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巨流河作者如何表达历史

巨流河作者如何表达历史

发布时间:2022-09-27 15:30:41

A. 《巨流河》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巨流河》(齐邦媛)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rdqNB7h8YoC-OUrk-6oVMA

提取码: ah8d

书名:巨流河

作者:齐邦媛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0-10

页数:398

内容简介:

巨流河,在清代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作者简介:

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一九四七年来台湾。一九六八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研究,一九六九年出任中兴大学新成立之外文系系主任,一九八八年从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任内退休,受聘为台大荣誉教授。曾任美国圣玛丽学院、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教学、着作,论述严谨;编选、翻译、出版文学评论多种,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将台湾代表性文学作品英译推介至西方世界。

B. 求《齐邦媛《巨流河》》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齐邦媛《巨流河》》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R3vP3B0hj6McGZnMz0lYKg

?pwd=soa3 提取码:soa3
简介: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民国初年的留德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维新派,毕生憾恨围绕着巨流河功败垂成的一战,渡不过的巨流像现实中的严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冻于此,从此开始了东北终至波及整个中国的近代苦难。作者的一生,正是整个二十世纪颠沛流离的缩影。
作者以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巨流河》,其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记述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

C. 《巨流河》这部书,它是围绕怎样的一个故事来写的

关于《巨流河》一个人太愉悦或者太悲伤的时候,都不是适合下笔的时候。但是有些东西进了心里,就是一辈子,甚至会在细微末节的地方改变你,甚至会在更深远的时光里改变你对许多人与事的决议。这是一本好书的力量,这是阅读的力量,是沉下去深深将一颗心和头脑全付交给文字后获得的私人享用。这是随着年龄痴长后截然不同的一种体验。

书中花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讲她到了台湾之后的生活和工作,她选择了学理科的丈夫罗裕昌,接着遇到大陆移民潮,从白色恐怖到解严,再到2010年的台湾。似乎经历了战争的恐惧、张大飞的死和文学的历练之后,台湾的种种成了云淡风轻的事。齐邦媛有条不紊的叙述,相较前半段而言,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有至纯至深的爱情,没有至浓至烈的国仇家恨,没有初识文学时对灵魂对深沉的震动。剩下的是家庭的责任、工作的挑战和对知识的追求。按照齐邦媛自己的话来说,童年在战争打响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却在少女时期重新从文学中捡回,直到去了台湾,似乎一夜之间成年。看这本书,会真的发现,台湾跟大陆真是一脉相承,却又格局迥异。

D. 文艺类的书籍推荐

1.毛姆,《月亮和六便士》:这本书堪称文艺青年必备,书中作者以画家高更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天才画家,他在四十岁时突然抛家弃子,辗转于巴黎、马赛等地创作绘画,最终老死在一个小岛上,他创作了一幅幅永垂不朽的经典之作,感悟到了艺术的真谛。
 2.安兰德,《源泉》:是关于天才如何塑造自我,如何和这个世界斗争的着作,同样的经典故事,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3.伊恩·麦克尤恩,《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这是一本“重口味”的书籍,但是语言却那样云淡风轻,作者能够以这样的文笔描述出这样的内容,绝-对的高手无疑。
 4.张大春,《四喜忧国》:张大春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人,他喜欢用文字开玩笑,也喜欢用文字传达出的幽默,他的作品,都很耐看。
 5.雷蒙德卡佛,《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本书中的语言极其简练,句子都很耐读,讽刺更是不带温度的冷酷。
 6.奈保尔,《米格尔街》:这本书中充满了人文关怀,但是却不做作、不煽情,好像只是在客观的叙述一个故事,一个悲剧,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诗意,却又将人性揭示得非常深刻。
 7.廖一梅,《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像话剧台词一般的语言,堪称一流,先来感受一下,“你得有权利有资格才能夸奖我,不是每个人的夸奖都会让我高兴”。
 8.李安,《十年一觉电影梦》:关于电影,关于李安,这里有你不了解的他,虽然这本书有点细碎,但是却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作者的诚意,他是真的想让你了解电影,了解李安。
 9.布里吉特·吉罗,《爱情没那么美好》:这是一本专讲爱情“坏话”的书籍。作者的文字功底很强,所以这本书也十分具有可读性。
 10.齐邦媛,《巨流河》:含蓄的文字,感人的爱情故事,令人读完觉得美好而又悲凉,这本书便有这样的力量,能给你一种矛盾的美。

E. 你可以拥有一切,但不能同时

在重商言利的时代,我却还在探讨中文的困境。不过,这也是中文变革的契机-----只有在不匮乏的年代里才有这种可能与环境。

昨晚看了张维迎教授的一段演讲视频,谈及“语言腐败的危害”这一主题。核心话题就是当下中文的腐败与困境。中文是我们每天都在不自觉使用的工具,也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语言。或许正是日常应用所在,中文的语言变迁我们未必能及时的知晓并洞悉其中的奥义。就像鱼儿生活在水中却未必知道水的存在一样。

语言的尽头是什么呢?这样艰深的话题还是留待哲学家去回答吧!我能信任的答案就是:美。毕竟中文有着自己的美。今天推介的书籍就与“中文的美”有关。

台湾文学大家王鼎钧先生是近些年才走进我们的视野,他的着述 《回忆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是个人传记与散文相结合的扛鼎之作。 《回忆四部曲》 与我之前推介的齐邦媛先生的 《巨流河》 一起来读,会让大家领略到少有的中文沉静之美。也会让诸位读者再次领悟到中文所展示的平和之力何其巨大。就像“红烛高照亮夜堂,海棠渐次浅浅开”的静溢。

王鼎钧先生的 《回忆四部曲》 在时间和经历内容与《巨流河》中的人生阶段是重叠的。时代背景是一样的。同样面对命运的捉弄,同样面对抉择的艰难,同样面对顽强生活的力量。对于那个时代而言,这两位先生的着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态度的样板:豁然。

王鼎钧先生还有一本小书非常有意思,就是 《古文观止演义》 。这本书是王鼎钧先生选取了《古文观止》这部文选集中的24篇文章作为材料,讲解文章与文字的“化解”之道。有媒体推荐《古文观止演义》是这样写的:

《古文观止》并非人人必读。读《古文观止》者必须化读。化,大而化之,食而化之,转而化之。但观大略,常有会意。悠然神往,欣然忘食。得其益,承其统,尽其妙。如何化读?一言难尽。愿有缘人以清净心一展此卷。

这一段推荐中标明了阅读王鼎钧先生的《古文观止演义》这本书的诀窍所在,一是要“化读”,二是要有“清净心”。这两件事都是属于难上加难的事,若能做到,不亚于在蚊子腿上剥下二两肉来。

在我们以往的中文教育中,常常会让我们去阐述所谓的“中心思想”,并且还需要按照“三段论”的方式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附带着还要分析作者身处的时代背景、思想特征。如果还要深入一些,还需要采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原则分析和判断作者思想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单单为了一个“中心思想”,还得需要学习之人学会添油加醋的本事。如果不经此类“外科手术般”的分析观察,那文章就无法被人“正确的”理解和知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中文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学习的。

按照上述的方式,我们学会了拆解,却未必能学会建设。中文也逐步变成了散落一地的物件。幸好中文本身所包含的功底和演进时间足够长了。所以随便捡拾一点散碎物件也可以一用。或者把这些散碎物件重新拼装一下也不碍事。至少单字,大家都还认得。

由单字变成词,从词语演绎成为长句,从长句中看到人,由人见到感情和事理。这是中文一般遵循的规律。语言是因人而起,有情而抒发的。如果文字中产生不了美,那么这样的文字怎么看都是冷的。王鼎钧先生娓娓道来的《古文观止演义》细读起来,“情”是唯一的主线。一篇文章没有共鸣怎么会有传诵呢?在王鼎钧先生的讲解里,我们能体会到不太一样的中文表达。这本《古文观止演义》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韩愈的《祭十二郎文》。

也是从这本王鼎钧先生“化读”《古文观止》的小书开始,让我联想到了语言的变迁。在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位德国中学老师写就的书 《第三帝国的语言: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 。“言语有如微小剂量的砷,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发生作用”。《第三帝国的语言》记录了语言变迁的一段历史,这本“世纪之作”既是历史书写的杰作,也是一流的历史文献。它记录了一位语言和文学家在无望的纳粹时代实施的自我拯救,令所有的历史书籍在它面前相形见绌。这本书的作者维克多•克莱普勒于1960年于德累斯顿逝世。

《第三帝国的语言》 是一本比较另类的有关语言的历史书。也属于“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作品。它来自纳粹德国时期一位语文教师的笔记。在这本笔记之书中可以清晰看到语言是如何被改造的,而人又是如何接受被改造的语言之后被驯服的过程。

对于语言-----这种日常所用的工具,语言的变化往往是不易让人察觉的。也正如当代的中文在使用中多带有杀伐之气。相比英语,中文在逻辑性上有着先天缺陷,这需要更为广阔的视野才能注意到中文这一根本性的问题。一如在 《第三帝国的语言 》这本书中所讲述的一样,语言是可以被修订的。所谓的“新话”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在“新话”的话语体系里,只有正确、无畏、激情、崇高及其所有代表人类最高梦想的词语才可以存活和使用。在“新话”的话语体系里没有悲伤、疑问、眼泪和痛苦这些具备“个人化倾向”的词语。

先是语言被改造,接着就是生活被改造。少有人关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这位中学语文教师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回事。在这位语文学者的记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日子是如何被权力胁迫和肢解。在纳粹的日历中,每一场战争,每一个战士的死亡,每一次屠杀胜利都可以作为节日,尾随节日而来的是庆典。与此同时,记忆是可以抹去的,语言是可以重建的,生活是可以打碎的。信仰可以是魔鬼的。就像在普通的日子里,希特勒的日子就是民众的节日。希特勒的语言就是民众的语言,甚至是希特勒的感冒也是民众的感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都可以被赋予一个意义,这个意义由一个人说了算。民众的语言、庆典和狂欢是被定制和固化的。普通人脸上的表情和微笑的次数,当然还有微笑的深度与真实内心的匹配程度均有明确的定义。这些事实会一一出现在读者的眼前。

这些荒诞吗?在这位语文学者的笔下,他孤零零及心惊胆战的站在狂欢的队伍中,在他周围环绕着欢呼的人,每一个人脸上浮现的认真和真诚,要远远大于他自己的,而这让他害怕。耳边响彻天际的欢呼声和语言变得陌生起来。

而这一切的起因,或许就是从一部字典的释义开始的。这一切的起因,或许就是将我们日常所用的一万个字减少到十个字开始的。请记住:上帝为世间的每一物命名,为的就是记取和铭记,而不是遗忘。知识与理性难以长存,就在于知识和理性对于人类自身疯癫的清醒判断而让人难以接受。让一个人接受知错的难度和成本要远远大于让其接受一个疯狂梦想的难度,而作为普通人要警醒的是:“小心!语言也会消失”。如果语言只能以残存的方式继续的话,剩下的语言初初让人心生热血,而走到最后,剩下的语言或是单字只有自我相残的功能。就如同这位语言学者的告诫:“我们应当将纳粹语言中的很多词语置入群葬墓坑,长时间掩埋,有一些则要永远掩埋”。

之所以将王鼎钧先生的《古文观止演义》与维克多•克莱普勒《第三帝国的语言:一个语文学者的笔记》放置在一起来讲述。乃是因为语言的“美”是极其脆弱的。稍不留神,语言的美的美就会荡然无存。将一种美好与一种残酷并列在一起就是为了警醒。一贫如洗的语言也曾存在过,绚丽多姿的语言也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哪一种更是我们想要的,才是最主要的语言变迁之路。

在这篇推送中有关《第三帝国的语言》的文字选自三年之前的阅读笔记节选。这些笔记现在读起来都会让我觉得不是自己写的。我选择了一些温和的文字,太过激烈的文字适合私藏。很不幸,《短书集》现在的推送越来越长了,而且在内容晦涩上没有多少转好的迹象,也是难为各位读者了。现在我所作的书评和推介常常会在几本书之间作穿插迂回。这更像是我现在阅读时所采用的思考方式。此种思考方式是自然而然到来的。但却未必适合每一位《短书集》的订阅者。我也试图用一种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新的书评写作。说到底,这是独舞。

我试图让大家明白的内容我自己到底明白了多少,我不知道。《短书集》会带领大家进入怎么样的辽阔之地呢?我不知道。就像本文的标题提示的一样:你可以拥有一切,但不能同时。这句话是玛丽莲梦露说的,真是一个明白人。

F. 《齐邦媛《巨流河》》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齐邦媛《巨流河》》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R3vP3B0hj6McGZnMz0lYKg

?pwd=soa3 提取码:soa3
简介: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民国初年的留德热血青年,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维新派,毕生憾恨围绕着巨流河功败垂成的一战,渡不过的巨流像现实中的严寒,外交和革新思想皆困冻于此,从此开始了东北终至波及整个中国的近代苦难。作者的一生,正是整个二十世纪颠沛流离的缩影。

作者以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巨流河》,其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从长城外的'巨流河'开始,到台湾南端恒春的“哑口海”结束。记述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

G. 河流的10本书

关于河流的10本书

河流带来富饶的土地,带来了生命,也带走生命,“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远古传说记录了河流和人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下为励志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河流的10本书,供大家参考。

1、流动的权力:水如何塑造文明?

[英]史蒂文·米森、休·米森 / 岳玉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 2014-7 / 42.00元

本书阐述水、权力与人类文明的博弈历史。

作者实地考察了肥沃新月地带的费南谷地、古希腊的克诺索斯王宫、纳巴泰的卡兹涅“宝库”、古罗马的引水渠和卡拉卡拉浴场、古代中国的都江堰、吴哥王国的“内陆海洋”、美洲玛雅文明和印加帝国的马丘比丘等10处治水文明遗址,讲述古人如何控制、利用和争夺水资源以及水如何影响文明兴衰的历史。

水历史研究不仅是国际兴盛的学术现象,而且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本书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且发人深思,是水历史研究领域一部值得推荐的佳作。

2、江城

[美] 彼得·海斯勒 / 李雪顺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2-1 / 36.00元

《江城》记录了作者在涪陵两年教书生涯的所见所闻。

1996年夏天,27岁的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抵达中国长江边上的一个小城:涪陵,以和平工作团的身份在当地的学院教两年的书。

自1949年以来,当地人就未曾有过美国人在此生活的明确记忆,纵使何伟的姓名极为常见,但他仍是这座四川江城数一数二的外来陌生人。

原以为这将是一个平静的两年,何伟却发现他闯入了一个与他的文化和个性全然不同的社会之中。

3、巨流河

齐邦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1-4 / 32.00元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

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在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埋藏着巨大悲伤的时代,同时也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

4、绿镜头Ⅱ:我走在大江大河

汪永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3-8 / 80.00元

作为一各记者和环保志愿者,作者从1998年开始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从2000年以来关注中国的江河。

在本书中,作者的采访足迹遍及中国,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汉江、渭河、汾河、钱塘江、永定河等十几条大江大河中的源头探访,以及巴西的亚马逊、埃及的尼罗河、德国的莱茵河等国际河流的探访。

亲眼目睹着这些大江大河的江源及河流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受过度开发的影响,所带来的生态灾难。

书中描绘着这些江河十年来的变化,也试图挖掘着产生这些变化的大环境的影响与局部地区人为的干扰。

5、黄河之旅

[美] 比尔·波特 / 曾少立

南海出版公司 / 2012-4 / 36.00元

《黄河之旅》是比尔•波特继《空谷幽兰》和《禅的行囊》之后再次为广大读者带来的充满文化底蕴的行走笔记。

书中记录了比尔于1991年春进行的一次追寻中国母亲河——黄河源头的旅行,在这次旅行中,他探访了黄河沿岸的重要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凭借着对中国文化的执着与热情和对黄河之源的强烈好奇,比尔从黄河入海口出发,战胜重重困难,最终到达了约古宗列盆地的黄河源头。

6、尼罗河的赠礼

温静

商务印书馆 / 2014-5 / 36.00元

本书在古埃及文明的各个层面上分别取景,选择代表性的传奇人物故事,例如古埃及文明的生死观,古埃及人的日常娱乐生活,金字塔的王家工程队与统筹规划等等。

本书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立体鲜活的古代埃及,感受到自我的渺小与精神的奥秘,体会到人对和谐与永恒的向往。

7、奔向湄公河:从滇西南到老挝

小重山

经济管理出版社 / 2012-6 / 28.00元

作者小重山沿湄公河自驾游,采用游记的形式,详细描述独自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行走时间和路线为脉络,配以图片,再现了滇西南和老挝万象。

该书着重讲述该地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和风土人情,如腾冲抗战、龙陵战役等多年尘封的一页。

作者用冲淡散漫的笔法,今古对照、情感真挚,展现一种纯净自然、浪漫写意的生活,字里行间真实流露旅程中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思考。

8、莱茵河:历史、神话和现实

[法] 吕西安·费弗尔 / 许明龙

商务印书馆 / 2010-12 / 25.00元

本书是年鉴学派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的一部重要的史学着作。

通过梳理莱茵河的历史发展,揭示了莱茵河两岸民族和国家从古到今的内在因素,借此警示并预见隔河相望的法德两国关系的未来走向。

9、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7-4 / 20.00元

本书收入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

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表彰中国历史有它的特色,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前后连贯。

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身经验。本书和黄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中国历史的深刻领悟。

10、中国珠江文化简史

司徒尚纪

中山大学出版社 / 2015-07 / 196.00元

珠江文化在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多元互补和多源同归的格局中,占有自己的独特地位。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珠江文化在变革中国社会、推动中国历史前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本书体大思精,是一部集学术性、现实性、可读性于一体的学术着作,反映了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可供学术机构、高等学校、图书文博、事业企业单位,以及文化界、文化爱好者、干部和青年学生等参考使用。

;

H. 巨流河是一部什么书

《巨流河》是一本2010年10月由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齐邦媛 。

内容简介


作品通过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写出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

巨流河,在清代就被称为巨流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初识文学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到哑口海的故事。

作者以邃密通透、深情至性、字字珠玑的笔力,记述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故事。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以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写作完成《巨流河》,其以缜密通透的笔力,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成为台湾文学推手。

I. 求专业讲历史的书籍啊。小说形式也可以,我想知道历史的分量。沉重的历史。

历史的分量?……
话说通俗一点也很成功的一部就是《明朝那些事》,高中的时候看的稀里哗啦的。
我本科专业是历史,现在看的专业书比《明朝那些事》的分量自然是要重一些了,但当时的感动现在还记得。楼主可以去看一看钱穆的《国史大纲》,不一定要全部看完,看《序言》很触动人,时值抗战,几乎亡国之际的知识分子的担当跃然纸上,当然还有那种难以形容的心酸。“对国史怀有温情与敬意”是里面的名言吧。

曹禺的剧本《家》,改编自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得相当成功,书不长,能感受到封建大家庭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每个人的走向,爱情,亲情,友情。历史的主体是人,包括英雄平民,也包括年轻年迈的各个年龄段的男男女女。
还有排一楼说的《百年孤独》,超级不得了啊一本书啊~
齐邦媛《巨流河》,民国时期的。她和一位殉国的空军飞行员的感情尤其感人。作者父亲是原来东北中学的创立者。文中涉及抗战教育机构向西南推进,还有国共战争,国民党败走台湾……齐邦媛是知名翻译家。
《南渡北归》

还有楼主可以看看凤凰中文的《我的中国心》系列,讲的是民国很多着名学者的人生际遇。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中国心……始终一书生,钱穆》
再补充一点 新宣传员筒子说得特别好,要从史料中凭自己的眼光判读。所以楼主有机会可以接触一些史料,正史啊,笔记啊之类的

J. 中国不亡,有我巨流河读后感

终于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巨流河》,这是一本很好的书,让人动情处很多,很难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觉得没有能力写读后感。简单介绍并摘抄若干,聊表敬意,希望更多的人喜爱这本书。

全书按照齐邦媛先生的一生经历为线索,叙述了她前半生在战火硝烟中的大陆颠簸流离,后半生在风雨飘摇的台湾潜心治学的经历。齐邦媛年少时跟随父母流亡,抗战时期在大后方完成学业,师从朱光潜,打下深厚的中英文学功底,也看尽国破家亡的苦难苍生。家庭背景让她更深刻直接地面对战争带来的变革和创伤,在作者的笔下,刚强的青年学生高歌中国有我,不亡,烈士遗孤张大飞投身空军义无反顾,每一章每一节都惊心动魄催人泪下。更难能可贵的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动乱中仍然办杂志开书店,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育,生命不止,弦歌不辍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不至于因时局动荡而断层,也传授了西方的文学艺术和先进科技,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复兴中华的中坚力量。

最让我以记忆深刻的还是齐先生写自己在抗日战争时期接受南开教育的那段史实,烽火烧得炽热,炸弹伴随我们的读书声。不跑警报的时候,埋首用功;跑警报时,课本仍然带着,准备明天的考试。……在那艰难的环境,我们每天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晚上被臭虫咬,白天要跑警报,连有月亮的夜里也不放过。正因为如此,剩下的一点点时间就变得无比珍贵。

每天早上升旗典礼,老师们总会说些鼓励的话,南开给我们的这种敲打的教育,深深影响我们。在战火延烧的岁月,师长们联手守护这一方学习的净土,坚毅、勤勉,把我们从稚气孩童拉拔成懂事少年,在恶劣的环境里端正的成长,就像张伯苓校长说过:‘你不戴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来你是南开的。’

每当读到这样的描写,我的内心历时充溢着满腔激情,随同齐先生一起,感受着年轻学子们在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境地如何读书报国,如何舍生取义。同时作者也用了很多笔墨向我们描述了朱光潜、吴宓等那一代文化大师的点滴风范,让我肃然起敬。

而读到当中国大陆正在土法炼钢,数百万人死于灾荒的那些年,台湾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一九七零年到一九八零年,国民中学的教育薪津是由全省的屠宰税支付的! 寸有所长,蒋介石打仗打不过毛泽东,但他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却远非毛所能比肩,当林语堂、钱穆等在阳明山书斋中专心论述时,陈寅恪、朱光潜他们又在干什么?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唉,赶得走侵略者却保不住江山,读书人一声长叹!

阅读全文

与巨流河作者如何表达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