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历史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发布时间:2022-09-25 20:00:36

⑴ 材料一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 材料二唐朝的中国文化材料一二的共同点是什么,你能

材料一 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

①材料一、二两段的共同点是什么?(4分)你能提供证据吗?(2分)
共同点:都是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同时又不仅仅停留在民族文化传统上,给人有所启示。例子: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使用,玄奘西去天竺取佛经,促进了佛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事例不限,说明两则材料即可}
②相比材料一认为中华民族创造出盛唐文化,材料二的观点是什么?(2分)
材料二是从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民族文化特色的角度来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
③材料一中王勃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力在哪里?(4分)
这个潜力在于我们自己。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又要大量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言之有理即可}

⑵ 能矗立两千年不倒的长城是用啥材料建造的,现在能做到吗

长城是用黏土烧制的青砖,建造而成的。现在这样的事还是很容易办到的。

⑶ 中国古建筑材料有哪些

中国的古代建筑,拥有辉煌的历史。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不少的优秀建筑。例如北京的故宫、承载中国屈辱历史的圆明园,又如姑苏的周庄、江南的苏州园林等等。中国古代建筑,为世界建筑的发展更添一笔华彩。当我们感叹古人登峰造极的设计思想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思考过,古人是用什么材料来建造出如此器宇轩昂的故宫呢?又是使用什么打造出静谧宛若世外桃源的周庄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归纳下中国古代建筑的材料。


屋顶的材料:小编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下,古人经常使用的什么来建造屋顶呢?古人一般常用琉璃瓦和陶瓦来建造屋顶。琉璃瓦在太阳的照射下往往可以折射出绚烂的光芒,给人以一种华彩的美感,因而被使用在皇家屋顶的建造上。其次,陶瓦作为使用最广泛的瓦片,兼容性很好,参观周庄和苏州园林等古建筑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陶瓦的身影。这是使用最广的两种屋顶材料。


墙身的材料:我国的古建筑的墙身,是用防水的砂浆和油毡这两种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而且十分的坚固。而皇家宫墙,一般是在墙上刷上朱红色和紫色的两种颜色,给予人威严的感觉,故而得名紫禁城。而一般平民的家庭则是白色或者是灰色的墙身,不允许墙体染上红色或紫色,不能僭越君主的权威!


门窗的材料:我国古建筑的门窗一般都是木质的材料,以金丝楠木和红木为主。金丝楠木是木材中的王者,价格高,而且产量低,根据有效的历史记载,金丝楠木的产量往往不能满足皇家建筑的需要,由此可见金丝楠木的珍贵性。除了金丝楠木,红木也是古代建筑建造的首选。红木坚固,且色泽好,价格适中,产量较高,因而使用最多。


中国古建筑闻名世界,吸引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小编根据建筑的设计原理,把古建筑的材质主要归纳为三类。第一种,是屋顶的材料,主要是使用琉璃瓦和陶瓦,陶瓦十分的坚固,使用范围最广,而琉璃瓦可以折射出美丽的光芒,因而经常被建造帝王的宫殿。第二种就是古建筑墙身的材料,主要是防水的砂浆和油毡,使用这两种材料可以让墙身更加的坚固!第三种就是门窗的材质,一般是以红木和金丝楠木为主,这两种木材,质地较好,不易腐蚀,所以使用最广。大家现在是不是很清晰了呢?

⑷ 历史材料题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几十年,几经波折和失误,其理论
根源在于,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马克思
主义在传入我国后被异化,主要表现为苏俄化、封建化、神化、
绝对化、奴化、庸俗化、盲目化、垄断化和教义化十个方面。本
文旨在探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失误的理论根源,重新认识马
克思主义的真谛,清除附加在马克思主义上的许多非马克思主义
成分,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进一步推动21世纪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自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召开,近30年来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几经失误和
波折。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
1978年12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终于走上了艰
难的改革之路。

历史的经验值待注意。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全面地总结过
去发生失误的深刻教训和理论根源,就难以从根本上摆脱步履艰
难的改革困境,从而顺利地推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完成中国
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实事求是地正视历史,
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今天看来,我们应当记取的教训是多方面
的,但是,过去的波折和失误既然是在“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
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根本方针的指引下出现的,我们就不
能不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谛才重新认识,严肃反省。

由于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等多种原
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特别是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异化(具体表现在一下十个方面),使
马克思主义失去了它的原本意义,从而导致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方
针以及路线的失误,这正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失误的理论根源。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苏俄化

马克思主义是在十月革命后从俄国传入中国的。当时,列宁
的革命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很短.他的社会主义革命理
论正处在实践检验和自我修正阶段,还很不成熟。民主革命时期
,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实际上是斯大林的代表),执行斯大
林的错误路线,对中国革命危害非浅;建国后,一切“向苏联老
大哥学习”致使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错误理论以及他所造
就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一同作为千真万确的“真理”输入我国
,以至贻患至今。

历史证明,任何社会革命都是一定国度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
物。因此,尽管科学的思想理论是没有国界的,但革命却既不能
输出,也不能输入。直到今天,不管是谁,也不管他的目的和愿
望如何,输出革命所得到的只能是失败的代价和沉痛的教训。历
史事实说明,我们从俄国输入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
上输入了俄国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
伴随着俄国革命的输入而传入我国的,而且是被严重“苏化”了
的。当我们花了近三十年时间,认识到“苏化”不符合中国国情
时,历史已给了我们无情的惩罚。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封建化

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思想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很多外来文
化在中国都难以逃脱以逃脱封建化的命运。可悲的是,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也没能例外。

中国,是1921年作为当时社会的异己力量,在十分落后的小
农经济王国产生的。民主革命时期,党所发展的成员大多都是在
战场等各种火线上突击入党的农民。建国后,他们又大多进入了
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岗位。当时,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受苦农
民那种“打土豪气分田地’的非常朴素的阶级意识,而缺少的则
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素质,从而形成了一个“农民党”的思想基
础。这种带有封建色彩的思想基础,怎么可能真正认识、掌握和
运用马克思主义呢?毛泽东作为中国的领袖,也只是在建国后才
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且是以充满斯大林色彩
的苏联《放治经济学教科书》为蓝本。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这
个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我们这个党难能
全面掌握,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教条地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词句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和原则,甚至创造“马克思主义”——
一种不断革命的理论。这种马克思主义,已非原本意义上的马克
思主义。如果说在没有经过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我们这
个党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是可能的,那么,这个党不经过真
正马克思主义化的过程,重新造就已个新的社会主义则几乎是不
大可能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

正是由于封建主义的影响,在经济体制的选择上,我们付出
了沉重的的代价。众所周知,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产品经济
体制,是相对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的,而我
们却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
模式实质上是排斥市场经济的封建集权式和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硬
性分配式想混合的经济体制。于此项连,“共同富裕”原本是马
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但在上述经济体制下,被“不患寡而患不
均”的小农意识所取代,形成了经济生活中长期以来的“铁饭碗
”、“大锅饭”等分配体制,如此等等。改革开放20年来,尽
管我们在解放思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国人的思想观念仍旧
未能从根本上得以解放,近年来各地的不少下岗职工静坐于当地
政府门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神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无
疑是人民群众社会革命实践的思想结晶,本应为广大人民群众掌
握和运用,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利器。然而,
由于具体的历史、政治、经济条件和个人迷信等因素的影响,这
些原本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东西,却被人为为地神话了,反过
来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头脑和手脚,造成了全国人民崇拜偶像、
思想凝固的历史悲剧:从“东方红”到“大海航行靠舵手”再到
三呼“万寿无疆”、“两个凡是”等等,就是这种神话悲剧的历
史见证。神话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中国得到了“顶峰
”。这样,理论无法再发展和突破,实践在这里也只能停滞即倒
退了。

4、马克总主义在中国绝对化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反映实践的真理从来都是
相对的,根本不存在超越时空,适用于一切时空的“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真理。一个人无论他多么伟大,由于他生活的时空局限
性,都只能掌握真理的-部分。真理被穷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来源说明,它本身就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继
承和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当代资产阶级学者都能吸收
马克思主义对其有用的成分,长期以来我们为什么拒绝吸收当代
它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以给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呢?人们还记
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个疯狂的时代,我们曾把任何事物“一
分为二”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来加以颂扬,但唯独
不能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分为二”。这种现象和矛盾
,不仅是对“一分为二”理论本身的否定,也是把马克思主义看
作孤立于世界文明体系之外的封闭系统和绝对真理,不允许人们
有半点疑问。殊不知,没有怀疑,何以有突破?没有突破,何以
有发展?没有突破,何以有最大的信仰与忠诚?普里高津的耗散
结构理论告诉我们,“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绝对孤立的系统是
没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发展的根本
在于以开放的胸怀系哪现代世界的最新文明。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奴化”

诚然,社会科学和政治有着不可纷分隔的联系,但学术和政
治毕竟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范畴。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
现在),我们曾把学术和政治混同在一起。在学术领域,以“一
家之言”、“一家之言”代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或
者以政治的需要决定科学研究(理论观点)的取舍,致使一些着
名的学者、专家成了“打棍子”、“扣帽子”的牺牲品。这种带
有政治风险的学术研究气氛,不仅严重地窒息了学术研究中的民
主空气,剥夺了人们的学术自由,也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
奴化’风气。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学术研究,不过是迎合政治需
要,附合联治权力的引经据典而已。这种缺乏甚至丧失实事求是
精神的学术研究很难称得上是科学。这种“奴化”风气延续至今
,造成了理论研究大大落后于改革实践的严重后果。更为可怕的
是,这种思潮使中国社科理论界的很多学者失去了独立的人格,
“见风使舵”,左右摇摆,何谈科学?(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
当今中国经济学界具有顾准、孙冶方等人格的经济学家屈指可数
,关于这一问题本人将另文论述)。

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全盘化”

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不但必须接受马克思本人的全
部观点,而且必须运用马克思本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是
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全盘化”。但是,当今世界是一个以知
识的生产、分配为主的新经济时代,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相比,
已全然是另外一番景象。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在全球的广泛应用
和发展,为我们充分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提供了更加先进的
技术手段和方法。但为什么马克思那些于19世纪40年代相适
应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人类已进入新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
为什么还必须全盘化地坚持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所生
活的时代决定了他必然是站在被压迫者和叛逆者的立场,作为工
人阶级中呐喊与奋斗者的先驱,在“无情地批判现有的一切”的
宗旨下,向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射出了一发发有力的炮弹。马克
思的种种观点,整个理论体系,《资本论》从生产过程到流通过
程,再到社会再生产之总过程的分析,无一不是通过对剩余价值
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解剖,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
义必燃胜利”这个给论。对未来的新世界到底应该如何建设,历
史决定了马克思不可能做出明确的回答。当时的生产力状况和科
学技术水平,决定了马克思的理论研究大多采取的只是定性而非
定量、静态而非动态、宏观而非微观、规范而非实证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这种研究及其结论,对于摧毁旧世界的重大意义,无疑
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生产力和科学技
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及其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也应当不断有所进步和发展。试想,在大机器工业时代以批判旧
世界面貌出现于世的《资本论》中,何以能找到在科学技术高度
发达的今天,进行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成答案?
诚然,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资本论》得了历史功绩是不
可磨灭的。但历史发展到今天,对马克思当时科学研究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应当采取辩证地否定,积极地“扬弃”的态度,既
克服又保留。尤友是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应吸收现代科技发展的
最新成果,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宏观与
微观相结合、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科
学地揭示现代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也只有不断地
发展、突破马克思的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才
会有新生、有发展。

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庸俗化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动力和标准。作为生产力中最活
跃的因素,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其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它直接
关系到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则应是判断社会制度及其性质是否
优越的重要标志。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却忽
视了这个根本点,犹如在经济学说史上曾出现的庸俗资产阶级政
治经济学-样,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中,也出现了庸俗的社
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把所有制关系上的“一大
二公”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实践证明,政治经济学
作为一门研究生产关系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运动发展规律的科
学,不去研究生产关系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去研究生
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人的活动及其自我价值的实现问题,
就不可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由于庸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用
所谓的“生产关系超前论”片面解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
未能正视现实,客观分析与评价资本主义社会,不仅造成了经济
研究的庸俗化,也为“左”倾思潮的泛滥提供了理论依据。面对
网络革命的冲击和各种科学思想的不断涌现,我们必须还马克思
主义以本来面目,彻底抛弃人文社科研究中的庸俗化做法,这是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

8、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盲目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人类不断追求自由的解放
史。人类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自己的解放和幸福。然而,
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却长期
以来不准提“人的问题”。理由是:人是分为阶级的。于是一切
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我们的革命变成了“为了革命而革命”,
文革十年动乱把这种革命推向了极点。奇怪的是,近来网上居然
有相当多的人要为文革翻案,真是不可思议。正是马克思主义研
究中的这种盲目性,是人类固有的美好愿望和感情,统统成了资
本主义的专利和资产阶级特权。社会主义搞了半个世纪,居然还
在讨论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这真是笑亦复可悲。

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垄断化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摧毁了封建时代所形成的君主
专制统治。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确立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但在
实践上,甚至在形式上却始终没有确立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力。长
期以来,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许多大政方针的出台,
都是近乎神秘化、封闭性。这无异于与弄群众,群众强奸民意。
这种做法的本质就是解释、研究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权力被
少数政治权威或理论权威高度集中地垄断了,人民群众成了愚民
阿斗。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开和实践的垄断化,造成了我国在政
治、经济等许多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失误(关于这一点,参见
本人在本坛的《决策失误是当今中国的最大失误》一文),给国
家和人民造成了许多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
研究和我们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进一步科学化、民主化,我们
必须以法制破除少数人对马克思主义和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垄断
,实现我国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政务活动的公开化,赋予人民群
众公开参政、议政的自由权力。

1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教义化

马克思是伟大的。他的40年心血之结晶《资本论》的博、大
、精、深,就是这种伟大的证明。然而,在一定意义上,应当说
马克思的伟大是历史造成的。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作为经济学
界的一个流派出现时,不过是于亚当·四米、大卫·李嘉图等并
列而行的。

后来,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统治了人们的思想,是因为
人,特别是作为执政的人,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
教义来信奉。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教义化,给我们造成的损失是不
可估量的。历史上,王明的教条主义、文革的教条及左倾思潮都
差点葬送了我们的党。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恰恰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发挥所带来的。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现代科技,层出不穷。在西方,各种
经济学流派不断涌现,即使是被奉为西方经济学鼻祖的凯恩斯,
其理论也逃脱不了目前的困境。我们在本文提出马克思主义异化
的问题,不死也不会否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
合的历史功绩。而是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的改革实践,要
求我们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失误的理论根源,正视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异化的历史教训,清除附加在马克思主义身上的许多
非马克思主义成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创造性地运用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多
种流派,进一步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创
造21世纪中华民族的新的辉煌。

最后,我们不应忘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类的
自由、解放和发展,才是马克思主义唯一的根本宗旨。只有如此
,马克思主义才会有新生。

⑸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你可以从以上材料中得到哪些有利于我们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现代化建设必须借鉴过去人的经验,包括中国古人的智慧及经验总结,也包括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过去发展的经验。通过这些,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例如:现代化的建设必须注意环境的治理,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再比如:现代化建设必须符合民众的利益要求,照顾到最广人民群众的利益等等

⑹ 阅读下列材料:“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

(1)毛泽东。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
(2)在1957年。成就: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⑤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以上成就任意三项即可)

⑺ 我们使用的人造材料有什么

人造材料又称合成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中文名
人造材料
发现者
德国化学家拜耳
发现时间
19世纪末叶
意 义
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
目录
1 概念
2 塑料
3 合成纤维
4 中国人造材料产业

概念编辑

人造材料中,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号称20世纪三大有机合成技术。它们的登台大大地提高了国民生活水平,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塑料编辑
最早发现到塑料存在的是19世纪末叶的德国化学家拜耳,他曾将苯酚跟甲醛化合,得到一种树脂般的物质。可惜,他不知道它能派什么用场。
1907年,美国工业化学家贝克兰再次研究苯酚与甲醛反应,并加入适量的填充剂,结果发现产品有韧性而且绝缘性能良好。于是,在1910年建成了年产1000吨的历史上第一家塑料制品厂。到1939年,产品发展到20多万吨。虽然氯乙烯是1912年发现的,但使它成为塑料却是在1932年,是由英国卜内门公司生产的。1947年,美国化学家杰勒留和孔宁合成了聚苯乙烯。到本世纪50年代,德国化学家齐格勒和意大利化学家纳培发明了新的催化聚合剂,才把塑料制造业推向高峰。此后高性能的塑料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常见的有聚丙烯、ABS、聚砜、聚碳不下数百种之多。全世界年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等于木材和水泥的总产量。

⑻ 历史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1)历史学是认识历史的最重要途径。
历史是人的创造,有了人,才有人类的历史。但不要忘记,人也是历史的产物,如果古往今来,人们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其为人,而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大家知道,动物的生存和发展依靠的是它的天赋和本能,即某种遗传密码,即使是在有严密组织和分工的蜂群和蚁群中也是如此。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今天的蜂、蚁同它们亿万年前的祖先并没有多大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动物是没有历史的,人们除非用拟人化的办法是写不出它们的历史来的。人却不同,人有智慧,是万物之灵。人的智慧虽然主要来自社会实践,但社会实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创新的过程。在这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历史知识。历史是人类的记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记录。通过学习历史,人们了解和吸取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实践,然后再把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留给后人。如此世代相传,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大,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建议教师引用以下一段材料,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
“自有人类以来,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原始社会,但由于那时还没有文字,没有真正的史学,社会发展就非常缓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不过几千年,而这几千年的进步却远远超过那几百万年。”显然比较容易得出其中的结论:历史学在其中具有一份十分重要的功劳。

(2)认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现实,进而有助于观察未来,看清历史前途。
历史知识是人们认识现在和预见未来的前提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它的现状入手,例如,世界的现状,中国的现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单位的现状,等等。但是,要真正认识一个事物,仅仅知道它的现状是远远不够的,知道现状,顶多只能说出它现在是这样,而不能回答它为什么是这样。这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一个有规律的客观过程,任何现实事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都有它的渊源和成因。只有了解它的历史,才能知道它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才能把握它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如此,每一个人也是如此。

阅读全文

与历史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