,对推动初中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其价值不可低估。
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篇3
1.合理利用答题时间。
中考政史同场不同卷,造成答题时间利用的混乱。如果太快,极有可能因没有认真审题而失分,如果过慢,就会引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两份试卷。因此,考试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答题时间,以免顾此失彼。
2.先易后难。
答题时,容易的题目尽量少翻书,不能确信的,可以做个小记号,难题一定要经过思考之后再翻书,实在找不到答案的,要学会放弃,赶紧去做后面的题目,待答题完毕后再回来做它。这样可以确保两份试卷都能完成,不漏题。
3.答题规范。
由于阅卷时是按点给分?每点一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尽量做到“三化”,即段落化、序号化、条理化。“段落化”就是一个问题回答完毕后要另起一行,不能把所有问题的答案挤在一块,“序号化”就是回答每一个问题时要在答案前用大小写数字符号标出这一问题在该道试题中所处的顺序,“条理化”就是按整道试题所设问的先后顺序进行答题。
4.试题全部答完后一定要检查。
所有考生在时间允许时都要检查。检查选择题主要是做个确认,特别不自信的答案必须要翻书证实,做到心中有数,非选择题部分则按上述答题原则中的“三化”,逐条对照答案,查看有没有漏答项,如果有,及时解决。
另外,认识、把握各种题型的功能、特点、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历史中考成绩是很有必要并大有帮助的。
选择题
选择题是根据教材内容、情景设置的题干和四个不同选项组成,所要求的知识面比较大,能够比较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准确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选择题的方法是,首先要认真审题?找准题干中的中心词和备选项的叙述,以作出准确的选择,其次,根据题型特点?可以采用排除法和使用最佳选择法。
填空题
填空题和相关连接题同样属于考查学生的知识点,答案是唯一的,因此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在空格处填上准确的答案。
材料解析题
材料解析题是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能力、归纳史实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材料的选择可以是教材中的,也可以是超越教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没有完全脱离教材,又是教材的继续与延伸,即知识的迁移,这是材料解析题最基本的特点。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是,首先是阅读材料,必须作到“读懂、读透”材料,不仅从文字上读懂,而且要从历史角度读懂材料。把材料放在历史的背景下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阅读理解材料。这样,才能作到对材料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其次是审读设问,弄清命题者的意图所在,明确各题的不同要求,按要求解答。再次是处理好设问与材料、材料与教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主题,组织材料解答。
读史有感题
读史有感题是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一种主观性试题,此题能够比较准确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即考查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分析、比较、概括和归纳等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首先要审题,目的在于完整准确地答题,其次要审定题目类型,明确试题对答题表达方式的要求,再次注意分值分布,把握答题的重点部分,作到全面思考,找出要点,语言的表达准确。
识图题
识图题是考查学生技能的一种题型,考查的是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科之间相关连接的能力。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首先观察图,分析图的类型,图包括战争形式图、重要事件示意图、实物图等。找出相关信息,其次与把图放在历史的背景下,找出相关知识点,再次结合设问,弄明白命题者的意图,结合史实进行回答。
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相关 文章 :
★ 初中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 初中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技巧方法
★ 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和考试答题技巧
★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介绍
★ 关于初中历史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总结
★ 中考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
★ 历史考试答题技巧主观题
★ 中考历史复习备考四大技巧
★ 提高历史成绩的方法和考试答题技巧大全
Ⅳ 历史材料解析
①长江三峡。
②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③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该地峰峦林立,隐天蔽日,且在晴天初晨霜天方旦之时,两岸树林中寒气弥漫,河流肃静流淌,时常会有猿猴在高处发出凄凉的叫声,这悲哀的声音在空谷中反复回响,久久方才停绝。说明了当地自然环境的奇丽凄清。
Ⅵ 如何从历史漫画和历史照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历史知识一项很重要的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以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人事的论述。因而要真正的学习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历史史料。 史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由于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仅仅是记忆而已。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不能被实际应用,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 史料的运用,即是确立史料与历史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去认识各种历史材料如何被运用于过去的重建。因而,由于史料只是一种间接性的媒介,运用史料以重建过去的问题也较为复杂,因此学校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求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运用史料、分析史料的能力。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高一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内容丰富,针对性强,重点突出,阅读障碍小,是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素材。
一、运用史料,培养兴趣以趣引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萧何,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树立信心,消除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如能重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景,必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由此产生积极思维的气氛。 如讲授《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目时,先介绍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它已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审时度势,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功臣,被作家魏巍称为最可爱的人,并成为志愿军的代名词,沿用至今。经过这样的讲授后,学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抗美援朝的经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显然这一教学目标还没有完成。 对于这一教学内容,我通过幻灯片放映介绍黄继光、邱少云英雄事迹的史料和图片,让学生了解黄继光七处负伤,他从伤痛中醒来,看到敌人的机枪还在吐着火舌。他用最后的力气,扑向暗堡,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一团烈焰在他身边燃烧起来,在邱少云的身后就是条水沟,他只要在泥水里打几个滚,就可以把火扑灭。但是,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邱少云严守潜伏的纪律,咬紧牙关,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这样学生就能够职直观地感受英雄们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意志,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过讨论,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样,使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的升华;既生动有趣又不乏思维深刻性。
二、运用史料,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能力 世界着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教学上,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兴趣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动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口,培养学生的读说能力;动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学会材料处理、历史阐述和文字表达能力。所以,在史料教学和训练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必须把学生的思维激活,把兴趣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授之而渔;并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吧掌握材料解析题的钥匙,从而达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目的。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浓厚,我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等史料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如时间关键词:战争时、战后,空间关键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历史名词:贷款、偿还、赔款,以及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
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单而言,就是知识回位。通过对一战结果、一战对四国产生影响的分析、思考,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是最大的债权国。
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根据近年高考材料题出现的新趋势,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
所以,单纯依靠动脑、动口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表述成文,动手操作。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题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却词不达意,概念不清,逻辑性不强。为此,基础年级就应该规范教学要求,表述时要思路清晰、文字通顺、语句流畅,并加强训练的力度。不但要动脑学习思维,而且还要动口动手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进而为高二、高三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史料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在漫长的岁月里,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它是人民了解和认识历史的重要来源。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一方面要激发学生对史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析史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新教材引用的史料很多,一般地可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教师对史料的运用一要有所选择,二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所选史料或所提问题必须符合客观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无论是一段式还是多段式的史料,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无论是一题多问还是几题几问,问题之间要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角度应有所不同,层次有深有浅,形成立体结构。
2、适当补充,加深理解。在教学上,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史料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是说,就只能完全局限于课本的史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和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在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时,教师必须精心设问,进行学法指导;学生必须动脑动口动手,学会方法,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设问时,要有适当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问题要有启发性,或促进知识迁移,或促使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切忌问题太难,当然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没有兴趣。
四、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
1、认真阅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的意思弄明白。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现代文的阅读能力,但关键是要认真,要有耐心。认真阅读史料,除了阅读正文以外,还要注意阅读史料的按语和尾注。这些要素提示我们把这段史料还原到相应的历史环境下,有助于我们联想到相关的历史知识,正确答题。
2、仔细审题 如果说认真阅读史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那么仔细审题则是关键。不少同学不会审题,特别是考试时遇到一些材料长,信息密度大,文字又比较艰深的史料题。一看材料,心里发慌,手脚自然就乱了。还没答题,心里就打了败仗。于是,匆忙地将材料和题目看一下,还没理解清题意,就草率答题。其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殊不知,审明题意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只有仔细审题,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准确答题。
3、准确表述 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回答,千万不能丢、漏要点。这一步的关键是靠船下篙,扣紧问题回答。对史料里的有效信息要进行整合、概括。表述时要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应该从高一年级开始,立足于课本,以兴趣引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把选取和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并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一定的方法,决不能一蹴而就。
Ⅶ 专家:大屠杀照片或为上海南京路惨案,如何考证照片真实性
上海南京路在哪里?1865年上海建立了一条商业街,取名“南京路”,南京路是首批被工商局命名的租界内马路,街道两旁有很多的商铺、饭店等,还起了个俗名叫“大马路”。20世纪初一直是繁华的商业街,流光溢彩,每天行走在这条路上的大都是洋人和一些有钱人。
这组照片在外网的火热引发了全世界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讨论,在此之前可能有很多的外国人并不清楚南京到底遭受了什么样的苦难,这组照片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诱导他们去发现真相,2019年时曾有一组影集被拍卖,官方也正在求证这两本影集是否有相同之处,同为南京的街头,报刊时间也类似,但还需要更多的历史证据去加以证明
。
Ⅷ 如何查看群历史图片
您好,若需要查看之前发送在群里面的图片,可以点击群聊右上角【文件】按钮,切换至图片选项查看,若查看不到,可能是该图片没有缓存下来,需要上翻聊天记录查看哦。
Ⅸ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课思维导图怎么画
你可以先这样画一、 俯览全貌 思维导图的首要策略,就是先对素材做全面了解。正如做身体检查,要先做个X光片一样,医生要对你的整个身体做一次通盘性的观察。想象一下自己是一只遨翔云端、鸟瞰非洲大草原上的老鹰,你拥有锐利的鹰眼,在高空中快速扫描草原上有哪些猎物可让你饱餐一顿。
二、整合记忆 思维导图的神奇功能,在于有效整合左脑擅长的文字理解力和逻辑判断力,以及右脑擅长的图像处理能力。如何与左脑能力有系统地结合,是思维导图的最大的魔力所在。
三、聚焦原则 学习与记忆不是囫囵吞枣式的照单全收,在面对无意义或无用处的信息,不要浪费时间。所以要告诉自己学习应该要有效率,刻意忽略不重要的内容,避免这些内容扰乱真正重要的信息。思维导图强调“去芜存菁”,掌握“少数关键”,以求快速集中学习焦点。
四、 分析脉络 左脑的最大专长就是分析事物并做出判断,抽丝剥茧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调用左脑,就会清楚找出原因、影响和结果,这也呈现在思维导图对于文章或事物解析的超强能力上。
五、手写记忆 “眼高手低”本来是形容一个人只会规画不会执行。但换个角度来看,思维导图可真的是得“眼高”:快速找出关键字或关键点;“手低”:勤绘图帮助记忆。人类接收外部信息最频繁的是眼睛,而最具执行力的是双手,透过手眼协调运作产生的思维导图,能把用眼睛接收的信息,用文字与图像并重的手写记忆输入到长期记忆中。
六、关键词 动手绘出“关键字”所代表的“图像”,它能更清晰地透过图像的引导,让你在脑海中还原出原来的文章重点。
Ⅹ 如何查看微信朋友圈以前的照片
目前可以查看自己的朋友圈相册:点击微信--我--朋友圈--朋友圈相册查看发布的所有图片以及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