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出自何处 知道的请指教 谢谢
1、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实际出于韩愈之笔,是韩愈对《春秋》笔法所作的概括。韩愈云:“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一一《原道》)
2、释义:
夷:中国古代汉族对其他民族的通称。
进:同化。
孔子作《春秋》,对于采用夷狄礼俗的诸侯,就把他们列入夷狄;对于采用中原礼俗的诸侯,就承认他们是中国人。
3、创作背景
隋唐时佛教盛行,儒学在思想学术界影响日渐衰微。韩愈在政治上排斥佛教的同时,又作此文,以维护儒学的基本观念,扫除佛教的思想影响。
(1)历史中夷狄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原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古文,是韩文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文中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非,论述儒学之是,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作。
“原道”,即探求道之本。韩愈认定道的本原是儒家的“仁义道德”,他以继承道统、恢复儒道为己任,排斥“佛老”,抨击藩镇割据,要求加强君主集权,以缓解日益加深的社会矛盾。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贰’ 东汉末年的夷狄是那个民族
主要是鲜卑和乌桓
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兴起于大兴安岭。为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起源于东胡族,分布在中国北方。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均以山名作为族名,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同乌桓、匈奴相似。
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鲜卑才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其控制。85年和87年,鲜卑两次攻打匈奴,反抗压迫。91年,受到东汉和南匈奴打击的北匈奴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趁机占据蒙古草原。
二世纪中叶,檀石槐率部统一鲜卑各部,檀石槐死后,鲜卑陷入分裂。三世纪前叶,轲比能重新统一东部和中部鲜卑,但轲比能死后,各部落又开始独立发展。在此期间,鲜卑同中央王朝时和时战。
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先后建立国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鲜卑族共建立十个国家。另外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并。
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乌桓”,中国古代民族之一。亦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诸说,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桓山(又曰乌丸山),遂以山名为族号,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护乌桓校尉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叁’ 历史: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中夷狄指什么
夷狄指除汉族外的少数民族。
‘肆’ 唐太宗说的夷狄是什么意思
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中华"指的是中原的汉族.."夷狄"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性的称呼。自古以来的皇帝的政策都是以汉族为重,而轻视少数民族,但是朕会对大家同样看待!
就是各民族一律平等,体现了唐太宗开明,开放的政策,对促进民族融合,和唐朝强大都有积极意义。
(4)历史中夷狄在什么地方扩展阅读:
唐太宗即位之后更是追求"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并 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体现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政策。其中可以从唐太宗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中看出来。
唐太宗在不同场合宣扬“四海一家”、“混一戎夏”的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华夷分界”的民族偏见。由于经受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较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治边思想受到了 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了隋唐两朝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的出现。
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发展的;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参考资料:网络-李世民(唐太宗)
‘伍’ 中国历史大全夷和狄什么民族
春秋时代,以河南为中心,北方异族为狄,南方异族为蛮,东方异族为夷,西方异族为戎,狄有早期匈奴的血统,估计混有少量白种人血统,戎是带有早期羌族血统,夷是通古斯人血统,即后世女真、高丽的祖先,蛮就是百越的祖先,后来称谓就混同了,异族都叫夷狄
‘陆’ 史记中夷狄之乡指的是哪里
在秦以前,中原地区的王朝(夏、商、周)将四邻的民族称为戎狄夷蛮。
戎指西戎,在现在的西北一带。
狄指北狄,在现在的内蒙,河北,山西一带。
夷指东夷,在现在的安徽山东江苏一带。
蛮指南蛮,在现在的湖北湖南一带。
所以这四个字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讲是指代了方向的,夷狄之乡可能指的是东北地区的民族。
‘柒’ 陈庆之口中的夷狄是哪一个民族
鲜卑。
陈庆之,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多次暴打北魏,北魏分裂后,又和东魏对战。曾说过"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的话。大江以北即是北魏,北魏是鲜卑族。
‘捌’ “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
夷指蛮夷,也就是除去中原地区的其他民族,狄,同义复用,如戎狄(古代生活在北方的民族).即夷狄是指非中原人民,是对其他民族的一种蔑称!
‘玖’ 中国历史 夷狄是指什么
在秦以前,中原地区的王朝(夏、商、周)将四邻的民族称为戎狄夷蛮。
戎指西戎,在现在的西北一带。
狄指北狄,在现在的内蒙,河北,山西一带。
夷指东夷,在现在的安徽山东江苏一带。
蛮指南蛮,在现在的湖北湖南一带。
‘拾’ 材料一中华夷狄指的是什么
(1)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反映的是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材料二的意思是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谁能载舟,亦能覆舟.”出自唐太宗,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船行走,也能把船掀翻.”,这是唐太宗说的.由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因此他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材料一中的“中华”指汉族.“夷狄”指的是少数民族.
(2)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反映的是唐太宗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3)根据材料“朕独爱之如一”,可知材料体现了唐太宗一视同仁、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如派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
故答案为:
(1)唐太宗(李世民);天可汗;汉族;少数民族.
(2)开明的民族政策.
(3)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