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粤曲起源于什么时候
粤曲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
Ⅱ 粤剧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
战后之初,香港粤剧虽秉承1930年代粤剧善变的传统,但其后却向传统戏曲表演的方向发展。在剧目形式上,时装粤剧越来越少,剧本创作趋向文学化,但重视田文修饰,曲词句式趋向七字齐言,选材则多从古典戏曲中撷取。表演上,向京剧靠拢,重视身段表演。戏服也因制作师传渐少,以及审美标准的改变,渐渐脱离传统南派珠片及兔毛出锋的样式,和京剧戏服看齐。
1950年代,仙凤鸣剧团的出现,令到香港粤剧产生根本的变化。白雪仙虽然出自薛觉先的门下,但她却秉承薛马两家之长。在戏剧文学上,她一如马师曾,着意提升表达的内容;表演上,她继承乃师向京剧学习,讲究北派身段。但她在粤剧音乐上,却没有从粤曲板式出发,反以选取古谱大调或创新曲为主。
和白雪仙共同作山页献旳人,主要是编剧唐涤生。没有康涤生的创作,白雪仙茌以确立她的艺术地位,但没有任剑辉和白雪仙的表演,唐涤生也难以名垂后世。
不过,任白和唐涤生也开创了新的粤剧表演风尚。其一是把表演角色局限在生旦二人,其他角色均成为隌衬。虽然这使戏剧表演更集中,但也因成为风尚,加快了生旦以外行当角色的衰亡;其二是把展现情节为主的传统粤剧,变成展现人物情感冲突为主旳言情粤剧;其三虽然是加强了粤剧的文学性,但同样如元杂剧一样,减低了粤剧舞台表演的要求,令到生旦对唱成了粤剧的粤剧的潮流。
因为唐派粤剧的兴起,业余爱好者更容易掌握表演,令到大量业余爱好者投身粤剧表演或粤曲演唱,使粤剧逐渐形成专业和业余界线模糊的情况。
唐涤生过世后,剧坛主要的几位名令也相继退休。在麦炳荣、凤凰女领导的大龙凤剧团的带动下,粤剧一度回归锣鼓粤剧。但占主导,最终仍是传统表演和剧本创新的两线为主。
1970年代,薛觉先关门弟子林家声的崛起,正代表了向戏曲传统靠拢,以舞台表演为主的艺术门派。而由任剑辉、白雪仙训练的雏凤鸣剧团,仍以表演唐派名剧为主,代表剧本创新的艺术门派;不过,创新的剧本经过三十多年的表演,再也不算创新,鶵凤鸣剧团虽然以偶像形式风麾万千影迷,但其艺术建树却远不如林家声。1990年代,林家声的退休和雏凤鸣的解散,粤剧又开始向一个新的年代。
于广东人,特别是广州人来说,无论是出国定居还是短暂的公务和旅行,都没有很明显的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那种感觉,因为吃的是粤菜,听的、讲的仍是粤语。而且,在国外,当地华人还常满怀骄傲地告诉你: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广东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菜(广州美食),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曲和粤剧的知音。由此可见,粤剧在广东和广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粤剧有一个“南国红豆”的美称。1956年5月,广东粤剧团赴北京参加会演,周总理接见主要演员,并在座谈会上称粤剧是南国红豆。周总理以南国红豆来比喻粤剧,可谓别出心裁而又贴切、形象,说明了粤剧是南方的产物,象红豆那样晶莹可爱,令人怀念。
在全国400多个地方剧种中,在祖国繁花似锦的戏曲百花园中,粤剧这颗南国红豆无疑是别具一格、源远流长,并且根深叶茂的。它不仅长遍了珠江两岸,而且还移植到南洋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一带。
在广东省内,粤语地区人口近4千万,再加上广西大部分地区以及港澳等地,其影响是相当可观的。说是华南流传最广、观众最多的地方剧种,以它来代表广东省称之为粤剧,是实至名归的。粤剧在3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的一些特色。一是它的可塑性大,善于吸取许多新的、外来的、民间的东西,从粤剧的发展史看,它吸收了民歌、流行曲、兄弟剧种、文明戏以至电影上的一些表演方法,可谓兼收并蓄。
二是它的音乐性丰富、曲牌多,新曲多,新曲入剧层出不穷,而广东音乐是举世闻名的,有的观众尽管不欣赏粤剧内容,但对广东音乐、戏剧音乐仍然倾倒不已。
三是粤剧剧目多,新戏多,剧目多达3千多个,在全国400多个剧种中,是剧目较多的剧种之一。题材广阔,这对扩大观众的视野、开拓演员的戏路和表现力都是有帮助的,也是其他地方戏曲所罕见的。
四是粤剧的伴奏乐队发展很快,从初期的五、六人(五件头)发展到10多20人,并采用中西乐器结合的手法,较多地使用西洋乐器,如小提琴、萨克斯等,在国内诸地方剧种中,也是独树一格的。五是粤剧词曲比较通俗,许多生动、活泼的方言口语入戏,特别在“说白”当中运用得很传神。
粤剧的历史
粤剧
粤剧,又称 " 广府大戏 " ,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
种,有三百多年历史,在广东,广西 ,香港,澳门非常
流行,美洲,欧洲,澳洲 ,东南亚华侨居住的地区也常
有演出.
粤剧的形成情况十分复杂,明代的弋阳腔 ,昆腔,
清初以来的西秦戏 ,汉剧, 甚至江苏,河南,安徽
,湖南, 河北,广西等地的戏曲艺术,都对粤剧有
不同程度的影响.
红船的消失
以前,戏班经常在河网纵横的珠江三角洲一带演出,往来
只能依赖船只,因此,艺人大部分时间会在戏船食住.由
于戏船船身全部髹上红色,故称“红船”,又用龙头凤尾
装饰,十分壮观.民国期间,盗匪横行,“红船”子弟要
设法保护自己.
后来,在广州和其它城镇,戏院渐渐增多,戏班便减少
落乡演出的次数;同时,汽车,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日
益发达,“红船”的作用消失,逐渐被淘汰了.
抗曰时期的粤剧 1
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中国对日
本进行八年抗战,不少戏班上演爱
国剧,例如:薛觉先演 “貂蝉”,
马师曾演出“还我汉江山”,
“汉奸的结果”等剧目,他们还合
作拍过一部筹募救国公债的电影
“最后关头”.关德兴变卖戏服衣
箱,筹款募捐,组织“粤剧救亡服
务团”.其他粤剧演员则踊跃购买
爱国公债,义演赈济难民.
一九三八年广州失陷,粤剧工作者纷纷移居
香港,第一流人材集中在本港,粤剧便旺盛
起来.香港沦陷,他们转往澳门避难,使当
地粤剧演出顿然兴旺起来.及至澳门也无法
容身,便转入广西各地演出,过着颠沛流离
的生活.
抗日时期的粤剧 2
四九年后国内粤剧的发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步
骤地对粤剧进行“改戏,改人
, 改制” .改戏方面,提出
“好看有益”的要求,鼓励剧
团上演内容健康的剧目,整顿
旧剧目,创作或改编反映时代
的历史剧及现代戏.
柳 毅 传 书 剧 照
四九年后国内粤剧的发展 2
在舞台艺术方面,建立导演制,净化舞台形象,注意整体
配合.一九五八年,把广州各省属,市属剧团合并,成立
“广东粤剧院” .六十年代初,成立“广东粤剧学校”,
培养接班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与其它剧种一样
受到摧残,剧院停业,剧团解散,成员不是下放劳动,便
是被迫转业.八十年代,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粤剧艺
术再次发展起来.
四九年后香港粤剧的发展 1
香港光复之后,粤剧艺人纷纷组班演出.五十年代,新马师曾,何非凡,陈锦棠,任剑辉,芳艳芬,红线女,秦小梨,白雪仙等演员,成为粤剧界的支柱.
芳艳芬
白雪仙,任剑辉
四九年后香港粤剧的发展 2
八十年代中期,粤剧从低潮
恢复过来,戏班演出活跃;
同时,有不少业馀爱好者学
演大戏,学唱粤曲,作为生
活嗜好.现时,香港粤剧特
色是保留传统表演和艺术的
面貌较多,与国内积极革新
的方向不同,形成香港与广
州粤剧演出风格有明显分
别 .
林 家 声
粤剧在海外的发展 1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广东籍
华侨比较多,粤剧在清代咸
丰年间,已经建立基础,所
以有“粤剧第二故乡”的称
誉.到现在,香港的剧团或
演员都会应节日及神诞受聘
该地演出街头的“神功戏”.
新 加 坡 粤 剧 演 出 剧 照
粤剧在海外的发展 2
“ 雏 凤 鸣 粤 剧 团 ” 美 加 巡 回 演 出 的 海 报
粤剧在美洲大陆演出的历史悠
长,根据文字及图像资料显示
,至少有一百三十几年.目前
,美洲的华人社会,仍然有很
多华侨喜爱粤剧,所以香港和
广州的粤剧团经常前往当地演
出. 近年,华人移居美加的数
目增加,其中有不少热爱粤剧
,于是在当地成立曲社,剧社
,作为排练的地方,间中也有
粤剧的演出.
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由戏曲演员的唱,做,念,打
,以及相关的化妆,服装,道
具 ,锣鼓音乐等共同组成.如
果与话剧,歌剧,舞剧等戏剧
形式比较,戏曲的特点在于表
现手段的程式性与多样化,是
一种高度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
戏曲
戏曲表演,念白有调,动作有式,锣鼓有经,歌唱有各种曲牌和板式,武打有各种套数,唱,做,念,打和音乐拍和都有一定的格式,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程式”.“程式”是戏曲表演的种种规范,也是戏曲演员和其他戏曲工作者的沟通语言,更是戏曲表演体系一些规范性的基本规律.
由 盖 鸣 晖 及 吴 美 英 示 范
程式表演 1
程式表演 2
“排场”是粤剧的基本表演方法及重要组成部分,由一定规范的锣鼓,唱腔,功架,人物的心理描写,情节,特定环境等因素组成.有一些“排场”比较简单,有一些则比较复杂
, 例如“会妻”,“猜心事”,本身就是一段戏.这是由于很多“排场”是从传统剧目的精彩段落提炼出来,比较简单的只是一个表演片段,而较复杂的基本上可以独立成为一出“折子戏”,能够作为演员在演出时借用的表演规范.
做功 :
1.虚 拟 动 作 的 运 用
日 常 生 活 之 中 , 人 的 动 作 离 不 开 一 定 的 对 像 与 环 境 , 像 开 门 要 有 门 , 骑 马 要 有 马 , 上 课 会 在 课 室 . 但 在 戏 曲 舞 台 上 , 演 员 要 在 不 存 在 或 部 分 不 存 在 的 环 境 和 对 象 的 条 件 下 , 通 过 身 体 动 作 , 使 观 众 联 想 到 原 来 的 对 象 和 环 境 , 这 种 动 作 就 称 为 “ 虚 拟 性 动 作 ” .
2.虚 拟 动 作 的 真 实 和 不 真 实
有 些 虚 拟 动 作 接 近 生 活 动 作 , 例 如 开 门 , 关 门 , 上 楼 , 落 楼 , 做 针 线 等 .
但 是 有 些 虚 拟 动 作 已 经 摆 脱 对 生 活 动 作 的 模 仿 , 例 如 坐 轿 , 坐 车 , 策 马 等 . 因 为 经 过 长 期 实 践 和 提 炼 , 部 分 舞 台 动 作 已 经 偏 向 歌 舞 化 , 演 变 成 一 种 戏 曲 表 演 独 有 , 着 重 形 式 美 的 “ 韵 律 动 作 ” .
3.做 功 五 法
戏 曲 演 员 的 舞 台 动 作 , 称 为 “ 做 ” , 也 称 “ 做 手 ” , “ 做 功 ” . 传 统 艺 人 认 为 做 功 有 五 法 , 即 “ 手 , 眼 , 身 , 法 , 步 ” .
“ 关 目 ” , 即 是 眼 睛 的 各 种 表 演 动 作 . 演 员 透 过 眼 神 把 角 色 的 思 想 感 情 , 心 理 活 动 , 向 观 众 和 同 台 演 出 的 演 员 交 待 . 但 是 从 观 众 的 角 度 来 看 , 演 员 的 眼 睛 较 细 小 , 不 容 易 看 得 清 楚 , 所 以 要 以 手 部 动 作 配 合 , 使 观 众 从 演 员 的 “ 出 手 ” 看 到 眼 神 的 变 化 .
4.关 目
5.做 手 和 身 段
“ 做 手 ” 和 “ 身 段 ” 是 通 过 演 员 的 动 作 来 表 达 剧 情 的 表 演 方 法 . 每 一 个 行 当 有 自 己 的 “ 做 手 ” 和 “ 身 段 ” ; 即 使 同 一 行 当 的 演 员 , 表 演 方 法 及 风 格 也 有 不 同 . 传 统 基 本 动 作 有 “ 拉 山 ” , “ 扎 架 ” , “ 走 水 波 浪 ” 等 等 .
6.步 法
“ 步 ” 或 称 “ 步 法 ” 是 戏 曲 演 员 “ 动 作 造 型 ” 重 要 的 一 环 . 台 步 配 合 身 段 , 做 手 , 演 员 的 形 体 美 才 可 表 现 出 来 . 除 了 一 些 基 本 台 步 之 外 , 每 一 个 行 当 都 有 自 己 独 有 步 法 , 例 如 花 旦 的 “ 走 俏 步 ” , “ 云 步 ” 等 .
7.水 袖 功
“ 水 袖 ” 的 表 演 动 作 有 很 多 , 常 见 的 有 “ 滚 袖 ” , 演 员 双 手 滚 动 , 表 示 紧 张 , 发 怒 等 情 绪 ; 另 一 种 “ 惊 袖 ” 是 表 现 震 惊 , 惊 栗 , 惊 惶 失 色 等 情 绪 .
8.水 发 功
“ 水 发 ” 是 缚 在 演 员 头 顶 一 束 长 长 的 头 发 . “ 水 发 ” 有 不 同 的 表 现 方 法 , 跪 着 , 站 着 , 坐 着 都 可 以 . 演 员 用 颈 力 及 腰 力 把 “ 水 发 ” 逆 时 针 方 向 转 动 , 愈 转 愈 快 . “ 水 发 ” 是 用 来 表 现 人 物 异 常 激 动 或 颓 丧 的 情 绪 .
9.翎 子 功
广 东 人 称 “ 翎 子 ” 为 “ 鴙 鸡 尾 ” . “ 翎 子 ” 有 不 同 的 表 演 方 式 , 例 如 “ 捋 鸡 尾 ” , “ 震 鸡 尾 ” 等 .
打功 :
1.南 派 和 北 派
广 东 人 将 粤 剧 的 传 统 打 法 称 “ 南 派 ” , 而 “ 北 派 ” 则 由 京 剧 引 进 过 来 .
“ 南 派 ” 武 功 的 基 础 是 拳 术 , 其 次 是 棍 , 刀 , 枪 等 . “ 南 派 ” 的 特 点 是 硬 桥 硬 马 , 出 手 有 力 , 有 气 势 , 稳 重 和 沉 着 .
2.手 桥
粤 剧 的 拳 术 , 我 们 统 称 为 “ 手 桥 ” .
3.刀 和 剑
粤 剧 里 , 刀 剑 的 打 法 , 一 般 是 劈 , 刺 , 挡 等 .
4.枪
粤 剧 舞 台 上 最 常 见 的 兵 器 是 长 枪 , 或 称 “ 缨 枪 ” . 枪 有 一 套 套 的 打 法 , 称 “ 套 数 ” , 常 见 的 有 “ 大 快 枪 ” , “ 小 快 枪 ” , 属 “ 北 派 ” ; 而“ 南 派 ” 有 “ 背 剑 ” , “ 十 字” , “ 三 枪 ” 等 . “ 北 派 ” 还 有 “ 脱 手 ” 的 打 法 , 即 是 一 个 或 者 几 个 龙 虎 武 师 把 枪 抛 给 主 角 , 主 角 用 脚 将 枪 踢 回 .
觔 斗 的 种 类 很 多 , 常 见 的 有 “ 大 翻 ” , “ 级 翻 ” , “ 抢 背 ” , “ 扒 虎 ” , “ 车 轮 ” 或 “ 半 边 月 ” 等 .
5.翻 觔 斗
唱功 :
1.喉
“ 平 喉 ” 是 指 饰 演 男 性 角 色 唱 出 的 歌 声 . 粤 剧 里 , 男 性 角 色 统 称 做 “ 生 角 ” .
至 于 “ 大 喉 ” , 也 是 生 角 唱 的 , 是 一 种 表 现 英 武 人 物 的 唱 法 , 嗓 音 高 亢 嘹 亮 .
念功 :
1.白 榄
“ 白 榄 ” 是 一 种 有 节 奏 , 押 韵 和 及 句 逗 比 较 整 齐 的 念 白 , 行 内 人 称 之 为 “ 数 白 榄 ” . “ 数 白 榄 ” 每 句 结 尾 都 押 韵 , 由 敲 击 乐 器 “ 卜 鱼 ” ” 打 节 拍 相 衬 .
2.浪 里 白
“ 浪 里 白 ” 多 用 于 一 段 唱 词 中 间 , 或 者 在 过 门 时 停 唱 , 改 念 “ 口 白 ” , 利 用 进 行 中 的 音 乐 衬 托 .
Ⅲ 粤剧有多久历史
粤剧大概有400-500年历史、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关于本地班来源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的《广东戏剧史略》说法,该《史略》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的琼花会馆“,作为记载粤剧本地班始源,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 ,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广州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
Ⅳ 粤剧的历史发展概况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详见 网络
粤剧 http://bk..com/view/16733.htm
Ⅳ 粤剧粤曲的发展历程
粤剧粤曲是广东的重要文化标志和文化品牌,不仅在我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在全国、在世界华人地区,都有广泛影响。敬爱的周恩来同志生前十分喜爱粤剧,把它誉为“南国红豆”。在300多年的发展流变中,粤剧艺术涌现了无数优秀曲目,产生了无数名家大师,成为岭南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大省,必须振兴粤剧粤曲艺术,使传统艺术焕发新的青春和生命力,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载体,成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精美食粮。 东莞的戏剧主要是粤剧,东莞的粤剧表演明末已经流行。明张二果《东莞县志》记载:“正德末年横坑钟氏演戏钱鬼,再戏,再钱。”〔民国〕《东莞县志·杂录》载:明末清初,篁村上演粤剧《铁冠图》,对激发人们抗清复明有深刻影响。清末,此剧在东莞依然上演,以推动反清。1892年,东莞籍粤剧艺人自组东成堂粤剧班,广招东莞籍艺人参加,实力雄厚,广纳东莞一带邀演粤剧的订单。
1921年,双英倩影女戏班成立,曾到日本、越南演出;同年,由广西军阀陆荣廷组织的“军民乐”粤剧班也在越南演出。至1928年在同登散班,演员无着落,由东莞侨商何权接手经营,更名“岭南乐”。是男女班,演出至1938年,在越南播下粤剧艺术。其时,东莞的靓少华自组梨园乐、大中华等戏班,并邀请着名小武靓仙合作,以8000元高薪聘请薛觉先为正印丑生。培养了花旦王钟卓芳、文武小生白驹龙等粤剧名伶。
此前,叱咤粤剧舞台的莞籍艺人有靓全(原名陈海全),他的“单脚”武功最出名;靓荣,粤剧武生王,原名陈桂荣,篁村区亨美村人,擅长演白须、黑须戏,1924年随人寿年班回家乡篁村,演出《包公审郭槐》,引起轰动。他唱工独到,嗓音洪量,被誉为“正宗武生唱腔”。陈艳浓有女武状元之称,脚踩着用沙煲做成的楼梯,而沙煲完好无损。
抗战时期,东莞粤剧艺人陷于窘境,临时组演一些“神庙戏”以维持生活。1943年,东江纵队成立流动剧团,用戏剧形式宣传抗日。1947年,邑人何非凡自组非凡响剧团,与邑人楚岫云合演《情僧偷到潇湘馆》,连演300多场,创粤剧连续上演的最高纪录。喉管雄曾为粤剧八和堂馆普福堂行长,上手材曾帮助邑人铁扫把李松波及廖侠怀成名。罗丽娟有活西施、生妲己之称。上手材原名叶棣材,曾在“觉先声”粤剧团当乐手,弹打吹各样乐器都演奏,人称“鬼才”,吹锁呐尤其动听,红极一时。
清末、民国,东莞的业余剧团有:醒天梦剧社、小英雄戏班、双英倩影女戏班、党声剧社、益群剧社、大朗大井头粤剧团(九重天粤剧团)等。醒天梦剧社属志士班,由莫纪彭、林直勉、黄侠毅、李文甫、陈哲梅等组成,1909年到香港演出,宣传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该团全体成员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林直勉还捐出家产,支持剧社。该班主演剧目有《熊飞起义》、《张家玉会师》、《拿破仑血战欧洲》等。小英雄戏班属童子班,1928年成立,由漳澎大天二陈淦组织,在漳澎招收70名13-15岁的少年学习演戏,聘请花鼓红、兰花米、陈天纵等名师辅导,后因陈淦被杀而解散,共维持一年4个月。丁公醒、曾师马(曾淦泉)等都是小英雄戏班出身。双英倩影女戏班由班主漳澎人吴星房的两个女儿吴国英(花旦)、吴尚英(文武生)取名,戏班基本是亲朋戚友,约30人。1926年曾到日本神户、横滨演出4个多月;1929年往广西、越南演出3年,主演剧目有《白蛇传》、《仕林祭塔》、《苦凤莺怜》等,1933年散班。
建国后,粤剧演出更为活跃。1956年9月26日,省太阳升剧团与东莞挂钩,成为长期在东莞巡回演出的专业剧团。1957年9月4日,该团改名“大江东”粤剧团,全团45人,除上演《三打白骨精》、《李仙刺目》、《杨门女将》等古装剧外,还上演现代剧目《阳光重照大岭山》,很受群众欢迎。这时期乡村业余粤剧团蓬勃发展,尤以麻涌、中堂、道滘、望牛墩、虎门、长安等地为盛,几乎每个大乡都有剧团,逢中秋或春节上演“大戏”。
1957年12月举办了全县农村业余剧团时装戏剧观摩会演。1959年底,佛山地区粤剧院三分团,下放本县,成为东莞专业粤剧团,名“东声粤剧团”,全团72人。后因不能满足群众看戏的要求,于1963年3月分为东声粤剧一团、二团,分别下乡巡回演出。一团53人,主要上演《红岩》、《社长的女儿》和《御碑亭》、《方世玉招亲》等,每年演出300余场;二团48人,主要上演《春雷》、《洪湖赤卫队》、《像他那样生活》和《柳毅传书》、《夫妻桥》、《连升三级》等,年演300余场。为培养青年演员,
1964年10月撤销二团,成立东莞县农村实验粤剧团,全团45人,上演《东江儿女》、《山乡风云》等现代剧。1965年10月,东声粤剧一团和实验剧团合并为东莞粤剧团,全团75人,上演《芦荡火种》、《朝阳沟》等5个现代剧目及古装剧《一张白纸告青天》,共演出520多场。这时全县乡村粤剧团发展到近200个,较着名的有麻涌漳澎、道滘、万江谷涌、长安锦厦、大朗大井头等大队的业余粤剧团,有的还被邀到外地演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1968年11月东莞县粤剧团解散,演员被遣回原籍或另作安排,乡村业余粤剧团的活动从此走向低潮。
1970年11月,成立东莞县文艺宣传队第二队,全队76人,专演粤剧。演出现代剧目《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盘石湾》、《山乡风云》、《苗岭风云》等;古装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剧目有《水勇英烈传》,10年间共演出2300多场。1978年后,各公社、大队及部分自然村大都成立宣传队上演粤剧。1979年4月,分别成立东莞县粤剧一、二团。主要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选女婿》、《红花开遍凯旋门》、《附荐何文秀》、《女巡按》等,各演出750多场。
1981年7月,两团合并,调整为48人,演出230多场。1982年6月,与成立于1980年的东莞青年粤剧团合并,全团49人,主要剧目有《红娘》、《血泪孤坟》、《火烧琵琶谷》、《碧波葬香魂》等,共演1045场。1985年末成立东莞市粤剧团。由于受到电影、电视、港台流行歌曲的冲击,观众越来越少,粤剧演出走向低潮。东莞市粤剧团于1987年解散,全市仅存道滘镇、石龙镇、莞城皮革厂等业余剧团坚持排演粤剧。
莞籍的粤剧名家不少,成就较着的除上述外,还有林瑜、梁沛锦、陈天纵、陈笑风、楚岫云、卢启光、陈少茶、叶弗弱、黄不灭、袁仕骧、林家声等。林瑜长期担任编导,他导演的名剧有《关汉卿》、《搜书院》、《山乡风云》等;黄不灭原名黄国雄,黄家山人,从少爱好音乐,18岁加入“八音班”,30岁左右走上粤剧“棚面”,为千里驹、白驹荣、曾三多、马师曾、白玉棠等名伶伴奏。千里驹的《燕子楼》名曲,红线女的《思凡》唱腔改革,《关汉卿》、《搜书院》的唱腔设计,都有黄不灭的功劳。梁沛锦对粤剧作了深入研究,写了《粤剧剧目通检》等10多册工具书,成为粤剧研究的博士。 近年来,东莞实施新的文化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文化新城。
2002年,东莞与中国歌舞团合办了中国歌舞团东莞分团(东莞歌舞团),创造了一批高品位的文化节目。同时,全市各种文艺创作喜获丰收,涌现出一批优秀艺术小品,获得全国全省多个奖项,并举办了文化高地直播车系列活动在社会反应强烈。 长安业余粤剧团创作的大型现代粤剧《思源》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汇报演出,得到好评,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颁奖演出民间戏剧特别奖、优秀编剧奖和优秀策划奖。现代粤剧《思源》以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东莞出现村民大逃亡为背景,剧情通过两对恋人的错位姻缘,情节一曲三折,不断出现“危机”、“悬念”,最后在改革开放政策春风拂煦下,富而思进,开拓进取,在农村建成东华电子城,走向美好辉煌的明天。
Ⅵ 粤剧的历史
粤剧戏曲剧种,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也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且有世代相承的艺人、固定的班社组织、同业行会和传统演出场地,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吉隆坡的“普长春”,都曾培养出不少粤剧着名演员。
明末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继而出现了广东“本地班”,所唱声腔是一唱众和,称为“广腔”。在后来粤剧常演的开台例戏《六国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贺寿》中,仍保存了这种声腔。清嘉庆、道光年间,高腔、昆腔逐渐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汉调西皮和祁阳戏“北路”的曲调)为主要唱腔。后徽班影响日益扩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为基本唱调。同时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广腔,并吸收广东民间乐曲和时调,逐渐形成粤剧。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具有爱国思想的艺人,受春柳社新剧(俗称文明戏)的影响,纷纷组织“志士班”,与工人、学生一起,进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编演了《文天祥殉国》等戏。唱词通俗易懂,音乐上开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调,唱法上改假声为“平喉”(真声),并经反复实践,全部改用广州方言演唱。1920年前后,不少粤剧大班社经常集中在广州、香港、澳门演出,习称“省港大班”。他们吸收了话剧、歌剧和电影的部分艺术营养,很快使自己丰富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肃清了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积极挖掘、继承优秀传统,艺术上也进行了全面革新,不仅演出了不少优秀剧目,而且培养了一批新人。
Ⅶ 什么是粤曲什么是粤剧他们以后的历史及发展情况如何
粤剧,汉族地方戏曲,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粤曲广东最大的地方曲种。流行于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港澳及海外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源于戏曲声腔,清道光初期,由八音班的乐工清唱而萌发。同治初期,经失明女艺人“师娘”继承发展趋于成熟。后由自弹自唱发展为用乐队伴奏。乐器主要有高胡、扬琴、琵琶、月琴、唢呐等。
粤曲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曲艺品种,流行于广东、广西、 粤曲《孤舟望晚》
香港、澳门等广州方言区域,并流传到东南亚、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1]。 粤曲以省港澳为主要活动基地,流行区域极广,凡粤方言区及有粤籍华侨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粤曲的演唱。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广东省广州市申报的“粤曲”入选,曲艺项目类别,序号13。
Ⅷ 有关粤剧的历史文化
粤剧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
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中古时代,即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
到了元朝,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之冠)、《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等。
随着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少在文革期间遭到打压的文化事业亦开始重生,其中包括粤剧。二十多年间,不少粤剧团纷纷在内地涌现,遍布广州、佛山等地。同时间各地方省市的文化局亦相当重视粤剧,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和历史题材,打造出很多的粤剧新品牌。例如佛山青年粤剧团以黄飞鸿英雄大侠形象,推出黄飞鸿系列粤剧《禁烟记》、《奇情记》等等,其中《奇情记》还荣获省艺术节8项大奖。而该粤剧团在国内演出常达100场以上,并经常远赴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等地演出。
而在其他华人社会如香港,由于经济发展,大量新兴娱乐事业涌现,粤剧的观众群亦因而日趋老化。大部份新一代香港青年人都视看粤剧是一种老套的行为,对粤剧加以排斥。加上粤剧界亦面对欠缺新血的问题,遂不断推出措施解决问题。如香港八和会馆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但由于学生人数不多,加上合作上出现问题,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会馆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下。虽然如此,香港各间大学仍然设有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2000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2005年8月,粤剧表演场地新光戏院由股权易手,新业主突然宣布不再出租予粤剧剧团,曾任香港八和会馆主席的汪明荃代表粤剧界与新光戏院的业主商讨续租,希望业主为了香港粤剧界的前途而准许新光戏院以现时的租金续租三年。会后,双方召开记者招待会。汪明荃在记者会上直指香港政府的各个局长口里说支持本地艺术发展,但对这件事件一直不予理会,是只说不做,并炮轰政府只提供位置为偏僻的高山剧场作为粤剧表演场地,最后要身为民政局长的何志平承诺增拨资源大搞。
参考:维基网络
Ⅸ 粤剧的历史和演变过程
粤剧
粤剧是岭南最重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东方言地区。粤剧的形成大约经历了300余年的过程。从明未清初弋阳腔、昆山腔由“外江班”传入广东,广东出现了“本地班”,到太平天国革命前,是粤剧的萌生期;而从粤剧名伶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率粤剧界举旗反清到“粤剧中兴”,是粤剧的扬花期;从志士班的改良活动到“五四”运动前后,则为粤剧的定型成熟期。在志士班的改良活动以前,粤剧是用“官话”演唱的,改良期间才开始用广东方言演唱。这一改良,使粤剧的特点得到明显的加强,并显示出一种完全独立的自为的状态。
早期粤剧唱腔以梆子为主,受徽班影响以后也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并保留部分昆弋腔。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东方言时,唱腔也随着得到改良,改良后的唱腔也就叫作“新腔”。新腔较旧腔来说,基本音调虽不变,但节奏变慢,旋律更为丰富多姿,而且调性可以灵活外理,曲调的使用越来越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利用节拍的延伸或缩减,还创造出一些新的板式。
在音乐方面,粤剧吸收了广东民间音乐素材和表现手法,更好地为剧情服务。粤剧的一些曲牌就是来自广东音乐名曲。早期粤剧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箫笛、三弦和锣钹鼓板,声调简单。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达四十余种之多,甚至接纳了多种西洋乐器,如萨克斯管、小提琴等,使音乐效果更臻完善。这在当时的戏剧界是少见的,显示出岭南戏剧勇于革新的精神。
粤剧最初的演出剧目“江湖十八本”并非粤剧独有,而是从其他剧种传来。“粤剧中兴”以打开,粤剧的主要科目是“大排场十八本”。即《寒宫取笑》、《三娘教子》、《平贵别室》等十八个传统剧目,影响面较广。幸亥革命前,为了宣传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主张,革命党人通过志士班对粤剧进行改良,“借古代衣冠,实行宣传党义”。新编了不少具有现实意义的粤剧。如《地府革命》、《文天祥殉国》、《博浪沙击秦》等等。黄鲁逸、陈少白、梁垣之等或编或演了不少带有革命意味的新剧。
粤剧界着名的演员,早期有李文茂、邝新华、萧丽湘、千里驹、靓元亨等;后来的“四大家”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享誉极高;当代以红线女最为突出,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