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美国企业发展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美国企业发展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04 00:45:50

❶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但企业文化不仅是单一的依附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下面通过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企业经营绩效、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方面来看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

新世纪中国 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面前,把企业文化作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统一体,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紧迫而长远的意义。

1).企业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整体形象的强大动力。其产品质量和销售,越来越依赖企业的人文管理和员工的精神状态。1998年美国《财富》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最受敬仰的企业”的主题就是“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为科技的迅猛发展插上飞翔的翅膀,使企业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无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把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不能离开先进文化的引导,文化是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手杖和灯塔。

3).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灵魂,产业报国、团队精神、敬业守法等,使企业产生永远进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自豪感。

4).企业文化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在运行中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中国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不仅是经济行为,而且是文化交流,包含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我们必须发挥文化大国的优势。

2、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看似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但其间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哈佛商学院曾经就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方面的问题调查多名企业界人士,但同一个问题在一部分人士看来是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在另一部分人士看来却是属于企业战略范畴,由此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且存在着一个交叉,这个交叉既属于企业文化,又属于企业战略。这个交叉就是企业的经营理论,它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的起点(如下图):

企业经营理论实质上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企业凭什么存在等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层次的问题。企业经营理论客观存在,没有它就不会有企业。按彼德.德鲁克的理论,企业经营理论主要包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企业对于所处环境的假设,关于企业结构、市场的假设以及关于顾客和产品科学技术的假设。

2). 企业对自身根本目标的假设。

3). 企业对能够确保实现预定目标的优势的假设。

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在对环境的假设、对目标的假设及对优势的假设的基础之上具体的经营思路和安排。是在变化的环境下为求得持续发展的总体性谋划,可以这样说,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经营理论的理性的反映。

企业文化是企业对成长环境、能力、经验的归纳与整合,是企业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和让这种能力延续发展的能力,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次即企业经营理论,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理论的人性的反映。

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经营理论决定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和经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又会促进和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两者之间是相互约束,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前的很多企业家,特别是国营企业家经常有这样一种看法,即企业通过战略实施本身就能够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只要战略的质量高,那么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差不到哪里去。其实中国过去的企业变革,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说是被动的变革,这种被动的变革如果是在成熟的市场竞争前提下,可以说是没有你变革的机会,你还没有变的时候或正在变的时候,竞争对手已经把你淘汰了。国家等了那么多年的WTO,也正是在保护这些被动的企业,但现在已经WTO了,没有保护了,你就必须得时刻准备着主动变革,要主动变革就要一个基于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创新环境,这样的环境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才能形成。

也有一部分较前卫的企业家把企业文化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他们认为有了好的企业文化就有了一切,于是他们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经营的重心,以至于对企业其它经营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其实企业文化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的归纳和整合,没有好的经营过程,何来好的企业文化?这就如同一个人的事业生涯,他可以在实现个人目标的过程中来形成自身良好的品德、素质与能力,也可以放下一切行动去修身养性,从而提高人生的生存质量。不可否认的是,后一种方式的成功机率会小很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更能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3、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企业经营绩效的好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度和力度,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

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所体现出的企业共同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使企业领导层与企业员工在企业经营目标上容易达成共识,在 企业经营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对企业目标的一致认同,从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竞争能力,最终达到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惠普企业通过确立“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的价值观,逐步形成了一种注重顾客、股东、企业员工的利益要求,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人人尊重的企业文化系统,在实际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与成果管理,提倡温和变革,不轻易解雇员工,也不盲目扩张规模,坚持宽松的、自由的办公环境,努力培育公开、透明、民主的工作作风。通过对这种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企业的经营业绩有了飞速发展,企业在50-60年代纯收入增加了107倍,投资回报率高达15%。

二是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出一种优质的管理,具体表现为企业内部规范的管理制度,领导层的先进管理理念,员工的科学行为方式等等,从而实现企业运作的最高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如柯达企业通过推行“柯达建议制度”的新型管理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出了不凡的经营业绩,并通过这种建议制度总结出了企业科学管理的七个要素,即人事、资金、方法、机器、材料、市场、精神,通过这种管理要素的有机组合,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经营业绩。

三是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多种传达体系最终塑出优秀的企业品牌,通过企业品牌的辐射力和感召力,从而吸引更大范围内资源的聚合,企业得以滚动式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效益。如戴姆勒-奔驰企业正是通过其品质管理和品质文化的塑造,最终打造出了驰名世界的顶级品牌,为企业蠃来了丰厚的利润和广泛的赞誉,也才有了“如果有人发现奔驰汽车发生故障被修理车拖走,我们将赠您1万美金”这样豪迈的广告语。

四是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体现出一种良好的经营道德和伦理意识,为企业争得外部公众的认同,创造出良好的经营环境,为企业赢得宝贵的社会资源,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外部运作成本,最终实现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如宝钢企业自1978年建厂以来,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钢铁企业生产经营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于1998年1月在全国冶金行业率先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审核认证,并通过其环境保护的“六领先”战略,即环保目标领先、环保教育领先、环保装备领先、环保技术领先、环境管理领先、环保成果领先,初步树立了世界一流钢铁企业的良好企业形象,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过来,一个具有优良经营业绩的企业,会越发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舍得花大力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的互促互动和良性循环。而经营效益差的企业,往往认识不到或者没有精力顾及企业文化建设,易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认为企业文化的投入得不偿失,从而限制了企业经营向更高层次的跨越,愈发难以摆脱困境,出现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恶性循环。

4、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助推器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愈来愈成为所有企业都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

最近的研究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国际着名的兰德企业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第三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世界各国企业的实践证明了企业文化的重要影响。在IBM、索尼、通用电气及中国的海尔等着名企业的成功过程中,企业内部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无一不对企业竞争力的增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比如深圳华为,这家成功的通讯设备制造商以其特有的远见卓识从华为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认识到“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并时刻注意精心培育华为的企业文化,并自觉地将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注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文化管理效能。

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提高竞争力就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

5、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有多种层次,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和内涵。最初的企业文化多为物质文化层次,他依靠一些具体的事物来体现企业的文化;其次是企业文化的行为层次,他是企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组织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一种依托企业中人的行为的企业文化,如企业的愿景目标、企业各项制度和行为准则、人际关系,这种企业文化通过员工培训、日常工作教导,可以保证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但需要建立在企业完善的规章制度之上,才能保证企业文化氛围在企业内的顺利形成;最终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次,他是企业在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精神意识和精神文化层次,这种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已经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我们所说的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等,此时的企业文化已经成为员工的一种潜在意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员工都会自然流露,不需要企业的监督和指导,成为广大员工生活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为社会所理解并接受,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社会承认层次。

企业文化具有精神性、团队性、连续性和学习性,他是建立在企业人的基础之上的,他在企业中起到一个企业精神支柱的作用,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对企业自身和社会现实的系统思考,是企业竞争力在企业内部的文化表现,一种思想沉淀,他比传统的说教、灌输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也更容易在人们大脑中形成思维模式,而且一旦形成是根深蒂固的,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监督层次提高员工在企业中自由度,有利于工作的进行,发挥员工的主观性,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形象不仅应依托企业自身的宣传,更多应依托与社会的宣传、企业文化的宣传,在这方面企业文化的渲染比企业的宣传更有优势。文化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方式,相比传统的宣传要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在目前的广告大战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的文化宣传,在文化中塑造企业的形象。一方面有利于企业产品的宣传,避免在单一产品宣传中无法表现企业的产品链,节约宣传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一次宣传可以达到全面宣传的目的,而且文化宣传有利于提高企业形象,塑造一个健康的企业形象。

根据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取得成功,使企业的主要成员产生使命感,使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象征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2)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影响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管理状态,它所关心的是企业内部的非经济因素之一—人”。既然关心的是人,那么企业文化必然对企业员工有深刻的影响,这可以从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念、英雄人物、典礼及礼仪、文化网络及人际关系”来分析:

一、企业环境对员工的形象影响

荀子云:“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是说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不可低估,而人最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比如随着电信企业这些年不断深化的改革,电信员工不可避免的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对企业命运的思虑、对自身利益的冲击、对行为准则的调整等等,受这种复杂多变环境的影响,电信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加强,深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初步形成,官商作风的烙印得到一定程度的淡化等等,员工的这些变化,综合表现出来就是一种新的形象。我们都有这种体会:一个企业效益可观,充满活力,如日中天,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就有点光彩夺目,这个企业的员工走出去就会让人羡慕,在这种企业环境中工作的员工会因自己是该企业的一员感到自豪,对企业形象会有强烈的认同感。千万别小看这种对企业形象的认同感,她会使每一位员工的行为举止会比较自觉的维护好企业形象,从而促进员工在工作中必须努力为企业创造财富,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形象更完美;在生活中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在社会交往中也会有所选择,尽量结交正派的朋友,参与健康向上的活动。所以良好的企业环境对员工影响的结果,必然是企业更兴旺,社会形象更美好,形成良性循环。

二、价值观念对员工的价值取向影响

价值观念对员工的影响是最深远的部分,从思想上、行动上都十分明显。正因为如此,在企业文化的五大要素中价值观念是核心。这种影响可分为不自觉和自觉两种情况:

不自觉影响。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的社会功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企业对社会而言,只要企业的存在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使全社会都切实感到需要这个企业,这个企业的社会功能确实对社会前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实现。

自觉影响。在物质社会中生活,企业员工必须要有保证自身生存的物质来源,这就是企业付给员工的工资、福利等报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员工自身价值实现主要就是为实现企业价值而奋斗,否则的话,企业价值不能实现,企业自身难以生存,员工的物质来源就失去了保障。所以,从员工自身需要出发,员工会自觉的调整自身价值观念中与企业价值观念相悖的地方,使自身价值取向放在适当的位置,从而与企业价值观念合拍。这样就形成了企业价值观念对员工的自觉影响,使员工自觉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工作,即便是企业暂时走入低谷,也只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走出低谷,别无选择,从而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后劲。

正是企业价值观念对员工不自觉和自觉影响的相互补充,相互交错,才使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与企业价值观念不断磨合,从思想到行动上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发展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企业英雄人物对员工的近期目标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英雄辈出,英雄事迹几乎影响着世世代代,激励着人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贡献着无穷力量。企业树立的本企业英雄人物,对员工来说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的言行员工一清二楚,英雄的事迹员工非常了解,英雄得到的荣誉员工明明白白,由于企业英雄人物生活在员工身边,出于每个人所具有的攀比和争先心理,员工会比较自然的以身边英雄人物的人生道路来校正自己的人生轨迹,而企业英雄人物的人生道路,一般来说就是通过自己的十分敬业,无私奉献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道路。所以员工在这种校正中,会有比较明确的近期目标——向本企业的英雄人物那样工作,做出类似的业绩。从而自觉的走向了为企业多做贡献,促进企业发展这个长远目标,形成一种推动企业发展的无形动力。

四、典礼及礼仪对员工的职责意识影响

企业的典礼及礼仪活动,目的就是树立企业形象,展示企业风彩。所以企业在这类活动中就必须突出企业与众不同的特点,围绕本企业的主要社会功能来进行。电信企业的典礼及礼仪活动,必然离不开电信通信这个主题,展示的是先进的通信手段、不断完善的网络、不断推出的新业务、“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等等。参与企业典礼及礼仪活动的员工,必然要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采取自己的方式把活动要展示的东西介绍给社会,使社会对自己的企业留下美好的记忆、根深蒂固的印象,这就要求员工自己首先对本企业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否则就无法完成你的介绍任务。所以员工通过亲身参与这类活动,对自己的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在理解程度上必然会不断深化,从而使员工在潜意识中突出自己企业的功能,牢记自己的职责,牢固树立职责意识,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么做。

五、文化网络和人际关系对员工亲和力的影响

企业文化网络指的是传播企业信息的非官方渠道,它主要是由有一定活动特点的人来传播企业信息,这就决定了文化网络和人际关系无法分开。只有人际关系融洽,员工工作起来才能一心一意,心情舒畅,人与人交流时才能坦诚相待,对企业、对领导有什么看法才能开诚布公,这样企业文化网络传播的信息才能成为官方传播信息的必要补充,使员工通过这些信息了解企业为员工做了什么,了解其他员工是怎么做的,形成了一种相对透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就会自然产生一种对企业、对员工的亲和力。人际关系不好,勾心斗角,传播的必定是一些不负责任的相互攻击信息,或是搬弄是非的流言蜚语,这样必然使员工之间相互设置防线,在心理上拉大距离,其结果就是增加企业内耗,削弱企业的战斗力。所以只有正常的文化网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使员工产生亲和力,减少内耗,增强战斗力。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上述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因为这些诸多方面深刻的影响,才由此体会到培植企业文化的迫切性,作为一个企业才会把培植企业文化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❷ 求企业的多元化发展的相关资料

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误区探讨

【摘要】多元化战略是目前企业热衷的战略选择,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实行多元化。许多企业由于忽视了多元化战略的前提条件,盲目进行多元化,导致企业陷入了许多误区。本文针对我国企业多元化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误区进行了探讨,大致有以下四大误区:归避风险误区、规模经济误区、快速发展误区和市场机会误区。并就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集约型多元化道路;强化主导产业、增强目的性,克服盲目性。
【关键词】企业 多元化发展战略 误区探讨 对策

【Abstract】 Diversify strategy is a popular choice of enterprise. Every enterprise can’t diversify. Diversification needs some condition. Many enterprises fell into traps for their ignorance of conditions. There are avoid-risk trap, scare-economy trap, fast-development trap, and market-opportunity trap. In view of the situation, it also advises measures about how to come out of these traps.
【Key words】enterpris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trateg; traps-discussion ; counter measure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着名经营战略家安索夫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多元化战略》,第一次提出了多元化战略概念。多元化战略又称为多角化战略。这种战略试图在现有企业中增加不同的产品或不同的事业部,以使企业能够从事更广泛业务领域的经营。多元化战略又可分为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两类。相关多元化战略包括一体化战略与在企业中增加相关产品或事业部的所谓同心多元化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企业新增产品或事业部都与原有产品或事业部多少存在着某种相互关联关系。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主要是指集团或整体多元化,即在企业中增加新的产品或事业部,但这些新增加的产品或事业部与企业原有产品或事业都几乎毫不相关,不存在什么关联关系。由此可见,从严格的含义上来说只有非相关多元化才是真正的多元化。
1.国外研究状况
关于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迄今为止,国际学术界大多以发达国家的企业成长模式为研究对象,其中,美国企业的发展历程被人们普遍认为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正统”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这里就以美国企业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根据美国经济史学家钱德勒、高特等人的研究,美国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50年代,美国企业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热潮,且越来越猛,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达到高潮。其间发生的三次兼并浪潮,使多元化迅速发展,造就了很多大型公司。最典型的是ITT公司,该公司代从1960年起的20年里混合兼并了300家公司,进入美国最大工业公司十强之列。进入80年代,美国企业的多元化扩张开始退潮,并出现了“反混合兼并”、“反多元化”的呼声,逐渐形成了“归核化”(refocusing)或“范围紧缩”downsizing的新浪潮,大公司纷纷以多种手段清理非核心业务并加强核心业务,形成适度的多元化状态。1986年美国第四次企业兼并高峰的峰年,与1980年相比,企业的兼并数量是1980年的2.9倍,但分拆(含剥离与分立)卖出的企业兼并数量则是1980年的13.6倍。1986年企业兼并价值总额是1980年的6.3倍,而分拆卖出的价值总额是1980年的14.2倍。1985—1988年,无论是从数量上看还是从金额上看,分立和资产剥离形式的企业兼并都占整个兼并的1/3左右。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的范围紧缩是企业对20世纪60年代的过度多元化的一次逆向调整。
国际上学者对多元化经营是否能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并降低风险争议很多。有人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来提高企业的价值。有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多元化经营对经营业绩也有提高作用,但超过某作限度后就生产生消极作用。但仍然有人认为多元化经营不但能够降低经营风险,还可以通过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提高企业经营业绩。如Grant就认为在一定限度内,公司的业绩和经营业务的多少正相关,但超过返一界限后,随着经营业务的增加,公司业绩呈下降趋势。Amit和Livant的研究则表明,多元化经营能降纸经营风险,但经营利润也比专业化经营公司的利润要低,尤其是当进行无关的多元化经营是更加显着。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评论(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报告称:“和单一型企业相比,多元化企业的利润一般要低5%一12%。”90年代,多元化扩张开始退潮,出现了“归核化”(refocusing)和“范围紧缩”(downsizing)的趋势。GE的Welch提出“数一数二原则”,要求任何产品在本行业市场上要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否则就将这个行业中的公司关闭或卖掉。
新进入行业与主业的相关性对多元化经营的成败起关键作用。P.G.西蒙对《财富》500强的研究发现: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按照经济效益排名,从最好到最差依次是:内在相关多元化企业、外在相关多元化企业、内在非相关多元化及外在非相关多元化企业。
2.国内研究状况
尹义省(1999)通过对292家中国大型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低度多元化企业的经济效益显着高于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高度多元化,反映了中国企业多元化的被动特征;(2)相关多元化企业的效益显着高于非相关多元化企业;(3)高度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之间经济效益不显着。
朱江(1999)利用1997年146家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的材料,对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如下几个结论:(1)从整体上看,多元化程度与其经营业绩之间没有显着的因果关系;(2)企业多元化经营虽然没有伴生出较高的经营利润水平,却能够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利润水平的大幅度波动。
余辉、周林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则表明,从效益上看,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收益偏低。深沪100家上市公司中,与非多元化经营企业相比,多元化经营企业的效益不佳。由上表可见,1993年,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及利润增长率都低于非多元化经营企业;到1997年,两者的利润增长率均为37.4%,但净资产收益率仍低了近三成。这表明,实行多元化经营并没有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效果。
(童有好,1998)对我国上市公司1998年的中期报告业绩的研究表明,主业提高的公司平均每股收益比沪深的平均水平高56.19%,而主业萎缩的上市公司其每股收益比沪深的平均水平低14.95%,主业突出的企业成功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注重左拳头产品的基础上形成规模效应,利用新项目培养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加大了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主业突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信任度和产品的知名度。而主业萎缩的企业投资分散、经营思想混乱,盲目跟风,组织膨胀管理不力。
(芮明杰,1998)总结出中外的多元化经营实践呈现出几条规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与企业剩余资源拥有量、新行业的吸引力、行业相关性正相关;企业以内部方式进入新行业的成功率高于外部方式进入;企业与“巨人同行”方式进入新行业的成功率高于“孤军奋战”方式(康荣平、柯银斌,1999)。因此,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理性方式是:在核心专长与核心产业支撑下的有限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一般而言,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源优势,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基础上,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然而,正如美国一句商业谚语所说的:“盲目的多元化都是蚀本生意。”我国企业开展多元化战略的时间并不很长,大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我国的实践来看,不少企业没有考虑到实行多元化的前提条件,而陷入困境。多元化没有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是灾难性的后果。加入WTO以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走出多元化发展误区,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此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论文的写作思路
由引言导出论题后,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我国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分析,通过对多元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其总体原因及特点。第二部分论述了多元化的前提条件,由多元化的涵义多元化发展的动因得出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接着介绍了海尔的成功经验。第三部分是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误区探讨。本文通过分析归纳出以下四大误区:归避风险误区;规模经济误区;快速发展误区和市场机会误区。及如何走出这些误区的相应对策: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集约型多元化道路;强化主导产业;增强目的性,克服盲目性。结束语中说明了有关集约型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多元化发战竞争优势创建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David A Aaker (1998) Deve 1 oping Business Strategies, 5th edition, John Willey & Sons, Ine. P229-233
[2] C.K Prahalad, Gary Hamel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79-91
[3] 郑明身多元化与专业化动态结合[J]经济管理2001(8) 23-24
[4] 张圣亮多元化经营的六大原则[J]企业经济2002(2) P30-32
[5] 朱江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战略与经营业绩[J]经济研究1999(11)P54-61
[6] 管益忻论企业战略多元化与专业之关系[J]中国工业经济1999(3)P20-22
[7]I Rissp重归专一经营的原则[J]世界经理人文摘2000(9) 30-32
[8] 赵阳多元化回归专业化:企业的理性选择[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1)22-24
[9] 邹统钎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条件与行业选择[F]工业企业管理p2003,(8) 40-42
[10] 米尔顿?科特勒p多元化与单一化的两难选择[J]《21世纪经济报道》 2000年5.1325-26

【正文】

多元化发展战略是目前很多企业热衷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争议最多的战略选择。联想最近宣布将投入30亿元人民币进入房地产行业,海尔和纽约人寿刚刚签下合同,海尔由此将把公司的业务扩展至保险领域,而TCL公司的业务也已经横跨了家电、电子、IT和电信等多个行业,不难看出,中国的企业在纷纷走向多元化。一般而言,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源优势,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基础上,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然而,正如美国一句商业谚语所说的:“盲目的多元化都是蚀本生意。”就我国的实践来看,不少企业没有考虑到实行多元化的前提条件,而陷入困境。多元化没有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如何避免步入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误区,是我国广大企业目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分析
1、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多元化发展失败的例证很多,巨人集团总裁史玉柱反省其失败的四大失误之一就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巨人公司涉足的电脑业、房地产业、保健吕业等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却急于铺摊子,有限资金被牢牢套死,巨人大厦导致财务然机,几乎拖跨了整个公司。
太阳神的企业战略一直是“以纵向发展为主,以横向发展为辅”,即保健品发展为主,多元化发展为辅。但从最兴旺的1993年开始,多元化改变企业原有一贯战略为“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齐头并进”,一年内上马了包括石油、房地产、化妆品、电脑、边贸、酒店等在内的20个项目。提出了近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豪言壮语。据了解太阳神转移到这20个项目的资金达3.4亿元,非常不幸的是这3.4亿全部血本无归。
飞龙总裁姜伟自省二十大失误之二是“决策模糊性:总载过于强调产业多元化,涉足许多不熟悉的领域,所以盲目决策和模糊决策时有发生。”其失误之一五是“资金撒胡椒面:飞龙集团长时间资金处于分散使用状态,不能够有计划、有规模地集中使用资金。资金分散使用造成资产严重浪费,导致资金短缺。”
2、失败原因
我国许多知名企业因多元化发展纷纷落马,通过分析研究,失败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进入行业的选择有盲目跟风现象:白酒、口服液、饮水机、热水器、保健品、VCD、葡萄酒等重复建设导致过度竞争。二是主业与新行业之间的相关性小,行业跨度大,距线拉的过长,缺乏战略协同效应。三是进入条件与时机不成熟:一般只有强势企业在企业强盛时期进行多元化经营才容易成功,而我国一些家族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是诸候分封,搞集团是为了给兄弟安排一个位置。爱多的多元化经营是在VCD无利可图、欠下巨额债务、内部信心危机时开展的。即使条件不成熟也要上,自然必败无疑。四是多元化经营的速度快,导致失败。
3、主要特征
通过对多元化发展失败例子 进行分析研究,虽然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但失败例子的主要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忽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而盲目多元化;二是违背客观规律而一步登天,直接走向集团多元化;三是放弃主营业务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而过度多元化;四是时机把握不准而过早多元化;五是与专业化经营势不两立。
二、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
1、多元化战略的涵义
着名经营战略家安索夫于195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论文《多元化战略》,第一次提出了多元化战略的概念。多元化战略又称为多角化战略。这种战略试图在现有企业中增加不同的产品或不同的事业部,以使企业能够从事更广泛业务领域的经营。多元化战略又可分为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两类。相关多元化战略包括一体化战略与在企业中增加相关产品或事业部的所谓同心多元化战略。其主要特点是:企业新增产品或事业部都与原有产品或事业部多少存在着某种相互关联关系。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主要是指集团或整体多元化,即在企业中增加新的产品或事业部,但这些新增加的产品或事业部与企业原有产品或事业都几乎毫不相关,不存在什么关联关系。由此可见,从严格的含义上来说只有非相关多元化才是真正的多元化。多元化不是产品的系列化,一般认为多元化是与专业化相对而言的,专业化是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企业成长初期的必然选择,高度的专业化可以带来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而获得规模经济。而多元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继续成长必然面临的现实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尤其是企业集团化、跨国化的发展,企业多元化的内涵已超出早期的多种经营含义。首先,多元化是一种企业成长行为,而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方式。其次,多元化不是企业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具有长远性、全局性、根本性企业成长的战略行为。
2、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动因
企业实行多元化的主要目标已不在于建立共同的业务主线,而在于提高投资报酬率、增进效益、规避风险,归纳起来,企业目前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发展多种业务分散风险,建立内部市场减少市场不确定性;二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获得规模经济,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生产的不平衡,一般都会积累一定的剩余资源。剩余资源可生产多种产品,形成规模经济性,使企业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强化企业竞争力;三是原有市场饱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四是降低交易成本,谋求规模效益,品牌家族效应与协同效应。
3、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
并非任何企业都能实行多元化,企业实行多元化发展战略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其基本条件有:一是主业在同行业中已有一定的优势,拥有稳固的产业地位;二是准备进入的行业前景光明,自身的竞争优势明显;三是进入新行业的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有保障;四是新行业与主业有一定的关联。
4、海尔的成功经验
海尔通过多元化经营创造了连续14年平均增长速度82.8%的奇迹,成为我国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典范。海尔坚持七年的冰箱专业化经营,在管理、品牌、销售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在行业占据领先位置。1992年海尔开始根据相关程度逐步从高度相关行业开始进入然后向中度相关、无关行业展开,首先进入核心技术(制冷技术)同一、市场销售渠道同一、用户类型同一的冰柜和空调行业,逐步向家电与知识产业进军,进入新行业后,扩大产销规模,努力挤身于全国同行业前三名。它的成功经验如下:
①多元化经营的重点放在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辅以少量的大跨度多元化经营。
②主要是运用无形资产(品牌、管理方法)及兼容的边际成本很低的营销渠道来盘活存量资产,以此方法实现多元化经营,从而达到低成本多元化的目的。
③除最高主管外,在被兼并的企业中大量使用熟悉本行业业务的原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❸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一般的,国家政治体制极大的影响经济发展,建国初,邦联政体由于权力分散,严重影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后来《1787年宪法》的颁布,宣布了美国联邦制国家的建立,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美国自建国初就承认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在,因而极大的阻碍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昭示着黑人奴隶制度的废除,1861年至一战前,是美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期,在资本主义经济没有阻碍的影响下,美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但是仍与英法等国有一定的差距,一战后,欧洲一片狼藉,经济受到极大破坏,美国却在此时通过售武大发战争横财,经济进一步发展,二战后,欧洲又一次成为世界大战的主战场,美国不遗余力的在战时售武,实力进一步提升,而西欧、日本、苏联等主要国家皆因战争受到极大破坏,美国逐渐开始拉拢盟友,对西欧施行“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等国经行经济援助,对日本施行民主改革,当时可以西欧、日本等国到处都是美国货,美国在此时经济大肆扩张。然而,由于美国是出于政治上的干涉目的才去援助西欧、日本,不甘心做傀儡的西欧、日本等国大力发展经济,由于原先经济条件较好,经济迅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在经济上与其的竞争也逐渐激烈,(补充一下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75年的经济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中美国的经济总体上呈颓势)苏联解体后,中国、印度的崛起对美国的霸权又是一个冲击,美国的在经济方面的与其他国竞争愈发激烈,现在的美国,综合实力仍是世界第一,经济发展主要是科技为主(在美国的中国人都知道,在美国的市场很难看到除了科技方面以外的产品,中国制造充斥着美国市场),经济实力现在仍呈颓势,但经济实力自二战以来一直是第一,至今仍是世界第一。

❹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么样

环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经济全球化竞争给世界各国带来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认识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作用,对于加快培育我国大型跨国公司,打造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航空母舰,提高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为实现各自的利益,采取各种方式,超越空间和社会的限制,不断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协调认识和行动的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各国经济、社会联系与竞争的普遍化及其方式的多样化。经济全球化是震撼国际社会诸多领域的重大变革,使当代人类经济生活的理念、方式和空间发生深刻变化。分析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跨国公司始终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基础。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跨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主力军,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与国的经济竞争,正在通过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经营战略,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在全球范围展开。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需要,一些着名跨国公司立足全球,对生产经营实行全球性战略安排,把别国的市场和资源纳入其全球性的安排之中。为了实现其全球经营战略,许多跨国公司把本国的跨国公司变为世界范围的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置生产基地和销售机构,建立国际商务信息网络,构建全球研究开发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实施全球经营战略过程中,跨国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公司本地化,以赢得所在国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推进经营资源国际化,促进经营管理知识、技术专利、营销方法、融资渠道、信息网络和管理组织等经营性资源向所在国转移,提高当地管理人员掌握和运用本公司经营资源的能力。为了以科技进步支撑世界各地工厂的生产,跨国公司大力推进研究开发国际化,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基地,聘用国外科技人才,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在当地把生产和科研结合起来。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35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达63000家跨国公司,设立分支机构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从跨国公司平均跨国指数看,即跨国公司的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雇员总数三个比率的平均数目前已达 37%,其中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已达54%。事实表明,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战略,实质上就是经济全球化战略,跨国公司充当了推行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角色。

2跨国公司进行的国际性投资,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利条件。国际性投资是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的加快发展,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性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国际性投资,一方面是向全球扩张金融资本、垄断世界市场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是生产国际化、社会化的必然要求。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向国外开展大规模、系统化投资,在国外设立投资性控股公司,统一管理投资企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连锁竞争效应,只要有一个跨国公司向外投资扩张,同行的跨国公司为了保住自己国内外的资源和市场份额,也会竞相向国外投资扩张。所以,近些年来,跨国公司以长远发展为目标,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对手而实行对外投资的战略性意图非常明显,投资势头愈益强劲。增加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外投资为自己更便捷地获取当地的资源和市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一般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英国、加拿大、荷兰三个国家吸收了美国对外投资的近40%。同时,近些年来对新兴市场的直接投资也迅速增加。前年和去年美国跨国公司对中国直接投资分别增加了26.9%和18.9%。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和石油业等领域。这不仅给跨国公司带来了高额利润,而且密切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截至1999年底,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50000亿美元。1999年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达到800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16%。1999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了208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比1998年增长16%。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达到1.27万亿美元,比1999年增长18%。据联合国预测,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约为1.1万亿美元。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虽有所减少,但仍将保持1万亿美元以上。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的大规模投资,大大促进了国际资本流动,为各国吸引外资创造了条件,把各国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

3跨国公司开展的跨国兼并和收购,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有效手段。跨国公司之间的兼并、收购以及战略联盟,是20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产物和结果。为了在全球市场谋求发展壮大,跨国公司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整体收购、重组控股收购、增资控股收购以及股票认购收购等多种并购方式,在国外大力开展兼并、收购业务,不断实行产业整合,扩大经营规模。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不是企业间的单纯业务交易,而是一项有关企业战略、文化、人员以及数据信息等资源的全方位整合。通过兼并、收购,使被兼并、收购的企业的法人地位、治理结构、文化理念和管理机制、业务方向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跨国兼并、收购是跨国公司获得别国有形和无形资产及竞争战略优势的最迅速、最有效的手段。实际上,跨国公司是推动国际化生产的国际型企业。国际生产的扩张和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推动的。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从 1980年至1999年,在世界范围内,国内企业之间以及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达成的并购协议总额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随着跨国公司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间合并、收购及战略联盟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80年代后期和1995年以来,世界上出现两次并购高潮。跨国并购交易额从1987年的75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7200亿美元。1999年出现了109起巨额并购交易。2000年全球兼并和收购交易总额达到1.1万亿美元。2001年虽然受世界经济发展趋缓和美国“9·11”事件的影响,全球跨国并购规模有所减少,但仍保持较强的发展势头。日益发展的跨国兼并和收购,扩大了跨国公司的经营规模,推动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提高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关联度,加快了各国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4跨国公司开展的国际贸易,是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强大动力。国际贸易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动力。目前,跨国公司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跨国公司开展的国际贸易,不仅使货物和资源跨国界流动日益增强,而且也使不同国家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经济资源如商品、资本、劳动力、信息、技术等通过国际贸易超越国界被重新配置的范围越来越广。实际上全球最重要的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已纳入跨国公司的一体化国际生产和流通服务之中。近些年跨国公司的国际性贸易迅速发展,贸易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促进了全球和一些地区生产、消费的发展。目前,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跨国公司内部及互相贸易占世界贸易量的60%以上。2000年跨国公司的销售额从1980年的30000亿美元增加到140000亿美元,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总额的2倍多。跨国公司海外附属企业货物和服务出口为31670亿美元,占世界货物和非要素服务出口的46%。跨国公司实行的全球贸易策略,既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又有力地促进全球市场体系的形成,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实践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的跨国公司不断生成、发展和壮大,越来越成为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和主导。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重要方面。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及其开展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活跃、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跨国公司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

考察研究一些着名跨国公司,我们可以发现: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一些跨国公司不仅积聚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形成了自己的企业品牌,而且培育和铸就了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经营行为的先导,是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虽然众多跨国公司的价值观的概括和表述不同,但其核心都是:一切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一个着名跨国公司把“追求增长,永不言够”作为企业价值观的生动概括。正是在这种企业价值观的推动下,跨国公司在不停地追求企业发展和增长的同时,积极参与并不懈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长为先、增长为本的企业发展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跨国公司在这种发展观的驱动下,以增长为根本,把成长作为首要目标,不懈地追求更快更好。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其资本和积累高度集中,垄断进一步加强,形成资本过剩。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为实现自己的快速增长,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全球定位,制定并实施全球性经营战略,积极向国外输出资本,利用全球生产能力。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在加快发展、实现自己利益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在本国的资源和市场已经相当狭小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资本和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国外。跨国公司无止境地追求快速“成长”和“增长”,驱使着企业扩大规模,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使其经营与发展逐步突破空间和地域、民族与制度的界限,从而为参与并推进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内在动力。

——打破界限、获取资源的企业竞争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全球性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有效利用全球资源的竞争。一个跨国公司发展的快慢、经济实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全球相关资源占有的份额及开发利用程度。所以,随着跨国公司的加速增长,对资源产生了这样的理念和追求:打破国与国的限制,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提供最大效益的资源。为了能够迅速获得区位资源组合,增强经济在国际化竞争中的实力,实现各自对资源的获取,跨国公司之间一直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资源争夺战,纷纷采取投资、并购、贸易等种种手段,千方百计从别国获取和分割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正是跨国公司对资源利益的追逐和竞争,促进了各国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加快流动,推动世界经济进入一个联系更为密切、相互依存的时代。

——主动出击、开拓市场的企业营销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特别是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条件。对许多跨国公司来说,在正在形成的全球企业市场上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关键的战略性问题,驱使跨国公司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扩大市场空间。一些着名跨国公司树立现代营销观念,实现了“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主动出击,开拓全球市场。建立覆盖全球的营销队伍,设立网络化的营销机构。开展无边界服务,巩固传统市场,发展新兴市场。利用数字化手段,以更高的效率占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树立企业和用户双赢意识,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在当地市场的影响力。跨国公司在开拓市场中,不仅赢得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且成为连接世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密切了各国市场的相互联系,提高了市场规模化程度,加快了全球市场一体化步伐。

——不甘现状、渴望变革的企业改革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变革是创造业绩、加快发展的动力。一些跨国公司视变革为增长的机遇和条件,为加快企业发展,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不断地推进经营体制、管理制度、营销方式等方面的变革,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90年代后期,一些着名跨国公司率先进行了管理体制和营销方式的改革,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行了新一轮调整,不仅增强了自身发展活力,而且促进了世界一些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跨国公司这种具有连锁推动效应的不停顿的重大经营变革,往往是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的诱因和前奏。每一轮新的重大经营变革,都给全球经济发展在市场运行、资源配置、技术进步等方面带来深刻影响,推动经济全球化向着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

——拓展新业、填补空白的企业创新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既是加快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又是提高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科学技术决定着跨国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一个跨国公司不论其科技实力如何雄厚,都离不开世界范围内的科技进步的支撑。这就要求跨国公司牢牢把握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吸收和采用新的科技成果。一些世界着名跨国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以创新促进成长,以技术保持领先。采取投资、并购等形式,进入正在发展的业务领域,不断填补产品种类和技术空白。加大科技投入,壮大企业研发力量,培养企业创新能力。实施全球人才战略,不惜重金褒奖精英人才,激励优秀人才,吸引顶级人才。跨国公司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一方面加剧了国际市场在技术、人才和产品等方面的竞争,一方面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技术联系和经济合作,提高了金融、电信、商务网络的现代化水平,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深化作用。

——协作无限、服务无界的企业合作观,驱动跨国公司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要得到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客户,必须不断加强对外协作和服务。拓展协作和服务,已成为加快企业发展和增长的前提条件。当今世界着名跨国公司已形成崭新的全球性的经济合作观:即协作无边界、服务无边界、沟通无边界,把合作和服务的发展曲线画在企业利益的增长曲线之前。在企业内部加强内设机构的无边界协作,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消除管理和监督盲区。在外部不断扩大全球性合作,加快拓展世界各地的服务市场。深入了解客户对服务的要求,寻求新的方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以电子商务推动企业的服务创造,围绕主业开展多种服务业务组合。这种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服务理念和方式,在为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增长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把全球性的合作和服务推向一个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新阶段。(上)

❺ 高手进 初三历史:评价美国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罗斯福新政

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从顶巅跌入深渊,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 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三R”来概括 , 即复兴 (Recover) 、 救济 (Relief) 、改革 (Reform) 。由于大萧条是由疯狂投机活动引起的金融危机而触发的。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也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被称为“百日新政” (1933年 3月9日至6月16日 ) 期间制订的15 项重要立法中 , 有关金融的法律占 1/3 。罗斯福于1933年3月4日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在罗斯福的要求下,3 月 9 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决定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 , 允许尽快复业。从 3 月 13日至15 日,已有 14771 家银行领到执照重新开业,与 1929 年危机爆发前的 25568 家相比,淘汰了10797 家。罗斯福采取的整顿金融的非常措施,对收拾残局、稳定人心起了巨大的作用。公众舆论评价,这个行动犹 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罗斯福在整顿银行的同时,还采取了加强美国对外经济地位的行动。从 1933 年 3月10 日宣布停止黄金出口开始,采取一个接一个的重大措施:4月5日,宣布禁止私人储存黄金和黄金证券 , 美钞停止兑换黄金 ;4月19日 ,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 6 月 5 日,公私债务废除以黄金偿付; 1934 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 30 亿美元纸币 , 并使美元贬值 40.94% 。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这些措施 , 对稳定局势 , 疏导经济生活的血液循环,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在解决银行问题的同时,还竭力促使议会先后通过了《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这两个法 律成了整个新政的左膀右臂。罗斯福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大企业接受工业复兴法固然重要,“而产生丰硕成 果的领域还在于小雇主们 , 他们的贡献将是为 1 至 10 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复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济工作。 1933 年 5 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第二年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罗斯福执政初期,全国 1700 多万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维持生计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业的帮助和施舍。但这部分财源相对于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联邦政府才能办到。罗斯福新政的第一项措施,就是促请国会通过的民间资源保护队计划。该计划专门吸收年龄在 18 岁到 25 岁,身强力壮而失业率偏高的青年人,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持、道路建筑、开辟森林防火线和设置森林望塔,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在遍及各州的 1500 个营地劳动。到美国参战前,先后有 200 多万青年在这个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平均每人每期干 9 个月,月 工资中拿出绝大部分作赡家费,这样在整个社会扩大了救济面和相应的购买力。对于千千万万依赖州、市养活的人们,罗斯福还敦促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救济机构,合理划分联邦政府和各州 之间的使用比例,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用来直接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新政期间,全美国设有名目繁多的工赈机关,综合起来可分成两大系统:以从事长期目标的工程计划为主的公共工程署 ( 政府先后拨额 40 多亿美元 ) 和民用工程署 ( 投资近 10 亿美元 ) ,后者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 , 先后吸引了 400 万人工作,为广大非熟练失业工人找到了用武之地。后来又继续建立了几个新的工赈机构。其中最着名的是国会拨款 50 亿美元兴办的工程兴办署和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全国青年总署,二者总计雇佣人员达 2300 万,占全国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到二战前夕,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 180 亿美元,美国政府借此修筑了近 1000 座飞机场、12000 多个运动场、800 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从 1935 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着重通过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公用事业法案等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巩固新政成果。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保险应该负责“从摇篮到坟墓”整个一生。为此,制定了《社会保险法》,法律规定,凡年满 65 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 10 至 85 美元的养老金。关于失业保险,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保险金的来源 , 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 1 %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这个社会保险法,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强烈愿望,受到美国绝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赞许。

1937 年5月24日 , 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受到广泛注意的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咨文承认“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从事农业或工业,吃不好,穿不好,住不好”。“我们必须铭记我们的目标是要改善而不是降低那些现在营养不良、穿得不好、住得很糟的那些人的生活水平。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 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由国会没有对法案采取行动, 1937 年 10 月 12 日,罗斯福再次提出,直到 1938 年 6 月 14 日通过。这就是《公平劳动标准法》 ( 又称《工资工时法》 ) ,它的主要条款包括每周 40 小时工时,每小时 40 分最低工资;禁止使用 16 岁以下童工,在危险性工业中禁止使用 18 岁以下工人。关 于最低工资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日后陆续有所调整。这些社会立法,虽属社会改良的范畴,但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工资劳动者甚有好处。为了解决社会保险制度的联邦经费来源问题,罗斯福破天荒地实行了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 5 万美元纯收入和 4 万美元遗产征收 31 %, 500 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 75 %;公司税过去一律是 13.75 %,根据 1935 年税法,公司收入在 5 万美元以下的税率降为 12.5 %, 5万美元以上者增加为 15 %。

到 1939 年,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它的直接效果是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大崩溃,有助于美国走出危机。从 1935 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国民生产总值从 1933 年的 742 亿美元又增至1939年的 2049 亿美元,失业人数从 1700 万下降至 800 万 , 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二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诚然,罗斯福的“新政”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加强国家资本主 义,以克服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新政”是他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疾病在常规疗法不能奏效的情况下试用的一种试验性的疗法。事实上,“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处,这也每每成为他的政敌发难的理由。“新政”实施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阶层也曾予以抵制和诽谤,甚至作为新政初期重要内容的《工业复兴法》及另外两项法案也在时隔两年后被最高法院裁定为违宪。由于新政近乎是全方位突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介入,震撼了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之基础。从1935年1月7日起1年多时间内,最高法院以授权不当等理由作出了一系列关于新政立法的裁决,宣布违宪或无效的新政立法包括《全国工业复兴法》、《铁路职工退休法》、《手工业妇女最低工资法》等十几种,而最高法院自创立后到新政前的140年间,所宣布废止的法令不过60种。另外,各级联邦法院也有100多位法官发出1600多个指令,以禁止实施新政立法。但是,只要我们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 和社会生活的脉博,“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留下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美国投入二次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亚伯拉罕·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疯狂的20年代”暗藏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1919年时农场主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8%,农场主纷纷破产。此时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另一方面,约60%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0年,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离任。继威尔逊后的3届共和党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后执政。有美国史学家认为,“这3届政府在美国历史上构成了一个时代”,“在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低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要低落就连负责公众利益的影子也说不上了。”

“美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对人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当年10月24日,一场经济危机风暴席卷美国。这次危机使生产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10月29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意在讽刺胡佛总统。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罗斯福的“新政”处方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就职后的第三天,即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这是他所采取的重建银行和经济结构的第一步。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13日至15日,全国绝大多数银行经过财政部审核,在政府监督下,分批陆续恢复营业。罗斯福对惊魂不定的美国人民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6月16日,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银行信用很快恢复,银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0亿美元!

在整顿农业方面,从1933年5月开始,新设立的农业调整管理局着手开展了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物缺则贵的无情法则发生了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几乎翻了一番。保持平价的比例从1932年的55%上升到1936年的90%。

1933年春天,罗斯福政府制定了旨在整顿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法》,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罗斯福称之为“向工业界提出的艰巨任务”。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

“新政”功过众说纷纭

“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报业大王赫斯特说“新政”就是苛政(RawDeal);不是榨取富人(SoaktheRich),而是榨取成功者(SoaktheSuccessful)。美国着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另外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美国经济学家对“新政”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新政”在鼓舞私人企业的信心方面没有成功,资本主义秩序成功的基本条件是鼓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诱发这种精神就需要刺激和补偿,“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这种精神的。另一派是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或半追随者,他们认为,只有真正执行大胆的增大开支的赤字政策,才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复兴的轨道,而罗斯福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1929—1933年的一场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一席之地。

❻ 美国政府在美国经济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美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实体,在其复杂的经济机制中,政府职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调控功能

美国宏观经济调控主要通过两大手段实现。

首先是货币政策。严格地说,美国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对经济实施调控的权力和功能并不掌握在以总统为首的内阁手中,而是掌握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即美国的中央银行手中。美国总统对应该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并无发言权。美联储主席虽然由总统任命并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但总统和国会却不能干预他的决策。

多年来,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两大目标:一是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二是控制通货膨胀。要成功地实现这两个目标,就必须准确了解经济运行的情况。美联储是通过所属的12个联邦储备区来掌握全国的经济动态的。各个联邦储备区定期对所管辖地区的经济情况进行调查,然后上报美联储。美联储再根据各地经济状况进行汇总,然后在每年举行8次的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上讨论分析,最后根据讨论结果决定采取何种货币政策。具体做法方面则是通过调节联邦基金利率(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

2001年发生经济衰退和遭受严重恐怖袭击后,美联储连续11次降低利率,一年之内将短期利率从6.5%降至1.75%。这对缩短衰退周期和经济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2002年来美国经济复苏步伐不稳,特别是公司丑闻频发导致严重的市场信心危机和股市暴跌,为经济继续复苏增添了新的困难后,美联储2002年11月初又再次降息,将短期利率降至1.25%,旨在防止经济再次陷入衰退。

再就是财政和税收政策的运用。从这方面来说,近年来最明显的就是通过减少税收来刺激消费增长。布什总统执政以后,大力推行他在竞选期间提出的大规模减税计划并于2001年年中在国会获得通过。通过降低税率使人们少交税达到家庭收入的增加,进而推动消费的增长。这对美国经济尽快摆脱衰退和走向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布什的减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推动复苏起到应有的作用。

服务支持功能

美国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之一是服务功能。这就是提供公共服务,促进企业发展。这体现在很多方面。在国内,政府不断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经济新特点的出现制定适宜的财政和税收政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实施正确的就业政策为企业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等。

在鼓励美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方面政府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为美国企业出口打开方便之门。最集中的体现是美国最近10多年同别国签定很多贸易协议,最典型的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等。

二是对出口提供资金和担保支持。美国政府所属的进出口银行成立已经近70年,主要目的是为美国公司出口提供贷款、贷款担保和信贷保险等业务,同时也为一些面临国外低价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产品生产提供支持。近年来在对出口提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2001年,该银行为美国公司的出口提供的贷款和贷款担保等资金达92亿美元。2002年年中布什总统又签署了一项法案,要求美国进出口银行为国内小企业和面临国外激烈竞争的工业部门提供更大的支持。

三是市场信息服务。经过长期努力,美国政府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内外市场信息体系和网络,对企业了解国内外市场情况很有帮助。商务部等重要经济部门的统计资料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免费索取或从网上调阅,基本上毫无秘密可言。其中,迅速完善网络服务为企业提供的各种商机是美国信息化发展的最主要特点。

四是加大对出口促进和管理部门的拨款支持。美国商务部所属国际贸易管理局2001和2002年度的预算开支分别为3.52亿和3.55亿美元。2003年度的预算增加到3.77亿美元。主要负责推动出口的出口管理局2001和2002年度的预算分别为6800万和7200万美元,2003年度预算猛增到1.03亿美元。

此外,美国还设有专门保护国内市场的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对外国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和反不公平竞争的监督和裁定,用于保护和支持本国企业。

监督管理功能

规范企业行为,确保公平竞争,这是美国政府的又一主要职能。在这方面,美国从100多年前就开始逐步建立制度并不断加以修订,目前已经具有相当完善的公平竞争机制。主要表现有:

一是反对市场垄断,实行公平竞争。近百年来美国政府和国会颁布很多有关法律规范竞争,最基本内容是一公司的市场份额一般不得超过1/3,规模过大的公司必须分解缩小,垄断市场者将被课以高额罚款。近年来微软官司等就是反对垄断市场的最新案件。

二是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方面的立法和监管。这方面的规定既种类繁多又不厌其细,标准不断提高。公司违反规定就会遭到数额巨大的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近年来美国食品质量方面发生的问题较少。煤矿生产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重大事故平均两年才发生一起。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建立和执法。工业化之初带来最大的问题是环境污染,为了恢复良好的环境西方国家付出了很高代价。因此,近十几年来,保护环境成为美国企业包括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美国政府甚至鼓励生产污染严重的公司到国外去开设工厂。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不时引起世界不少国家的关注和批评。

从安然公司开始到美国公司做假账的丑闻接二连三被“曝光”,对投资者的信心带来严重打击,导致股市大幅下跌,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也暴露出美国政府在公司财务会计和审计制度监督方面存在严重的漏洞,从而引起了国会和政府的注意。如何规范公司经营特别是财务和审计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成为政府面临的当务之急。为此,美国当局决心“亡羊补牢”。众参两院2002年来已经先后通过了有关法案决心加强监管。美国政府也新成立了公司责任委员会等机构来加强对公司经营的监督和审查,加强在这方面的执法力度。

❼ 战略与结构怎么样

钱德勒生于191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哈佛大学本科毕业后到海军服役5年。此后,他在北卡罗莱纳大学获硕士学位,并于1952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获哲学博士学位。他于1951一196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教书,1963-1971年转到霍普金斯大学,1971年被哈佛大学商学院聘为企业史教授,在那里一直工作到近80岁才退休。 熊彼特对钱德勒有过直接影响。1948年,哈佛大学成立企业家历史研究中心。熊彼特在95年去世前任该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而钱德勒和另一位后来成为伟大经济史学家的兰第斯(David Landes)则是该中心的成员。这个中心于1958年被关闭,但熊彼特的遗产长存。到1970年初,钱德勒和兰第斯又双双重返哈佛大学执教。 如果说熊彼特提供了一个企业在推动经济变动方面发挥中心作用的理论框架,那么,没有任何一个学者比钱德勒({Alfred D61Chandler, Jr.}为这个框架提供了更多的实质内容。钱德勒是历史学家出身,他以包含多个经营单位并由职业经理人员来管理的企业(multiunit firms)来定义西方工业国家的现代工业企业。对这种企业产生原因的解释,发展过程的分析,社会后果的估量,以及对它们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发展的比较研究,就是钱德勒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生涯中始终如一的主题。他的研究成果为发展中的动态企业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证据和思想源泉。以下将围绕着钱德勒的三部主要着作对他的研究作一简介。 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中使用的是“多部门”企业(multidivisional firms)一词,而在《看得见的手》和《规棋与范围》中使用的是“多单位’企业(multiunit firm)一词,并以后者定义现代工业企业。显然,在钱德勒的概念中,多部门企业是多单位企业的一种特殊形式。 钱德勒的这三本书都是巨着:《战略与结构》 462页,《看得见的手》608页(中译本760页),《规模与范围》860页(中译本1140页)。以本文的篇幅来介绍这三部着作,当然难免粗略。为避免翻译错误,本文的引用全部由作者译自英文原着。 战略与结构:组织创新的动态框架 钱德勒的第一本书是发表于1962年的《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上的篇章》( Chandler 1962 )。这本书的主题是美国大企业的成长以及它们的管理组织结构如何被重新塑造以适应这种成长。 当钱德勒开始研究美国企业组织的结构变化时,他发现自20世纪初以来,最大企业的组织演变的主要特征是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多部门的组织结构。在这种组织结构下,公司的总办事处(the general office)计划、协调并评估若干分部(即事业部)的工作,并向它们分配必要的人员、设备、资金和其他资源;负责分部的执行经理把处理一个产品主线或服务所必要的职能管理置于自己的统辖之下,每个执行经理都要对他的分部的财务结果和市场成功负责。这就是事业部制或所谓的M型组织结构,它被美国企业界习惯地称为“分权”的结构。因此,美国企业如何从原来的直线职能结构向多部门结构转变,就被钱德勒定义为大企业成长过程中组织转变问题的焦点。 历史上,最先发明了多部门结构的公司是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埃克森)公司和零售商业的西尔斯公司。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开始发展它们的新结构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于1925年开始重组,而西尔斯公司则开始于1929年。不仅如此,这四家企业的管理者是在相互独立并独立于其他企业的条件下分别开始发展他们的新结构的。他们之间没有模仿。每一个企业的领导人都认为他们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是独特的,而他们各自的解决办法都是真正的创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创新变成许多美国企业实行类似转变的模式。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钱德勒在此书中选择这四家企业作为主要案例来研究向多部门组织结构转变的原因和过程。 毫无疑问,转向这种新结构的决策是由企业管理者做出的。但历史经验表明,除非受到最强大的压力,管理者很少会改变他们日常的惯例和权力地位。因此,创造新组织形式的决策取决于管理者如何意识到企业面临的紧迫需要和机会,而他们的相应决策就是一个战略问题。于是,钱德勒提出一个战略与结构互动的分析框架来研究战略决策导致组织结构变化的过程。战略被定义为“企业长期基本目标的决定,以及为贯彻这些目标所必需采纳的行动方针和资源分配”。结构则被定义为“为管理一个企业所采用的组织设计”。基本的假设是结构跟随战略,因而所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压力和机会)下所产生的企业扩张战略导致了多部门组织结构的出现?为此,钱德勒在本书第二至第四章以案例研究的方式分别对四家先行企业: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和西尔斯一罗巴克公司的经验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战略与组织结构的互动 美国这四家先驱企业的历史经验表明,扩张战略必须有相应的结构变化跟随。根据钱德勒的分析,多部门结构是在企业规模扩大,积累了相当资源,并经历了早期合理化之后,向新的产品和地区市场扩张时被采纳的。创造新的组织结构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企业规模本身,而是在多样化扩张战略下,当企业开始在若干不同的地区市场或若干相关的产品市场上运营时,高级管理人员要做出的决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加。钱德勒把管理决策分为两种:关系到企业长期增长和健康的战略决策和关系到使企业平稳高效运转的日常活动的战术决策。多部门结构成功的基本原因在于,它把对整个企业命运负责的高层经理从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时间、信息甚至心理上的义务感去做长期的计划和评估;同时,它把日常管理的责任和必要权威置于在明确规定的市场上运营的事业部的总经理手中。这就是使美国大企业的决策程序在实践中表现出这样的结构特征:在日常运营的层次上(事业部以下),管理决策由经营单位的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尽管他可能听取职能部门专家的建议);在战略层次上(公司总部),管理决策更多的是由集体(董事会或执行委员会)做出。因为,企业现存日常经营有更多的惯例可循,它的中心问题是执行,所以必须要有个人负责;而战略决策考虑的是长期的、更复杂和不确定的,而且不必马上决定的问题。 多部门结构的产生和扩散是因为它能更有效地协调大规模的生产和分配,所以钱德勒总结说 战略性的增长来自更加有利可图地利用现存的或扩张中的资源。如果要有效率地经营一个被扩大了的企业,新的战略就要求一个新的或至少是重新调整过的结构……没有结构调整的增长只能导致无效率……没有(集中的)行政职责和结构,企业中的个别单位……作为独立的单位无疑可以有效地,或甚至比如果它们是一个较大企业的组成部分时更有效地运行……只要企业负责人不能创造出把若干行政职责有效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必要的行政职责和结构,他们就不能履行其基本经济职能。 因此,《战略与结构》一书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企业面对新的机会(进入相关的产品市场和地理扩张)可能会采取一个投资战略;但这个投资战略就生产工艺、产品和地理来说目标越是远大,发展出一个能够协调投入流量和产出分配的管理结构就越是关键;因为只有这种相应的结构才能协调多样化和复杂化的企业生产过程,从而证明大规模投资的合理性。这个命题在钱德勒的第二部巨着《看得见的手》中被表述为速度经济是企业存在的经济原理。 看得见的手:行政协调对市场协调的替代 在发表于1977年的《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中,钱德勒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扩展了他早期的主题,把美国大企业的成长和这个过程的另一方面—即领取薪水的职业经理在企业管理职能上对企业主的替代—综合起来,定义为管理革命。这个管理革命的结果就是“看得见的手”(现代企业内部的行政协调)在许多方面代替了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市场协调),成为现代工业经济中的主要资源分配者。 钱德勒并没有否认市场对经济变迁的催化作用——用他自己的话说,“还必须强调、新型经理式企业并没有取代市场而成为决定提供物品和服务的首要力量”,但“新型企业确实取代了市场来协调和一体化从原材科生产经由若干生产过程到梢售再到最终消费者的物品和服务流量”。 本书的中心问题是:美国现代工业企业出现和发展壮大的原因是什么?钱德勒回答这本问题的方法是回答历史问题:这种企业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如何出现和发展的。根据钱德勒的研究,现代多单位工商企业集中在资本密集型工业中,这种企业在1840年以前还没有任何踪迹,它的先驱者是从1850年成熟起来的铁路公司,在那里产生了最早的由职业经理所组成的管理层级(managerial hierarchy);工商业中的这种企业则是1880年以后经由横向合并和纵向合并发展起来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钱德勒把现代工业企业出现和发展的原因归结为技术。 美国管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钱德勒把美国现代工业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790 - 1840年)是传统经济阶段。在这半个世纪中,在欧洲殖民地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美国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协调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没有新建立的经济制度(economic institutions ) ,也没有发生工商业经营方式的革命。虽然18世纪末的英国工业革命刺激了对美国大宗农产品如棉花和小麦的需求,一个在1787年宪法下被加强的中央政府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形成,但钱德勒否认这些事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有任何基本的影响。美国早期企业史的主要发展是由市场扩张而促进的不断增加的专业分工推进的。在铁路和电报到来之前,工商业活动继续由从中世纪以来就广泛出现的单一单位的企业所主宰。交通通讯太慢、太不规则也太不稳定,无法使高通过量 ——现代工商企业出现的必要前提条件—成为可能。 第二个阶段( 1840 - 1880年),以市场协调和小企业为特征的传统经济的平衡被三项划时代的技术进步所打破:铁路、电报和无烟煤的广泛使用。全国交通通讯网络的完成加速了市场的扩张,蒸汽力取代了风力和畜力。钱德勒特别强调了铁路对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深远影响:为了安全可靠地运营,铁路公司是历史上第一批雇用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的企业,发展了最早的管理层级。因此,现代工商企业到内战发生时已在美国的铁路公司中出现。因交通通讯革命带来的市场扩张以及生产技术的变化不仅增加了贸易量,而且大大提高了贸易和生产的速度。到19世纪70--80年代,单个工商企业的规模因实行大批量分配和大批量生产已迅速扩大。 第三个也是最具革命性变化的阶段开始于1880年左右。到那时,生产企业开始把大批量分配结合进自己的经营过程,现代工业企业—-今天巨型公司的原形—由此而生。这种成长通过两种途径迸行。(1)一些小的单一单位的企业直接向前结合,建立它们自己的全国性和全球性销售网络以及采购组织,并向后结合取得自己的原料来源和运输设施。(2)其他企业则是先通过横向合并:许多家族或个人拥有的单一单位的企业合并成为一个全国性大企业,先实现生产管理的集中化,然后再向前和向后结合。美国烟草、麦考密克收割机、胜家缝纫机等企业通过前一种途径成长,而标准石油、通用电气、美国橡胶、杜邦炸药等企业则是通过后一种途径。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完成的。管理革命有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协调生产和分配上的高通过量的需要促使企业大量雇用职业经理,从而促进了管理层级的发展。第二个方面是产权革命,即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导致领取薪水的职业经理逐渐控制了企业的管理。 这里概括一下钱德勒关于美国企业产权革命过程的论述。美国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是在传统的单个业主企业向多单位大企业的过渡中分离的。这个过程经历了若干形式和阶段{详细论述见第十章}:价格的持续下跌在1873年的经济恐慌后形成长期的不景气,为应付产量上升和价格下跌,大多数厂商不得不组成全国性的同业公会,缩减生产以维持价格;但同业公会所管理的产业卡特尔因个别厂商的投机行为而无法稳定。其失败的原因是协议不具有合法合同的约束力,无法由法庭强制执行: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联合,托拉斯应运而生,其手段是成员公司把股份转交给理事会托管(如果是合伙制企业,则必须改为股份公司,以便股份能够转让)并得到等值的信托证券,而理事会有权对加入托拉斯的成员公司做出经营和投资的决策。但托拉斯只是权宜之计,它很快就被国会于1890年通过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宣布为非法。于是,需要把各成员公司合并成为法律所承认的单一实体,这个途径就是控股公司,它是把经由合法合并的企业联盟转变成现代工业企业的第一个重要步骤。钱德勒指出,现代企业高层管理的实践和程序是从通过合并而成的工业企业中发展起来的(详见第十三章)。在新的合并企业中,一个家族或一个合伙人集团很少能够占有全部拥有投票权的股份。前面已经指出,合并企业中的最后成功者必须实现管理集中化(即建立起管理结构)并超越横向结合战略而转向纵向结合。当这个过程开始后,一方面这些公司为进行改组和统一利用各种设施,不得不通过出售股票筹措资本,使股份的持有更加分散; 另一方面它们所面临的管理问题也非常复杂,必须雇用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从事高层管理工作。合并企业的管理集中化和纵向结合使美国工业中第一次出现了经理式的企业,这个过程一旦被完成(即过渡到大规模管理型企业),管理权和所有权之间的分离就扩大了:广泛持有股票的分散所有者很少有机会参与任何一级的管理决策,而经理当中也只有少数人拥有大量具有投票权的股份。在这个基础上,几个创立了新的管理模式的先驱合并公司—杜邦、通用电气、新泽西标准石油和美国橡股—对财务控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并建立起由各种职能机构组成的公司总部、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经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最终导致家族世袭管理方式的废弃:随着公司早期领导人的退休,他们的职位被领取薪水的职业经理所取代,而曾拥有企业的一些家族的成员〔如洛克菲勒)甚至都不再列席董事会 (只享受红利):.因此,美国企业的产权转移是管理革命的结果,是企业组织形式变化的结果,或者说股份化是这个革命的结果而非原因。 钱德勒关于企业存在原因的理论命题: 钱德勒关于“看得见的手”的主题隐含着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为什么会有企业,或企业的功能是什么?当然,钱德勒是从现代多单位企业的特定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但他的命题完全可以被一般化。 从钱德勒的论述中可以明白无误地看出,他认为企业存在的理由是速度经济。或者说,只有当置于行政协调之下的组织过程比市场交易过程产生更高的物质通过量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才会出现。钱德勒认为:“基本的组织创新是对协调和控制高额通过量的需要的反应。生产率的提高和单位成本的降低……更主要地是来自通过量在数量和速度上的提高而不是工厂规模的扩大。这种经济效益更多的是来自结合和协调通过工厂的物质流量的能力,而不是来自工厂内更高程度的专业分工。”生产上的速度经济还对企业产生了纵向合并的压力,因为保持生产过程的高通过量需要保持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稳定。而在集中化管理下的纵向合并导致了现代大企业的形成和管理革命的发生。 钱德勒的论点最可能引起争议的是他把产生组织创新的原因全部归结为技术。他的逻辑是,只有技术进步带来潜在的速度经济效益时,企业组织结构才会因实现这种效益的要求而发生;正是不同的生产技水使不同的工业有不同的速度经济,所以现代大企业才会集中于资本密集型工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工业中。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说,保持高额通过量需要管理结构的协调和控制,但管理控制不仅是技术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由于钱德勒把劳动问题排除在他的视野之外,他显然忽略了速度经济实现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内容和人力资源的利用问题。尽管如此,把速度经济而不是交易费用看作是企业存在的基本经济原理,使他区别于所有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企业理论,因为他把企业内部的组织过程和管理活动看做是生产率的源泉。 规模和范围:企业能力发展的组织基础 钱德勒的视野在1992年发表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 1990)中扩展到了世界舞台。他对以现代大企业为基础的管理资本主义在三个西方主要工业强权—即美国,英国和德国—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速度经济仍然被坚持认为是企业存在的理由,钱德勒在这本书中所用的中心分析概念却是组织能力 。于是,以世界资本主义商业经济的演变为背景,现代管理型企业产生和发展的意义又一次被置于新的框架中加以阐述:向管理型大企业的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而发展出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和一国经济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和经济持续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在本书中,钱德勒比以往更加明确无误地表述了他的反新古典经济理论的主题:不是市场塑造企业组织,相反,是企业组织塑造市场。 主要理论命题: 根据钱德勒的论述,19世纪最后的25年中,生产技术的重大创新造成了可以利用由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带来约空前成本优势的潜力。但实际运用这种潜力的关键步骤不是发明,甚至也不是技术的商业化,而是投资。正是企业家对大规模生产设施、销售系统和管理组织进行的互相联系的三重投资(three –pronged investment),导致了现代大企业的崛起,钱德勒特别强调对管理组织的投资,因为它是使前两种投资产生预期经济效益的充分条件。钱德勒指出,当技术和运输方面的创新为通过利用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获取空前的成本优势提供了巨大潜力时: 这些潜在的成本优势并不一定会被充分实现,除非通过工厂的物质流量能够被不断地保持,从而保证对生产能力的有效利用……决定成本和利润的两个关键数字曾经是(而且现在也仍然是〕额定生产能力(rated capacities)和实际通过量( throughput),或者说是在一个特定时期内被实际加工的数量……在资本密集型工业中,为保持效率的最小规模所需要的通过量,不仅要求仔细地协调通过生产过程的流量,而且要求仔细地协调来自供应商的投入流量和流向中间商和最终用户的流量。 然而, 这样的协调,没有也确实不可能自动地产生。它要求管理团队或管理层级的永不中断的全神贯注于由额定生产能力所衡量的潜在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是生产设施的物理特性;由实际通过量所衡量的实际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是组织性的。这种经济效益依赖于知识、技能、经验和团队合作—依赖于为利用技术过程潜力所必须组织起来的人的能力。 从历史上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首先进行了这种三重投资的第一批行动者(first movers) ,“不仅是利用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成本优势的领袖,而且它们在发展所有职能活动的能力方面也具有先行者的优势”。这种企业一诞生就获得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它们所处的工业迅速变成由少数第一批行动者所主宰的垄断竞争结构。除非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新企业很难进入这些工业。当受到跟进者的挑战时,“这些先行企业更强有力地为市场份额而战,并通过职能的和战略的效率来提高利润”,“按相关于自己工厂生产能力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定份”。因争夺市场份额和利润而被磨练锋利的管理技能是包括工人技能在内的新型现代工业企业的各种组织能力中最可宝贵约。这些组织能力是高度产品特定和工艺特定的,而且通常决定了少数先行者及其挑战者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依靠赋予了它们独特竞争优势的现存生产设施和组织能力的基础,这些企业通过利用规模经济继续推进地理上的扩张,并通过范围经济继续推进产品的多样化。这些企业努力利用基于组织的竞争优势还推动了它们在海外的直接投资。这样的组织能力不仅提供了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而且还在国际工业领袖的竞争中提供了导致国民经济兴起和衰落的增长动力。 对美国、英国和德国的比较分析: 坚持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钱德勒从三个国家各选取2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并通过考察它们从1870-1990年的动态发展情况来比较他提出的“美国竞争性管理资本主义”( competitive managerial capitalism)“英国个人资本主义”(personal capitalism)和“德国合作的管理资本主义”(cooperative managerial capitalism) 美国对于美国,钱德勒的中心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比欧洲在更短的时间里出现了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现代的、综合一体化的、多单位的企业?为什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美国管理层级的出现变得比其他经济更广泛,而所有权和管理的分离变得更分明?”钱德勒再次描述了使美国成为管理资本主义策源地的初始条件:被铁路和电报一体化的大陆规模的市场,以及铁路对工业融资和大规模管理层级发展的影响。然而,这些在《看得见的手》中被更详细描述过的发展,在这里的意义却是“为在生产和分配中利用规模和范围经济建立了技术和组织的基础”。在具备了这些带来新机会的条件后,解释竞争性管理资本主义兴起的关键变量就不能不是“企业家的反应”(entrepreneurial response) ,虽然钱德勒从来没有直接明了地解释清楚,除了客观条件的诱因,为什么美国企业家会比他们的欧洲对手更积极、更普遍地进行了对生产设施、销售组织和管理结构的三重报资。 根据钱德勒的研究,美国企业家对新机会的反应首先是在分销领域:大规模批发和零售商业代替了靠收取佣金的传统商业。然而,新式交通通讯所带来的更大的革命是在生产领域。在19世纪最后的几十年里,没有任何创新能比爱迪生和西门子及其他发明家的导致大规模生产和分配电力的创新更影响深远的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出现,第一批行动者广泛地出现在美国工业企业之中。在那些一两个先驱企业进行了三重投资的工业中,这些企业迅速主宰了市场。然而,美国的现代工业企业更多的是在合并或兼并之后出现的,它们成功的充分条件也是要进行三重投资。这些先行者在1880-1941年期间一直保持着领导地位。 钱德勒首先介绍了美国石油工业,因为它是“规模的成本优势影响企业增长和决定工业结构的惊人范例”。石油工业的第一行动者是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它是世界上最早对生产、销售和管理进行三重投资的企业之一。洛克菲勒和他的合伙人从一开始(1860年代末期)就在能利用规模经济潜力的石油加工基础上建立起近乎垄断的地位。巨大的产量给予他们强大的武器来使铁路提供优惠以降低运输成本。较低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又给了洛克菲勒经济支配权力来组成标准石油公司联盟,它通过以自己的股份换取对其他30多家炼油公司的控股权来组织整个石油工业,协调销售和分配以稳定价格。在挑战者的刺激下,标准石油联盟在1870年末以超过自己总资产(300万美元)10倍的投资(3000多万美元)铺设输油管道,然后在原联盟的基础上成立了标准石油公司托拉斯,其目的是提供一个法律手段为联盟建立一个中央办事处。到1880年中期,在设在纽约的多层大楼的这个总部里,一个庞大的管理层级开始协调、监督并计划这个全球性的工业帝国。它能够通过关闭、重组和新建炼油厂来重组生产过程并协调从采油到消费的流量,以使工业合理化并更充分地利用规模经济。托拉斯炼油设施的重组使每加仑煤油的平均生产成本从1880年的2..5美分降到1885年的1. 5美分,同时利润却大幅上升。 美国石油工业在20世纪头l0年里经历了从近乎垄断到寡头垄断的突然转变,起因是市场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从煤转到燃油,同时在美国国内和远东、东欧发现了新的原油产地。一批新的石油公司成长起来:到1910年已有8家综合一体化的石油公司名列美国2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行列。1911年标准石油公司托拉斯被反垄断法解散,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这种转变:在分离出来的16家大型企业中,有5个列在1917年200家美国最大工业企业的名单上。它仍在20世纪的第二个10年里,为在快速增长的汽油、润滑油和新燃油市场中获取份额,通过纵向一体化迅速成长。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大石油公司继续通过向前结合(销售网络)和向后结合(勘探和采油)在海外扩张。大萧条时期,一些大公司从海外撤资,把海外资产卖给了3家在海外最活跃的公司,即新泽西标准石油、美孚真空石油和德士古石油公司;另外2家,即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和海湾石油公司,则保留了海外业务。因此这5家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石油需求的巨大增长中大获其利。它们再加上英荷壳牌及英国石油公司—即所谓的“七姊妹”—继续主宰着战后世界石油工业的寡头垄断结构。 美国石油工业的领头企业从出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集体历史提供了一个现代工业企业崛起和增长的范例。第一行动者通过法律上的联合、管理集中化和对炼油、销售和管理的持续大量投资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只是在对特定精炼产品的需求发生变化以及新的原油来源出现以后,其他美国公司才有了能挑战标准石油公司支配地位的第一个真正机会。成功的挑战者是那些进行了三重投资的企业,它们先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增长,然后更多地通过职能效率而不是价格来为市场份额和利润互相竞争并与标准石油公司的继承者竞争。到1920年,所有的企业都由那些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管理着,他们绝大部分人只拥有所管理企业的极小比例的股份,在前标准石油公司的后继公司中,洛克菲勒家族成员甚至都没有以外部董事的身份参与管理。 在描述了石油工业的例子后,钱德勒从先行者和挑战者的两个角度全面分析了大企业在美国主要的工业部门中的发展。美国企业扩张的集体历程是由以下四个途径按顺序展开的:横向合并、纵向一体化、海外扩张

❽ 成立美国公司能给公司带来什么好处

1、美国公司的成立能够帮助企业分担成员的责任,这是成立公司的主要优势之一。企业对外所承担的责任主要是围绕着它所拥有的资产,股东则主要是根据他们所投入资本占的比例这样一个范围来承担责任。这样的好处就是成员的责任都是有限的,即使出现了问题也不至于使得股东的家人财产的安全收到威胁。

2、个人在纳税的时候想必对于税收政策大多数人都不是很了解,很多能省的税都还不知道怎么节省。但是通过成立美国公司这个身份,就使得政府对企业的税收给予了优惠政策,好多项优惠政策的直接好处就是企业税收减少、利润增加,分配到股东个人的利润也就增多。

3、美国公司对于外籍人还提供了很多优惠的政策支持,还能帮助公司树立国际化的企业形象,市场拓展更是方便和高效。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再加上它资源环境更完善,法律环境更严格,所以贸易风险减小,经济纠纷更少,贸易往来更容易。

4、而且美国的资金流通很自由,没有外汇的管制,可以更方便的进行投资等商业经营。

5、通过美国公司的渠道可以间接的移民美国,很多人都向往美国移民,通过美国公司的渠道申请派遣国内公司的高管到美国主持工作,这就是美国的L1工作签证,如果符合相应的条件,美国L1签证后期是更容易转绿卡的,还能享有很多美国公民的优惠政策,孩子也可以通过L2签证的形式一同前往美国,还能享受当地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阅读全文

与美国企业发展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