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人用那些方法记录信息
1、奇普
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方法已经失传,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了解其全部含义。
2、干支纪日法
大约产生于殷商时代。从春秋战国开始,干支纪日便成为历代史官纪日的传统方法。世界上迄今应用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春秋时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起的干支纪日,一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计二千六百多年,从未间断。
3、古代计时法
西周开始,中国的历法逐渐稳定了一岁十二个月的概念。以日比作岁,也采用十二时辰划分一日、并将日期切分点(换日点)固定在夜半。
十二时辰的十二个时间节点(起点),为十二时。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逐渐词不达意,遂改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晚上十一点为子时、凌晨一点丑时、凌晨三点寅时、早晨五点卯时、上午七点辰时、上午九点巳时、中午十一点午时、下午一点未时、下午三点申时、傍晚五点酉时、晚上七点戌时、晚上九点亥时。
(1)古代如何记录历史事件扩展阅读:
古代起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而中华帝国和其它古文明帝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和其它的部落联合,融化和扩张,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帝国。
当研究其它的古文明时,现代人一直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文字,以致难以了解自己的文明之始末,而现代的中国人却能读通几千年前的文字,了解中华祖先的文化。
② 古代没有摄像头记录人的一言一行,史官是通过什么方式记录历史的
每个朝代都设有起居注官,他们的职责就是记录当朝皇帝每天所做的事情,这样一朝一代的事就会被记载的很清楚。
③ 历史上的秘密事件和谈话是如何被记入史册的
在《左传》中记载有这么一个故事,说齐庄公喜欢美人棠姜,想她想得也不能寐,终于和她暗通款曲,可是这事被她的老公崔杼察觉了,于是崔杼就趁他们幽会时安排武士将齐庄公给杀了。
崔杼是齐国重臣,他让前来记载的史官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史官不听,在竹简上写道“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生气地将他杀了,史官死了,按照惯例就应该让他的弟弟来写,崔杼对新史官说:“你写齐庄公得疟疾死了。”新史官也不听从,在竹简上写“崔杼弑其君光。”崔杼又拔剑杀了新史官。然后更小的弟弟写下同样的话,同样被杀。最后是小的弟弟。崔杼直视着他,问:“难道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年轻的史官继续写下“夏五月乙亥,崔杼弑其君光。”崔杼愤怒地把竹简扔到地上,过了很久,叹了口气,放掉了。
而且当事人难免不会说,就算当时不说,老了以后,还不是会和子孙后代吹嘘当年你们的什么爷爷奶奶有多么厉害,跟谁谁商量了什么事。就像现在的革命老英雄一样,会告诉后人当年革命的故事。
史书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或许有些会有人为的想象,甚至人为的篡改,但是,人为更改的历史一定没有办法做到完全颠倒黑白,就像现在某些战争历史不被部分人承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历史真相,或者说对它持怀疑态度。
④ 历史事件怎么记录那么详细的呢那么多细节怎么知道的
古代的时候 有史官专门负责记录这些事情 。大人物的 比如皇帝和朝中大臣做了什么 说了什么 ,他们可能就在现场 他们会把这些都记下来 ,并写成书 。
你看过任贤和大S拍的那个电影《龙凤店》么 ,正德皇帝出门的时候就带着待卫和一个史官。
当然 ,这些纪录不可能都很客观 ,有时史官会屈服于统治者的强权 编出一些事情 来,比如哪个皇帝出生的时候 天降各种祥瑞之兆 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为了美化统治者 。
⑤ 古代的史官是怎么搜集资料记录历史的
根据记录和从其他地方收集回来的资料
顾名思义一种是紧跟着皇帝或者是其他人身边一直追随的记录,另一种就是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来进行记录。在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有独特的史官体系,如果有一些历史涉及到了秘密的事情。就会有一个“保密期”,这个保密期可能会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秘密就会被公布出来,当然有一些秘密可能永远都不会说出来。那些时光,每经历过一段,时间都会把记录的事情编辑成册,保存下来。
有一些比较种植中性的时光,即使遇到皇帝做的不对的事情,也会严格的进行记载。只不过那些史书资料,一般情况下都会经过皇帝过目之后才会被同意制成史书,所以即使那些政治的史官将真实的事情记录下来之后,也不能保证可以被世人所看到。
所以如今很多研究历史的人,不单单会从一些正规的史书上去研究当时所具有的事实。也会从一些其他方面进行研究。
⑥ 史官是怎么记录历史的
古代史官是如何记录历史秘闻的?
老K谈历史
06-24
我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喜欢看那些历史秘闻。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既然是密闻,那么在当时都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一些事情,那么史官是如何知道并且记录下来的呢?本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史官是指那些专门负责记录和撰写历史的官员,虽然每个朝代对史官的称呼和分类不怎么相同,但他们大体上都将史观分为记录型和撰写型两种类型,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不怎么区分这两种类型。后来又细化出了专门记录皇帝言语行为,与政治主张的起居注史官和专门撰写前代王朝历史的史官。那么古代的史官是怎么知道别人密谋的聊天详情的呢?
其实一件事,只要真的在历史上发生过,那么必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史官们进行了仔细的访谈查询之后总是能找到一些线索的,再结合只言片语的文字记载也就不难得知历史事件的真相了。从商朝开始就会有专门的人记载统治者的言行或重大行动。这些人会随侍左右,将帝王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下来,甚至骂人的话也不放过,这就给后人修史提供了方便。历朝历代都有起居注,并设置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职被编写皇帝的一言一行。有人评价说,中国古代史就是帝王将相史。在唐朝以后先皇驾崩之后,丞相都会组织官员编写实录,结合起居注等材料,成为“编年体史书”,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明神宗实录”。当然写史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咨询历史人物的后人,比如太史令写“鸿门宴”的时候自己不可能在现场,那么他是怎么记载的呢?他就咨询了樊哙的后人,所以才将樊哙喝酒吃肉的场景描写的维妙维肖。很多大人物都喜欢在后辈面前讲述自己的光辉历史,这些资料也都会被采集下来。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后人记录,虽然当事者本身没有意识留下着作,不过学生后代将他们的言行记录了下来,“论语”就是这种情况。另外,岳飞的很多言行也是根据其子孙后代的作品,而是采集的。写史书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需要作者自己来脑补了。比如战争前夕的战前对话或者叫阵等等,不可能有史官在旁边记录,这个时候史官就会根据传说、背景以及氛围和主角的性格等等自己补充,主要还是突出人物形象为准,那么这个就考验书写者的想象力了。
所以一个好的史官,同样是一名好的小说家,有强大的故事构建能力。史官只在历史上占了一个小角色,但是我们从中窥到的,这是所有史官的高尚情操和不屈的灵魂。虽然到了最后,封建王权常常压制这些政治的史官,使历史成为了王侯将相的家世,但是我们从不能否认这些勇敢无畏的史官,为我们的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
⑦ 古人怎么记载历史
古代皇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史官记录。像假诏书一类比较特殊,一般外人很难知道。往往是事情败露后人才知道的。像胡亥的事就比较特殊了,看一下《史记》就会发现,传出来的可能性太大了。李斯与赵高本来就有矛盾。还有其他方面的可能,因为他们是外出的途中做的,保密工作就与在皇宫里不一样了。
⑧ 古代的史官,是怎么做到记录皇帝的丑事还不被杀的
制度的独立性保证。古代对于历史记录首先是在制度上保证史官工作的独立性,不受包括皇帝在内的掌权人物的干涉。对于记录的内容,史官有权不让皇帝本人知道,这项权利也基本上是有保障的。也正是皇帝一般是不能知道史官记录的内容,很多皇帝都因为害怕留下历史恶名,而有所惮忌,不敢肆意妄为。
关于上述三个独立性保证,四太史记录崔杼弑齐庄公一事就是最着名故事之一。崔杼弑齐庄公本来是因为齐庄公咎由自取,责任在齐庄公自己。太史记录“崔杼弑其君”这句话,就已经确定了崔杼弑齐庄公的问题责任在齐庄公,可是崔杼却硬要太史记录为齐庄公的死同其毫无关系,太史就不干了。崔杼一怒之下杀了太史。太史在当时是家族世袭的职务,这位太史被杀后,他的弟弟接替了他的职务。记录这件事时,还是那句话“崔杼弑其君”。因为他们的坚持,除了太史自己,又有两个弟弟也被崔杼给杀了。但这位太史还有一个弟弟,他又顶上哥哥们接替了太史工作,记录时依然是那句“崔杼弑其君”。崔杼这次没脾气了,干脆就这么算了。这哥几个的确是不怕死,可除了他们,居然还有人为这事儿找上门来送死的。史书记载南史氏听说接连有太史为此事被杀后,把这件事写好在简上带着跑来。知道了最后那位太史没有被杀,记下了这件事,才放心回去。
⑨ 古代历史怎么记载的
历史上的纪录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官史(既史官所作的官方纪录),私史(即民间有史学影响力的大家所着的私本,另部分可信度极高的散文诗歌也算),野史(三国演义之流的文学作品)另外勉强可以再加上一类:民间传说。另外官史中又分为经(既官方现行的年表,大概归各部或各地书吏管辖,另有归于司天司查等官的,大概不作为史料所用,但是现在看来应该是最准确的史料了。)史(史官作品,大概都是后朝记前朝的,少有当朝纪录的。)所以一般来说历史学讲究三证制度:物证史(这个简单拉,有物证的最准确。),经证史(一般来说如果史书与经书对应,那么可信程度当然也很高了),左(左传:这里通指私史类着作。)证史。这个左证史比较麻烦:一般情况下,当官史和私史不同时,一般认为两部无关(指作者无学术交叉)的私史等予一部官史。也就是说,当有两部私史都有同一于官史不同时,则认定私史为正。当然这个限定并不科学也不是一定的,具体事例当然要具体分析了。最后野史也可为证,但比重最轻。