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阎崇年是怎么研究历史的

阎崇年是怎么研究历史的

发布时间:2022-09-24 06:03:27

① 阎崇年为什么美化吹捧满清

有些是网友对历史的不了解,有些是网友造谣的。

阎崇年不断因其历史观点而各方引起争议,大部分观众、读者对阎崇年的非议,集中在他过于歌颂满清皇朝,有美化清朝,替满族说话之嫌,憎恨他的人甚至伪造及散播他的死讯,甚至在一次签名售书时,还有人当众掌掴阎崇年,被警方拘留……

阎崇年说,他本身不上网,也从不理会网上的批评,但中国网民却为他编了个“阎崇年语录”,他原本不知道,直到有一天,有朋友下载了“语录”给他看,他才惊觉所谓的“阎崇年语录”全是杜撰伪造的;其中有一条有关“文字狱”的语录,尤其为他招来骂名,惹来不少麻烦。

阎崇年的研究重点尤其着重于清朝前期历史,但他说,有关清朝前期的历史恰恰又是许多人不熟悉的部分。

前年他到台湾南华大学开讲“清史通论”,发现台湾很多教科书对于清朝前期历史着墨不多,关于清史的部分主要开始自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中国教科书也是如此,因此一般人较为熟悉的是清朝腐朽的后期历史,对于其前期繁盛的部分一般了解不多。

(1)阎崇年是怎么研究历史的扩展阅读

阎老二十出头的时候专攻先秦史,一次他拿着自己一篇研究先秦史的论文,请中国科学院的杨向奎教授指教,杨老先生看后连连叫好。几天后,杨老先生写来一封信,强烈要求阎先生“改行”转攻清史,理由是先秦历史大多依靠关中的地下发掘,身在北京只能吃人家的“残羹剩饭”。

而宫廷建筑、清宫档案集中在北京,并且是未开垦的处女地,丢下一粒种子就能有大收获。在“闭门”思考了一个月之后,阎老毅然作出抉择,开始了他42年漫长的清史治学之旅。

42年来阎老潜心于满学和清史研究,撰着了22部学术着作,可谓着述等身。交谈中,阎老走到书房踩上凳子,从书柜顶上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册书,包的书皮上面工工整整地用钢笔写着“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打开一看,原来是宋本清版的《十三经注疏》。

阎老说:“那个时候这样的封皮有伪装作用,现在已成为我那段岁月的见证了。”

② 86岁阎崇年,因“美化清朝”被小伙当众扇耳光,背后真相是什么

但这绝不能成为某些持有大汉民族主义、狭隘偏激观点人群可以随意殴打、侮辱老人的理由!

掌掴事件,引发深思

是的,在我们如今21世纪这个和谐、文明的社会里,的确有极少数的一部分人,持有极其狭隘和偏激的大汉民族主义情结。

他们自认是炎黄子孙,堂堂华夏儿女,却拒绝承认是多民族共同孕育了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偏执、冲动、任性、无知是他们的统一标签,在这样一种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作用下,就很容易做出一些失去理性甚至人性的事情。

诚如无锡这名男子,与阎崇年教授无冤无仇,素不相识,只是在电视上听见了让他觉得“难受”的言论,就不分青红皂白,冲进书店,抡拳便打,像这样的“莽汉”行为当然要受到社会言论的谴责,以及治安处罚条例的管束!

③ “满学泰斗”阎崇年:《百家讲坛》开坛元勋,现状如何

《百家讲坛》确实是出了不少学术明星,在人们的印象中,对于阎崇年可能比较了解。估计一代人的史学素养都是听阎崇年的《百家讲坛》开始的,讲的也确实是不错,深入浅出很有几分道行的。“满学泰斗”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中,出名还是比较早的,也算是《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时隔多年,《百家讲坛》开坛元勋,现状如何?




这才是真正的阎崇年,身为《百家讲坛》开坛元勋,依旧保持低调的学者风范。在这“大师横行”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流浪汉都能成为大师,可见人们对于大师的底线是多么的放松啊!其实,我们一方面呼唤大师,另一方面又不遗余力的制造大师,不妨看一下“满学泰斗”阎崇年。在小编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专家学者,一个真正的大师啊!

④ 需要阎崇年的详细介绍,有高分送

阎崇年 阎崇年,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倡议并创建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和北京满学研究基金会。倡议并主持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努尔哈赤传》获北京市和中国“光明杯”优秀学术着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古都北京》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先后到美国、日本、蒙古、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新京报》曾经报道阎老师曾经当过中学老师,所以讲解过程中深入浅出,有儒雅的大家风范。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燕史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袁崇焕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出版)、《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出版)共四部;专着有《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古都北京》(中、英、德文版)(北京朝华出版社1987年出版)、《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出版等十六部)、《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清代卷》(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国都市生活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出版)。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以《正说清朝十二帝》引起关注的北京学者阎崇年,对于自己成为《百家讲坛》走红第一人,阎崇年把成功首先归结为选准了切入点。他说,《正说清朝十二帝》之所以受大家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满足了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短期的。《正说清朝十二帝》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对了切入点,“比如讲咸丰,我把太平天国作背景,然后从咸丰的几个错误讲起,45分钟6个错误讲不完,于是我就选了3个错---错坐了皇帝宝座、错离了皇都北京、错选了顾命大臣,开场就吸引了大家。” 其次是客观评价清朝历史。阎崇年说,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来自港台的戏说历史之风盛行,对于历史,人们弄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编的,哪些是正说、哪些是戏说。正因为如此,他的演讲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此外,讲座要学电视剧制造悬念。阎崇年说:“在节目中,编导从我开始加入了悬念。以悬念隔断、牵引,使《百家讲坛》不再平铺直叙。”阎崇年认为,“清朝十二帝疑案”之所以成功,一是目前清宫戏热播,老百姓已不再满足于戏说,希望能了解历史的真实;第二个原因就是一个“疑”字。《百家讲坛》的编导们在节目编排上设置层层悬念,又一个个解开,在后期制作上配以扣人心弦的音乐,紧扣观众。阎崇年还分析说,除了悬念,他还在演讲中加入了历史故事、逻辑综合、理论分析,让整个演讲站在更高的高度上。 阎崇年:拂去清史迷雾 以“戏说”取胜的清宫戏,迎合了大众的娱乐诉求,但误导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真实历史的认识,引发了严肃历史学家的集体愤怒。清史专家阎崇年在央视大开讲坛,拓清了人们对清史认知的迷雾…… 阎崇年对清史的研究从康熙《清圣祖实录》开始,他陆续发表了《满学论集》、《燕史集》等论文集,专着《努尔哈赤传》等,同时发表满学、清史论文250余篇。296年的清代历史,兴衰荣辱,阎崇年了然于心,他从不囿于前人成果的束缚。 他认为,顺治、康熙、干隆虽然个个是大清皇帝,现在却都是娱乐大众的主儿,看多了荧屏上的清宫戏,大家自然关心这“戏说”、那“戏说”到底有几分真?阎崇年就拿“康熙微服私访”开说:“康熙微服私访,一、绝无意识;二、绝无必要;三、绝无可能。”阎崇年解释,“微服私访”是现代人的意识,清朝皇帝,绝对有一身皇族的傲气,不屑和平民百姓为伍,看看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就知道了,那绝对是贵为天子,睥睨下人,要说和一般老百姓勾肩搭背,那绝对不可能;再说,康熙皇帝不需要微服私访,因为他有一个“密折”制度(就是秘密报告),通过密折,康熙就能知道一切。就着这话题,阎崇年又顺便给民间盛传的几段“野史”辟谣:一是多尔衮与孝庄皇后的“私情”,民间说法,在孝庄还是庄妃的时候,多尔衮就多次在她的寝宫过夜,连顺治皇帝都是他俩的私生子。阎崇年苦笑:“庄妃和皇后、其他妃子住的地方像个四合院,东边屋里能看见西边窗户,多尔衮要是来了还过夜,那多少双眼睛得盯着?这压根不是戏说,是胡说。再一个,就是少年康熙与孝庄侍女苏麻喇姑的“恋情”。民间说苏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恋,也是他一生唯一真爱过的女人,包括历史正剧《康熙王朝》里也把苏麻喇姑描绘成一个只比康熙大几岁的妙龄姑娘。可阎崇年“毫不留情”地给这传说泼了盆冷水:“孝庄出嫁的时候是14岁,苏麻喇姑是她陪嫁的丫头,大概十二三岁吧;康熙是孝庄的孙子,也就是苏麻喇姑的孙子辈,和苏麻喇姑至少差了三四十岁,这两人还能爱得个死去活来?” 阎崇年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中坚持了“五说”---正、细、慎、通、新。正说,民间流传很多康乾江南私访的说法,事实上清帝没有下江南私访过;细说,讲到光绪死,怎么死的,病死害死还是毒死;慎说,正确传达传递历史信息;通说,既肯定康熙的历史贡献,又讲细节引人入胜;新说,讲出新见解来。正是这样,阎崇年把一部清十二帝正史讲得如同评书一般出彩,把一大批受戏说清宫戏影响的人们拉回到敬畏历史、珍重历史的轨道上。 多年来,阎崇年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等地学术机构或高校讲学,每到一地,他都受到当地华人华侨和外国友人的欢迎。

⑤ 阎崇年的资料

阎崇年,民族:满族,1934年4月生, 山东省蓬莱市人。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历史学者。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倡议并创建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和北京满学研究基金会。倡议并主持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努尔哈赤传》获北京市和中国“光明杯”优秀学术着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古都北京》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先后到美国、日本、蒙古、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7年抚顺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傅波介绍,阎崇年是抚顺的“荣誉市民”,抚顺市市长刘强为他颁发的证书。

《新京报》报道阎崇年曾经当过满蒙中学老师,所以讲解过程中深入浅出。

论文集有《满学论集》(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燕史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袁崇焕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出版)、《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出版)共四部;专着有《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古都北京》(中、英、德文版)(北京朝华出版社1987年出版)、《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出版等十六部)、《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清代卷》(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国都市生活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出版)。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⑥ 阎崇年是谁

阎崇年
阎崇年,汉族,1934年4月生, 山东省-蓬莱市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 着名的历史学者。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倡议并创建第一个专业满学研究机构——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北京满学会和北京满学研究基金会。倡议并主持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努尔哈赤传》获北京市和中国“光明杯”优秀学术着作奖、全国满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古都北京》获中国文化部最佳图书奖、法兰克福和莱比锡国际最佳图书荣誉奖。先后到美国、日本、蒙古、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讲学,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7年抚顺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傅波介绍,阎崇年是抚顺的“荣誉市民”,抚顺市市长刘强为他颁发的证书。

《新京报》报道阎崇年曾经当过中学老师,所以讲解过程中深入浅出。

论文集有《满学论集》(民族出版社1999年出版)、《燕史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出版)、《袁崇焕研究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出版)、《燕步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出版)共四部;专着有《努尔哈赤传》(北京出版社1983年出版)、《古都北京》(中、英、德文版)(北京朝华出版社1987年出版)、《天命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出版等十六部)、《中国历史大事编年·清代卷》(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中国都市生活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出版)。主编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六辑和《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等十一部。先后发表满学、清史论文二百五十余篇。

在《百家讲坛》播讲过《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兴六十年》。
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以《正说清朝十二帝》引起关注的北京学者阎崇年,对于自己成为《百家讲坛》走红第一人,阎崇年把成功首先归结为选准了切入点。他说,《正说清朝十二帝》之所以受大家欢迎,最主要的原因是满足了读者对历史知识的需求,这种需求不是短期的。《正说清朝十二帝》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对了切入点,“比如讲咸丰,我把太平天国作背景,然后从咸丰的几个错误讲起,45分钟6个错误讲不完,于是我就选了3个错———错坐了皇帝宝座、错离了皇都北京、错选了顾命大臣,开场就吸引了大家。”

其次是客观评价清朝历史。阎崇年说,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来自港台的戏说历史之风盛行,对于历史,人们弄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编的,哪些是正说、哪些是戏说。正因为如此,他的演讲才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此外,讲座要学电视剧制造悬念。阎崇年说:“在节目中,编导从我开始加入了悬念。以悬念隔断、牵引,使《百家讲坛》不再平铺直叙。”阎崇年认为,“清朝十二帝疑案”之所以成功,一是目前清宫戏热播,老百姓已不再满足于戏说,希望能了解历史的真实;第二个原因就是一个“疑”字。《百家讲坛》的编导们在节目编排上设置层层悬念,又一个个解开,在后期制作上配以扣人心弦的音乐,紧扣观众。阎崇年还分析说,除了悬念,他还在演讲中加入了历史故事、逻辑综合、理论分析。

阎崇年:拂去清史迷雾
阎崇年:清兵入关掳掠,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晶报:您说过明亡清兴这60年是个天崩地解、山谷陵替、格局剧变、悲欢离合的年代。袁崇焕冤死、李自成入京、吴三桂降清、多尔衮入关,一幕幕惨烈的场景令人目不暇接。如果把这60年比作一场大戏,您认为它在历史上是悲剧还是喜剧?

阎崇年:我刚录完的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谈到皇太极5次带兵杀入关内。其中有一次就掳掠“人牲97万头”,把中原百姓与牲口放在一起计算。这对于当时新兴的清政权来说当然是喜剧:扩大了影响,为入关增加了经济基础;对中原百姓来说肯定是悲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历史是在多维中发展的,很难说悲,也很难说喜。

以“戏说”取胜的清宫戏,迎合了大众的娱乐诉求,但误导了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真实历史的认识,引发了严肃历史学家的集体愤怒。清史专家阎崇年在央视大开讲坛,虽然他大肆美化满清统治,但也廓清了人们对清史认知的迷雾……

阎崇年对清史的研究从康熙《清圣祖实录》开始,陆续发表了《满学论集》、《燕史集》等论文集,专着《努尔哈赤传》等,同时发表满学、清史论文250余篇。
他认为,顺治、康熙、干隆虽然个个是满清皇帝,现在却都是娱乐大众的主儿,看多了荧屏上的清宫戏,大家自然关心这“戏说”、那“戏说”到底有几分真?
阎崇年就拿“康熙微服私访”开说:“康熙微服私访,一、绝无意识;二、绝无必要;三、绝无可能。”阎崇年解释,“微服私访”是现代人的意识,清朝皇帝,绝对有一身皇族的傲气,不屑和平民百姓为伍,看看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就知道了,那绝对是贵为天子,睥睨下人,要说和一般老百姓勾肩搭背,那绝对不可能;再说,康熙皇帝不需要微服私访,因为他有一个“密折”制度(就是秘密报告),通过密折,康熙就能知道一切。
就着这话题,阎崇年又顺便给民间盛传的几段“野史”辟谣:一是多尔衮与孝庄皇后的“私情”,民间说法,在孝庄还是庄妃的时候,多尔衮就多次在她的寝宫过夜,连顺治皇帝都是他俩的私生子。
阎崇年说:“庄妃和皇后、其他妃子住的地方像个四合院,东边屋里能看见西边窗户,多尔衮要是来了还过夜,那多少双眼睛得盯着?这压根不是戏说,是胡说。
再一个,就是少年康熙与孝庄侍女苏麻喇姑的“恋情”。民间说苏麻喇姑是康熙的初恋,也是他一生唯一真爱过的女人,包括历史正剧《康熙王朝》里也把苏麻喇姑描绘成一个只比康熙大几岁的妙龄姑娘。阎崇年说:“孝庄出嫁的时候是14岁,苏麻喇姑是她陪嫁的丫头,大概十二三岁吧;康熙是孝庄的孙子,也就是苏麻喇姑的孙子辈,和苏麻喇姑至少差了三四十岁,这两人还能爱得个死去活来?”

阎崇年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中坚持了“五说”———正、细、慎、通、新。正说,民间流传很多康乾江南私访的说法,事实上清帝没有下江南私访过;细说,讲到光绪死,怎么死的,病死害死还是毒死;慎说,正确传达传递历史信息;通说,既肯定康熙的历史贡献,又讲细节引人入胜;新说,讲出新见解来。正是这样,阎崇年把一部清十二帝正史讲得如同评书一般出彩,把一大批受戏说清宫戏影响的人们拉回到敬畏历史、珍重历史的轨道上。

近年来,阎崇年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区等地学术机构或高校讲学。

附:阎崇年语录:
1.智者受到庸人的嫉妒
勇者受到敌人的仇恨
廉者受到贪人的不满
2.天合
地合
人合
己合
3.像渔民一样勇敢
像农民一样务实
像商人一样机变
4.历史应当受到敬畏,为什么要敬?因为吸取前人经验会得到宝贵的智慧,为什么要畏?因为重蹈前人错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清朝历史既有过耻辱,也有过辉煌,我们既不能忘却历史的耻辱,也不能抹煞历史的辉煌,清朝兴起与强盛的重要的经验,就是“合”,国家合,民族合,这是清朝兴盛的主要经验,也是清朝兴盛留给后人的历史宝鉴。
5.我们从中国历史长河来看,清朝历史以后影响大的有三点:第一点,奠定中华版图。因为现在中国的版图基本上是清朝前期奠定的。第二,多民族统一。清朝康熙皇帝时候说长城没有用了,用不着修长城,民族关系好了干吗修长城。第三点,传承中华文明,我们中华文明几千年没有间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中断了,中国文明没有中断。如果清朝皇帝下一个命令,全国都必须学满文,全国必须说满语,全国科举考试不考《四书》、《五经》了,一律考满文,情况又不一样。
6.历史学家最重要的品质第一是诚,真诚的诚,对历史必须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尽量按照历史原貌,尽量少掺杂个人一些偏见,公正、真实一点点把历史转递下去,第一是诚。第二是敬。对历史的经验要敬,对那些教训也要敬。
7.也有故事,离现在不远不近,材料还比较多,也可以编,所以清朝的电视剧、历史剧比较多。那就是戏说,戏说也不为怪,人家演戏嘛,就是演戏人物可以塑造,情节可以编造,编得有戏,所以戏说的电视剧、戏剧不足为怪,不可能像实录那样一板一眼地说,就没人看了,就不是戏了。因为戏剧、电影本身是个艺术形式。历史不是,历史就是历史,是两个不同的内容。

⑦ 为何感觉阎崇年特别推崇清朝国内的学者对他提出的清朝十大贡献认可吗

阎崇年为何推崇清朝,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1、身份认同的问题

阎崇年是满族人,回到“清王朝”,他就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可以享受各种特权。所以他怀念“大清朝”是蛮正常的事情。

而对于广大的汉族人而言,蒙元、满清的入侵意味着杀戮与毁灭,是民族历史上的一道伤疤,自然看不惯阎崇年的说法。

4、创建满洲文字

“创建满洲文字”算什么贡献呢?也许某一天满族人要搞独立自治,就有现成的满文、满语可用,对满人算是一个贡献吧。

而满文对中国其他民族毫无意义,满洲文字本身就是为了对抗“汉化”而创造的,而缺乏文化底蕴的文字毫无生命力,“满文”作为“正在死去的文字”,只配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

5、兴建皇家园林

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挖大运河,都是历史功绩。因为这些大工程都是基于国家整体的国防、经济利益出发的。而兴建纯属权贵享乐的皇家园林也能成为“十大贡献”?

阎崇年估计是把自己代入成满族皇室了,如果让他去搬砖抬石头,或许能让他清醒清醒。

⑧ 如何评价阎崇年

对于闫崇年的认识,肯定要从他的百家讲坛开始说起。但是这位老师真的是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的,因为他就是研究历史的,所以说他对历史的研究,可以说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深思。

而历史终将已是过去,如何评说过去的人也不知道,只是慢慢的会变成历史,所以说老师真的是非常的严谨,但是也有一些地方不足,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反思。

阅读全文

与阎崇年是怎么研究历史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