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济宁市概况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辖12个县、市、区,面积11000平方公里,人口756万,东部是山区,中西部是平原、洼地和湖泊,河流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和济新铁路横穿东西,又是104国道和327国道的交汇处,济宁机场已经开通了济宁至北京、广州、上海、济南、青岛等多条航线,济宁市通讯设备先进,全市已实现了程控电话联网,可直拨世界各地。
济宁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3.3度至14.1度。
济宁人杰地灵,盛产小麦、玉米、稻谷、地瓜、棉花、花生、果品、瓜菜、畜产品和渔湖产品。矿产资源分布广、品种多、储量大,主要有煤、铁、铜、铅、大理石、花岗石等三十多种。济宁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的储量200多亿吨。稀土储量1300多万吨。济宁是山东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微山湖水面1260平方公里,是全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北引黄河、南饮长江,储水量达30亿立方米。另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淡水资源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自古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春秋时期五大圣人,即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孔亻及和人类初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均出生于济宁。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处,省级50处,市级数百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等级最高的孔庙,中国古代最大的人造园林-孔林,号称“天下第一家”的孔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这些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朝拜、寻根祭祖。
济宁市素以“孔孟之乡”、“江北小苏州”而着称。旅游业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以来从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实力,年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很快。旅游“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有了很大提高,旅游业有了长足进步,基本满足了游客的需求。
到1997年底,全市拥有七座星级旅游宾馆,其中三星级一座、二星级六座。旅游涉外饭店20座,较高标准的床位4000多个和15000个餐位,旅游车辆1000余部,并建有一批较高水平的游乐设施。
近几年已新建、整修、恢复了40余处旅游区和名胜景点,拥有270余处对外参观点。如“六艺城”、“论语碑苑”、“观水园”、“鲁国盛世”、“孔子精华园”、“济宁博物馆”等,正在建设的省级旅游度假区一个。此外,还有一批旅游项目和设施正在筹建中,逐步形成了以市区、曲阜、邹城、微山、梁山为核心的风景名胜旅游区。
㈡ 在济宁的历史事件
一块古老的土地,根据考古发现,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夏时南部为鄫国,北和西北为滕国和薛国。后几经变称,明时,北置滕县,南置峄州,后降峄州为县。清循明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枣庄地区分属台枣专署和尼山专署,1950年5月,属滕县专署。1953年7月,属济宁专署。1960年1月,撤销峄县,建立县级枣庄市。1961年9月,定为省辖市。1979年,滕县由济宁专区划归枣庄市。枣庄市驻地,早在唐宁时就形成村落,因多枣树而得名。近百年来,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逐步演进为集镇,现已建成以能源生产为主,煤焦化工、建材、食品、电力、纺织、机械、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中等规模的工业城市。
在这块土地上,近百年来发生过多次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1923年,“杆子”首领孙美瑶率部在津浦铁路临城与沙沟之间毁轨,将2次特快列车上的中外旅客300余人,其中外籍旅客39人,劫持到抱犊崮,制造了轰动世界的民国第一大案“临城劫车案”。1938年3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枣庄境内台儿庄会战,战役历时33天,共消灭日军1万多人,最后以日军溃败而告终。1940年铁道游击队成立,这支搞日武装活动在枣庄、临城的铁道线上,打洋行、扒铁道、炸火车、拔据点,打得日本侵略军闻风丧胆。
在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涌现出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战国时,齐贵族田文,号孟尝群,受封于薛,门下有食客3000,先后出任齐相、秦相和魏相,是当时名扬四海的显赫人物。薛人毛遂,为赵国平原群门下,自荐出使楚国,说服楚王联合抗秦,“毛遂自荐”被历代传为佳话。汉初薛人叔孙通才智过人,被汉高祖刘邦拜为博士,后为太子太傅,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西汉曾县人匡衡,自幼勤奋好学,曾流传“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迁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职,被历代推为名人。明隆庆进士贾三近学识渊博,曾两次出任现南京光禄寺卿,据考证《金瓶梅》作者即为此人。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广、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历史人物。
历史沿革
夏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南属鄫国,北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商朝时期,今枣庄地区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西周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属薛国,北属滕、郳二国。春秋时期,今枣庄地区东属鄫国、南属逼阳国,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国和小邾国。战国时期,今枣庄地区东部为兰陵、南部为傅阳,西为齐之舒州,北部为齐之滕国。公元前254年,今枣庄地区全境属于楚国。秦朝,今枣庄地区东部为郯郡的兰陵县、鄫县,南部为傅阳县,西部为薛郡的薛县、戚县,北部为滕县。西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国、南部为楚国。东汉时期,今枣庄地区属东海郡。三国时期,今枣庄地区全境属魏。两晋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初属鲁郡,先后置蕃县、薛县、公邱县、戚县,南部属兰陵郡,先后置氶县、鄫县、阴平县、昌虑县、合乡县。南北朝时期,今枣庄地区北部属鲁郡,辖蕃、永兴、昌虑,南属兰陵郡,辖氶、鄫、傅阳。公元550年以后,今枣庄境内只有氶、蕃两县建置。隋朝,今枣庄境内北为蕃县,后改为滕县,南为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唐朝,今枣庄地区属河南道,北置滕县,南置兰陵县,后改为氶县。宋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为氶县。金朝,今枣庄地区北部为滕县,南部置峄州。元朝,今枣庄地区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明朝,今枣庄地区属济宁府,后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州,后降为峄县。清朝,今枣庄境内属兖州府,北部置滕县,南部置峄县。中华民国时期,沿袭清代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今枣庄地区仍为滕、峄两县,属济宁专署领导。1960年,峄县改为县级枣庄市。1961年枣庄升格为山东省省辖市。
古今名人
奚仲
任姓,古薛国(今滕州市)人。据传为黄帝之后,夏禹之臣,因善造车,受封于薛,为异姓诸侯。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与熏陶,非常喜爱科学技术,再加上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青年时期就成为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奚仲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决心把车造成,为人们解决陆路交通运输的困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了。夏王大禹封奚仲为“车正”。后来奚仲告老回家,大禹就封他为薛国的国君,奚仲遂成为薛国的始祖。今滕州市与薛城区的交界处奚公山西南的小南山上,就是奚仲造车的地方。
墨子
名翟,战国时期鲁之小邾国(今山东省滕州市木石一带)人,约生于公元前480年,卒于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出生于劳动人民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学多才,创立了墨家学派。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宗旨,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等主张,其主要思想、业绩体现在《墨子》一书。墨子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网络全书式的平民圣人。墨子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某些创见与近代科学原理几乎完全相同,后人尊称墨子为“科圣”。当代着名学者杨向奎先生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
滕文公
战国中期滕国(今滕州市)国君,滕定公之子。周显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国,在途经宋国时,两次拜见孟子,向他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诲。增强了将滕国治理为善国的信心。滕文公做国君后,根据孟子的意见,在国内推行仁政,实行礼制,兴办学校,改革赋税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声大震,远近都称文公为“贤君”,自愿来滕定居者络绎不绝。数年后,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贤君,善国之名远扬。
毛遂
战国时薛(今滕州市张汪镇)人,赵国平原君的门客。三年无所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20名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19人,尚缺1人。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到楚国后,平原君与楚王会谈,求其出兵援赵。半日已过,会谈仍不见成效。毛遂手握宝剑登阶而上,陈其利害,毛遂一席话语说得楚王连连点头称是,遂与平原君歃血为盟,决心楚赵联合共同抗秦。至赵国后,平原君将毛遂视为上客。毛遂后卒于薛,葬于薛城北门外(原滕州官桥火车站处),民国初年,修建津浦铁路时,迁葬官桥车站西,现迁葬墓址尚存。
孟尝君
姓田名文,田婴之子,战国时期四君子之一。薛国(今滕州市张汪镇)人。田文继位后,他轻财下士,广招八方志士仁人。不久,门下食客达3000人,境内百姓达6万余户。公元前298年,秦昭王闻知孟尝君贤能,聘为国相,后听信谗言,将孟尝君囚禁。孟尝君靠门客有“狗盗”“鸡鸣”之技方才逃出。后孟尝君又被齐闵王聘为齐相。在任期间,他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赵,发展合纵抗秦势力,使齐国名声大震。有一年,门客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竞“窃矫君命,以债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并称“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后因同姓田甲劫闵王,遭人诬告。孟尝君谢病归薛时,“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卒后,葬于薛城东北隅,现墓址尚存。
叔孙通
汉初薛国(今滕州)人。秦末,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叔孙通在彭城率领儒生弟子百余人归顺刘邦。叔孙通聪明机警,善于言辩,审时度势,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叔孙通见刘邦为群臣无礼而忧虑,召集儒生,参照周朝和秦朝的礼仪结合汉初的实际情况制定汉代的朝仪。孝文帝时,叔孙通又任奉常,并制定了宗庙仪法。叔孙通不仅帮助刘邦整顿了朝纲,而且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他的一生为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马迁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
匡衡
字稚圭,西汉着名经学大师,东海郡承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人,匡衡幼年好学,勤奋努力,据《西京杂记》载:“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匡衡读书不但刻苦勤奋,而且说《诗经》见解独特。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匡衡任少傅数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总理全国政务。在后几年里,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疏广 疏受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汉宣帝时,选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当时亦以贤明被选为太子家令,后升为太子少傅。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疏广任太傅五年,称病请求还乡。皇上考虑到他们年迈,就答应了,并加赐黄金20斤,皇太子赠金50斤。二疏辞官回到家乡萝藤之后,将金遍赠乡里。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
贾三近
(1534――1592)字德修,号石葵,别号石屋山人,明隆庆进士。贾三近出身仕官之家。贾三近24岁举山东乡试省魁;隆庆二年(1568年),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名次为山东省第一,被选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自此,开始宦海政治生涯。贾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兴利除弊,嫉恨贪官污吏如寇仇。明万历十二年,贾三近任光禄寺卿。不久又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到任之初,宣布科条,接见吏民。改革弊政,严惩贪污,政绩卓着,受到朝廷嘉奖。万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峄县贾三近家拜为“兵部右侍郎”,贾三近以父母年高,上书辞谢。后因背疽发作,长逝于家,终年59岁。贾氏一生着作多有散佚,见于贾氏谱载的仅奏疏、杂文等三十余篇。诗词、碑记等十余篇。据张远芬在其所着《金瓶梅新证》一书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峄县文学家贾三近”。
刘平
(1812――1862)原名刘平先,枣庄市台儿庄侯孟村人。清咸丰八年春,刘平以贩粮、盐同伙为骨干,在侯孟村发动和领导了农民起义。后响应太平军北伐,参加幅军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以逼阳城一带为根据地,起义军声威大震,很快增加到几万人,刘平成为幅军的主要领袖。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封刘平为“北汉王”。清同治元年二月,当清将翼长索尔固善进攻幅军驻台儿庄的营区时,幅军遭到惨败,德棱额趁机率领清军进攻阳城主寨,刘平指挥军队斩杀清将索尔固善、琦胜等人,身受重伤,冲出重围,率部至蝎子山中养伤时,被叛徒待卫杀害。
戴华藻
号新斋,安徽寿县人。曾任清政府直隶东明候补知县、直隶望都知县,中兴公司主要创办人和总办。清光绪六年,李鸿章奏派戴华藻等来枣庄设立中兴矿局,用土法开采煤矿。他受命后,轻行至峄,躬自相度,择地兴办。使枣庄煤矿成为山东省第一座近代化煤矿。
光绪七、八年间,戴华藻为了进一步筹集资金,先后函请张莲芬等一批清政府官僚集股。资本到位之后,中兴矿局便陆续购买了4架抽水机器,又从上海、广东等地雇请技师和技术工人操作,生产局面逐渐打开。在酝酿筹议创办中兴公司时,他积极支持和协助张莲芬工作。清光绪二十五年,中兴公司成立时,他任协理,直到光绪三十一年,因年老多病而辞职。
张莲芬
(1851――1915)又名张毓蕖,官僚资本家,商办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总理,浙江余杭人。1881—1882年,应山东峄县中兴矿局创办人戴华藻之邀,参与矿局投资。以张莲芬为首的一部分官窑局股东,于1898年10月决定禀告办理北洋通商事宜直隶总督王部堂,要求复业开矿。在取得清政府同意后,于光绪二十五年春招收德股,集股200万两,将公司定名为“华德中兴煤矿公司”,自任总办,德璀琳为洋总办。光绪三十三年,张莲芬在全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趁德国在山东侵略行动较缓和时,毅然不再招收德股。
1908年,中兴公司将公司改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注销“华德”字样,取销洋总办。中兴公司从形式到实质都完完全全是中国人自办的民族工业。1915年2月1日,南大井透水,灾情惨重,停产半年多,经理张莲芬因忧致疾,是年底病故。
张莲芬经营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7年,计筹股本300万(连同借款共500万)银元,修筑50公里运煤铁路一条,近代化大井一座,并附建了自备电厂、机械修理厂和车辆修理厂,使枣庄煤矿成为“唯一能与外人竞争之矿”。
孙美瑶
(1898――1923)枣庄市付庄乡康宅村人。其胞兄孙美珠,清末秀才出身,为这一带有名的知识分子。1918年,孙美珠等联络地方武装和各路“竿子”,筑寨于君山(即抱犊崮),与其族叔孙桂枝分别为大寨主、老寨主。苏、鲁、豫、皖四省数十县的饥民,相与云集,不期而聚者达七八千人。孙美珠等于1920年清明节,正式组成“山东建国自治军”,由孙美珠任五路联军总司令。1922年7月15日,在西集的一次遭遇战中,孙美珠为官军所杀。孙美瑶继被推举为司令。当时的北洋政府,为了消灭“山东建国自治军”,委山东督军田中玉为剿匪司令,对抱犊崮山区继续进行围剿。山上水粮俱绝,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孙美瑶在沙沟、临城间的姬庄附近,把路轨拆开。1923年5月6日凌晨2时50分,由浦口开出的第二次特别快车,至此出轨,孙美瑶将中客30人,西客39人,虏到抱犊崮山区。临城劫车案的发生,中外为之震惊。驻北京各国公使团,公推葡萄牙公使符礼德为领袖,向北洋政府提出口头抗议。北洋政府屈于外力,积极设法与孙美瑶谈判。田中玉、郑士琦等在领事团的压制下,答应于13日上午9时前把官军撤离。谈判达成了协议:围剿“自治军”的官兵,一律撤回原地,并将“山东建国自治军”改编为“山东新编旅”,委孙美瑶为旅长。
曹锟为了彻底消灭孙美瑶部,于12月19日通过新任山东督理郑士琦;指使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在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摆下“鸿门宴”,将孙美瑶诱至枪杀。
㈢ 我想知道济宁的历史和地理!!!
济宁在历史上一直是漕运军事重地,元明清三代
政权均在济宁设立了相应的军事机构,充分显示了济
宁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军事地位。
元代驻济宁的军事机构
至元八年(1271年)升济州为济宁府,治任城。十
六年,升济宁府为济宁路。据《元史》载:运河贯通
后,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二月,“增济州漕舟三
千艘,役夫二千人”。元初,经漕运京都的粮米百万担,其中
通过济宁所运漕粮达30万担。为管理漕运,朝廷在鲁桥(今济
宁市微山县)设立了都漕运司使。至正十年(1 3 50年),设济宁
兵马司,驻扎辅漕兵士1,2万人。十六年,置济宁分枢密院,
济宁成为军事要地。
整理/柳林
明代驻济宁司运军事机构
明代设司运军事机构总部为总理河道军门署, 下辖道、
卫。济宁除总督河道军门署外,驻有两个兵备道和两个卫。总
督河道军门署负责节制南北直隶和河南、 山东各道。仅山东
运河道就辖有沂州道、漕濮道、临清道、济宁道等四个兵备道。
沂州道、济宁道均驻节济宁。万历《兖州府志》称:沂州倚角
东南,弹压山海;临清节制西北,北控燕齐;漕濮在河堤之上,
绾毂三省:济宁处漕渠之中,襟带四方。各道均由管河司运大
臣驻济宁以节钺提督。明初,太祖朱元璋列文臣武将为开国功
臣,封“六国公二十八侯”,济宁占一公一侯。洪武元年(1368
年).”改济宁路为府”。十八年,“置济宁州领三县”(嘉祥、
钜野、郓城)。永乐五年(1407年)八月,诏大将军徐达改济宁驻
军为燕山右卫(后改称济宁卫)。后又设济宁左卫。两个卫均属
山东都指挥使司。明代济宁卫有屯田2394顷零91亩,坐落在
郓城、钜野、金乡、嘉祥四县。兵丁平时屯田,有事听调。每
卫有兵丁5600人,济宁驻有卫兵1.2万人。上隶济宁道,下辖
千总、把总等。卫又属河院总督节制。各卫首领称指挥,秩武
职正五品,统率运河守备兵丁,领运漕船。明代除河道军门署
所辖道、卫衙署外,在济宁还有其他军司。永乐十八年(1 420
年),行军司马樊敬受命提兵1 0万镇守济宁,使济宁成为一大
军事重镇。正德以后,每年均遣尚书、督御史等奉敕兼理运河
军事。隆庆四年(1570年),加提督军事职衔。所有这些,均表
明济宁战略地位之重要。
清代驻济宁司运军事机构
清制河道总督加兵部侍郎、右都御
史衔,正二品。顺治初河总杨方兴奏请设
河标中军副将署.作为河道总督直隶机构.司运最高军职衙门,
驻节济宁州。中军副将署衙址在州城东门里路北,元济宁路总
管府旧址,今府门口街。河标中军副将为总河副职,河标兵丁
主帅,从二品。职责为总理运河营防,掌管催调,护送漕船,
震慑沿河码头治安。河标中军副将署下辖沿运河河标营和卫。
1、 河标营标营兵分为两种。一是
驻防兵丁,与一般军队相同,但以
防卫河道及漕运为主要责任。二
是绿营河兵。每营定制1000兵,驻
扎在沿运各码头重镇。济宁驻扎
河标营有左营、右营、中营、城守
营等,各司衙门,分设在州城东门
大街与北门大街内。左营参将署设中军参将1员(秩正三品),
守备1员(正四品,并另设左营守备署) 所辖官司有千总2员、
把总4员、外委千总1员、外委把总2员,防漕河1 4汛。分防南
自山东新庄桥,北经鱼台、济宁等河道,按汛驻防。南接江南
徐州营界,北至济宁城守营韦驮庙界,计程150里。中营都司
署设都司1员(秩正三品),守备1员(正四品,另设中营守备衙
署)。下辖官司有千总2员、把总4员、外委千总1员、外委把
总2员,防漕河16汛。分防南自钜野小长沟,北经嘉祥、汶上
等河道。至东平王仲口堡汛,按汛派兵驻防。南接城守营界.
北接右营界,计程9 2里。右营游击署设游击1员(秩正三品),
守备1员(正四品,另设右营守备署)。下辖官司有千总2员、把
总4员、外委千总1员、外委把总2员。分防南自东平王仲口,
北接东平、寿张、东明、阳谷等县河道,共12汛,按汛驻防。
南接中营界,北至张秋北水门外,计程78里。济宁城守营署设
都司1员(正三品),守备1员(正四品,另设城守营守备署)。所
辖官司有千总1员、把总2员、外委千总1员、外委把总2员。
分防仓库、监狱、武库、四门、四乡、东关、北关,共日汛,周
200余里。2.卫署明清以来,凡重要码头.边防要地均设卫署.
一般是一地一卫。平时屯田,有事听调。而济宁由于是河督驻
地,始终设两个卫。清代驻济宁的卫有济亨卫和临清卫。济宁
卫署衙在济宁州城东门内. 明济宁卫旧址,今察院街。临清
卫原开衙临清,顺治初钦命移驻济宁州,并将济宁周围各屯割属
临清卫。临清卫署衙址在济宁州城东门里,今临清卫街。济亨
周围村名多“营”、屯,追起源皆为河标营、卫屯田处:营属
村庄称”营”,卫属村庄称”屯”。其中临清卫在济亨州境内
有36屯。营、卫所屯田庄由营、卫自行管理。另外,还有养马场。
济宁有马场湖、马踏湖,亦因河标营、卫屯田养马而得名。
㈣ 济宁运河的历史
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兵部尚书李奥鲁赤主持兴工开河,首先疏导了济宁以南的一段洸水,至鲁桥入泗水,重点开凿了从济宁至东平的济州运河。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挖从东平北至临清的会通河,济宁以南借泗水为运河,经鲁桥、枣林、南阳、谷亭、湖陵、沛县城东,出茶城,直通大浮桥(今徐州市北镇口附近)。并相继于大德、延祐年间建成了辛店闸、师庄闸、枣林闸、孟阳泊闸、金钩闸、沽头闸。《元史·河渠志》载:“江南行省起运诸物,皆由会通河以达于都。”“闸漕者即会通河,北至临清与卫河会,南出茶城与黄河会。”可见,这时南至徐州,北至临清,统称为会通河。这是微山湖区最早的运河。
㈤ 济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
官方数据7000年
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人类始祖 黄帝、少昊、少康帝均出生于济宁
㈥ 山东省济宁市是那一年解放的
上个星期,有位老人来向我咨询济宁的两次解放的时间。我先是上网查了查,发现没有记录后,我扒查了很多的资料,总算给我找到了。给了老人一个满意的答复。现在想来,我所找的这些个内容也许对朋友们有帮助,现就简单做一下总结给需要它的人一个方便吧。
济宁城第一次解放:1946年1月7~9日 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长七纵队、冀鲁豫二军分区部队在本月初解放了嘉祥城后,又在司令员杨勇的统一指挥下,于7日扫清济宁城外围刘本功部守军。9日8时,攻城部队分别从城东、西、南、北四门攻城,先从太白楼东侧突破。入城部队经与守敌激烈巷战,占领了铁塔寺处刘本功司令部,守城敌军投降,刘本功化装潜逃,济宁城解放。
济宁城第二次解放:1948年7月14~16 日 盘距在济宁城的国民党军在山东兵团攻克兖州城后仓皇逃往徐州。14日,山东兵团收复济宁,第二次解放。
㈦ 山东济宁出过哪些名人
古代历史名人:
1:人文始祖-伏羲(太昊) 诞生在山东济宁泗水县
2: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诞生在山东济宁曲阜寿丘
3:五帝之首-少昊 黄帝的儿子,姓已明挚,号金天氏
4: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 上古母系氏族时期的部落首领,山东济宁泗水县人
5:千古第一英雌-女娲 诞生于山东济宁
6:工匠祖师、中国科技发明之父—鲁班 姓公输,名般。山东济宁人。因为是春秋时鲁国人,人称鲁班(班般同音,古时通用)。
7:至圣-孔子 名丘,字中尼,山东济宁曲阜人。
8:亚圣-孟子 名轲,山东济宁邹城人。
9:复圣-颜子 名回,字子渊,山东济宁人。
10:述圣-子思 姓孔名参,孔子之孙,山东济宁曲阜人。
11:宗圣-曾子.名参,字子舆,山东济宁嘉祥人。
12: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名翟,师出孔子,出生地争议,多认为是山东济宁人。..
13:着名的医学家、脉学创始人—王叔和 名熙,字叔和,山东济宁邹城人。
14:民族英雄-戚继光 字符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生于山东济宁鲁桥。
15:木皮散客-贾凫西 名应宠,字思退,右字晋番,山东济宁曲阜人。
16:文成公主—李雪雁 山东济宁任城人,其父任城王李道宗是李渊表侄。
17:着名史学家-左丘明 春秋末期史学家,山东济宁人,着有<左传>和<国语>
18:宋始祖微子 名启,商朝人,山东济宁微山县人,人称宋微子。
19:谷梁赤 儒家经典《春秋谷梁传》作者,山东济宁人。
20:三迁择邻、断机教子-孟母 “贤良三母”之一,母亲的典范,山东济宁邹城人。
㈧ 济宁历史的介绍50字
济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是东夷文化、华夏文明、儒家文化、水浒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儒家创始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史家左丘明皆出生于此。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促进了济宁商品经济的繁荣,使畅享济宁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㈨ 济宁历史简介
济宁市位于鲁西南地区,山东省的西南部,现辖2市辖区(市中
任城)、3县级市(曲阜
兖州
邹城)、7县(微山
鱼台
金乡
嘉祥
汶上
泗水
梁山)。面积11000平方公里,人口822万,东部是山区,中西部是平原、洼地和湖泊,河流纵横交错,交通十分方便,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兖石铁路和济新铁路横穿东西,日东高速与京福高速贯穿全境,又是104国道和327国道的交汇处,济宁曲阜机场于2008年9月正式通航,济宁曲阜机场首航将于2008年12月28日举行。济宁市通讯设备先进,全市已实现了程控电话联网,可直拨世界各地。
㈩ 济宁历史上叫什么
约于公元前2000年夏少康时,封此地为任国。秦称任城县。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济州,设治于巨野,任城县属济州。北宋仍之。金天德二年(1150年)迁济州治所于任城。后或在任城或在巨野几经变迁,终因任城地势高亢可防水患,遂得安宁,而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定治于此,是为济宁得名之由来。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府,仍治任城。后降济宁府为州,任城遂废名入济宁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直隶州,领三县直属山东省。1913年改直隶州为济宁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等,至抗战胜利后,属第二督察专员公署。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以城区和郊区划为济宁市。同年9月被国民党军队占领,又复为县。1948年7月重获解放,仍称济宁市。此后屡经变迁:1949年分属于鲁中南行署的尼山、台枣两个专区。1950年行署撤销后,尼山、台枣两专区合并为滕县专区。1953年滕县专区与湖西专区合并,改为济宁专区,辖十四个县市。1958年曾与菏泽合并。1959年济宁、菏泽两个专区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开。1983年10月济宁地区撤销,济宁市升为省辖地级市,撤销济宁县,将其辖区并入济宁市。济宁地区的兖州、曲阜、邹县、嘉祥、金乡、鱼台、微山等7个县划归济宁市;原济宁地区的汶上、泗水2县划归泰安地区。
1985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将原泰安地区的汶上县、泗水县划归济宁市管辖。
1989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菏泽地区的梁山县划归济宁市管辖。
1992年3月1日,撤销兖州县,设立兖州市。
1992年10月4日,撤销邹县,设立邹城市。
1993年12月14日,济宁市郊区更名为济宁市任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