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上的西夏党项人,现在是哪个民族
党项人常被称为党项羌,更具这个名字,貌似是羌人的一支,他们曾经强大的西夏王朝,这个延续两百年的政权和辽、宋、金一直三足鼎立,最终于1227年,随着蒙古军的凌厉攻势,和成吉思汗一起消没在历史当中。
因为,现在单独民族之中已经没有了党项人这个聚落,也没有他们能够延续下来的脉络,所以党项人短时间内还是一个秘密。只能等待科技进一步发展之后来探讨。
⑵ 谁知道西夏的党项人都到哪去了。
1 西夏灭亡后的党项人
西夏灭亡后的党项人(转自西夏)
从唐末、五代之后内迁的党项族因居住地区的不同,除以党项为主体建立西夏国外,其余的党项人还分属于辽、宋、金等王朝管辖。西夏既亡,元朝统一全国,西夏党项贵族上层统治阶级在元代的大一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元朝称西夏为河西,或称唐兀,视同色目。政治上给予优厚待遇。元初在西夏故地设立西夏中兴等路行尚书省,简称为西夏行省,后改为甘肃行省,任用党项人管理其它各路诸事务。元太宗窝阔台时党项贵族斡扎箦任中兴路副管民官,世祖忽必烈时其子朵儿赤为中兴路新民总管。
1268年(至元五年),世祖擢高智耀为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顺帝贴睦耳时,亦怜真班为甘肃行省平章政事,其兄阿乞刺任甘肃行省左丞。元末在中央任职的党项官员察罕孙亦力撒合、余阙等人,常“奉使河西”,视察民情。 元代,西夏党项人在元朝的统治机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以西夏子弟多俊逸,欲试用之”。起用党项贵族上层进入元朝中央与地方统治机构中任要职,如翰林学士高智耀,南台御史中丞亦力撤合、湖广行省平章李恒、江南释教都总统杨琏真伽、宣政院使杨暗普、知枢密院事暗伯等,比比皆是。元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时,党项上层人物还进入元朝皇室,并卷入了元王朝争夺皇位的宫廷斗争。元武宗选唐兀氏为妃,生文宗图贴睦耳,死后追谥为文献昭圣皇后。党项人乞台普济,一家祖、父、子均于太祖、世祖至武宗时“一门之间,三为丞相”,权力显赫一时。元顺帝时,在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任要职的党项人约占前朝总数的一半。顺帝妥懽贴睦耳时每日于内廷和中书聚议大事的8位大臣中就有平章政事阿乞刺,参知政事纳麟两位党项大臣。
党项人在元朝的军事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西夏亡后,西夏境内的各民族均成为蒙古军征兵的来源。世祖时,元朝在西夏地区征调军队的宿卫军和镇戍军中由西夏人专门组成的军队,称唐兀军,设唐兀卫亲军都指挥使,由党项人任职。镇戍军为地方性驻军,如元末的庐州戍军“一军皆夏人”。元代一批杰出的党项族出身的将领,如察罕、塔出、木花黎、昔里钤部、昂吉儿、李桢、李恒、拜延等,在对金、宋的作战担任统帅或指挥官,在元朝的统一战争中建立了功勋。有的党项上层分子参予了元朝平定内乱,镇压各民族地区的反抗斗争与反元大起义,最后成为元王朝的殉葬品。
党项人积极参予了元代的经济建设。任职元中兴路新民总管的党项人朵儿赤,“至官,录其子弟之壮者垦田,塞黄河九口,开其三流”。战乱之后,元朝在西夏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开辟水田,“民之归者四、五万户,悉授田种,颁农具”。1271 年(元至元八年),元朝政府给当地羌、浑等各民族8000余人“牛具,使力田为农”。党项人还在河西地区、淮西、云南、上都(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辽东等地主持屯田。党项工匠在元代备受重用。
党项人对元代文化的发展也有较大的贡献。党项族上层屡次向元朝皇帝建议保护儒士,提倡以儒术治国。元朝实行科举取士后,党项人多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据《元统癸酉进士录》记载,1333年(元元统元年)一科,党项人进士及第者8人,在元代的色目人中占取士的三分之一居首位,党项人余阙中本科殿试一甲一名(状元)。余阙诗文俱佳,曾参予编修宋、辽、金三史。有《青阳先生文集》等着作传世。参予修撰宋、金二史的还有党项学者斡玉伦徒,刘沙刺班、纳麟等。以文学着称并着文集的还有孟昉、贺庸,王翰、张雄飞、甘立、昂吉、迈里古思等人,元代曾大量刊印西夏文佛经,称《河西字大藏经》,说明党项人在元代为弘扬佛教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有元一代,当被灭国的西夏党项人在为元朝统治者殚心竭智地奉献才能的同时,也为党项族自身在历史上的消失创造条件。无论是留居西夏故地的党项人,或被元朝政府派遣到各地做官的党项人,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在他们中间发生了改姓易名,甚至改变族属的情形。远离西夏故地的党项官吏,屯军的士兵由于环境的改变,在经济生活、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乃至心理状态等方面也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今遗存于甘肃省酒泉县的《大元肃州路也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记载了在元朝任官职的党项人举立沙家族相传6世130多年的活动及其世系。从一世举立沙之后己不用党项人名而改用元代蒙古人习用的名字。河南濮阳发现的《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与当地发现的杨姓族谱,证明现今居住在濮阳城东柳乡杨十八郎村等10余个自然村中的3500多杨姓居民为西夏凉州土着唐兀氏的后裔,有人认为其民族成分应是党项族或藏族。安徽发现的《余氏宗谱》记载了元末为官的党项人余阙一系相延至今已延续27世的渊源继承关系。在四川、贵州各地也发现有《余氏族谱》。如西昌礼州和合江焦滩的《余氏族谱》均记为蒙古族,在犍为也发现同样的名为《蒙族源流》的余氏族谱。有人认为四川余氏的来源“极可能与元人余阙有关,而与元朝皇室无涉”。说明元代党项人或唐兀人被后人认为与蒙古人等同,也反映了党项族在元代的演化过程,有一部分党项人后来变成了蒙古族。元代移居安徽庐州的党项人余阙,对当地来自西夏故地的戍守士兵,深虑在异乡的“其习日以异,其俗日不同”。但同时也承认即便在西夏的故土上,“亦莫不皆然”。寄希望于元朝政府派遣官吏到河西去恢复党项旧俗。但是民族融合与民族消失的历史潮流是不可抗拒的,他们今天已成为汉族或其它各民族的成员之一了。
西夏亡后党项人的下落有两个主要的去向:一是根据调查,今四川省西康木雅地区有“西吴甲尔布(王)”的传说,据传西夏国灭亡后,一支以党项人为主的队伍,跋涉千里,在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木雅地方定居下来,建立了一个小政权,当地藏民称其首领为“西吴王”,即“西夏王”。与蒙元王朝并行存在一个世纪之后,明初曾参加助讨明玉珍,立有战功,1408年(明永乐六年)被授予长河西鱼通宁远军民宣慰使司,从此世为明正土司,直到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因嗣绝停止世袭。木雅地区的西吴(夏)王国,前后经历了470余年。或谓此边裔小政权“无异是西夏王国的延长。而未与周围藏族同胞完全融合的木雅居民,则是西夏民族的比较纯粹的后裔”。二是据藏文史籍载,西夏国亡前后有一部分党项王族曾经迁到了西藏的后藏地区,后来又同藏族溶为一体。
作者: 61.183.11.* 2006-10-27 12:00 回复此发言
--------------------------------------------------------------------------------
3 贾华:余忠宣公死节记
有元设科取士,中外文武着功社稷之臣,历历可记。至正辛卯兵起,淮颖城邑尽废,江汉之间,能捍御大郡全尽名节者,守舒帅余公廷心一人而已。公家世河西,自擢高科、登要职,以浙东佥宪来镇舒郡。始至舒时,国门之外,数十里之地,皆盗栅也。公身率壮士,累战而胜,盗遂退。乃为攘剔傍近之地,令民耕之。大筑城垒、募勇士,以图克复。癸巳秋,国朝命大帅右丞相脱脱讨征江汉。使至舒,公即奉命率兵卒出境,战溃群寇,遂平枞阳盗栅。维时湖广陈友谅据上流,双刀赵据池阳,公集常战舰数百艘,借籴江西,往来皆为二寇邀遮,然与战无不克捷。或诱至城下,而设奇俘获尤多,盗为股栗慨叹。舒属六邑,皆为盗所据,民有逃亡至郡者,乏绝粮饷,公捐禄米二百石以赈恤,民乃安。凡盗至,民亦力为战。时予自闽海还舒,谒公于馆下,公延予门塾,俾教授子弟。翌日侍公于城之南楼,语及国家,顾谓予曰:“余荷国恩,以进士及第,历省宪,居馆阁,每愧无报,今国家多难,授余以兵戎重寄,岂余所堪。然古人有言,为子死孝,为臣死忠,万一不幸,吾知尽吾忠而已。”丁酉冬十月,上流陈寇至郡城,围及两月,公累出奇兵以战,陈寇死者甚众。其属邑逃难之民,悉思效义以报,且战且守,盗兵益弱,城栅益坚。盗思不能独胜,乃会赵双刀水寇,上下来攻。战舰万艘,鼙鼓震动,炮石铿訇。公励将士,民亦无惧色。十一月,赵寇急攻城南门,陈寇攻城东门,战数十合,士气颇怠。公驻甲于城东之练树湾,有二寇挑戈度濠来战,公持刃躬自杀之,俱坠死于濠池,一贼又登岸,公复奋兵急杀之。陈寇望而叹曰:“诗书之帅,有如是夫,使天下皆余公也,何患城守之不固哉。”有顷,诸将复集,皆愧,私相谓曰,“元帅躬自奋勇,吾生何为?”皆踊跃思战,陈寇见兵势复胜,遂皆退。十二月,赵寇复攻城东,公誓将士曰:“今城守孤危,汝等当为国宣力,有功当以吾爵授汝,不然则戮以殉。”将士受命,亦皆以死自效。血战至暮,兵稍不利,公被矢伤其左目,神思昏惑,将士遂卫公还。暨至阃内,苏而惊愕,谓左右曰:“全忠报国,吾分内事,使吾死得其地,吾瞑目无憾,汝奚以我归耶?”于是将士复卫公出。戊戌春正月,盗整兵大合,舳舻延亘,旗帜焰焰。公率将士及城之居民,战于城西门,力敌至午,城遂陷。公北面仰天叹曰:“吾守孤城七年,今兵疲力竭,不能灭寇雪耻恨,愿以死报国。”乃拔剑自刎,堕濠西清水湾而死。陈氏以金购求得之,具棺椁衣衾,葬于城外。公之夫人蒋氏闻公仗节,即率女安安竟赴井死。长子名德臣,时年十八,能熟记诸经书。恸曰:“吾父死于忠,吾何以生为?”乃溺水于后园之深池。甥名福童,善战有勇力,亦战死于城濠之间。侄婿花李为义兵万户,自城外驰单骑回其家,人劝之降,李怒曰:“吾受元帅节制,平日甘苦,元帅与吾共之,元帅已死,吾降,异日何以见元帅于地下!”且曰:“尔等亦当随吾尽忠,毋为人所鱼肉。”乃尽驱之,一室大小咸殛杀。然后坐取巨觥以饮,拔剑自刎而死。贼众入见,断其首而去。其余将士,若万户纪首忠、金胜宗、镇抚陈彬、千户那海、经历段玉等,俱不肯降,咸战死于锋镝之下。噫,自古天下,有盛必有衰,然以予观之,三代而下,汉唐及宋,未有如元运之盛者。奈何承平日久,武备不修,一旦兵起,淮汉为臣子者,或拥兵自卫,或望风而降,于是中原失守,而忠臣义士几何人斯?稽之史册,自古忠烈烜赫者,唐巡、远,宋文天祥而已。若吾余公廷心,钟光岳之灵气,有文武之全才,方气运之盛,黼黻大猷,焕然可述。当多难之秋,战守之功,鲜有俪者。及夫援绝城陷,竟能秉节不屈,视死如归,尤人之所不能及。先民有云:“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其此之谓欤?然公之忠节,固职之所当为,而公之夫人若子若女,一门之节义,又世之所无者。余素居公之馆下,凡公之政绩,不及枚举。而公之大节,敢不纪之,以传之后?故为之记。仍赞曰:“于赫元运,笃生名臣。识综今古,学究天人。捍此大邦,容备整饬。允文允武,克着厥绩。古有巡远,公实迈之。猗欤忠节,敢扬颂诗。至正戊戌八月。
⑶ 党项族是现在哪个民族
党项族不是现在的民族。
“党项族”是古代西北族群,属西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羌族的主干发源于“赐支”或“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在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中,将党项人称作“党项羌”。“Tangghut”(党项)这个名字最初是在鄂尔浑突厥鲁尼文碑铭中出现的,时间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可以肯定,这个字最初必定是来源于某种阿尔泰语系的形式,此后很可能是通过中亚的媒介,可能是于阗语或粟特语,从吐蕃的自称衍生出来的。
⑷ 鬼吹灯里的西夏中占主流的党项人起源于哪
党项人,属于羌人,具体说,西羌的一支。发源于“赐支”,或“析支”,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一带。
汉代,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着名的党项八部,以拓跋氏最为强盛。
唐代,经过两次内迁,党项人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唐末黄巢起义时,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封夏国公,赐姓李,这是西夏政权的源起。
至于“党项”,“Tangghut”这一名称,最初来源于某种阿尔泰语系形式,很可能通过中亚媒介,于阗语或粟特语,从吐蕃自称衍生出来。
当然,所有民族,其实都是混血。以上说的这些,是政治,或者文化起源,种族方面,追本溯源的话,其实世界上一切民族,都没有什么区别。
⑸ 党项族的起源是什么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党项族是古代西北族群,属西羌族的一支,也称“党项羌”,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东北部,习惯上称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都混杂居住在这一地区。对党项语言的研究证实,就分类而言,操党项语的人可以归为藏缅民族的古代成员。而就其文化来说,党项人则具有其他羌族族群的许多特点。 古代羌族是一个大系,有很多的分支,有因地域划分的,如:白兰羌、宕昌羌等等;也有因族群划分的,如:党项羌、吐谷浑羌等等。南北朝末期(6世纪后期)开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唐宋党项人有了大的发展,至宋初创立政权-西夏,夏献宗李德旺时期,迎来了成吉思汗的进攻,但是西夏的战事不顺,成吉思汗也死于进攻西夏的征途之上,1226年李德旺病死,他的侄子李𪾢被推为皇帝,1227年李𪾢投降蒙古汗国,成吉思汗此时已死,但密不发丧,以免西夏反悔。李𪾢投降后,窝阔台大汗按照成吉思汗遗嘱将其杀掉,西夏皇族乃至党项全族也被灭族。西夏灭亡。西夏亡国之后,夏国的拓拔贵族带领部分民众迁徙到了现在西藏甘孜一带的藏区木雅,重新建立了西吴王国。这个历史上的西吴王国,有专家考证出就是西夏王国的延续。在木雅形成了西吴甲尔布土司领地,土司世代相传,可木雅的党项人逐渐融合成为了藏族;
⑹ 大宋时的党项人是哪里人
党项人最先起源于青藏高原 党项和吐蕃的先民都是青藏高原的土着人。对党项语言的研究证实,操党项语的人可以归为藏缅民族的古代成员。党项人则具有其他羌族族群的许多特点。大约在6世纪后期(南北朝时期),党项人已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古称析支的地方。后来逐步扩展势力范围,到唐代时分布地区:“东至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北),西接叶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南杂春桑、迷桑(今青海省南部)等羌,北连吐谷浑(今青海省北部),处山谷间,亘三千里”
后鲜卑人的吐谷浑王国与吐蕃人不断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 唐朝时政策较为包容 于是以拓跋家族为首的党项人请求内附 唐皇允诺 将他们迁到了黄土高原的银州等地 后来还被赐姓李 党项人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宋太宗时太宗皇帝企图收回党项人的土地党项贵族李继迁奋起反抗经过战争李继迁赢得了胜利攻占了灵州 凉州等地 后经两代人的发展逐渐在西北地区(今宁夏 甘肃 陕西一带)完成了局部统一 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建西夏 定都兴庆府 也就是今天宁夏银川市,当然兴庆府是李元昊的父亲李德明修建的
⑺ 党项族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
⑻ 历史上的西夏党项人,现在是哪个民族
西夏党项人作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也就是如今的羌族。 据载,西夏党项人是汉朝西羌的后裔,在汉朝时期,羌人就已经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当时就位于吐蕃东北部,党项人和吐蕃的先民们混杂居住在这一地区,一直过着不知稼穑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着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
西夏时期党项族文化、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女真崛起后,西夏开始攻占宋朝定边军,并向金国称臣。金朝皇帝把此前占领的西夏故地乐州、积石州等河外诸州都赏赐给了西夏王乾顺,西夏的领土在这时候达到鼎峰。蒙古崛起后,一直将西夏视为眼中钉不断派兵袭扰突击,演练部队,并将其作为练兵场。随着蒙古不断壮大,西夏最终被成吉思汗蒙古大军所灭,党项族也逐渐消失,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